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多少子女一生在等父母道歉

多少子女一生在等父母道歉

發布時間:2022-03-01 06:31:26

⑴ 孩子已經認錯,父母如果再問出哪句話可能會影響他的一生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就連聖賢都難免犯錯,孩子的錯卻是父母所不能忍的。成年人在原諒自己的過錯時,總能做得非常好,但是在面對孩子犯了錯誤時,家長卻表現得極其惡劣。明明每個人都會犯錯,孩子當然也不例外,家長們希望孩子在犯錯之後,能及時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這種想法是非常正常的。但是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很多的家長卻犯了同樣的錯誤,那就是不停地問孩子,“說!你錯在哪兒了!”

這種問話方式,能不能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且不提,但給孩子造成的傷害,卻是難以避免的。


如何讓孩子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家長想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就應該用正確的方式,而不是採用這種高壓的暴力式詢問。想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家長也需要注意以下三點。

一,孩子承認錯誤之後,先給孩子一個緩沖的時間

小孩子犯錯之後,也是有羞恥心的。在孩子承認自己的錯誤之後,家長要給孩子留一段緩沖時間,這既是為了孩子的自尊心著想,也是為了讓孩子,更深刻地理解到自己所存在的問題。

二,具體的提問時,給孩子留個空間

家長一定要注意,想要教育孩子一定要在單獨的空間,最好是只有家長和孩子雙方在的空間,給孩子足夠的尊重。在這樣的情況下,孩子更加容易敞開心扉,家長的詢問,也更加容易得到孩子的回應,也便於雙方的溝通。

三,讓孩子自己總結

在結束教育之後,家長不要急著給孩子下定論,先讓孩子自己總結一下這一次的問題,和孩子在這此教育中學會了什麼。家長再根據孩子的話,進行糾正和解釋,讓孩子給這次教育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說,你錯在哪了!”這句話雖也成了不少人,心中的童年陰影。但因為很多的家長,都喜歡這樣教育孩子,在自己小的時候經受了這樣的教育之後,人們就自然而然地繼承了這樣的教育方式,去教育自己的下一代。

但是說到底,這種教育方式還是因為家長,沒有將孩子放在與自己平等的地位上,去思考孩子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在孩子犯錯誤的時候,家長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在詢問中不斷累積的負面情緒,最終導致一句普通的詢問,變成孩子恐懼的根源。

所以,我們需要摒棄一些看似約定俗成的教育方式的同時,也要注意控制我們自身的負面情緒,這樣才能在教育的路上,更少的犯錯。

⑵ 父母向孩子道歉的作用有多大

向孩子道歉,是父母的必修課,《優質父母教養實踐指南》一書中說:「優質父母知道,道歉不會削弱他們作為父母的權威,它是一種自信、正直和有擔當的表現。」向孩子道歉,是對孩子最好的愛與尊重。

父母的態度,決定著孩子對待世界的溫度。好好愛我們的孩子,當無意中傷害了孩子時,請彎下腰,看著孩子的眼睛,對他說:「對不起。」別等「對不起」過了保質期,別等孩子對我們徹底失望後,才明白,我們錯了。共勉。

道歉的父母傳達給孩子的信息是:他們的情緒和感受是有價值的,是受到重視的。這樣的重視會帶給孩子自尊,也會讓孩子學會尊重他人。父母懂得向孩子道歉,孩子更容易形成安全的依戀模式;孩子犯錯的時候,更容易感覺到愧疚而主動道歉,而不是感到羞恥。

⑶ 亞洲父母道歉指南:很多父母既不會傾訴愛意,更不會表達歉意,為何

大火的電視劇《小歡喜》因為揭示了中國父母們養育孩子所遇到的問題而常常引發議論,其中海清飾演的一個「虎媽」讓很多網友從她身上看到自己家長的影子。其中有一個橋段被很多人認為很真實,就是黃磊扮演的爸爸讓劇中的妻子海清向兒子道歉,結果海清難為情好久都說不出口,最後鼓起勇氣走到兒子面前,說了一句:「你知道錯了嗎?」

其實像海清扮演的媽媽一樣對自己的孩子說不出「對不起」三個字的家長還有很多,寶媽靜靜在電視上看到這段情節時也產生了共鳴,她以為自己是一個比較開明成熟的家長,但是她卻連向孩子道歉都做不到。

有一次早上,靜靜和孩子一起吃了早餐打算送她去幼兒園,結果靜靜去了一趟衛生間,走到客廳正好看到孩子偷偷地翻自己的包,當時她以為孩子在偷錢,於是大喊一聲:「你在幹嘛」。結果孩子被嚇了一跳,手裡的蘋果掉在地上,原來孩子只是想放個蘋果在媽媽包里。雖然靜靜知道自己錯怪了孩子,但是礙於情面也沒有道歉,後來每當想起這事,她就更加愧疚了。

對於父母來說,「對不起」似乎比「我愛你」更難說出口,中國父母們或許已經不再是不願意傾訴愛意的家長了,但是絕對是不敢向孩子表達歉意的家長。即便是靜靜這種年輕的、接受過教育的家長,在向孩子表達歉意的時候都會有些扭捏、難為情。於是家長們創造出各種方法來代替「對不起」這三個詞。

一、爸媽的道歉時都怎麼說?

「吃飯了」

不久前在豆瓣小組看到一個帖子叫「亞洲父母道歉指南」,很多人被標題吸引,慕名點進去一探究竟。結果是一幅有趣的漫畫,漫畫中這本「亞洲父母道歉指南」上明晃晃地寫著三個字:「吃飯了」。

評論有很多人在笑,有人說:「過於真實了,如果我不立刻去吃,我媽會再把我罵一頓。」也有人覺得很心酸:「笑不出來,一句道歉有那麼難嗎?傷我那麼深,不是一頓飯就能解決的。」

這應該是絕大多數孩子都經歷過的父母的道歉方式,很多時候孩子和家長吵架之後就會各自待在自己的房間,氣消之後也會有些不好意思。但是家長們往往不會做打破沉默的那個人,除非他做錯了什麼。在他們看來自己挑起話題已經算是服軟,於是家長們會用「吃飯了」這三個字代替「對不起」,然後不再提起之前吵架的事情。

⑷ 父母是否真的不用對孩子說對不起

我個人覺得還是有必要說對不起的。

雖然說對不起解決不了什麼問題,但是對不起,是兩個人解決矛盾的開端,只有說了對不起,你們才會有繼續溝通下去的機會。無論是誰都是如此,就算是父母與孩子之間也是同樣的。

我在家裡面也經常和自己的父母發生矛盾,很多時候都是父母的錯,剛剛開始的那段時間,我和父母的關系特別的差,因為只要發生矛盾我們就會冷戰,誰也不理誰,直到有一次自己的母親來向我道歉,對我說了對不起。

母親說這話以後,我就開始和他們說各種各樣的話,開始溝通,開始緩解我們之間的矛盾和關系,我們的關系也變得越來越好了。

所以要想好好的溝通,還是有必要說對不起的。

⑸ 求一個電影截圖,孩子用一生等待父母的道歉,而父母用一生等待孩子的

馬哈維亞·辛格·珀尕(阿米爾·汗 Aamir Khan 飾)曾是印度國家摔跤冠軍,因生內活所迫放棄摔容跤。他希望兒子可以幫他完成夢想——贏得世界級金牌。結果生了四個女兒,本以為夢想就此破碎的辛格卻意外發現女兒身上的驚人天賦,看到冠軍希望的他決定不能讓女兒的天賦浪費,像其他女孩一樣只能洗衣做飯過一生
,再三考慮之後,與妻子約定一年時間按照摔跤手的標准訓練兩個女兒:換掉裙子 、剪掉長發,讓她們練習摔跤,並贏得一個又一個冠軍,最終贏來了成為榜樣激勵千千萬萬女性成為社會的精英。

這位老爸,應該是期待女兒的感恩的。

⑹ 孩子指出家長的錯誤時,家長的心態是什麼樣的呢

從父母們的道歉方式來看,最終難免會有以下幾點。

1.用承諾代替道歉

父母做錯了事就不用道歉嗎?學習蘋果是所有父母的必修課。這種家長在現實生活中很常見,他們知道自己錯怪了孩子,心裡有歉意,但不能拉著臉向孩子道歉。

⑺ 「你在等孩子的感謝,而孩子卻在等你的道歉」,怎麼看待這種奇葩的教育

為何會出現這樣的問題,一般就是家長的縱容和嬌慣導致的,有些家長自己吃了很多的苦,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跟自己一樣吃苦,這本身是無可厚非的,但是,縱容孩子的不好行為就會導致孩子不尊重你,不尊重你的勞動甚至將自己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而不是看到你辛苦就給你捶捶背。

我的一個女同事就是這樣的一個母親,自己的女兒在高中學校里要給同學過生日,讓她媽媽做好飯送到學校去,他媽媽辛苦做了幾樣菜以後自己打車送過去,還嫌棄她媽媽送的晚了。第二天還打電話訓她媽媽,說菜有點淡了。他媽媽說你平時不是不喜歡吃鹽嗎?女兒竟然說我同學口味重,你不知道啊?

我聽到這個故事以後覺得真是悲哀,自己上班累成狗,下班沒顧上給自己老伴做飯,竟然得到這樣一個結果!這就是平時的縱容導致的!要是我,有多遠走多遠!

⑻ 父母永遠是對的,這句話到底有沒有道理呢

與之相反,如果父母做錯事了,有勇氣向孩子道歉則可以給親子關系,教養孩子帶來積極的作用。

1. 父母向孩子道歉,孩子會覺得父母尊重自己,把自己看成一個獨立的個體,自己和父母是平等的關系,而不是附屬的關系,這樣親子溝通時容易變得順暢,而不是小區對立或者權利斗爭。

2. 父母的道歉能讓孩子明白,人人都有可能犯錯,沒有人是完美的,間接教會孩子接納自己的不完美。

3. 父母向孩子道歉可以告訴孩子犯錯並不可怕,可以通過認錯承擔責任,尋求原諒,或者找到其他彌補錯誤的方式。有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把犯錯看成很嚴重,他們因為恐懼犯錯,要麼不敢嘗試新的挑戰,要麼犯錯之後選擇逃避,推卸責任,粉飾太平,甚至有的孩子會為了掩飾錯誤,推卸責任,而犯下更大的錯誤。

4. 父母的行為是孩子的榜樣,父母認錯可以教會孩子明辨是非,同時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學會犯錯時可以怎麼去正確處理問題,怎麼去溝通。

5. 當親子關系出現問題,尤其是子女因父母的教養方式不當而造成心理傷害時,父母可以通過向孩子道歉獲得孩子的原諒,從而修復和改善親子關系,讓孩子的內在創傷得到療愈,讓親子關系變得更親密溫暖。

董卿曾經因為自己爸爸的嚴厲教育,倍感身心壓抑。她的爸爸甚至不準她照鏡子,曾對她說:馬鈴薯再打扮還是個土豆,你每天花在照鏡子上的時間還不如多看點書。

她大一時,父親破天荒邀請一家三口下館子,席間,父親突然舉起酒杯說,我敬你一杯吧,我跟你道個歉。我想了想,這么多年,我對你有很多方式不對,你別往心裡去。每次談起這件往事,董卿都要淚奔。

我的一位來訪者和我分享了母親向她道歉的故事。她的母親在她小的時候因為工作辛苦,家務繁重,再加上和丈夫關系不好,經常打罵孩子,發泄自己的情緒。

成年後,她和媽媽提起往事:某一次因為一點小事,媽媽用衣架打了她。當時她媽媽沉默了一會,然後愧疚地對她說:我年輕的時候脾氣不好,念書又少,也不懂教育孩子,經常打罵你,我現在知道自己做得不對,有很多地方傷害了你,希望你能原諒,也希望你可以不要受過去那些事情的影響,過得開心一點。

她聽了之後,抱著媽媽大哭起來,此後母女之間的隔閡減少大半,關系變得比之前更融洽親密。她說:媽媽遲來的道歉讓她釋懷,也讓她看到媽媽對她的愛,而這讓她放下心結,獲得了很大的療愈。有句話說,父母一生都在等孩子道謝,而孩子一生都在等父母道歉。為人子女的你,是否也一直在等父母的那一聲「對不起」?為人父母的你,是否有因為自己的錯誤,真誠地向孩子說過一聲「對不起」?

⑼ 父母犯了錯,究竟該不該給孩子道歉

球球已經上小學六年級了,最近因為在學習上的一些問題和父母吵了一架。周末爸爸輔導球球寫作業,看到兒子正在解答數學題,還沒等兒子寫完,爸爸就阻止兒子:“你這樣寫不對,從一開始思路就錯了,應該這樣。”

但球球覺得自己還沒算出結果,怎麼能說自己的做法就是錯誤的呢?僵持之下,兩人都認為自己是對的,由於球球一直反駁爸爸,爸爸甚至還訓斥了他幾句。

這時媽媽發話了:“兒子,你就別無理取鬧了,就聽你爸爸的不會錯,你爸爸可是研究生畢業,學過的知識比你多多了!”聽完父母的話,球球感覺非常委屈。

晚上睡覺的時候,球球爸爸再次思考那道數學題,這時發現原來兒子的想法也是正確的。第二天爸爸告訴兒子他的想法是正確的並且誇獎了他的聰明才智,媽媽也說道:“兒子厲害了啊,竟然連爸爸都被你難住了。”

父母是給予孩子生命和教育的重要角色,學會向孩子道歉是父母一生的必修課。有時候,孩子只是需要父母一句簡單的“對不起”,學會道歉這是父母與孩子之間相互的成全。

⑽ 在哪個階段出生的孩子,其實是來報恩父母的

而孩子呢恰恰相反,且不論是否在等父母的道歉,至少是多多少少對父母有點不滿意吧?許多事都會讓你感覺幸福😁。如果你總是以悲觀負面的看待一切,你也就永遠生活在悲愁之中。也最耗費生命。人這輩子,如果想明白了,只有生死是大事,其它都是小事。㊗️多長智慧,早悟人生!每個人都有錯的地方。問題是我們要首先要認識和改正自我的鍺,才能去評判他人。

讓他們能跟自己和解,他們就不會那麼難過,也會盡量不把自己的難過在傳遞給下一代。長大了嫌棄父母啰嗦,結婚了趕緊分開住,帶孫子又嫌棄理念落後,不帶孫子更是擺臉色家都不回。如今我能期盼他老人家的道歉嗎?我能從來一次童年嗎?希望來生不要相遇相見,不要再在一個家庭。四年級時的主持人課、大山外語;初一時的英語小課堂、初三時的英語小班、數學課。

閱讀全文

與多少子女一生在等父母道歉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重陽節三清 瀏覽:926
孝順的品質的詞語 瀏覽:583
社保關系轉移退休前多久 瀏覽:20
岳飛孝敬母親的故事 瀏覽:236
老人肺心衰竭腳底發紫還能活多久 瀏覽:6
雲和縣老年大學畫圖班 瀏覽:533
安徽潁上建潁鄉孝敬父母勞動模範 瀏覽:867
養生館如何做外賣 瀏覽:179
水利部老年大學電話6 瀏覽:450
台灣安心養老院 瀏覽:666
貴州交3000農村養老保險領多少 瀏覽:449
70歲以上老人日本 瀏覽:692
欽州市老年大學電話地址 瀏覽:46
有多少父母對孩子很不好的 瀏覽:637
80歲癱瘓老人政府有補貼嗎 瀏覽:522
冬至在養生方面注意什麼 瀏覽:968
離婚後如何處理父母的關系 瀏覽:395
太平養老保險公司待遇節假日獎金 瀏覽:823
孝文帝孝順的故事 瀏覽:188
養老院意見箱內容怎麼填 瀏覽: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