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具體哪方面總結了,以下是從 中國敬老院網 摘抄過來,希望能幫到你。
2009年我院工作在民政局黨組的正確領導下,依照印民字2009[50]號文件精神,以「加強內部管理,強化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質量,提高自費老人入住率」為重點,以開展學習科學發展觀活動為契機,積極開展各項老年服務工作,現將全年工作開展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工作開展情況
(一)切實加強內部管理,進一步明確責任分工
嚴格按照印民字[2009]50號文件精神,切實轉變管理模式,為加強管理,強化責任,對工作人員實行參照企業化管理,根據工作需要,對崗位重新進行了調整分工,並根據工作人員的特點,為了人盡其能,人盡其材,大膽起用新人和先進積極分子,只要是適應單位發展需要的,不管是國家工作人員還是聘請人員能者上,打破論資排輩的扛桿,工作人員實行定崗定人,責任明確,工作明確,管理明確;進一步規范財務管理和物資保管,做到賬錢物分人管理,為服務工作做好了人員保障。
(二)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強化服務觀念,提高服務質量
定期組織工作人員進行政治學習,把他們的思想統一在如何抓發展上來,如何求進步上來,增強他們的服務觀念和服務意識,定期總結工作經驗教訓,及時糾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工作人員的報酬與院民的民主測評掛溝,有效的提高了我們的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
(三)經費使用情況
根據總帳記錄2009年1月到11月份,單位共計收各種款項198338元(其中:局撥五保老人城市低保金72552元[時間從2008年11月至2009年10月],護理費工資26400元,烤火費3480元,管理費7773元,其它收入4372元,2008年低保余額6954元,接轉蔡文富經辦余額260元,自費老人及搭活人員收入76547元),單位共計支出各種款項188987元,到11月30日止,2009年度共結余經費9351元(煤炭費5000多元未結帳)。
(四)五保老人工作
我院現有五保老人22人,為加強對他們的管理,單位相繼出台了一系列規章制度,並吸收先進積極的五保老人協助管理,為他們分了班,明確了班長和副班長;通過實踐表明班長和負班長能積極帶頭遵守單位的規章制度,積極幫助單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有益的事情,做一些自己能做的事,實踐的效果說明院內在管理上需要大膽探索,通過實踐如果效果明顯繼續保留鞏固,如果效果較差的及時糾正,在管理上還著重引導教育五保老人加強自我管理,自我約束,改變原來在農村的漏習,鼓勵他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通過多方面的幫助與引導,大多數五保老人都能配合院內管理,支持院內工作,安心敬老院生活。
(五)老年公寓(自費老人)工作
發展好老年公寓是我們的工作重點,自費老人的入住率是檢驗我們工作的主要標准,2009年我公寓在民政局領導的大力支持下,由於我公寓服務工作的提高,先後吸引入住了20多個自費老人,使我單位的床位利用率達到了95%,社會效益也得到了提升,入住率達到了歷史以來空前提高。在護理服務工作上,實行分人頭分責任落實任務,劃分責任區,在炊事員的服務工作上,實行大體分工,服務人員在開展工作起來責任分工明確,開展工作有序;多聽取自費老人的建議和意見,單位負責人經常抓督促,多聽取老人意見發現問題及時提出,及時整改,通過經常性的抓督促與檢查,我們的服務工作得到了及時提高,也為自費老人進得來留的下,營造了一種栓心留人的環境。
(六)其它工作
1、為提高我縣城市中心敬老院的管理水平,今天6月15日在局黨組的安排下,我院組織業務骨乾和全體五保老人赴思南縣城市中心敬老院進行了觀摩學習,通過學習開拓了我們的視野,汲取了有益的經驗,達到了預期目的。
2、今年局黨組為了讓老人們安度炎熱的夏天,為我院老人活動大廳和餐廳添置安裝了吊扇,為每個五保老人房間添置了一台小型電扇,一床涼席,添置了兩台碗櫃,充分體現了局黨組對我院的關心。
3、為慶祝祖國六十華誕,國慶期間局黨組班子成員邀請宣傳部的領導來我院召開了「慶國慶迎中秋座談會」,為老人們送去了節日的問候,同時也為老人們上了一台生動的憶祖國歷史課,會上老人深受感動。
4、今天3月至10月分別有兩個五保老人因病在醫院醫治無效去逝。
5、今年因工作需要,我院及時更換了兩位服務員,鞏固了我院服務工作質量。
6、醫務工作;重點做好甲流感預防工作,院醫師每天定時為老人們測量體溫,定期為老人們測量血壓,並為生病老人及時提出診治意見。
7、為加大對老年服務工作的宣傳與報道,今年上報了6期簡報。
二、主要工作經驗
(一)管理摸式:新的管理摸式效果明顯,工作有序開展;
(二)單位負責人:責任心要強,服務意識要強,大局意識要強,大膽管理,大膽創新,大膽起用能人,科學發展,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責任明確,分工明確。
(三)院民的民主測評:是推動我院服務工作的有效方式,通過每月的民主測評,能及時發現我們自身在服務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便於及時糾正提高,是衡量單位管理水平的主要指標,也是兌現職工待遇的主要依據。
(四)護理工作:護理員必須服務意識強,責任意識強,每天必須清掃老人房間,及時清洗衣物,多關心多體貼老人。
(五)生活質量:要不斷鞏固提高,炊事員要確保食品安全衛生,在烹調技術上多學多問多摸索多加工老人喜愛的食品。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進一步管理好五保老人,引導教育好五保老人的生活習慣,營造一種和諧、有序、穩定的生活環境;
(二)加強服務工作的質量和內容,吸收更多的自費老人入住老年公寓,是下一步我們的工作重點,也是難點;
(三)抓好職工的思想教育工作,統一思想,提高認識,使之形成上下合力抓發展,一心一意謀進步的工作氛圍。
(四)經常性的多聽取老人建議和意見,及時整改。
二00九年十二月七日
㈡ 2014年敬老院護理員工作總結
**年要各級領導關懷和幫助下,我們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完成領導交給我們的任務和工作,虛心學習,逐步提高自身素質,現將**年的主要工作總結如下:
本著中華民族的尊老愛老的傳統美德精神為中心,我們做的主要工作有:打掃家庭衛生、買菜做飯、精神慰藉、讀書看報、量血壓、測血糖、陪醫送葯、購物理發、洗衣服等,接受了領導委託的居家養老服務,我們深感榮幸,同時責任感重大,牽掛更多!在50位服務對象中女性26人,男性24人,最大年齡86歲,最小57歲,其中服務人群里有輕度老年痴呆,半身癱瘓,就這樣的一群弱勢群體讓我們放不下心,牽腸掛肚,尤其是颳起風下雨,有的老人房屋漏水,積水,我們都要及時把老人轉移到安全的地方,雨停了後清理房屋裡的污水。我們的工作長年的為老人有所為的工作著,發揮了「雪中送炭」的服務精神,一年的服務質量滿意度達90%以上,有的老人還把我們當閨女一樣看待。
**年全年中我們總服務時間4546個小時,比計劃時間多出82個小時,總次數1932次,在2013年裡我們將一如既往的認真深入的開展居家養老服務工作,不斷擴大居家養老服務,使我們的服務對象持續增加並向整個美蘭區擴展。
**年在這一年裡我們雖然嘗盡了工作上的酸甜苦辣,心中感慨萬千,我們盡職盡責,工作上領導給了我們很大支持,使我們在工作崗位上也取得了一些成績,這個離不開領導和同事們的支持和幫助。**年我們將不負大家的重望,加強業務上的知識,不斷的提高業務水平,完善自身素質,力爭2013年工作中再上新台階!
敬老院工作總結
**年xx鎮敬老院在xx區委、區民政局、xx鎮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認真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五保供養方針、政策和上級部門對集中養老工作的指示精神,以創建省一級敬老院為動力,以服務五保老人為重點,以服務優質化、管理制度化、生活規律化、設施齊全化、環境花園化為標准,不斷努力改革創新。
xx鎮敬老院目前安置五保老人55人,5名自費老人(其中五保戶xx鎮五保:40人;靈山鎮五保:4 人;演豐鎮五保:3 人;大致坡鎮五保:6 人;新埠島:1人;自理:29人;半護理人數17人;全護理人數8人)。配備管理服務護理人員6人。我們本著堅持「以人為本,服務社會,一切為了老人,一切方便老人,一切服務老人」的工作理念,全院上下,團結一心,不斷加大投入,完善各類功能設施;強化管理和服務,使入住老人的生活條件得到了明顯改善、生活質量得到明顯提升,繼續扎實做好了2012年的各項工作。
一、2012年我們主要是完善敬老院設施設備:
1、裝修舊敬老院房間設立加強監控區建設(主要收治老年痴呆症,需要獨居的老人),現收養了1位老年痴呆症五保老人、殘疾1人
2、為庭院架設路燈(10盞),現在晚上庭院燈火輝煌
二、引進社會志願者募捐與企業贊助
1、繼續與海南醫學院國際護理學院合作,護理學院學生定時定點的為五保老人獻愛心。
2、引進海南省紅十字會「天來泉」助老基金會資金贊助志願者服務活動,讓老人在敬老院感覺到家的溫馨。2012年基金會贊助了7000元的物資。
3、2012年我們還引進台灣慈濟基金會為老人捐贈大米、油、衣服總價值約10500元;xx共青團自願者與海南省電視台聯合捐贈糖果、餅干、與食用油等一批食品總價值約9900元,並為老人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文藝演出深得老人喜歡;聯合海南桑樂太陽能公司捐贈防寒大衣60件總價值約6000元;xx區區長林剛為xx區委區政府向敬老院捐贈5000元現金等一批社會志願者向敬老院捐贈物資約2000元等。合計2012年xx鎮敬老院社會捐贈物資與現金總計約34400元。現所有物資與現金全部平均發放給五保老人與殘疾、孤兒。
4、2012年我們送走了5位老人並為他們在做臨終看護。
5、大力發展院辦經濟,利用院區空地我們種植了香蕉與地瓜與青菜,這些種植全部補充老人伙食(一年下來種植估值約1500元)
三、工作中我們始終以人為本,xx鎮敬老院雖然是以集中供養為原則但是為了老人的一切我們還是對個別需要關懷的老人開啟了小灶與病號飯。針對工作人員方面我們主要做以下管理:
1、對於員工招聘與監管方面我們採取了就近招聘與委派輪崗的原則,就近招聘降低運營成本,通過公寓嚴格的培訓與學習上崗。
2、護士與主班護理員均由海口委派原則,為了保證100%的護理質量,作為主班護理員均由公寓直接委派輪崗,護士也由公寓護士輪崗。
3、所有員工我們都由「海口椰島之家老年公寓」定時培訓,年培訓不低於12小時。並且每人每年必須到公寓參加公寓年度或季度護理技能競賽一次。
4、參照「椰島之家」的考核標准對所有員工進行了月度考核。
四、為了更好的管理與幫助五保老人,我們提倡五保老人相互關懷相互幫助,相互監督遵守院里規章制度,嚴格執行出入管理制度確保院內公共財產與個人財產的安全。對於敬老院的管理方面我們及時的與老人溝通,並及
㈢ 誰有關於"尊老愛老敬老'的千字文章,我們要用
文章一:
父親是一棵參天大樹,支撐著整個家庭,如果沒有他,就沒有你這棵幼小的樹苗,母親是一片荷葉,沒有她,你這條小魚缺少生命的屏障。一些不孝的子孫,把父母老人趕出家門,但是,我要呼籲,關愛老人。
其實,老人才是最辛苦的,他們一把屎,一把尿把我們從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兒拉扯成一個小學生,費了多少心血,付出了多大代價,他們為了我們付出了那麼多,難道就理應得到被趕出家嗎?不,人老了,需要的是和諧,需要的是溫暖,不是一頓「惡罵」,一陣惡厭的話語。
親情是一個善心愛心和良心的綜合表現,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天經地義的事,是做人的本分,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美德,也是各種品德形成的前提,因而歷來受到人們的稱贊,一本書上曾說過:「長大了,一定會與人交流,有一種人堅決交不得,那就是不孝順父母的人,父母把他(她)養了這么大,他(她)都狠的下心,對這些朋友,他(她)就狠不下心了嗎?」
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關心和愛護是最真愛無私的,父母的養育之恩是訴說不完的,吮著母親的乳汁離開襁褓,揪著父母心邁開人生的第一步,在甜甜的兒歌中入睡,在無微不至的關懷中成長,災災病病使父母熬過了多少個不眠之夜,可以說,父母為養育兒女付出了畢生的心血,這種恩情比天高,比地厚。
如果人類應該有愛,那麼首先應該愛自己的父母,其次才能說到:愛集體、愛祖國、愛社會……
孝敬父母,不但要承擔起對父母應盡的贍養任務,而且要盡心盡力滿足父母在精神方面,情感方面的需求,特別對年邁的父母,更要精心照顧,耐心安慰,就說在城市裡的大多數老人,雖然兒孫滿堂,卻很少見到子女,給父母一個豐衣足食,更不用說是精神安慰,因為老人,需要的是親情,是全家在一起的快樂時光,豐衣足食是遠遠不夠的!
父母在很多人眼裡已經不再重要,甚至是一種負擔,在他們眼裡,老人曾是盛開的花朵,現在卻已凋零,曾是茂盛的大樹,現在卻已落葉,可老人卻為社會做著無私的奉獻。
老人們為了下一代的成長嘔心瀝血,為了中華的傳承做出了貢獻,更為祖國的建設做出了貢獻,他們理應受到兒女的孝敬,社會的尊重。就沒有我們。
我曾經看過這樣一個故事,春秋戰國時期,戰國七雄:齊楚秦燕趙魏韓中,韓國有一位青年姓張名良,一日,他在一座小橋邊上散步,有一個老頭兒,故意把鞋弄到了橋底下,對張良說:「小夥子,幫我把鞋撿起來」。張良不假思索的下橋撿了回來,老頭兒又說:「給我穿上」。張良想:「既然我為他撿了鞋,索性就好人做到底,送佛送的西,於是,他就給老頭兒穿上了,老頭兒把鞋來來回回弄下橋三次,張良也耐心的一次又一次的去撿,老人見張良可信,是個好人,便傳給了他一套失傳以久的兵書《太公兵法》。
其實,對待老人與父母的和善,並不是圖獎勵和誇獎,對待了上年紀的他們,需要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或許有一天,你明白了「心中無我,方能無欲無求」這一句話時,你才悟到了愛的真諦。
如果有一天,你的學習很優秀,但如果你做不到尊老愛老助老,你就不是一個品學兼優人。
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最後讓我們共同努力,「敬老愛老助老,共建和諧左旗」!
文章二:
敬老愛老的真諦
社會逐漸步入老齡化,如何能讓老年人歡度晚年,為其子女們消除後顧之憂?如何讓全社會的人都能真正做到敬老愛老?如何讓老年人在創造和諧社會中再現活力……近日,筆者冒著嚴寒來到溫暖如春、其樂融融的臨猗縣溫泉老年公寓。 在這里,我們看到了幸福地生活在這里的一大群老年人。敬老愛老必先尊老
臨猗縣溫泉老年公寓在創建初期就樹立了崇高的敬老愛老理念。創建者們決心要創一流的業績,建一流的硬體設施,奉獻一流的愛心,做一流的服務……該公寓坐落在臨猗縣城的最高處———三星台,四周被美麗的田園風光所包圍。最為獨特之處是,此地有一眼熱地溫泉井,溫泉富含多種礦物質,每星期老人們能在這里洗兩次溫泉浴。此外,各種娛樂設施也應有盡有。采訪中,該公寓經理閆淑玲告訴記者:我們員工的服務宗旨是:盡兒女孝心,賽人間真情。我們的服務爭創一流,力爭把我們的溫泉老年公寓辦成老年人的溫馨家園,辦成讓人稱贊的社會福利機構。
為老年人奉獻兒女般親情
工作和社會的壓力有時無法讓兒女們在父母跟前盡孝,但他們更擔心的是老年公寓的服務能否讓他們放心。所以養老單位的經營理念必須建立在良好的人性化服務基礎上,用愛心將親情化的服務滲透到每個細節。在臨猗縣溫泉老年公寓,老人們都愉快地生活著。健身、娛樂、聊天,豐富的日常生活讓他們精神格外飽滿,心情也十分愉快。不論是健康老人,還是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這里的服務人員都能耐心、細致、周到地進行護理。護理員荊紅強護理的第一個對象是83歲的離休幹部申老。申老患有腦血栓後遺症,剛入住公寓時神志不清、口齒不靈,大小便失禁,白天睡不醒晚上睡不著,完全喪失了生活自理能力。小荊從點點滴滴入手對申老進行全方位護理。老人大小便弄臟的衣褲、被褥,小荊隨臟隨洗,房間、衣服上從沒一點異味。她除了一日三餐給老人喂飯,還為老人早晚洗臉、洗腳,攙扶申老進行康復鍛煉,像對待自己的父親一樣親切,一樣精心。為了讓老人心情愉快,她堅持每天打開收音機讓申老聽音樂,晚上陪著老人看電視,千方百計讓老人鼓起戰勝病魔的信心。申老的兒女感動地說:「這份真情,讓我們做兒女的都自愧不如呀……」
讓老年人生活得舒心愉快
現代社會意義上的養老不再是停留在滿足老年人的吃住,而且要為老年人創造溫馨、和諧、美好的生活環境。走進臨猗縣溫泉老年公寓,不論你置身庭院的哪個角落,都會感到樹木鬱郁蔥蔥,花草爭奇斗艷,山光水色遙相呼應。這里彷彿四季常青的花園,在花木叢中還整齊排列著運動健身器械。整個庭院在設計上處處都透著對老年人周到的考慮:健身、休閑、觀賞、納涼,讓老人們一出房間即能置身於美麗的環境中,呼吸到新鮮空氣。采訪中,我們來到了老人郭女士安在公寓的「家」里,住所里冰箱、彩電、高檔傢具一應俱全。郭老高興地說:「幾年前我老伴去世後,為了減少兒女們的負擔,我試著住進了這家公寓,這一住我就深深地迷戀上了這里,因為這里環境幽雅,吃得好,住得好,享受的服務更好。後來,我一咬牙,乾脆賣掉了城裡的住房,搬到這里定居,我准備在這里一直住到去見我的老伴……」
文章三:
尊老敬老愛老的中華傳統美德必須傳承
在重陽節(又稱「敬老節」)來臨之際,燕趙都市報載文稱,燕趙897位百歲壽星頤養天年,百歲津貼每月百元。
這個消息令人欣喜,老人家們為家庭、為社會進步操勞多年,他們的長壽安康是我們的心願,同時,給他們津貼,使他們切身體會到黨和國家、政府、社會對他們的關愛,從而心情舒暢,也是我們的心願。
數典不能忘祖,現在我們享受的現代文明,包括和平安寧的生活工作環境,都是老人們在年輕的歲月乃至今天已是高壽的歲月仍然不懈努力奉獻社會造福子孫的結果。所以,我們不能忘記老人們,不能忘記今天美好時光的來之不易,我們應該尊老敬老愛老,這樣,我們的社會就會和諧,我們的家庭就會其樂融融。
從歷史文化傳承來說,尊老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別的民族咱們不管不論,但是中華民族之所以是中華民族,之所以血濃於水,之所以歷盡滄桑生生不息,之所以「人情味」非常濃厚,尊老敬老愛老是一個重要方面。
每一個民族、每一種文化,都有它的生命力,都有它獨到的魅力,但是中華民族,以深摯的情感,凝聚起全中國十三億人口,以及海外的廣大同胞、僑胞,那些傳統美德(包括尊老敬老愛老的美德)是功不可沒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們河北的「好人」林秀貞就把鰥寡孤獨的老人當作自己的老人贍養和敬重,我們唐山市常玉珍也收養了多名老人,這都樹立了社會敬老的楷模。而家庭敬老,更是我們理所應當的。常回家看看,常和老人通通電話,嘮嘮家常,不難吧?卻能給老人的晚年帶來無限快樂和美好的回味,也能陶冶我們自己做人的情操。
老人,為社會奉獻,為家庭奉獻,是知識的寶庫,是智慧的寶庫,不僅養育我們,還以言傳和身教向我們傳播做人的道理,雖然我們有時候感覺老人家們知識陳舊、思維方式過於正統古板,但是,老人依然是我們心靈的最後的最堅定的依託,我們在現實中碰壁之後,返璞歸真,依然會感受到老人家們傳承的是至理名言,依然會感受到屬於我們民族的內蘊的品質和理念是不能放棄的。這是我們民族的魂,經由老人們,再經由我們,一代一代傳承。引導我們的民族生生不息,引導我們的民族巍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所以,我們政府關愛老人,社會關愛老人,家庭成員關愛老人,是絕對正確的,應該的。非獨重陽(「敬老」)節使然。
關愛老人,就要敬重老人,尊重老人的思維方式和自主選擇,就要提供更多的便利使老人感受到關愛,就要自立自強為老人創造更好的頤養天年的環境,就要對老人放手,使他們有高興的生活方式,就要創造條件使他們樹立自己新的社會價值自信和家庭價值自信。
關愛老人,就從自己做起,從身邊事情做起,從現在做起。
故事一:
、蔡壯傑
蔡壯傑,男,1946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在樟山鎮當過23年的村幹部,多次被評選為市、區人大代表。就是這樣一個優秀的共產黨,不僅對工作兢兢業業,而且是一個受到鄉鄰村民交口稱贊的孝子。
蔡壯傑的父親今年94歲,母親91歲。其父解放前曾擔任國民黨某師的政工處處長,解放後當了多年政協委員,是個頗具傳奇色彩的人物。
隨著二老年紀的不斷增大,生活上的不便也越來越多。為了能使父母晚年過上舒心安逸的日子,蔡壯傑和妻子付出了很多。由於母親身體不太好,蔡壯傑和妻子每天都有一人專門照顧母親的起居。生病時,端屎倒尿,抹澡擦身,天熱時為避免生褥瘡,每天都要為其按摩3、4個小時,直累得腰酸背痛,手掌腫脹,卻從無怨言。鄰居們看了,都為老母親能有這樣的兒子、兒媳感到欣慰。父親是個地道的文化人,蔡壯傑夫婦不但在生活上無微不至的照顧老人,更重視老人精神上的需要,為老人訂了多份雜志和報刊。老人眼睛不好,蔡壯傑就每天早晚為父親讀報講書,使老人身處農村卻知天下事,最大限度地豐富了老人的精神生活。
在蔡壯傑夫婦的言傳身教影響下,3個子女也特別孝敬老人。在家讀書時都能為父母分憂多照顧爺爺奶奶。如今雖然個個在外事業有成,都仍念念不忘家裡的老人,經常電話安慰老人,時不時地寄錢寄物,惹得村民都十分羨慕這對90多歲的老壽星。
故事二:
2、 雷金生夫婦
在古南街道保太巷社區,有戶曾經受過省市表彰的五好家庭,它就是省勞模黃桂英的家庭.
黃桂英老人現年93歲與獨生兒子、兒媳婦一起生活,她的兩個孫子都在廣東工作,長孫的兒子在大連上大學;孫女已出嫁,曾外孫女也初中畢業。這是個堪稱四代同堂的大家庭,但是在家常住的只有黃桂英老人和其兒子雷金生、媳婦余素珍三人。
黃桂英老人身材高大,體格一貫健壯,但近十年來因患有老年痴呆,她的耳朵全聾,牙齒全無,加上常年便秘,吃飯拉屎全靠兒、媳調理,由於意識不清,這位昔日的衛生模範,今日卻隨地吐痰、有時還大小便失禁。盡管這樣老人還是紅光滿面,身上乾乾凈凈,家庭的衛生也不減往年,原因是老人有一對非常孝順的兒、媳。她倆無微不至,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呵護老人,事跡感人。在我們學習貫徹八勞八恥,建設和諧社會的進程中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老人的身世
黃桂英老人1914年2月出生於南昌縣的貧農家庭,其丈夫於1942年病逝。抗日戰爭她帶著獨生兒子逃難展轉在吉安市區,生活無來源,靠開荒和做保姆維持日常生活,吃盡了苦頭。
1949年吉安解放,兒子又參加了工作,她的生活才有所改善。1958年她進國營吉安磚瓦廠工作,曾任磚工連連長。由於她工作積極,1959年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並被評為地、市勞模,出席了1959年江西省先進生產者(即省勞模)大會。1961年因工廠精簡,她帶頭辭職回家,曾任居委會主任、街辦草袋廠廠長。在工作中她鞠躬盡瘁,與同事團結友愛;在生活中與鄰里和睦相處,鄰居中出現摩擦總是找她出面調解;在家庭中他以博大的母愛哺育一代又一代後人成長,她幾乎包攬了買菜燒飯、洗衣衛生等全部家務。這位偉大的母親,後人無不敬愛,正是由於她以榜樣的力量,培養了晚輩的孝順。
孝順的兒、媳
黃桂英老人的兒子雷金生也年過古稀,是建國前參加工作的離休幹部、媳婦余素珍退休前是古南糧站的站長。這對夫婦長期受到黨的培養教育,加上長輩榜樣的熏陶,他們孝順母親是順理成章的。他們孝敬痴呆達十年的老母親深得居民的稱贊。
沒牙吃飯也香。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吃飯是第一件大事,而母親的牙齒全部脫落,進食困難。媳婦買菜時采購葉子多、容易下咽的軟菜;兒子掌廚做菜的火候要適合老人,盡量把菜做得柔軟容易吞咽。為了營養平衡,有些難咽的早點、菜類每天每餐都要用筷子剪刀把食物絞爛,讓媽媽沒有牙齒吃飯也香。
幫媽媽排便。老年痴呆的人一般都伴有便秘,吃得進排不出多麼急人!葯物調理不當拉屎在身上是常事,因此老人天天要吃香蕉水果和蜂蜜,像照顧小孩一樣,把老人排便時刻掛在心上。而且摸索到一些經驗,現在要幾時排便就幾時排,並使排便不幹不稀。
心系婆母冷暖。媳婦余素珍不僅負責家庭和老母親的衛生,而且時刻牽掛老母親的冷暖,因為痴呆的老人對氣候反映遲鈍,熱了不知道要脫,冷了不知道要穿,媳婦不但為她漿洗且要督促添衣減衣。
幫媽媽搓背修腳。黃桂英的兒子不僅要幫助老母親洗腳、洗澡,還要幫助老母親洗頭、擦背、按摩、修剪手指甲和腳指甲。腳指甲的石灰質太厚還要請來專業修腳師幫忙修理。
要兒、媳喂飯。俗話說老人似小孩,這一點也不假。老母親要兒、媳喂飯並非進食困難,而是有時耍嬌。兒、媳不喂她就不吃,兒子外出就挺著要媳婦喂飯,喂飯她吃得又快又高興。難怪知情的鄰里都說老人真會享福!
家俬擺設為老人。老人四肢無力,行動堅難。為了母親能行動安全,防止摔跤、便於起蹲,這個家庭的沙發、衛生間的坐盆都已加高,吃飯有專用扶椅,卧室有靠背的便盆,讓老人夜間小便不出房門,大便不出家門,房間通宵還有地腳小夜燈照明,可見兒、媳為了母親的安全用心良苦。
家中也要微笑服務。痴呆的老人經常會出些不盡人意的差錯,如在小便盆中解大便、隨地吐痰,每天拖地是不計其數,所有這些也不能批評,更不能凶她,哪怕說話重點,老人就坐立不安、睡也不是、坐也不是、思想紊亂。因此兒、媳就相互商量,媽媽出了差錯,也要和商場營業員一樣,進行微笑服務。
決心護媽度百歲
每當人們稱贊這戶孝順家庭時,黃桂英的兒、媳都說:孝順母親是應盡的責任。媽媽我們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首先是媽媽為我們洗刷一身,哺奶喂飯、端屎倒尿,為我們勞碌一生,如今媽媽老了我們照顧好她是應該的。
黃桂英老人正是在兒媳的精心護理下,除患有老年痴呆外,心肺內臟一切正常,常年不鬧其它毛病,寒暑也不感冒,過去有幾聲咳嗽現在都好了。盡管這樣兒、媳還是買來珍奧核酸為她進行保健。如果不意外,兒、媳決心護理媽媽度過百歲。
我們衷心祝願他們好夢成真,也衷心祝願天下孝順的兒媳好人一生平安!
㈣ 空巢老人電視劇【孫平:給農村空巢老人一個溫暖的家】
走進河南省尉氏縣瑞福祥老年公寓,你會被幽雅的環境、完善的設施所吸引,也會為近200位老人其樂融融、和諧相處所感動。年至暮秋的老人臉上盪漾著春風,「在這里可得勁(舒服),真享福!」感嘆的背後,隱含著一個平凡女人的不懈追求和幾年艱辛,她就是這家民營養老院院長孫平。
艱難起步
孫平1971年出生於尉氏縣南曹鄉前孫村,1993年她和愛人在縣城創辦了一個農機修理廠,靠精心經營、誠實待客,農機廠初具規模,效益不錯。然而,1995年的一次意外事故,丈夫被大面積燒傷,1997年夫妻倆傷心地放棄農機修理廠,改為經營醫葯超市。他們憑著一腔熱情和勤快的雙手,在一個並不太熟悉的行業,逐漸把生意做得風生水起,並有了比較可觀的積蓄。
尉氏是個農業大縣,無礦產、少資源,改革開放以後,農民的生活得到很大改善,糧棉豐產,衣食無憂,但是錢袋子並不充實。本來就人多地少,加上農業機械化作業程度不斷提高,農村富餘大量勞動力,中青年大都選擇外出打工。
2008年,孫平在無意中發現,農村的空巢老人不斷增多,生活得不到照顧,精神得不到慰藉,有些老人日子過得很孤寂落寞。想到老人辛苦一生養大了孩子,而孩子在老人最需要的時候卻無法在家盡孝,孫平的心被震撼了,她決心興辦老年公寓,給孤獨的老人們提供一個安度晚年的場所。
可是,當時幾乎所有的親朋好友,都對孫平的想法持否定態度。他們認為,建設老年公寓需要大量投資,孫平缺乏相應的經濟條件。而且,當今不少人家的兒子、媳婦,與老年人的關系都處得不好,孫平把眾多老人集中起來,很難滿足他們的要求、處理好與他們的關系。
在一片反對聲中,倔強的孫平痴心不改,她下決心要把老年公寓建起來。
2009年,孫平開始選擇地址,並著手籌措資金,辦理相關手續。她唯漏夢寐以求的老年公寓,艱難起步了。
現實中的困難總比想像的要多,特別是一個普通的女人,想在一個自己完全陌生的領域干一番事業的時候。關鍵時刻,家裡人和地方政府給予了孫平有力支持。
老年公寓規劃建設6000平方米,預算投資2100萬元。孫平先期籌措的600萬元,包括自己家裡做生意積累的錢,很快就用完了,她不得不四處奔波湊錢。當地政府有關部門對孫平的想法和做法表示贊賞,然而一談到經費就沒有了下文。有些群眾對孫平的做法也不理解陪悉,個別人甚至說:「孫平干點什麼不好,為什麼要賺老年人的錢?」
精神壓力、債務負擔,加上民間的一些風言冷語,讓孫平感到非常難受和委屈,她曾經一個人躲在家裡哭過好幾次。哭夠了,想開了,孫平擦乾眼淚,挺起胸膛,又以一個女強人的形象出現在眾人面前。
孫平知道,開弓沒有回頭箭,自己認定的事情,就要下決心做好。她不等不靠,邊學邊干,根據老年人的生活特點和實際需要,從規劃布局到室內設施,都親自動手設計。在她的打拚下,老年公寓如期建成,具備了接待老人的能力。
道路坎坷
2010年6月,擁有369個床位的瑞福祥老年公寓正式開業,可是只有40多個老人入住。
農蘆山乎村贍養老人,與城裡相比容易些,兒女與老人一起生活的,灶里加把柴,鍋里添碗水,一個老人的一頓飯就出來了,做兒女的不願意每個月花七八百塊錢把老人送到老年公寓。兒女外出打工的,擔心把老人送到老年公寓會被別人說成「拋棄老人」和「不孝順」。即使經濟上有能力的人,也不想讓父母去老年公寓,害怕花錢買罵名。
孫平不怕老人暫時不來。她提出:「有真心,有愛心,就能贏得人心。」「帶著我的孝心,獻上我的愛心,讓老人舒心,讓子女放心。」老年公寓工作人員對老人熱情服務,周到照顧,瑞福祥的良好聲譽很快傳向四面八方,讓孝順的兒女都自嘆弗如。
孫平深知,工作人員對老人僅有滿腔熱情是遠遠不夠的,她教育員工要努力學習掌握老年護理知識和先進的管理技能。為此,她專門到鄭州、開封請專業人員到老年公寓對員工進行技術培訓和指導。如今,員工中已有多人取得初級、中級、高級養老護理證書。孫平自己更是帶頭學習老年護理知識,先後到北京參加在民政部培訓中心舉辦的老年服務培訓活動和全國老年福利服務機構標准化培訓班,並取得了職業資格證書,成為高級養老護理員。
孫平堅持用「孝子文化」的服務理念教育引導員工,她言傳身教,以身作則,把自己當成老人的孩子,把老人當成自己的父母。她常說,她有兩個家,一個是幾口人的「小家」,一個是幾百口人的「大家」。對她來講,老年公寓是家,不是單位。到老年公寓來,是回家,不是上班。她在「大家」的時間長,在「小家」的時間短。正因為她以老年公寓為家,老年公寓出現情況她盡快處理,遇到問題她及時解決,老人們都把她看成家裡的親閨女。
幾年來,孫平在老年公寓的時間,每天是「白加黑」,每周是「五加二」,每個月只有2月份和外出學習的月份在老年公寓待不到30天。
孫平終於用誠心贏得了人心,入住老年公寓的人數不斷增加。到2012年5月,入住人數已近200人。
希望在前
孫平和老年人之間建立起高度信任的關系,入住老年公寓的每位老人有什麼習慣和愛好,她心裡都有數。平時,她經常與員工一起幫助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梳頭洗澡,擦屎端尿。老人們有什麼想法和需求,也喜歡對孫平訴說。
在員工面前,孫平是院長,是領導;在老人面前,孫平是孩子,是女兒。老年公寓的老人們有了共同的「女兒」,也就把瑞福祥當成了自己的家。今年春節,一位老大爺的家人准備接老人回家過年,老人竟然不想離開老年公寓。還有一個入住老年公寓的老大爺,兒女們想把他接回家輪流贍養,他用手抓住床頭哭著喊著不願意回家。
瑞福祥老年公寓雖然建在縣城,孫平卻把標準定在像大城市規范化的老年公寓一樣進行管理,盡心盡力不斷推進全面建設。她引進國內外先進的「居家式養老模式」,嚴格按國際通行的老年公寓管理標准完善各項服務制度,制訂並落實好各項服務細則。在她的不懈努力下,當初用汗水和淚水澆灌的果苗,如今已結出了碩果。
2011年,瑞福祥老年公寓被國家民政部老齡發展基金會指定為「全國愛心護理工程建設基地」。近年來,瑞福祥老年公寓先後被河南省民政廳授予「河南省優秀養老服務機構」、「河南省養老服務機構示範單位」等榮譽稱號,孫平也被評為「開封市尊老愛老模範」、尉氏縣「三八紅旗手」。
提起幾年來的辛苦和付出,孫平平靜地說:「孝行天下,大愛無邊。孝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每個人都應當做到,啥時候都不會過時,啥時候都不能滿足。」她還說:「做公益事業不能圖名,不能為利。在給別人帶來幸福的同時,自己也會收獲快樂,這是給我最大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