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老年痴呆的表現,哪些禁忌要注意
老年痴呆症早期表現
1.短期記憶能力下降:如果你的親朋出現短期記憶能力下降,比如說過就忘的情況,就要引起警覺了。他們很有可能是早期的痴呆患者。事實上,這樣的人對遙遠的記憶,比如童年的事情,仍然會有清晰的記憶。
2.學習能力下降:這方面不能做人與人之間的橫向比較,要拿一個人的經歷做縱向比較。筆者曾經接觸過一位痴呆患者,他是一位數學領域的院士,老先生能背出圓周率後面三十幾位,腦力肯定勝過許多人。但是對於他自己以往的學霸能力,教授自己已經望塵莫及。
另外,他們通常對事物的興趣減退得厲害,變得冷漠,不近人情,注意力不容易集中。
3.語言能力下降:老年痴呆病人會發生人格改變,他們慢慢開始不願意接觸別人。這導致他們的語言溝通功能會慢慢遇到障礙,常常詞不達意。時間長了,自己說著累,別人聽著煩,就更不能交流了,導致社會交往退縮,變得越來越不合群。這也導致他們會越來越與時代格格不入。
預防是首選上策
近百年來,世界各國學者對老年痴呆的發病原因及治療方法進行了多方研究,遺憾的是,至今仍然沒有徹底明白其發病原因,也沒有特別好的治療方法。因此,預防是首選。
勤用腦成年人腦的重量平均為1 500克,約占體重的2%;每分鍾耗氧量為45毫升,佔全身耗氧量的20%~25%;每分鍾供給大腦的血液量是90毫升,佔全身供血量的20%。腦細胞工作時需要的血流量比肌肉細胞多15~20倍。多用腦時,腦血流量增加,腦細胞和神經突觸活躍、發達,因此,腦子越用越聰明。有些老年人以為,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什麼也不想、什麼也不幹就是享清福。實際上,長期不用腦會導致腦細胞死亡,神經突觸退化,引發老年痴呆。
心態平衡人的腦智能及記憶力的減退,有50%~80%是由於情緒不良引起的。瑞典學者觀察了989名50~60歲的中老年人,9年後,在離婚或鰥夫中患老年痴呆者佔22%,而夫妻白頭偕老者只有14%患老年痴呆。美國婦女健康研究會跟蹤調查10萬名婦女達8年之久,在死亡者中,情緒樂觀者比悲觀者要少14%。美國學者研究了1 200名老年人,結果發現,情緒樂觀者及生活愉快者的死亡率比悲觀者少50%。美國耶魯大學對660名50歲以上的人進行了23年研究,發現樂觀開朗者比悲觀者平均多活7.6年。我國湖北學者調查了88名百歲老人,其中95.4%的老人情緒樂觀。長壽老人的心態大多是平和的,他們心胸開闊,寬容豁達,寵不欣狂,辱不沮喪。這種境界不僅是一個人難得的處世之道,有益於健康長壽,而且對預防老年痴呆也有積極作用。
合理膳食合理膳食有助於預防老年痴呆。老年人不僅要吃得好,還應講究營養膳食的合理、科學。膳食中營養素種類應齊全、數量充足、比例適當,所供給的膳食營養要與機體的需求之間保持相對平衡。糖類、蛋白質、脂肪攝入的比例為6~7:1:0.7~0.8;熱量佔百分比為60%~70%,10%~15%和20%~25%。動物脂肪與植物脂肪的理想比例應為1:2,這是預防老年痴呆發病的營養膳食需要。人體細胞中30%為脂肪,而在腦細胞中卻佔60%~65%,可見脂肪是腦生理活動所需要的營養素。有一些老年人見到脂肪類食品就皺眉頭,拒絕食用,是不應當的。健腦類食品主要有魚類、肉類、豆類、牛奶、蛋類、蔬菜、水果、核桃、花生、瓜子、芝麻等。
適當運動瑞典卡羅林斯的研究人員發現,每周做兩次以上運動的人患老年痴呆的危險性降低了60%。美國肯培基州大學學者的研究表明,長期運動的人發生老年痴呆比不經常運動者少10倍。運動可以改善心、腦的血流量,增強腦細胞神經突觸的功能,促使腦的職能和記憶能力越來越靈活,不容易患老年痴呆。
禁煙與戒酒吸煙對腦組織有百害而無一利。德國科學家發現,每天喝一小杯葡萄酒或啤酒後,體內的甲硫氨酸分解過程受到干擾,導致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升高,損傷大腦細胞。世界衛生組織曾聲明,少量飲酒對腦組織有益的說法是錯誤的,沒有充足的科學根據。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當老年人出現記憶障礙,如丟三落四、說完就忘、出門迷路、不識親友、語言障礙、人格改變等時,親友應及時帶其去有信譽的專業醫院進行診斷與治療。
B. 是不是人越聰明越容易得老年痴呆
聰明人最大的特點就是總思考問題,頭腦一會也不閑著,由於用腦過度,到老年時期頭腦退化嚴重,很容易出現老年痴呆症狀。
C. 為什麼年輕的時候很聰明的女子,到了晚年比較容易得老年痴呆症呀
老年痴呆一般女性患病率高於男性,這可能跟雌激素分泌有關。至於年輕回時用腦過度也可能是一個答影響因素。
用腦過度可能導致記憶認知障礙。
俗話說,「腦子越用越靈」,但若透支使用、超負荷接受信息等不良用腦情況,就會適得其反了。現代人每天要面對無數的信息,要記憶和學習的東西也數不勝數。上海一項調查顯示,六成伏案工作到深夜的白領中,80%因用腦過度而患上腦疲勞。同濟醫院身心科副主任醫師崔海松說,眼下,30歲左右的人已經成為記憶門診的「主力軍」,絕大多數患者反映常常忘記電話號碼、總說錯話、容易疲勞、表情僵硬等。
壓力太大。快節奏的生活幾乎無處不在,上下班路上都難得清閑。「壓力大啊,起的比雞早,睡得比老鼠還晚,哪有那麼多時間休息!」這是某著名國企員工小賴的口頭禪。壓力過大、長時間的高度緊張是老年痴呆提前出現的因素之一。
裴鋼院士在國際上率先揭示了心理壓力和阿爾茨海默氏病之間的關系:人在緊張、壓力等應激狀態下,腎上腺素受體被激活後,增強了γ-分泌酶的活性,進而增加了導致阿爾茨海默氏症的β澱粉樣蛋白的產生。
D. 什麼樣的人容易患老年痴呆呢為什麼這種病越來越年輕化呢
「阿爾茨海默氏病的年輕化趨勢也與我們對阿爾茨海默氏病的理解和早期發現一些病人的能力有關。」國際阿爾茨海默病協會中國委員會副主席、北京宣武醫院研究員盛淑麗在國際阿爾茨海默病協會中國委員會舉辦的研討會上說。輕微認知障礙是阿爾茨海默病的早期表現之一,大約15% 的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會轉變為痴呆。隨著人們對阿爾茨海默氏病的認識不斷提高,一些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在父母記憶力出現問題的早期就來到了診所。當這些早期症狀在醫院被發現時,似乎阿爾茨海默病已經進展到了晚期。
近年來,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症等慢性疾病成倍增加。九州大學在日本經過十多年的研究發現,糖尿病和「准糖尿病」,患老年痴呆症的風險是正常的4.6倍。美國的研究也表明,那些超重並且在40歲以後有很大腹圍的人患上這種疾病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兩倍。「盡管導致老年痴呆症的因素很多,但這項研究的結果表明,生活方式起著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