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老年痴呆症的症狀
1,呆滯抑鬱,老年痴呆症已經比較嚴重的患者,常常表現為表情呆滯精神抑鬱,睡眠規專律紊亂,有屬些患者甚至還有可能會出現自我傷害行為。
2,失去記憶,重度老年痴呆症的患者,會已經完全沒有了從前的記憶,沒有組織語言的能力,已經不能夠認出親人或者說朋友、鄰居等熟人。
3,情感的孤僻,重度老年痴呆症的患者,非常容易出現感情不和理的變化劇烈的變化,比如說脾氣會突然特別的激動,發火,遷怒別人,甚至傷害別人等等。
4,已經沒有了對時間和地點的觀念,也就不知道什麼時間,不知道自己居住的地方,甚至把自己當成別人,忘記自己的名字。
5,聽力的明顯減退,老年痴呆患者發展到重度的時候,會有明顯的聽力減退大腦組織受損,患者平時甚至還會出現幻覺、嗅覺的幻覺和觸覺的幻覺等異常的情況,另外就有可能還會做出異常的行為。
⑵ 以下是德國人出的數學題: 可測試50歲以上中老年人的退化程度,及預防老人痴呆症。 您會幾題呢
答案:3-7+5=1,(3+7)÷5=2,√-3+7+5=3,√3x7-5=4,3+7-5=5,3x(7-5)=6,3²-7+5=7,√3²x7+5的零次方=8,-3+7+5=9,(√-3+7)x5=10。
以下是關於預防老人痴呆的相關介紹:
冪運算是一種關於冪的數學運算。同底數冪相乘,底數不變,指數相加。同底數冪相除,底數不變,指數相減。冪的乘方,底數不變,指數相乘。
掌握正整數冪的運算性質(同底數冪的乘法、冪的乘方、積的乘方、同底數冪的除法),能用字母式子和文字語言正確地表述這些性質,並能運用它們熟練地進行運算。
通過冪的運算到多項式乘法的學習,初步理解「特殊——一般——特殊」的認識規律,發展思維能力。在學習冪的運算性質、乘法法則的過程中,培養觀察、綜合、類比、歸納、抽象、概括等思維能力。
1.同底數冪的乘法:
同底數冪的乘法法則是本章中的第一個冪的運演算法則,也是整式乘法的主要依據之一。學習這個法則時應注意以下問題:
(1)先弄清楚底數、指數、冪這三個基本概念的涵義。
(2)它的前提是「同底」,而且底可以是一個具體的數或字母,也可以是一個單項式或多項式,如:(2x+y)2·(2x+y)3=(2x+y)5,底數就是一個二項式(2x+y)。
以上資料參考網路——冪運算
⑶ 老年痴呆的康復訓練方法
現今痴呆康復主要採取兩種模式,即:智力激發療法(簡稱3R療法)和ABAB療法模式。3R療法主要通過回憶往事(Reminiscenc)、現實定向(Reality Orientatio)和再激發(Remotivation)三部分內容實現智能康復。ABAB療法則將智能康復時間分為四個時期,並在四個期內向患者實施身體感知、音樂和運動以及肢體的功能活動,三種物理康復療法的訓練內容。
二、常用智能訓練療法
記憶力康復方法
老年性痴呆患者近期記憶受損,但大部分遠期記憶仍然保存。通過有意識反復的記憶訓練,可延緩衰退,促進智力的恢復。這些具體方法包括:
1)瞬時記憶護理人可以念一串不按順序排列的數字,從三位數起,每次增加一位。如:125, 2334,51498……念完後立即讓患者復述,直至不能復述為止。
2)短時記憶 給患者著幾件物品,如: 蘋果、飯碗、手機、鋼筆等等,然後馬上收起來,讓他回憶剛才看到了什麼東西。物品數量可由少到多,逐漸增加,觀看的時間可由長到短。
3)長時記憶 不時讓患者回憶一下家裡親戚朋友,原來單位同事的姓名,前幾天看過的電視內容,家中發生的事情等等。
2. 注意力康復方法
注意障礙的康復是認知康復的中心問題,雖然它只是認知障礙的一個方面,但只有糾正了注意障礙,記憶、學習、交流、解決問題等認知障礙的康復才能有效地進行。
1) 示範訓練 訓練者將要展現的活動通過多種感覺方式顯示在患者眼前,並加以語言提示以便患者集中注意力。如打太極拳,一邊讓病人看到舒展流暢的動作,一邊抑揚頓挫地講解動作要領,使病人視覺、聽覺都調動起來,以加強注意力的訓練。
2)分類訓練 其目的是提高患者不同難度的注意力,操作方式多以紙筆練習形式為主,要求患者按指示完成規定的圖案描繪,或對錄音帶、電腦中的指示執行適當的動作。分類訓練內容還可按照注意力的分類分別進行持續性、選擇性、交替性及分別性注意項目的訓練。
3. 計算能力訓練
數字大小、多少的概念和計算能力的訓練如將筷子分成兩堆,讓患者比較哪堆多,哪堆少。還可以讓患者進行一些簡單的家庭消費帳目計算,如去商場購買回一些日用品後,讓他們算一算每樣物品各花費了多少錢,共消費了多少錢,還剩下多少錢。
4.語言訓練:對老年性痴呆患者來說,語言功能受損是個大問題。針對受損程度不同,策略和目標不同。對非常重的,比如發音不清楚的,教其發簡單的單詞,盡量發清楚,也可給其看視物,比如水杯,叫其說出名稱;對其用詞很貧乏的,教其日常生活的簡單用詞,表達想法的簡單用詞,能慢慢接受就好。對簡單談話還可以,忘詞或詞不達意,家屬不妨多鼓勵病人適當多講,不要怕說錯。總之一定要鼓勵患者多交流、多表達、多理解等,這是盡量修復語言能力的關鍵。不能操之過急,方法和進度要因人而異,循序漸進。
5. 其他有益的智力訓練
智力活動內容其實非常豐富,如邏輯聯想,思維的靈活性能力,分析和綜合能力,理解表達能力,社會適應能力等。常用的訓練方法有:
1)邏輯聯想、思維靈活性訓練 從兒童玩具中去尋找一些有益於智力的玩具,如按照圖紙用積木搭出各種造型。
2)分析和綜合能力訓練 經常讓患者對一些圖片、實物、單詞作歸納和分類。比如拿出一些小孩用的圖畫卡片,讓患者將動物、植物、生活用品等分開歸類。
3)理解和表達能力訓練 給患者講迷一些事情,講完後可以提一些問題讓患者回答。
5.日常生活活動訓練
主要內容為更衣衣食住行中,飲食、用廁、出行、服葯等。認知功能的訓練,盡量讓患者獨自完成各種任務,如果患者能獨自完成指定任務,再要求患者盡量縮短完成任務的時間。
⑷ 預防老年痴呆吃黃色蔬菜靠譜嗎
老年痴呆症是一種比較常見的高發性神經系統疾病,近期有研究表明,健康的老人有65.4%以黃色蔬菜為主要的飲食來源,但是老年痴呆症患者僅有19%常吃黃色蔬菜,其中甚至有60.7%的人,就算飯桌上有黃色蔬菜,也不會夾它。目前,日本二三十歲年輕人也不愛吃黃色蔬菜和魚,年輕的痴呆症患者急速增加。那麼預防老年痴呆吃黃色蔬菜靠譜嗎?下面就一起隨小編來探求真相吧。
有些家人會發現,患了腦出血或腦梗的高血壓患者,他們不只出現了行走、語言不利索等腦血管後遺症,過不了多久情緒也不對了,記憶力也不好。
確實,腦血管病變可以直接導致痴呆,就是所謂的血管性痴呆。腦血管病也是老年痴呆較為常見的病因。河北省石家莊市第一醫院神經內三科主任、主任醫師盧海麗表示,因為血管性痴呆發病較快,等發病時再治療就晚了,所以早期覺察非常重要。
「海馬測驗」早期發現血管性痴呆
日本的山島哲盛設計的「海馬測驗」可作為血管性痴呆症前期簡單的自我檢測。
1.今天是幾月幾日、星期幾?
2. 早餐(或晚餐)吃了哪些菜?
3. 請念出下面五個數字:5 - 1 - 4 - 3 - 2,然後再倒回去念一遍。
4. 一百減七是多少?再減七呢?
5. 請復述下面三句片語:紅玫瑰、白兔子和黑烏鴉。再從後面念。
6. 擺出五種物品(如算盤、筆、剪刀等等),先給他看,記好後,再收起來,請對方說出物品名稱。
7. 拿出下列五張卡片:○、△、×、□、十,請記起來後,再寫寫看。
8. 先聊天二、三分鍾後,再問剛才三個片語:紅玫瑰、白兔子、黑烏鴉,請復述一次。
9. 再問一遍剛才擺出來的五種物品是什幺?
10. 五張卡片上的記號請他再寫一次。
以上每題回答正確得一分,回答錯誤不得分。評分標准如下:
0~5分 表明已患有血管性痴呆。
6~8分 表明存在患血管性痴呆的可能。
9~10分 表明智力正常。
在臨床上應用較多的則是精神狀態簡易量表(MMSE)量表和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MOCA),這幾個量表都包括記憶力、計算力、理解力及執行功能等的評測。
吃黃色蔬菜防老年痴呆
荷蘭所做的免疫學研究發現,老年痴呆症患者容易並發心肌梗死,換言之,以往以為不太相關的老年痴呆症和腦血管性痴呆,兩者竟然都和動脈硬化有關,而動脈硬化是可以用飲食做某種程度預防的。
日本自治醫大大宮醫療中心做了一項最新研究,研究人員對比老年痴呆症患者與非患者的飲食後發現,老年痴呆症患者通常黃色蔬菜和魚吃得少,但是肉類卻吃得非常多。
研究指出,日本健康的老人有65.4%以黃色蔬菜為主要的飲食來源,但是老年痴呆症患者僅有19%常吃黃色蔬菜,其中甚至有60.7%的人,就算飯桌上有黃色蔬菜,也不會夾它。目前,日本二三十歲年輕人也不愛吃黃色蔬菜和魚,年輕的痴呆症患者急速增加。
終上所述,黃色蔬菜可預防老年痴呆症的奧秘就在於,黃色蔬菜中富含的維生素A和β胡蘿卜素能有效預防動脈硬化,從而預防老年痴呆。典型的黃色蔬菜有:胡蘿卜、西瓜、紅薯、老玉米、南瓜、韭黃等。有關老人多吃蔬菜的好處等老人飲食安全方面的常識還在持續更新中,希望您繼續關注本網站哦!
⑸ 老年痴呆來臨前,身體會有徵兆么
老年痴呆在醫學上稱為“阿爾茲海默症”,它是大腦退化、病變的一種表現,近些年它的發病率越來越高,甚至還有了年輕化的趨勢,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聊一聊的就是老年痴呆來臨前的徵兆和表象,小夥伴們快來了解和科普一下吧。
小夥伴們對老年痴呆了解多少呢?如果你也知道一些老年痴呆的發病前兆,歡迎給小編留言補充,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⑹ 超憶症患者平均壽命(老年痴呆平均壽命僅剩6年)
李姐的母親今年67歲,最近行為變得異常,經常忘事且變得沉默寡言。上周末,母親本打算做酸湯魚,卻忘記了步驟,連如何開始做都不清楚。李姐察覺到異樣,第二天便帶母親去醫院檢查,結果被診斷為阿爾茨海默病。
不要誤以為「年紀大了記性差是正常的」,因為「記性差」可能是老年痴呆的前兆。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內科的張新卿教授介紹,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世紀疾病」,主要特徵是記憶力減退,且患病風險隨年齡增長而增加。
一、老年痴呆偏愛的人群
老年痴呆患者會出現記憶減退和其他認知障礙症狀。近年來,我國老年痴呆患病率上升,且呈現年輕化趨勢。老人中,以下幾種人更易患老年痴呆:
1. 高齡老人:老年痴呆患病率隨年齡增長而上升,60歲以上老人患病的幾率是5%,而80歲以上則增至20%。
2. 有腦部疾病史者:患有腦部疾病或受過腦部損傷的老人,患病幾率更高。
3. 家族史:老年痴呆具有家族聚集性,家族中有患者,近親發病率較高。
4. 女性:女性患病幾率比男性高,可能與絕經後雌激素水平下降有關。
此外,酗酒者、長期服用抗焦慮和抗痙攣葯物者、情緒抑鬱者患病風險也較高。
二、老年痴呆的十大早期預警症狀
早期老年痴呆有十大預警症狀,出現這些症狀的人需重點關註:
1. 記憶力減退:日常生活中的記憶嚴重受損。
2. 無法完成熟悉任務:日常、家庭或休閑活動中的基本技能受損。
3. 時間和地點混淆:對數字和空間概念記憶困難。
4. 規劃能力下降:無法進行有序的思維和解決問題。
5. 視覺理解和空間關系障礙:對物體和空間關系的認知受損。
6. 詞彙減少:記憶中的詞彙量減少,表達困難。
7. 物品擺放和記憶問題:無法通過記憶恢復擺放錯誤的物品。
8. 判斷力下降:無法分辨對錯。
9. 社交負面情緒:對社交和人際交流產生負面情緒。
10. 情緒和性格變化:性格和情緒出現顯著變化。
三、「畫鍾法」快速發現病情
「畫鍾法」是一種簡單有效的認知功能篩查工具,准確率超過90%。測試步驟包括:
1. 畫一個圓形鍾表表盤,標明12個數字,並畫出時針和分針。
2. 根據指定時間,畫出對應的時針和分針指向。
3. 完成測試的老人在10分鍾內獨立完成。
4. 使用4分計分法評估。得分低於兩分,可能表明認知水平下降。
首都醫科大學神經內科專家張新卿教授表示,「畫鍾法」全面評估記憶力、理解力、空間結構能力和執行能力,對大腦認知功能進行有效測試。
延伸:老年痴呆患者的平均壽命
老年痴呆病情進展可能影響患者壽命。早期和中期分別持續約3年和2年,晚期患者可能因並發症如肺炎、褥瘡、尿路感染、營養不良等在1至2年內去世。患者確診後平均生存期約為6年,但個體差異取決於治療和家屬意識。
為了預防和控制疾病,老年人和家屬都應認真關注身體狀況,盡早發現並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