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建設老年公寓對消防設施的規定
對於面積小於300平方米的老年公寓,根據消防安全規定,只需設置消火栓、應急照明以及滅火器即可。這是因為這類建築規模較小,火災風險相對較低。當建築面積擴大至300至500平方米之間時,為了提高火災預警能力,需要增加自動報警系統。這有助於早期發現火情並及時採取措施。如果老年公寓的面積超過500平方米,則必須安裝自動噴淋系統。這是因為大空間建築更容易發生火災,自動噴淋系統可以有效控制火勢蔓延,保障人員安全。
疏散通道的設計也至關重要。無論老年公寓的面積大小如何,疏散通道的寬度都不得小於1.4米。這一規定是為了確保在緊急情況下,人員能夠迅速安全撤離。同時,疏散距離不宜超過30米,以減少人員疏散過程中的時間成本。這一要求適用於所有老年公寓,確保在火災等緊急情況下,人員能夠快速到達安全區域。
綜上所述,老年公寓的消防設施配置需根據建築規模的不同而有所區別。面積較小的老年公寓應配備基本的消防設施,而規模較大的老年公寓則需加強防火措施。合理的疏散設計同樣重要,確保人員能夠在緊急情況下迅速安全撤離。這些措施共同構成了一個全面的安全保障體系,旨在保護老年公寓內所有人員的生命安全。
B. 國冢對開辦老年公寓消防有什麼要求
老年人活動場所宜設置在獨立的建築內,且不應設置在地下或半地下;當採用一、二級耐火等級的建築時,不應超過3層;採用三級耐火等級的建築時,不應超過2層;採用四級耐火等級的建築時,應為單層;確需設置在其他民用建築內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 設置在一、二級耐火等級的建築內時,應布置在首層、二層或三層;
2 設置在三級耐火等級的建築內時,應布置在首層或二層;
3 設置在四級耐火等級的建築內時,應布置在首層;
4 設置在高層建築內時,應設置獨立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樓梯;
5 設置在單、多層建築內時,宜設置獨立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樓梯。
老年人建築每個防火分區或一個防火分區的每個樓層,其安全出口的數量應經計算確定,且不應少於2個。
老年人建築及類似使用功能建築的疏散樓梯,除與敞開式外廊直接相連的樓梯間外,應採用封閉樓梯間。直通疏散走道的房間疏散門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線距離不應大於規范規定。
老年人建築為高層建築或總建築面積大於500m2的單、多層建築時應設置自動滅火系統,並宜採用自動噴水滅火系統。
老年人建築應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
其他與正常建築的消防要求基本相同。
C. 小於500平方米的老年公寓是否要消防報建
1、要辦的。
2、餐廳屬於公眾聚集場所,在消防法裡面有明確的規定,不論面積大小,均要辦理開業前消防安全檢查,通過消防的審批後才能開業經營。
D. 老年公寓消防栓距離規定
室外消火栓的間距不應大於120.0m。
另外室外消火栓的布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室外消火栓應沿道路設置。當道路寬度大於60.0m時,宜在道路兩邊設置消火栓,並宜靠近十字路口;
2、甲、乙、丙類液體儲罐區和液化石油氣儲罐區的消火栓應設置在防火堤或防護牆外。距罐壁15m 范圍內的消火栓,不應計算在該罐可使用的數量內;
3、室外消火栓的間距不應大於120.0m;
4、室外消火栓的保護半徑不應大於150.0m ;在市政消火栓保護半徑150.0m 以內,當室外消防用水量小於等於15L/s時,可不設置室外消火栓;
5、室外消火栓的數量應按其保護半徑和室外消防用水量等綜合計算確定,每個室外消火栓的用水量應按10~15L/s計算;與保護對象的距離在5~40m范圍內的市政消火栓,可計入室外消火栓的數量內;
6、室外消火栓宜採用地上式消火栓。地上式消火栓應有1個DN150 或DN100和2個DN65的栓口。採用室外地下式消火栓時,應有DN100和DN65的栓口各1個。寒冷地區設置的室外消火栓應有防凍措施;
7、消火栓距路邊不應大於2.0m,距房屋外牆不宜小於5.0m;
8、工藝裝置區內的消火栓應設置在工藝裝置的周圍,其間距不宜大於60.0m。當工藝裝置區寬度大於120.0m時,宜在該裝置區內的道路邊設置消火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