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敬老養老 > 電影什麼養老院

電影什麼養老院

發布時間:2023-10-01 13:52:53

Ⅰ 電影《我們倆》中,老太太最後住的地方是什麼地方

敬老院

敬老院又稱養老院。西方國家的養老院通常由地方政府或慈善機構與企業合作開辦,能接收有各種各樣需求的老人,敬老院的收養對象主要是五保老人。

有條件的敬老院,還接收享受退休金的自費老人,堅持入院自願、出院自由的原則。敬老院經常組織一些老人參加力所能及的生產勞動和適合老人特點的文娛體育活動。

《我們倆》是中國電影集團公司製作發行的一部劇情片,由馬儷文執導,宮哲、金雅琴、羅忠學等聯合主演。影片講述了一位在四合院里生活的孤單老人,因為將房子出租給來北京上學的女孩,這一老一小之間發生了一段動人的故事。



(1)電影什麼養老院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小馬

一位外地來北京求學的女大學生,在四處找房過程中遇到四合院的一位老太太,她想租老太太的房子,但嫌老太太要價太高,老太太也一臉愛住不住的表情表示堅決不降價,女孩最後無奈租了下來,兩人從此開始一段磕磕絆絆爭吵不休的生活。

老太太

一位四合院里的孤獨老人,一天坐在屋內遇到了前來打聽租房的女大學生小馬,因為小馬的到來,她的生活產生了一系列變化。最初的時候,老太並不喜歡小馬,後來相處久了,兩人卻又相互依靠產生了感情。

男朋友

小馬的男朋友,小馬在一次和他吵架後離開住處,於是他去小馬的住處等了幾天並借老太太的電話給小馬傳呼機留言,希望小馬盡快回來。

外孫

老太太的外孫,外婆喜歡吃鯉魚,偶爾也會買鯉魚來看望外婆,因為打長途電話而讓小馬和外婆產生了矛盾,因自己結婚外婆也離開了原來居住的四合院。


Ⅱ 一本結尾部分是一群老人逃離變態養老院的故事的電影

電影<<雲圖>>裡面其中的一段故事,挺好看的,時間跨越上千年

Ⅲ 《飛越老人院》:垂暮之年的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人生最大一種痛,不是失敗,而是沒有經歷自己想要經歷的一切。別忘了心底的那個夢想。」
《飛越老人院》—老葛

慵懶的午後,我在書房泡一杯茶,帶著周末懶懶的愜意打開電影,本想隨便看看消磨時間而已,卻被電影打動哭得稀里嘩啦。

《飛越老人院》,這是一部2012年的電影,由張楊執導,講述了關山老人院里一群老人為了實現各自人生最後的價值,一起尋找生命中純粹的快樂與意義的故事。

影片從葛老頭因為續弦的老伴去世,被老伴非血緣關系的兒子「趕出」無家可歸被迫進入養老院的故事說起。進入關山養老院後他與曾經的同事老周住在一個房間,老周熱情開朗,平日里組織這里的老人們參加各種各樣的文體活動。為了實現各自人生最後的價值,這群老夥伴們毅然決定排練節目去天津參加比賽。可是,衰老與疾病讓院長(顏丙燕 飾)無法下定決心開綠燈,而意外的事故更促使她對老周他們的表演下了禁止令。

養老院其餘的老人,要麼是無親無故的老周,要麼是瘋瘋癲癲半夜亂叫的老金,還有性格執拗處處與家人作對的老錢……他們或窮困潦倒,或疾病纏身,或孤苦伶仃,但是面對晚年無法排遣的孤苦卻能互相幫助,一起面對。

整部電影除了廖凡、陳坤的幾個明星客串之外,其餘全部都是一群老戲骨,老藝術家。他們的平均年齡有80歲,但通過他們所刻畫、表演出來的孤獨,沒有安全感卻又拼勁全力開心活著的老人。

他們有夢想,有希望,有願望,也有無能為力的牽掛,有無限的憧憬,所以有著一往無前的勇氣和無畏,似不在乎似了無牽掛般的無所畏懼,縱然經歷死亡,無悔!

這部電影用朴實的情感引起無數人的共鳴。面對第一代獨生子女逐步進入而立之年,其父母的養老問題也浮出水面。劇中老葛的一句「我怎麼會混成這個地步?」不僅是在垂暮之年的一個自我反省,更是直接拷問普羅大眾:如何解決越來越嚴重的中國老齡化問題。這是一部讓人不能不流淚不思考的電影,導演用一貫的溫情風格揭示了觀眾再也不能迴避的比死亡還要殘酷的人性問題。

盡管如此,影片更多的還是勵誌喜劇的情節,面對老年的孤苦伶仃和疾病,他們並沒有放棄對夢想和遠方的渴望,他們卻如同我們一般,依舊嚮往快樂,嚮往自由,依舊有著夢想的追求。電影里的周老頭,知道自己身患癌症晚期時日不多,卻還有看看大海看看海邊日出的夢想。影片帶著點「瘋狂」的「青春勵志片」,充滿了浪漫色彩,雖然有令人感懷落淚之處,更多的卻是無限的歡樂。

除了老人對夢想的追求讓人欽佩之外,影片還揭露了一個很多家庭都存在的溝通問題。「每次下定決心回家好好吃一頓飯,吃到最後,不是他『啪』的放下筷子,就是我走人。大家都覺得我挺善良一個人,怎麼就跟父母相處不好?」我們總是把最好的脾氣給外人,把最差的自己給最親的人,「每年只有春節那幾天能回家過,其實也就是五、六天,但是每天真正跟父母在一起的時間,也就是兩、三個小時,五、六天是十幾個小時,二十年是兩百多個小時,想想就覺得可怕。」

給我印象比較深刻的一個情節是劇中的老太太把老周認成自己的老伴,吃飯給他夾菜、拿了重陽節的老人紅包也要替他保管,大夥都說她失憶了,但是她真的是失憶嗎?她記得和老伴出行在河邊一起野餐,記得他愛吃的菜,記得他們一起住院遭受的苦和罪卻自然覺得幸福,「人家這是活到了一個境界,該忘得都忘了,不該忘得都記著呢,這他媽才叫幸呢!」

影片以老周圓夢,在黎明即將到來的海邊永遠沉睡結尾,他點燃最後的生命,燃燒著他的熱忱與夢想,以悲壯而決意的姿態向世人宣告:即使是垂暮之年,我們依然可以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養老院也正因為有了他才一掃沉默死寂的風格,背著院長搞「地下活動」,帶著一群返璞歸真的老頑童勇敢地去追夢,他是這部影片的靈魂。

總有一天,我們會老去。
總有一天,我們會老態龍鍾不能自理。
總有一天,我們的肉身會枯朽。
總有一天,我們將化作一胚黃土。
在那之前,讓我們拼盡全力,讓生命絢麗地燃燒,讓這漫長又短暫的人生無憾

Ⅳ 淺析電影《飛越老人院》反映的社會現實

淺析電影《飛越老人院》反映的社會現實

來源:旅遊學院      作者:萬木英

電影《飛越老人院》是一部涉及長輩與子女的關系、老人如何養老以及老人對精神世界的追求的影視作品。本文從社會學視角分析了,其反映的社會現實:一是長輩與後生之間心靈的隔閡;二是敢於為夢想執著追求;三是溫暖需要真摯的友誼。基於此,我們認為子女不僅要從物質上為老人安度晚年提供充足的物質保障,還要從精神上為老人創造更多溫暖舒適的心靈園地;夢想不應該受到年齡的限制和約束,為夢繼續奔跑,夢想為我們綻放,人與人之間友情的滋潤。

電影《飛越老人院》於2012年5月份上映,主要講述的是發生在一個老人院的故事,即老葛(許還山 飾)和其他老人的生活如一潭死水,充斥著矛盾、乏味、孤獨和煎熬。無論哪個老人踏進這老人院也往往意味著等待和面臨著生命的結束。直到老葛的老朋友老周(吳天明 飾)加入他們當中,老周性格樂觀開朗、幽默大方不僅幫助憂郁匆匆的老葛重新振作以及最後解開與孫子、與兒子的多年的心結,而且還通過帶領老人們玩「超級變變」等游戲,為了能夠去天津參加比賽老人們可是費盡周折用盡「洪荒之力」,這可謂給老人們帶來了內心的歡樂和精神上的充盈。

長輩與子女間的愛過於失衡。愛的不對等,是一個非常籠統、復雜和抽象的問題,本文主要闡述長輩與後生兩大主體之間相互給予的差異性,主要表現為長輩對子女的愛深沉、真切和最無私,而現實生活中大多數子女對長輩的愛則膚淺、馬虎和不耐煩。這種愛的不對等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既有外界因素即生活環境和現實條件的限制,又有女子與長輩各自的性格類型、思維方式和思想觀念等內在不足的干擾。電影中發人深思的是老葛與孫子有關「詢問麻雀」的故事,對於孩子的勤思好問,長輩總是感到無比欣慰,也總是溫聲細語、有耐心一遍又一遍的為子女解答;然而,子女長大了長輩卻也老了,當老人詢問到第二遍、第三遍時卻惹得子女不耐煩,甚至爆發脾氣。在現實生活中愛的不對等,往往導致父母過於對子女的溺愛或愛在子女成長過程中的缺位;也表現在子女對父母的不理解、不關注和不耐煩亦或「假像」的以為給父母更多的物質保障就是對父母最好的愛,忽略了老人內心的需求。張楊,王式憲(2012)等指出我國老齡化人口嚴峻而目前的養老方式一般分為三種即「居家養老」「社區養老」「集體養老」電影《飛越老人院》所呈現的是集體養老模式,該模式具有固定的活動空間與社會的接觸互動微乎其微,且認為「居家養老」是最有利於老人心身需求的養老方式。這說明家不僅僅是身體的住宿更是心靈的寄託處。可是在社會生活和學習中,我們與父母、與老師、與親友的交流少之又少,彼此很少走進對方的內心。

為夢執著無關年齡,夢想無關大小。電影《飛越老人院》中呈現出來的不僅是家庭長輩與子女之間的家庭關系,還賦予了老人「青春與熱情」,展示了一群老人為了實現演出夢想,為了看看與養老院截然不同的精彩世界,勇敢的「飛越」老人院的感動場景。年紀大了,一般情況下應該在安靜而舒適的地方修養身心,大多數老人不喜歡甚至不宜選擇過於激烈的活動,面對生命最後的終結,有的老人能夠坦然面對,有的老人則愁眉苦臉。那麼,這部影片實際上也探討了老人們面對死亡、面對生命的一種態度,一種選擇。該電影通過朴實而又不失生動的故事情節將人物個性凸顯得淋漓盡致,又從多維視角多重關系中折射出老人內心對家庭和諧、家人關愛、友誼情懷和追求夢想等精神世界的深切渴望;同時以電影節目為載體,鼓勵老年人面對生老病死不應悲觀而是學會從容和勇敢面對,為呼籲社會更多的年輕人發自內心的去傾聽老人的心聲,去理會老人的意願,去尊重和滿足老人的需求,多一點陪伴、體諒和呵護,少一點自私、抱怨和爭吵才能家和萬事興。

Ⅳ 一部講養老院內幾個老人之間感人故事的電影

飛越老人院(2012)

Ⅵ 找電影。。。 記得在電視上看過一個電影,是講兩個住在養老院的老頭的友誼

《飛越老人院》吧,超級感人!

Ⅶ 老人的集體飛越,電影《飛越老人院》講述的是一個什麼故事

電影《飛越老人院》講述的是一個很溫馨的故事,一群老人在老人院的生活每天都很枯燥,然後他們決定不顧院方和子女的反對偷跑出去參加比賽,路途中經歷了很多事情,但是最後他們的夢想也沒有達成。這部電影深刻地反應了老人的心理問題,他們並不是有了安逸穩定的生活就滿足了,子女的關心、生活中的激情都是他們需要的。他們並不是只能這樣靜靜等待死亡的來臨,他們還有很多的夢想可以去實現。

很多人看這部電影看到的只是老人們尋找單純快樂的過程,反而沒有發現根據深層的東西。老人們的寂寞更加可怕。

閱讀全文

與電影什麼養老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重陽節三清 瀏覽:926
孝順的品質的詞語 瀏覽:583
社保關系轉移退休前多久 瀏覽:20
岳飛孝敬母親的故事 瀏覽:236
老人肺心衰竭腳底發紫還能活多久 瀏覽:6
雲和縣老年大學畫圖班 瀏覽:533
安徽潁上建潁鄉孝敬父母勞動模範 瀏覽:867
養生館如何做外賣 瀏覽:179
水利部老年大學電話6 瀏覽:450
台灣安心養老院 瀏覽:666
貴州交3000農村養老保險領多少 瀏覽:449
70歲以上老人日本 瀏覽:692
欽州市老年大學電話地址 瀏覽:46
有多少父母對孩子很不好的 瀏覽:637
80歲癱瘓老人政府有補貼嗎 瀏覽:522
冬至在養生方面注意什麼 瀏覽:968
離婚後如何處理父母的關系 瀏覽:395
太平養老保險公司待遇節假日獎金 瀏覽:823
孝文帝孝順的故事 瀏覽:188
養老院意見箱內容怎麼填 瀏覽: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