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敬老養老 > 老年人古詩

老年人古詩

發布時間:2020-11-28 07:49:15

⑴ 贊美老人的詩句

1、醉中真·不信芳春厭老人

宋代:賀鑄

不信芳春厭老人,老人幾度送余春,惜春行樂莫辭頻。

巧笑艷歌皆我意,惱花顛酒拚君瞋,物情惟有醉中真。

譯文

我不相信春天會討厭老年人,老年人還能送走幾個殘春?盡情地惜春行樂吧。且不要嫌沉溺行樂太多太頻。

美麗的笑容,艷情的歌曲,都特別符合我的情味。我愛花愛酒簡直要愛得發狂,也不怕你嗔怪責備。因為物性人情,只有在大醉中才最純真實惠。

2、戲問花門酒家翁

唐代:岑參

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壺百瓮花門口。

道傍榆莢巧似錢,摘來沽酒君肯否。

譯文

老人七十了還在賣酒,無數個酒壺和酒瓮擺放在在花門樓口。

路旁的榆莢好似那成串的銅錢,我摘下來用它買您的美酒,您肯不肯呀?

3、漁父

唐代:張志和

八月九月蘆花飛,南溪老人重釣歸。

秋山入簾翠滴滴,野艇倚檻雲依依。

卻把漁竿尋小徑,閑梳鶴發對斜暉。

翻嫌四皓曾多事,出為儲皇定是非。

譯文

八九月蘆花滿天飛,南溪老人垂釣回來。

秋天的山從隱約映入眼簾,野艇靠著欄桿隱約可見。

拿著魚竿尋找著小路,對著斜陽梳著白發。

反而是商山四皓多管閑事,為皇太子定奪是非正誤。

4、戲題湖上

唐代:常建

湖上老人坐磯頭,湖裡桃花水卻流。

竹竿裊裊波無際,不知何者吞吾鉤。

譯文

一位老人獨坐磯頭上垂釣,湖面的桃花隨著溪水緩緩流去。

竹竿隨風輕輕擺動,煙波浩渺一望無際,不知道哪一條魚會上鉤?

5、浪淘沙令·伊呂兩衰翁

宋代:王安石

伊呂兩衰翁,歷遍窮通。一為釣叟一耕傭。若使當時身不遇,老了英雄。

湯武偶相逢,風虎雲龍。興王只在談笑中。直至如今千載後,誰與爭功!

譯文

伊尹和呂尚兩位老人,困窘和順利的境遇全都經歷過了。他倆一位是釣魚翁,一位是奴僕。如果兩位英雄遇不到英明的君主,最終也只能老死於山野之中。

他們偶然與成湯和周武王相遇,英明的君主得到了賢臣,猶如雲生龍、風隨虎一般,談笑中建起了王業。到現在已幾千年了,誰又能與他們所建立的豐功偉業一爭高下呢?

⑵ 描寫老年人的詩句

1、醉中真·不信芳春厭老人

宋代:賀鑄

不信芳春厭老人,老人幾度送余春,惜春行樂莫辭頻。

巧笑艷歌皆我意,惱花顛酒拚君瞋,物情惟有醉中真。

譯文:

我不相信春天會討厭老年人,老年人還能送走幾個殘春?盡情地惜春行樂吧。且不要嫌沉溺行樂太多太頻。美麗的笑容,艷情的歌曲,都特別符合我的情味。我愛花愛酒簡直要愛得發狂,也不怕你嗔怪責備。因為物性人情,只有在大醉中才最純真實惠。

2、戲問花門酒家翁

唐代:岑參

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壺百瓮花門口。

道傍榆莢巧似錢,摘來沽酒君肯否

譯文:

老人七十了還在賣酒,無數個酒壺和酒瓮擺放在在花門樓口。路旁的榆莢好似那成串的銅錢,我摘下來用它買您的美酒,您肯不肯呀?

3、戲題湖上

唐代:常建

湖上老人坐磯頭,湖裡桃花水卻流。

竹竿裊裊波無際,不知何者吞吾鉤。

譯文:
一位老人獨坐磯頭上垂釣,湖面的桃花隨著溪水緩緩流去。竹竿隨風輕輕擺動,煙波浩渺一望無際,不知道哪一條魚會上鉤?

4、酬樂天詠老見示

唐代:劉禹錫

人誰不顧老,老去有誰憐。

身瘦帶頻減,發稀冠自偏。

廢書緣惜眼,多灸為隨年。

經事還諳事,閱人如閱川。

細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譯文:

人誰不害怕衰老,老了又有誰來憐惜?身體日漸消瘦衣帶也越收越緊,頭發稀少戴正了的帽子也總是偏斜到一邊。不再看書是為了愛惜眼睛,經常用艾灸是因為年邁力衰諸病多纏。

經歷過的世事見多識也就廣,閱歷人生如同積水成川一樣。細細想來老了也有好的一面,克服了對老的憂慮就會心情暢快無掛也無牽。不要說日落時光照桑榆樹端已近傍晚,它的霞光余輝照樣可以映紅滿天。

5、清平樂·朱顏漸老

元代:白樸

朱顏漸老,白發添多少?桃李春風渾過了,留得桑榆殘照。

江南地迥無塵,老夫一片閑雲。戀殺青山不去,青山未必留人。

譯文:

青春的容顏逐漸衰老,鬢角又增添了多少白發?桃李、春風就這么全都過去了,只剩下夕陽的余暉映出桑榆長長的影子。

再次來到江南,無一絲煙火之氣,自己就像是一片飄逸的閑雲。我留戀這青山,不想離開,青山卻不一定能永遠留在欣賞的人。

⑶ 歌頌老人的古詩詞有哪些

贊美老人的詩句:

1、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

2、欲為聖朝除弊政,肯將衰朽惜版殘年。

3、老驥權思千里,飛鴻閱九洲。

4、垂頭自惜千金香,伏櫪仍存萬里心。

5、烏球子樹老來紅,荷葉老來結蓮蓬。

6、壯心未與俱老,死去猶能作鬼雄。

7、老當益壯,窮且益堅、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8、老牛亦解韶光貴,不待揚鞭自奮蹄。

9、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10、殘燈猶未滅,將盡列揚輝。

⑷ 形容老年人的古詩詞

1、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出處:出自唐代詩人劉禹錫的《酬樂天詠志見示》

意思:桑榆,喻日暮。是說:不要說日到桑榆已是晚景了,而撒出的晚霞還可以照得滿天彤紅、燦爛無比呢!這里詩人用一個令人神往的深情比喻,托出了一種豁達樂觀、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2、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出處:語出杜牧《九日齊山登高》

意思:斟起酒來喝吧,只管用酩酊大醉來酬答這良辰佳節,無須在節日登臨時為夕陽西下、為人生遲暮而感慨、怨恨。

3、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出處:語出曹操《步出夏門行·龜雖壽》

意思:年老的千里馬躺在馬棚里,它的雄心壯志仍然是能夠馳騁千里。

4、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出處:出自唐代李商隱的即景抒情的詩《登樂游原》

意思:西下的太陽無限美好,只是再美好,也已接近黃昏時刻。 兩句為千古名句。傍晚時分,詩人鬱郁不樂地登上長安的樂游原,只見一輪紅日西斜,顯得無限美麗,於是情不自禁地唱出了:「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意謂夕陽縱好,可惜也維持不了多少時間。其中寓有詩人多少既贊賞而又惋惜的感情!

5、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乾為扶持。

出處:出自清代鄭燮的《新竹》

意思:新生的竹子能夠超過舊有的竹子,完全是憑仗老竹的催生與滋養。

⑸ 描寫老人的古詩

唐·杜甫《曲江》
朝回日日典春衣, 每日江頭盡醉歸。
酒債尋常行處有, 人生七十古來稀。
穿花蛺蝶深深見, 點水蜻蜓款款飛。
傳語風光共流轉, 暫時相賞莫相違。

【詩文解釋】
每天退朝歸來,都要典衣沽酒。常常到曲江邊舉杯暢飲,盡醉而歸。因賒酒太多,處處留有酒債。人生活到七十歲,自古以來就不多。蝴蝶在花叢中穿行,時隱時現。蜻蜓緩緩飛動,時而點著水面。我要對春光說,請與蝴蝶、蜻蜓一同流轉。須得片刻欣賞,莫誤時機。

⑹ 關於老人的古詩大全

胡秉言《沁園春·椿萱》
羸鬢清霜,發鬋蒼蒼,彎背陀腰。
坐冷庭閑院,凄凄寂寞,衣衫襤褸,孤落蕭蕭。
塵垢著墀,心舟一葉,駛向寒秋冷月高。
乾坤轉,度年年歲歲,釣盡逍遙。
藍田種下丹苗,省百善尊親養齔髫。
山水相依守,吐甘苦咽,回干濕就,不憚劬勞。
體恤深加,洗濯不凈,誨爾諄諄禮義教。
為人子,善極無孝大,恭奉夕朝。

⑺ 關於「老年人」的古詩

  1. 《小寒食舟中作》唐代:杜甫

佳辰強飲食猶寒,隱幾蕭條戴鶡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霧中看。

娟娟戲蝶過閑幔,片片輕鷗下急湍。

雲白山青萬余里,愁看直北是長安。

2.《謁金門(次韻鄭婺源)》宋代:韓淲

行又住。水遠山遙村路。

把酒問春春幾許。老年花似霧。

坐上風流張緒。留我我還難去。

卻憶章台飛柳絮。只愁縈暮雨。

⑻ 形容老年人的詩詞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杜甫在著名的《春望》中寫道:「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其實,這滿頭稀疏的白發是詩人憂愁勞心所 致。杜甫懷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偉大理想,然而卻眼睜睜看著摯愛的國家一步步沉淪,這無疑是對他最沉痛、最殘忍的打擊。春來,祖國的大好河山依 舊,只是戰亂之火卻無情地蔓延,國破家亡,哀鴻遍野,連花鳥都讓人觸目驚心。更可怕的是音信不通,家裡的親人境況如何,不得而知。當時杜甫年僅46歲,本不應該有太多的白發,因為憂愁而生白發,因為憂慮而致白發脫落,以至越來越稀疏了,幾乎連簪子都插不住了。詩人由國破家亡、戰亂分離寫到自己的衰老,通過 「搔」這一個動作,把內心的焦慮彷徨和痛苦之情,極其有力地表達出來,成功地塑造了一個白發蒼蒼,憂愁郁悶的老人形象。

「塵滿面,鬢如霜」

蘇軾在寫《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時,不過四十歲,卻已經「塵滿面,鬢如霜」了。

「塵滿面,鬢如霜」,簡單質朴的六個字,把作者飽經 風霜、仕途失意的坎坷人生概括出來。詩人陳師道也是如此,他在《除夜對酒贈少章》一詩中感慨道:「發短愁催白,顏衰酒借紅。」說自己備受無情的現實之摧 殘,以至頭發脫落斑白,面容衰老只有依靠酒力才能顯現紅光。這里說「發短愁催白」不一定是實寫,「顏衰酒借紅」也不一定真的如此衰老。詩人此時不過三十齣 頭,本不應該有白發衰顏,只不過是藉此表達愁之深、心之苦、生活之艱辛罷了。

據記載,陳師道早年受業於曾鞏,得到器重。曾鞏推薦他作為自己的助手參與修 史,但朝廷以陳是未做官的「白衣」而拒絕。曾鞏去世後,陳師道雖先後又結識了蘇軾、張耒等人,但生活一直無著,甚至貧窮得無力養家,以至孤苦伶仃。直至宋 哲宗元祐元年(1087年),才由蘇軾薦任徐州教授。在這樣的人生遭際中,詩人怎不「發短愁催白,顏衰酒借紅」呢。

「卧遲燈滅後,睡美雨聲中」

白居易的《秋雨夜眠》一詩,詩人抓住秋雨中人物的性格特徵並進行細致的描寫,成功地塑造出一個安閑的老翁形象。「涼冷三秋夜」是老翁所 處的背景,他處在這樣的環境中,顯得十分「安閑」。「安閑」二字勾畫出「老翁」喜靜厭動、恬淡寡慾的形象。「卧遲燈滅後,睡美雨聲中」兩句,寫老翁就寢的 情景,也是「安閑」的一個具體體現。「卧遲」是老年人的特性,正因為睡得晚,他才能在秋雨聲中「睡美」。燈滅之後,聞著窗外淅瀝的秋雨聲入眠,他的心中是 靜美的,連夢都是美的。睡醒之後,他仍是安閑的——「灰宿溫瓶火,香添暖被籠」,烘瓶里的燃料經夜已化為灰燼,按理說老翁應該起床了,可他還要添香,打算 繼續躺著,生動地描繪出體衰閑散的老翁形象。

末兩句「曉晴寒未起,霜葉滿階紅」以景作結,寫出老翁淡泊清凈的內心。此時,詩人白居易已六十多歲,體衰多病,官務清閑,儼然「安閑一老翁」,再加上親密的詩友元稹已經謝世,心情自然特別淡然。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曹操寫《步出夏門行·龜雖壽》這首詩時,剛擊敗袁紹父子,平定了北方烏桓,正躊躇滿志,充滿樂觀自信的情調。此時,曹操已經五十三歲 了,想到自己的人生歷程,不由得感慨道:「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作者認為神龜雖然可以活幾千年,最終仍難免一死,騰蛇雖能乘雲駕 霧,最終仍不免成為土灰。

人生也是如此,生命都是有限的,然而詩人卻唱出了「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高歌。他說,千里馬雖然形老體 衰,但胸中仍然激盪著馳騁千里的豪情。那些有志干一番事業的人,即使到了晚年,仍有一顆勃勃雄心,他對宏偉理想的追求永遠不會停息。

詩人以千里馬自比,表 達自己不應因年暮而意志消沉,而要樂觀奮發,積極進取,自強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活力。這四句,筆力遒勁,韻律沉雄,氣勢豪邁,深刻地表達了曹操老當益 壯、銳意進取的精神面貌。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

蘇軾在《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中則高唱道:「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這兩句,以反詰領起,並作回答。

人生只有一次,青春一旦逝去,就不 可能再來,正是「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然而,在蘇軾看來,人的青春雖然不可再現,但人可以老當益壯,可以有自強不息的精神,這種精神往往使人煥發出 青春的光彩,即人生可以再少,就像溪水尚可以西流一樣。

這兩句振奮人心的議論,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韻的語言,表達出深刻的人生哲理。「休將白發唱黃雞」,再次唱出催人奮進之曲。人們慣用「白發」、「黃雞」比喻世事匆促,光景催年。而作者卻反其意而用之,希望人們不要悲嘆白發,感慨黃雞催曉,光陰易逝, 體現出蘇軾熱愛生活、曠達樂觀的性格。

⑼ 形容「老年人」的詩詞有哪些

老年人釋義:指上了年紀或較老的人。

讀音: [lǎo nián rén]

關於老年人的詩詞版:

1-《書懷寄王秘書》 (唐權)張籍

白發如今欲滿頭,從來百事盡應休。

只於觸目須防病,不擬將心更養愁。

下葯遠求新熟酒,看山多上最高樓。

賴君同在京城住,每到花前免獨游。

2《酬樂天詠老見示》(唐)劉禹錫

人誰不顧老,老去有誰憐?

身瘦帶頻減,發稀冠自偏。

廢書緣惜眼,多灸為隨年,

經事還諳事,閱人如閱川。

細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3《詠老贈夢得》 (唐)白居易

與君均老矣,自問老何如?

眼澀夜先卧,頭慵朝未梳。

有時扶杖出,盡日閉門居,

懶照新磨鏡,休看小字書。

情於故人重,跡共少年疏,

唯是閑談興,相逢尚有餘。

閱讀全文

與老年人古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哪個官方軟體可以繳納養老保險 瀏覽:3
老年消費教育活動圖片 瀏覽:173
失職養老保險怎麼領取 瀏覽:694
九九重陽節采訪稿 瀏覽:446
喜歡看父母在老年活動廣場 瀏覽:322
什麼青菜吃著養生 瀏覽:638
60歲的女人有性需求么 瀏覽:624
80歲柑橘老人 瀏覽:292
老年人春節送什麼衣服 瀏覽:832
農民轉城鎮養老保險 瀏覽:907
她50歲英語 瀏覽:759
孝敬父母7人情景劇劇本 瀏覽:420
老年養生中葯材有哪些 瀏覽:191
星級養老機構評定怎麼寫 瀏覽:995
老年保健協會健康普查活動 瀏覽:890
老年人志願者服務隊活動文章 瀏覽:281
建築公司瓦工退休年齡 瀏覽:31
周末養生模式怎麼開啟 瀏覽:499
鄭達到了退休年齡嗎 瀏覽:340
養老金保險哪個劃算 瀏覽: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