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老年大學 > 臨平老年大學

臨平老年大學

發布時間:2025-09-20 08:33:33

㈠ 餘杭縣的建置政區

一、建置沿革?
今餘杭縣地,春秋戰國時先後屬越、吳及楚。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設餘杭、錢唐兩縣,為中國建縣最早的一批縣份。新莽時,改餘杭、錢唐縣名為進睦、泉亭。東漢建武元年(25年)復原名。之後,餘杭、錢唐兩縣有合有分。三國時,餘杭、錢唐均入吳國版圖屬吳郡,錢唐縣為吳郡都尉治。南朝陳禎明元年(587年)於錢唐縣置錢唐郡。隋開皇九年(589年),廢錢唐郡置州,州治設餘杭,名杭州,次年移治錢唐;大業三年(607年),改杭州為餘杭郡,兩縣仍為所屬。唐武德四年(621年),復餘杭郡為杭州,錢唐縣改名錢塘。五代後梁龍德二年(922年),劃錢塘、鹽官、富春三縣地置錢江縣,與錢塘縣同城設治。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錢江縣改名仁和縣。建炎三年(1129年),升杭州為臨安府,錢塘、仁和、餘杭三縣仍為其屬縣。八年,定都臨安(杭州)。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府設路,錢塘、仁和、餘杭三縣均屬杭州路,明、清屬杭州府。
民國元年(1912年),廢杭州府,置錢塘道;並錢塘、仁和兩縣為杭縣,與餘杭縣同屬錢塘道。16年,實行省、縣二級制,劃杭縣城區、西湖、會堡、江干、皋塘、湖墅6個區,置杭州市。24年,設行政督察區,餘杭縣屬第一行政督察區;杭縣屬第二行政督察區。29年,餘杭、杭縣均屬第一行政督察區。36年,杭縣改為省直屬縣;7月,餘杭縣改屬第九行政督察區。
1949年5月2日,餘杭縣解放,3日,杭州市、杭縣解放。餘杭縣初屬第九專區(後稱臨安專區);1957年改屬建德專區。1958年10月,撤銷餘杭縣建制,境域並入臨安縣。杭縣先屬杭州市,後改為省直屬縣,又再屬杭州市,至1958年4月,杭縣建制撤銷,劃為杭州市郊區。1959年3月,杭州市郊區分設半山、拱墅兩個人民公社聯合社;次年1月,合並為錢塘聯社。1961年3月,從臨安縣析原餘杭縣地並入錢塘聯社,4月改為縣建制,更名為餘杭縣,屬杭州市,縣城設臨平鎮。
二、行政區劃?
北宋時,餘杭縣分9鄉,錢塘縣分11鄉、4鎮,仁和縣分9鄉、4鎮。南宋時,餘杭縣分8鄉,轄9里;錢塘縣分13鄉,轄62里;仁和縣分11鄉,轄44里。明萬曆時,城區設坊,負郭設隅,農村設鄉。餘杭縣城區11坊,負郭5隅,農村8鄉,轄73里;錢塘縣城區11坊、轄18里,負郭7隅、轄24里,農村9鄉、轄115里;仁和縣城區8坊、轄20里,負郭2隅、轄10里,農村12鄉,轄232里。清宣統二年(1910年)劃分自治區域,餘杭縣設縣城和5個鄉;錢塘縣設縣城和7個鄉;仁和縣設縣城和9個鄉鎮。
民國23年(1934年)推行保甲制度,餘杭縣分40個鄉鎮,轄319保、3159甲;杭縣分80個鄉鎮,轄850保、8282甲。35年餘杭縣設3個區,23個鄉鎮,轄233保、2197甲;杭縣設4個區,51個鄉鎮,轄579保、6532甲。
1949年5月解放後,餘杭縣建1個區(黃湖區)、21個鄉鎮;7月改建為7個區、5個鎮、16個鄉。杭縣,解放初建2個直屬鎮,5個區,47個鄉鎮。以後兩縣行政區劃數度變動。至1958年3月杭縣撤銷前,有5個區,轄32個鄉,另設5個直屬鎮。10月,餘杭縣撤銷前,有4個區,轄18個鄉,另有1個縣直屬鎮。1958年10月,撤銷鄉建制,建立「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餘杭縣建成7個人民公社,杭縣建成10個公社。1961年4月設置5個區,並調整公社規模,改建為45個公社和5個鎮。1984年政社分設,恢復鄉鎮建制。1985年,全縣設5區(臨平、塘棲、餘杭、三墩、瓶窯),13鎮(臨平、塘棲、餘杭、三墩、瓶窯、閑林、喬司、良渚、黃湖、長樂、獐山、博陸、九堡),40鄉(雙林、星橋、小林、乾元、翁梅、亭趾、五杭、大井、下沙、塘南、超山、宏磻、沾駕橋、崇賢、東塘、雲會、勾庄、運河、肇和、雙橋、大陸、安溪、五常、蔣村、永建、舟枕、石鴿、中橋、泰山、倉前、和睦、吳山、長命、雙溪、太平、鸕鳥、百丈、潘板橋、彭公、北湖),轄574個行政村。
三、主要集鎮?
臨平鎮?
臨平鎮
位於縣境東陲,為餘杭縣縣治。公路距杭州市區艮山門28公里。總面積7.5平方公里,1985年總人口36,308人。臨平之名,東漢已見諸史冊,晉時已形成集市。北宋端拱元年(988年)始建鎮。水陸交通便利,地理位置重要,是出入杭州的東大門,也是拱衛杭州的軍事要地。滬杭鐵路、杭申公路,穿越鎮境南北,杭州公共汽車分兩路達鎮,每日有汽車班車通縣內23個鄉鎮和杭州、嘉興、義烏等地。上塘河橫貫鎮中,西通杭州,東至海寧,並經和睦港與錢塘江相聯,經禾豐港與大運河溝通。1985年,全鎮有絲綢、針織、服裝、食品、釀造、機械、化工、制葯、建築、電子等行業的工廠125家。鎮村工業發展較快,1985年末,有鎮村企業36家,職工2105人,年產值1017萬元。有各類商店360家,個體商業298戶。有百貨大樓、迎賓樓、二輕展銷樓等綜合商場,農貿市場和小商品市場購銷興旺。文化體育設施有文化館、圖書館、電影院、劇院、新華書店、電視台、廣播站、青少年活動中心、老幹部活動室、游泳池、田徑運動場等。學校有中學2所、小學2所,在校學生3528人;幼兒園10所,入園幼兒738人。還有縣委黨校、教師進修學校、電視大學、老年大學等學校。醫療衛生設施有縣第一人民醫院、縣婦幼保健站、縣地方病防治站、縣防疫站、鎮衛生院等。有病床206張,醫務人員463人。臨平勝跡甚多,鎮東桂芳橋,建於宋末,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鎮西有安平泉、安隱寺,現井泉尚存。鎮北有被歷代名人學者推崇題詠的臨平山,山東部新辟臨平公園,佔地164畝。
餘杭鎮?
原名在城鎮,位於縣境西南,杭徽、彭余公路在此相接,苕溪與餘杭塘河穿鎮而過。公路距杭州武林門26公里,距縣城臨平鎮55公里。總面積4.1平方公里。1985年總人口16,917人。餘杭鎮歷史悠久,從建縣起至1958年撤縣,一直為餘杭縣治,歷2180年。其間,隋開皇九年(589年)曾為杭州州治;1949年5月為浙江省第九專區駐地。1961年起為中共餘杭區委、區公所駐地。清末楊乃武與葛畢氏冤案發生於此鎮。鎮境處水陸要沖,素為茶、繭、紙等集散場所。天目山區及周圍農村的竹、木、茶、繭、紙等物產,雲集於此,再轉運京、滬、蘇、杭等地。解放後逐步發展成為縣內重要工業城鎮。1985年有廠礦64家、職工7628人,其中鎮村辦工業22家,職工878人。全年工業產值622萬元。鎮有商店198家和農貿市場、木材市場與小商品市場。有中學2所,小學3所,在校中小學生2927人;幼兒園5所,入園幼兒512人。並有文化站、影劇院、手工業俱樂部、退休工人俱樂部、燈光球場等文化設施和縣第二醫院、鎮衛生院等。鎮東有安樂山,上有建於五代的安樂塔,與苕溪北岸的舒公塔遙相對應,稱餘杭雙塔。現已辟為公園。東漢時,縣令陳渾築南湖於城南,為苕溪上游的重要水利工程,現湖及塘仍存,部分雖已墾殖,但遇大洪水仍作泄洪區。
塘棲鎮?
塘棲鎮
位於縣境東北,跨京杭運河兩岸。公路距臨平鎮15公里,距杭州半山39公里,水路南至杭州市拱宸橋26公里,北通嘉興、湖州、上海、蘇州,是江南水鄉著名集鎮。1985年12月,丁河鄉及塘南鄉的部分村並入,全鎮總面積達到14.76平方公里。塘棲之名,始見於南宋。元末,張士誠開浚運河武林頭至北新橋段河道後,塘棲逐漸發展成為重要市鎮。1985年人口34,431人。塘棲為典型的「魚米之鄉、絲綢之府、花果之地」。商品經濟發端較早,絲綢工業發達。明成化時,仁和、德清兩縣的蠶絲均在鎮內集散,一些富戶開始僱工繅絲、織綢。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吳興龐元濟與杭州丁丙合資,在鎮內開設大綸制絲廠,為浙江最早的絲廠之一。民國時,塘棲鎮成為杭嘉湖平原上著名的絲綢產銷大鎮。解放後,塘棲仍是縣內主要城鎮和絲綢主要產地。1985年,全鎮有工廠107家。鎮周圍盛產枇杷、青梅、楊梅、甘蔗、荸薺等水果和淡水魚,並在此集散。鎮中橋多、埠多、巷多,富有江南水鄉構築特色。明、清兩代,塘棲多藏書樓,清光緒十六年,建棲溪講舍。今設有中學2所,小學2所。縣中醫院也設在鎮上,有病床115張。

㈡ 涓村鉤鑰佸勾澶у︽姤鍚嶆潯浠跺強鏀惰垂鏍囧噯

閫浼戜漢鍛樿韓浣撳仴搴峰苟鑳藉潥鎸佷笂璇捐咃紝100鍏/瀛︽湡銆傛牴鎹鏌ヨ涓村鉤鑰佸勾澶у﹀畼緗戝緱鐭ワ紝鎶ュ悕鏉′歡鏄閫浼戜漢鍛樿韓浣撳仴搴峰苟鑳藉潥鎸佷笂璇捐咃紝闇鏈浜哄埌鐜板満鎶ュ悕錛屼笉寰椾粬浜轟唬鎶ワ紝鎶ュ悕鏃惰鋒惡甯﹁韓浠借瘉錛屾敹璐規爣鍑嗕負100鍏/瀛︽湡錛屾瘡鍛ㄤ笂涓嬈¤撅紝姣忔¤句負涓ゅ皬鏃剁殑鐝綰с傝佸勾澶у︽槸鑰佷漢鏇存柊鐭ヨ瘑鐨勮懼爞錛屽仴韜鍏誨績鐨勫満鎵錛屽紑蹇冨ū涔愮殑鍥鍦幫紝騫誇氦鏈嬪弸鐨勫鉤鍙幫紝鏅哄姏寮鍙戠殑鍩哄湴銆

㈢ 上海四平路105號小區周邊配套怎麼樣

四平路105號小區地址:虹口區四平路97弄。
周邊直線1KM范圍內交通配套資源有(海倫路,海倫路,東寶興路,四川北路,四平路溧陽路,溧陽路四平路,溧陽路寶安路,四川北路橫浜橋,臨平北路四平路,四平路臨平北路,北海寧路吳淞路,寶山路同心路,歐陽路四達路,周家嘴路新建路)等。
直線州中2KM范圍內教育資源有10個冊迅山(四川北路幼兒園,東工廠音樂(虹口店),平安好學,上海市虹口區教育學院實驗中學,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培訓中心,上海市虹口區老年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網路教育學院上海中心(合新里店),漢翔書法教育(虹口四川北路校區),北辰教育(虹口校區),高頓教育(上海總部))等。
周邊2KM醫療資源有7個,其中精武中醫堂距離小區339米,上海市虹口區江灣醫院距離小區341米,第一人民醫院-住院部距離小區678米,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距離小區昌肆710米,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門診距離小區742米,上海長海醫院(虹口院區)距離小區901米,上海市中醫醫院距離小區1530米,為醫療需求提供保障。
四平路105號周邊商業配套有:(新華書店(四平路店),永輝生活(邢家橋店),聯華超市(海倫店),農工商超市(98分店),合新里,上海ist艾尚天地,虹口區凱鴻廣場,天興百貨,利通廣場,壹豐廣場(四川北路店))等。

點擊查看更多:四平路105號小區詳細信息

㈣ 上海老年大學上海虹口區老年大學有哪些

虹口區老年大學
片區:臨平路片區
地址:上海市虹口區海倫西路30弄5號專101室

虹口區老年大學屬

地址:歐陽路502號2號樓203室 郵編:200082

虹口區老年藝術學校

地址:曲陽路570號 郵編:200092

㈤ 杭州臨平是有哪些鎮組成的

臨平本來就是一個鎮

閱讀全文

與臨平老年大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人家吃菠蘿 瀏覽:997
老年大學秋季班開學簡報 瀏覽:623
退休兩年之後去世社保怎麼辦 瀏覽:921
父母一個月要給女兒多少錢 瀏覽:801
鋼琴老年大學人員彈奏 瀏覽:719
醫院辭職養老保險 瀏覽:301
老人家買房子多少錢一斤 瀏覽:946
如何提升養生精準度 瀏覽:797
相親如何面對父母的提問 瀏覽:675
武漢武昌養老在哪個養老院好 瀏覽:860
老人為什麼覺得屋裡憋得慌 瀏覽:157
重陽節開門紅主持詞 瀏覽:50
老人手機中英文切換怎麼弄 瀏覽:817
80歲婆婆健身 瀏覽:306
青島教育局老年大學 瀏覽:111
臨平老年大學 瀏覽:452
城鎮老年人的文化生活論文 瀏覽:810
老人過世了財產如何分割 瀏覽:169
沒有孝敬父親的後果 瀏覽:391
中醫養生學是怎麼樣的 瀏覽: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