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老年大學 > 五常有老年大學嗎

五常有老年大學嗎

發布時間:2025-10-16 00:29:00

Ⅰ 正規鐵路學校有哪些

問題太過廣泛了些,大學、大專、中專具有涉及鐵路方面的學校

下面列舉些請參考
第一種鐵路學校: 10所原鐵道部部屬高校均於2000年脫離鐵道部,這10所高校分別是:
1.西南交通大學,原唐山鐵道學院,鐵道部劃歸教育部。
2.北京交通大學,原北方交通大學,由鐵道部劃歸教育部;
3.蘭州交通大學,原蘭州鐵道學院,由鐵道部劃歸甘肅省;
4.中南大學鐵道院系,原長沙鐵道學院,由鐵道部劃歸教育部;
5.同濟大學鐵道院系,原上海鐵道大學,由鐵道部劃歸教育部;
6.石家莊鐵道大學,原鐵道兵工程學院,由鐵道部劃歸河北省;
7.大連交通大學,原大連鐵道學院,由鐵道部劃歸遼寧省;
8.華東交通大學,由鐵道部劃歸江西省;
9.東南大學醫學院,原南京鐵道醫學院,由鐵道部劃歸教育部;
10.蘇州科技學院相關院系,原蘇州鐵道師范學院,由鐵道部劃歸江蘇省;
第二種鐵路學校:30多所原鐵道部部屬大(中)專
現實際委託鐵路局、工程局、機輛廠代管,均於2002年左右由原鐵道部、中國中鐵、中國鐵建、中國南車、中國北車劃歸地方,有的並入地方高校,有的成立職業技術學院。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有:
武漢鐵路職業技術學院、湖南高速鐵路職業技術學院、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石家莊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哈爾濱鐵道職業技術學院、西安鐵路職業技術學院等。
第三種鐵路學校:原鐵路局、工程局局屬學校,包括中專、技校和成人高校,2005年後大多已撤消,有部分成人高校仍在辦學。
1、北京
鐵道黨校、北京鐵路黨校、北京鐵路電氣化學校、鐵道老年大學、首都鐵路衛生學校、長辛店鐵路學校
2、天津
天津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3、河北
石家莊鐵路職業技術學院、石家莊鐵路運輸學校、衡水鐵路電氣化學校、石家莊鐵路運輸學校(成教)、石家莊鐵路職業技工學校、石家莊鐵運專修學校、中鐵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廊坊鐵路學校、宣化鐵路學校
4、山西
太原鐵路機械學校、太原鐵路局黨校、山西省鐵路工程學校
5、內蒙古
包頭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6、遼寧
大連鐵路衛生學校、遼寧軌道交通職業學院、遼寧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7、吉林
中鐵十三局技工學校、吉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8、黑龍江
哈爾濱鐵道職業技術學院、齊齊哈爾鐵路工程學校、哈爾濱五常市鐵路學校、黑龍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9、江蘇
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常州鐵道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南京鐵路運輸學校
10、安徽
合肥鐵路工程學校、黃山鐵路學校
11、山東
山東職業學院(原濟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濟南鐵路高級技術學校
12、河南
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鄭州鐵路技師學院、鐵道警官高等專科學校 、河南廣播電視大學鐵路交通學院
13、湖北
武漢鐵路橋梁學校、武漢鐵路司機學校、武漢鐵路職業技術學院、武漢鐵道工業學校、武漢鐵路橋梁技工學校
14、湖南
湖南鐵路科技職業技術學校、長沙鐵路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湖南鐵道富孝職業培訓學校、湖南高速鐵路職業技術學院
15、廣東
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
16、四川
成都鐵路運輸學校、成都鐵路工程學校、成都鐵路衛生學校、廣安鐵路運輸學校、內江鐵路機械學校、鐵路機車司機培訓考試
17、陝西
陝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西安鐵路高級技校、中鐵咸陽管理幹部學院、寶雞鐵路技術學院、西安鐵路職業技術學院、西安鐵路工程職工大學
18、甘肅
蘭州鐵路技工學院、蘭州鐵路運輸技工學校
19、青海
青藏鐵路學校
20、雲南
昆明鐵路機械學校
21、貴州
貴陽鐵路司機高級技工學
22、廣西
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南寧鐵路局黨校
22、江西
南昌鐵路機械學校

Ⅱ 鐵路院校有哪些

可以參考報考指南,上麵包含有分數線及相關專業介紹。
第一種鐵路學校: 10所原鐵道部部屬高校均於2000年脫離鐵道部,這10所高校分別是:
1.西南交通大學,原唐山鐵道學院,鐵道部劃歸教育部。
2.北京交通大學,原北方交通大學,由鐵道部劃歸教育部;
3.蘭州交通大學,原蘭州鐵道學院,由鐵道部劃歸甘肅省;
4.中南大學鐵道院系,原長沙鐵道學院,由鐵道部劃歸教育部;
5.同濟大學鐵道院系,原上海鐵道大學,由鐵道部劃歸教育部;
6.石家莊鐵道大學,原鐵道兵工程學院,由鐵道部劃歸河北省;
7.大連交通大學,原大連鐵道學院,由鐵道部劃歸遼寧省;
8.華東交通大學,由鐵道部劃歸江西省;
9.東南大學醫學院,原南京鐵道醫學院,由鐵道部劃歸教育部;
10.蘇州科技學院相關院系,原蘇州鐵道師范學院,由鐵道部劃歸江蘇省;
第二種鐵路學校:30多所原鐵道部部屬大(中)專
現實際委託鐵路局、工程局、機輛廠代管,均於2002年左右由原鐵道部、中國中鐵、中國鐵建、中國南車、中國北車劃歸地方,有的並入地方高校,有的成立職業技術學院。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有:
武漢鐵路職業技術學院、湖南高速鐵路職業技術學院、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石家莊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哈爾濱鐵道職業技術學院、西安鐵路職業技術學院等。
第三種鐵路學校:原鐵路局、工程局局屬學校,包括中專、技校和成人高校,2005年後大多已撤消,有部分成人高校仍在辦學。
1、北京
鐵道黨校、北京鐵路黨校、北京鐵路電氣化學校、鐵道老年大學、首都鐵路衛生學校、長辛店鐵路學校
2、天津
天津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3、河北
石家莊鐵路職業技術學院、石家莊鐵路運輸學校、衡水鐵路電氣化學校、石家莊鐵路運輸學校(成教)、石家莊鐵路職業技工學校、石家莊鐵運專修學校、中鐵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廊坊鐵路學校、宣化鐵路學校
4、山西
太原鐵路機械學校、太原鐵路局黨校、山西省鐵路工程學校
5、內蒙古
包頭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6、遼寧
大連鐵路衛生學校、遼寧軌道交通職業學院、遼寧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7、吉林
中鐵十三局技工學校、吉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8、黑龍江
哈爾濱鐵道職業技術學院、齊齊哈爾鐵路工程學校、哈爾濱五常市鐵路學校、黑龍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9、江蘇
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常州鐵道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南京鐵路運輸學校
10、安徽
合肥鐵路工程學校、黃山鐵路學校
11、山東
山東職業學院(原濟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濟南鐵路高級技術學校
12、河南
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鄭州鐵路技師學院、鐵道警官高等專科學校 、河南廣播電視大學鐵路交通學院
13、湖北
武漢鐵路橋梁學校、武漢鐵路司機學校、武漢鐵路職業技術學院、武漢鐵道工業學校、武漢鐵路橋梁技工學校
14、湖南
湖南鐵路科技職業技術學校、長沙鐵路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湖南鐵道富孝職業培訓學校、湖南高速鐵路職業技術學院
15、廣東
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
16、四川
成都鐵路運輸學校、成都鐵路工程學校、成都鐵路衛生學校、廣安鐵路運輸學校、內江鐵路機械學校、鐵路機車司機培訓考試
17、陝西
陝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西安鐵路高級技校、中鐵咸陽管理幹部學院、寶雞鐵路技術學院、西安鐵路職業技術學院、西安鐵路工程職工大學
18、甘肅
蘭州鐵路技工學院、蘭州鐵路運輸技工學校
19、青海
青藏鐵路學校
20、雲南
昆明鐵路機械學校
21、貴州
貴陽鐵路司機高級技工學
22、廣西
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南寧鐵路局黨校
22、江西
南昌鐵路機械學校

Ⅲ 餘杭縣的建置政區

一、建置沿革?
今餘杭縣地,春秋戰國時先後屬越、吳及楚。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設餘杭、錢唐兩縣,為中國建縣最早的一批縣份。新莽時,改餘杭、錢唐縣名為進睦、泉亭。東漢建武元年(25年)復原名。之後,餘杭、錢唐兩縣有合有分。三國時,餘杭、錢唐均入吳國版圖屬吳郡,錢唐縣為吳郡都尉治。南朝陳禎明元年(587年)於錢唐縣置錢唐郡。隋開皇九年(589年),廢錢唐郡置州,州治設餘杭,名杭州,次年移治錢唐;大業三年(607年),改杭州為餘杭郡,兩縣仍為所屬。唐武德四年(621年),復餘杭郡為杭州,錢唐縣改名錢塘。五代後梁龍德二年(922年),劃錢塘、鹽官、富春三縣地置錢江縣,與錢塘縣同城設治。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錢江縣改名仁和縣。建炎三年(1129年),升杭州為臨安府,錢塘、仁和、餘杭三縣仍為其屬縣。八年,定都臨安(杭州)。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府設路,錢塘、仁和、餘杭三縣均屬杭州路,明、清屬杭州府。
民國元年(1912年),廢杭州府,置錢塘道;並錢塘、仁和兩縣為杭縣,與餘杭縣同屬錢塘道。16年,實行省、縣二級制,劃杭縣城區、西湖、會堡、江干、皋塘、湖墅6個區,置杭州市。24年,設行政督察區,餘杭縣屬第一行政督察區;杭縣屬第二行政督察區。29年,餘杭、杭縣均屬第一行政督察區。36年,杭縣改為省直屬縣;7月,餘杭縣改屬第九行政督察區。
1949年5月2日,餘杭縣解放,3日,杭州市、杭縣解放。餘杭縣初屬第九專區(後稱臨安專區);1957年改屬建德專區。1958年10月,撤銷餘杭縣建制,境域並入臨安縣。杭縣先屬杭州市,後改為省直屬縣,又再屬杭州市,至1958年4月,杭縣建制撤銷,劃為杭州市郊區。1959年3月,杭州市郊區分設半山、拱墅兩個人民公社聯合社;次年1月,合並為錢塘聯社。1961年3月,從臨安縣析原餘杭縣地並入錢塘聯社,4月改為縣建制,更名為餘杭縣,屬杭州市,縣城設臨平鎮。
二、行政區劃?
北宋時,餘杭縣分9鄉,錢塘縣分11鄉、4鎮,仁和縣分9鄉、4鎮。南宋時,餘杭縣分8鄉,轄9里;錢塘縣分13鄉,轄62里;仁和縣分11鄉,轄44里。明萬曆時,城區設坊,負郭設隅,農村設鄉。餘杭縣城區11坊,負郭5隅,農村8鄉,轄73里;錢塘縣城區11坊、轄18里,負郭7隅、轄24里,農村9鄉、轄115里;仁和縣城區8坊、轄20里,負郭2隅、轄10里,農村12鄉,轄232里。清宣統二年(1910年)劃分自治區域,餘杭縣設縣城和5個鄉;錢塘縣設縣城和7個鄉;仁和縣設縣城和9個鄉鎮。
民國23年(1934年)推行保甲制度,餘杭縣分40個鄉鎮,轄319保、3159甲;杭縣分80個鄉鎮,轄850保、8282甲。35年餘杭縣設3個區,23個鄉鎮,轄233保、2197甲;杭縣設4個區,51個鄉鎮,轄579保、6532甲。
1949年5月解放後,餘杭縣建1個區(黃湖區)、21個鄉鎮;7月改建為7個區、5個鎮、16個鄉。杭縣,解放初建2個直屬鎮,5個區,47個鄉鎮。以後兩縣行政區劃數度變動。至1958年3月杭縣撤銷前,有5個區,轄32個鄉,另設5個直屬鎮。10月,餘杭縣撤銷前,有4個區,轄18個鄉,另有1個縣直屬鎮。1958年10月,撤銷鄉建制,建立「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餘杭縣建成7個人民公社,杭縣建成10個公社。1961年4月設置5個區,並調整公社規模,改建為45個公社和5個鎮。1984年政社分設,恢復鄉鎮建制。1985年,全縣設5區(臨平、塘棲、餘杭、三墩、瓶窯),13鎮(臨平、塘棲、餘杭、三墩、瓶窯、閑林、喬司、良渚、黃湖、長樂、獐山、博陸、九堡),40鄉(雙林、星橋、小林、乾元、翁梅、亭趾、五杭、大井、下沙、塘南、超山、宏磻、沾駕橋、崇賢、東塘、雲會、勾庄、運河、肇和、雙橋、大陸、安溪、五常、蔣村、永建、舟枕、石鴿、中橋、泰山、倉前、和睦、吳山、長命、雙溪、太平、鸕鳥、百丈、潘板橋、彭公、北湖),轄574個行政村。
三、主要集鎮?
臨平鎮?
臨平鎮
位於縣境東陲,為餘杭縣縣治。公路距杭州市區艮山門28公里。總面積7.5平方公里,1985年總人口36,308人。臨平之名,東漢已見諸史冊,晉時已形成集市。北宋端拱元年(988年)始建鎮。水陸交通便利,地理位置重要,是出入杭州的東大門,也是拱衛杭州的軍事要地。滬杭鐵路、杭申公路,穿越鎮境南北,杭州公共汽車分兩路達鎮,每日有汽車班車通縣內23個鄉鎮和杭州、嘉興、義烏等地。上塘河橫貫鎮中,西通杭州,東至海寧,並經和睦港與錢塘江相聯,經禾豐港與大運河溝通。1985年,全鎮有絲綢、針織、服裝、食品、釀造、機械、化工、制葯、建築、電子等行業的工廠125家。鎮村工業發展較快,1985年末,有鎮村企業36家,職工2105人,年產值1017萬元。有各類商店360家,個體商業298戶。有百貨大樓、迎賓樓、二輕展銷樓等綜合商場,農貿市場和小商品市場購銷興旺。文化體育設施有文化館、圖書館、電影院、劇院、新華書店、電視台、廣播站、青少年活動中心、老幹部活動室、游泳池、田徑運動場等。學校有中學2所、小學2所,在校學生3528人;幼兒園10所,入園幼兒738人。還有縣委黨校、教師進修學校、電視大學、老年大學等學校。醫療衛生設施有縣第一人民醫院、縣婦幼保健站、縣地方病防治站、縣防疫站、鎮衛生院等。有病床206張,醫務人員463人。臨平勝跡甚多,鎮東桂芳橋,建於宋末,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鎮西有安平泉、安隱寺,現井泉尚存。鎮北有被歷代名人學者推崇題詠的臨平山,山東部新辟臨平公園,佔地164畝。
餘杭鎮?
原名在城鎮,位於縣境西南,杭徽、彭余公路在此相接,苕溪與餘杭塘河穿鎮而過。公路距杭州武林門26公里,距縣城臨平鎮55公里。總面積4.1平方公里。1985年總人口16,917人。餘杭鎮歷史悠久,從建縣起至1958年撤縣,一直為餘杭縣治,歷2180年。其間,隋開皇九年(589年)曾為杭州州治;1949年5月為浙江省第九專區駐地。1961年起為中共餘杭區委、區公所駐地。清末楊乃武與葛畢氏冤案發生於此鎮。鎮境處水陸要沖,素為茶、繭、紙等集散場所。天目山區及周圍農村的竹、木、茶、繭、紙等物產,雲集於此,再轉運京、滬、蘇、杭等地。解放後逐步發展成為縣內重要工業城鎮。1985年有廠礦64家、職工7628人,其中鎮村辦工業22家,職工878人。全年工業產值622萬元。鎮有商店198家和農貿市場、木材市場與小商品市場。有中學2所,小學3所,在校中小學生2927人;幼兒園5所,入園幼兒512人。並有文化站、影劇院、手工業俱樂部、退休工人俱樂部、燈光球場等文化設施和縣第二醫院、鎮衛生院等。鎮東有安樂山,上有建於五代的安樂塔,與苕溪北岸的舒公塔遙相對應,稱餘杭雙塔。現已辟為公園。東漢時,縣令陳渾築南湖於城南,為苕溪上游的重要水利工程,現湖及塘仍存,部分雖已墾殖,但遇大洪水仍作泄洪區。
塘棲鎮?
塘棲鎮
位於縣境東北,跨京杭運河兩岸。公路距臨平鎮15公里,距杭州半山39公里,水路南至杭州市拱宸橋26公里,北通嘉興、湖州、上海、蘇州,是江南水鄉著名集鎮。1985年12月,丁河鄉及塘南鄉的部分村並入,全鎮總面積達到14.76平方公里。塘棲之名,始見於南宋。元末,張士誠開浚運河武林頭至北新橋段河道後,塘棲逐漸發展成為重要市鎮。1985年人口34,431人。塘棲為典型的「魚米之鄉、絲綢之府、花果之地」。商品經濟發端較早,絲綢工業發達。明成化時,仁和、德清兩縣的蠶絲均在鎮內集散,一些富戶開始僱工繅絲、織綢。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吳興龐元濟與杭州丁丙合資,在鎮內開設大綸制絲廠,為浙江最早的絲廠之一。民國時,塘棲鎮成為杭嘉湖平原上著名的絲綢產銷大鎮。解放後,塘棲仍是縣內主要城鎮和絲綢主要產地。1985年,全鎮有工廠107家。鎮周圍盛產枇杷、青梅、楊梅、甘蔗、荸薺等水果和淡水魚,並在此集散。鎮中橋多、埠多、巷多,富有江南水鄉構築特色。明、清兩代,塘棲多藏書樓,清光緒十六年,建棲溪講舍。今設有中學2所,小學2所。縣中醫院也設在鎮上,有病床115張。

Ⅳ 全國原鐵道大學有哪些

中國的鐵道院校可以為三類:
第一類:10所原鐵道部部屬高校,均於2000年脫離鐵道部:
1.西南交通大學,原唐山鐵道學院,創辦於1896年,中國五所正牌交大之一。設有九里、犀浦、峨眉三個校區。學校佔地共5400畝,校舍建築總面積96萬平方米。2000年由鐵道部劃歸教育部管理。
2.北京交通大學,原北方交通大學、北京鐵道學院,創辦於1896年,中國五所正牌交大之一。1917年改組為北京鐵路管理學校和北京郵電學校,1921年與上海工業專門學校、唐山工業專門學校合並組建交通大學。1923年,交通大學改組後,北京分校更名為北京交通大學。1950年學校定名北方交通大學,2000年4月,與北京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合並,由鐵道部劃歸教育部管理。2003年,學校恢復使用「北京交通大學」校名。
3.蘭州交通大學,原蘭州鐵道學院,2000年由鐵道部劃歸甘肅省。創建於1958年,由唐山鐵道學院(現西南交通大學)和北京鐵道學院(現北京交通大學)部分系科成建制遷蘭組建。2000年,根據國家統籌規劃,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政府管理為主」的管理體制。2003年,經教育部批准,更名為蘭州交通大學。經過50年的建設和發展,學校現已成為一所多學科協調發展、具有鮮明辦學特色的教學研究型大學。學校校園佔地面積1566畝,建有2個校區,1個大學科技園區,形成了一校三區的格局。
4. 中南大學長沙鐵道學院,前身是1953年成立的中南土木建築學院,1960年以成建制的部分系和教研室為基礎成立長沙鐵道學院,隸屬鐵道部。2000年和中南工業大學及湖南醫科大學合並成中南大學,稱為中南大學鐵道校區,歸教育部管理。
5. 同濟大學滬西校區,原上海鐵道學院,1995年5月與上海鐵道醫學院合並組建成上海鐵道大學,2000年4月與同濟大學合並,成立新的同濟大學,原上海鐵道大學(本部)成為同濟大學滬西校區。
6.大連交通大學,原大連鐵道學院,創建於1956年,原隸屬於鐵道部,2000年由鐵道部劃歸遼寧省管理。2004年5月經教育部批准更名為大連交通大學。
7.華東交通大學,1971年9月22日,國務院、中央軍委聯合下發《關於六所高等院校的體制調整和領導關系的通知》,決定將上海交通大學機車車輛系和同濟大學鐵道工程專業並入上海鐵道學院遷往江西南昌(兩年之後停止搬遷,所以仍然存在上海鐵道學院),改名為華東交通大學。2000年由鐵道部劃歸江西省管理。
8.原南京鐵道醫學院,前身是1935年成立的中央大學醫學院,1958年轉建為南京鐵道醫學院。2000年並入東南大學,稱為東南大學醫學院。
9. 原蘇州鐵道師范學院,是直屬鐵道部的唯一一所高等師范學校,於1980年正式成立,1986年遷址上方山。2001年,和蘇州城市建設環境保護學院組建成蘇州科技學院,由江蘇省管理。
10.石家莊鐵道學院,創建於1950年,原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工程學院,系當時全軍和全國重點院校,1984年轉屬鐵道部,更為石家莊鐵道學院。2000年由鐵道部劃歸河北省管理,2010年3月18日,教育部正式同意石家莊鐵道學院更名為石家莊鐵道大學。至此,所有鐵道學院全部退出歷史的舞台。

第二類是30多所原鐵道部部屬中專(大專),實際委託鐵路局、工程局、機輛廠代管,均於2002年左右由鐵道部、中國中鐵、中國鐵建、中國南車、中國北車劃歸地方,有的並入地方高校,有的成立職業技術學院。
第三類是原鐵路局、工程局局屬學校,包括中專、技校和成人高校和警察學校,2005年後大多已撤消,有部分成人高校和警察學校仍在辦學。

部分第二種、第三種學校名冊:
1、北京
鐵道部黨校,始建於1955年,原為鐵道部幹部學校,1961年改為鐵道部黨委黨校,1969年年底撤銷,1975年復校重建。 1995年與北京鐵道管理幹部學院合並,成為集黨校和幹校功能於一體的培訓輪訓鐵路較高層次領導幹部的基地
北京鐵路黨校
北京鐵路電氣化學校、
鐵道部老年大學、
首都鐵路衛生學校、
長辛店鐵路學校
2、天津
天津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3、河北
石家莊鐵路職業技術學院、
石家莊鐵路運輸學校
衡水鐵路電氣化學校、
石家莊鐵路運輸學校(成教)、
石家莊鐵路職業技工學校、
石家莊鐵運專修學校
中鐵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
廊坊鐵路學校
宣化鐵路學校
4、山西
太原鐵路機械學校
太原鐵路局黨校
山西省鐵路工程學校
5、內蒙古
包頭鐵路工程學校
內蒙古鐵路職業技術學校
6、遼寧
大連鐵路衛生學校
沈陽鐵路機械學校
錦州鐵路運輸學校
7、吉林
中鐵十三局技工學校
8黑龍江
哈爾濱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齊齊哈爾鐵路工程學校
哈爾濱五常市鐵路學校
9、江蘇
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常州鐵道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南京鐵路運輸學校
10、安徽
合肥鐵路工程學校
黃山鐵路學校
11、山東
濟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濟南鐵路高級技術學校
日照市鐵路實驗學校
12、河南
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
鄭州鐵路技師學院
鐵道警官高等專科學校
河南廣播電視大學鐵路交通學院
桐柏縣鐵路學校
13、湖北
武漢鐵路橋梁學校
武漢鐵路司機學校
武漢鐵路職業技術學院
武漢鐵道工業學校
武漢鐵路橋梁技工學校
14、湖南
湖南鐵路科技職業技術學院
長沙鐵路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鐵道富孝職業培訓學校
吉首鐵路學校
湖南高速鐵路職業技術學院
15、廣東
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
茂名市鐵路學校
16、四川
成都鐵路運輸學校
成都鐵路工程學校
成都鐵路衛生學校
廣安鐵路運輸學校
內江鐵路機械學校
17、陝西
陝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西安鐵路高級技校
中鐵咸陽管理幹部學院
寶雞鐵路技術學院
西安鐵路職業技術學院
西安鐵路工程職工大學
18、甘肅
蘭州鐵路技工學校
張掖鐵路學校
19、青海
青藏鐵路學校
20、雲南
昆明鐵路機械學校
21、貴州
貴陽鐵路司機高級技工學校
22、廣西
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南寧鐵路局黨校

Ⅳ 有哪些鐵路學院

第一種鐵路學校: 10所原鐵道部部屬高校均於2000年脫離鐵道部,這10所高校分別是:
1.西南交通大學,原唐山鐵道學院,鐵道部劃歸教育部。
2.北京交通大學,原北方交通大學,由鐵道部劃歸教育部;
3.蘭州交通大學,原蘭州鐵道學院,由鐵道部劃歸甘肅省;
4.中南大學鐵道院系,原長沙鐵道學院,由鐵道部劃歸教育部;
5.同濟大學鐵道院系,原上海鐵道大學,由鐵道部劃歸教育部;
6.石家莊鐵道大學,原鐵道兵工程學院,由鐵道部劃歸河北省;
7.大連交通大學,原大連鐵道學院,由鐵道部劃歸遼寧省;
8.華東交通大學,由鐵道部劃歸江西省;
9.東南大學醫學院,原南京鐵道醫學院,由鐵道部劃歸教育部;
10.蘇州科技學院相關院系,原蘇州鐵道師范學院,由鐵道部劃歸江蘇省;
第二種鐵路學校:30多所原鐵道部部屬大(中)專
現實際委託鐵路局、工程局、機輛廠代管,均於2002年左右由原鐵道部、中國中鐵、中國鐵建、中國南車、中國北車劃歸地方,有的並入地方高校,有的成立職業技術學院。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有:
武漢鐵路職業技術學院、湖南高速鐵路職業技術學院、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石家莊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哈爾濱鐵道職業技術學院、西安鐵路職業技術學院等。
第三種鐵路學校:原鐵路局、工程局局屬學校,包括中專、技校和成人高校,2005年後大多已撤消,有部分成人高校仍在辦學。
1、北京
鐵道黨校、北京鐵路黨校、北京鐵路電氣化學校、鐵道老年大學、首都鐵路衛生學校、長辛店鐵路學校
2、天津
天津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3、河北
石家莊鐵路職業技術學院、石家莊鐵路運輸學校、衡水鐵路電氣化學校、石家莊鐵路運輸學校(成教)、石家莊鐵路職業技工學校、石家莊鐵運專修學校、中鐵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廊坊鐵路學校、宣化鐵路學校
4、山西
太原鐵路機械學校、太原鐵路局黨校、山西省鐵路工程學校
5、內蒙古
包頭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6、遼寧
大連鐵路衛生學校、遼寧軌道交通職業學院、遼寧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7、吉林
中鐵十三局技工學校、吉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8、黑龍江
哈爾濱鐵道職業技術學院、齊齊哈爾鐵路工程學校、哈爾濱五常市鐵路學校、黑龍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9、江蘇
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常州鐵道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南京鐵路運輸學校
10、安徽
合肥鐵路工程學校、黃山鐵路學校
11、山東
山東職業學院(原濟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濟南鐵路高級技術學校
12、河南
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鄭州鐵路技師學院、鐵道警官高等專科學校 、河南廣播電視大學鐵路交通學院
13、湖北
武漢鐵路橋梁學校、武漢鐵路司機學校、武漢鐵路職業技術學院、武漢鐵道工業學校、武漢鐵路橋梁技工學校
14、湖南
湖南鐵路科技職業技術學校、長沙鐵路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湖南鐵道富孝職業培訓學校、湖南高速鐵路職業技術學院
15、廣東
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
16、四川
成都鐵路運輸學校、成都鐵路工程學校、成都鐵路衛生學校、廣安鐵路運輸學校、內江鐵路機械學校、鐵路機車司機培訓考試
17、陝西
陝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西安鐵路高級技校、中鐵咸陽管理幹部學院、寶雞鐵路技術學院、西安鐵路職業技術學院、西安鐵路工程職工大學
18、甘肅
蘭州鐵路技工學院、蘭州鐵路運輸技工學校
19、青海
青藏鐵路學校
20、雲南
昆明鐵路機械學校
21、貴州
貴陽鐵路司機高級技工學
22、廣西
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南寧鐵路局黨校
22、江西
南昌鐵路機械學校

閱讀全文

與五常有老年大學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奉賢區專業養老電話多少 瀏覽:205
上饒市老年大學簡介 瀏覽:930
2018年天津市調整退休金 瀏覽:443
歐美60歲至80歲 瀏覽:426
2019年海淀學生體檢在哪裡 瀏覽:617
如何讓父母少一點煩惱 瀏覽:37
長壽李青雲活多少歲 瀏覽:620
奉化老年大學每年什麼時間報名 瀏覽:613
適合老年人用的洗衣機 瀏覽:339
恆大寧滁養生古在哪裡 瀏覽:67
老人神經不正常如何葯物治療 瀏覽:831
82歲老人吃什麼長壽 瀏覽:44
父母有刑宜當重拜爹娘什麼意思 瀏覽:337
城市社區工作人員退休年齡 瀏覽:950
注冊養老服務公司需要哪些人員 瀏覽:696
市老年大學考察調研報告 瀏覽:239
鎮敬老院重陽節領導講話 瀏覽:918
評職稱對退休工資有影響 瀏覽:238
25歲女性怎麼養生 瀏覽:146
錦州女性退休年齡 瀏覽: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