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月薪6萬父母贍養省多少稅
您月薪6萬,如果增加贍養老人專項附加扣除項目,預計一年大約能剩下4萬左右的個稅,您的綜合稅負壓力還是很大的,通過專項附加扣除能省稅的空間比較低。
建議您上51個稅問答,定製專業的稅務籌劃方案,能省下更多個稅~
② 父母減輕點負擔。
目標: 幫助同學們更好地貫徹《公民道德實施綱要》,並
落實到行動中去,培養自身道德素質。
出席者:格致中學高三(3)班全體同學和班主任。
形式: 討論會和文藝節目相結合。
內容:
一、 開場白,引入話題
主持人簡略地介紹了《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背景和對於社會和個人的必要性,重要性和迫切性。
二、 轉入「公民基本道德規范」二十字的討論過程
1、 愛國守法
文藝節目表演:歌唱、朗誦、口琴伴奏《我愛你,中國》
主持人引用鄧小平爺爺「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切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的名言,指出無論在哪裡,在什麼時候都不能忘記自己的祖國。
2、 明禮誠信
甲: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講禮貌不僅僅是一個形式,更要內化為個人素質,要曉之以「禮」,才能導之以行,誠信是明禮基礎上進一步的要求,是對人的道德的要求,是平等交往的基礎,人無信而不立。
乙:一份報道說:「高校被污染,教師不認真備課,疏於和學生接觸,忙著在外賺錢,抄襲,剽竊他人學術成果。學生
心胸狹窄,缺乏集體主義精神,文明禮貌。不文明現象比比皆是。」這些都是「明禮誠信」的反面例子。我認為,應該加強科學管理,完善各種制度和規則,化理論為方法和德行,讓「不文明」、「不守信」之不正之風不在滋生。
丙:高中生在這方面似乎比大學生好一些,向明中學的一項調查表明,中學生在誠信方面做得較好,但「看到老師給的考試分數高時,馬上主動更正「的同學只佔14.6%,還有其他一些不良的風氣,如「老實人吃虧」、「利字擺中間,誠信撇兩邊」這樣的想法仍存在。媒體也應加強這方面宣傳,給全社會製造一個「誠信為本」的輿論環境。
主持人總結:誠信對人格和良心都有重要的地位,要憑著良心做人,以誠信為准則。(音樂烘托)
3、 敬業奉獻
甲:職業道德在企業、崗位上的作用,加入WTO後的發展方
向,青年人應提前培養職業道德的修養。
乙:要實現價值,先要創造價值。人在社會中的價值主要是通過自己的工作來實現的,要做好本職工作。
丙:查文紅老師就是「敬業奉獻」的典範,她的決定是下崗工人的重新定位。她下崗後在教育事業中繼續實現她的價值。人們所發揮的主觀能動性是敬業奉獻的動力,不應受客觀環境的限制。
主持人總結:4050計劃中有一個例子,一名下崗女工通過不斷地學習,再就業,成為一名營業員,在工作中愛崗敬業,全身心投入,現在成為了營銷部經理。所以,敬業是對社會進行奉獻的最好的形式。要立足本職工作。(音樂烘托)
4、 勤儉自強
甲: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克勤克儉是我國勞動人民的優良傳統。它不僅是治家立業實踐方式,更可升華為一
種與人格修養相貫通的美德,可以磨練人的意志,培養人
的德行,鞏固人在修養實踐中所養成的正直、剛強、清廉
等種種節操。在新時期,「勤儉」又被賦予了新的涵義。最
近水費漲價就是政府的一種宏觀調控,它不僅提示我們水
資源的可貴,也要求人們要做到厲行節約,反對浪費資源,
這一政策也是與我國的「可持續發展戰略」相一致的。對
於企業來說,也應該運用科學技術,加強管理,用更少的
資源投入生產更多符合社會需要的產品,提高勞動生產率,
提高服務質量。
乙:一些小學生使用一卡通,家長可通過磁卡限制花費,但這一方法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亂用零花錢」的現象。「勤儉」不僅要靠他人監督,更要上升為一種自覺意識。在國外,孩子通過幫家裡幹家務來掙零花錢的例子已經屢見不了。我們要明白自己父母賺來的錢是來之不易的。
丙:在高校校園內,尚未掙錢的大學生花錢大手大腳的現象也比比皆是,他們的月花費超過家庭開支。有人甚至認為「不會花錢,就不會賺錢」,在食堂,大學生浪費糧食的情況也屢有發生。我們必須認清這個錯誤觀念。我們即將步入大學校門,希望這類現象不要在我們中間發生。
丁:我想到了高校宿舍樓中的一幕景象:寢室旁的水池邊空無一人,十幾只水龍頭就嘩嘩地流著水,顯然是梳洗完畢的
同學沒有養成隨手關閉水龍頭的習慣。勤儉節約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音樂烘托)
5、 團結友善
甲:要成功,必須團結奮斗。大凡取得科研成功的人都有團結協作的搭檔,或者同仁,或者助手。有共同的目標,才能
共同努力。學生的本職是學習,我們的集體如果能團結起
來,優勢互補,取長補短,互幫互助,就能共同提高成績。
乙:團結是國家穩定的根本。友善是團結的前提。歷史上有漢武帝不注重團結最終失敗而唐明皇帶領將士團結奮戰,最
終成功的先例。所以加強團結協作是很重要的,因為當你有一個思想與別人分享時,別人也有一個思想,通過友善的交流,就會有兩個思想。正所謂「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團結起來就有無窮的力量。
主持人總結:團結友善是立身處世之本。「一手獨拍,雖疾無聲」「團結就是力量」這些的警句提醒、告戒、勉勵我們:無論是朋友間,還是一個集體,一個國家,相互與人為善,互愛互助,於集體,於國家,便能產生比天時、地利更重要的人和。人和之所以可貴,在於能產生「1加1大於2」的效應。中國有十二億人口,如果不團結就是一盤散沙,凝聚
在一起就成為力量無窮的沙袋。道德修養有時往往是和藝術修養聯系在一起的在我們的班級中,也不乏有藝術修養的同學,下面就有同學為我們展示她的才藝。
同學演奏二胡
三、 在時代大背景(中國入世)下,做好「基本道德規范」的深刻意義
1、 中國入世,我們要做哪些准備。
同學:機遇來自對挑戰的應付。加入WTO後,中國企業的處境變得更艱難,如何尋找機遇,自強不息,創出佳績是擺在他們面前的一道難題。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雖然競爭意識不斷上升,但道德意識的至高地位不受動搖。我覺得,就我們自身而言,必須做到德才兼備才能迎入世的挑戰。一個人的道德面貌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他才能智慧的發揮和事業的成功。知識固然重要,但只有在道德規范下才能真正成為人類的有益力量。只有服務於善良的目標,才能真正促進人類社會的進步。德和才都不可偏廢。有才無德,「才」就會用偏方向,有德無才,不但實現不了為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目標,而且會在激烈和殘酷的競爭中被淘汰。
2、 在學習中,家庭中,社會中所應做的准備
同學:在當前,我國正在加強和改善政治體制,在科學領域也發生深刻變革。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也須有側重點不同的改革。在學習中,要注重學習效率,公平在家庭中要尊老愛幼,孝敬父母。在社會中要遵循社會公德,提高社會建設水平的基礎,應引入實踐。
3、 同學補充
同學:正像同學說的,人才應加強自身競爭力,必備的條件不僅是加強學識,更重要的是加強道德意識。入世究竟是利是弊,是迎接挑戰還是坐以待斃,取決於我們自己的努力。
四、 班長代表班委向全班同學發出「倡議」
倡議書
同學們:
「公民道德建設」是我們每個公民的一件大事,更是青年學生的一項重要任務。藉此《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頒布之際,我們向全班同學發出倡議:
按照《綱要》的要求,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努力學習道德知識,積極實踐道德規范,切實提高道德修養,弘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勇於創新,知難而進,一往無前,艱苦奮斗,務求實效;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時代精神。
讓我們共同為提高全民族素質,形成良好社會道德風尚,推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而盡一份力!
上海市××中學
高三(3)班班委 團支部
×××年12月
五、 班主任作評論和總結
從這個班會中,我看到了同學們昂揚的鬥志和激越的志氣。你們完成了認識上的兩個飛躍。在哲學上,第一次認識的飛躍是通過實踐得到認識,從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第二次飛躍是理性認識、科學理論再回到時間中去,接受實踐對它的檢驗,指導人們正確認識和改造世界。我也想補充一點,談談自己對「人的價值」的看法。人的價值的實現有兩方面要求,一是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二是社會對個人的尊重和滿足,但貢獻重於索取。人的生活不能脫離集體、家庭、父母、社會。我們實現自己的價值需要有學識,從古到今,有三類飽學之士:第一類是林則徐,他是禁煙第一人,但卻被發配新疆,治黃河成功後卻被繼續發配,他成為了西部大開發的第一人,開拓荒地,最後被發配南疆。我們要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第二類是陶淵明,避開塵世,做閑人,然而矛盾普遍聯系,他的想法是不可能實現的。第三類就是像《黑冰》中的郭小朋,把智慧用在不恰當的地方——開發毒品。我們要做像林則徐那樣的人,雖然歷盡磨難但在「為人民服務」中實現了自己的價值。
教案(二)孝敬父母(主題班會教案
〖教學背景〗
1、 國家教育部去年頒布了《中小學開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實施綱要》,要求學校抓住不同的切入點對學生進行民族精神的教育和培養,「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是其重點教育內容之一。「孝道」歷來是中國傳統倫理道德的最基本的內容,也是中國傳統美德中做人教育的核心內容之一;根據《教育大綱》的要求,對於學生進行"孝敬父母,尊敬老人"的傳統美德教育。
2、 如今的初中生大多是獨生子女,他們一來到世上就被父母當成掌中寶呵護著,認為父母給兒女做牛做馬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不明白父母對自己的希望和期待;他們總覺得父母嘮叨、麻煩,埋怨父母不理解自己,卻從來不會從站在父母的角度去考慮問題,不懂得體諒父母生活的艱辛與勞累,那就更談不上去關心和孝敬父母了;在這樣的背景下,對學生進行孝敬父母的思想教育顯得尤為迫切。
〖教學目的〗
1、讓學生了解父母之愛,感受父母之情,體驗親情的無私和偉大,即讓學生懂得為什麼要孝敬父母。
2、讓學生學會如何去理解父母、尊敬父母、體諒關心父母,與父母和諧相處,從現在做起從點滴以實際的行動孝敬父母,即讓學生懂得怎樣去孝敬父母。
〖教學重點〗 怎麼樣孝敬父母
〖教學過程〗
一、 聽閻維文的歌曲《母親》創設情境導入主題
附歌詞: 你入學的新書包有人給你拿,你雨中的花折傘有人給你打, 你愛吃的(那)三鮮餡有人(他)給你包,你委屈的淚花有人給你擦啊,這個人就是娘啊,這個人就是媽,這個人給了我生命,給我一個家啊,不管你走多遠,無論你在幹啥,到什麼時候也離不開,咱的媽。你身在(那)他鄉住有人在牽掛,你回到(那)家裡邊有人沏熱茶,你躺在(那)病床上有人(他)掉眼淚,你露出(那)笑容時有人樂開花,啊,不管你多富有,無論你官多大,到什麼時候也不能忘
問:為什麼不管你多富有,無論你官多大,到什麼時候也不能忘?引出主題:孝敬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要孝敬父母 二、感受父母崇高、無私和偉大的愛:為什麼要孝敬父母(感念親恩)
A、初步感受
1、讓學生看圖片,認識兩個人:父親,母親。教師明確:母親永遠給我們擋風雨,父親一直牽著我們的手;父母的愛是寒冬里的一把火,是黑暗裡的一束光明。父母的愛是崇高的、無私的和偉大的!
B、深入認識
1、老師講有關父母關心愛護兒女的真實故事。
①六旬老父捐腎救子: 2003年2月,湖北60歲的農民父親胡介甫將自己的腎臟移植給了患「尿毒症」的兒子,固執的父親不容拒絕地告訴兒子胡立新:「沒什麼比你的命更重要?我寧可自己沒命,也不能看著你死!
②年輕母親捨身救兒: 2004年8月27日下午,沈陽市五里河公園5歲的男孩童童掉進鯊魚池。35歲的母親劉燕當時也顧不上將手上的相機和肩上的背包放下,直接跳入鯊魚池中將兒子救出。劉燕在接受采訪時只說了一句話:「兒子就是媽媽的全部。」
提問學生:從上面的故事裡你看到了什麼?
2、學生講自己和父母的故事:父母為我們做了很多很多,請講:①父母令你最感動或者最難忘的一件事②父母令你最高興的一件事
3、父母並不能每時每刻都在做令兒女特別感動的事情,有的學生甚至沒有過這種體驗,但他們平凡的工作足以令人感動。請學生講一講父母平凡而辛勤工作:父母做什麼工作?什麼時候上下班?工作時間長嗎?你覺得你的父母辛苦嗎?他們為什麼要這樣辛苦地工作呢?
4、聽聽父母的心聲。請家長發言談培養孩子的感受。
5、播放歌曲《天下父母心》送給家長及在場所有人的父母。
附歌詞:吃了多少苦 受了多少累 你們為撫養兒女 遭了多少罪 頭發白了 不會再變黑 皺紋添了 不會 再消退 起過多少早 貪過多少黑 你們為培養兒女 多少心也被操碎 眼睛花了 走路已駝背 牙 齒掉了 說話常瑣碎 常言說 可憐父母心 直到我們有了兒女 才能真正體會 最感動就是天下父 母心 兒女長大要去飛 老人怕給添累贅 換一杯茶水 鋪一下床被 問一問飯菜 合不合口味 父 母如今 到了這個年歲 健康長壽 多少錢也買不回 常言說 可憐天下父母心 直到我們有了兒女 才能真正地體會 最感動就是天下父母心 老人健康長壽 多少錢也買不回
③ 父母1米6幾孩子身高
用下面的計算方法可以由父母的身高推測出將來子女的理論身高:
兒子身高=(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3 cm)/2
女兒身高=(父親身高+母親身高- 13 cm)/2
上面兩個公式只能作為參考,不能完全照搬,實際身高並不絕對等於理論身高。父母遺傳對孩子身高所產生的影響,並不像人們通常所想像的那麼大。研究結果表明,遺傳對身高的影響只30%左右,其餘的70%由外部因素決定。在這些外部因素中,營養佔30%,運動佔20%,環境佔25%
④ 北大生拉黑父母 6 年:多少父母不會好好說話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解釋】父母呼喚,應及時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應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動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辭偷懶。父母教導我們做人處事的道理,是為了我們好,應該恭敬的聆聽。做錯了事,父母責備教誡時,應當虛心接受,不可強詞奪理,使父母親生氣、傷心。(君子聞過則喜,小人聞過則怒。)
冬則溫夏則凊晨則省昏則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無變
【解釋】侍奉父母要用心體貼,在二十四孝故事裡,九歲的黃香,為了讓父親安心睡眠,夏天睡前會幫父親把床鋪扇涼,冬天寒冷時會為父親溫暖被窩,實在值得我們學習。早晨起床之後,應該先探望父母,並向父母請安問好。下午回家之後,要將今天在外的情況告訴父母,向父母報平安,使老人家放心。外出離家時,須告訴父母要到哪裡去,回家後還要當面稟報父母,讓父母安心。平時生活起居,要保持正常有規律,做事有常規,不要任意改變,以免父母憂慮。
事雖小勿擅為苟擅為子道虧
物雖小勿私藏苟私藏親心傷
【解釋】縱然是小事,也不要任性,擅自作主,而不向父母稟告。如果任性而為,容易出錯,就有損為人子女的本分,因此讓父母擔心,是不孝的行為。公物雖小,也不可以私自收藏占為己有。如果私藏,品德就有缺失,父母親知道了一定很傷心。
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
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
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
【解釋】父母親所喜好的東西,應該盡力去准備;父母所厭惡的事物,要小心謹慎的去除(包含自己的壞習慣)。要愛護自己的身體,不要使身體輕易受到傷害,讓父母親憂慮。(《孝經》子曰:「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養,不可以做出傷風敗德的事,使父母親蒙受恥辱。當父母親喜愛我們的時候,孝順是很容易的事;當父母親不喜歡我們,或者管教過於嚴厲的時候,我們一樣孝順,而且還能夠自己反省檢點,體會父母的心意,努力改過並且做得更好,這種孝順的行為最是難能可貴。
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
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
【解釋】父母親有過錯的時候,應小心勸導改過向善,勸導時態度要誠懇,聲音必須柔和,並且和顏悅色,(《論語》子夏問孝。子曰:「色難。」)。如果父母不聽規勸,要耐心等待,一有適當時機,例如父母情緒好轉或是高興的時候,再繼續勸導;如果父母仍然不接受,甚至生氣,此時我們雖難過得痛哭流涕,也要懇求父母改過,縱然遭遇到責打,也無怨無悔,以免陷父母於不義,使父母一錯再錯,鑄成大錯。
親有疾葯先嘗晝夜侍不離床
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
喪盡禮祭盡誠事死者如事生
【解釋】父母親生病時,子女應當盡心盡力的照顧,一旦病情沉重時,更要晝夜服侍,不可以隨便離開。父母去世之後,守孝期間(古禮三年),要常常追思、感懷父母教養的恩德。自己的生活起居必須調整改變,不能貪圖享受,應該戒絕酒肉(請參考《地藏菩薩本願經》,孝子應如何給往生者修福)。辦理父母親的喪事要哀戚合乎禮節,不可草率馬虎,也不可以為了面子鋪張浪費,才是真孝順。(《論語》: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祭拜時應誠心誠意,對待已經去世的父母,要如同生前一樣恭敬。(《論語》: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⑤ 父親一六幾厘米,母親一五幾厘米,兒女最高多少厘米
正常來說會是160左右,沒什麼大的偏差
⑥ 一般父母都是在自己孩子多少歲時去世的
樓主想這個問題干嗎呢?讓人想到有句話叫「樹欲靜,風還在;子欲養,親不在」,下面有關於中國人壽命計算的文章,你自己算吧
----------------------------
目前,中國人的平均壽命為72歲,以此為基數,回答下列問題,進行加減,最後就可得出您可能的壽命。
1.如果您是男性,減3歲;女性則加1歲。
2.居住在100萬人以上的城市市區,減2歲;居住在人口少於1萬人的小鎮或農村,加2歲。
3.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中有1位活到85歲,加2歲;4位祖輩都活到80歲,加6歲。
4.父母有1人在50歲明醫以前死於中風或心臟病,減4歲;父母、兄弟姐妹中任何一位50歲前得癌症或心臟不正常,或自幼就有糖尿病,減3歲。
5.如果您是一位富翁,減2歲。
6.如果您大學畢業,加1歲;65歲仍在工作,加3歲。
7.如果您有配偶並住在一起,加5歲;如果沒有,從25歲起每獨居10年,減1歲。
8.如果您常伏案工作,減3歲;如果您常從事體力勞動,加3歲。
9.如果您每星期進行球類、游泳、跑步等運動5次,加4歲;每星期2次,加2歲。
10.如果您每晚睡眠超過10小時,減4歲。
11.經常緊張、易怒、性急,減3歲;感到生活很輕松,工作應付自如,加3歲。
12.如果您常常感到快樂,加1歲;經常感到不快,減2歲。
13.如果您去年因一次交通違章受罰,減1歲。
14.如果您抽煙,每天2包,減8歲;每天1-2包,減6歲;1包以下,減3歲。
15.如果您每天喝白酒50—100毫升,減1歲。
16.體重超過標准5公斤以上,減2歲;超過15公斤以上,減4歲;超過25公斤,減8歲。
17.如果您已40多歲,每年體檢1次,加2歲;40歲以上女性,每年看婦科5次,加2歲。
18.如果您今年30—40歲,加3歲;40—50歲,加5歲;超過70歲,加6歲。
您計算出大致壽命了嗎?如果算出的結果不令人滿意,也不要灰心喪氣,從現在做起,改變不良生活習慣,戒煙、戒酒、正確進行身體鍛煉、樂觀地生活,壽命就會延長,生命的鑰匙就在自己手上。
⑦ 父母親60周歲以上,應減個人所得稅多少
我覺得是不可以減個人所得稅的,因為國家沒出台60周歲以上減個人所得稅。
⑧ 老人贍養費標准最低是多少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21條規定:「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
構成上述關系的贍養、撫養義務人,應依法承擔贍養或撫養責任,若被贍養人或撫養人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於最低生活保障線時,贍養或撫養義務人應承擔的贍養或撫養費按以下方法計算:
1、贍養費的計算。首先計運算元女家庭的人均月收入,子女人均月收入低於最低生活保障線時,視為該子女無力向父母提供贍養費。子女家庭人均月收入高於最低生活保障線時,超出部分,二個子女以內的按50%計算贍養費;三個子女以上的按40%計算贍養費。應付的贍養費除以被贍養人數得出付給每個被贍養人的贍養費;
2、人民法院認定贍養費的標准包括:當地的經濟水平、被贍養人的實際需求、贍養人的經濟能力;
3、贍養費的給付內容分六個方面:老年人基本贍養費;老年人的生病治療費用;生活不能自理老人的護理費用;老年人的住房費用;必要的精神消費支出;必要的保險金費用。
【注】對不在一起生活的父母,應根據父母的實際生活需要和子女的負擔能力,給付一定的膽養費用。贍養費用一般不低於子女本人或當地的普通生活水平,有兩個以上子女的,可依據不同的經濟條件,共同負擔贍養費用。經濟條件較好的子女應當自覺、主動地承擔較大的責任。贍養人之間也可以就履行贍養義務簽訂協議,並徵得老年人的同意,由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贍養人所在單位監督協議的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