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年期人格特徵
(1)感知方面:最常見的是視力和聽力的老化。視覺分辨精細物體的能力在45歲之前有一個和緩的下降過程,45歲以後下降速度加快。老年人的言語知覺障礙,不僅由於聽覺系統對不同頻率聲音感受性降低,聽懂言語的能力也在下降;嗅覺減退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嗅神經的神經纖維數隨年齡增加而減少;同樣味覺也下降。
(2)注意方面:老年人視覺注意更容易受到無關刺激的干擾,而注意轉移的靈活性也變差。
(3)記憶方面:一般來說,記憶力從50歲開始就有所減退,70歲以後更明顯。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近記憶」衰退,對新近接觸的事物或學習的知識都忘得快。意義識記減退較少,機械記憶減退較多。
總體上說,老年人的記憶能力是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減退的,並受教育程度的影響。
(4)思維方面:總的來說,老年人思維隨年齡增長而下降,但衰退的速度和程度存在個體差異。表現為思維局限、固化,推理能力下降等。
(5)智力方面:成人智力分為液態、晶態智力。液態智力指與知覺整合、近事記憶、思維敏捷度、注意力、反應速度等有關的能力,隨年齡增長而減退較早,老年期下降更明顯;晶態智力指與後天的知識、文化、經驗積累有關的能力,如詞彙、理解力、常識等,一般不隨年齡增長而減退,有的甚至還有所提高,直到70歲後才出現減退,且減退速度緩慢。
(6)情緒方面:由於生理老化、社會角色改變、社會交往減少以及心理機能變化等主客觀原因,老年人經常會產生消極情緒體驗和反應,如緊張害怕、孤獨寂寞、無用失落以及抑鬱焦慮等。
2. 老人結晶智力和液態智力的區別
液態智力與「晶態智力」相對,指在處理問題中過程中表現出來的主要決定於人的先天稟賦的能力,是一個人與生俱來的能力,如類比、演繹能力和形成抽象概念的能力等。液態智力發展與年齡有關,20歲後發展到頂峰,後隨年增長而降低。
晶態智力又稱「晶體智力」,是與「液態智力」相對應的概念,指後天學會的技能、語言文字能力、判斷力、聯想力、抽象邏輯思維及知識經驗等認知能力。晶態智力決定於後天的學習,與社會文化有密切聯系。
液態智力特點:
液態智力以神經生理為基礎,隨神經系統的成熟而成熟,相對不受教育文化的影響而決定於個人的稟賦。例如對關系的認識、類比、機械記憶能力、簡單推理能力等。
流體智力決定於先天察賦,那麼它自然就與腦的結構、體積、腦細胞對神經沖動的傳導速度等生理因素有關。而沿自然科學路線展開的智力心理學研究,正是以探索智力的生理機制為立足點的。
晶態智力特點:
晶態智力更多的受教育和生活經驗影響,包括了在成長過程中所學習的技能和文化,比如說去解決生活中所面對的種種困難以及從工作中所學習的技術性的技巧。
晶體智力被認為是獲得知識和發達的智力、技能兩者的結合,是由一定的社會文化決定,是長期學習的結果。例如詞彙語言的掌握程度、流利程度、常識、理解、概括、推理、比較與判斷等。
晶體智力是與言語測驗相聯系的各種智力,與社會文化關系密切,決定於後夭的教育與學習。因此,研究晶體智力將沿著社會科學這一路線展開。
3. 中年人晶態智力和液態智力,隨年齡增長的變化趨勢是什麼
發展心理學研究指出,出生後兒童的智力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這種增長趨勢一直持續到青春期。但是進入中年之後,智力如何隨年齡變化?關於這個問題有不同的意見,甚至有相反的意見。有人認為進入中年後,大腦的功能逐漸減弱,智力也逐漸下降。人們還認為,除非有嚴重的疾病,否則智力在成年期是相當穩定的。其他人則認為,智力的不同方面有不同的變化,某些方面有所下降,而某些方面仍在繼續上升。
液體智力與諸如感知,記憶和注意之類的精神活動密切相關,並且與中腦結構的功能狀態密切相關。在老年過程中,腦血流量減少,血壓升高和腦損傷的可能性增加,這影響了間腦的結構和功能,導致液體智力下降。結晶智能與大腦的抽象思維和語言功能有關,並且可能與大腦皮層更緊密相關。隨著年齡,知識和經驗的增長,結晶智能將繼續上升。
4. 哪些因素與老年人的智力有關
有文化程度、職業習慣、健康狀況和個體特點等非智力因素對老年人的智回力有重要的影響答。一些調查研究表明,學歷越高,因增齡所造成的智力衰退速度就越慢,老年女性的反應要比老年男性顯著得多。能繼續工作的老年人,智能衰退得慢;從事過專業技術工作和管理工作的老年人,也有比較高的智能。接觸有害化學物質、父母育齡、飲酒、夫妻關系等也影響智力。由此可見,造成老年人智能衰退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在心身衰退時,老年人的孤獨感,孤立感等不良感覺增加,大多會成為維持良好智能水平的不利因素。因此,堅持體育鍛煉,經常用腦學習,保持良好的人際交往,重視心理保健,就可以進一步延緩智力老化的進程,更好地發揮出老年人的潛在智力和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