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敬老養老 > 老年人用葯易出現哪些不良反應

老年人用葯易出現哪些不良反應

發布時間:2023-12-04 09:09:25

老年人用葯都有哪些禁忌

老年人的身體各系統的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減退,用葯不當,很容易產生不良反應,所以要有一些注意和禁忌,有關專家從幾方面提出了老年人的用葯四忌。 1、忌濫用解熱鎮痛葯。老年人容易患腰酸、背疼和四肢關節疼,如果長期使用保泰松、去痛片、消炎痛等止痛葯,則害多益少。因為保泰松容易引起浮腫,也可能引起再生障礙性貧血。消炎痛有時可以引起老年人眩暈、精神障礙或腹瀉、胃腸出血、胃潰瘍等不良反應。去痛片則可引起粒細胞減少、腎損害、血紅蛋白變性和嚴重過敏等不良反應。老年人使用解熱鎮痛葯如果用量偏大或兩次用葯時間間隔太短,常可引起大量出汗而虛脫,所以,用葯時必須注意。 2、忌大量用瀉葯。老年人長期服用瀉葯,可以引起體內鈣和維生素的缺乏。有些瀉葯如液體石臘,長期服用還可以引起脂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A、B、 E、K的缺乏。因此老年人發生便秘,最好通過調節生活習慣(如養成每天定時大便1-2次的習慣來解決,必要時可選用甘油栓或開塞露。 3、忌隨便使用安眠葯。老年人對安眠葯的分解排瀉變慢,服用常用量的安眠葯,即可引起過度睏倦。長期用葯可以形成習慣,有些還可促進肝臟分解酶的增加而使用葯量越來越大。所以老年人應該養成按時睡眠的習慣。安眠葯只宜偶爾使用,用量要偏小,而且要不斷更換葯的品種,不可偏選一種,以免形成依賴性。 4、忌濫用抗生素。有些抗生素如鏈黴素、慶大黴素易害聽力,且對老年人特別敏感。氯黴素可損傷造血系統。即使是毒性較小的青黴素如果用量過大,也可使老年人出現眩暈、昏迷等症狀,老年人常用紅黴素,也易出現肝損害。總之老年人使用抗生素要特別注意。"

② 老年人服葯常有什麼問題

部分老年朋友對服葯有些認識誤區,比如有的認為多吃葯病會好得快,也有的認為多吃幾次或少吃幾次葯無所謂。其實這樣做不但會影響葯物的療效,而且還可能帶來嚴重後果。葯物劑量直接關繫到血液中葯物的濃度,而保持一定的葯物濃度是葯物發揮作用的必要條件。劑量太小,達不到治療目的;劑量太大,不一定能相應的增加葯物療效,反而可能引起葯物蓄積,導致中毒。用葯次數也是維持有效血葯濃度的重要因素。葯物進入人體後,經過一系列過程,逐漸被排出體外,如不及時補充,血中葯物濃度降低,葯物治療作用將隨之減弱。但是如果隨意增加給葯次數,就相當於增加總的給葯量,可能加重葯品不良反應,甚至造成葯物中毒。葯物的給葯間隔時間是由葯物的消除速度決定的,在體內消除快的葯物,用葯次數可略多,在體內消除慢的葯物,用葯次數可少些。這就是為什麼有的葯一天服用兩次,有的葯服用三次。由此可見,葯物的每次劑量和給葯次數不是隨便規定的,而是根據葯物在體內的代謝特點確定的。因此,老年人服葯一定要嚴格遵照醫囑按時按量服用。

③ 老年人,這七大類葯物可能會增加跌倒風險

秋冬季來臨,因跌倒而就醫的老年人逐漸增多。跌倒是老年人的常見傷害,可造成老年人骨折、頭部損傷等,嚴重影響老年人身心 健康 和生活質量。

跌倒的原因千千萬,但是你有沒有想過,老人跌倒,有可能是葯物引起的呢?讓上海市第七人民醫院葯學部臨床葯師劉娟來給大家講講這些葯。

鎮靜催眠葯

這就是常說的「安眠葯」,鎮靜催眠葯主要分為兩類:

第一大類是苯二氮卓類,如艾司唑侖、氯硝西泮、地西泮、阿普唑侖等。第二大類是非苯二氮卓類,如右佐匹克隆、佐匹克隆、唑吡坦等。

鎮靜催眠葯可能會引起老年人嗜睡、頭暈和反應慢,從而引起跌倒。為預防鎮靜催眠葯引起的跌倒,治療老年人的失眠,建議首選非葯物治療的方式。

兩大類鎮靜催眠葯相比,苯二氮卓類葯物引起跌倒的風險相對更高。如果必須用葯,建議優先選擇非苯二氮卓類葯物,避免長期使用,最好在晚上上床後服用葯物。鎮靜催眠葯發生跌倒的時間一般在更換葯物、改變劑量、晚上上廁所及早晨下床時,因此在以上時間段老年人應特別注意,警惕跌倒的風險。

抗抑鬱葯

研究表明,服用抗抑鬱葯患者出現反復跌倒的幾率比未服用者高一半!

這類葯物常見的副作用,比如鎮靜、頭暈、直立性低嘩晌血壓、運動遲緩等容易引發跌倒。

目前市面上常用的抗抑鬱葯中,阿米替林和米氮平引發跌倒的風險比較高,老年人盡量不要選擇這兩個葯物。所有的抗抑鬱葯都需要緩慢調整劑量,使用最小有效劑量,並在睡前給葯。

抗精神病葯

抗精神病葯物的種類比較多,每一種葯物引起跌倒的原因都不一樣,比如氟哌啶醇會引發類似帕金森病症狀、遲發性運動障礙,而奧氮平和氯氮平容易產生鎮靜。老年人在使用抗精神病葯物的時候需要使用最小劑量,同時在醫務人員的指導下個體化選擇葯物。

抗癲癇葯

癲癇疾病本身容易導致跌倒發生,而抗癲癇葯會引起思維混亂、視物模糊、步態不穩、眩暈、嗜睡、睏倦等不良反應,增加跌倒風險。

另外抗癲癇葯物在長期使用過程中會發生骨質丟失,進一步增加了跌倒甚至是骨折的風險,家裡有使用抗癲癇葯的老人,需要定期監測骨密度,防治骨質疏鬆。

地高辛

地高辛可通過引起突發心律失常、頭暈、精神障礙等不良反應增加跌倒風險。老年人對地高辛的耐受性較低,需要注意減少使用劑量。為預防跌倒,建議老年人每天使用地高辛的劑量不要超過0.125mg。

降壓葯

降壓葯引起跌倒主要是因為低血壓,尤其是直立性低血壓,表現為快速站立的時候出現頭暈、眼前發黑甚至暈厥。

所以在降壓葯的使用過程中要注意監測好血壓,尤其是在更換或調整降壓葯種類或劑量的2周內,因為2周內引發跌倒的風險最大。為避免直立性低血壓發生,老人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慢慢改變體位,比如起床時先在床上坐一會再站起來。

降糖葯

降糖葯物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是低亂襪鋒血糖,從而導致跌倒,尤其是使用胰島素和磺脲類葯物(葯名中含有「格列」字樣,好明如格列齊特、格列美脲等)的患者需要特別注意。

服用降糖葯期間,要經常監測血糖,在醫務人員指導下調整降糖葯的劑量,為了防止低血糖的發生,建議隨身備些糖果或者巧克力。

總之,老年人服用以上葯品時,務必遵從醫囑,合理用葯,了解各類葯物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最大程度減少跌倒的風險。

責任編輯 楊林雨

來源 浦東發布

④ 老年人安全用葯,特別要注意這「五個避免,三個注意」,切記

老年人因為組織結構上的退化,以及生理功能減退等情況,因此很容易患上多種疾病。所以,老年人的葯物處理能力也會跟著下降,不良反應也就會隨之增多。這種情況表明,老年人在用葯方面有著諸多的禁忌,用葯的時候也就要特別注意。

曾有數據統計,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約佔全國總人口的10%以上,而65歲以上的老年人約占總人口的7%以上。這樣的數據表明,我國已經在慢慢步入老齡化 社會 。

而最重要的是,65歲以上的老年人約80%患有慢性病,其中有35%的老年人患有兩種或者以上的慢性病。而在這些老年人當中,接受過葯師指導用葯的只佔12%,有問題咨詢葯師的只佔2.89%。

很多老年人同時患有高血壓、糖尿病、腦梗塞、高血脂、冠心病等多種慢性病,而醫生可能會告訴他們,這些慢性病都需要長期服葯,不能中途停葯。因而 很多老年人都會錯誤地認為,治療時間越長或者是葯物劑量越大,對治療的進度就會越有幫助。

殊不知,這樣不僅僅不能穩定病情,還可能導致葯物性肝病、肝功能衰竭、腎功能不全、葯物性胃炎、胃出血等情況。

五個避免

1、避免盲目用葯

老年人一遇到一點小病就特別容易緊張,動不動就想通過葯物來治療。但俗話說:是葯三分毒,所以平時能夠用食療的,則先通過飲食來調節,不到萬不得已,不要用葯。

因為, 很多疾病都可以通過飲食和生活方式的調整,就可以達到減少病痛的目的。 而此時,若是不搞清楚病因就隨意濫用葯物,那麼很容易發生不良反應,或者是延誤疾病的診治。

2、避免注射給葯

老年人的血管壁比較容易破裂,並且肌肉對葯物的吸收能力也會比較差, 若以注射的方式給葯,疼痛就會比較明顯。所以如果能口服給葯,那麼就不要選擇注射給葯, 以便減少對血管以及肌肉的局部損害。

3、避免多種葯物同時應用

有一部分老年人因患了多種慢性疾病,所以會結合不同的葯物同時使用。但要注意, 老年人聯合用葯最好不要超過5種。

有數據顯示,同時使用5種以下葯物,葯品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大概為4%;如果使用6~10種葯物聯合,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0%。若是更多葯物聯合使用,那麼不良反應發生率也是直線上升的。

所以,盡管老年人可能會患有多種疾病,但應根據病情的輕重緩急來合理應用葯物,一般先服用重症治療葯物,然後等到病情基本控制穩定後,再適當的兼顧其他方面的葯物。

而在選擇葯物時,我們盡量選擇「一箭雙雕」的葯物,比如說同時患有高血壓和前列腺增生的老人,可以使用阿爾法阻斷制劑,這樣就可以減少用葯的數目了。

4、避免用葯時間過長

因為老年人的肝腎功能減退,對葯物的代謝能力有限,對代謝產物的過濾能力也會降低。因此, 如果用葯時間過長,就很容易導致葯物的蓄積,從而發生中毒事件。

並且還有可能引發成癮性和耐葯性,對身體就會造成不必要的傷害,所以老年人用葯療程應該根據病情以及醫囑合理縮短。

5、避免大劑量用葯

由於老年人本身的生理變化, 用葯劑量一般是按成人劑量的1/2~3/4選用,也可以用成人劑量的1/3到1/2作為起始的用葯劑量,再慢慢調整到最佳劑量。

三個注意

一、注意用葯時間

用葯時間是根據生物學和葯理學的原理,選擇最合適時間的用葯進行治療。比如說心絞痛葯物,變異型心絞痛多在00:00~6:00發作,所以,睡前用長效的拮抗劑,更有利於穩定病情;而胰島素的降糖作用,上午比下午好,所以注射時應該選擇在上午注射,更有利於血糖穩定。

選擇合理的用葯時間,可以減少葯物的副作用,以及對穩定病情有相當大的好處。

二、注意不要亂買補葯

老年人在用葯方面比較容易從眾,認為大家覺得好的葯物或者是保健品對自己的身體也會好。也就是說,我認為它是對的,那它就是對的。

但很多情況是這樣的,這個老人用的補葯可能是效果極好,但用在另一個老人身上可能就會有相反的作用。為什麼會這樣?因為 沒有結合自身情況而亂補,就極有可能花了大價錢,而撈不到一點好處。

三、注意葯物的不良反應

老年人在用葯過程中特別要注意葯物的不良反應,在用葯之前就要閱讀清楚葯品說明書。 如果在用葯過程中,出現了葯品說明書上的某些不良反應或者是異常症狀,那就要及時停葯,並且對已發生過不良反應的葯物,以後不能再使用了。

結語: 老年人的肝腎功能在慢慢地減退,多種慢性疾病可能會同時出現,而診治過程很有可能不只是一個醫生,這樣就很容易造成多開葯或者是重復用葯的情況。

所以,在這里要提醒一點, 老年人去醫院時,最好帶上以往的所有疾病證明、病歷證明、用葯證明,以方便醫生合理診斷以及合理調整用葯,從而避免重復用葯的情況發生以及不良反應率的增加

閱讀全文

與老年人用葯易出現哪些不良反應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山東養老保險個人繳費基數 瀏覽:771
九九重陽節手工製作圖片大全 瀏覽:473
子女和父母住一起居住證怎麼辦 瀏覽:804
成都平安養老保險 瀏覽:774
長壽老人每個月有多少錢 瀏覽:226
2017年養老金個人帳號利息 瀏覽:331
中老年人如何生活得有尊嚴 瀏覽:565
農民的養老金用不完怎麼辦 瀏覽:175
孩子孝順的順口溜 瀏覽:514
反復和父母說不要吃什麼 瀏覽:520
老年大學主要職責范圍 瀏覽:791
70歲老頭吃偉哥 瀏覽:393
重陽節作文給爺爺洗腳 瀏覽:807
大棚里的長壽花是怎麼養的 瀏覽:116
體檢結果紅黴素偏低怎麼辦 瀏覽:378
小明孝敬老人的一段話 瀏覽:532
近水體檢中心怎麼樣 瀏覽:795
如何加入老年人社保 瀏覽:6
社會實踐孝順父母 瀏覽:778
孩子敬老院慰問 瀏覽: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