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父母思想封建的思想,讓我活的很累。我該怎麼辦
這些事情呢,是一個城市裡的孩子,特別是女孩子才會遇到的,因為我也是城市裡的,但是我是男孩子。
父母之所以這樣,第一,怪這個別人嘴巴里所謂的「社會」。也的確這個社會會讓人防之又防,我比你大十幾歲,經歷的太多了。第二,父母的思想和這個所謂的「社會」的反差,這個就要靠自己了,幫父母洗腦。
我們這么說吧,不管是70.80還是90後,想要自己的事業得到成功的男男女女,大部分都是農村出來打工的,城市的,非常少。為什麼?因為農村出來打拚的人,離開了父母,自己什麼都要學會靠自己去解決,父母又沒有能力,慢慢的經驗,經歷就多了,所以才會成功。而我們所謂的城市裡的孩子,的確生活條件方面比他們要好,但是我們大部分人都受著父母的管制。比如說,我讀的建築學,當了監理,父母就想我好好的「吃這碗飯」,以後當總監,一年幾十萬,但是有些農村上來打工的,開挖機,父母又沒有能力,自己搞什麼貸款什麼的,承包土方工程,個個都發了,但是我們如果想這樣做的話,那父母就直接和你絕交了。自己有這個資格強行做的話,成功了,父母到處說「我孩子怎麼樣怎麼樣有本事」,不成功,父母就會說「我說的吧,讓你好好的做監理,就是不聽老人言,現在這樣了,讓你瞎搞」
所以說,從某些方面來說,特別是事業上,城市裡的孩子父母一定是個「絆腳石」,但是我們又踢不開,人際關系呢?我是個男孩子(以前),比你要好一點,父母不怎麼管,你懂得。
我個人覺得,你應該學一下我,我二十歲輟學就離家出走了,因為一些事情,其實不是因為我父母怎麼樣逼我,因為自己家裡的一些事情離家出走的,不聯系就不聯系,這個要自己心狠,我八年沒有和我媽聯系,我走的時候我爸爸去世了。八年之後我有點小成就,回家了,我媽還是我媽,因為那個時候我懂了,爸爸媽媽不會真的不要你的。只要你過的好,這些東西呢,我畢竟是男的,你是女的,所以我不知道我這么教你對不對,如果你有足夠的社會經驗,你可以試試,因為你任何時候回家,任何狀態回家,父母都會原諒你的
這么說可能有點自私,但是我要和你說,我教你的辦法是叫你去「上當」的,因為「當」就是放在那邊讓人上的,沒有人「上當受騙」,那怎麼會有「上當」兩個字呢?但是人永遠在絕境中成長的,這句話是真的,我記得我離開家三年後,實在是沒錢的時候,我打了電話給我媽,讓我媽給我點錢,我媽就回答我「不管你在哪裡,你現在打車回來,到門口我幫你給錢,但是你回來後就不要鬧了」(我是獨生子),但是我沒有回去,自己在絕境中成長,磨練,所以說,如果說你選擇了離家出走,避開父母的光環,那你要想清楚一點。那就是過不去的絕境(這也是自己認為的,天下沒有過不去的坎,太陽不會因為你而明天不升起來了)。如果到時候你遇到了(不可能不遇到的),那你的選擇是.......,這個是最最關鍵的。
問問自己,你行嗎?在自己心平氣和的情況下問問自己。那反之,如果不行的話,那你知道你現在的父母光環多讓人羨慕嗎?甚至我也可以告訴你,我二十八歲回家的時候,我靠自己有差不多千萬的財產了,但是現在我還是後悔的。你呢?不說你行不行,我就問你,你為了什麼?你要知道,你父母這樣的時候,你沒有事的時候,你很反感,甚至恨他們,但是等到你有事情的時候呢?我可以告訴你,你父母會第一時間來保護你,不管誰對誰錯,也不管是誰受到了傷害。這也是父母的苦心,所以,當你不想在那個家的時候,問問自己,心平氣和的問問自己,你為什麼要走?如果為了自己的事業,那麼我贊成,甚至在某些方面我還能幫助你,但是你再問問自己,你行嗎?遇到任何坎的時候,你行不行!
2. 有的人跟我說,誰誰誰怎麼樣怎麼樣,我也就聽聽,哦哦這樣的,可她背後就說我是這樣的,為什麼要這么做
老人肯定都願意說別人家的孩子怎麼怎麼怎麼樣來和你對比,就是為了讓你知道人家的孩子有多麼好,你你又是怎麼樣的,然後讓你進行一些反悔。然後當然在外邊的時候還是偏向自己的孩子呀
3. 對不講理的老人,該如何正確地應對
在道歉和退步,平息事態之後,這二位年輕人不能走,應該很有風度地圍觀老人照相,這些話是說給周圍的人聽的,這時,周圍的人都在心裡說著這對老人壞話。在圍觀過程中,還應該多關心關心老人」這個姿勢不對呀!天然呆,要側一側身才是。。。。。。蹲下,效果才好,後面那根燈塔才照得到。。。。。。錯了錯了,您手機拿倒了。。。。。。沒調光圈,怎麼你不知道?手機照相也很專業的,現在逆光,不調光圈照出來你們就像非洲人。。。。。。嘻嘻,不要介意,您照您照。。。。。。怎麼?照完了?才照十幾下這么快?再照幾十張嘛!good bye了您哪!「 然後,等老人走出五六米,要很嚴肅地跟女朋友說「像這樣的老人,這么善良、這么天真、這么老實、這么可愛,你怎麼能說他們沒素質呢?年輕人,他們這種素質,你一輩子都學不來的,要珍惜!「然後,在周圍的人的嘻笑下,開始拍照。這樣處理,阿Q一下,凸顯那對老人的錯誤,讓大家有個評判,女朋友也比較解氣了。
如果這個男朋友是個木訥不善於表述的人,就要拉住女朋友,站在女朋友前面,紋絲不動,手裡的手機開始錄像,只說二句話,第一句是」我們沒有錯「,第二句是」我在錄像,網上同步直播「。然後,看情況,如果老人罵罵咧咧,停手了,就讓女朋友再說二句解氣,然後走。如果老人仍不收手,就立即走。
4. 覺得生活很無聊該怎麼辦
你的精神狀態可能是空虛感。我自己也常常這樣,所以找來的資料可以跟你分享一下:
什麼是空虛?
空虛是指百無聊賴、閑散寂寞的消極心態。即人們常說的「沒勁」,是心理不充實的表現。
空虛的心理原因?
心理空虛是不思追求、無所事事或不願事事造成的。因為不思追求,失卻了人生的奮斗目標,就不會有奮斗的樂趣和成功的歡愉。因為無所事事或不願事事,就會感到生活無聊、心靈空乏虛無,就會感到寂寞難忍。於是,為了擺脫這種心理上的飢餓,就有可能因尋求刺激而去抽煙、喝酒、賭博、甚至鬧事,以此來排遣時間。個別的還會走上偷盜、姦淫等犯罪的道路。
空虛心理的來源?
空虛通常發生在這樣兩種情景之中:一種是物質條件優越,無需為生活煩惱和忙碌,習慣並滿足於享受,看不到也不願看到人生的真實意義,沒有也不想有積極的生活目的;另一種是心比天高,對人們通常嚮往的目標不屑追求,而自己嚮往的目標又無法達到而難以追求,結果是無所追求,心靈虛無空盪,精神無從著落。
如何進行調節?
1.調整需求目標
空虛心態往往是在兩種情況下出現的。一是胸無大志。二是目標不切實際,使自己因難以實現目標而失去動力。因此,擺脫空虛必須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及時調整生活目標,從而調動自己的潛力,充實生活內容。
2.求得社會支持
當一個人失意或徘徊時,特別需要有人給以力量和支持,予以同情和理解。只有獲得社會支持,才不會感到空虛和寂寞
3.博覽群書
讀書是填補空虛的良方。讀書能使人找到解決問題的鑰匙,使人從寂寞與空虛中解脫出來。讀書越多,知識越豐富,生活也就越充實。
4.忘我地工作
勞動是擺脫空虛極好的措施。當一個人集中精力、全身心投入工作時,就會忘卻空虛帶來的痛苦與煩惱,並從工作中看到自身的社會價值,使人生充滿希望
5.目標轉移
當某一種目標受到阻礙難以實現時,不妨進行目標轉移,比如從學習或工作以外培養自己的業余愛好(繪畫、書法、打球等),使心情平靜下來。當一個人有了新的樂趣之後,就會產生新的追求;有了新的追求就會逐漸完成生活內容的調整,並從空虛狀態中解脫出來,迎接豐富多彩的新生活。
5. 老年人的特徵和老年人說話很無奈,說話的難聽,但是長輩不敢反駁
年齡大的人都是不再工作的人,那麼大腦思考就少了。
所以說話只會專直來直往,屬因為怕年紀大了過會兒就忘。
你可以反駁,但是那樣你也不能得到什麼好處,還不如委婉轉移話題就是,他們只是希望你過得更好而已,他們健忘不會記得太多的。反而發火反駁會讓他們印象深刻記著。
6. 付出無底線的父母只能自食惡果,家長該如何避免自己耐心泛濫
看到這個話題,我想起我身邊一個真實的例子。一個被母親嬌生慣養,打不得罵不得的男孩長大後成了廢物。
如何廢呢?
將近三十歲,車房存款全無。這聽起來沒什麼對不對,那麼換句話說,將近三十歲,媳婦兒跑了,生了兩個孩子給年邁的老娘養著,自己依然到處花天酒地,無所事事。對於自己要干什麼該做什麼全部不知。
好的這個時候應該會有人反駁我說,生命不就是用來享樂的嗎?是啊,沒錯,沒人說一定要結婚一定要有固定工作,一定要大富大貴,只要合法,只要不違背道德,你怎麼做都隨你,但是,你生的兩個孩子,你可以擔負起責任嗎?你吃喝玩樂的時候能不能不要再壓榨家裡那兩位種半畝地莊稼的老人!
而這個廢物的養成是因為什麼呢?正如標題所寫:父母的無底線付出,父母的耐心泛濫!到最後只能自食惡果!
最後,希望各位家長明白,你希望你的孩子的童年幸福受不得一點委屈,那誰來為他的未來幸福?他在你那裡應當受到的委屈被你收回去了,那麼社會和別人會一一歸還給他。
7. 怎麼才算有教養
在生活中,有哪些行為舉止屬於有教養呢?1、別人給你倒水時,不要干看著,要用手扶扶,以示禮貌2、別人對你說話,你起碼要能接話,不能人家說了上句,你沒了下句,或者一味的說著啊啊啊,是是是。3、有人盯著你看的時候不要直視對方,假裝沒注意到4、吃完飯退席時說:「我吃完了,你們慢用。」 5、給人遞水遞飯一定是雙手。6、最後一個進門要記得隨手關門7、送人走要說:「慢走。」 8、聽別人說話的時候,眼神不要游移。
9、如果問別人話,別人不回答你,不要死著臉皮不停的問。10、撿東西或者穿鞋時候要蹲下去,不要彎腰撅屁股---尤其是女孩子11、別人批評你的時候,即使他是錯的,也不要先辨駁,等大家都平靜下來再解釋。12、到朋友家吃完飯,要主動幫忙洗碗清理桌子。13、掛電話的時候,對方如果是長輩,或者你的上司,那麼就等對方先掛了你再掛。14、倒酒倒滿,斟茶斟半。15、晚上從朋友家回來,到家後一定要告訴朋友,你到家了。如果有朋友晚上回家,發一個簡訊問有沒有到家16、夾菜時,若別人先夾,且你所要夾的菜在別人的手的另一側,就應該等別人先夾好,而不是從下方或上方穿過。17、男女一起走路時(靠右行),要讓女生走在自己右邊,因為右邊比較安全。18、打的時,若是自己攔的車,不能自己搶著坐後排。19、飯局上,每上一道菜,讓領導和長輩先動筷,或是主動將菜轉動到他們面前。20、別人講話時不能打斷,聽完別人的意見,哪怕不同意也要溫和的點頭以示尊重。
8. 公公婆婆在外地 假如以後想借照顧我和老公為理由要搬到家裡來住 我該怎麼反駁呢 不太想和老人住一起
婆媳關系就是這樣,其實誰都不喜歡跟公公婆婆在一起,其實其實你不必心煩什麼,直接跟你老公說就行了,等老人真需要孩子們照顧了,再在一起就行了
9. 當一個人說你的家人時,你怎麼反駁他. 他是老人
沒有錯,站在某方面的角度來講,沉默的確是金。比如說不象一些人那樣愛出風專頭,踏踏實實地屬做人,不炸炸忽忽,不大大咧咧,而是實實在在,這樣的人人見人愛。但是,你不能否認,在另一個角度來講,太保守只能給一個人帶來巨大的災難,而不是幸運。太過於保守的話,會使一個人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都逐漸退化,而且嚴重的還有可能連話都說不清楚,或者是得「孤僻正」、「憂郁正」等等,情況很不樂觀。現在的社會競爭又強,不是整天作一個書獃子就可以在社會廣角裡面脫穎而出的,一個有口才的人,往往比一個只會坐在那裡努力的獃子更有社會競爭力。如果沉默是金,那人類發明語言,其不是很可笑嗎?正如一句話所說的:
「沒有海洋,船造得越大,就越是可笑。」
你如果連人類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基本的能力都喪失了,還拿什麼和別人比??????
勸你一句不好聽的話:沉默不再是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