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敬老養老 > 老年人的身體

老年人的身體

發布時間:2020-11-29 12:13:03

A. 對中老年人來說如何調養自己的身體

與年輕人相比,老年人的消化功能降低,心血管系統及其他器官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老化,為了適應這些變化,老年人在日常飲食中應注意以下十個方面:
一、飯菜要香
老年人的味覺、食慾較差,吃東西常覺得缺滋少味。所以,為老年人做菜尤其要注意色、香、味。
二、質量要好
老年人體內的代謝以分解代謝為主,需用較多的蛋白質來補償組織蛋白的消耗。因此要多吃些雞肉、魚肉、羊肉、牛肉、瘦豬肉以及豆製品,這些食品所含的蛋白質均屬優質蛋白,營養豐富,容易消化。
三、數量要少
研究表明,過分飽食對健康有害,老年人每餐應以七八分飽為宜,尤其是晚餐。
四、蔬菜要多
新鮮蔬菜不僅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礦物質,還有較多的纖維素,對保護心血管、防癌、防便秘都有重要作用。每天蔬菜的攝入量應不少於250克。
五、食物要雜
蛋白質、脂肪、糖、維生素、礦物質和水是人體必需的六大營養素,這些營養素廣泛存在於各種食物中。為平衡吸收營養,各種食物都要吃一點。如果條件允許,每天的主副食品應保持在10種左右。
六、菜餚要淡
吃得太咸會增加心臟、腎臟的負擔,容易引起血壓增高。
七、飯菜要爛
老年人的牙齒常有松動和脫落,咀嚼肌變弱,消化液和消化酶分泌量減少,胃腸消化功能降低。因此,飯菜要做得軟一些,爛一些。
八、水果要吃
水果中含有豐富的水溶性維生素和金屬微量元素,這些營養成分對於維持體液的酸鹼度平衡有很大的作用。
九、飲食要熱
老年人對寒冷的抵抗力差,如果經常吃冷食會引起胃壁血管收縮,供血減少,並反射性地引起其他內臟血循環量減少,不利健康。因此,老年人的飲食應稍熱一些,以適口進食為宜。
十、吃得要慢
細嚼慢咽能減輕胃腸負擔,促進消化。吃得慢些還容易產生飽腹感,防止進食過多。
心腦血管疾病可以試試美國優氏福的「凱樂醇」

B. 老年人應該如何保養身體呀

老年人保養身體首先要預防三高的發生。老年人一定要養成一個良版好的生活作息,權盡量不熬夜,不抽煙。不喝酒。按時吃飯,生活一定要有規律,然後要適當的運動。老年人不能長時間的久坐久站,老年人是一定要散散步,或者是做其他的有氧運動,然後每年都定期去醫院進行全身檢查,這樣可以減少疾病的發生,平常一些含有色素的東西一定不能吃,老年人可以適當的吃一些保健品,提高身體免疫力。

C. 老年人如何保養好自己的身體

隨著社會進步以及時代的發展,人們也越來越注意自己身體健康,並且大部分老人也開始更加註意自己身體素質,因此在日常生活當中也開始注意養生。而老人應該用適合自己的方式來保養自己的身體。

最後老人要想保養好自己的身體,就需要注意自己的生活習慣,合理的生活習慣可以使老年人在生活當中身體健康。

D. 為什麼老年人身上有一股味道(老年味)

我們靠近老年人身邊的時候,都會聞到一股和正常人身上味道不一樣的味道,這是與他們身體的自然老化和年齡比較大的養成的生活習慣有一定的關系的。因為人年齡大了之後,身體的活動性大大下降,但是身體的老化速度卻越來越快。

人年齡大了之後都會有這種味道,也被稱為老人味兒,因為年齡大了之後身體皮膚脫落的速度更快了,然後又由於現實的條件沒有辦法及時得到有效的清洗,自然就容易出現這些味道了,這是不可避免的,有的時候不是自己想就能做某些事情的,還是受到客觀條件限制的。

E. 老年人如何保養身體

給出以下幾點建議:

1、養成良好的個人習慣:不吸煙或喝酒有節制,睡眠七至八小時,平衡營養,注意攝取新鮮蔬菜、水果等,掌握飲食原則,餐量宜少、餐次宜多,進餐時,不能吃得過飽,最好能以半飽或八成飽為限。飲食以溫熱熟軟為宜,最忌粘硬生冷,如有條件可經常食用些蜂蜜。

2、合理的鍛煉,我們每天回家以後,盡量抽時間陪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出去轉一轉,散步是最好的鍛煉,而且時候老年人,我們拉著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的手到處走走,他們會因此健康很多。

3、鼓勵參加社區活動,我們的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都有不同的性格,無論怎麼樣,我們都要鼓勵他們出去參加社區的一些老年人活動,因為老人多交流會促進身體健康。

4、保持愉快的心情,我們要隨時關注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的情緒,老人家的情緒很重要,直接影響到健康,所以大家要特別關注這一點,保證自己的老人有一個快樂的心情。

5、合理的營養搭配,我們家裡的老年人,對於自己的身體營養不是很關心,畢竟他們來自的年代是很艱苦的,所以我們要多注意他們的飲食,保證營養的均衡攝入。

6、旅遊是最好的健康調節,我們經常和自己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一起出去旅遊,這樣我們可以提高他們的興趣,旅遊本身就是一種身心的調節,一家人在一起是一種溫暖,世界上最好的親情療養。

F. 老年人身體機能的特點

·脂肪蓄積,血脂上升
老年人新陳代謝減慢,加上活動量較少,需要的熱回量也較低,此時如果攝答取過量餐食及點心,體內會積存過多的熱量而肥胖起來。老年人體內總血脂也隨年齡增加而增加,其中主要是總膽固醇量增加,甘油三酯也明顯增加。·骨質密度降低
40歲以後骨密度逐漸降低,老年以後骨膠質減少,鈣含量降低,使骨質疏鬆和骨脆性增加,容易發生骨折。據統計,我國60歲以上老人骨質疏鬆症的患病率為24.6%。

·蛋白質合成速度減慢
老年人體內蛋白質合成與分解速度明顯低於年輕人,容易出現血液中蛋白含量降低,發生水腫和營養性貧血;在受到外傷或感染時,痊癒及恢復得緩慢。

·生理功能逐漸衰退
老年人代謝減慢,各器官隨年齡和體內自由基傷害的增加而衰退,免疫功能下降,對外界和體內環境改變的適應能力減低,體力下降。

G. 老年人的身體保健

美國保險公司對數百名年逾百歲的老人進行調查研究,發現長壽者中很多是體弱多病的「老病號」,而那些平素表現健康、與疾病極少打交道的人卻往往來不及步入長壽的行列,便離開人世。
為何說老人體弱多病者的壽命得以延長?
首先,通常體弱多病者大多蘊含一種求生慾望所賦予的本能,因自知有病,常能珍惜和保養自己的身體。長期調理得當,往往比那些「壯」而忽視自我保健的人更長壽;而自覺沒病的人卻容易麻痹大意,以致忽視了各種危險信號。
其次,體弱多病者在與疾病斗爭的過程中,每「拼搏」一次,都可能為自己身體掙得一筆寶貴的財富。德國醫學家研究發現,經常反復感冒的人比不常感冒的人往往少得癌症。感冒能刺激人體免疫系統產生較多的干擾素,還能激活某些免疫細胞。同理,體弱多病者在抵禦其它疾病時也會產生這些效應,使之在突發疾病時能應付自如,盡量少出意外。
最後,體弱多病者不做力不從心的事,盡量避免生氣,生活得比較安逸。這樣,能量消耗相對緩慢,節約了生命能源。然而,一些一貫身強體壯者,盲目地認為自己身體好,生活不規律、飲食無節制、熬夜都無所謂,而且爭強好勝,攀比心強,常追浪趕潮,到頭來自食苦果。根據臨床觀察,確實有不少患者年輕時就體弱多病,或在邁入老年之前患過嚴重疾病,卻相當長壽。盡管有研究證明,經常反復感冒能激活某些免疫細胞,但不是所有的體弱多病者都能長壽,這要看病情的嚴重程度和對身體的影響程度。
體弱多病者更應該避免生氣,的確會更注重保養自己。患者因為患病對生命更加珍惜,也會注意調理性情和飲食起居,收獲了相對比較有質量的老年生活和更長的壽命。但到了老年期,經常感冒,多病體弱,常常是免疫力低下的徵兆,還是必須引起警惕,及時到醫院檢查,即使檢查結果一切正常,也應認真反思一下自己的生活起居是否有不當之處,多加小心,細心調養,才能延年益壽。 1、避噪音
如果老年人較長時間接觸噪音,會使本來開始衰退的聽覺更容易疲勞,內耳的微細血管常處痙攣狀態,使內耳供血不足,聽力就會迅速減退,甚至發生噪音性耳聾。所以,老年人應盡量減少噪音對聽力的干擾。
2、戒挖耳
老年人喜歡用耳勺、火柴棒等挖耳朵。這是由於老年人的生理性血液循環減弱,耳道內分泌物減少,產生乾裂感,有時感到奇癢,不堪忍受,通過掏耳刺激後,可以得到暫時緩解。但是這樣做容易碰傷耳道引起感染、發炎,甚至弄壞鼓膜。科學的方法是耳道奇癢難忍時,用棉簽浸入少許酒精或甘油,輕拭耳道。也可內服維生素E、C和魚肝油,內耳發癢就可得到緩解。
3、謹慎用葯
人到老年,疾病較多,老年人常常使用抗生素,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鏈黴素、慶大黴素、卡那黴素等抗生素,不要一次過量,或者服用時間過長,可與其它葯物交替使用,也可換用中葯治療。
4、經常按摩
老年人聽力減退,與內耳血液循環減弱也有一定的關系,而局部按摩可增加血液循環,也可保持聽力。按摩時可取翳風穴(耳垂後凹陷處)、聽會穴(耳垂前凹陷處與翳風穴隔耳對稱)早晚各進行一次,每次5~10分鍾。
5、情緒穩定
人到老年要控制情緒,情緒波動會導致體內植物神經失去正常的調節功能,使內耳器官發生缺血、水腫和聽神經營養障礙,出現聽力銳減或耳聾。 老年群體及其個人在一定的社會條件制約和價值觀念指導下形成的、滿足自身生活需要的全部活動形式與行為特徵的體系。內容包括老年人勞動職業生活、社會政治生活、精神文化生活和家庭日常生活4方面。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生理、心理的老化,必然導致產生各種不同於其他年齡群體的特殊需求,滿足其需求的生活活動模式隨之發生變化,從而構成老年生活方式的特點:①逐漸從勞動職業生活活動中退出。這是老年生活方式最突出、最根本的特點。越到高齡期,這一特點表現得越明顯。與此相應的是勞動收入的喪失或減少,從而需要依靠年金、保險、社會救濟或個人資產等作為自己的收入保障。其數額一般都比以前有所降低,因而將使消費受到一定的限制。老年人的消費指向集中於日常生活基本需求的滿足。②社會政治活動明顯減少,相應的是與社會接觸減少,人際交往的頻率顯著降低,嚴重的甚至可能產生與社會的脫離,於是容易產生孤獨感和失落感。③精神文化生活活動的內容發生明顯的變化。首先,從事學習和接受教育的活動顯著減少。老年人學習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增進社會交往。其次,勞動職業活動和社會政治活動的減少,個人閑暇時間增多,使人們的各種興趣愛好顯著增加。④家庭生活活動成為活動的主要內容。家庭是活動的主要場所,家庭成員成為老年人生活的主要夥伴。因此,家庭生活活動的好壞,直接影響著老年生活的質量。⑤生活活動空間明顯縮小。家庭成為老年人生活活動的主要空間;家庭成員成了老年人人際交往的主要對象。這將給老年人生活質量帶來多方面的影響。
不同社會的老年生活方式具有各自不同的特點。中國社會具有敬老的傳統,家庭意識較為濃厚,中國老年人絕大多數生活於家庭之中,普遍受到晚輩的愛護和尊敬,在家庭中仍佔有重要的地位,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一、尋找精神寄託
老年人離、退休後,離開了長期從事的工作、熟悉的集體,會感到空盪盪的。為此,老年人應當重新安排生活,尋找精神寄託,使生活過得充實而有樂趣。所以,老年人應培養幽默感,這樣可為自己創造一個充滿歡笑的天地。還應當走出家庭的圈子,擴大社會交往,去開拓自己的新天地。可經常參加一些集體活動,多結識一些朋友,平時可以聊聊天、串串門,若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可以找朋友傾訴,使情緒得到發泄,恢復內心的平靜。老年人的生活應有規律,把每天的生活安排得有條不紊,這對保持身體健康和良好的心境都頗有裨益。
二、正確對待離退休
退休後,老年人應愉快地面對角色的變化,將退休看作是合理的社會安排,是新的社會生活的開始。可根據自己的特長和興趣愛好,尋找新的社會角色。老年人更要扮演好在家
老年人切莫自我封閉
庭中的角色,與老伴要搞好關系,雙方能夠相互支持,相互理解,就不會感到孤獨和寂寞。
三、念好「老」字經
老年期是人生經歷的最終年齡階段,無論生理特點還是心理特點,都與青壯年階段不同,因此,老年人要想健康長壽,安度晚年,必須從「老」字出發,念好「老」字經。
①要知老:老年人必須承認自己已經老了,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量力而行,不要勉強,更不要好勝逞強,不要去做有害身體健康的舉動;
②心不要老:就是心理上不怕老,不服老,要不斷激發自己,戰勝自我,始終保持年輕人那種雄心;隆志;
③要忘記老:就是不要讓「老」字占據自己的頭腦,要對生活抱樂觀的態度,從心理上避免自我老化。
四、堅持健身運動
人的心理健康,是以身體健康為基礎的,而健康的身體主要來自不斷的健身運動。老年人最大的變化是從「多動」到「少動」,由於活動減少,不僅會加速機體衰老,同時也會導致心理衰老。因此,經常堅持健身運動,既是心理養生的重要內容,也是心理養生的有效手段。
老年人經常堅持健身運動有以下好處:
①能提高心臟的功能,加強心臟收縮力,使心臟輸出血量增加,並獲得充足的氧氣,從而增加心臟的儲備力;
②能改善呼吸系統的功能,增大肺活量,從而使機體獲得更多的氧氣;
③能增強機體各組織器官的生理功能,提高對環境的適應力,改善新陳代謝,提高免疫功能和人體素質;
④能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健身運動是延緩心理衰老的有效途徑。
五、勤奮用腦
人的心理活動是以大腦的生理狀態為物質基礎的。大腦老化是一個不間斷的逐漸發展過程,堅持讀、寫、繪畫和各種思維活動,是保持大腦活力的有效措施。經常思考問題,可使大腦皮層中主管思考領域的神經細胞之間形成新的聯系,使思維活動更加敏銳靈活。
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標准
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標准有如下幾點:
一、感知覺尚好。稍有衰者,可通過戴眼鏡、助聽器等方法彌補,判斷事物不常發生錯覺。
二、記憶良好。能輕松地記住一讀而過的七位數字可說明記憶良好。
三、邏輯思維健全。說話不顛三倒四,回答問題條理清晰。
四、想像力豐富。不拘泥於現有的框框,做的夢常新奇有趣。
五、情感反映適度。積極的情緒多於消極的情緒。對事物能泰然處之。
六、意志堅強。辦事有始有終,能經得起悲傷和挫折。
七、態度和藹可親。能知足常樂、制怒。
八、人際關系良好,樂意助人也受他人歡迎。
九、保持學習的興趣。能堅持某一方面不倦地學習。
十、有正當的業余愛好。如養魚、下棋、種花等喜好。
十一、與大多數人的心理活動基本保持一致。
十二、保持正常的行為。能堅持正常的生活、學習、工作和活動。能有效地適應社會環境變化。 1.不要在空腹或飽腹狀態下晨練。可吃少許食物,至半飽後稍事休息再到戶外進行晨練。
2.「聞雞起舞」不宜提倡。有的人清晨三四點鍾即爬起來鍛煉,然後再回去睡個「回籠覺」,這樣不但易吸入污染空氣,還會使生物鍾錯亂,導致疲勞、早衰。最好是等太陽出來後再開始晨練,因為日出前地面空氣污染最重且此時氧氣也少,日出後綠色植物開始光合作用,吸入二氧化碳吐出氧氣,空氣方達清新。
3.氣溫過低不宜晨練。秋、冬季早晨若氣溫過低或氣溫突降不宜晨練,尤其是老人、體弱者,體溫調節能力差,受冷易病。
4.陰雨天忌在林中晨練。雖然雨天仍可進行晨練,但不宜在樹林中練,因樹木此時未受陽光照射仍吸氧吐碳,會使人二氧化碳中毒。
5.雨霧天氣不宜晨練。今天的「霧」與過去的「水霧」不同,由於污染嚴重,因此多為「污染霧」,細小的霧滴含有大量污染物質和致病菌,晨練時呼吸量增加,會吸入更多的污染物,嚴重者會產生呼吸困難、胸悶、心悸等。 (一)要選擇適宜的鍛煉項目
(二)運動鍛煉要循序漸進
(三)運動鍛煉要持之以恆
(四)要按運動處方進行體育鍛煉
(五)運動過程中加強醫務監督
(六)老年人在體育鍛煉期間要遵循正常的生活制度
要注意營養均衡,多食易消化、高蛋白、高維生素、少脂肪的食物。要戒煙,因為吸煙能誘發心絞痛,並能增加肺癌的發病率。少飲酒或戒酒可保護肝臟。 10個要點
1.飯萊要香。老年人味覺、食慾較差,吃東西常覺得缺滋少味。所以,為老年人做飯菜要注意色、香、味俱全。
2.質量要好。老年人體內代謝以分解代謝為主,需用較多的蛋白質來補償組織蛋白的消耗。如多吃些雞肉、魚肉、兔肉、羊肉、牛肉、瘦豬肉以及豆類製品,這些食品所合蛋白質均屬優質蛋白,營養豐富,容易消化。
3.數量要少。研究表明,過分飽食對健康有害,老年人每餐應以八九分飽為宜,尤其是晚餐。
4.蔬菜要多。新鮮蔬菜是老年人健康的朋友,它不僅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礦物質,還有較多的纖維素,對保護心血管和防癌防便秘有重要作用,每天的蔬菜攝入量應不少於250克。
5.食物要雜。蛋白質、脂肪、糖、維生素、礦物質和水是人體所必需的六大營養素,這些營養素廣泛存在於各種食物中。為平衡吸收營養,保持身體健康,各種食物都要吃一點,如有可能,每天的主副食品應保持10種左右。
6.萊餚要淡。有些老年人口重,殊不知,鹽吃多了會給心臟、腎臟增加負擔,易引起血壓增高。為了健康,老年人一般每天吃鹽應以6一8克為宜。
7.飯菜要「爛」。老年人牙齒常有松動和脫落,咀嚼肌變弱,消化液和消化酶分泌量減少,胃腸消化功能降低。因此,飯菜要做得軟一些,爛一些。
8.水果種類要豐富。吃各種水果含有豐富的水溶性維生素和金屬微量元素,這些營養成分對於維持體液的酸鹼度平衡有很大的作用。為保持健康,每餐飯後應吃些水果。
9.飲食要熱。老年人對寒冷的抵抗力差,如吃冷食可引起胃壁血管收縮,供血減少,並反射性引起其他內臟血循環量減少,不利健康。因此,老年人的飲食應稍熱一些,以適口進食為宜。
10.吃時要慢。有些老年人習慣於吃快食,不完全咀嚼便吞咽下去,久而久之對健康不利。應細嚼慢咽,以減輕胃腸負擔促進消化。另外,吃得慢些也容易產生飽腹感,防止進食過多,影響身體健康。 長壽是亞洲(Macribiotics)流行的一個話題,以健康長壽為目標的膳食計劃其焦點基本集中在三個方面: 新鮮的全營養食物(多樣化、應季); 經過適度烹飪的; 以素食為主。我們稱這個計劃為精力充沛且長壽的生活方式規劃。 避免過量進食
營養研究者們認為:長壽的最佳方式是避免過量飲食。你吃了多少,是根據進食完畢半小時後的感覺來判斷的。如果你感覺很飽,那麼就吃太多了,所以下次吃到一定程度就要停止。正在進行的研究表明,當動物(如小鼠,大鼠甚至黑猩猩)進食量減少至飽和的70%時,壽命增長了40%,並減少了患退行性疾病(如關節炎、心血管病、老年性痴呆、各種癌症等)的風險。
總之,我們應該以低熱量食物為主,這些食物中要有適量的蛋白質,並可以提供大量的、容易被身體吸收利用的營養物質;要在真正飢餓的時候才進餐,保證每餐食入的都是高質量的食品。如果想降低整體的熱量攝入水平,可以嘗試斷食,每周禁食一天,每個月禁食三天。斷食並不是一點食物都不吃,而是以果蔬汁、米湯為整天的能量來源。
註:體質虛弱需在專業人士監督下進行斷食療法。
長壽膳食的食物組成:
●糙米、富硒大米和其他全谷類
●適度烹煮的蔬菜-尤其是顏色鮮艷的蔬菜,比如西蘭花、胡蘿卜、南瓜
●種類豐富的豆類及其製品,如青豆、黒豆、赤不豆、黃豆及豆腐、味噌、豆豉等
●海藻
●水果、適量的堅果
●魚
●適量的酸奶、乳酪
應該避免的食物
●甜食
●精加工的麵粉與精加工的食品
●畜肉和家禽
●果醬、果脯或大量的經過加工的水果(如烤蘋果和果盤沙拉。)
研究顯示,長壽膳食中的食物富含植物營養素或經過研究證明的、對健康有益的食物成分,如維生素A、C、E、B族復合維生素,類胡蘿卜,生物類黃酮等,這些物質具有抗氧化特性,可以保護心血管系統健康,幫助抗癌;同時也提供豐富的鈣質、鋅、硒等維護骨骼、免疫系統、生殖系統的礦物質。
一味吃素不利於老年人的健康
在生活中,很多老人由於害怕血脂過高,所以對葷菜總是抱著敬而遠之的態度,有時很想打打「牙祭」,但出於「健康」考慮,只得剋制自己的慾望。其實,一味吃素對老年人的健康也極其不利,它可以導致多種危害。
一、增加心臟血管疾病的發病率
長期素食會導致低膽固醇血症,膽固醇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也是人體細胞膜、性激素、皮質醇等的物質基礎,對白細胞活動起著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老年婦女血液中膽固醇含量過低時,死亡率會增加4倍,其中冠心病的發病率升高是重要的原因。日本、義大利的研究者在調查南北方居民腦中風的發病率時發現,南方居民常吃肥肉等膽固醇豐富的食物,得中風的人反而比北方少吃這些所謂有「害」食物的人少。低膽固醇易致腦出血性中風,是因為缺乏膽固醇者血管的脆性明顯增高,容易破裂出血,特別是在有高血壓的情況下。
二、增加抑鬱症的發病率
老年人患抑鬱症的比例遠遠高於中青年人。這除了與衰老所導致的社會適應能力下降,以及人到老年之後各種生活不良事件增多(如喪偶、離退休、疾病等)有關之外,還與老人的飲食結構有關。據國外的醫學研究表明,長期素食或葷素搭配不合理的老人,由於血清膽固醇含量低下,出現抑鬱症的相對危險性增大。研究者經過調查發現,在患有低膽固醇血症的老人中,70歲以上者有16%出現明顯的抑鬱症狀,80歲以上者有14%因抑鬱而發生危險。他們的解釋是,低膽固醇可使腦內血清素攝取速度加快,血清素有明顯的抑制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的作用,因此低膽固醇血症直接導致或加速老年抑鬱症的發生。
三、增加腫瘤的發病率
長期素食者往往表現為蛋白質攝入不足。許多素食者,攝入蛋白質的來源主要是米飯、麵粉等。這類食物中蛋白質的質量較差,如果食者平時又不注意吃蛋白質質量高的豆類食物,就會發生蛋白質不足。蛋白質不足會使身體虛弱,抗病能力下降,導致各種疾病的發生,其中也包括惡性腫瘤,特別是引起消化道腫瘤。醫學研究已經證明,蛋白質不足是胃癌發生的一個危險因素。動物實驗發現,動物食高蛋白飼料可以減少胃內亞硝胺致癌物的合成。這說明老年人適當增加蛋白質是很有必要的。豬瘦肉、牛肉、羊肉、雞肉、鴨肉、魚類以及海產品都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雞蛋和牛奶更是含豐富蛋白質的佳品。維生素被稱為「抗癌先鋒」。動物食品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特別是脂溶性維生素。比如,維生素A在動物肝臟、蛋黃、奶油、蝦、蟹、帶魚中含量較高。如果體內缺乏維生素A,就容易發生皮膚癌、口腔癌、肺癌等。另外,長期素食會引起核黃素(維生素B2)缺乏,也不利於防癌。含核黃素量多的食物有動物肝、腎、乳類、豆類、蛋類、香菇等。
四、影響老人的性功能
美國麻省大學醫學院一項研究發現,吸收過少蛋白質的男性,其睾丸激素分泌亦會偏低,因而直接影響其性能力。而素食者和一些牙齒已脫落或缺乏食慾而少吃肉類的老人,則最有可能出現這種情況,因為肉類正是蛋白質一個主要來源。負責研究的醫生朗科普解釋,老人缺少蛋白質會令一種妨礙性激素的球蛋白分泌增加,因而減少製造睾丸激素。而缺少睾丸激素,除會影響性能力外,還會減少紅血球數目,導致骨質疏鬆和影響肌肉生長。
老人適量食用零食 有利身體健康
通常來講,零食是年輕人的專利,往往與老年人掛不上勾,美國國家健康與營養調查的數據顯示,65歲以上的老年人適當吃點健康零食,有助補充身體能量和營養,有利於身體健康。專家為老年人總結了一份零食清單:
1、睡眠不好者:可在睡前喝一杯溫熱牛奶,或吃兩顆核桃,其中的鈣、鎂元素有助於睡眠。
2、記憶力減退者:吃一些含微量元素和不飽和脂肪酸較多的堅果(核桃、榛子、杏仁、瓜子、花生等),健腦益智。
3、糖尿病患者:應選血糖生成指數低的食物,如低脂牛奶、全麥麵包、蕎麥面、黑米粥、黃瓜、西紅柿等。
4、高血壓患者:可以在兩餐之間吃一些含鉀高的水果,如橙子、蘋果、香蕉、哈密瓜,或豆漿、紅薯、煮土豆等零食,既可以補充熱量又可以調節血壓,可謂一舉兩得。
5、動脈硬化患者:可以常吃一些富含維生素C和抗氧化劑的食物,如大棗、獼猴桃、柚子、葡萄乾等,以增加血管彈性。 1、很多人誤以為昏暗的燈光適合老人,可以傳遞安寧的感覺,其實並非如此,老人房的燈光要有明亮的主光源,再點綴一些點光源,在書架、寫字台或躺椅的地方不需要裝射燈,射燈較為刺眼,不適合老人的閱讀習慣。
2、老年房材料選擇注意環保,盡管所有的裝修都要做到環保,但是對老人和兒童的住房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如環保標准要求與學校、幼兒園一樣,老人房所用的塗料、板材傢具,要格外注意環保標准,如選擇塗料一定要看「VOC」。
3、老年房盡量避免拐彎抹角,房間的動線設計要流暢合理,從進房間到床,到去衛生間,到寫字台等各個區間不要拐彎抹角。
3、收納高度伸手可得老人都有很多東西需要收納,可以專門做個陳列牆(架),用來展示具有紀念意義的物品,如果沒有特別的需求,做好收納也是必須的。
4、洗手間最好裝電話洗手間除了防滑,要用坐廁,淋浴區要有座位,還要有扶手,有條件的最好裝上電話。防滑方面,除了做出防滑的紋理,還可以將淋浴區的四周做出凹槽,讓水流走,減少了滑倒的可能性,此外還可以鋪一塊防滑墊。
5、衣櫃入牆增加了老人房的使用面積,深色遮光布可以讓主人擁有良好的睡眠環境。櫃子的尺寸和款式有特別的講究,簡單的五斗櫃最符合老人的使用習慣,同時老人不便登高或彎腰,櫃子和抽屜的高度應控制在80-150厘米,只要伸手就可以了而不用爬上蹲下。如果為了利用空間可以將衣櫃做到頂,但是取東西時就一定要年輕人動手。
6、老人房的設計有特別的要求,與兒童房一樣,要採用環保級數最高的塗料,傢具沒有尖銳的稜角,洗手間特別注意防滑並裝上電話,方便父母在任何有需要的情形下都能第一時間撥通子女的電話。
7、老人房選擇在面對花園的朝向,地面做麻紋處理,既舒適又安全,最貼心的是鋪有軟墊的矮凳,方面老人坐下站起。傢具的邊角要圓潤,線條要簡潔大方,造型以穩重結實為主,老人的腰多有不好,偏硬的布藝沙發更吻合老年人的健康需求,如果是實木傢具,可以在上面加一張軟墊。

H. 老年人如何保養身體

老年人生理機能減退鈣流失容易造成骨折,飲食中選擇含鈣量高的食品,乳類及乳製品大豆及豆製品,還有芹菜山楂香菜,多吃一些補腎的,營養學老人又三多三少···蛋白質多,維生素多,纖維素多。糖類少,脂肪少,鹽少。每天喝粥容易消化益胃生津。主張少量多餐細嚼慢咽。
居住環境干凈空氣流通陽光充足宜早卧早起右側卧為佳忌蒙頭而睡。。。每天晚上用熱水泡腳注意大小便通暢。
適當的運動飢餓的時候不要運動天冷的時候要注意防寒保暖
而且應掌握自我監護知識鍛煉三個月進行自我健康小結總結睡眠·二便~食慾·心率·正常與否

I. 老年人如何保持身體健康

少吃多餐,飯後散步,睡前誤飲水,少吃補品,心情開朗,不為兒女操心,不計較分毫。

J. 老年人的身體健康

老年人的常見病包括冠心病,心絞痛,高血壓,糖尿病,糖尿病周圍神經病版變,腦梗塞,腦缺血,胃權痛,消化不良,便秘,老年性的頭暈,關節痛,骨質疏鬆,骨折,心力衰竭,腦出血,經常咳嗽的病人可有慢性支氣管炎,肺炎,肺纖維化,肺氣腫等等。另外,還有一些老年人,年紀過大,各個臟器功能衰退,出現心肺功能的衰退,還有一些老年人年紀大了之後還可以出現出現老年痴呆,生活行為不能自控。

閱讀全文

與老年人的身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市基本養老保險規定第183號令 瀏覽:711
農村養老制度的滿意度調查 瀏覽:955
事業單位養老金計算錯誤該怎麼辦 瀏覽:352
聽了上海遠程老年大學體會 瀏覽:646
女性做支原體檢查怎麼做 瀏覽:870
老人在敬老院意外死亡賠償多少 瀏覽:881
如何做個讓父母驕傲的鳳凰男 瀏覽:112
貴陽高檔養生會所哪裡在招工 瀏覽:734
北京養老金變更發放銀行 瀏覽:871
蘭州老年大學太極拳班 瀏覽:576
養老保險交三千能領多少錢 瀏覽:805
灣里老年大學位置 瀏覽:950
連雲港養老金調整 瀏覽:624
老人為什麼爬高塔 瀏覽:859
中專大概是什麼時候體檢 瀏覽:123
長壽花為什麼越長越矮 瀏覽:331
北京養老護理怎麼樣 瀏覽:980
貴州老年大學有什麼班 瀏覽:394
重陽節三清 瀏覽:926
孝順的品質的詞語 瀏覽: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