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敬老養老 > 影響老年人幸福感的因素探析

影響老年人幸福感的因素探析

發布時間:2020-12-11 13:09:34

A. 影響幸福的因素

幸福是人生追求的一大目標,但幸福卻是個既不可捉摸又難以名狀的東西。不同的心理學派對幸福的看法也存在差異:經典精神分析理論認為幸福來源於壓抑的解除,行為認知學派認為幸福是對積極思維的現實獎勵,人本主義則認為幸福是伴隨自我實現而產生的一種滿足的體驗。在對幸福感測量研究的基礎上,研究者們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財富、性格、年齡、婚姻等十大因素與幸福的關繫上。一、財富古希臘七賢之一的梭倫,將「有中等財富」視為幸福應具備的五個要素之首。這種看法有無道理,在古代和現代有無差別哪?現代心理學家對發達國家居民的研究證實,個人收入與幸福感之間有關系,但相關系數並不高,收入對個體幸福感差異的解釋比例不足2%。對法國、日本和美國等發達國家國內居民收入與幸福感關系的一項跟蹤研究表明,盡管在最近50年來這些國家的居民收入有了迅猛的增長,但是幸福水平卻相當穩定。一些研究標明,在較為貧窮的國家個人收入與幸福感的相關較強。但收入水平與幸福之間並不是直線關系,而是曲線關系。在收入水平達到一定高度前,收入提高會增加幸福;但當收入水平超過一定高度時,它的進一步提高未必會明顯增加幸福感。這是因為在基本需求得到滿足之後,收入帶動幸福的效應開始呈遞減態勢。收入水平越高,這種效應越小,以至達到可以忽略不計的地步。對不同人群的幸福感的研究表明,小康者的幸福感往往最強。據對中國上海、北京、杭州等6個大城市居民幸福程度所作的調查,幸福指數最高的人並不是收入最高的大款,當然也不是低收入者,而是那些收入中等或中等偏高的小康者。 無獨有偶,據英國《太陽報》報道,在對1萬名工人和5千個家庭進行的調查中,自稱「最感幸福」的英國人每周平均只掙255英鎊—— 從收入來講這也屬於英國的小康者。阿伯丁大學的利奧塔爾迪教授指出:「這些小康者之所以比高收入者更感幸福,重要原因之一是他們工作的時間短,責任輕,因此壓力也很小,而且也能比高薪者擁有更多的時間或機會跟家人或朋友廝守在一起,充分享受天倫之樂或溫暖的友情。由此看來收入並不是一切,雖然他們支付不起海外度假或購買名牌車,但這並不表示他們對生活不滿意。」二、性格古希臘一位哲人曾經講過:「性格決定一個人的命運」。性格與環境對幸福感的影響孰輕孰重,研究者們的看法存在較大的分歧。早期研究者注重考察一些影響幸福感的外部客觀變數,如外部事件、生活情景以及人口學特徵等對幸福的影響。然而許多研究發現,外部的客觀變數對幸福感的影響程度是較小的。而大量研究表明個人的幸福體驗是比較穩定的,研究者們試圖揭示個體幸福感的差異,他們開始重新審視性格對幸福感的影響。許多研究證實,外向性與積極情感相關顯著,而神經質則與消極情感顯著相關。顯然,不同的性格對幸福的感受有很大差別。 三、年齡早期的幸福感研究者曾經假定,年齡可以作為預測幸福感的一種重要指標。在他們看來,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的幸福感會呈下降的趨勢。然而經過了近半個世紀的研究,卻並沒有多少材料支持這一假設。相當多的研究發現,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的生活滿意感不但不會下降,反而會有升高的趨勢。一些研究者認為,主要原因在於人們往往根據年齡的變化適當調整自己的目標,而與年輕人相比,老年人的期待與他們的實際感受更為吻合。也有一些研究顯示,年齡與幸福感之間的關系並非如此平穩。一項針對英國和美國居民的大規模抽樣調查研究表明,年齡與幸福感之間存在U型曲線關系,U型的最低點在40歲左右。四、婚姻生活婚姻生活往往被人們視為幸福人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一點已被許多研究者的研究所證實。在他們看來,由於配偶所提供的社會支持,婚姻因素會有助於提高幸福感水平。有人甚至將已婚者和未婚者之間幸福體驗的差異比作「幸福裂谷」。然而,許多研究表明婚姻對幸福感的影響並不顯著。在婚姻狀況與幸福感的關繫上,之所以會出現不一致的結果,是因為這一關系還可能受到社會變遷、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響。例如,一些研究者的研究結果表明,自上世紀七十年代以來,美國人的幸福體驗與婚姻狀況之間的相關系數在逐漸下降。有研究者深入分析了這些資料後認為,在美國出現的這種變化應當歸因為離婚率的上升和未婚同居現象的增多。這兩種現象使得已婚者與未婚者之間的「幸福裂谷」得以縮小。五、遺傳因素美國最近的調查顯示,人是否感到幸福也與遺傳有關。明尼蘇達大學的行為遺傳學家分析1500對雙胞胎時發現,即使他們中的一個做大學校長,另一個做水管工人,同卵雙胞胎對人生的滿意程度完全相同。不過,遺傳對人性格的影響也是相對的,因為不同的後天條件,如環境、教養等對同一種類型的人可能產生完全不同的結果。正如心理學家認為,性格作為個人對客觀現實穩定的態度,它受遺傳素質、生活環境、文化因素、社會階層及家庭和學校等因素多方面的影響,人的性格是在獨特的遺傳素質的基礎上,通過社會化過程所形成的。六、左右腦的因素使用左腦過多不幸福。美國一位叫霍華·克萊貝爾的心理學家幾年前曾做過一項調查發現,現在絕大多數人已習慣利用左腦去看待問題和思考生活,這樣做的結果會使人感受輕松愉快的能力下降。不僅如此,過度使用左腦而忽視右腦還是失眠、焦慮症、抑鬱症等某些心理疾病的主因。七、 好勝心的大小 好勝心過強不幸福。在現代社會,一個人不敢競爭自然不是好事,但物極必反,要是競爭心太強就會發展為好勝心。而據科學家的新研究,好勝者大多心率較快、血壓偏高、睡眠不好、消化不良。由於免疫力下降,容易患神經性、皮膚性疾病甚至癌症。據計算,好勝心過強折壽最多可達10年!八、 幸福更在過程一個在溺愛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各種心理需要都會得到及時的滿足,幸福感會很低。因為幸福感往往在追求的過程中產生。幸福存在於心理滿足過程之中,存在於自身潛能發揮過程之中,過於注意結果的人幸福感會降低。九、 幸福是無數「小樂」的日積月累有一個心理實驗,請受試者關注自己的心情六周,每個人身上都帶著電子測定器,記錄他們當時的感覺以及快樂的程度。測試結果多少有點令人感到意外:一個人的幸福感竟然來自多次的「感覺良好」,而不是僅僅一次短暫的「大樂」。一些很簡單的「小樂」,諸如和孩子出去放風箏、和朋友去野外踏青或享受一次自己製作的美味等等——這些並不起眼的「小樂」加起來卻往往遠遠勝過短暫的「大樂」。十、 其他心理學研究者們還對社會支持、生活事件、性別、宗教信仰、教育、職業等與幸福感的關系進行了實證探索,這些都可以視為對幸福感影響因素的研究。幸福感影響因素的研究,一直在幸福感研究中處於重要地位,研究者們希望通過這類研究找到開啟幸福之門的「金鑰匙」。心理學研究所揭示的這些關系基本上是一種相關關系。在很多時候,既可以講這些因素影響著幸福感,也可以講幸福感影響了這些因素。而且,即便是這種相關關系也並不像預想的那樣簡單,往往還受到其它一些因素所產生的交互作用的影響。

B. 如何提升老年人幸福感

2、控制你的時間 幸福的人確定大的目標,然後落實在每天的行動中。一天寫300頁書是件很難的事,然而每天寫兩頁則非常容易辦到。 這樣堅持150天,你就可以寫成一本書,這個原則可適應於任何工作。 3、增強積極情緒 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消極的情緒使人沮喪,而積極的情緒催人奮進。幸福的人做的一件事就是努力消除消極情緒。 4、優待身邊的人 人們要學會很好地對待親近的朋友、配偶,能夠一下數出5個親密朋友的人,有60%的人比不能數出任何朋友更感幸福。 5、面帶幸福感 實驗表明真正面帶幸福感的人,他們更感到幸福。 研究表明,經常歡笑更能在大腦中引起幸福的感覺。 6、告別枯燥的生活 不要無所事事,不要把自己困在電視機前,要沉浸於能用你的技能的事情。 7、多活動 室外活動是對付壓力和焦慮的良葯。向感到一定壓力的大學生的調查表明:經常在室外鍛煉的學生情況要明顯好於不參加者。 8、好好休息 幸福的人精力充沛,但他們仍然留出一定的時間睡眠和享受孤獨。 9、關照心靈 對信仰和幸福的關系研究表明,有信仰的人比沒有信仰的人更有幸福感。當然,信仰不可能讓我們免除所有悲哀,它不可能囊括一切,但是信仰常常提醒你沿著幸福之路前進。 幸福意味著生活在一種「沉醉」的狀態中,即完全投入一種活動。相信這些研究都會給老年人們帶來幸福的晚年生活。子女要經常關心老人的一些想法,耐心傾聽,這對提升老人的幸福感有很大作用。

C. 群眾對於老年人幸福感的認知問題

我覺得真正的老人的幸福感來自於兒女對他們的無微不至的關懷和照顧。

D. 你認為當前影響人們幸福感的因素有哪些

家庭、事業、收入、環境

E. 求關於老年人生活滿意度影響因素的文獻 另求一篇英文的

中文的已發送,英文的隨便給個題目吧

F. 怎樣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

老人都希望兒女可以在工作之餘能多陪陪自己。兒女子孫滿堂,看著自己的後代健康成長。

G. 哪些因素影響我們感受幸福

從積極心理學對個體幸福感的研究看,以下一些因素可以阻礙個體對幸福的體驗。1、身體狀況。 個體身體狀況的好壞與幸福有關聯作用,身體健康程度高,個體對幸福體驗性也高。鍛煉可以促進情緒的變化,而且長期的鍛煉能產生更強的幸福感。2、人格特質。 人格特質是心理學的一個理論術語,通俗的講,所謂人格特質就是一個人的人格特點,即我們平常講的個性,它包括氣質、性格和能力等要素。積極心理學認為,幸福感高的人,一般都具有性格外向、樂觀、高自尊和內控等人格特質,而且情緒指數(個體情緒波動的變化指數)相對穩定。3、文化。 不同的文化和社會—政治因素在決定一個人幸福與否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民主社會、開放文化和公平環境更能夠給個體帶來主觀幸福感。4、環境。 個體的積極情緒與自然環境密切相關,人們在有植被、水和樹木綠蔭的地方積極情緒更多;好的天氣能帶來積極情緒;房屋質量與幸福也有關聯。5、職業。 有職業的個體比沒有職業的個體更幸福,而且從事專業技術工作的人比那些從事非技術工作的人更幸福。因為職業與角色定位、人際交往、成就、社會地位、價值觀和經濟保障有關。6、教育。 受教育水平與幸福有正相關,一般而言,受教育程度高的幸福感也高。7、人際關系。 人際關系包括婚姻、親戚、友誼、熟人關系和同事等因素。人際關系是個體獲得信任、歸屬需要和社會支持的主要途徑。良好的人際關系可以提升個體的幸福體驗。8、信仰和精神生活。 參加宗教活動的個體比其他沒有信仰的人更幸福,因為宗教提供了一個信仰體系,發現生活的意義,對未來充滿希望;宗教還與身心健康的生活發生聯系在一起,讓個體忠於婚姻、親社會、飲食適度、勤奮工作,而宗教里的沉思可以促進個體心理寧靜,身體放鬆。9、休閑。 休息、放鬆、美食和業余活動都對幸福有積極的影響。個體在休閑、放鬆情境下有更多的積極情緒、更少的焦躁,而且在這些活動中還可以活動社會支持,滿足興趣的需要。10、消極的對比。 個體的幸福程度受到個體對自己當前處境的評價的影響,這種評價既包括與個體自己的近期處境相比較,也包括與別人的處境相比較。而當個體從消極的心態、方面去比較,判斷出自己不能成功地達到某種意想設定的高標准生活時,就會體驗到低自尊和不快,長此以往會形成習慣化的比較心理,影響個體對幸福的感受。

H. 如何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

2018-04-1006:55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朱銀燕馮潔娜

從女兒紅酒到梁湖年糕,從曹娥的傳說到青瓷的發源??一步一腳印,這些積淀著的上虞歷史文化讓國外友人大飽眼福。4月9日上午,由國際老年大學協會主席弗朗索瓦維拉斯帶隊的考察團,來虞調研老年大學工作。

考察團認為,上虞作為羅密歐和朱麗葉愛情故事中國版的發源地,文化底蘊深厚。上虞老年大學作為老年人的樂園,老年人的精神狀態、活力狀態令人印象深刻,在全世界都是獨一無二的。弗朗索瓦維拉斯告訴記者,中國是國家老年大學協會最重要的部分,希望未來可以把中國好的文化進行傳播以便吸引更多人來這里參觀,為未來的老年教育方向做好鋪墊。

I. 影響老年人生活幸福感的因素有哪些啊具體點最好啦!!!1

1、病痛的折磨

2、現實中的孤獨

3、得不到子女的理解尊重

4、自己的願望得不到實現

閱讀全文

與影響老年人幸福感的因素探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長壽老人每個月有多少錢 瀏覽:226
2017年養老金個人帳號利息 瀏覽:331
中老年人如何生活得有尊嚴 瀏覽:565
農民的養老金用不完怎麼辦 瀏覽:175
孩子孝順的順口溜 瀏覽:514
反復和父母說不要吃什麼 瀏覽:520
老年大學主要職責范圍 瀏覽:791
70歲老頭吃偉哥 瀏覽:393
重陽節作文給爺爺洗腳 瀏覽:807
大棚里的長壽花是怎麼養的 瀏覽:116
體檢結果紅黴素偏低怎麼辦 瀏覽:378
小明孝敬老人的一段話 瀏覽:532
近水體檢中心怎麼樣 瀏覽:795
如何加入老年人社保 瀏覽:6
社會實踐孝順父母 瀏覽:778
孩子敬老院慰問 瀏覽:85
寶雞老年大學學費是以 瀏覽:284
老婆出軌孝順 瀏覽:685
老年人說話聲輕怎麼回事 瀏覽:287
養生店泡腳多少錢 瀏覽: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