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敬老養老 > 中老年人科學步行

中老年人科學步行

發布時間:2020-12-14 02:26:42

老年人如何科學的運動健身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人民的健康水平已大為提高,預期壽命已達70歲,較解放前的35歲提高了一倍,但我國老年人雖已長壽但不健康,往往患有多種疾病和殘疾,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差,生活質量不高。響應世界衛生組織(WHO)「健康老齡化」的號召,做好健身運動是實現老年人健康的主要途徑之一,它對提高全民的身體素質、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都將發揮重要作用。

老年人健身運動,必須掌握適宜的運動強度,進行科學的運動處方指導下的體育鍛煉。所謂運動處方,其完整概念可以概括為:「根據醫學檢查資料,按其健康、體力以及心血管功能狀況,結合生活環境條件和運動愛好等個人特點,用處方的形式規定適當的運動種類、時間和頻率,並應指出運動中的注意事項,以便有計劃地進行經常性鍛煉,達到健身或治病的目的。

由於年邁體衰多病,老年人健身運動起點強度應以輕度活動即低能量運動為主,根據美國研究結果,長期堅持低能量運動的中老年人較不參加或偶爾參加劇烈運動的人,死亡率降低2.5倍,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老年性痴呆的發病率減少35%,說明低能量運動也有良好的健身效果。運動時間每天可一次或幾次相加在30分鍾以上。輕度運動有餘力者可以過渡到中度,身體健康者也可以直接從中度運動開始,至於劇烈運動應列為禁忌。

老年人應該選擇什麼樣的運動方式呢?由於生理心理文化素質各異,老年人健身運動類型應靈活多樣,注重康樂,太極拳、扭秧歌、跳老年迪斯科、射門球、做體操均可。步行也是很好的鍛煉方式,根據瑞典Fraedin等研究70歲以上老年人堅持每天步行30分鍾者,在男性對骨鹽含量、肺功能和上樓梯能力,在女性對肌力和上樓梯速度,都有明顯好處。

另外運動鍛煉還要講究科學性,一些常規的運動習慣不一定科學,比如人們習慣於清晨運動,但早晨冠狀動脈張力高,交感神經興奮性也較高,無痛性心肌缺血、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發作以及猝死發病也多在早晨6時至中午12時,因此應盡量選擇下午或晚上活動為妥。如在清晨健身,運動量應盡量小一些。另外,常說的一句中國古話「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被當做老年人健身格言,其實,飯後百步走並不科學,宜慎重行事。從近代醫學觀點看,老年人不宜提倡飯後百步走,因為吃飯特別是吃飽飯對於有心血管疾病者,是一種負荷,對老年人更是如此,科學研究證明在餐後60分鍾血壓由139mmHg下降到129mmHg,而心率上升15次/分鍾,中度運動後有些人出現了體位性低血壓,說明餐後運動對心血管系統有明顯的負面作用。因此老年人應該避免在餐後特別是飽餐後兩個小時內進行運動鍛煉。

維持體力活動的健康效果有賴於堅持健身。一般停練幾周以後這種效果就逐漸消失了,因此必須堅持鍛煉,至於在酷暑嚴寒季節,可以暫時停練。

Ⅱ 中老年人如何科學養生

1.1飲食抄調養:可常食桑葚、荔襲枝、松子、黑木耳、菠菜、胡蘿卜、豬肉、羊肉、牛肝、羊肝、甲魚、海參、平魚等食物。這些食物都具有補血養血的作用。
1.2、慎防「久視傷血」:中醫認為「目得血而能視」,因此長時間看書、看報、看電視等,不僅會損傷眼睛的視物功能,還會使本來就不足的血更虛。一般目視一個小時左右,應適當活動一下,使眼部肌肉得到放鬆,以恢復目之疲勞。
1.3、不要勞心過度:人的血液循環與心有關,大腦的血液靠心臟源源不斷供給,若思慮過度,就會耗傷心血。因此老年人,尤其是血虛體質的老年人不可用腦過度。一旦感到大腦疲勞時,就要調節一下,觀賞一陣風景,使心情愉快起來,就能很快消除腦的疲勞。
1.4、保持樂觀情緒:血虛的人時常精神不振、失眠、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故應振奮精神。當煩悶不安、情緒不佳時,可以找朋友談談心,或聽聽音樂,或看看幽默劇等,爭取主動排解憂愁,使精神盡快振奮起來。

Ⅲ 中年人一周跑步幾次最科學

那要看你的時間段 最健康的跑步就是清晨4.30到6.30分最佳 如果身體不適可以間隔2天慢慢的適應 之後天天跑也就很好

Ⅳ 中年人如何鍛煉是最科學的

每個人體質不同都不一樣,建議起先2天一次30-60分鍾有氧運動,20分鍾骨骼肌肉,以身體舒適為宜,感覺好加量,感覺不好減少

Ⅳ 中老年人如何科學運動

1.鍛煉要符合科學性和整體性 要能使整個身體各個部分都參加活動,不宜採用局限於某一肢體或器官、局部負擔很重的運動。特別應指出,不能以體力勞動來代替運動。因為體力勞動一般都具有專業的性質,動作單調、重復,無法使機體得到整體的鍛煉,容易使身體的某些部分畸形發展,或導致局部過度疲勞或勞損。鍛煉應使機體的力量、速度、靈敏、耐力等項素質都得到全面的發展。這才是鍛煉的科學性。
2.鍛煉要注意做到舒適自然循序漸進 為健康而進行的鍛煉,應當是輕松愉快的,容易做到的和豐富多彩的。運動的速度和力量要適宜,不能要求過高。健身運動不應追求外在的成績,而應注重內在的效果。這樣在鍛煉中,就消除了競爭心理,沒有精神壓力,不會因要求過高而產生運動過度的危險。效果的取得,需要點點滴滴,日積月累。因此,健身運動不要急躁貪功,要輕輕鬆鬆地漸次增加活動量,必須以生物學的適應定律為指導,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來制定健身計劃。要切記,在健身運動上,疲勞和痛苦是不必要的,盲目地增加強度是冒險的。
3.行之有素 持之以恆 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不但會使鍛煉的效果得而復失,而且還會因身體不能適應突然的運動,造成意外損傷。健身運動本身,也需要鍛煉自己的決心和毅力。中年人每次能堅持30分鍾的鍛煉,每周堅持3~5次,堅持數月,必見成效; 但也還要堅持下去才能保持、鞏固和發展已經取得的成果。做到行之有素,持之以恆。天長日久,慢慢就會形成條件反射,那時偶有不去鍛煉,總會感到若有所失,不鍛煉反而不舒服了。但願你能達到這種境界。當然,患病或身體不適時,也不要勉強自己。
4. 自我監護 注意適度 運動是否適度,這里有兩個應該掌握的指標: 第一,運動後的即時心率。在運動停止後兩分鍾立即數自己的脈搏。中年前期的人,可以通過運動使自己的心率增加到110~150次/分的范圍; 中年後期可以增加到100~140次/分的范圍。如果運動量太小,心率加快達不到標准,則運動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相反,心率超過標准,說明運動量太大,心臟的負擔太重,會造成損傷。此外同運動後即時的脈率相關的,是運動後脈率恢復到運動前的水平所需要的時間。若休息3分鍾就恢復,說明運動量還可以增加;如果超過10分鍾仍不能恢復,則說明運動量太大,應減小運動量。第二,運動後的自我感覺。運動後,應以不覺酸痛或疲乏為度,應覺得全身爽快才好。如運動後感到氣喘、疼痛、無力,甚至頭昏,惡心,吃不下,睡不好,精神萎靡不振,對運動厭倦冷淡等,那就是運動過了度。就應停止運動,待身體情況好轉,再從小量運動重新開始。如感到一切良好,那就按循序漸進的原則,逐漸遞增運動量,直到適度為宜。
5.准備和放鬆 每次運動前應作準備活動,運動後不要立即停止,要做放鬆活動。

Ⅵ 中老年人怎樣進行科學飲食

老年人的飯菜應該進行特殊製作,使其具備八個特點,這就是:要香、要好,要雜、要少,要細、要爛,要熱、要淡。想要了解更多老年人養生保健以及常見疾病預防治療知識可以關注慧佳金齡學堂。
1、要香
老年人味覺、食慾較差,吃東西常覺得缺滋少味。因此,為老年人做飯菜要注意色、香、味。
2、要好
老年人體內代謝以分解代謝為主,需用較多的蛋白質來補償組織蛋白的消耗。如多吃些雞肉、魚肉、兔肉、羊肉、牛肉、瘦豬肉以及豆類製品,這些食品所含蛋白質均屬優質蛋白,營養豐富,容易消化。
3、要雜
蛋白質、脂肪、糖、維生素、礦物質和水是人體所必需的六大營養素,這些營養素廣泛存在於各種食物中。為平衡吸收營養,保持身體健康,各種食物都要吃一點,如有可能,每天的主副食品應保持10種左右。新鮮蔬菜是老年人健康的朋友,它不僅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礦物質,還有較多的纖維素,對保護心血管和防癌防便秘有重要作用,每天的蔬菜攝入量應不少於250克。
4、要少
研究表明,過分飽食對健康有害,老年人每餐應以八九分飽為宜,尤其是晚餐。
5、要細
老年人大多牙齒不好,不能完全咀嚼便吞咽下去,久而久之對健康不利。所以食物要細,肉要做成肉糜,難以咀嚼的東西要粉碎。吃飯的時候應細嚼慢咽,以減輕胃腸負擔促進消化。
6、要爛
老年人牙齒常有松動和脫落,咀嚼肌變弱,消化液和消化酶分泌量減少,胃腸消化功能降低。因此,飯菜要做得軟一些,爛一些。
7、要熱
老年人對寒冷的抵抗力差,如吃冷食可引起胃壁血管收縮,供血減少,並反射性引起其他內臟血循環量減少,不利健康。因此,老年人的飲食應稍熱一些,以適宜入口進食為准。
8、要淡
有些老年人口味重,殊不知,鹽吃多了會給心臟、腎臟增加負擔,易引起血壓升高。為了健康,老年人一般每天吃鹽應以6至8克為宜。
老年人飲食搭配及注意事項
老年人上了年紀以後,不僅身體的各個機能開始退化,而且在飲食方面就更要注意!老年人需要的營養成分和年輕人大不相同,具體的中老年人的飲食應該怎麼安排呢?
老年人的咀嚼功能大多衰退,燉肉鮮嫩柔軟較為適宜。肉類採用燉食的方法,飽和脂肪酸可減少30%~50%,不飽和脂肪酸則有所增加,膽固醇含量下降,營養更好。並要注意如下搭配:
1、豬肉、牛肉宜搭配豆製品
豆製品(如豆腐,腐乳,豆漿,豆豉,醬油,豆芽,豆腸,豆筋,豆魚,羊肚絲,貓耳,素雞翅,大豆耳等)中含有大量卵磷脂,可以乳化血漿,使膽固醇與脂肪顆粒變小,懸浮於血漿中,不在血管壁沉積,能防止斑塊形成。
2、蘑菇和雞肉搭配
蘑菇含有豐富的鳥苷酸鹽,雞肉含有豐富的肌苷酸鹽,兩者同時烹制時會釋放出遊離的谷氨酸鈉,從而使鮮味大增。

3、魚肉和豆腐搭配較好
豆腐含鈣多,而魚肉中豐富的維生素D,能加強人體對鈣的吸收。更重要的是,豆腐中的蛋氨酸含量較少,而魚肉中的蛋氨酸含量豐富;魚肉中苯丙氨酸含量較少,而在豆腐中含量高。兩者混合食用,可取長補短,提高營養價值。

Ⅶ 科學研究 中年人跑不好還是快走好

當然是快走好啦!快走是最有效、最容易堅持、又適用於各種人群的鍛練方式。

Ⅷ 中老年人如何科學補充氨基酸

中老年人容易出現氨基酸缺乏。隨年齡增長,機體蛋白質總量下降,一位健康老人蛋白質總量僅為青壯年的60%~70%。因為消化能力下降,胃液及胃蛋白酶分泌減少、對蛋白質消化吸收下降,而且中老年人體內蛋白質以分解代謝為主。身體內的蛋白質逐漸被消耗,如血紅蛋白質合成減少,易患貧血;肝臟球蛋白無法生成,肝功能下降;蛋白酶的缺乏,造成腸胃失調,各種疾病也隨之而來。 因此,老年人的蛋白質供給質量更重要。一般來說,中老年人每天需要補充75-100克蛋白質當量的氨基酸才夠,飲品及食品中富含必需氨基酸才利於機體合成蛋白質。這時候,選擇配比均衡的氨基酸制劑如氨基酸口服液,氨基酸片等是補充氨基酸是一個最好的方法。不需要消化就能直接被人體吸收,解決了蛋白質的分解和消化困難。同時,氨基酸制劑營養配比更加均衡,對於老年人來說,補充氨基酸是增強免疫對抗疾病最直接的方法。 1、對慢性疾病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如氨基酸中的牛磺酸有助於保護心血管系統;甘氨酸、谷氨醯胺可保護腸胃;精氨酸、鳥氨酸、蛋氨酸等具有保肝護肝的作用;賴氨酸、異亮氨酸等可改善缺鐵性貧血;天門冬氨酸對糖尿病有改善作用。 2、氨基酸能提高人體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的功能:它能提供合成抗體和免疫球蛋白等各種免疫物質的原料,提高人體免疫功能。 3、氨基酸能幫助大腦合成調節睡眠的物質:通過提高人體自身機能改善睡眠,避免可能發生的葯物依賴性和副作用。可謂「純天然綠色安眠葯」。 4、氨基酸可從根本上補充人體營養:改善體質,緩解壓力,避免沮喪、焦慮等狀態,被稱為人體精力的「自動調節器」。 5、對於手術、創傷病人來說,氨基酸還可以提供高品質能量:提高機體免疫力,防止因手術、創傷而出現的合並感染,加快創傷癒合速度。

Ⅸ 中國科學技術館老年人優待嗎

中國科技館門票只在重陽節這天,對老年人免費開放。
中國科技館是按照《關於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的方針,制定的門票優惠辦法,具體優惠內容如下:
(一)學生優惠。全日制大學本科及以下學歷學生(不含成人教育),憑有效證件可以購買主展廳和特效電影學生票。

(二)未成年人優惠。18周歲(不含)以下未成年人,在下列條件下可免費或優惠參觀主展廳(僅限主展廳)。
1.適用時間:淡季周二至周五,不含國家法定節假日、公休日、兒童節、寒暑假(暑假為7月1日至8月31日)。
2.未成年人(個人)優惠辦法。已購買成人普通票的觀眾,可免費攜1名未成年人參觀主展廳;無成人陪同的未成年人單獨購買主展廳票,憑有效證件可享受15元優惠票價。
3.未成年人(團體)優惠辦法。學校組織的30人(含)以上中小學生(含職高、技校、中專等在校學生)團體,按照《中國科學技術館學生團體免票協議》,可預約免費參觀。
(三)其他優惠。特定人群憑有效證件可免費參觀主展廳(僅限主展廳)。
1.常年免費人群。1.3米以下兒童(1名成人限攜1名),65周歲以上老人,現役軍人(含武警),殘疾人,烈士家屬,中國科協指定范圍的科技工作者等。
2.特定日期免費。5月1日,省部級以上勞動模範;7月1日,省部級以上優秀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9月10日,教師;重陽節(農歷9月9日),60周歲以上老人。

Ⅹ 中老年人如何運動鍛煉更科學

中老年人可能適合一些比較溫柔的運動,比如說打打太極,跳一跳廣場舞,和中老年人在一起聊聊天,下棋比較開心,這樣的鍛煉就比較好。

閱讀全文

與中老年人科學步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重陽節三清 瀏覽:926
孝順的品質的詞語 瀏覽:583
社保關系轉移退休前多久 瀏覽:20
岳飛孝敬母親的故事 瀏覽:236
老人肺心衰竭腳底發紫還能活多久 瀏覽:6
雲和縣老年大學畫圖班 瀏覽:533
安徽潁上建潁鄉孝敬父母勞動模範 瀏覽:867
養生館如何做外賣 瀏覽:179
水利部老年大學電話6 瀏覽:450
台灣安心養老院 瀏覽:666
貴州交3000農村養老保險領多少 瀏覽:449
70歲以上老人日本 瀏覽:692
欽州市老年大學電話地址 瀏覽:46
有多少父母對孩子很不好的 瀏覽:637
80歲癱瘓老人政府有補貼嗎 瀏覽:522
冬至在養生方面注意什麼 瀏覽:968
離婚後如何處理父母的關系 瀏覽:395
太平養老保險公司待遇節假日獎金 瀏覽:823
孝文帝孝順的故事 瀏覽:188
養老院意見箱內容怎麼填 瀏覽: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