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是福利型的養老機構呢
福利型養老機構,是指享受國家一定數額的經濟補助、主要為既不是救助型養老機構的服務對象,也無力支付市場型養老機構服務的普通老年群體(例如低保老人等群體)提供服務的社會養老服務機構。其包含起居生活、文化娛樂、醫療保健等多項服務設施。
不同於營利性、微利性的養老服務機構。
「敬老院」是許多年前,由政府(出面的往往是城市的居委會和農村的村委會)舉辦的。當時可能覺得「養」字會傷害到老人的自尊(其實是多慮的),就叫「敬老院」。後回來一直沿用這個名稱。 現在,養老院既有政府辦的(不收錢),也有民間辦的(有償)。至於名稱,就沒有規定了,叫「敬老院」、「養老院」都行。 結論:它們在「養老」這個功能上沒有區別;但有可能(不是絕對)敬老院是免費(孤寡老人、五保戶答)的,而養老院可能是收費的(但收費的也可以叫養老院)。
3. 城市養老服務機構和養老機構是一樣的嗎
1、城市養老服務機構和養老機構是一樣的。
2、養老機構有很多分類:
1)、敬老院:在城市街道、農村鄉鎮、村組設置的供養"三無"、"五保"老人、殘疾人員和接待社會寄養老人安度晚年的養老服務機構,設有生活起居、文化娛樂、康復訓練、醫療保健等多項服務設施。
2)、福利院:福利院是國家、社會及團體為救助社會困難人士、疾病患者而創建的用於為他們提供衣食住宿或醫療條件的愛心福利院場所。他們為了社會的和諧貢獻自己的力量。福利院是國家、社會及團體為救助社會困難人士、疾病患者而創建的用於為他們提供衣食住宿或醫療條件的愛心場所。他們為了社會的和諧貢獻自己的力量。
(1)社會福利院。社會福利院主要任務是收養市區"三無"老人,孤殘兒童、棄嬰,實行養、治、教並舉的工作方針,保障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穩定。
(2)
老年社會福利院。享受國家一定數額的經濟補助,接待老年人安度晚年而設置的社會養老服務機構,設有起居生活、文化娛樂、醫療保健等多項服務設施。
3)、養老院:養老院主要是為老年人提供集體居住,並具有相對完整的配套服務設施。是專為接待自理老人或綜合接待自理老人、介助老人、介護老人安度晚年而設置的社會養老服務機構,設有生活起居、文化娛樂、康復訓練、醫療保健等多項服務設施。
4)、老年公寓:是專供老年人集中居住,符合老年體能心態特徵的公寓式老年住宅,具備餐飲、清潔衛生、文化娛樂、醫療保健服務體系,是綜合管理的住宅類型。老年公寓是指既體現老年人居家養老,又能享受到社會提供的各種服務的老年住宅,屬於機構養老的范疇。在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老年公寓已經很普遍,並且出現低、中、高檔分級。
5)、護老院:專為接待介助老人(生活行為依賴扶手、拐杖、輪椅和升降設施等幫助的老年人。)安度晚年而設置的社會養老服務機構,設有生活起居、文化娛樂、康復訓練、醫療保健等多項服務設施。
6)、護養院:又稱之為"護理養老機構",或"護理院",專為接收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介護老人安度晚年的社會養老服務機構,設有起居生活、文化娛樂、康復訓練、醫療保健等多項服務設施。
7)、護理院:護理院是指的由醫護人員組成的,在一定范圍內,為長期卧床老年患者、殘疾人、臨終患者、絕症晚期和其他需要醫療護理的老年患者提供基礎護理、專科護理,根據醫囑進行支持治療、姑息治療、安寧護理,消毒隔離技術指導、社區老年保健、營養指導、心理咨詢、衛生宣教和其他老年醫療護理服務的醫療機構。根據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的愛心護理工程,全國各地均有專業愛心護理院服務各類老年人群。愛心護理院專業為失能老人提供專業護理、生活照料服務。
以上都是為老年人提供飲食起居、清潔衛生、生活護理、健康管理和文體娛樂活動等綜合性服務的機構。
4. 養老機構民非與盈利性之間的差別在哪裡
養老機構民非的單位是國家為公民保障老有所養而設置的福利性機構,不以盈利為目的。而以盈利性的民營養老機構是商業性的,盈利為目的。
5. 公辦的養老院與民營的養老院的區別
公辦養老院多位於市區內,交通十分便捷;民辦養老機構選址靈活,有的在周邊區域,較為偏遠。
2.公辦養老院管理規范,護理人員都受過專門培訓;民辦養老機構的工作人員流動性相對較大,在服務質量上可能出現參差不齊的狀況。
3.公辦養老院有政府資金補貼,屬於社會福利機構,收費一般比較便宜;民辦養老機構自負盈虧,為了維持運作,價格通常要高一些。
4.相比之下,平民化、大眾價的公辦養老院顯然更受生活節儉的老人們歡迎。
拓展資料:
民營養老院,相對於公辦養老院。民營養老院,是由民間團體或這個人主辦,再就是民辦公助式的養老組織、機構。[1上世紀60年代初,軍烈屬殘廢軍人才能入住,那是公辦的,相繼五保戶也可以入住了(改革後)。1988年,全國農村已有敬老院36665所,有756個縣(縣級市)在鄉鎮普遍辦了敬老院。城市街道也辦起了敬老院。
6. 機構養老和社區養老的優缺點
社區養老讓老人既享有家庭溫暖、又能體會同齡人認同,一種「雙贏」策略。另外,像社區老年大學這樣的機構,還提供「老有所為」的機會,讓老人比有兒女相伴更有價值感。
老年人入住機構養老院,集中供養,集中居住,由養老院提供日常生活照料等多方面的養老服務,不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子女的負擔,還可以避免因生活習慣等問題而引發老人與子女的沖突。其次,這種養老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將家庭的養老風險分散,實現集體成員養老資源的共濟和共享,在一定范圍內使得風險得到化解。但是,在當前的經濟條件下,敬老院基本上普及不了,即使普及了,老人在傳統觀念的影響下,也很少會選擇入住。
7. 養生養老機構和養老院有什麼區別
養老院,類抄似於社區敬老院,襲只是單純的老年人的一個活動中心,照看他們的起居生活。滇池國際養生養老度假區就是養生養老機構,不僅能夠重視老人的娛樂、健身、養生、生活起居等方面,更注重的是老人的心理、精神健康的培養,培養老人樂活的生活態度,充實精神世界,在興趣中找回自身價值,還老人一顆不老的心。
8. 養老機構的服務宗旨
養老機構服務的主要對象是老年人,但某些養老機構(如農村敬老院)也接版收轄區內的孤殘權兒童或殘疾人。他們的服務宗旨是安排、照料、護理好老人,讓老年人滿意、子女親屬放心,為政府和社會分憂。絕不能只追求經濟利益,而不顧老人的安危、冷暖和利益,這樣的機構將會招致社會輿論的譴責和政府的制裁。我國《老年人社會福利機構基本規范》(2001)要求各養老機構在建院之初都必須明確其服務宗旨,並嚴格按照所設定的服務宗旨開展養老服務工作。當然,養老機構服務宗旨在具體宣傳、表述方式上可以存在差別。目前國內較為普遍採用的描述語言有:"尊老、敬老、愛老、熱情、周到、服務"、"關愛、真誠、溝通、服務"、" 勤懇、熱誠為入住老人服務"、"老人至上、服務第一"、"讓老人滿意,讓親屬放心"和"替兒女盡孝,為政府分憂"等。此外,亦可結合機構的名稱巧妙的制定。
9. 養老機構「營利」和「非營利」的區別
1、服務質量的不同:大部分民辦營利養老機構和公辦非營利養老機構招聘護工主要靠熟人介紹,沒有全方位進行考察綜合素質,造成服務水平較低。
醫療服務。醫療服務水平是很多老年人選擇養老機構需要考慮的必要條件之一,因此很多養老機構會選擇和社區醫院比鄰而建以提供基本的醫療服務,但是養老機構內部的醫療服務顯然比較弱。
2、入住率不高,缺乏強有力的營銷宣傳策略。
大部分養老機構認為不需要為養老機構制定營銷宣傳策略,把機構服務、衛生、環境等各方面條件都盡量做得更好,自然就會有老人入住。
從市場營銷的角度來看,這種看法是錯誤的。特別對於民辦養老機構,一個好的營銷策略是非常重要的,養老機構需要調研老人的需求,從而提供更加專業化的服務。
營銷宣傳可以提升養老機構的品牌形象,增強養老機構的差異化程度,可以更好地滿足老人的需求,吸引更多老人入住,從而提高入住率,不浪費社會資源。
3、志願不同:社會對於非營利這個詞還比較陌生,一般的看法是非「公」即「私」,處在「公」、「私」之間的非營利還沒有被人們廣泛接受和理解,或者說人們對非營利養老機構存在很多疑惑,不願意志願服務。而在經濟發達國家,志願組織的活動是非營利組織的一個重要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