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血脈傳承我的家風家教作文1500
在這個物流縱橫,世風日下的時代,「家風」儼然成了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面孔,每每提及,總有一種恍如隔世之感。一言以蔽之,家風之不傳也久矣。
那麼,家風究竟是什麼?「家風」看到這兩個字讓我聯想到的是種種嚴厲的家規!依我之見,家風是一些列在紙上的條條框框,是一把約束人做事情的戒尺!家風,顧名思義,是一個家庭的風氣、習俗,是一個家庭代代相傳的規矩,是每一個家庭成員都需遵循的祖訓,是一種潛移默化的規則,它不需要列舉,更不需要背誦,但是它需要我們的傳承......
百善孝為先,我們一直在傳遞。12歲農家少年張俊,8歲那年爸爸因車禍身亡,媽媽離家出走,從此與年幼的弟弟和體弱多病的奶奶相依為命。「奶奶,我來替爸爸養活你」。"每學期必須拿到一張獎狀,回去讓奶奶高興;在學校堅決不能犯錯誤,免得奶奶傷心。」這些是小張俊對奶奶的承諾,他希望奶奶快樂!在張俊的家裡,熏黑的牆上畫著一張評比表,上面寫著張俊和弟弟張旭的名字,名字後面畫的是五角星的圖案。張俊說平時他和弟弟誰幫奶奶干一件事就在誰的後面畫顆星,每月一評比,看誰得到星星多。這個少年在用真心演繹孝的家風,孝根植我們內心,我們一直在!
勵志奮斗,我們一直在行動!「你只聞到我的香水,卻沒看到我的汗水;你有你的規則,我有我的選擇;你否定我的現在,我決定我的未來;你嘲笑我一無所有不配去愛,我可憐你總是等待;你可以輕視我們的年輕,我們會證明這是誰的時代。夢想,是註定孤獨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質疑和嘲笑,但,那又怎樣?哪怕遍體鱗傷,也要活得漂亮。」這是陳歐的正能量,也是我們的率真和勇氣!我們會帶著社會的歷練,奮斗終生。不離不棄,我們一直在!
誠實守信,我們一直在弘揚。不說謊話,不說大話,實事求是,是家裡人從小對我的教誨。原來家風一直都在!
家風需要傳承。歷史上「孟母三遷」「岳母刺字」展現著良好的家風。「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莫貪意外之財、莫飲過量之酒」等教子良言、家風古訓仍為世人尊崇。但如今多少富家子弟、官員子女啃老驕奢;多少人因為不想吃虧,爭名譽地位甚至可能為爭一個公交車座位而「鬥智斗勇」;多少人為了利益而制假售假……如果有嚴格質朴的家風,這樣的事情會不會減少一些?
如今的社會歲月改變了時代的面貌,卻拭不去銘刻至今的家風。我們承載著祖先的基因,流淌著祖先的血液,享有著祖先的姓氏。祖先能成就的美德,我們是否可以將其延續下去?俗話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如果要齊家,就要我們傳承良好的家風。
好家風,我們一直在;好家風,我傳承!
B. 家風家訓家教徵文1000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文明狀況不僅是社會文明的縮影,而且可以影響和改變社會風氣,營造社會新風尚。所以,良好家風的構建與傳承不是小事私事,好的家風利家利民利國,相反則害己害人害社會。
良好的家風是優良品質在家庭中的積淀和傳承,是家庭留給每個成員的寶貴精神財富,古有仁智禮義信,今有勤孝謙和思,良好家風因背景各異,也各有千秋:或仁愛寬厚,父慈子孝,兄弟和睦,鄰里友愛;或克勤克儉,常懷一粥一飯來之不易之念,靠勤奮興家聚業,講節約精打細算;或本分做人,不為富動,盡職敬事,誠信待人。以上種種,在無形中影響著家人,讓子女終身受益,其價值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良好家風的形成決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長期的熏陶與積淀,應該加強教育,反復訓練,注重養成,成為每個成員的自覺意識和行為。
C. 家教家風徵文600字
我的好家風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如雨點,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健康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熏陶下,才能出類拔萃。最近,隨著「家風」一詞火了起來,腦海中不禁涌現出爺爺奶奶教育我的一幅幅景象。
小時候,每次上學校之前,奶奶總愛叮囑我幾句:「孩子,到學校千萬別和同學磨牙(亳州俗語,指吵架或打架),如果有人欺負你,就回來跟我說,我去找你們老師。」!奶奶生怕我在學校和同學發生矛盾,老是有事沒事給我上「政治課」,講一些經典的故事,教育我遇事要寬宏大量,在學校要和老師、同學和睦相處,不要動不動就和其他人發生沖突。在奶奶的諄諄教誨之下,我基本上沒有和老師、同學發生過矛盾。
爺爺愛給我講很多關於他當年服兵役的經歷,告誡我:「現在的年輕人沒有幾個能吃苦耐勞的。你要從小學會能吃苦,否則不能幹成什麼大事!」爺爺還教導我:「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只有經歷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環境,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今後的工作和生活方可出類拔萃。也許這就是「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我想。
現在,我已經步入高中,成為一名高中生,早已養成了樂於助人、艱苦樸素等好習慣。仔細想想,這些都和我們家的家風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 奶奶還是在每次去學校之前給我上「政治課」,爺爺還是時不時在飯前飯後給我聊聊關於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等等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非常樂於聆聽他們的一言一語,因為那正是我們家的好家風。
我一直在想,樹立端正的家風,繼承優秀的家規和家訓,是值得弘揚的民族文化。如今社會一些不良習氣已逐漸退出人民的視線,「正能量」得以傳遞,如再加上優良家風以打造,那麼咱們社會的風氣將會更加純潔,人民的生活將會更加美好,國家的未來將會更加繁榮昌盛!
請採納答案,支持我一下。
D. 怎麼寫重家教 樹家風 尚文明的作文
家風家規 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之稱,向來重視家教。歷史上見諸典籍的家訓並非鮮見,為後人稱頌的也很多。而「不成文」,也是我國家規家訓的一大特點,成為日常生活行為規范的有機部分。去其糟粕,取其精華,一些家風家訓中的精華融入新的道德建設中,許多膾炙人口的家訓,已經是「家家之訓」,形成家家之風。 家風是一個家庭在世代傳承中形成的一種較為穩定的道德規范、傳統習慣、為人之道、生活作風和生活方式的總和,它首先體現的是道德的力量。注重家風建設是我國歷史上眾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從古至今,顏之推《顏氏家訓》、諸葛亮《誡子書》、周怡《勉諭兒輩》、朱子《治家格言》、《曾國藩家書》、《傅雷家書》等等都在民間廣為流傳,閃爍著良好家風的思想光芒。歷史上的「孟母三遷」「岳母刺字」 等等,同樣展現著良好的家風。「非淡澹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思有時」「莫貪意外之財、莫飲過量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訓至今為世人尊崇。好的家風不但對自己有利、對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響著大眾的道德水平與社會的風氣。 家風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一直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每一個人都生活在一個原生家庭中。原生家庭家風好,這個人就會茁壯成長;原生家庭不重視家風建設,這個人在成長中就會走彎路。好的家風會有一些共同的特點,如:良好的道德氛圍、健康的思想氛圍、積極的情感氛圍、認真的學習氛圍、節儉的生活氛圍等等。正是這種氛圍,造就了一個個身心健康的人、有作為的人乃至對社會有突出貢獻的人。可以說,好家風打造了兒童成長的好搖籃。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婚姻家庭領域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戀愛觀上的拜金主義、婚姻中的草結草離、家教中的過分溺愛、孝親中的漠視老人,甚至一些有名望和社會地位的人由於不重視家風建設致使自己尤其是子女走上了犯罪道路,教訓是沉痛的。它從反面證實了家風建設的重要性。 家風建設的關鍵在家長。家長首先要成為家風建設的有心人,才能有意識地創立自己的好家風、延續自己的好家風,使整個家庭與子女受益。各級領導幹部尤其要帶頭搞好家風建設,帶頭教育好子女。人們習慣於上行下效,領導幹部的好家風會對樹立良好的社會風氣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 在加快改革步伐、努力實現中國夢的新形勢下重提家風建設,有著重要的意義。家庭建設影響著社會建設,好的家風會帶動好的社會風氣。所以,好家風就是一種正能量。我們要從每個家庭做起,讓家家有個好家風、家家培育文明人。如此堅持下去,社會的正風正氣就會發揚光大、中華民族的文明程度就會進一步提高。
E. 作文「血脈傳承我的家風家教故事」要求:1800字,要寫自己親身經歷的是事。
今天在這里,我給大家說說我們家的家風,雖然,我是一個留守孩子,但是,我的爺爺奶奶從來就沒有因為我的父母不在我的身邊而嬌生慣養我。 爺爺經常對我說:「勤勞儉朴、勤學好問、誠實為人、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奶奶經常告誡我說:「飯要自己吃,地要自己掃,路要自己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爺爺奶奶的教誨,使我從小就懂得了怎樣做人的道理。漸漸地,我也養成了勤勞儉朴、勤學好問、誠實為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習慣。 我一直認為:家風是父傳子,子傳孫,子子孫孫相互濡染的家庭風氣;家風是一種無聲的教誨、無言的囑托、無痕的傳承,是最基本、最經常、最具有影響力的正能量教育。 每當我遇到困難的時候,爺爺就教育我說:「自己的路自己走,自己跌倒了要自己學會爬起來,不能埋怨自己前面的路途不平坦,只能責怪自己走路不小心」;奶奶說:「只有你自信、自尊、自強,你才能在人生的舞台上永遠做自己的主人」。在爺爺奶奶的教育下,我從上幼兒園的時候,我就學會掃地,我學會了管好自己,自己洗臉,自己洗澡;有時還幫助爺爺奶奶擇菜掃地,我們家有一個好習慣就是自己的碗自己洗。說到洗碗,還有一個小故事,聽媽媽說:「在我和爸爸結婚的頭一天,我吃罷飯就習慣的把碗放在水池裡,這時你爸爸走過來說:『我們家的習慣是誰的碗誰洗,從今天起你也應該自己洗碗了。』從那時起我就不在把碗放在水池裡了。」一直到現在我們家裡人都是自己洗自己的碗,包括我也不例外。 我認為:家風始終是靠家人的影響和自己的自覺養成的一種好的習慣;我們家的家風還要求我尊老愛幼,不能隨便直呼輩份高的人姓名;我們家的家風要求我要做到以禮待人,常言道:禮多人不怪,予人玫瑰,手留余香。 我們家的家風可以概括為十二個字:「誠實善良、勤儉持家、勤奮好學、。」爺爺奶奶就對我說:「做人要誠實善良,不說謊話,誠實善良是做人的第一要素。」 爺爺奶奶經常教育我說:「勤是搖錢樹,儉是聚寶盆」;我的爺爺奶奶從來不講究吃和穿。奶奶經常說,「做人一定要自力更生、勤儉節約」「常言道吃不窮穿不窮,計劃不到要受窮」。如今爺爺奶奶都退休了,我們的生活日漸富足,卻極少見爺爺奶奶買新衣服,姑姑平時給爺爺奶奶買一件好衣服爺爺奶奶總會說:「買那麼貴的衣服干什麼,好害不都是穿嗎?」爺爺奶奶經常說:「即便是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也要節衣縮食,沒有必要講這樣那樣的排場。」 爺爺奶奶就是我們家裡的一面鏡子,他們每天都會告訴我要節約用水用電,他們說:「節約要從一滴水、一度電做起。」我們家的節電方法:床頭燈、房廳吊燈都用的是白熾燈,並且加裝了調光節電裝置,爺爺奶奶經常說:「離開房間,隨手關燈」;我們家的空調的溫度設定都是恰當即可,在家用空調在製冷時,爺爺奶奶說:「設定溫度高2攝氏度,就可節電20%」;在節約用水方面:在刷牙的時候,爺爺奶奶經常告訴我說:「用口杯接水後,關了水龍頭再刷牙」;我們家還把淘米水用來洗菜或洗碗,洗完菜的淘米水可用於澆花,擦傢具;洗衣機漂洗衣服洗滌水用來拖地、沖坐便器;爺爺奶奶經常囑咐我說:「洗澡時掌握調節冷熱水比例,不要將噴頭始終地開著,更不應敞開用水,淋浴要抓緊時間,全身淋濕即關噴頭,用肥皂或浴液搓洗,一次沖洗干凈」;爺爺奶奶經常說:「持身儉,則自立自尊,不求他人;治家儉,則家業興隆,永世不墮。」是呀!有什麼樣的家風,往往就有什麼樣的為人處世態度。爺爺奶奶的教導,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生活再好也應以「儉」持家,因為儉以養德呀! 我認為:家風是一個家庭或家族主要精神、作風、品質的體現。好的家風,就是一個家庭或家族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同時也是一個家庭或家族幸福、和諧、美滿、昌盛的法寶。作為家庭一員的我,應當成為一個良好家風的傳承者、發揚者,使良好家風一代一代的傳下去!
F. 傳承美德――我的家風家教故事(作文,800字)
先說說這個「嚴」,意為嚴格也,老爸做事總是一絲不苟,追求完美。他對自己的要求嚴苛,對我亦是如此。拿我的作業來說吧,就算做的再好,我老爸他老人家也會雞蛋里挑骨頭。一旦他發現我的錯誤,就會滔滔不絕地講起來。真不知他哪來這么好的口才,唾沫星子都快要把我給淹死了。訓完之後,就讓我全部重寫。我雖心有不滿,但知道抗議無效,何況老爸乃是眾人之上,我也只有敢怒不敢言了。不過也是有好處的,我的作業本上幾乎全是「優」。
但讓我難忘的不是那些「優」,而是那次「不及格」,它讓我理解了老爸的一番苦心。那幾天老爸出差去了,想到不用那麼辛苦地做作業,老爸一走,我便歡呼雀躍。結果,我將作業胡亂寫了一番,自不用說第二天老師對我苦口婆心的教育了。更慘的事還在後頭,出差回來,老爸接過我戰戰兢兢遞過去的作業本後勃然大怒,用足以震破人耳膜的聲音將我吼得暈頭轉向,待老爸訓完,我才弱弱地說:「以後我不敢了。」有句俗話說得好:「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我總算領略到了,自此再也不敢不用心了。
再說說這個「謹」,乃謹慎也,媽媽簡直就是個模範。「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是媽媽的口頭禪。每當我上學前,總會聽到幾句囑咐:「帶上傘吧,萬一下雨了呢?」「帶上水吧,萬一渴了呢?」等等,諸如此類的話數不勝數,我甚至稱她為「萬一媽媽」。媽媽買衣服時總是左挑右選,逛了半天也沒買一件衣服。我問她時,她總是說:「現在假貨這么多,萬一上當怎麼辦?」搞得我哭笑不得。而我似乎沒繼承媽媽的謹慎,考試隔三差五地出錯,與一百分無緣。如今,我正為改掉這個缺點努力。
G. 寫一篇"血脈傳承我的家風家教作文1800字
家風是一家的道德標准,如同糧食一般,是一個家必不可少的成分。而在我們家,也有家風,它就是如何做人。
做人,肯定要做到善良。有一句話叫「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而父母也從小這樣教育我,記得小時候,有一次,我故意向一條小道扔小石頭。雖然小道又窄又偏僻,爸爸看見了,急忙上前制止了我,並教育我道:「怎麼能這樣子呢?」「怎麼了……」我感到爸爸在生氣,但又委屈地說。「你這樣可能會讓騎車的人摔倒,這等於是在陷害別人!」爸爸激動地說著,我在一旁默默地聽著,慢慢地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看到我好像意識到了錯誤,爸爸的口氣緩和下來了,繼續說:「兒子,你應該還記得去年摔倒的痛吧?騎車摔倒比那樣還痛!」我下意識地捂了捂左手,那道傷,令我難忘。這時,爸爸變得和往日那般慈祥,道:「快把那些小石子撿起來吧。」「好!」
一個教訓,讓我知道,我應該小心地做每一個細節,我生怕一個不經意的動作傷害到他人。
當人,做人還要守時,雖然媽媽沒有給我講這個道理,但卻總是用行動告訴我這個道理。每次,和別人約定出行時間時,媽媽總是要提早幾分鍾到達。她說,這樣,才不會讓別人等我們。有一次,我還戲謔道「寧教我等天下人,休教天下人等我」。但是,久而久之,我也耳濡目染,學著媽媽,養成了守時的好習慣!
父母的一些舉動,總能影響孩子。優秀的品質,就是從中培養起來的。
這就是我家的家風,它讓我從中養成了許多好品質,這樣的家風,值得傳揚
H. 血脈傳承我的家風家教作文1800字(自述)初一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文明狀況不僅是社會文明的縮影,而且可以影響和改變社會風氣,營造社會新風尚。所以,良好家風的構建與傳承不是小事私事,好的家風利家利民利國,相反則害己害人害社會。
良好的家風是優良品質在家庭中的積淀和傳承,是家庭留給每個成員的寶貴精神財富,古有仁智禮義信,今有勤孝謙和思,良好家風因背景各異,也各有千秋:或
仁愛寬厚,父慈子孝,兄弟和睦,鄰里友愛;或克勤克儉,常懷一粥一飯來之不易之念,靠勤奮興家聚業,講節約精打細算;或本分做人,不為富動,盡職敬事,誠
信待人。以上種種,在無形中影響著家人,讓子女終身受益,其價值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良好家風的形成決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長期的熏陶與積淀,應該加強教育,反復訓練,注重養成,成為每個成員的自覺意識和行為。
一則要有意識的去培育養成。要明白代代相傳的不僅是家財和地位,更應該有內涵和精神。把老一輩留下的美好品德和作風接續下來、傳遞下去,是造福當代、惠及後人的大事,接力棒在手,我自有責任,讓良好家風薪火相傳,發揚光大。
二則要在家庭中營造崇尚學習的氣氛。古人講,「非學無以明志,非學無以廣才」,知書才能明禮,學習就能升華。要讓家裡多一分書香氣,茶餘飯後,看看書,
讀讀報,談天論事,讓家人從中得到更多的教化和啟迪。當然,家庭的學習不同於組織,不需要有計劃的開展什麼活動,但培養家人的讀書情趣,在悠靜的家庭環境
里暢游書海,總能給人心情恬淡的意境,使人有所收獲,有所感悟。
三則長者要做好傳與帶。家長是塑造孩子的無形力量,耳濡目染影響著孩子世界觀的形成,你的穿戴、舉止、觀點、接人待物等,無不對孩子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上行下效,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樣的道德應當人人都明白。
四則要創造和諧文明的家庭環境。居家裡外,干凈、明亮、整潔、有序。去朋友家串門,有的家庭還很注意家風家教文化,懸掛著激勵感人的家訓格言,如「積金
積玉不如積書教子,寬天寬地莫若寬以待人」、「敦行致遠,吃虧是福」、「家和萬事興」等等,讓人置身其中,產生良好的心理狀態,一種清新雅緻的感受油然而
生。
好家風就是一所好學校,其教育的方式就滲透在方方面面的密切接觸里,諄諄誘導,親切教誨,熱情鼓勵,嚴格要求,無不影響著家庭的每個成員,並且影響到鄰里和社會。讓大家都來關注家庭文明建設,給社會留下一片和諧、一片溫馨。
I. 「傳承好家風讓愛住我家」作文700左右,緊扣家風,家訓,家教給個建議
1、總結式。實事求是,吃虧是福,樂學苦幹,百善孝為先,尊老愛幼,勤儉持專家:這就是我的屬家風。2、號召式。這就是我的家風——閱讀求知之風,願它永駐在我家,世代傳承。也願它伴著雨的演奏,和著風的吟唱,隨著雲的翱翔,飄在神州大地上,飄進千家萬戶!3、展望式。家風伴我成長。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我會把這句話當作自己的座右銘,吃苦是我們的美德,因為所有的努力都不是白費的,它會給予你超出你想像的回報。家風牢記我心。也會伴隨著我一直傳承下去。4、贊美式。我家的家風是「孝」,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父母一直告誡我:百善孝為先!家風是一條應該牢記的座右銘。有了它,我們才可以在社會上立足,才能讓自己走得更遠!銘記家風,為自己的人生奠定堅實的基礎,踏出堅定的步伐,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