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老年人未來生活會怎樣
老人的未來生活應當會越來越好,因為社會在進步。
在中國,我們要相信人民群眾會越來越照顧好自己的生活,也會淘汰那些不合格的政府官員。
相信自己、相信未來。
② 我國的老年人的人口比例在未來將會出現怎樣的變化
中國在2001年就已開始進入了老齡化社會。
從老齡化社會進入老齡社會,法國用了115年,英國用了47年,德國經過了40年,而日本只用了24年,速度之快非常驚人。根據聯合國的人口統計數據,中國將在2024年至2026年前後進入老齡社會,速度與日本大體相同。
在上世紀70 年代,受「少生優生,晚婚晚育」的計劃生育政策的影響,生育率較低,所以而且現在的年輕人大多是與父母分開生活,獨居老人現象越來越普遍,家庭式養老功能已經越來越薄弱,就說老人們不能再去找什麼工作,退休職工還好有退休金,那麼農村的老人呢?除了種地他們沒有什麼額外的知識和技術來創造收入,但是他們的身體狀況也不允許繼續勞作耕種了,這就給社會帶來了壓力,保障老年人的生活那是需要經濟後盾的。
就好比「僧多粥少」,「粥」是需要人們勞作去提高生產率,但能勞作的人越來越少,分粥的人卻越來越多,這就造成了巨大壓力。
③ 農村老年人越來越多,未來的農村老人該如何養老
農村老年人越來越多,這是一個現實的問題,這也是一個歷史的問題。
我們知道之前的人們都是多兒多女,比如50後60後這一代,但是現在這一帶也慢慢的進入了老齡時期,如果他們是城裡人,他們現在應該享受退休待遇,有空的時候拉著老伴的手,到處旅遊去外面看看,感受到夕陽無限好的人生美景。
但是農村的老人就不一樣了,他們與城裡人最大的區別就是沒有退休待遇,那麼這就出現了一個問題,這些老人的養老問題,老人們老了以後該如何養老?
比如我姑這幾天就要在醫院里打一個星期的針,因為之前得過腦梗,這個病是一種慢性病,他說每年至少要打兩次針,要住兩次醫院。這也是他們最難熬的日子,因為家裡的農活還主要由我姑來分擔,兒子不爭氣,也掙不了多少錢,還喜歡亂花錢。
而我姑一旦住院,家裡的農活就徹底癱瘓了,不但不掙錢而且還要花錢,希望姑姑的身體早日康復,因為那個家裡還真的離不開我姑,雖然年齡大了,但是負擔並沒有減輕,還要管兩個小孫女,真的是太辛苦了。
農村老人的養老問題,這不是一個小問題,農村老人過得好,才會家庭美滿,其實老人問題並不是個退休的問題,比如農村的留守老人,他們常常在孤獨中度過,說句難聽一點,就是死了都沒有人知道。
因此農村的養老院等相關的場所也該完善,使老年人轉變思想,進老院並不是一件丟人的,當然沒有免費的養老院,這一部分的費用也是一個難題。
總之,農村老人的問題養老問題是一個大問題,應該引起大家的重視。
④ 中國未來的老年群體最需要的是什麼
老年群體最需要的是子女的關愛。現在一些老人上賣假葯的當,很大原因就是子女少了對老人的精神關愛。
⑤ 未來二三十年中國的老年人如何養老
⑥ 中國老人未來的出路是自殺嗎
個人觀點,這個話題挺沉重的,老人年邁體衰了或卧床不起了,身邊有知冷知熱的孝順兒女還好,有兒女不盡孝道,嫌棄老人,實屬悲哀啊,有條件的入敬老院,可敬老院的社會體制功能也太渺小懦弱了,這應該是個值得全社會注重的現實問題-老年人的養老問題
⑦ 未來會有哪些新行業,有適合老年人的嗎
未來肯定有的 雖然時代在進步 但是人們的工作需求還是要滿足的 未來的新行業嘛 現在還無法預測
⑧ 對於未來的老年生活你有什麼期待
如果說我老了之後,我希望我可以有一個房子,然後再在農村生活,我可以出去釣釣魚,可以放個風箏,可以去養一隻羊,還有帶著我的狗狗去逛街,去幸福的和我的未來的另一半去生活,去散步做飯,
⑨ 未來中國老年人的生活應該怎樣
沒錯,如今的我們,風華正茂青春無敵,但我們終歸也有老的一天。當我們也老了,未來老年生活是什麼樣的?我們曾經想像過嗎?很多人或許會這樣想像,等自己老了就回鄉下,養養花,種種菜,多愜意!這種想法無疑是我們內心深處「思鄉情愫和田園情結」的混合產物,繼承了中國幾千年來「落葉歸根」的古老傳統。然而,這種生活太過理想化。等我們老了,這鄉下是否還是我們現在記憶中的鄉下?可以預見的是,我們當前所說的鄉下,在未來幾十年中,其變化勢必天翻地覆甚至面目全非,或許進化成了城市,或許成了別樣的農村,或許早沒有私家花園可養花種菜。即使過了幾十年,鄉下還是現在的鄉下,長期在城市生活的我們,真能適應這種「還朴歸真」的生活嗎?我對自己未來的生活想像是住老年公寓,公寓生活或許更為現實,也更符合目前生活形態發展趨勢。老年公寓應該是建在我們目前所在城市的郊區,這個郊區地域或許不是現在的郊區,或許會延伸擴展其原有界限,環境優美,空氣清新,恬靜舒心,利於養生。最關鍵的是,它處在城市和農村的交界處,既滿足了我們期冀回歸鄉土的人生願望,又不至於脫離我們熟悉的城市太遠。在老年公寓里,住的都是老年人,也就不存在什麼代溝,大家彼此生活在同樣的年代區間,有著同樣的生活記憶背景,就不會有溝通障礙交流斷層,想必相處得其樂融融歡快無比。兒女們周末或節假日有空也帶著小傢伙們,常來看望我們這些長輩,逢年過節還帶我們回去和他們吃團圓飯,我們和兒女們也不會因家長里短日常小事而煩心或操心,這樣或許更能增進代際感情。每一代人都擁有一片屬於自己而且適合自己的生活空間,代際之間彼此又緊密牽系著與生俱來的生命和情感關聯,這才是「距離產生美」的最佳詮釋。如果不幸的是,老伴先走一步,我們在老年公寓里也不至於空虛寂寞,碰到合適的也完全可以枯木逢春再找個伴,這生活過得不是很好嗎?未來老年的我,在公寓里的休閑生活,既要玩體力也要玩腦力。玩體力,是讓自己能多活幾年,多幾個觀賞太陽如何升起的早晨,比如散散步,學學太極,實在走不動也打不了,就學和尚盤腿吐故納新、瞑思宇宙萬物;玩腦力,是預防或延緩自己老年痴呆,俗一點的腦力活就玩玩牌、打打麻將,雅一點的就背背紅樓夢,把《紅樓夢》所有詩詞全給背得滾瓜爛熟,時不時吟唱自娛乃至自我陶醉,也未嘗不是一種樂趣。當然,還有一種兼備體力、腦力雙重特性的活,那就是寫博客。能活到老、博到老,該是一件多麼幸福和自豪的成就啊!電腦前的你,想像過自己的老年生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