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上年紀的老人性情大變
在研究中,研究者使用了大五人格模型(the Big Five)來對老年人的人格特徵進行描述。下圖即為大五人格的5種人格特質:
大五人格模型(the Big Five)是人格領域中影響力最為廣泛的理論之一。所謂大五人格,即將一個人的人格劃分為5種不同的人格特質,每一種人格特質又是一個具有正、負方向的維度,這樣不同的人格都可以通過在這5個維度上的不同取值而被標定出來。圖片來源:guokr.com
除這五個特質外,研究者還增加了兩個額外特質:控制感(perceived control)和情感強度(affect intensity)。所謂控制感是人們自認為能夠掌控所經歷事件的體驗,而情感強度則是指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情緒反應程度。這樣,研究者就可以用上述7個人格特質,描述老年人的人格。
為探討老年人的人格發展模式和根源,研究者進行了一項跨度為五年的雙生子追蹤研究。該研究共選用了410名年齡跨度為64-85歲的被試,其中有134對同卵雙生子和63對異卵雙生子。通過比較同卵雙生子和異卵雙生子在心理發展特徵上的相似程度,研究者可以了解遺傳和環境因素對心理發展的影響。
人老了,人格怎麼變?
在實驗的第一階段,研究者用不同量表測量了所有被試的7種人格特質,並利用布萊德本情感平衡量表(Bradlburn`s Affect Balance Scale)測量了被試的主觀幸福感。在5年後,也就是實驗的第二階段,研究者又對被試的這兩項指標進行了重新測量。由於死亡或其他原因,只有324名被試參加了第二階段實驗。在整個實驗中都需要記錄所有雙生子的共同經歷、非共同經歷以及他們的人口學變數(性別,年齡,身高、民族、血型等)。
之後,研究者對兩個階段的數據和雙生子數據進行了分析。結果發現,老年人的人格發展軌跡恰恰和年輕人相反,這主要表現在:
年輕人的神經質水平會隨著年齡增長逐漸下降,而老年人則隨著年齡的增長,神經質水平越來越高;
年輕人的宜人性和責任感水平會逐漸增長,而外向性在人格發展中表現得較為穩定,同時開放性呈現先增長後下降的趨勢,而老年人這4個人格特質的水平均隨年齡增長而下降;
由於身體衰老以及認知能力下降,老年人必須承認他們不能像以前那樣讓一切盡在掌握,因此他們的控制感不如年輕人;
在情感強度上,情緒控制能力下降和感情管理技能提升這兩個相反的作用互相抵消,使得老年人的情感強度穩定不變。
進一步分析發現,控制感的變化和大五人格特質的變化存在聯系。具體而言,老年人控制感下降與神經質增加、責任感減少存在顯著的相關性——當老年人意識到自己的身體和認知機能下降後,他們就會在生活中變得謹慎起來,以躲避危險並保持健康,這就使他們變得比較神經質;同時,他們在社會交往中會變得挑剔,不再像原來那麼外向和易相處;而在文化生活和智力活動上,老年人不再像年輕時那麼積極主動,開放性水平會降低;他們也不再按部就班,盡職盡責地完成每一件事,這就降低了他們的責任感。總之,老年人的人格發展軌跡——神經質上升,外向性、開放性、宜人性和責任感下降——是一種對自身身體狀況惡化和認知能力下降的補償策略,反映了一種老年生活中的自適應機制。
近記憶障礙常為首發及最明顯症狀,如經常失落物品,忘記重要的約會及許諾的事,記不住新來同事的姓名;學習新事物困難,看書讀報後不能回憶其中的內容。常有時間定向障礙,患者記不清具體的年月日。計算能力減退很難完成簡單的計算,如100減7.再減7的連續運算。思維遲緩,思考問題困難,特別是對新的事物表現出茫然難解。早期患者對自己記憶問題有一定的自知力,並力求彌補和掩飾,例如經常作記錄,避免因記憶缺陷對工作和生活帶來不良影響,例如妥善的管理錢財和為家人准備膳食。尚能完成已熟悉的日常事務或常務。患者的個人生活基本能自理。 人格改變往往出現在疾病的早期,病人變得缺乏主動性,活動減少,孤獨,自私,對周圍環境興趣減少,對周圍人較為冷淡,甚至對親人漠不關心,情緒不穩,易激惹。對新的環境難以適應。
中度
到此階段,患者不能獨立生活。表現為日益嚴重的記憶障礙,用過的物品隨手即忘,日常用品丟三落四,甚至貴重物品。剛發生的事情也遺忘。忘記自己的家庭住址及親友的姓名,但尚能記住自己的名字。有時因記憶減退而出現錯構和虛構。遠記憶力也受損,不能回憶自己的工作經歷,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出生年月。除有時間定向障礙外,地點定向也出現障礙,容易迷路走失。甚至不能分辨地點,如學校或醫院。言語功能障礙明顯,講話無序,內容空洞,不能列出同類物品的名稱;繼之,出現命名不能,在命名檢測中對少見物品的命名能力喪失,隨後對常見物品的命名亦困難。失認以面容認識不能最常見,不認識自己的親人和朋友,甚至不認識鏡子中自己的影像。失用表現為不能正確地以手勢表達,無法作出連續的動作,如刷牙動作。患者已不能工作,難以完成家務勞動,甚至洗漱、穿衣等基礎的生活料理也需家人督促或幫助。患者的精神和行為也比較突出,情緒波動不穩;或因找不到自己放置的物品,而懷疑被他人偷竊,或因強烈的妒忌心而懷疑配偶不貞可伴有片斷的幻覺;睡眠障礙,部分患者白天思睡、夜間不寧。行為紊亂,常撿拾破爛、藏污納垢;亂拿他人之物;亦可表現為本能活動亢進,當眾裸體,有時出現攻擊行為。
重度
記憶力、思維及其他認知功能皆因此受損。忘記自己的姓名和年齡,不認識親人。語言表達能力進一步退化之患者只有自發言語,內容單調或反復發出不可理解的聲音,最終喪失語言功能。患者活動逐漸減少,並逐漸喪失行走能力,甚至不能站立,最終只能終日卧床,大、小便失禁,晚期患者可原始反射等。 最為明顯的神經系統體征是肌張力增高,肌體屈曲。病程呈進行性,一般經歷8-10年左右,罕見自發緩解或自愈,最後發展為嚴重痴呆,常因褥瘡、骨折、肺炎、營養不良等繼發軀體疾病或衰竭而死亡
『貳』 有治療老年痴呆的特效葯嗎跪求,急用!
1. 目前尚無針對老年痴呆症的特效葯物。
2. 對於輕中度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可以嘗試服用膽鹼酯酶抑制劑,如多奈哌齊片(安里申),初始劑量為每天5毫克,睡前服用。
3. 如果一個月內效果不明顯,可以考慮將劑量增加至每天10毫克,仍然睡前服用。
4. 治療周期通常為3至6個月,大約可以緩解三分之一的症狀,但無法實現痊癒。
5. 另外,卡巴拉汀片(愛斯能)也是一個選擇,起始劑量為每次1.5毫克,每日兩次,最大推薦劑量為每次6毫克,每日兩次。
6. 石杉鹼甲片也是一種可選葯物,每次0.1至0.2毫克,每日兩次,但最大日劑量不得超過0.45毫克。療程通常為1至2個月。
7. 對於中重度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谷氨酸受體拮抗劑美金剛片被推薦,每天劑量為10至20毫克。
8. 然而,阿爾茨海默病的治療效果可能並不理想,尤其是對於中晚期患者。
9. 晚期阿爾茨海默病目前沒有能夠明顯緩解病情的特效治療方法,預後不佳。
10. 從發病到死亡平均約8至10年,但也有患者的病程可以持續15年以上,自發緩解或自愈的情況極為罕見。
11. 最終,患者可能會發展到嚴重痴呆階段,常見的死亡原因包括褥瘡、骨折、肺炎、營養不良等並發症或身體衰竭。
『叄』 老年痴呆怎麼辦
得了老年痴呆症,並非無葯可治,現代醫學著重於通過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減輕痴呆的症狀和進展。患了老年痴呆症的病人,可在醫生指導下適當服用維生素補充劑、抗氧化劑,如銀杏葉制劑,維生素C、E,β—胡蘿卜素等。同時保持良好的心態,保證心理和精神狀態的平衡。堅持健康生活方式,戒煙戒酒;適當鍛煉;健康平衡的飲食有助於疾病的防治,注意飲食多樣化,多食用蔬菜、豆類,水果及全穀物,宜少鹽少糖少油,減少飽和脂肪及反式脂肪攝入等。葯物治療方面,輕中度老年痴呆可選用膽鹼酯酶抑制劑進行治療,包括多奈哌齊、加蘭他敏、利斯的明、卡巴拉汀;中重度患者可以選用高劑量的膽鹼酯酶抑制劑,或加用NMDA受體拮抗劑美金剛進行聯合治療;其他葯物如尼莫地平、銀杏葉提取物、維生素E、吡拉西坦、奧拉西坦等權衡利弊後可以適當選用。老年痴呆症雖然目前尚無逆轉病程的根治方法,但通過規范的葯物治療,加強生活護理,及綜合康復措施,可延緩病程進展,改善認知、精神、行為障礙,爭取最大限度的生活自理。
『肆』 吃什麼食物對老年痴呆有好處
老年痴呆吃這五大食物好】
1、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
研究發現,給那些極輕度的老年痴呆患者補充DHA和EPA,有積極的作用,但是對於病情較重的患者卻無效。所以,老年痴呆患者如果能在平時的飲食中多吃一些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可以為腦細胞提供營養,進而保護神經細胞,預防老年認知能力下降及老痴獃等慢性病的發生。
這里有必要再提一下此類食物:核桃仁、芝麻、淡水魚、肉類、蝦、牡蠣、貝類、海膽、烏賊、章魚等,都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
2、含維生素C和維生素E的食物
體內維生素C和維生素E嚴重缺乏時,整個腦細胞的活動能力就會降低,腦功能就會惡化,同時還很容易出現壞血病,這種情形對於老年痴呆患者而言,無異於「雪上加霜」,會讓病情進—步惡化。所以,適當吃些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棗、草莓、金橘、柿子、大蒜、菠菜、西紅柿、捲心菜、馬鈴薯、薺菜、香芹等,以及富含維生素E的食物,如小麥胚芽油、玉米油、花生油、芝麻油等,對緩解老年痴呆症狀有一定的作用。
3、含蛋白質的食物
蛋白質是腦細胞的主要成分,大腦的一切活動幾乎都離不開蛋白質,所以為大腦補充好蛋白質,對維護大腦正常功能非常重要。蛋白質含量較高的食物主要有蛋、奶、肉類、魚貝類(牡蠣、海膽、墨魚、章魚、蝦等)、大豆及其製品。
4、含B族維生素的食物
B族維生素在腦細胞的興奮與抑制過程中,起著蛋白質助手的作用。如果B族維生素嚴重不足,就容易導致神經組織變形並出現神經障礙。富含B族維生素的食物有核桃仁、芝麻、香菇、鵪鶉肉、鱔魚、鱈魚子、鮭魚子、酵母、黑麵包、動物肝臟、薺菜等。
5、含磷脂醯絲氨酸的食物
我們知道,磷脂是構成腦細胞膜的主要成分,而磷脂醯絲氨酸是細胞膜的活性物質,存在於腦細胞膜內層,它對大腦的作用很大,被譽為繼膽鹼和DHA之後的一大新興的「智能營養素」,其功能主要是改善神經細胞功能,增強大腦記憶力,幫助大腦高效運轉。畜肉類、禽肉類及魚類中均含有磷脂醯絲氨酸。
『伍』 脫髓鞘會引起老年痴呆嗎
脫水消會引起老年痴呆的,我們一定要注意保養好自己的身體。
『陸』 老年痴呆症的症狀
AD通常起病隱匿,為特點性、進行性病程,無緩解,由發病至死亡平行病程約8-10年,但也有些患者 認知功能減退症狀
病程可持續15年或以上。AD的臨床症狀分為兩方面,即認知功能減退症狀和非認知性精神症狀。認知功能障礙可參考痴呆部分。常伴有高級皮層功能受損,如失語、失認或失用和非認知性精神症狀。認知功能障礙可參與痴呆部分。根據疾病的發展和認知功能缺損的嚴重程度,可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
輕度
近記憶障礙常為首發及最明顯症狀,如經常失落物品,忘記重要的約會及許諾的事,記不住新來同事的姓名;學習新事物困難,看書讀報後不能回憶其中的內容。常有時間定向障礙,患者記不清具體的年月日。計算能力減退很難完成簡單的計算,如100減7、再減7的連續運算。思維遲緩,思考問題困難,特別是對新的事物表現出茫然難解。早期患者對自己記憶問題有一定的自知力,並力求彌補和掩飾,例如經常作記錄,避免因記憶缺陷對工作和生活帶來不良影響,例如妥善的管理錢財和為家人准備膳食。尚能完成已熟悉的日常事務或常務。患者的個人生活基本能自理。 人格改變往往出現在疾病的早期,病人變得缺乏主動性,活動減少,孤獨,自私,對周圍環境興趣減少,對周圍人較為冷淡,甚至對親人漠不關心,情緒不穩,易激惹。對新的環境難以適應。
中度
到此階段,患者不能獨立生活。表現為日益嚴重的記憶障礙,用過的物品隨手即忘,日常用品丟三落四,甚至貴重物品。剛發生的事情也遺忘。忘記自己的家庭住址及親友的姓名,但尚能記住自己的名字。有時因記憶減退而出現錯構和虛構。遠記憶力也受損,不能回憶自己的工作經歷,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出生年月。除有時間定向障礙外,地點定向也出現障礙,容易迷路走失。甚至不能分辨地點,如學校或醫院。言語功能障礙明顯,講話無序,內容空洞,不能列出同類物品的名稱;繼之,出現命名不能,在命名檢測中對少見物品的命名能力喪失,隨後對常見物品的命名亦困難。失認以面容認識不能最常見,不認識自己的親人和朋友,甚至不認識鏡子中自己的影像。失用表現為不能正確地以手勢表達,無法作出連續的動作,如刷牙動作。患者已不能工作,難以完成家務勞動,甚至洗漱、穿衣等基礎的生活料理也需家人督促或幫助。患者的精神和行為也比較突出,情緒波動不穩;或因找不到自己放置的物品,而懷疑被他人偷竊,或因強烈的妒忌心而懷疑配偶不貞可伴有片斷的幻覺;睡眠障礙,部分患者白天思睡、夜間不寧。行為紊亂,常撿拾破爛、藏污納垢;亂拿他人之物;亦可表現為本能活動亢進,當眾裸體,有時出現攻擊行為。
重度
記憶力、思維及其他認知功能皆因此受損。忘記自己的姓名和年齡,不認識親人。語言表達能力進一步退化之患者只有自發言語,內容單調或反復發出不可理解的聲音,最終喪失語言功能。患者活動逐漸減少,並逐漸喪失行走能力,甚至不能站立,最終只能終日卧床,大、小便失禁,晚期患者可原始反射等。 最為明顯的神經系統體征是肌張力增高,肌體屈曲。病程呈進行性,一般經歷8-10年左右,罕見自發緩解或自愈,最後發展為嚴重痴呆,常因褥瘡、骨折、肺炎、營養不良等繼發軀體疾病或衰竭而死亡。
編輯本段疾病病因
是一組病因未明的原發性退行性腦變性疾病。多起病於老年期,潛隱起病,病程緩慢且不可逆,臨床上以智能損害為主。病理改變主要為皮質彌漫性萎縮,溝回增寬,腦室擴大,神經元大量減少,並可見老年斑,神經原纖維結)等病變,膽鹼乙醯化酶及乙醯膽鹼含量顯著減少。起病在65歲以前者舊稱老年前期痴呆,或早老性痴呆,多有同病家族史,病情發展較快,顳葉及頂葉病變較顯著,常有失語和失用。 阿爾茨海默病主要表現為腦細胞的廣泛死亡,特別是基底節區的腦細胞。正常情況下,基底節區發出的纖維投射到大腦與記憶和認知有關的皮質,它釋放乙醯膽鹼。短期記憶的形成必須有乙醯膽鹼的參與,患者與正常人相比乙醯膽鹼轉移酶的含量比正常人減少90%。 經解剖發現,患者腦中有廣泛的神經元纖維纏結,軸突纏結形成老年斑。老年斑中含有壞死的神經細胞碎片、鋁、異常的蛋白片段(包括澱粉樣前蛋白的片段)。 目前公認的發病機制主要有兩種:1.由於澱粉樣前蛋白的異常導致蛋白成分漏出細胞膜,導致神經元纖維纏結和細胞死亡,基因位於21號染色體。 2.與載脂蛋白E(APO-E4)的基因有關,APO-E4的增多能對抗APO-E2或APO-E3的功能。APO-E4使神經細胞膜的穩定性降低,導致神經元纖維纏結和細胞死亡。APO-基因純合子比雜合子患病幾率高。
『柒』 有治療老年痴呆的特效葯嗎跪求,急用!
老年痴呆症,目前無特效葯物。輕中度阿爾茨海默病即老年痴呆症可以服用膽鹼酯酶抑制劑多奈哌齊片(安里申)每天5mg,睡前服用。1個月效果不明顯,增加劑量為每天10mg,睡前服葯。3-6個月為1療程,大概三分之一有效,但是不能痊癒。或者卡巴拉汀片(愛斯能),開始劑量一次1.5mg,一日2次,最大劑量一次6mg,一日2次。或者石杉鹼甲片一次0.1-0.2mg,一日2次,最大日葯量不得超過0.45mg,1-2月一療程。谷氨酸受體拮抗劑美金剛片被推薦於治療中重度阿爾茨海默病痴呆,每天10-20mg。
目前阿爾茨海默病療效可能不太好,尤其是中晚期病人。晚期阿爾茨海默病目前沒有特效治療使病情緩解,預後不良,發病至死亡平均約
8-10
年,但也有些患者病程可持續
15
年以上,罕見自發緩解或自愈。最後發展為嚴重痴呆,常因褥瘡、骨折、肺炎、營養不良等繼發軀體疾病或衰竭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