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被孩子喜歡的父母該有哪些品質

被孩子喜歡的父母該有哪些品質

發布時間:2022-02-23 08:58:03

A. 最容易培養出優秀孩子的父母,通常都擁有哪幾種品質

最好的教育,實際上是來自父母的家庭教育。孩子能夠努力學習,成績優異,最根本在於父母對孩子言傳身教的教誨和潛移默化的影響。

父母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教育方式和處世方式,都會對孩子的性格、心理和行為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並且會產生長期、深遠的影響。

那麼,究竟什麼樣的家庭,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呢?這七類家庭,已經預定了未來成功孩子的名額,與有錢沒錢無關!一起來看看吧。

04、父母也愛學習

莫言曾在微博中說:

「我崇拜反叛父母的孩子,因為我認為敢於最早舉起『反叛大旗』的孩子,必定是治世英雄的雛鳥,父母僅僅會愛並不及格,因為母雞也會愛,何況最真摯的愛的另一面往往是最苛虐的酷政。父母必須接受訓練,具有相當的質量才行。」

而學習,則是提升自己的有效途徑。

曾被評為首屆中國書香之家、首都最美家庭、全國最美家庭的李岩一家,是因學習而改變人生軌跡的典範。

畢業於山西礦業學院的李岩做過採煤工程師,後來辭職到北京,先後從事過IT、傳媒等職業,後來辭職創辦了「第二書房」。

這一切,跟這個家庭的一個特質分不開。

李岩全家都是「極度愛書之人」,無論去哪裡,隨身都會帶一本書,女兒從小耳濡目染,也養成了隨身帶書、隨時閱讀的習慣,成為了北大才女,並出版了自己的著作。而他的太太劉稱蓮,在陪伴女兒成長的過程中,也自學成才,成了知名的家庭教育專家。

「我的人生,我的家庭,都因為讀書而改變,閱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李岩如是說道。

董卿說:「要想你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自己就去做什麼樣的人。」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言傳身教,要想孩子愛學習,父母首先要營造一個有學習氛圍的家庭,在閑暇時間,父母能夠放下手機,關上電腦電視,拿起書本,拿起報紙,多閱讀,或者學習一門技能。

從李岩的家庭來看,正是因為家長的自我提升,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女兒閱讀習慣的養成。

在這樣充滿學習氛圍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學習就會成為孩子的習慣,而不是一種被強制性執行的一種負擔。

B. 父母各自該賦予孩子什麼品質

父母是孩子成長的榜樣,也有人說:「孩子是父母的復印件。」每位父母對孩子都有一個期望清單,調查研究得出,在很多不同的國家,大多數父母對於子女的期望清單包括有:健康的自尊、勇於承擔責任、自律、同情心、尊重自己和他人、責任心、對自己能力的信念等。

綜上所述,我認為當今社會不管是父親或者母親,給孩子賦予最好的品質就是尊重和欣賞,尊重孩子讓孩子懂得尊重別人,欣賞孩子讓孩子具有自信和合作的精神。

C. 作為一名家長,你認為孩子的哪些品質最重要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伴侶,也是第一老師。家庭教育的持久性和影響力是早期教育機構無法比擬的。培養孩子們在早期教育過程中應該注意這些優秀的品德

D. 你的父母有哪些優秀品質

母親善良助人為樂的品格,時刻記在我的心裡。有一個鄰居,她的腿腳不利索,母親經常幫她挑水,拾柴,甚至有時候把柴火送到她的家門口。有時我們家裡做了好吃的,,母親盛一大碗叫我送過去,或者乾脆叫上她的全家人來吃,,那時沒糧食都不多,我真佩服母親的心胸和氣度。記得有一次在村子西頭曬花生,天空突然陰雲密布,雷聲轟鳴,眼看就要下一場大雨了,母親趕緊收了自己的花生,又趕忙去幫別人收,母親不僅幫別人收到一堆,還幫別人挑回家,母親累得直不起腰,大雨傾盆而下,把母親淋成了落湯雞,回家後母親感冒了幾天,村裡人都來看望感謝母親。他們說如果沒有母親幫忙,花生或許真的被水沖走了。母親說不必言謝都是鄰里之間,相互幫幫忙是應該的,做點好事是舉手之勞,是積德積福。

母親誠實節儉的品格鑄就了我。中國人說勤以持家,儉以養德。不論在物質匱乏的年代,還是在後來有所改善的時代,

母親始終不改勤儉的品格,並沒有說因為生活的改善而鋪張浪費,吃飯時哪怕掉了一粒飯也要撿起來,收割稻穀時那是真正的做到顆粒歸倉。

母親誠實純朴,從不說假話空話,更不會說甜言蜜語哄人騙人,始終以誠待人,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母親的品格得到村裡眾多人的贊揚。

母親做事認真負責,善始善終的品格融進我的血液里。母親做任何事情都會堅持做完,不會半途而廢,哪怕再苦再累都不會推給別人,還是自己堅持完成自己的事情,而且是認認真真的高標準的完成,不會是敷衍了事,偷工減料,馬馬虎虎的應付。母親說敷衍敷不過去的,人都不是傻瓜,做人做事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騙人的事是不會長久的。

E. 家長應該培養孩子哪些品質

家長應該教育孩子應該具備的優良品質有:
1.正直、誠實

所謂正直,就是通過正當的手段,遵循公平的原則,去爭取自己想要的東西,同時,也要捍衛和尊重他人正當的收益,幫助弱小,保障他們的權益。正直的人,容易讓周圍的人有安全感,樂意與之交往。
在生活中,父母要有自己的原則,光明正大、實事求是;對的事情一定要堅持,錯的事情不要人雲亦雲。不要教孩子佔小便宜,或者對別人佔小便宜的行為表現出羨慕、肯定的回應。
2.包容、尊重

在生活中,也許孩子常常會給家長講述某個同學的缺點或「好笑點」,那麼家長應該根據情況引導孩子站在別人的立場去考慮問題,學會包容,尊重他人。家長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議論鄰居或同事的「不是」,以免孩子耳濡目染。
3.善良、有愛心

一個善良、有愛心的孩子,會回報父母,會關心他人,會對社會有貢獻。很難想像那些不愛父母、不愛護小動物的孩子,能在人需要時伸出援助之手。所以,我們在愛孩子的時候,也要讓孩子愛我們,愛同學,愛老師,愛環境。懂得了愛,孩子才能擁有珍惜的品德。而有愛,我們的孩子才能不自私。
4.堅韌、刻苦

當孩子遇到學習或生活中的困難,要有堅持不懈、堅韌不拔的精神,如果方向是正確的,就不能半途而廢。如果沒有堅持不懈的精神,孩子一做某些事情,就淺嘗輒止,怕麻煩,怕動腦,難以有所成就。
刻苦就是要不畏難、不怕苦。有些家長怕孩子累著,在家裡不讓他們的孩子做一點事,不教育他們的孩子從小養成勞動的習慣。學習上,他們過度提倡「快樂學習」,而對孩子放鬆要求,以至於孩子在上學階段輕鬆了,走上社會有可能反而辛苦一輩子。他們忘記了我國民間的一句古訓:「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房子不打掃,不會干凈;盆中的花,不澆水灌溉,就會乾死;地里不播種,不會長出莊稼。也就是說世上的一切美好的東西都必須有所付出,付出汗水。
5.自律

優秀的孩子具有自律的內在動力。他們善於學習、敢於堅持,在工作中一絲不苟,懂得打理自己的生活和學習。培養孩子的自律意識,需要有計劃的制定、實施和監督,需要父母的參與。
6.認真、有責任心

每個孩子從小都應該認真承擔的自己的分內的事情,讓他們做父母的小幫手,愛勞動。不要以為孩子小就可以凡事都替他包辦,其實在孩子們自己做的過程里,孩子們會懂得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同時會承擔日後團體對他要求,扮演自己日後的社會角色。有了責任心,孩子做事才會更認真。
7.主動
人生中雖然也有禍從天降和好運撞頭的事情,但是更多的時候,災禍和幸福還是要靠我們主動去避免和爭取。人生更多的時候像是一次自助餐,想要什麼要靠我們自己去拿。

主動才有機會,以逸待勞只是特殊情況。主動才能成長,嘗試越多,經驗就越多,應變就越強,閱歷越廣,就越不容易鼠目寸光、大驚小怪。相反,被動保守則會導致成長停滯。
孩子天生具有很強的主動性,什麼都想試一試,什麼都想嘗一嘗,新鮮的事物、刺激的感覺讓他們樂此不疲。為什麼許多孩子那麼木訥和被動呢?究其原因是在很小的時候,大人禁止的東西太多,管制的太嚴厲,讓孩子不敢去嘗試。孩子個性強還好,個性要是比較弱,就會處處擔心、生怕越軌,從而精神生命開始萎縮。
8.專注
彌散的陽光算不了什麼,而如果用凸透鏡把它凝聚起來,則可以使物體燃燒。人的精力也是如此,散散慢慢,渾渾噩噩,一天天過去,什麼進步和變化也沒有,但是,心繫一處,持之以恆,就會創造出讓人驚訝的成績,那些讓我們尊崇的人必定是善於集中精力的人。

有些人看似漫不經心,實際上很專注。但是這種人是少數,更多的人看似緊張兮兮,但實際上用不下心去。往往用百分之九十的時間來關注問題,卻只用百分之十時間來解決問題,關注越多,壓力越大,精神上已經「苦」的不行了,行動上還沒有開始,到最後不做不行了,只好草草了事,好可憐。但是,有幾個人敢說自己身上不存在這種現象呢?
所以,要從小培養孩子的專注能力。創造和利用各種各樣的刺激來吸引孩子的注意,孩子一旦沉迷於某件事情(只要它不是有害的),我們就盡可能的不要去打擾他,至少不要因為吃飯去打斷他,晚吃一會兒飯沒什麼,飯菜涼了可以再熱一下,孩子專注狀態十分珍貴的,我們這一點麻煩千萬不能忍不得。孩子的專注狀態一貫的被破壞,他的專注能力就會受到損害,這將是終生的損失。
9.大膽、友好交往
鼓勵孩子與他人相處,培養孩子大方好客、與人友好相處的品格。在與人相處中要求孩子必須懂禮貌,對父母家人也不例外,對人彬彬有禮是對小孩子的基本要求。因此,我們從小就要求孩子做到尊敬老人,待人和氣,熱情,有禮貌;不罵人,不講臟話;大人講話不插話,不打斷別人說話;在別人家做客時不亂翻東西等等。

F. 好父母應該有哪些品質

1. 身體健康且精力充沛
撫養孩子即是智力活,也是體力活。當孩子還是個小嬰兒時,需要父母頻繁餵奶、換尿布、洗衣服等,而當孩子稍微大一些時,需要父母適時給予擁抱,陪著玩耍,這些都需要消耗父母不少體力。在學習站立和走路的時候,父母還需要有足夠的體力隨其左右,做好保護。
總之,無論你在做什麼,在什麼地方,聽到寶寶的啼哭,你需要立刻做出反應:跑到他(她)身邊,抱起他(她),安撫他(她),看他(她)需要什麼,這種立刻做出反應的能力,需要健康的身體作為保障。
2. 情緒穩定且可依賴
父母需要有能力給予孩子穩定的反饋,讓孩子可以預期到父母的反應。
這里有個很糟糕的父母的例子。這對父母有好幾個孩子,而且他們非常討厭孩子哭泣,認為孩子一哭,就證明是父母做得不好。他們會像很多家長一樣,用暴力來制止孩子們的哭泣。但是,這個例子中的奇葩父母,不僅僅是用暴力解決問題這么簡單,他們會用哄騙的方式哄孩子來到他們的身邊。比如「寶寶,別哭,來來來,讓爸爸媽媽疼疼!」當孩子來到他們身邊,准備依偎著享受點父母的疼愛時,迎接來的就是一巴掌。這些孩子們長大後,一直沒有辦法信任其他人,而且他們跟父母的關系很差,幾乎很少聯系。這對父母給孩子造成了極大的心理陰影:父母是沒有辦法信任的,也是沒有辦法預測和依靠的;他們表現出來的行為互相矛盾。
在這個世界上,如果連最親的父母你都沒有辦法信任,你還能信任誰。所以,優秀的父母是在孩子遇到任何事情時,都知道父母(或者媽媽)是可以依賴的。
3. 善於表揚且樂觀自信
虎爸虎媽的教育方法吸引了一大批家長粉絲,認為這種「棍棒」下必然出「好孩子」。但是,心理學家認為,「體罰」孩子是最無能的家長的最後辦法,而贊揚孩子的優秀行為是非常好的替代方法。
體罰孩子不僅會在某種程度上影響孩子的智力水平,還會令其更容易抑鬱、葯物成癮和患上精神疾病。另外,這些孩子在無形中學習到了「使用暴力」解決問題的這種行為模式,對以後親密關系,以及與自己子女關系也會有很大的影響。因此,「棍棒教育」不是優秀父母的教育模式。
父母強烈的自信和樂觀可以傳遞給孩子一個積極的信號,成為孩子的優秀榜樣,還可以激發孩子不斷地學習和探索外在世界。同時,強烈的自信心也會促使父母不斷學習,更好地照顧和培養孩子,解決在養育孩子過程中遇到的各種難題。

閱讀全文

與被孩子喜歡的父母該有哪些品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重陽節三清 瀏覽:926
孝順的品質的詞語 瀏覽:583
社保關系轉移退休前多久 瀏覽:20
岳飛孝敬母親的故事 瀏覽:236
老人肺心衰竭腳底發紫還能活多久 瀏覽:6
雲和縣老年大學畫圖班 瀏覽:533
安徽潁上建潁鄉孝敬父母勞動模範 瀏覽:867
養生館如何做外賣 瀏覽:179
水利部老年大學電話6 瀏覽:450
台灣安心養老院 瀏覽:666
貴州交3000農村養老保險領多少 瀏覽:449
70歲以上老人日本 瀏覽:692
欽州市老年大學電話地址 瀏覽:46
有多少父母對孩子很不好的 瀏覽:637
80歲癱瘓老人政府有補貼嗎 瀏覽:522
冬至在養生方面注意什麼 瀏覽:968
離婚後如何處理父母的關系 瀏覽:395
太平養老保險公司待遇節假日獎金 瀏覽:823
孝文帝孝順的故事 瀏覽:188
養老院意見箱內容怎麼填 瀏覽: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