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給老人做大壽,年齡有講究嗎
祝壽 為長輩慶祝生日叫過壽,六十九歲過七十大壽,俗稱整壽。祝壽的人主要是子女、女婿和晚輩至親,近鄰厚友也多臨識賀。整壽禮有壽幛、壽衣、壽人(糕點)、壽桃(面蒸)等;一般過壽只有壽人、壽桃。生辰 商洛人對生辰甚為重視。嬰兒有看三天、過十天、過滿月、過百天、過周歲。中年人講究過三十六、四十九,俗稱「門檻子」。到這一天,家人用紅布做成紅褲帶系在腰間,或用紅布做成內衣穿上,意在消災滅難;老年人講究過六十大壽、七十大壽,表示祝賀。還有過七十三、八十四大壽的。主要因為孔子活了七十三、孟子活了八十四,認為這兩個年齡是老年人的門檻子,大慶大賀,以免災避難。過生辰日,窮苦人,無甚講究,有錢人,大操大辦,設大宴,前去祝賀的叫「吃生日」,送厚禮。給娃「過歲」,外婆家給送疆繩、銀鐲、銀鎖、銀項圈。一般民間做壽七十歲為「大壽」八十為「上壽」九十歲為「老壽」、百歲為「期頤」都盛大祝賀。親朋好友送來賀禮,並演戲一面喝酒一面看戲,戲的內容以富貴長壽為主。壽宴中,一定要有「豬腳面線」這一道菜。壽星還要盛裝,坐在正廳接受子孫拜壽。但有些人因相信相命師「鐵口直斷」,某些年歲不敢作壽,以免被黑白無常帶走。做壽老人(50歲以上)誕辰日的慶祝活動,逢十稱大壽,如「五十大壽」、「六十大壽」、「七十大壽」等。但這種大壽並非真正逢十,而是指49、59、69等逢九的歲數。因為九在十個數字中數值最大,人們為討個吉利,故形成了這種慶「九不慶十」的風俗。作大壽前要向至親好友發請柬,發放日期一般在作壽的前三日,否則為失禮。民諺日:「三日為請,二日為叫,當天為提來。」親友接到請柬,便准備壽禮屆時前往,俗稱「拜壽」。主人還要大擺壽宴,賓客痛飲,有的還請來堂會,增加喜慶氣氛。拜壽也稱「祝壽」。老人作壽時,親朋好友前來祝賀。禮物多為壽桃、壽面、布匹及帶壽字的糕點。布匹俗稱「壽帳」,均掛在院中天棚四周以向客人展示。壽帳上寫些吉祥語和被送者、送者姓名。送給男子常用「仁者有壽」、「貴壽無極」,送女子則用「蓬島春藹」、「壽域開祥」等
2. 老年人過生日有什麼講究
為長輩慶祝生日叫過抄壽,六十九歲過七十大壽,俗稱整壽。
老年人講究過六十大壽、七十大壽,表示祝賀。還有過七十三、八十四大壽的。主要因為孔子活了七十三、孟子活了八十四,認為這兩個年齡是老年人的門檻子,大慶大賀,以免災避難。
做壽老人(50歲以上)誕辰日的慶祝活動,逢十稱大壽,如「五
十大壽」、「六十大壽」、「七十大壽」等。但這種大壽並非真正逢十,而是指49、59、69等逢九的歲數。因為九在十個數字中數值最大, 人們為討個吉利,故形成了這種慶「九不慶十」的風俗。
坎兒年人到年老時壽命上的關口,北京有句老話:「三十三大拐
轉,六十六不死掉塊肉,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又「人活五十五,閻王數一數。」33、55、66、73、84都為坎兒年。人們認為,人活到這個歲數如果度得好便能長壽,否則,便可夭折。人們為了長壽,所以在坎兒年倍加小心,並想辦法「破解」以圖長壽。常用的辦法是系紅布腰帶,傳說紅色可以避邪消災。老北京還有在本命年和60歲以後系紅布腰帶的習俗。
3. 老人過生日有什麼講究
為長輩慶祝生日叫過壽,六十九歲過七十大壽,俗稱整壽。
老年人講究過六十大內壽容、七十大壽,表示祝賀。還有過七十三、八十四大壽的。主要因為孔子活了七十三、孟子活了八十四,認為這兩個年齡是老年人的門檻子,大慶大賀,以免災避難。
做壽老人(50歲以上)誕辰日的慶祝活動,逢十稱大壽,如「五十大壽」、「六十大壽」、「七十大壽」等。但這種大壽並非真正逢十,而是指49、59、69等逢九的歲數。因為九在十個數字中數值最大, 人們為討個吉利,故形成了這種慶「九不慶十」的風俗。
坎兒年人到年老時壽命上的關口,北京有句老話:「三十三大拐轉,六十六不死掉塊肉,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又「人活五十五,閻王數一數。」33、55、66、73、84都為坎兒年。人們認為,人活到這個歲數如果度得好便能長壽,否則,便可夭折。人們為了長壽,所以在坎兒年倍加小心,並想辦法「破解」以圖長壽。常用的辦法是系紅布腰帶,傳說紅色可以避邪消災。老北京還有在本命年和60歲以後系紅布腰帶的習俗。
4. 老人過生日有哪些注意事項
核心提示:老人過生日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那麼你知道對於老年人來說,過生日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過生日總是讓人高興的。但近日英國《每日郵報》上的一則報道卻帶來一個不是很好的消息:英國和瑞士的科學家相繼發現,老人在生日當天死亡的風險遠遠大於一年中的其他日子。 報道稱,英國研究人員在對200多萬人進行研究統計後發現,生日使心臟病、中風、墜樓、自殺,甚至癌症的風險都大大增加,造成死亡人數激增。60歲以上的人群中,平均有14%的人死於生日那天。瑞士研究人員近40年的研究結果也支持了這一結論。他們發現,生日當天,老人因心臟病發作死亡的幾率比平時增加了18.6%;因中風死亡的幾率增加了21.5%,女性尤其明顯;因癌症死亡的幾率增加了10.5%。 研究者認為,老人生日當天死亡率增加,可能與生日時過於興奮從而導致意外,或因無人關心加劇情緒抑鬱等有關。北京師范大學發展心理研究所副教授王大華也表示,不管是大悲或大喜,毫無疑問都易引發意外,老人更是如此。此外,生日也往往會給老人帶來心理上的較大變化。比如,子女熱熱鬧鬧地為老人過生日,雖然他們當天很開心,但在第二天一切恢復常態之後,寂寞的感覺會更加明顯。這種情緒上的過大起伏,並不利於老人健康。更有些地區,給老人過壽太注重排場,導致老人淪為儀式的配角,還讓他們生日過得疲累。 那麼,老人生日到底應該怎麼過?王大華認為,首先,子女一定要記得老人的生日。老人敏感,他們對生日的感受也比較復雜,既會因為增壽而欣喜,也會因為子女的忘記而失落。因此,老人生日時,最好能回家看看他們,當面說聲「生日快樂」;若實在回不去,也要打個電話,讓老人知道自己並沒有被遺忘。 其次,老人的生日排場並不重要。不管是買個蛋糕,辦個溫馨簡單的生日宴,還是送上一句生日祝福,只要能傳遞出關心和關愛就夠了。團圓的生日足以使老人感到莫大的安慰。奢華排場、賓客眾多、應酬不斷的壽筵其實是操辦者自己的面子,和老人是不相乾的。當然,要是遇上老人大壽,辦一場大的壽宴倒也未嘗不可,畢竟,老人高壽是值得慶祝和高興的事。 再次,准備精心的禮物。不用年年有特別的禮物,但總得有那麼幾次讓老人記憶深刻。禮物並不需要太多錢,很多時候,開動腦筋,投老人所好,製作些別具新意的禮物,更能給他們帶來驚喜。比如,用照片精心製作一個視頻,把想說又當面說不出口的話寫上,生日當天播放給他們看,必會讓老人十分感動。
5. 老人過壽有什麼講究
沒有講究.不過健康是老人家最大的心願。所以最好就是送補品。買些高麗參或五加皮酒什麼的就很好,又體面。這些東西老人家就算有錢也不一定捨得買。但不要買那些化學合成的,例如腦X金一類。再加些煲湯料,枸紀、紅棗、花膠、蓮子、淮山、花旗參,找包裝精美的上品,對廣州人很實用。再來幾個水果,蘋果(平安的意思)或桃,要雙數。(但不要四個)這樣組成一個大禮包,老人一定開心
祝壽是各族群眾普遍的習俗,過去和現在沒有多大變化。民間素以進入60歲為壽年,50歲以下或有父母健在者均不能稱壽,只以過生日相稱。未足60歲的人,每年在出生之日過生日。過生日這天煮雞蛋、吃面條。雞蛋叫「喜蛋」,面條叫「長壽面」,表示祝願「長壽百歲」。如今除了吃喜蛋、長壽面之外,還買生日蛋糕,有的還按年齡點燃蠟燭,以示慶賀。
老人一入壽年,子女、親朋便要進行一年一度的生日慶祝活動,俗稱「祝壽」。為老人祝壽,要備制禮品,一般多以老人喜愛的食品、衣物為主。食品是面條和壽桃。生日蛋糕不可缺少,生日蛋糕其造型極具傳統民俗特色,有壽桃型、壽星型的,上面還帶有「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等字樣。比較講究的人家,也有撰寫「壽聯」和設「壽中堂」的。
較為普遍的做法是:在老人生日當天,子女或親友攜帶壽糕及食品等給老人祝壽,午間共餐,晚輩及親友向老人敬酒、祝辭,有的唱《祝您生日快樂》歌曲,也有的在壽糕上點燃與年齡相同數量的蠟燭,以表示老人健康長壽。
老人60、70、80、90和66歲生日為大慶之年,祝壽最為隆重,即使貧困人家,也要慶賀一番,用以表達兒女祝願老人長壽的心願。有的66歲,還要在這年的六月初六(農歷)這天吃由女兒給包的66個小巧而又鮮美的餃子,以示美好的祝願。
民間為老人祝壽很講究,一開始做壽便不能中斷,必須年年祝賀。否則稱為「斷生」,為壽者大忌。壽誕之日,壽者穿戴整齊,端坐正堂,接受兒女甥婿的祝福,一家人高高興興地相聚共餐。如因有事或外出當日未到者,可於事後送禮來「補生」,此事不可忘記。
為什麼要給老人過壽?
以前很不理解,為什麼給老人過壽要很隆重,只是覺得是對老人的一種尊重,而現在我的看法改變了。
當人60歲以後,一般來說他們的父母基本上都已經不在了,於是每當他們經歷自己生日的時候就會不由自主的想起自己的母親和父親,但是卻不能和他們說話,心情中的苦悶和孤獨是旁人難以理解的。這種孤獨感對於這個歲數的中老年人是不健康的,所以這種日子最好就是子女能夠陪他們一起過,一是融融的氣氛能夠對他們的心情起到調節,二是讓他們回到現實,想到子女們的存在,從而順利度過這么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
以前小的時候確實覺得生日這一天就應該慶祝,應該和朋友們吃喝玩樂。然而今年的生日我理解了以前在書上讀到的那些話,也就是母親曾在這一天為我們受苦,人要牢記住這些,更要發奮的學習或工作來報答親恩。實際上,這也是一個哲學問題,是關於人的起源。人必須要找到自己存在的證據,那麼自己的父母就是必須的一環,記住這么一個相對的原點是這個哲學問題的第一步。
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老人的生活很好。過生日應該送什麼樣的禮物,才能讓老人高興,讓自己覺得滿意,還不丟面子。首先孝順老人,應該多陪陪老年人。給他們多一些溫暖,多一些關愛,只要你知道的。在你經濟條件允許的條件下,挑一個買送給他都喜歡。送老人最需要的。禮物不在貴重,要體現你的心,要貼他的心。
6. 老年人過生日有什麼講究
為長輩慶祝生日叫過壽,六十九歲過七十大壽,俗稱整壽。
老年人講究過六十大壽、內七十大壽,表示祝容賀。還有過七十三、八十四大壽的。主要因為孔子活了七十三、孟子活了八十四,認為這兩個年齡是老年人的門檻子,大慶大賀,以免災避難。
做壽老人(50歲以上)誕辰日的慶祝活動,逢十稱大壽,如「五
十大壽」、「六十大壽」、「七十大壽」等。但這種大壽並非真正逢十,而是指49、59、69等逢九的歲數。因為九在十個數字中數值最大, 人們為討個吉利,故形成了這種慶「九不慶十」的風俗。
坎兒年人到年老時壽命上的關口,北京有句老話:「三十三大拐
轉,六十六不死掉塊肉,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又「人活五十五,閻王數一數。」33、55、66、73、84都為坎兒年。人們認為,人活到這個歲數如果度得好便能長壽,否則,便可夭折。人們為了長壽,所以在坎兒年倍加小心,並想辦法「破解」以圖長壽。常用的辦法是系紅布腰帶,傳說紅色可以避邪消災。老北京還有在本命年和60歲以後系紅布腰帶的習俗。
7. 老人過生日的注意事項
鄭博士不主張祝壽60歲到80歲的人轟轟烈烈過生日祝壽,是因為中國命理學上有此說法: 一個大壽能消耗8—10年的壽命。
不僅僅如此,位理學還認為人的出生是經歷由神到人再到神的過程。
1、人從出生到16歲,這個孩子是「神」不是人。我們都可以給孩子過生日,哪怕是大張旗鼓都不為過。
2、人從17歲到59歲,已經從「神」轉變為人,可以過生日,但是要根據當地習俗過生日。比如通常逢十過生日要提前一年,比如30歲過生日通常在29歲完成;而且很多地方「過三不過四」,即三十歲生日可以過,而四十歲生日不能過。
3、人到了60歲,已經是六十甲子輪回一次,故而,從60歲開始到80歲為止,是不能大張旗鼓過生日的。過去坊間和位理學都認為,人一旦到了60歲,就不能過生日了,因為怕「提醒」閻王爺,早早將過生日者「一筆勾走」。此次曾志偉60大壽鄭博士認為是不妙的,如何不妙?朋友們不言而喻。
4、人到了80歲,又從人轉變為「神」,因此也就可以過生日了,而且可以大張旗鼓過生日了,即使登報紙慶賀生日大壽都無礙,因為已經是「神」不是人了。
5、凡是當年沖犯太歲的朋友,都要謹慎過生日。可以「悄悄進行,打槍的不要」。
特別提醒:
1、中國傳統的位理學意義非常深遠,人的歲數不同其運勢也不同,因此過生日是高調還是悄悄過也不盡相同,朋友們需要認真研讀對待。
2、已經到了60歲的朋友更應謹慎過生日。可以在家悄悄過生日,不可張揚更不可高調,否則可能從此麻煩跟著來。雖然有朋友提前一年過生日,比如在59歲過60歲的生日,還是要謹慎為宜。
3、過了80歲的朋友,就可以大張旗鼓過生日,因為通過過生日,能得到許多正能量,對於壽星可以延年益壽哦。
8. 老人六十六歲生日有什麼講究
看地區。魯西南地區看重六十六、七十七、八十八歲壽辰,逢老人六十六歲生日時專,至孝的屬兒女或侄女輩會送上66塊肉,若壽者吃素,則用數量相同的豆腐乾代替。東北老年人六十六大壽,傳統習俗有:為老人包六十六個餃子吃、吃長壽面(面條)、吃麻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