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老年痴呆的老人總是喜歡發脾氣怎麼辦
我認為這是因為生病導致的身體痛苦以及心理上的一些壓抑導致了老人出現這樣的行為,更重要的是父母缺少陪伴以及有固有的思維的影響。
首先我們說到身體上的痛苦就是別人無法為你承受的,不管是生病帶來的疼痛,還是生病帶來的精神不佳,需要自己去面對,但是往往很多人在面臨打擊時是沒有這個能力,所以他們的脾氣就會變得很差。
我曾經也因為受傷住院過,因為太疼痛,不管坐著還是躺著都很難受,同時我的心裡也承受著一部分的壓力,就感覺很害怕受傷會給我帶來的後果,所以當面對家人的時候,我會不自覺的對他們發脾氣,雖然我知道我的這些行為只是自己的一些問題,但是沒有辦法,因為當時我正被病痛折磨。
我的奶奶就是一個固有思維的人,她年輕的時候到現在一直有一些小缺點,就是很喜歡給人找茬兒,作為晚輩的我們也都可以忍受他的這種行為,不過身邊的朋友和她的同事對她的口碑並不好,但是反觀她的行為,為什麼會這樣?首先因為可能老人自己的病痛,子女無法感同身受,所以他們就希望讓別人和自己有同樣的感受,哪怕是在心理上的折磨,也可以讓別人理解自己,我記得有一次奶奶因為牙痛去拔牙很難受,然後她就跟我們製造各種麻煩,讓我們去照顧她,但是我們都要工作上班就讓她白天一個人待在家裡,她就經常給我們打電話,給我們製造困難,當然理解她的同時也覺得這個行為對我們是一種折磨。
話說回來也許老人的這種行為源於他的無理取鬧,也可能是他缺少子女對他的陪伴,更有可能是傷病的疼痛讓他拿一把心態放好,不過老人養育我們這些晚輩不容易,年輕的時候也都受過苦,現在他有一些類似的行為也可以理解,就當是他養你的小,你養他的老正常的,面對老人的這些無理行為就可以了。
『貳』 家有老人痴呆,住院治療也不見好轉,不停走動不睡覺。怎麼辦
看到這個問題我就想哭[流淚][流淚][流淚]
想起了我那因患老年痴呆而去世的老媽,也想起了我和我媽那段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日子。
一個老年痴呆患者的「死囚」之路,折騰著她自己,更折磨了她的兒女。他的不幸也是後人的不幸。
在此,我想以我的親身經歷,讓有同樣遭遇的友友們對此病有個較為清晰的認識。
我是我媽的貼身護衛。從她病重到並發肺炎而去世,約持續了三年時間。
其間的一千多個日日夜夜裡,一把辛酸淚不是用一句話,一篇文章,甚至是一本書能道盡的。
那幾年,我用日記記下了那段生活的點點滴滴 。應該說,那就是一部活生生的血淚史!
老年痴呆又名阿爾茨海默病。如果不知情不細心,開始是很難發現的。如果沒有思想准備,母女親情也會在這咬牙切齒的折騰里毀滅怠盡。
那年,我好心好意把我媽接到我家小心侍候著。希望她能享享我的清福。當時除了近事遺忘,也看不出她有什麼異常。相處一段時間後,她居然常常無端懷疑我偷她的錢,偷她的襪子,偷她的眼鏡,甚至她的拐棍不見也懷疑是我給燒了。
被親媽冤枉非常委屈。錢是我給的,衣帽鞋襪也是我給買的,我們姐弟幾個從小到大品行端正也是她引以為驕傲的。我怎麼會偷東西呢?我哭過,我鬧過,也跟她吵過。
那段時光,我跟我媽相互間除了恨還是恨!她恨我偷她東西跟她吵,我恨她血口噴人害我慘。一度家裡兵荒馬亂,雞犬不寧!
可後來才知道「疑心」就是這個可惡疾病的一個先兆症狀,更是阿爾茨海默病的一個重要特徵。兒女們真的不該跟患病父母一般見識!
隨著病情加重,先是扣不整齊扣子,或是內衣的扣子扣在外衣扣眼裡(以前是非常講究穿戴整齊的)。後來可能開始出現幻覺了。簡直就像精神分裂症患者一樣,胡說八道不著邊際。好像是把夢境和現實混為一談了 ,也可能是把那些記憶里的零星碎片拼湊在一起。
再後來,就越來越不可理喻了。當你一眨眼就干盡壞事,這比之後的雙腿癱瘓,大小便失禁更讓人頭疼。
比如把床上的帳子撕成條,把棉被的棉花扯得滿屋都是,把穿在自己身上的衣服,先扯掉扣子,然後使勁扯成條(後來只好把襯衣反著穿)。
把我曬乾的豆子泡上水,把電熱壺放在液化氣爐上燒。
熱天里內衣外穿,褲子反穿。稍不注意,她就把我的裙子,我丈夫的背心短褲都一起穿在身上;還把衣櫃當床,把廚房當廁所……
所以,如果她還能吃能睡能走路,作為她的貼身護衛,除了一天24小時陪伴,再沒有其他任何辦法。
請保姆,別人會背著主人打她罵她,而他又瞬間忘掉。還會不給她飯吃不給她水喝,免得多吃多喝多拉。送養老院更會被人虐待,她也不會告狀。
所以兒女的責任不可推卸,出於孝道和責任,遇上了就得面對,就得和患病的親人一起共赴深淵苦海。
她不睡覺你就不能睡著。因為,盡管你陪在身邊她老老實實,但等你上個廁所歸來,要麼把你剝好的豆子撒在牆角,要麼把抹布放在正在煮飯的鍋里。在她眼裡,是在幫你做事。
你如果到隔壁去拿個東西,十分鍾左右的來回,她就會把你晾乾的衣服丟在水裡幫你洗……
深更半夜,她不睡覺 ,在廚房裡,衣櫃里亂翻,有時還鑽進掛衣櫃里喊著已經死去人的名字……
鄉下的院子很大有鐵門,她趁你不注意就想法撬開鐵門跑出去,從水溝里找回來時,她滿臉血污一身泥……
天啦!久病床前無孝子,我曾面對我的變態老媽因無計可施而捶胸頓足!上天無路入地無門,我因此懷疑人生。
然而更有甚者,本來已是焦頭爛額卻偏偏還禍不單行。直到有一天,單位體檢結果讓我又一次瀕臨崩潰,突如其來的打擊,我一時幾乎踏入絕境。
痴呆老媽還需我照顧,自己又已生死未卜!上有老下有小,我哪能撒手不管?我不能死!我更不敢死!
也許,我的人生價值,就體現在那處在生死關頭時我挺了過來。一場大的手術,九死一生我已很虛弱,回到老媽身邊她卻毫無表情,一個月不見她毫無感覺。
但此時我已再無恨意。因為我已看淡生死,我慶幸著自己還能活著回來,跟已不懂感情的老媽繼續著那場不知盡頭的,沒完沒了的周旋,是我與老媽的緣分,能完滿地報答著母親的養育之恩是我的福氣。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用在這里太合適了,生命就是一場無止境的修行。我流著淚水寫下這些,雖然還僅僅是冰山一角,但希望小輩們多一份細心與耐心,就像當年長輩對待他的孩子一樣。
友友們如果您不幸遇上了,行孝正當時,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待」時就再也沒有機會了,下輩子再也不會相遇。
我是曉曦晨露。曾在苦海中煎熬,今在自省中懺悔……願媽媽天堂安好!
老人如果痴呆了,治不好了,可以把他送進養老院去,我一個朋友她的母親九十三歲了。前幾年也是患了老年痴呆,連她都認不出來了,把她送到送進養老院已經二,三年了,現在還活的好好的。那個養老院護工很不錯,盡心盡責的照顧她,雖然一個月近四千元,但老人已經卧床不起,全靠護工照顧,也沒的褥瘡。很不錯的。題主也可以把老人送進養老院去,他裡面分很多種,有的可以自理的,有的不能自理的,痴呆的卧床不起的都可以送到裡面去,價錢也可以接受。建議你可以把老人送進去,就不會影響你家裡人的生活起居了。
沒辦法,白天就讓他們走,,晚上給一片安眠葯他們吃,這樣他們也睡覺了,照顧他們的人也可以休息一下,不然誰受得了啊
我全家人都經歷過我媽媽從初期到去世的整個過程,的確很難受,是一種無能為力的感覺,家境條件可以的話找個全天陪護再搭配一個家人換班。看文章標題不停走動不睡覺的情況是屬於中期,也是狂燥症,平時很文氣的人這時候會打人咬人的,但是要家人要記住,她是病人,自己根本不知道,不是故意的行為,家人或保姆盡可能陪伴身邊,家居小物件之類的轉移到夠不著的地方,晚上睡覺前盡可能泡腳,然後喂一片鎮靜劑或安眠葯,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在這里提醒大家,有一種進口葯叫安理申的 很貴 這款葯千萬別給病人用 吃了沒用反而副作用非常大 拉肚子 大小便失禁 狂燥 癲癇等。
我爸就是這是這個病,最遭罪的病!健忘,自私,躁動,結巴,最後不會說話,摔跤,偏癱,最後不能自理!我爸經常摔得鼻青臉腫,肋骨斷了好幾根[流淚],假牙都摔碎了,半夜不睡覺到處走,摁都摁不住!吃安眠葯也無濟於事!安眠葯加量他就精神恍惚,我們又於心不忍![流淚]想想我爸,一輩子大好人,偏偏得了這樣病!最後被折磨的瘦骨嶙峋,毫無尊嚴。我媽伺候她也搭進去半條命,我爸去逝一年半,我媽也走了!從此我就沒有了娘家!過年過節,只能獃獃地望著家的方向。。。。。
我父親不到七十就得了老年痴呆。那時候我還小,因為我父親有我的時候已經五十歲了。早年間,人們對老年痴呆並不十分了解,很多人以為這就是老年精神病,而我父親身居要職退下來沒兩年,所以有很多閑言碎語,家裡人承受了很多。父親病症也是煩躁的那種,白天晚上走來走去,家裡的米面油等等看見就往廁所里到,打我哥哥嘴巴子,我父親可是一輩子捨不得斥責兒女的人。當時是政府派三人輪班照看父親,後來哥哥又被借出來照顧,沒幾年,父親故去了。。。。。。現在大家都知道這是老年痴呆,那個年代就說是老年精神病,唉,兒女們真的接受不了。至今不能釋懷。。。。。。願天堂沒有疾病和痛苦;願父親安息[祈禱][祈禱][祈禱]
我爸爸七十歲,前年因為腦梗,留下後遺症,今年去醫院檢查醫生說大腦有萎縮,是阿爾茨海默病前期,他天天都要從床上掉下來,躺在地上,還假裝喝酒,晚上只睡兩三個小時,我媽媽照顧他多一些,一會兒也不能離開我媽媽,因為他這個樣子,我們找醫生看看,醫生晚上讓他吃阿普唑侖片,睡覺好一些,這樣的病人只有家人能真心的照顧他,沒有什麼辦法啊!
估計我也痴呆了,早期症狀,晚上根本是折磨自己,吵著別人,記憶迅速下降,內心拒絕與人交流,害怕走出家門,對什麼提不起興趣,但是殘存的理智告訴自己也強迫自己必須走出去即使一個小時也行。嘆氣讓我舒服,所以我時常嘆著氣,心跳讓我感覺自己還活著,所以我選擇每天在家跑步機上跑步。基困,讓我遺傳了我媽的所有病痛,包括她的老年痴呆,唯獨沒有遺傳到她的讀書天份與勤奮,這點總讓我抱憾!
看病吃葯
沒辦法,要不就送養老院。俗話說得好:久病床前無孝子。照顧痴呆老人真難。我的好朋友他們姐弟三人照顧痴呆的媽媽,稍微一個不注意,她媽媽就不知道去哪兒了,上著班打電話說找不到了,就得全家人出去找,好幾次都報警了,沒辦法呀!最後就雇保姆和家人輪番照顧, 她不睡覺你就不能睡著。因為,盡管你陪在身邊她老老實實,但等你上個廁所歸來,要麼把你剝好的豆子撒在牆角,要麼把抹布放在正在煮飯的鍋里。在她眼裡,是在幫你做事。總之,真的很累,她媽媽以前還是老師呢,最後沒辦法,為了晚上讓她睡覺,只能給她吃安眠葯。真的沒有辦法,自己的親人,但是最後你真的是力不從心。
『叄』 中秋節,我把老年痴呆的父親送進了養老院
各位朋友,請先不要說這孩子真不孝順,慢慢聽我把話說完。
中秋佳節,本該是團圓的日子,但在經歷一年多的居家護理後,小亮(化名)還是選擇在這個中秋假期把老年痴呆的父親, 送到專業的養老院去 。
對於老年痴呆的患者來說,可怕的不是死亡,而是活著面對將要來臨的病痛。
更痛苦的是老年痴呆症的家屬們, 他們所面臨的經濟和精神負擔都是普通人難以想像的。
一紙診斷書,父親被確診老年痴呆
「我當時以為爸爸是因為媽媽走了,心情不好。沒想到那時就是得病了,如果早知道,應該當時就帶他去看醫生的。」
小亮是家裡的獨生子,3年前,他的母親去世了,走得十分突然,只留下小亮和父親相依為命。
在母親去世後,才60歲不到的父親,一夜之間頭發白了大半。
我和父親同住,我忙於事業應酬,總是不能回家吃飯。每次晚回家後,父親總忍不住因為多煮了晚飯太浪費的問題,而嘮叨不停,我們父子二人總是爭執不斷。
有一次,我早早給父親打電話告知不能回來吃飯。可那天晚上,當我回到家裡時,卻發現父親還坐在飯桌前等我吃飯。
對於之前和我通電話的事情,父親竟然毫無印象。 後面父親又有過好幾次「說完就忘」的情況,我以為他是上年紀「老糊塗」了,一直沒放在心上。
但隨著時間推移,父親的情緒開始變得不穩定,脾氣變得越來越暴躁,經常失眠,還出現健忘的情況。
我也勸過父親去看看中醫,但是情況並沒有改善。
直到有一天,我發現父親竟然出現大小便失禁,才終於意識到:父親的情況不對勁。
去年病情變化很大,從疫情期間偶爾可以聊天,可以正常地生活自理到現在人比較木訥,話語變少,也說不清話了,沒有辦法說出完整的話語。
在我帶父親去醫院檢查一番後,醫院的一紙診斷書告訴我,父親患上了老年痴呆(阿爾茨海默病)。
醫生和我說, 早期老年痴呆主要是記憶力衰退、健忘,還會讓老年人精神和行為異常,例如變得焦慮不安,易為一點小事發脾氣,也可能會表現為情感冷淡。
隨著病情逐漸加重,還會出現不知飢飽、無法自理衛生(大小便失禁)等生活能力下降情況。
回頭想想,之前父親記憶力下降、事情說完就忘其實就是典型的記憶障礙徵兆。
父親現在可以說智力已經不如三歲小孩了。
總是找不到廁所,每次都需要人指,如果沒人盯著會在客廳、陽台垃圾桶里小便,甚至直接在客廳地板上小便。
偶爾會拉褲子,隨地吐痰。會不停地剝眼前的東西,以至於常常水果都不敢放桌上,怕他一直剝一直剝,剝了也吃不完就放壞了。
上廁所也不會關門,當著我的面小便也不會感到不妥,當然也不會沖廁所。
真的很難過,一個年輕時能幹聰慧的人變成了現在這樣。
兩個病人,老年痴呆患者與家屬
「有時我在想,如果父親不在了,我是不是就能過得更好呢?」
起初,我以為自己一個人,也能照顧好老年痴呆的父親。
最開始,我也選擇了在家護理老年痴呆的父親。父親的身體情況還算良好,除了偶爾會大小便失禁,最麻煩的也就是記憶力十分差,記不住事情。
但有一次下班回家,一進屋就聞到一股刺鼻的煤氣味,我趕緊沖進廚房把煤氣閥關上。
這件事讓 我 深感後怕 , 父親必須24小時有人跟著,一不留神,就會有危險。
因此,我花了4000元在家政中心找了一個阿姨,負責煮午飯和晚飯,還有在家幫忙照顧父親。
在我的預想里,每天早上安頓好父親,等到家政阿姨來到家裡,自己就可以安心去上班,晚上回來正好阿姨走了,自己哄好父親睡覺,就可以結束一天。
但是在第一周里,父親就差點走丟過一次,在家裡開煤氣忘記關火兩次,家政阿姨和我抱怨「一個人根本看不住他」。
一個月過去了,第一個家政阿姨就就和我提出不做了,在她看來,照顧老年痴呆的父親太辛苦了,還不如去普通家庭打掃衛生煮煮飯要舒坦。
接下來的幾個月,第二、第三個、第四個家政阿姨也走了。
社區的家政中心負責人也表示實在找不到人了,普通的家政護工大部分都不願意照顧老年痴呆老人,而且缺乏專業的護理知識,無法在老人身體或者行為出現問題時做出相應的護理。
無奈之下我只好辭掉了工作,自己在家照顧老年痴呆的父親。
一年的時間下來,我的生活接近崩潰,人生似乎進入了一種無序狀態。
每天照顧父親,我不能隨意和朋友逛街,不能想買什麼就買什麼,也不敢奢望感情生活。
我開始出現失眠、焦慮的情況,常常半夜忍不住哭,人也越來越瘦,頭發大把大把地掉。
由於缺乏專業的護理知識,而且一個人的體力有限,父親在我的照料下,身體並沒有變得更好。
以家庭看護為核心的傳統方法,並不能最有效地解決老年痴呆患者這一特殊群體的看護需求,甚至有時會成為老年痴呆患者家庭正常生活的阻礙。
一方面是因為家屬缺乏專業的護理知識,無法讓老年痴呆患者在家庭護理中得到專業有效的治療;老年痴呆患者日常生活無法自理,而且往往行為異常,這些特殊情況也讓普通家庭沒辦法進行有效地照料。
另一方面,沒有收入一年多,每個月的生活費、父親的醫療費、以及各種開銷,之前的積蓄已經漸漸變得捉襟見肘。
父親每月的葯費就需要1000多元錢,一旦不小心因為老年痴呆導致發生意外住院,開銷就更大了。
得了老年痴呆這個病,如果沒有好的葯物控制,就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親人的老年痴呆越來越嚴重。
老年痴呆的父親,逐漸成為壓垮我的沉重負擔。
當一個家庭成員被診斷患有阿爾茨海默病後,其照護服務提供者很容易成為第二個病人。
我的家裡有兩個病人,一個是老年痴呆的父親,一個是照顧老年痴呆病人的我。
自己一個人是無法照顧好父親的
在父親確診老年痴呆後的一年,我終於明白,光靠自己一個人是無法照顧好父親的。
這一年多照料老年痴呆父親的經歷,讓我明白了,用傳統的孝道觀念衡量子女的孝心是愚昧的,不能自理的老人尤其是老年痴呆,在家養老並不是最好的選擇。
在決定把父親送到養老院後,我重新找了一份工作,並准備在附近重新租一個房子,每天可以方便去看望和照顧父親。
目前,把老年痴呆的父母送進養老院,或許是很多人「不得已而為之」的選擇。
相信在未來隨著多元養老發展成熟後,以及社會上對老年痴呆的養護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把老年痴呆的父母送進專業養護機構,得到更專業更有效的治療養護,或許會成為很多人「何樂而不為」的更優選擇。
中秋假期當自己把父親送進養老院,辦好各種入住的手續,將要離開父親的那一瞬間,眼淚「唰」的流了下來,心好痛!但又好無奈!
也許很多人認為我是不孝的,但我真的盡力了......
不是所有的陪伴就一定是快樂的、幸福的 。
『肆』 老人疑似有老年痴呆病怎麼辦
母親被確診五年的李蓉蓉說:「我媽媽的大腦出現了亂碼。」她的母親在談話中經常停頓,因想不出合適的用詞而生氣。患者的情緒和個性也隨之改變,變得迷惑、多疑、抑鬱、驚懼或焦慮。
阿爾茨海默病:病人和家人,誰在熬?[1]
這是一場和疾病進行的漫長而艱辛的馬拉松,通常的持續時間是 5~10 年,參賽者多是 65 歲以上的老人和他們勉力支撐的家人們。跑道的終點沒有鮮花和掌聲,持續的過程中淚水多於汗水。這種病症有著一個廣為人知但並不友好的名字——老年痴呆症。
醫學界一直試圖扭轉這個不友好的稱謂,恢復它原本的學名阿爾茲海默病,但收獲寥寥。
智力退化,尊嚴跌到谷底。這種疾病緩慢而痛苦地帶走一個人的認知、思考和行動能力,患者無法正常說話、
吃飯、找到回家的路。
病人和親人,誰在熬?一位家屬說:「十年了,我沒有好好睡過一個午覺,我的夢想就是睡個踏實的午覺。」
痛苦不僅來自身體上的勞累。丈夫不再認識妻子、母親認不出女兒的模樣,精神上的打擊更是讓人難以接受。
關於阿爾茲海默病,太多的誤解依然存在。人們一次次提起它,只是將它作為人體衰老的自然現象。更遺憾的是,它常常與「痴傻」「瘋癲」這樣帶有恥感的詞彙聯系在一起。
這種疾病無法治癒或逆轉,等待醫學突破的過程充滿焦慮。患者無法言說,家庭獨嘗苦果,他們隱身於大眾,卻經歷著真實的病痛與折磨。
根據《柳葉刀》的數據,2010 年中國的阿爾茲海默病患者高達 569 萬人。國內的研究人員按照老年人口比例和發病率推測,目前中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人數超過 800 萬。
800 萬龐大數字的背後,是 800 萬個家庭的隱痛。
我們探訪了多個患者家庭、阿爾茨海默病的臨床專家、專業照護者、養老機構以及提供家庭支持的 NGO。他們得出的共識是:希望這些隱身的家庭被看見、被照亮,人們可以像談論感冒一樣談論這種病症。
你是誰?
王成儒的房間里,鏡子用報紙糊了個嚴實。客廳的 46 寸液晶電視也被一塊檯布蓋住。這個家裡,所有可以成像的東西都被藏了起來。
倘若王成儒在鏡子里發現了自己——一個頭發花白、眼神渙散、皮膚鬆弛的老人,他會大喊起來,並用手邊可以抓到的任何物品砸向鏡子,「破老頭兒,破老頭兒,你是誰?」
這是王成儒被確診為阿爾茨海默病的第四年。
「他看見(鏡中)自己不接受,怎麼是這樣一個蒼老的人呢。」女兒王戈悅說。
生病前,王成儒定期染發。他是位醫生,注重個人形象,也喜歡拍照。照片中的他,黑發從額間向後梳攏,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要年輕許多。
現在是春天,但是他的腦袋裡還是籠罩著阿爾茨海默病的沉重霧霾。這是一個大腦被侵襲的過程,直到大腦皮層出現廣泛而彌漫性的萎縮,像一個干癟的核桃仁。這也是一個記憶被破壞、精神被撕裂的過程。
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起初會忘記重要的約會或活動。他們可能忘記自己在哪裡,又是怎麼到那兒的;隨著病情發展,閱讀變得無比困難;他們可能在經過一面鏡子的時候認為其他人在房間里;他們會把東西放在不適當的地方:把電熨斗放在冰箱里,或把手錶放在碗中。
母親被確診五年的李蓉蓉說:「我媽媽的大腦出現了亂碼。」她的母親在談話中經常停頓,因想不出合適的用詞而生氣。患者的情緒和個性也隨之改變,變得迷惑、多疑、抑鬱、驚懼或焦慮。
王成儒的病情一直在發展。盡管按時就診服葯,他的能力還是依次被破壞:他思考的能力、吃飯的能力、走路的能力、書寫的能力、系鞋帶的能力、想起自己名字的能力……他完全忘記了自己的名字,只有叫他「王大夫」才會回應。
王成儒和妻子潘桂雲有三個子女,被確診為阿爾茨海默病後,他們與二女兒王戈悅生活在廣州。
王戈悅懷孕的時候,父親已經病重。只要家人勸不住,他就會站在陽台上,對樓下經過的行人開罵。親家母前來看望懷孕的戈悅,卻成了王成儒在家裡追罵的「敵人」。
『伍』 瀹跺涵鎴愬憳濡備綍鐓ч【鑰佸勾鐥村憜鎮h咃紵
鐓ч【鑰佸勾鐥村憜鎮h呮槸涓欏歸渶瑕佽愬績銆佺粏蹇冨拰涓撲笟鎶鑳界殑宸ヤ綔錛屼互涓嬫槸涓浜涘父瑙佺殑鐓ч【鑰佸勾鐥村憜鎮h呯殑寤鴻鍜屾妧宸э細
鍥犳わ紝鐓ч【鑰佸勾鐥村憜鎮h呴渶瑕佸跺涵鎴愬憳鍏峰囧厖鍒嗙殑鑰愬績銆佷綋鑳藉拰綺劇炵礌璐錛屾墠鑳藉熸垚涓虹棶浜虹殑鏈夋晥闄浼達紝緙撹В鎮h呭湪鐥呯棝涓閬鍙楃殑縐嶇嶄笉閫傘
『陸』 家裡有老年痴呆的老人,平常怎麼護理比較好,謝謝大家幫忙
一旦家裡有人得了老年痴呆,護理比治療更為重要。對於老年痴呆患者的護理應著重注意以下幾方面:
1.著重生活照顧,如個人衛生方面,督促、幫助痴呆病人日常梳洗、飲食和大小便等。
2.根據氣溫變化,隨時為老人增減衣服。用尼龍搭扣替代拉鎖,以免傷及病人。衣被整潔、乾燥,冷暖適合時令。
3.居室設施應簡單,光線充足,室內環境舒適,空氣新鮮。應無門檻、地毯等障礙,地面要防滑,床邊最好有護欄。刀剪、葯品、殺蟲劑等物品要收藏好,煤氣、電源等開關要有安全裝置,使病人不能隨意打開。在病人活動區域要安裝夜用小燈。病人的生活環境要相對固定,不要頻繁更換。
4.老人的日常生活用品要放在其看得見、找得到之處。
5.注意心理治療,對病人在精神上多加安慰、鼓勵,在生活上多加關心也要更有耐心,使其保持愉快的心境。病人可能做出令人尷尬的事情,只要不危及他人和社會,就不要刻意糾正或訓斥,最好的方法是轉移他的注意力。
6.痴呆老人外出後常不識歸家路,因此要備一張小卡片放在老人衣袋中。卡片上寫明系痴呆老人,同時寫上電話號碼,以便於與家屬聯系,嚴防迷路或走失。同時,應注意安全,防止跌倒或跌傷。
7.痴呆老人辨別能力差,常愛將廢紙、臟塑料袋等廢物視為珍品收藏,家屬只需偷偷將它們扔掉便可。痴呆老人記憶甚差,對扔掉之物往往回憶不起來。同時,貴重物品要放好,以免老人扔掉或丟失。
8. 痴呆老人睡眠常日夜顛倒,影響家屬睡眠和工作,晚上可給老人服些安眠葯以助眠。
9. 勸阻老人不要飲酒、吸煙、喝濃茶、喝咖啡,以免影響睡眠質量。
10.人上了年紀感覺遲鈍,加上痴呆,有了病痛不能及時訴說,因此要觀察病人有無臉紅、發燒,面部有無痛苦表情。發現異常,及時就診。
11.長期卧床者要定期翻身、拍背,預防褥瘡等。
12.肢體癱瘓者,置患肢於功能位置,定期按摩,活動關節,以防關節僵硬變形或肌肉萎縮。
『柒』 演員因患老年痴呆被家人遺棄,你如何看待這種做法
這種做法不管是在國外還是國內的娛樂圈都是很常見的,風光一生的演員曾經為多少觀眾帶來歡聲笑語,在他們晚年患老年痴呆或者其他疾病的時候,卻被家人遺棄,獨自一人面對病痛的折磨,這種做法應該遭到世人譴責,家人對老人不負責任的做法,嚴重影響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傳承,違反了呼籲尊老的思想,國家應該採取措施讓那些辛苦一生的演員能夠在晚年遭遇病痛的同時感受到關愛和溫暖,以至於能夠安享晚年。
一、家人的不負責
在演員年輕的時候,家人可能為了追求錢財和利益經常陪在他們身邊,可是在演員遭受病痛折磨,患有老年痴呆的時候,家人為了不負責任紛紛離開,這樣的家人應該遭到世人譴責,對家人都不負責,他們在社會上又會怎麼做人呢,對這種家人應該給予懲罰,讓他們懂得孝順父母,尊老愛幼。
大家怎麼看待這種做法呢?歡迎各位在評論區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