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經營一家養老院應該具備哪些條件
一、辦理養老院應具備以下條件:
1、有固定的服務場所、必備的生活設施及室外活動場地;
2、符合國家消防安全和衛生防疫標准,符合《老年人建築設計規范》和《方便殘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築物設計規范》;
3、有與其服務內容和規模相適應的開辦經費;
4、有完善的章程,機構的名稱應符合登記機關的規定和要求;
5、有與開展服務相適應的管理和服務人員,醫務人員應當符合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資格條件,護理人員、工作人員應當符合有關部門規定的健康標准。
6、有與開展服務相適應的管理和服務人員,醫務人員應當符合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資格條件,護理人員、工作人員應當符合有關部門規定的健康標准。
7、社會組織和個人興辦以孤兒、棄嬰為服務對象的社會福利機構,必須與當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共同舉辦。
B. 敬老院要如何管理經營管理方法
要經營一個養老院還真不是很容易,我皮仿鋒覺得方方面面都要考慮到:
首選作為院長,就須綜合素質強,專業技能過硬,你不僅是一位院長、你還是一位優秀的護理者、你還應是一位優秀的營銷策劃者、活動組織者、心理疏導者、溝通交流專家、你更應是一位老人及員工、家屬的知心朋友,燃晌同時也應該是一位具有博愛的人,還要做到處事不驚、淡然面對生活、工作給你帶來的任務壓力及委屈,只有這樣才能帶領團隊經營好養老機構。
管理方面:
1、機構要設立明確的目標、完善的管理制度與流程、人性化的管理服務體系、人文關懷的企業文化等。
2、需要有一支主人翁意識強、素質高、有愛心、能奉獻的團隊,才能跟著團隊長朝著目標努力向前。
3、要有足夠的資金,保證機構穩定發展。大旅
4、要建立與政府機構、企事業單位、醫療機構、主管部門等養老機構相關部門良好的合作關系。
C. 辦養老院是否需要營業執照
民辦的需要營業執照。設立養老機構有兩種情形:公益性養老機構,僅需取得養老機構許可證就可以從事養老活動;經營性養老機構,在取得營業執照和養老機構許可證後,才可從事養老經營活動。
也就是說,並非所有養老院均需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營業執照登記後才能從事養老活動,即使未經許可設立養老機構,也應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責令改正,而不是市場監管部門。
(3)養老院經營擴展閱讀
《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四十四條規定,設立公益性養老機構應當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申請行政許可;經許可的,依法辦理相應的登記。設立經營性養老機構應當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登記後,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申請行政許可。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負責養老機構的指導、監督和管理,其他有關部門依照職責分工對養老機構實施監督。同時,《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七十八條規定,未經許可設立養老機構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責令改正;
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養老機構條件的,依法補辦相關手續;逾期達不到法定條件的,責令停辦並妥善安置收住的老年人;造成損害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D. 怎樣經營養老院
最基本的兩大點:
一是:居住環境好,光照時間長,環境整潔無異味。設施齊全:淋浴回、空調、彩電。
二是答:伙食好。最低三菜一湯,注重營養搭配,色澤口感要好!
要吸引人的話還要做到:
1、服務質量好、服務態度好尊重老年人,盡量滿足老人需求。為本院想個服務宗旨。
2、要有特色,其他地方沒有的東西。還要把自己的特色宣傳到位。
3、注重老人的精神生活,多想一些娛樂項目,棋牌、唱歌、看電影、讀報、手工製作等等,讓老人生活不空虛!
4、宣傳一定要到位,做一些廣告單或登報紙等等方式,擴大本院的聲譽。
多與街道、社區聯系,讓他們幫忙介紹老人。
E. 養老院的經營范圍
一、敬老院(geracomium),為老年人養老服務的社會福利事業組織,又稱養老院。西方國家的養老院通常由地方政府或慈善機構主辦,接收靠福利救濟或低收入的老人。中國的敬老院是在農村實行「五保」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二、業務范圍
1.全自理護理,為老人建立檔案每天兩次測量血壓體溫並記錄,按時提醒老人吃葯,提供可以自理的老人健身打牌等活動。為老人洗衣服,每月帶領老人洗澡理發。
2.半自理護理,為老人建立檔案每天兩次測量血壓體溫並記錄,按時提醒並幫助老人吃葯,提供可以半自理的老人健身、打牌等活動。為老人洗衣服,每月帶領老人洗澡理發。幫助他們健身以恢復他們的肢體功能。
3.完全不自理護理,為老人建立檔案每天兩次測量血壓體溫並記錄,按時喂老人吃飯吃葯,每天最少3次幫助肢體活動,按摩、翻身、擦洗污漬等。為老人洗衣服,提供老人用防褥瘡床墊,每月擦洗一次身體。對於一些特殊的老人經家屬同意會增加一些服務項目。
F. 想開一家民辦養老院需要什麼硬體設施需要多少投資
如何申辦養老院
一、申報養老機構的主體范圍是什麼?
根據民政部《社會福利機構管理辦法》第七條規定,依法成立的組織或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個人(以下稱申辦人)凡具備相應的條件,可以提出辦院申請。
二、合法申辦人向什麼機構提出申辦申請?
向社會福利機構所在地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提出舉辦社會福利機構的籌辦申請。
三、申辦養老院,須提交哪些資料?
申辦人申請籌辦社會福利機構時,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請書、可行性研究報告;
(二)申辦人的資格證明文件;
(三)擬辦社會福利機構資金來源的證明文件;
(四)擬辦社會福利機構固定場所的證明文件。
申辦人應當持以上材料,向社會福利機構所在地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提出申請,由受理申請的民政部門進行審批。
香港、澳門、台灣地區的組織和個人,華僑以及國外的申辦人採取合資、合作的形式舉辦社會福利機構,應當向省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提出籌辦申請。並報省級人民政府外經貿部門審核。
民政部門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30日內,根據當地社會福利機構設置規劃和社會福利機構設置的基本標准進行審查,作出同意籌辦或者不予同意籌辦的決定,並交審批結果以書面形式通知申辦人。
四、開辦養老院應具備什麼條件?
接到民政部門可以申辦的答復,申辦人就向該民政部門申請領取《社會福利機構設置批准證書》的機構。能領取證書的機構,應當符合社會福利機構設置的下列基本標准:
(一)有固定的服務場所、必備的生活設施及室外活動場地;
(二)符合國家消防安全和衛生防疫標准,符合《老年人建築設計規范》和《方便殘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築設計規范》;
(三)有與其服務內容和規模相適應的開辦經費;
(四)有完善的章程,機構的名稱應符合登記機關的規定和要求;
(五)有與開展服務相適應的管理和服務人員,醫務人員應當符合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資格條件,護理人員、工作人員應當符合有關部門規定的健康標准。
五、申請領取《社會福利機構設置批准證書》時,應當提交哪些文件?
(一)申請《社會福利機構設置批准證書》的書面報告;
(二)民政部門發給的社會福利機構籌辦批准書;
(三)服務場所的所有權證明或租用合同書;
(四)建設、消防、衛生防疫等有關部門的驗收報告或者審查意見書;
(五)驗資證明及資產評估報告;
(六)機構的章程和規章制度;
(七)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和護理人員的名單及有效證件的復印以及工作人員的健康狀況證明;
(八)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民政部門自受理申請之日起30日內,對所報文件進行審查,並根據社會福利機構設置的基本標准進行實地驗收。合格的,發給《社會福利機構設置批准證書》;不合格的,將審查結果以書面形式通知申辦人。
申辦人取得《社會福利機構設置批准證書》後,應當到民辦非企業管理機構辦理登記手續。
G. 養老院經營范圍有哪些
現在的敬老院還處在商業化 主要是面對那些子女無時間或其他原因贍養老人的義務! 主要收費還是住宿費和伙食費 還有衛生費 活動費等其他雜費!
H. 養老院的經營模式
十大養老模式有哪些?機構養老、小型家庭養老院、居家養老、暖巢管家養老等10種養老模式,讓遼寧省大連市和來大連市養老的國內外老年人有了多樣化的選擇。
在14日召開的全國養老服務社會化經驗交流會上,大連市副市長劉俊文介紹了大連市的10種養老模式:
[轉帖]十大養老模式有哪些?
(一)機構養老模式。即養老院養老。大連市在養老院中推行人性化管理和特色化服務,根據設施、條件、服務對象、服務內容的不同,形成一批以精神衛生、休閑康復、臨終關懷、才藝特長等為特色的機構養老院。
(二)小型家庭養老院模式。這種模式利用自家閑置住房,將其裝修成適合老年居住的場所,在照料自家老人的同時,招收社區附近的社會老人。床位設置一般為6-15張,主要由家庭成員為受養老人服務。這種「家門口的養老院」因興辦操作程序簡單,資金投入少,家庭氣氛濃厚,服務細膩周全受到老人喜愛,目前大連市已有這類養老院20多家。
(三)日托養老模式。這種模式主要由街道或社區興辦,入托老人「朝至夕歸」,被老百姓戲稱為「老年人的幼兒園」。室內設置活動室、休息室、餐廳及老年大學課堂等。目前大連市已建成20多家托老所和8個日間康樂苑。
(四)居家養老模式。即家庭養老院,由經過培訓的社區下崗失業女工,上門為老人提供養老服務,政府出資購買[轉帖]十大養老模式有哪些?公益崗位,用於居家養老養護員補貼。大連市到2005年底已有2687戶老年家庭採取這一模式。
(五)貨幣化養老模式。由政府拿出一定的資金對特困老人進行補貼,老人可選擇居家養老,也可去機構養老。選擇居家養老的老人可得到政府每月發放的「代幣券」,老人可憑券自主選擇明碼標價的居家養老服務項目;選擇機構養老的老人,可在全市范圍內隨意選擇養老院,用養老金(低保金、房屋出租金等)作養老費,差額部分由政府補貼和養老院減免。今年,大連市8125名享受低保的特困老人全部實行貨幣化養老補貼。
(六)暖巢管家養老模式。為空巢老人配「管家」,從老人退休開始,就有養老服務站把他們的日常生活照料、身體健康監護、生活用品代購和配送、健康指導和咨詢、休閑娛樂等承擔下來,有專門的配送車輛和專業人員上門為老人提供服務。目前大連市已有10個暖巢管家服務站。
(七)異地互動養老模式。在當地養老機構或中介機構登記,到外地養老機構養老。2005年,大連市成立了互動式異地養老服務中心,開通了互動式異地養老網,為各地老人異地養老提供專業服務。目前,大連市有二十多家養老[轉帖]十大養老模式有哪些?機構與外地養老機構建立友好關系,開展異地養老服務。
(八)養老助教模式。為國內外高知老人提供養老服務的同時,利用其教學資源無償或低償幫助學校教學。大連交通大學建立的「國際書香怡養院」,吸引了不少日本老人來大連養老
I. 養老院營業執照的經營范圍有那些
非營利性的福利機構由民政部門辦理,營利性的需要辦理工商登記,同樣都需要取得《社會福利機構設置批准證書》業務范圍: 收養老人、為老服務 、養老服務、康復等。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關於進一步加強社會福利企業管理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根據國務院領導關於對福利企業要按有關法規審核監管的指示精神,進一步加強對社會福利企業的監督管理,現就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對以企業形式出現的社會福利機構進行一次全面清理整頓
這次清理整頓的范圍是以企業形式出現的為老年人、殘疾人、孤兒和棄嬰提供養護、康復、託管等服務的社會福利機構。凡此類社會福利機構。
各地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要嚴格執行《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民政部等部門關於加快實現社會福利化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01]19號)規定的審批程序,未經民政部門批准,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一律不得核發營業執照。
各地接此通知後要高度重視,加強領導,認真組織落實,在2002年6月底以前對已登記注冊的這類企業進行一次全面清查。凡未經民政部門批准設立的,要限期辦理審批手續;逾期未辦理的,要責令其限期辦理變更登記或注銷登記;逾期仍未辦理的,依法予以處理。
二、要加強對社會福利企業的日常監督管理
各地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要與民政、稅務部門密切配合,切實加強對社會福利企業的監督檢查。要充分發揮工商所對轄區內企業的監管作用,加強對已登記注冊的社會福利企業,包括安排殘疾人就業和為老年人、殘疾人、孤兒和棄嬰提供養護、康復、託管等服務的社會福利企業的日常監督檢查。
一旦發現其不具備社會福利企業的條件,要及時將有關情況通報民政、稅務部門;對不屬於社會福利企業而打著社會福利企業名義,欺騙社會公眾的,要依法嚴肅查處。
(9)養老院經營擴展閱讀
社會福利機構管理暫行辦法
第八條申辦人申請籌辦社會福利機構時,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請書、可行性研究報告;
(二)申辦人的資格證明文件;
(三)擬辦社會福利機構資金來源的說明;
(四)擬辦社會福利機構固定場所的證明文件。
申辦人應當持以上材料,向社會福利機構所在地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提出申請,由受理申請的民政部門進行審批。
香港、澳門、台灣地區的組織和個人,華僑以及國外的申辦人採取合資、合作的形式舉辦社會福利機構、應當向省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提出籌辦申請。並報省級人民政府外經貿部門審核。
第九條民政部門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30日內,根據當地社會福利機構設置規劃和社會福利機構設置的基本標准進行審查,作出同意籌辦或者不予同意籌辦的決定,並將審批結果以書面形式通知申辦人。
第十條經同意籌辦的社會福利機構具備開業條件時,應當向民政部門申請領取(社會福利機構設置批准證書)。
第十一條申請領取《社會福利機構設置批准證書》的機構,應當符合社會福利機構設置的下列基本標准:
(一)有固定的服務場所、必備的生活設施及室外活動場地:
(二)符合國家消防安全和衛生防疫標准,符合《老年人建築設計規范》和《方便殘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築物設計規范》;
(三)有與其服務內容和規模相適應的開辦經費;
(四)有完善的章程,機構的名稱應符合登記機關的規定和要求;
(五)有與開展服務相適應的管理和服務人員,醫務人員應當符合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資格條件,護理人員、工作人員應當符合有關部門規定的健康標准。
第十二條申請領取《社會福利機構設置批准證書》時,應當提交下列文件:
(一)申請《社會福利機構設置批准證書》的書面報告;
(二)民政部門發給的社會福利機構籌辦批准書;
(三)服務場所的所有權證明或租用合同書;
(四)建設、消防、衛生防疫等有關部門的驗收報告或者審查意見書;
(五)機構的章程和規章制度;
(六)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和護理人員的名單及有效證件的復印件以及工作人員的健康狀況證明。
(七)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