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老年合唱團到哪去報名
老年合唱團到老復年大學制教務處報名即可。
報名時需要試唱和帶上一些資料,具體有:
1、本人身份證;
2、試唱一首本人最拿手的歌曲;
3、本人身體狀況表;
4、本人保證認真上好每一次課的承諾;
5、本人現在居住的地址。
㈡ 廈門老年大學的課程介紹
目前,學校開設文史、保健、藝術、體育、實用技術、時事政治等六大類43門課程。有131個教學班(83個室內教學班,48個室外健身輔導站),5833名學員(室內教學班2294人,室外健身輔導站3539人)。成立有校藝術團(下設合唱、舞蹈、時裝模特三個團隊)、校老體協(下設太極拳、木蘭拳、腰鼓、氣排球、健身球圈操、體育舞蹈六個專委會)、以及攝影、書畫、詩詞、中醫養生等專業學會,辦有《廈門老年》報,建有校園網站(點擊廈門老年大學校園網)。
㈢ 寫身邊熟悉的人作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寫身邊熟悉的人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熟悉的人很多,但是我最熟悉我的朋友——楊培森。
因為我從一年級就和他玩了起來,一直玩了三年,他不僅和我同班,我們的爸爸也在同一個工廠工作。
他膚色很白,稍有些胖,所以,我們就給他起了個外號「太白金星」,他經常穿一件白色的短袖,一條藍色的牛仔褲和一雙黑色的涼鞋。
他有一雙充滿智慧的眼睛,聽說這次期終英語得了一百分,長得虎頭虎腦的,非常可愛。
在課間,他更是可愛,在教學樓和操場上瘋跑,讓我們追不上他。
這就是我最熟悉的人,也是我的好朋友,你喜歡他嗎?
我的姐姐,今年十歲了,高高的個子,厚厚的嘴唇,高高的鼻樑,一頭烏黑的長頭發,看上去很漂亮。她不但熱愛學習,而且性格開朗,從不對人發脾氣。
她是個貪吃鬼。有一次,媽媽做了一盤薯條,姐姐盯著盒子里的薯條,口水直流,姐姐趁媽媽不注意,偷偷拿了一根薯條,放到了嘴裡,她大叫:「好燙呀!」姐姐連忙用手扇扇風,這一幕被我和媽媽看見了,我們哈哈大笑起來,姐姐難為情地臉都紅了。
這就是我的姐姐,你們喜歡她嗎?
我最熟悉的人就是我的爸爸。
我的爸爸中等身材,稍微有點胖,眉毛下有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看起來特別有精神。
記得有一次,爸爸給我買了我渴望以久的溜冰鞋。於是,我就迫不及待地穿上了它,心裡美滋滋的。可是,還沒走幾步,就摔了個四腳朝天,我心想:滑冰真是太難了,我乾脆不學了。爸爸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就對我說:「孩子,做什麼事情都不容易,總要一步一步地來,不要太心急了。」我聽了爸爸的這番話,又有了信心,繼續滑著。在爸爸的幫助下和我堅持不懈的努力下,終於學會了滑冰。
這就是我的好爸爸,一個給我動力的好爸爸。
我們班上有一個女孩,她淺淺的眉毛下有一雙圓圓的眼睛,眼睛上架著一副粉紅色的小眼鏡,長得很好看。
但是她有一個特點,就是愛哭,一有什麼欺負她的事她就哭。有一次,我們正在玩,她走了過來,我們沒有看見她,一不小心踩了她一腳,她馬上蹲在地上,雙手搭在膝蓋上,把頭放在胳膊上,嚎啕大哭起來。
還有一次,她在上課時玩耍,一下子被老師的」火眼金睛「發現了,老師對她說:」干什麼呢你!「她說道:」我……沒……干什麼。「」沒干什麼?我都看見了,快把你的玩具拿出來,站起來聽課,以後不要再讓我發現你。「說著,老師」噌「地一下把她的玩具沒收了。她也只好站起來聽課,她一站起來,我就發現她的眼睛裡閃著淚花,眼淚馬上就呼之欲出了。果然不出我所料,還沒過幾秒鍾,她又雙手趴在桌子上哭起來。
她就是這樣愛哭,就是這樣淘氣,就是這樣頑皮。這個人不用說也知道是誰,她肯定就是我們班的」淘氣包「葛宇璇了!
我最熟悉的人除了爸爸媽媽,就是我的好朋友——張子奇。
她梳著男孩子一樣的短發,一雙眼睛雖說不大,但也炯炯有神,白白的皮膚,圓圓的臉蛋,非常可愛。
她不但學習成績好,而且非常樂於助人。我不會跳繩,所以天天練,一直練了十幾天也不會,便生氣地把跳繩扔到一邊發呆。張子奇笑呵呵地走過來說:"別著急,我來教你吧。」我高興地說:「好啊!」她耐心地,不厭其煩地一次一次教我,告訴我跳繩的要領。有時我不小心用繩抽到她,她也不生氣。就這樣,一個月過去了,我終於學會了跳繩。這多虧了張子奇!
我喜歡她樂於助人的品質,喜歡她勸我不放棄的話語,我喜歡張子奇!
一提到我最熟悉的人,我就會想起我的姥姥。
姥姥頭上有一些白發,這些白發就像一根根銀絲,但整體看起來頭上並沒有白發,因為姥姥有一顆愛美的心,悄悄染了黑頭發。哈哈。姥姥看上去很年輕,但是笑起來的時候,臉上會有一些皺紋,我知道,那是姥姥為了照顧我,時間在姥姥臉上留下的腳印。
姥姥愛看書,每次媽媽給我買二、三年級必讀書時,姥姥總是抽空讀書。姥姥慢慢地翻著書,生怕把書弄壞,每次姥姥看書時,我都能看見姥姥認真的神情。看到好詞好段時她就會想:「一定要讓宛凝看,這可是好書啊!」所以,姥姥每次看書,都常常叫我過去一起看。
姥姥很關心我的學習,每次都是姥姥送我去學,我知道,姥姥也想聽課。可是,家長來聽課會影響我們學習,所以,每次我都會在回家的路上講給姥姥聽,姥姥聽的很認真,還會時不時的提問題,一路上我們充滿了歡聲笑語。
姥姥很愛我,我也很愛姥姥,等我長大以後一定會好好報答姥姥。
我的妹妹是一個古靈精怪的淘氣包,你別看她年齡小,在我眼裡可是真正的人小鬼大。
這不,我正在聚精會神地上網課,妹妹忽然走了過來,非得擠到我懷里,還擋住了我的視線。她自己在那有模有樣地學著當我跟著念英語on,她也跟著念on。我又念desk,可她竟也能跟著念desk。媽媽過來,聽到了以後哈哈大笑,她也在那兒跟著哈哈大笑。
今天,我和媽媽在看電視。妹妹從我手中一下子拿走了遙控器,還把遙控器摔在了地上,撿起來又藏了起來。害得我到處找不到遙控器,就不能看電視了。
有了之前的經驗,我學習的時候就把門關起來。可是我上廁所回來後,發現原本關著的門開了,我暗叫一聲糟糕!跑進房裡一看,妹妹已經坐在我的課桌前,在我作業本上畫了好幾個圈圈了!唉,害我又要重寫作業了。
這就是我淘氣的妹妹,真拿她沒辦法!
我喜歡的一個人是我爸爸,他的皮膚是黃色的,個子高高的,頭發很黑,眉毛很濃,眼睛是雙眼皮,大大的,像黑葡萄似的。耳朵大大的,鼻子小小的,嘴巴也大大的。臉型是蘋果型的臉蛋。
我的爸爸肚子胖胖的,腿粗粗的,腳掌大大的。今天他穿了一件黑色的外套,穿了一條牛仔褲,還穿了一雙白色的鞋子。
有一次我不小心摔倒在了洗腳的盆子里,裡面還裝著水,我就坐在了那個盆裡面。爸爸看見了先是笑了笑我,我摔下來被爸爸看見的時候,我也笑了笑,真的又好氣又好笑。然後,爸爸就馬上給我拿了衣服。
我換好衣服以後,我打了爸爸兩下:「臭爸爸,臭爸爸。」爸爸說:「還要怪我啊,你自己摔下去的。」
我特別喜歡我的爸爸,他又幽默又關心我。
我有一個熟悉的同學,他是一個小男生,12歲了,一米八四的個子。在解放路實驗小學上學,他有一個橢圓形的腦袋,黝黑色的皮膚油光發亮,彎彎的柳葉眉下有一雙明亮的大眼睛,高高的鼻子下有一張能說會到的大嘴,臉上還有兩個小小的紅酒窩兒,像兩個紅蘋果掛在臉上,微微一笑就露出兩排整齊的牙齒。他的名字叫王崢崴。
他的愛好是游泳,一到水中,他覺得自己變成一條小魚,自由舒暢。雖然他說有時喝幾口水,還是很開心的。每周的游泳課就成了他最快樂的時光了。
他在學習上,也是很認真的。每次課堂上老師提出問題,他都積極發言,平時作業,他都能認真完成:不會的題目都自己動腦筋,從不抄別人的,他美觀、整潔的字,常受老師的表揚!
記得有一次下課,我要和他一起玩,而他還在認真的看書,我說:看什麼看,一起玩呀!他還是在認真的看書!
這就一個可愛、認真的他。你們喜歡嗎?
我身邊最熟悉的人是誰呢?你們一定猜不到,那就是我爸爸啦!
我爸爸長著一張圓圓的臉,胖乎乎的,像一個大汽球,長著一個高鼻樑,一雙小眼睛炯炯有神,爸爸身材魁梧,還有一個凸出的西瓜肚。我爸爸非常幽默,曾經給我講過一個關於「三公蛋」的笑話,你要是聽過後一定會笑地直不起來腰,還讓我看搞笑電影,讓我笑地前俯後仰,站都站起來。我的爸爸工作非常非常的辛苦,每天電話都響個不停,有時爸爸加班很晚才回到家。我爸爸非常非常愛我,每天早上都送我上學,每天晚上都准時給我熱奶,有時晚上哄我睡覺,還給我講故事,讓我進入夢鄉。
我愛我的爸爸,爸爸是我身邊最熟悉的人。
我最熟的人是我媽媽。她高高的個子,長長的卷發,高高的額頭,彎彎的眉毛,大大的眼睛。一張能說會道的嘴巴,只要跟她講上一句話,她就有十句話等著你呢!
我媽媽是一個節約的人,每次花錢都是算好後,才肯出去買東西。因此,我媽媽的朋友給她取了一個外號——「精明鬼」。
有一次,我和媽媽一起去菜市場,買了一把蔥,給了那個叔叔五角錢。叔叔說:「一共三角,兩角就算了吧!」媽媽一聽這話,眉毛就皺了起來:「做生意很難,但做生意靠的是誠信。兩角錢也是錢。」叔叔頓時啞口無言,被媽媽的「斤斤計較」驚呆了。
雖然媽媽在生活上很節約,但她在幫助有困難的人時,是十分大方的。就說汶川大地震吧,爸爸捐了200元,媽媽就覺得太少了,又從錢包里拿出了300元,毫不猶豫地放進愛心箱里,後來趁爸爸不注意,她又放進了500元。
媽媽的節約值得我學習,更樂於值得我學習的是媽媽助人的精神。
我最熟悉的人是與我朝夕相處的媽媽。
她有30多歲,頭發一卷一卷的,像天空的一朵朵白雲。媽媽發起脾氣來的時候,像一頭猛烈的獅子;可她心情好的時候,像正在開放的花朵。
有一次,媽媽在辦公室值班的時候,我去她工作的地方找她,看見院子里的地面上有許多的蚯蚓。可我不知道是為什麼,蚯蚓會爬出地面?媽媽耐心的對我說:「那是因為天氣下雨後,雨水滲進土裡,空隙漸小空氣稀,蚯蚓呼吸很困難,所以就鑽出地面找氧氣。」我點了點頭。天氣漸漸好起來了,再仔細觀察了一會,發現蚯蚓慢慢地都回到了它們自己的.家。媽媽對我說:「生活中有很多事,只要你能仔細觀察,就能發現科學」。
媽媽在我心目中是一位聰明,智慧,善良,平易近人的人。
我的姥姥今年66歲,是退休幹部,個了不高也不矮,一雙大大的眼睛,顯的她非常有精神。她很愛唱歌,是老年大學合唱團的主要成員。
前段時間,老年大學合唱團要參加全市「慶祝祖國60歲華誕」合唱比賽。每次排練,姥姥都能准時參加,可謂風雨無阻。可在離比賽就剩幾天的時候,好突然生病了,發高燒、頭痛,身體嚴重虛弱。老爺說:「你已經都會了,這幾天就不要去排練了。」但姥姥堅持要去,姥姥說:「馬上要比賽了,不能因為我一個人影響了整體排練效果。」到了演出的那一天,姥姥的身體還沒有完全康復,但是她依然堅持參加比賽。她在台上那麼有精神,唱的那麼動聽,最後,他們取得了特等獎。
姥姥的這種精神值得我好好學習。我真為有一個這樣可敬的姥姥而驕傲。
我最熟悉的人是我的同學覃健。他個子高高的,水汪汪的小眼睛,高高的鼻樑,能說會道的小嘴,這就是樂於助人的覃健。
有一次在學校我和朋友玩游戲時,我的錢不小心掉了,這時我心急如焚,不知如何是好,因為錢掉了,沒有了乘車費我就回不了家了,這時從我的耳朵里傳來了一聲:「宋富豪我們一起回去吧!」我說:「我的錢掉了……」覃健說:「不怕,我的錢你拿去用吧!」就這樣,我們一起回去了。
還有一次,上體育課時,我們比賽跑步,我在路上倒下來了,而對方的覃健因為我的摔倒停了下來,背著我跑,最後我們一起到達終點。
還有一次我們班上的張金宇生病了,有幾天沒來上課,很多知識都沒弄懂,而我們的覃健每天都在他家給他補落下的功課,沒有弄懂的地方一個一個的教他。
這就是樂於助人的覃健,你想和他交朋友嗎?
評語:事情的詳略把握得非常好,把樂於助人的覃健描寫得活潑生動!加油哦!
我最熟悉的人是我們的老師劉老師,他穿著一身土色的西裝,一雙黑色的皮鞋,兩只既粗糙又靈活的大手和起了皺紋的額頭,人的頭發己經花白了。
劉老師比較慈祥,每次上課時,他都以緩和的語氣先讓同學們預習,然後說出心裡真實感受來,最後再講新課。劉老師也有生氣的時候,如果一個同學在上課時講話或玩東西,一旦被看見,劉老師就會把東西沒收或叫他站到門口,課後,劉老師也會給他(她)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輕言細語地教育,不會是狂風暴雨。劉老師也很幽默,有一次,我們念反義詞,當念完飽滿的反義詞是干癟時,劉老師說:是干癟而不要念成乾爹去了。逗的我們哈哈大笑。
劉老師雖然看起來四十多歲了,但仍然很年青,微笑經常掛在嘴邊,好像讓我們快快樂樂的度過每一天。
㈣ 老年大學屬於什麼性質的單位
事業單位,一般是老幹部局下屬的。
老年大學:
是為解決老年人老有所學而專創辦的一屬種特殊的大學,凡是上大學的老年人都不受文化程度限制,他們上學是為了陶冶情操,不是為了解決晉級和就業等等。學校的教學計劃、教學內容完全是根據老年人的特點和要求制訂的,他們需要學什麼就教什麼。
貫徹落實老有所教、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老齡工作方針,組織離退休老同志再學習,通過學習達到增長知識、豐富生活、陶冶情操、促進健康、服務社會、老有所養的目的,充分發揮老年大學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構建學習型社會中的積極作用。
老年大學是為解決老年人老有所學而創辦的一種特殊的大學,凡是上大學的老年人都不受文化程度限制,他們上學是為了陶冶情操,不是為了解決晉級和就業。
㈤ 中老年合唱團訓練應該注意什麼事項,最好能夠具體點!
《淺論中老年與合唱藝術 》 我在網上轉載的,請尊重作者版權
合唱作為一種音樂藝術,有它起源和發展的悠久歷史,長久以來已成為人類音樂活動的一種重要藝術形式,是人類的寶貴精神財富。
現代合唱藝術源於歐洲,始於宗教——基督教,逐漸流行於世界各地,歷來受到各國人民的廣泛喜愛。近百年來在我國也取得令人矚目的發展,特別是上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合唱活動日益活躍,其中,中、老年的活動團隊成為合唱熱的領軍力量。中國老年合唱節——《永遠輝煌》已經連續十二年舉辦了十屆,每屆參加人數均在數千人之列,而且參加團隊的藝術水平越來越高。福建省合唱協會團體會員有30多個,還有遍地開花的激情廣場——大家唱,更是如火如荼、十分壯觀。這些都曾領譽世界、震驚中外。中國當代中老年人用合唱的平台、展示他們的風采,成為改革開放30年來的一種「風景這邊獨好」的絢麗景觀。
回顧歷史,當人類的步伐匆匆邁向21世紀大門之時,全球性的很多浪潮洶涌而至。佔世界人口1\5的尚屬於發展中國家的中國,已提早進入老年社會。2007年我國老年人口達到1.53億,占總人口的11.6%。福建2006年3558萬總人口中60歲以上有459萬,占總人口12.9%,80歲以上56.93萬人,占總人口的1.6%,老齡化程度高於全國水平。關心支持老年工作,正確引導和積極組織中、老年人的精神文化活動、努力為中、老年人營造一個安祥、和諧、健康的社會文化環境,以滿足中、老年人精神文化要求,積極面對老年化逐年遞增的客觀現實,成為當今時代及社會發展的必然需求,也是實踐科學發展觀,實施全面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宏偉目標的客觀需要。
中國中、老年的合唱熱是在改革開放大好形勢中涌現的,是中、老年人為尋求健康時尚的文化生活,為社會繼續作奉獻,匯集而成的一股熱流,是涉老組織和音樂界共同倡導、關心、組織的成果。合唱與中、老年;合唱與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成為當今老年學與音樂藝術部門共同關心的課題。不少人在問:為什麼中、老年人這么熱衷於合唱?合唱對人的身心健康有多大影響?合唱存在不存在音樂療法?這些是屬於藝術、保健、心理、教育方面的問題。筆者一生熱愛合唱,離休後堅持參加合唱近20年。就以上問題向五個合唱團(福建榕樹合唱團、福大晚霞合唱團、福州市老幹部合唱團、福建省老科協合唱團、福大大家唱歌詠隊)100位合唱隊員作了問卷調查和求教專訪(回收92份不含「金山星辰合唱團」),並以親身體會與有關學者、醫生、指揮、歌唱家、聲樂老師作了分析探討,現將初步研究意見闡述如下。
一、合唱藝術魅力及其對中、老年人的吸引
1、合唱藝術是音樂王國的皇冠
朋友!你聽過《黃河大合唱》嗎?你聽過《藍色的多瑙河》嗎?還有《祖國頌》、《長江之歌》、《雨後彩虹》、《大漠之夜》……這些氣勢磅礴,優美絕倫的合唱曲震撼人心,給人美的享受。相對個人吟唱來說,合唱有它獨特的魅力,那就是「和諧」、人的聲音和諧。它在贊美祖國、歌唱人民、歌頌新時代以及抒發故鄉情、友誼情,描繪大自然美的方向是其它藝術所不能替代的。正如足球是體育運動中的霸主一 樣,合唱是音樂王國中的皇冠。交響樂是音樂中的奇葩,但「絲不如竹、竹不如肉」,合唱和諧是人的男、女聲,高低音的和諧,在表現情感方面是更能打動聽眾的。歷史是最好的見證:《黃河大合唱》成為了鼓舞中國人民抗戰的戰斗號角;《幼發拉底河岸奴隸曲》成為鼓勵義大利人反抗侵略的歌曲(義大利人唱此歌時人人起立,跟唱國歌一樣),《伏爾加河船夫曲》成為蘇聯十月革命的號子,《藍色多瑙河》、《歡樂頌》成為世界人民共同的贊美詩。《夕陽紅》、《洪湖水浪打浪》、《革命人永遠年輕》、《喀秋莎》等更是激情廣場群眾喜愛的歌曲。
2、聽歌不如唱歌
聽音樂、聽合唱是一種享受,我在1948年就在音樂會上聽過合唱,但參加合唱是更美的享受,這是中、老年人樂於合唱活動的共同感覺。聽者處身局外、歌者身臨其境、忘卻自我、融入角色。要唱好一首合唱曲子要經過無數次的磨合。那種演出成功後博得觀眾掌聲的成就感是聽者所感受不到的。加上指揮家往往有很深的藝術造詣,善於表現歌曲的情感,在歌唱方面有很好的示範、啟迪作用。中央音樂學院吳靈芬教授多次來福建榕樹合唱團教學,合唱團員都普遍認為在她指揮下(連腳都用作指揮拍子)唱歌是一種美的享受。我把這種感受已寫在「理念與實踐 教授與享受」一文中(見2004年中國合唱通訊)。國家一級指揮邱孝胥老師的指揮,線條明快,起伏跌宕的大起大落,令你心潮澎湃,美不勝收,這是在大合唱中才能得到的樂趣。
3、合唱迷與合唱藝術愛好者
目前,中、老年合唱團員中有不少是終身合唱愛好者,可以說是合唱迷。調查表明有52.2 %的人是從青、少年開始參加合唱的,有一些雖然是離、退休後才參加合唱,也屬合唱的愛好者。目前這批合唱迷都成了合唱團隊的骨幹。像福州大學晚霞合唱團中的林善啟(72歲)林立(81歲)、卓培嫻(74歲)、岑書龍(82歲)、鄭俠亮(72歲)、施能民(72歲)、張月娥(69歲)、林秀英(65歲)林亮森(77歲)等他們都是從小就愛好唱歌,唱著抗日歌曲成長,從中學合唱團一直唱到現在。(其中有些人參加過唱詩班,有些人現在仍在唱詩班)
合唱成為中、老年人離退休後晚年文化生活的首選之一,並能長期堅持,反映了合唱對中、老年人的吸引力。
廣大合唱業余愛好者,雖然沒有經過專業訓練,但他們現在都成了相當「專業」的合唱隊員。在長達十幾年的歲月中他們堅持訓練、堅持演出,把合唱視作下崗、退休後的一項生活、工作內容,那種執著的精神是專業隊員所嘆服的。
4、老有所樂,老有所學
合唱活動對中、老年人來說首先是自娛自樂,但一旦參加合唱活動後,在老有所樂中體會到可以老有所學。這是藝術的魅力。
從調查中可看出有55%人認為參加合唱後汲取了許多音樂知識,在識譜、發聲、表達方面受益匪淺,大大提高了自己的音樂修養。其中有一些樂於跨團的成員,他們有的一人參加好幾個合唱團,有的同時參加老年大學音樂班、基礎知識、視唱練耳訓練班。參加合唱團必須通過入團考核,而且在訓練中和演出前都有不少的考查、選拔,他們所以樂意接受本來不太願意接受的這些考核,正是認為這是老有所學的機會。不少人自購光碟,相互切磋,探索合唱奧秘,其樂無窮。
5、合唱活動與中、老年人身心特點有較多吻合點
人到中年,血氣方剛,大多年富力強,忙碌之餘,有強烈的娛樂願望(有錢了尋求新的剌激或放鬆自我)和交朋友的企盼。年處更年期,各種各樣的疾病,乘虛而來。把未能實現的願望現在來補償,是一種良性的心理狀態。
人到老年,血氣不足,各種器官開始衰退,腦萎縮,記憶力減弱,失眠、抑鬱、中風、心梗、高血壓、腫瘤、是常見疾病;孤僻、怪癖,少言、失憶、痴呆是可怕的威協。怕死、怕老、怕病、怕靜是老年人的惡性心理狀態。
時至今日開放社會,物質、文化生活多種多樣,五光十色、魚龍混雜。不少人沉溺在麻將、酒吧、網吧、舞廳。美人、三陪姐、婚外戀在誘惑人心、賭博、嫖娼、淫穢、犯罪也不少見。要治理社會風氣,要保持晚節,中、老人要善於自律。
不要沉溺不拔,執迷不悟。如何才能遠離這些陷阱? 合唱是健康的文化活動,是一項高尚的藝術活動。對中老年最適合!
從藝術特點來說,合唱活動與中、老年人身心特點有較多吻合點。首先,合唱是兩個人以上的群體歌唱,對「個唱」能力水平的要求不及「獨唱」。不少中、老年人喜歡唱歌,但嗓子條件差,獨唱不行,參加合唱還可以。其次,合唱是定期和持久性的集體活動,需要時間,存在約束。不少合唱團因為在職人員沒有時間而堅持不了,有的專業人員在退休後喜歡從事別的行業性活動,所以也難於開展活動。廣大中、老年人離退休後有的是時間。省榕樹合唱團(100多人)已經創辦了15年,福大晚霞合唱團(80多人)已經堅持了近20年,福州市老幹部合唱團(80多人)也創建了8年,福大老年的大家唱(60多人)活動已有12年,省老科技工作者星光合唱團(以上以老年為主)也成立了5年。西湖、溫泉 、金山星辰合唱團(以上以中年為主)都在三年以上。這些都是得益於中、老年有時間、能堅持。合唱演出是與社會交融的一種方式,中、老年人從崗位上退下來,與社會聯系少了,參加合唱就給他們提供重新與社會聯系的機會,讓他們重新品嘗人生成就感、重新展示人生價值,為社會繼續作奉獻。從當前社會需要說,中、老年合唱演出是一個廉價的文化市場,他們不計報酬,沒收演出費,甚至甘願自己掏錢買車票,吃快餐,積極參加國際、全國、省、市的一些重大演出和比賽,自費跟著團隊去旅遊。藝術活動要有市場,社會需要藝術,這里是「情投意合」,「兩廂情願」。這一方面說明中國當代的中、老年隊伍很健康、有風采,另一方面說明合唱藝術深受社會歡迎,中、老年的合唱隊伍已獲社會的認可,在藝術界已經佔有一席之地。像新四軍戰士合唱團、南下服務團戰友合唱團、中央老將軍合唱團、老藝術家合唱團、老教授合唱團等他們演出的政治意義和藝術效果是其他合唱團所不及的。
㈥ 老年大學有學費嗎
老年大學是有學費的,但是學費一般都很低。
2022學年常規課程學費為200元/學年;使用學校設備(古箏、電子琴、電腦、烹飪等)的課程學費為300元/學年;電鋼琴學費為500元/學年。
㈦ 退休上老年大學合唱團體會
真羨慕你的生活
據調查在所有健康生活的習慣中
唱歌排第一
好好堅持,它會讓你身心愉悅
感冒了就吃一點豬肉就行了,別吃牛肉。容易加重病情的
㈧ 我報老年聲樂班(唱歌)怎麼報名
可以去老年大學看看情況 ——
一般省市區級老年大學都有合唱團的,參加合唱團可以自願報名,要經過考試,唱一首歌、跟
鋼琴練練聲,再視唱一段樂譜,難度不高,根據考試情況確定聲部;
需要按學期繳費,100元上下一學期。
當然如果有聲樂班就更好,可以有機會學習聲樂,合唱團不是培訓班,是以排節目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