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老年痴呆司法鑒定流程
老年痴呆司法鑒定的流程,具體如下:
1、近親屬或者其他利害關系人先向老人所在地基層人民法院提出申請,要求認定老人患有老年痴呆症,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2、人民法院在受理之後將依法進行審理;
3、法院委託司法鑒定機構對被申請人是否老年痴呆,是否具有民事行為能力進行鑒定。
《司法鑒定程序通則》第三條
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進行司法鑒定活動,應當遵守法律、法規、規章,遵守職業道德和職業紀律,尊重科學,遵守技術操作規范。
第四條
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進行司法鑒定活動,應當遵守法律、法規、規章,遵守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尊重科學,遵守技術操作規范。
第五條
司法鑒定實行鑒定人負責制度。司法鑒定人應當依法獨立、客觀、公正地進行鑒定,並對自己作出的鑒定意見負責。司法鑒定人不得違反規定會見訴訟當事人及其委託的人。
B. 法律上怎麼鑒定老年痴呆
法律分析:法律認定老年痴呆的唯一條件是醫學鑒定。如果經過合法有效的醫學鑒定,確認屬於老年痴呆症(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其監護人需要對其嚴加看管,並對其實施的民事侵害行為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必要的情況下,法院可以決定對該患者實施強制醫療。當地檢察機關對強制醫療全過程實施法律監督。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十一條 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適用前款規定。
C. 如何進行老年痴呆的司法鑒定
法律分析:近親屬或者其他利害關系人先向老人所在地基層人民法院提出申請,要求認定老人患有老年痴呆症,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人民法院在受理之後將依法進行審理,並將委託司法鑒定機構對被申請人是否老年痴呆,是否具有民事行為能力進行鑒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令第132號——司法鑒定程序通則》
第十一條 司法鑒定機構應當統一受理辦案機關的司法鑒定委託。
第十二條 委託人委託鑒定的,應當向司法鑒定機構提供真實、完整、充分的鑒定材料,並對鑒定材料的真實性、合法性負責。司法鑒定機構應當核對並記錄鑒定材料的名稱、種類、數量、性狀、保存狀況、收到時間等。訴訟當事人對鑒定材料有異議的,應當向委託人提出。本通則所稱鑒定材料包括生物檢材和非生物檢材、比對樣本材料以及其他與鑒定事項有關的鑒定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