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敬老養老 > 老年人問卷調查

老年人問卷調查

發布時間:2020-12-08 21:44:49

❶ 可以幫忙填寫調查問卷嗎(關於空巢老人的)

工作任務重,長時間不著家,是不是已經很久沒有回去看望家中的父母了,雖然父母嘴上不說,但是心裡卻非常希望子女能抽出時間在家,多陪陪他們,其實父母要的並不多,只是簡單的陪著就可以。可是子女們忙啊,沒有時間,他們也不敢輕易的去打擾子女們的生活,即使心裡有不開心,會埋怨,可又找誰說呢?很多時候都是他們自己去解決,堅強,讓他們變得更孤獨,就這樣等著等著,社會上好多老人就在這樣的等待中,變成了「空巢老人」。

生活再忙,也要記住常回家看看,看看家中的父母,不需要帶很多東西,回去看看就可以,他們會很高興的。社會需要你,父母也需要你。

❷ 老人問卷調查 喜歡什麼樣的養老環境

環境優雅安靜修身養性,老年人普遍有散步遛彎的習慣,因此小區內部應設有健身器材,周圍邊臨近公園,廣場等可供老人晨練,打太級拳,跳秧歌舞等健身活動的公共場所。老人害怕孤獨,喜歡融入集體,而公園環境優雅,空氣清新,老年人聚堆,這對老人的身心健康都是十分有好處的。
靠近醫院,隨時可以檢查身體。
購物方便,出門便有大超市。

❸ 老年人健康狀況問卷調查表

網路知道的懸賞分是用來提高自己問題的關注度,例如若懸賞到200分,就會有很多人來回答你的問題,這樣你的問題就能得到更好的解答,你可以從眾多的回答者中選一個最滿意的答案為最佳答案。
如果你想得到懸賞分,就必須去回答有懸賞分的問題,如果你的回答讓提問者滿意,他就會選你的回答為最佳,這樣你就能得到提問者的懸賞分了,另外還可以得到系統獎勵的20分。
懸賞分是不能用錢買的,一樓在跟你開玩笑呢,呵呵。

❹ 老年人的行為習慣、心理特徵的問卷調查的題目

老年人的行為習慣:
1。老年人都習慣早睡早起
- 老年人的生物鍾已經開始定點了! 除非他更改睡覺時間!

2。老年人習慣性便秘
- 習慣性的在廁所里打發時間,非要大便不可!

3。老年人喜歡清閑著
- 中意吃早茶,散步,找老朋友一起聊天,種花等等。

4。老年人行為舉止有時或者常常表現得像小孩子
- 老人開始功能衰退,固執、多疑、自私

老年期的心理特徵:

人的心理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現象和過程,要研究老年人在進入老年期後出現的心理變化,首先應了解什麼是人的心理。
人的心理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是人的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的統稱,那麼,要研究老年期的老年人的心理變化狀況,就要分別從老年人的心理過程和老年人的個性心理等角度來著手,研究老年人的感覺、知覺、記憶、智力、情緒、情感、性格、需要、興趣、自我意識等方面的變化。

一)老年人感知覺的變化
人的心理活動是外界刺激通過感覺器官作用於大腦的結果,沒有感知覺接受外界的各種刺激,心理活動就成了無源之水。因此,感知覺是論述所有心理活動的出發點,老年期的心理變化也是從感知覺的漸變開始的。老年期感知覺變化的一般特徵是:各感覺系統出現普遍的退行性變化,對外界刺激的反應的敏銳度下降,感知時間延長。在第二節中,我們已經詳細介紹過老年人的感覺系統,包括視覺、聽覺、味覺、嗅覺、皮膚感覺的生理變化,這里不再一一贅述,只舉些例子來說明。
1、視覺 老年人的視力水平,在60歲以後急劇衰退,據統計,70歲健康老人的視力超過0.6的只有51.4%,其中近距離視力比遠距離視力減退得更為明顯,出現所謂的「老花眼」,老人們讀書看報時常常要將書報拿得遠遠的,或者需佩帶老花鏡(凸透鏡)來糾正。
2、聽覺 聽力上,老年人的高音聽力比低音聽力衰退得更顯著,這就是為什麼老人更喜歡聽中音和低音音樂的原因所在;而且,老人對聲音的辨別能力也在減弱,特別是在不良聽覺條件下或有噪音背景的情況下,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有時會發現,與家人一起坐在客廳里看電視,旁邊有人閑談時,老人對電視情節的理解能力往往會下降。
3、味覺 我們常聽到老人抱怨現在的食品食之無味,事實上,食品的味道並沒有變差,而是老人對甜、酸、苦、辣、咸五種味覺要素的敏感程度減退了,因此,老人往往錯誤地認為過去那些美味的食品現在都變得乏味了。老人對食物的抱怨還有一個可理解的原因就是嗅覺功能的衰退,老人對食物散發出來的香氣的感受性變差了。
4、皮膚感覺 老年人的皮膚感覺也逐漸老化。比如觸覺,老年人的眼角膜與鼻部的觸覺降低得較為明顯,所以,他們對流眼淚或流鼻涕常常毫無知覺,需要別人加以提醒。在溫度覺方面,老人對低溫的感覺變得遲鈍,因此有些老人在室溫降低時也往往不覺得冷。

(二)老年人記憶的變化
記憶是指人們將感知過、思考過、體驗過、操作過的事物的印象保持在頭腦中,以後又在一定的條件下以再認、再現的方式表現出來或者回憶起來的心理過程。心理學家的研究認定了記憶和年齡之間存在這樣的一種關系:假定18-35歲的人的記憶成績為100,那麼,35-60歲的人的記憶成績就為80- 85,60-85歲的人則為65。可見,人的記憶隨著年齡增加而有所下降。
老年人的記憶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從記憶過程來看 瞬時記憶(即保持1-2秒的記憶)隨年老而減退,短時記憶(即保持1分鍾以內的記憶)變化較小,老年人的記憶衰退主要是長時記憶(即所記內容在頭腦中保持超過1分鍾直至終生的記憶)。實證研究發現,老人對年輕時發生的事往往記憶猶新,對中年之事的回憶能力也較好,而僅對進入老年後發生的事遺忘較快,經常記憶事實混亂,情節支離破碎,甚至張冠李戴。
2、從記憶內容來看 老年人的意義識記(即在理解基礎上的記憶)保持較好,而機械識記(即靠死記硬背的記憶)減退較快。例如,老人對於地名、人名、數字等屬於機械識記的內容的記憶效果就不佳。
3、從再認活動來看 老年人的再認活動(即當所記對象再次出現時能夠認出來的記憶)保持較好,而再現活動(即讓所記對象在頭腦中呈現出來的記憶)則明顯減退。
由此可見,老年人的記憶衰退並不是全面的,而是部分衰退,主要是長時記憶、機械記憶和再現記憶衰退得較快。以美國前總統里根為例,他在晚年時患有嚴重的老人痴呆症,記憶力急劇下降。當里根的養子去探望他時,里根常想不起養子的名字,只當他知道他是誰時,才緊緊地擁抱他。里根對他的護士說,他覺得前來探望他的前國務卿舒爾茨好像是一個大名鼎鼎的人物,但又記不起他叫什麼名字。里根的這一系列表現說明,老年人記憶力的減退主要是信息提取過程和再現能力的減弱,而識記的信息事實上仍然可以很好地保持或儲存在大腦中。根據以上生理規律,如果能夠經常提醒老人回憶往事,是有助於減緩記憶力的衰退速度的。
當然,記憶力的下降也給老人的生活帶來了許多的不方便。例如,有的時候眼鏡明明架在鼻樑上卻到處找眼鏡,出門經常忘帶鑰匙,燒開水不記得關火,飯煮熟了卻忘了關煤氣,記憶不好在無形中甚至增加老人的危險。

(三)老年人智力的變化
智力是大腦的功能,是由人們認識和改造客觀事物的各種能力有機組合而成,主要包括注意、觀察、想像、思維、實際操作和適應等能力,其中以思維能力為核心,它保證了人們有效地進行認識和實踐活動。智力是一種穩定的心理特點,它是在人們具體的行為活動中顯示出來的。
老年人的智力是否衰退,這是老年人十分關心的問題。科學研究發現,人出生時的大腦細胞有140億個左右,隨年齡增長,人的腦細胞不斷死亡。進入老年期後,腦功能逐漸衰退,但由於生存著的其它腦細胞的代償作用,大腦的活動功能仍能維持,保持正常的智力。
老年人的智力並非人們所以為的那樣會全面退化,只是在某些方面有所衰減。有學者認為,智力是一種綜合能力,可以分為「晶態智力」和「液態智力」兩種。晶態智力主要是後天獲得的,它與知識、文化、經驗積累和領悟能力有關。例如知識、理解力等,由於老年人閱歷廣,經驗多,這種智力易保持(甚至會增長),只在80歲以後才有明顯減退;液態智力主要與大腦、神經系統、感覺和運動器官的生理結構和功能有關。例如記憶、注意、思維敏捷性和反應速度等,這種智力減退得較早,也較快,一般在50歲以後就開始下降,60歲以後減退明顯。以上兩種智力的變化並不是平行的,也就不能籠統地說智力隨年齡增長而減退。
老年人的智力是部分衰退而非全面衰退,還體現在老人的動作性智力下降得較為顯著,60歲就開始衰退,而語言性智力則保持得較好,80歲以後才有明顯地下降。例如,在舞台上看到許多老的相聲表演藝術家,他們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到年邁時仍然「寶刀未老、威力不減」,但動作表演能力就難免有些「力不從心」了。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事實上,我們不能否認,老年人一生閱歷廣博,經驗累積,具有豐富的智慧。老年人的分析能力、判斷能力和思維能力的精細程度,對復雜事物的高度洞察力,與中、青年人的智力水平相比並不遜色。許多事例證實,很多人在晚年依然保持著旺盛的創造力。著名經濟學家馬寅初在古稀之年創立了「新人口論」,美國發明大王愛迪生在81歲時獲得了他的第1033項發明專利,世界著名畫家畢加索90歲時還在繪畫雕刻,孫思邈在百歲高齡完成了他的第二部醫學巨著《千金翼方》等等,不勝枚舉。
有人對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等各個領域內的名人進行過年齡統計分析,結果顯示,60歲以後出成果的人數比例從高至低依此為:哲學、醫學、美術、文學、自然科學等。可見,凡與人生閱歷和實踐經驗(即晶態智力)關系密切的領域較多出現大器晚成的學者和科學家。換句話說,老年人的智能有著很大的可塑性和提升的空間,活到老,學到老,是可以增進老人的智力水平的。通過持之不懈的學習、鍛煉和積累,往往可以使老年人的智力水平發揮得更好、更充分。

(四)老年人情緒、情感的變化
情緒、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產生的態度和體驗。人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與周圍環境不斷互動,與現實事物發生多種多樣的關系,對現實事物也會產生一定的態度,這些態度總是以帶有某些特殊色彩的體驗的形式表現出來的,如喜、怒、哀、樂、懼、愛、恨等,情緒、情感指的就是這種內心的主觀體驗。
進入老年期後,隨著老年人生理機能的老化和健康狀況的衰退,離退休後脫離了原有的工作崗位,家中子女又逐漸獨立並成家立業,老年人的生活環境和角色地位發生了較大改變,因此,老年人的情緒和情感也呈現出新的特點:
其一,老年人關切自身健康狀況的情緒活動增強。隨著年齡增長,健康狀況日益下降,老年人變得更加關注自己的身體,對於疾病較為重視。尤其是老年女性,懷疑自己患病和有失眠現象的顯著多於男性。
其二,老年人對於自己的情緒表現和情感流露更傾向於控制。老人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會掩飾自己的真實情感,如遇喜事,他們不再歡呼雀躍,如遇悲事,也不易痛苦流涕。
其三,消極悲觀的負性情緒逐漸開始占上風。例如,提及社會中的腐敗和不道德現象,老人就常抱怨世風日下,今不如昔;談到舒適享受,老人往往只感嘆「只是近黃昏」。一項調查顯示,在描述自己情感的用詞中,老年人用以表達喜悅情緒的用詞明顯少於中青年人。
一般來說,老年人比較多地表現出下列消極的情緒和情感:
1、失落感 失落感即心理上若有所失、遭受冷漠的感覺。離退休後,老年人的主導活動和社會角色發生了改變,從工作單位轉向家庭,他的社會關系和生活環境較之以前顯得陌生,加上子女「離巢」,過去那種熱情、熱鬧的氛圍一去不復返,對新的生活規律往往又不能很快適應,一種被冷落的心理感受便會油然而生。
2、孤獨感 從客觀上講,由於子女逐漸獨立,老年人又遠離社會生活,自己體力漸衰,行動不便,與親朋好友的來往頻率下降,信息交流不暢,因此容易產生孤獨感。在主觀方面,老年人具有自己既定的人際交往模式,不易結交新朋友,人際關系范圍逐漸縮小,從而引發封閉性的心理狀態,這是老年人孤獨情緒形成的重要原因。有專家曾對13693名城市老年人調查,發現40%的老人有孤獨、壓抑、有事無人訴說之感。
3、疑慮感 盡管年歲日增,但老年人常常自覺經驗豐富,才能不凡,一旦退休就無從發揮,自尊心受挫,大有「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感嘆,於是空虛、寂寞、受冷落之感襲上心頭,往往誤以為自身價值不復存在,久而久之就會低估自己甚至看不起自己,這種自卑感一旦形成,老年人就會經常對自己產生懷疑,憂心忡忡,表現出過分的焦慮。
4、抑鬱感 以上失落、孤獨、自卑、疑慮的情緒情感對於老年人的心理都會產生負面的影響,而且老年人在現實生活中容易遭受挫折,不順心、不如意之事時有發生,例如,遇到家庭內部出現矛盾和糾紛,子女在升學、就業、婚姻等方面有困難,自己的身體又日趨衰落,疾病纏身,許多老人就會變得長吁短嘆、煩躁不安、情緒低落或者鬱郁寡歡,這些都是抑鬱的表現。
5、恐懼感 隨著身體的老化,老年人變得越發害怕生病,一方面是擔心生病後自己生活難以自理,給家人和晚輩帶來麻煩,變成家庭的累贅,另一方面,一旦生病,特別是重病,老年人似乎就感覺離死神不遠了,因此,老年人對疾病和死亡通常會產生恐懼感。

(五)老年人需要的變化
人的需要可以分為生物性的需要和社會性的需要兩種,一般來說,進入老年期以後,人的生物性需要降低,表現在老年人對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物質需求縮減,性慾也有所減弱,但在社會性需要或心理需要方面,卻出現了一些新的特點,我們把老年人的心理需要歸納為以下幾點:
1、老有所養 《論語》有雲:「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老者安之」,即讓老人過上安定的生活,使之老有所養。老有所養是指人年老後喪失全部或部分勞動能力和經濟來源時有子女等後代贍養和照顧。具體來說就是無衣食之憂,無住行之慮,生活上有人給予照顧和扶助。老有所養是老年人最基本、最低層的心理需求。
2、後繼有人 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中,兒孫滿堂被認為是老人幸福的標志之一,即所謂「多子多福」,相反,「無後為大」,無後為不孝之最。在當代老人中,仍有不少人希望家庭人丁興旺、枝繁葉茂,而且,隨著年齡的增大,越接近生命歷程的尾聲,這種願望就越強烈。這種願望常常反映在許多民俗之中,例如,在兒孫結婚時必備紅棗、花生、桂圓、蓮子,取其「早生貴子」的諧音。自從計劃生育政策實施以後,「多子多福」的傳統觀念已在逐漸改變,許多老人更注重於後代的素質,而不再是數量的多少。因此,不少老人在退休後甘為照顧下一代而充當家庭教師和保姆的角色,雖操勞辛苦,但樂在其中,他們希望能給兒孫以最好的照顧和教育,希望他們長大後能有出息,以實現其後繼有人的心願。
3、老有所歸 按照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人作為一個社會性的存在,有歸屬的心理需求。青少年時,家庭完整,父母在世,這種需求表現為對家庭的依戀和對父母的依賴;而進入老年期後,子女紛紛「離巢」,家庭的完整性被分割,老人的孤獨感油然而起,這時的老人需要的是一種精神上的歸屬感以排解孤獨。正所謂「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許多老人在退休後都渴望回到自己的家鄉,安度晚年。這體現的就是老年人葉落歸根的心理。
4、老而有愛 愛是人與人之間關系的一種重要的表現形式,體現了老年人的一種精神追求。從夫妻關系來看,老年人對愛情的需求並不比年輕人少,只是他們用老年人特有的更深沉的依戀方式取代了年輕人那種轟轟烈烈的熱戀。俗話說:「少年夫妻老來伴」,對於老年人來說,愛情在老年夫妻之間更多地表現為相敬如賓、相互扶持和照顧。當然,老年人不僅需要夫妻之愛,也需要子女的關愛。子女過於投入自己的事業和小家庭,疏忽了老人,往往會使老人產生孤獨感和失落感。充分享受天倫之樂,擁有親情的精神支持,是老人最大的幸福和欣慰。
5、老而受尊 老年人都有受他人尊重的心理需要,但與中青年人那種因能力、業績、財富而受他人羨慕和認同的心理需要不同,老年人更需要的是別人能夠聽取他的意見、看重他的經驗、肯定他的過去。實際上,這種尊重經常反映在日常生活的各種禮儀中。例如,出門讓老人先行,坐車為老人讓坐,赴宴時讓老人就上座等,對於這些照顧,老人其實可能並不真正在乎,重要的是從這些細節中老年人獲得了一種受人尊重的心理滿足。但是,老人也應該正確對待自己和尊重年輕人,不能倚老賣老。

(六)老年人興趣的變化
興趣是人們對事物、特別是新事物表現出的熱情探究的一種心理傾向。老年人興趣方面的心理變化主要表現為對事物的淡化、對事物的關注面趨於狹窄,對新事物缺少激情。由於老年人見多識廣、經歷復雜,加之高級神經活動反應的減。

❺ 老年人體育活動狀況的調查與分析論文的問卷調查該怎麼寫

駁論是復就一定的事件制和問題發表議論,揭露和駁斥錯誤的、反動的見解或主張。
駁斥錯誤的、反動的論點有三種形式:
①直接駁斥對方的論點。先舉出對方的荒謬論點,然後用正確的道理和確鑿的事實直接加以駁斥,揭示出謊言同事實、謬論與真理之間的矛盾。有的文章,首先證明與論敵的論點相對立的論點是正確的,以此來證明論敵的論點是錯誤的。
②通過批駁對方的論據來駁倒對方的論點。論據是論點的根據,是證明論點的。錯誤和反動的論點,往往是建立在虛假的論據之上的,論據駁倒了,論點也就站不住腳了。
③通過批駁對方的論證過程的謬誤(駁其論證)來駁倒對方的論點。駁倒了它的論證中關鍵問題,也就把謬論駁倒了。
駁論文的駁法有三種:反駁論點、反駁論據、反駁論證。反駁論證相對於前兩者更高了一個層次。

❻ 想弄個調查問卷:對老人的看法(需要15個問題~)

老人最需要什麼?
老人的心理問題
老人贍養問題
對老人的尊重問題
(1) 不要公開頂撞老人。
(2) 不要限制老人的活動。
(3) 不要嫌老人嘮叨。
(4) 不要厭煩老人的衰退。
(5) 不要嘲笑老人的"返童現象"。

養老院老人生活質量問卷調查表模式

農村老年人生活狀況調查報告
--山東省新泰市西洛村調查
劉 洋
目前,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有近1.3億,而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民群體是我國最大的人口群體,所以農村老年人口也是我國最大的老年人群體。近年來,人口老齡化的速度在逐步加快。因此,關注我國農村老年人口,了解他們的現狀,積極解決他們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對我國經濟發展,建立和諧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也是我們大學生關注社會、參與社會所應該做的。
一、現狀描述
山東省是我國的第二大勞務輸出省,所以當年輕人外出打工時,留下的老年人的生活狀況就更是我們所應該關注的,也是值得調查的。西洛村位於山東中部、泰沂腹地,北依五嶽獨尊的泰山,南臨孔子故里曲阜,東接山東半島沿海城市。它所在的新泰市是山東省的30強縣市之一。西洛村總人口288人,60歲以上老人有36人,佔到總人口的8% 。為了能夠准確地了解該村老年人的生活狀況,我利用寒假時間進行了調查。調查以訪談形式為主,輔之以問卷。
(一)該村老年人的健康及醫療狀況
調查發現,該村36位老人中,有21位老人身體健康,基本上不怎麼生病,佔到了老人總數的58.3%,有9位老人身體比較差,時有小病發生,佔到25%,而餘下的6位老人有病在身,久治不愈.而這些老人的病主要集中在關節炎,風濕病,高血壓,等。通過調查,我們可以發現:有近78%的老年人在感到身體不舒服時,會立即找醫生。這說明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健康意識較強,但也有兩成多的老年人在感到身體不舒服時,選擇扛不過去時再找醫生。他們中除一部分是自信自己身體很好,頭痛感冒扛一下就過去了,不用找醫生外,也有部分人是因為家裡經濟拮據,現在醫葯費用高,看不起病。有近80%的老年人平時是找村裡的醫生看病,有15.8%的老年人平時在鄉衛生院看病。可見,村裡的醫生和鄉衛生院擔負著大多數農村老年人平時看病就醫的重任。但有近30%的老年人認為他們村的醫療條件比較差或很差,村裡醫生少,好醫生更少。大量無學歷甚至未經過培訓的人員充斥著鄉村衛生人員隊伍,農村老年人所接受的醫療服務質量不容樂觀。村裡老年人得了病所花的錢,有80%以上的老年人是自己出一小部分,兒女們出大部分或完全由兒女們出。可見該村老年人在醫療上能夠花多少錢,主要取決於兒女們的經濟狀況。他們自己沒有積蓄或積蓄很少。但是在訪談中我們也了解到,近幾年,該村好多人都買了醫療保險,平時看病所花的錢可以報銷近50%,這一舉措對他們好多人是受益非淺的。調查發現,該村老年人買醫療保險的有31人,佔到了老人總數的86.11%,大大提高了該村老人有病及時就醫的比率。
(二)該村老年人住房及經濟狀況
在對36位老年人的調查中我們發現,其中有30位老人有自己的住房,佔到了70%,他們中大多數人對自己目前的住房狀況感到很滿意或滿意。他們的房子大多是改革開放後由自己或自己跟兒女們一起修的。有近三成的老年人沒有自己的房子,跟兒女或其他親戚住在一起,主要是跟兒子住在一起。當有不止一個兒子時就在幾個兒子家輪流住。他們多則在一個兒子家住一年、半年,少則三個月、一個月。住多長時間由家庭會議根據老年人的健康狀況決定。他們中有一半以上的人有過因住房問題而挨媳婦罵或看媳婦臉色的經歷。他們中大多數人很想或想擁有屬於自己的房子,對自己目前的住房狀況感到不很滿意或不滿意。調查還發現,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基本沒有或有很少的經濟來源.他們生活消費所需的費用,一小部分是自身勞動所得,大部分是子女的資助。
(三)該村老年人養老狀況
根據我們的調查與訪談,我們了解到,在該村所有被調查的老人中,有97.3%的老人依靠家庭養老,也就是說他們中的大部分都是由子女提供生活費用,或者依靠自己微薄的儲蓄與繼續勞作維持生計,而只有2.7%的老人是靠退休金養老的,也就是說只有一位老人不是依靠家庭養老的。由於農村中分家情況比較普遍,子女成立新的家庭後與父母家庭之間在經濟上相互獨立。即使在一些家庭,相當數量的老人與成年子女雖然名義上沒有分家並住在同一所房子裡面,但他們仍然是靠自己的勞動來維持生存。實際情況也表明,,除因身體原因而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外,大多數農村老人都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以獲得必要的生活資料。對老人的經濟上的「反哺」往往只體現在老人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生病需子女照顧等情況中。前面提到該村有比較高的醫療保險投保率,令我們感到欣慰。但是當對該村老人養老保險進行調查時我們發現,該村投了養老保險的老人只有2.7%,也就是那位以退休金養老的老人,他是西洛村所在鄉鎮礦工廠的退休老幹部,退休前單位里統一買的養老保險。除此之外沒有一位老人投了該保險。這一結果另我們吃驚不已。我們了解到,曾有人上門推銷過養老保險,但是對於該保險,老人們參保投保意識淡薄,在投保問題上思想顧慮重重,怕政策不穩,怕加重他們的負擔。可見,農村養老保險在西洛村還是一片空白。
(四)該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狀況
調查發現,在36位老人中,幾乎沒有一位老人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他們的健身意識和自我保健意識並不強。只有不到10%的該村老年人經常讀書看報,這主要:經濟原因。很少有農村老年人訂報刊雜志,而村裡訂的報刊雜志主要是給幹部們看的;在目前的農村老年人群體中識字的並不多;有部分老年人是因為年紀大了,眼睛老化,看不清楚書上的字。但是他們中看電視、聽收音機的比例達到了91%,這是他們獲取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經常打牌下棋的該村老年人所佔的比例並不大,而他們打牌下棋的場所主要是附近某戶人家的大門底下。同時我們了解到,幾乎沒有老年人參加過村裡組織的老年活動。村裡也幾乎沒有組織過老年人的文化活動。該村也沒有老年人文化娛樂活動設施。我們可以看出:有將近一半的農村老年人經常感到孤獨、寂寞。可見,該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還很薄弱,村委會在提高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方面還有許多事要做。
二、啟示與建議
通過上述對西洛村老年人的生活現狀描述和分析,我認為,要提高農村老年人的物質和精神文化生活,使農村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樂,就必須進一步發展農村經濟:從上述的描述與分析中,我們能看得出,不管是老年人的醫療問題還是養老問題,還是精神生活問題,都需要良好的經濟作為支撐、作為前提。經濟搞上去了,農民的生活富裕了,農村老人的生活質量自然也就提高了,許多問題也隨之解決了。其次要進一步發揮村委會的作用:多關注村裡老人們的生活情況,不忽略精神生活情況。多舉辦老人們的活動,積極鼓勵老人的參與。而且要有必要的老人活動場所和設施。同時多對村裡中年及少年進行關於孝敬老人的宣傳和教育。讓老人的老年生活真正的幸福起來。最後,要積極地提高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投保率,同時加強農村醫療衛生工作,完善合作醫療制度,改善農村的醫療服務。以次減輕子女贍養負擔,同時讓老人在養老問題上由被動變為主動,也讓老人有病及時就醫,提高生活質量;當然,說了這么多,還是需要國家政策的支持和扶持的,沒有國家政策的支持,可以說一切都是白話,所以我認為,國家的政策應該是最為重要的。
二十幾天的調查終於結束了,雖然調查的是我的鄉里鄉親,但平日里卻沒有很多的了解,更談不上關心,即使見面了,也只是點頭微笑。然而,隨著調查的逐步進行,給我心裡的震撼也越來越大。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每位老人都有著不同的生活和不同待遇,但他們絕大部分生活地不好,這一點卻是相同的,了解了他們的生活讓我覺得難受和心痛。
調查中曾遇到一位阿姨,當和她談到對公婆的養老問題時,她問我:「當一塊石頭從上面掉下來砸到腳時,你的眼睛是先看下面還是先看上面?」我沒有多想就脫口而出「當然是下面」,因為我覺得這個問題很簡單,而且大多數人都會這么回答。這時阿姨說:「對啊,人人都會這樣,總是先看下後看上,對孩子,對老人就是這樣,總是往下疼,後往上疼。」我無語。
從調查的第一天直到最後一天,我的心都在起伏不平,但是有一點讓我更加地堅定,那就是,我一定會好好地孝敬我的父母。無論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我絕對不會只疼下而不疼上,絕對不會讓辛辛苦苦養育自己的父母在老年吃任何一點點苦,受任何一點點罪。同時我也非常地希望我村的爺爺奶奶們能盡快過上幸福的生活,有一個美好的晚年。 雖然多了點,但你可以自己刪

❽ 如何寫社區老年居民問卷調查

老年人晚年生活調查問卷 發布者:馨晨 09-05-17 有效答卷:84份 評論:0條 您好:
佔用一點您寶貴的時間!
我是浙金院社區管理與服務專業的學生,為了更好了解老年人晚年生活需求,特此製作了一份調查問卷。問卷採取匿名填寫方式,回答不分對錯,只作團體分析,希望您能夠認真填寫,謝謝您的熱情參與!本頁填寫時間剩餘秒 第1頁/共1頁 1. 您的性別: * 男女 2. 您的年齡: * 55—6061—6566—7071—75 3. 您現在的狀態: * 退休在家退商在家退農在家退後反聘 其它 4. 您以前的工作: * 教師個體會計農民 醫生工程師其它 5. 您現在的居住狀況: * 與子女同住與子女分開住與老伴一起住其它 6. 您的經濟收入來源: * [多選題] 退休工資養老保險金工資兒女 其它 7. 您喜歡的娛樂方式: * 自娛自樂與人同樂其它 8. 您平常有什麼娛樂生活: * [多選題] 老年大學電視社區各類文藝、體育組織繼續工作 其它 9. 您對現在的娛樂生活滿意嗎? * 滿意一般不滿意 10. 您認為老年娛樂生活的豐富與經濟收入有關系嗎? * 有沒有其它 11. 您去老年活動中心的時間如何? * 多較多一般很少 基本不去 12. 您是否參加了社區組織的各類組織: * 是否 *此題設置了跳轉邏輯 13. 您參加了哪些組織: * [多選題] 合唱團門球隊舞蹈隊象棋隊 其它 14. 您參加過的活動比賽有什麼,名次是什麼? 15. 您對娛樂生活有怎樣的願望: * [多選題] 能健身能增長知識眼界能為社會作貢獻能增進家庭感情其它 16. 您會經常和朋友聚在一起嗎? * 經常偶爾基本不聚 其他 17. 你們聚在一起會有哪些娛樂活動? * 下棋書畫打球登山 其他 18. 您希望您所在的社區還能夠為您提供哪些您希望的娛樂生活? Powered by 問卷星

❾ 老年人生活狀況調查問卷

城市:_________ 調查對象:________ 性別: 年齡:

1、您與誰一起居住呢?
A獨居
B僅與老伴一起住
C與老伴、子女一起住
D僅與子女一起住

2、您的受教育程度:_______
A、小學 B、初中 C、高中 D、大學 E、其他_______(填寫具體內容)

3、您的個人月收入:_______
A、500元以下 B、500—1000元 C、1000—2000元 D、2000元以上

4、您的收入來源:_________(多選題)
A、國家補貼 B、退休金 C、現工作收入 D、兒女贍養費
E、其他________(填寫具體內容)

5. 您以前所從事的行業________
A政府機構 B農業生產 C工業製造 D商業貿易 E其他______

6. 您現在還繼續工作嗎
A.是________(具體工作) B 否,但是常參加社區服務 C 否,在家安度晚年

7、您的健康狀況:____________
A、很好 B、較好 C、一般 D、較差

8、您的業余愛好:__________(多選)
A、撲克、麻將 B、太極、晨跑 C、琴棋書畫 D、炒股、炒樓
E、旅遊、度假 F其他_______(填寫)

9、對您現在的生活:
A 很滿意 B感覺一般 C不太滿意 D很不滿意 E其他

10 每月從子女處獲得的贍養費是:
A無需贍養B200元以下」C200-500元D500元以上

11 您現階段最擔心的是:
A子女事業、生活 B自己身體健康 C家庭關系 D家務問題

12 您對家政服務形式的態度:
A.歡迎 B.可以接受 C.無所謂 D.反對 E.堅決反對

13 您現在最希望得到什麼服務:(多選)
A心理服務 B醫療護理 C飲食保健
D娛樂休閑 E代做家務 F其他

14 您平時與其他老年人往來的情況
A 經常往來,互相幫助或一起活動
B 關系疏遠,不太往來,只有節日才登門拜訪
C 很少或不往來

15 您對周圍養老機構的了解
A 規模大設備齊全,是老年人的理想活動場所
B 規模小設備缺,只能湊數
C 沒有或很少有這樣的活動場所
D 不清楚

16 如果可以選擇,您更願意在哪裡安享生活?
A家裡和兒女
B家裡(不和兒女)
C養老院或療養院
D旅遊勝地

主觀題
1. 您的兒女是否常陪在您身邊?
(是)兒女是如何照顧您的呢?
(否)您平時的生活困難如何解決呢?
2. 對於一些常年為生計奔波勞碌的老年人您又抱何種看法呢?
3. 談談您的過去工作經歷(具體訪談)

❿ 想做個關於老人的調查問卷,送什麼小禮物好呢

送個小兔子,小娃娃飾品什麼的,老人可以拿回家給孫子孫女,有的老人也喜歡。

閱讀全文

與老年人問卷調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養老險繳夠多少年可以領養老金呀 瀏覽:410
體檢車什麼時候出現的 瀏覽:186
老年人插胃管的副作用 瀏覽:656
中小學校長退休年齡 瀏覽:820
九九重陽節孝敬老人 瀏覽:418
重慶長壽孩子智力康復哪裡好 瀏覽:289
老人脫臼接上多久能恢復 瀏覽:482
護士資格證體檢需要什麼表 瀏覽:926
養老保險優惠政策補貼 瀏覽:582
青州市東夏養老多少錢 瀏覽:390
退休公務員工資多少錢一個月 瀏覽:293
蓋州地區農村養老金是多少 瀏覽:56
養老院現狀數據 瀏覽:483
上海老年公寓市場現狀 瀏覽:368
老年人肺熱咳嗽掛什麼科 瀏覽:511
精神病人怨恨父母怎麼辦 瀏覽:11
賀卡怎麼做簡單又漂亮重陽節 瀏覽:45
北京城市戶口70歲以上老人有何 瀏覽:270
寫重陽節的作文200字 瀏覽:995
男性達60周歲還屬於合法勞動用工嗎 瀏覽: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