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很多人來了以後才發現抱團養老根本不現實,你怎麼看
我個人覺得抱團養老這個方式不錯,但是具體實施就有很多困難,最主要的就是金錢和三觀這兩方面的問題,老年人不同於年輕人,大部分老年人的價值觀不同,一旦在抱團養老的小團體里有了利益上的沖突,基本上就無法繼續下去了。雖然大家目的都一樣,但是各有各的家庭,有各種牽絆,每個人家裡各種情況都有,所以真正做到抱團養老還是很難的。
當然,並不是說抱團養老無法實現,其實國外已經有類似的經驗了,我覺得借鑒一下還是可以的,比如選擇抱團養老對象時,一定要三觀挈合的,經濟實力相當的,費用一定要透明,AA制最好,最重要是的是互簽免責書 ,一旦發生意外狀況要自己負責。這是在退休之後年紀不太大的時候比較適用的一個養老方式,我認為無論是親人還是朋友,能好好在一起的前提是,不成為彼此沉重的負擔。 老年並不可愛,但是我們可以做個可愛的老年人,彼此靠在一起抱團養老也是難得的緣分!
⑵ 喜歡狗狗,不喜歡小孩和老人的人都是怎樣的心理
這並不是一種特殊的心理,一個再博愛的人也不可能喜歡全世界的人。
在很多人的眼中人是有好壞的,有些人確實不那麼可愛,但是狗狗這兩個字給人的感覺是人類的好朋友人,讓人聯想到的往往是那種溫順毛茸茸的溫暖的感覺,尤其是在這樣一個世態炎涼的社會里,有這樣一句話:見的人越多就越喜歡狗。
曾經我的童年記憶里也有一隻非常可愛的狗狗,那是一隻土黃色的土狗,陪伴我的童年生活度過了八九年的時光,那個時光它給我帶來了很多的快樂,也幫助我驅走了無聊和寂寞,一個孤獨的孩子身邊有了這樣一個伴他玩耍的寵物,他的童年多少也會有些快樂。
⑶ 遇上倔強的老人該如何包容他
對老人而言,要保持抄一種開放的心襲態,不斷適應變化了的時代和環境,遇事多聽子女的建議。對於節儉、家長權威等要有新認識,以前正確的一些觀念未必永遠正確,為了提高生活質量的適度消費要提倡,要學會享受社會進步帶來的益處。對於養生保健要科學對待,不迷信,不盲從。對年輕人而言,建議對老人多些理解和包容,平時多和老人交流,多讓老人接觸外面世界的新鮮信息,開闊老年人視野。
而子女多讓老人講講他們過去的故事,聽聽老人們為什麼喜歡這樣做,比如身體疼了希望怎麼樣被對待,是不是擔心回家後沒人照顧,是不是怕給子女添麻煩;遇事多和老人商量,老人感覺自己被理解了,才能夠聽得進去他人的意見。最重要的是千萬不要把老人「物化」,做什麼決定事先徵求老人意見,允許他們表達自己的觀點,即使老人觀點不符合當下情況,請和老人講明利害關系,通常老人三思後會做出適合的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