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老年服務與管理的就業方向和前景
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的學生,畢業後就業採取雙向選擇的方式,擇業方向主要是養老機構,即各類公辦養老福利機構、民辦養老機構;社區養老服務單位,包括各類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社區集中養老服務機構等;老齡產業相關機構,包括老年產品生產機構、老年產品銷售機構、老年服務相關機構等。
3、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就業前景怎麼樣
據《中國老齡事業的發展》白皮書,到2005年底,全國城鄉有社會福利院、敬老院、養老院、老年公寓和老年護理院等養老服務機構39546個,總床位149.7萬張,床位數僅僅佔到老年人總數的1.03%,與西方發達國家4~6%的數目相差甚遠。各地政府正在加大機構養老方面的投入,尤其是大量的民間資本正在介入這一行業。中國人口老齡化有以下主要特點:老年人口數量大;老齡化速度快;老齡化超前於現代化;城鄉老齡化水平倒置顯著;老齡化進程地區間發展不平衡;女性老年人口數量多於男性。
按照老年人口與護理人員配備比例3∶1測算,全國有2830萬老年人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共需要養老護理員1000萬人,而目前全國養老機構的職工只有22萬人,其中取得職業資格的僅有2萬多人,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同時,老年服務隊伍的整體素質較低,專業水平、業務能力、服務質量還不能有效滿足服務對象的要求。老年服務社會化的人才需求所催生的老年服務教育事業必然是生機盎然、大有可為的。除了機構養老,居家養老也是國家重點發展的養老模式。
為了解決老年人口急劇增長與養老服務資源不足的矛盾,更好地開展養老服務工作,以提高老年人生命生活質量,2008年1月國家老齡委、民政部等十部委聯合發出「關於全面推進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的意見」,大力推動居家養老服務的發展。居家養老這種養老模式,老年人在家中居住,由社會提供養老服務,它以家庭為核心,以社區為依託,以上門服務和社區日托為主要形式,被廣泛的認為是符合我國國情的新型養老方式。
與傳統養老模式相比,這種養老模式把家庭養老和社會養老的優勢功能很好地結合在一起,實現了互補結合,有利於充分利用社區資源,也有利於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居家養老的社區養老服務既可減輕家庭的生活負擔,又能改善老人的護理條件,進而提高老人的生活質量,今後居家養老將成為我國養老新趨勢和養老服務新模式。
❷ 老年公寓專業人員需要什麼執業資格
在老年公寓中,不同崗位的專業人員需要具備不同的執業資格。具體來說,養老護理員需要擁有養老護理員證書,該證書分為初級、中級(護師)、高級三個等級。院長需要持有院長證,這是對老年公寓院長崗位的專業認可。
醫生和護士在老年公寓中也是必不可少的角色,他們需要持有執業資格證書,證明其具備相應的醫學知識和臨床經驗,能夠為老年人提供專業的醫療服務。
另外,老年公寓中的廚師也需要具備廚師證,這不僅體現了其烹飪技藝的專業性,也是確保老年居民飲食安全和營養平衡的重要保障。
康復師同樣需要持有相應的資格證書,他們負責為老年人提供康復訓練和治療,幫助老年人恢復身體機能,提高生活質量。
除了上述提到的崗位外,老年公寓中還可能存在其他專業人員,如心理咨詢師、社工等,他們也需要具備相應的執業資格證書,以確保能夠為老年人提供全面而專業的服務。
以上提供的執業資格信息僅供參考,具體要求可能會根據地區和機構的不同有所差異。
❸ 盤錦華山老年公寓公寓工作制度
為了提升盤錦華山老年公寓的管理水平,確保各項工作的有序進行,以及全體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特此制定如下勞動紀律暫行規定:
1. 員工需嚴格遵守工作時間,確保准時上下班,不遲到,不早退。
2. 工作時,員工需保持整潔的著裝和鞋帽,展現良好的職業形象。
3. 在工作期間,員工不可隨意穿梭科室,未經許可不得擅自離崗,避免從事與工作無關的活動,例如私人事務或娛樂行為。
4. 工作場所內嚴禁吸煙,無論是工作室內還是客房,都不允許吃零食或工作餐,以保持環境的清潔。
5. 員工騎自行車或摩托車上班時,應將車輛存放於公寓指定的位置,不得隨意停放於室內。
6. 保持工作環境的安靜,禁止大聲喧嘩,維護良好的工作氛圍。
7. 工作時間不允許帶小孩,員工需專注於工作,避免離開崗位去街上或集市。
8. 工作場所僅限於工作相關人員住宿,非值班人員不得私自留宿。
9. 請員工珍惜公寓的公共財物,不得損壞或遺失辦公用品和公共設施。
10. 上班前和下班後,請務必檢查門窗、儀器設備、水源、電源以及電燈開關,確保安全關閉。
11. 員工需無條件服從主管領導的工作分配和安排,確保團隊協作的高效進行。
12. 在工作中,員工之間、上下級之間以及各部門需保持團結協作,避免無端猜忌和搬弄是非,共同維護公寓的良好形象和秩序。
❹ 個人開養老院政府有什麼優惠政策
對養老機構提供的養護服務免徵營業稅;非營利性養老機構從事非營利性活動取得的符合《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非營利組織企業所得稅免稅收入問題的通知》(財稅〔2009〕122號)規定的免稅收入,免徵企業所得稅;免徵非營利性養老服務機構自用房產、土地的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
對非營利性養老機構建設免徵涉及的行政事業性收費以及有關基金(包括新型牆體材料專項基金、散裝水泥專項基金、價格調節基金等);對營利性養老機構建設應減半徵收上述費用和基金。養老機構建設涉及的暫不能免徵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服務性收費,由當地政府財政購買。養老服務機構確有困難,可以到所在地殘聯申請減免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對養老機構提供養老服務也要適當減免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服務性收費。
政府主辦和特許經營的供水、供電、供氣、通信、有線(數字)電視等經營單位,應為非營利性養老服務機構提供優質服務和收費優惠,其中用水、用電、用氣(燃料)納入居民生活用水、用電、用氣類別,執行居民生活用水、用電、用氣價格,免收有線電視開戶費、城區普通寬頻一次性連接費;優惠收取採用光纖接入或者接入距離較遠等成本較高的寬頻一次性連接費,通信費、收視費按當地最優惠標准收取。
境內外資本舉辦養老機構享有同等的稅收等優惠政策。對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向非營利性養老機構的捐贈,以及企業通過對公益性社會團體或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用於公益事業的捐贈支出,在年度利潤12%以內部分,准予在計算其應納稅所得額時按稅法規定比例扣除。
各級政府要積極建設養老服務機構設施投融資平台,通過貸款貼息、直接融資補貼、融資擔保等間接投入辦法,使更多信貸資金、保險資金和社會資金投向養老服務業。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養老服務機構的信貸支持,加快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拓寬信貸抵押擔保物范圍,優先安排貸款資金,並在國家允許的貸款利率浮動幅度內給予利率優惠,合理確定貸款期限。
(4)老年公寓應設多少個崗位擴展閱讀:
養老院是以老年生活照料、老年產品用品、老年健康服務、老年體育健身、老年文化娛樂、老年金融服務、老年旅遊等為主的養老服務業全面發展,養老服務業增加值在服務業中的比重顯著提升,機構養老、居家社區生活照料和護理等服務提供2萬個以上就業崗位,培育和支持一批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和大批富有創新活力的中小企業,形成一批養老服務產業集群,培育一批知名養老服務業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