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阿爾茲海默症有哪些症狀
臨床表現
該病起病緩慢或隱匿,病人及家人常說不清何時起病。多見於70歲以上(男性平均73歲,女性為75歲)老人,少數病人在軀體疾病、骨折或精神受到刺激後症狀迅速明朗化。女性較男性多(女∶男為3∶1)。
主要表現為認知功能下降、精神症狀和行為障礙、日常生活能力的逐漸下降。根據認知能力和身體機能的惡化程度分成三個時期。
第一階段(1~3年)
為輕度痴呆期。表現為記憶減退,對近事遺忘突出;判斷能力下降,病人不能對事件進行分析、思考、判斷,難以處理復雜的問題;工作或家務勞動漫不經心,不能獨立進行購物、經濟事務等,社交困難。
盡管仍能做些已熟悉的日常工作,但對新的事物卻表現出茫然難解,情感淡漠,偶爾激惹,常有多疑;出現時間定向障礙,對所處的場所和人物能做出定向,對所處地理位置定向困難,復雜結構的視空間能力差;言語詞彙少,命名困難。
第二階段(2~10年)
為中度痴呆期。表現為遠近記憶嚴重受損,簡單結構的視空間能力下降,時間、地點定向障礙;在處理問題、辨別事物的相似點和差異點方面有嚴重損害;不能獨立進行室外活動,在穿衣、個人衛生以及保持個人儀表方面需要幫助。
計算不能;出現各種神經症狀,可見失語、失用和失認;情感由淡漠變為急躁不安,常走動不停,可見尿失禁。
第三階段(8~12年)
為重度痴呆期。患者已經完全依賴照護者,嚴重記憶力喪失,僅存片段的記憶;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呈現緘默、肢體僵直,查體可見錐體束征陽性,有強握、摸索和吸吮等原始反射。最終昏迷,一般死於感染等並發症。
(1)老年痴呆病症狀有哪些擴展閱讀:
早在古希臘羅馬時代,當時的哲學家和醫師就已經發現年老與失智的關聯性。1901年,德國精神科醫師愛羅斯·阿爾茨海默描述了第一個阿爾茨海默病病例。這名病患是一名名叫奧古斯特·迪特的50歲女性,阿爾茨海默持續追蹤迪特的病程進展至病人於1906年死亡為止,並在之後發表該病例。
其後五年,陸續又出現了11例類似的病例報告,其中有些論文已經用「阿爾茨海默病」來稱呼此疾病。1910年7月15日,艾米爾·克雷珀林於《精神科學課本》第八版中首次將這些症狀描述為一個單一疾病,並將奧古斯特的部分症狀(如幻覺和妄想)及病理特徵(血管硬化)劃出該病的描述范圍。
艾米爾採用了「阿爾茨海默病」這個名字,並同時將其稱為「早發性老年痴呆症」(presenile dementia)將其視為是老年痴呆症的一個亞型。
截至1970年代為止,阿爾茨海默病的診斷仍然僅限於描述45至65歲之間,提早出現特定痴呆症狀的患者。直到1977年,一場阿爾茨海默病研討會共識認定,阿爾茨海默病和老年痴呆症的臨床和病理表徵大致相同。
雖然同時也強調兩者的病因學可能不同,但這樣的共識已促使阿爾茨海默病的診斷,不再應該限定於特定年紀的的患者。此後一段時期,超過65歲且擁有阿爾茨海默病症狀的患者,另被描述為「阿爾茨海默型老年痴呆症」(senile dementia of the Alzheimer type,SDAT)。
如今,阿爾茨海默病已經被接受為醫學的正式名詞,描述各年齡患者某種共同特定症狀的病徵。
Ⅱ 老年痴呆九大疾病信號有哪些
(1)記憶障礙。老年性痴呆的記憶障礙以記住新知識能力受損和回憶遠期知識困難為特點。記憶障礙出現於早期,並且幾乎是患者家屬或同事發現的第一個智能障礙,尤其是近記憶障礙——遺忘,甚至認為如果近記憶障礙不是最早出現的症狀之一時,則診斷為老年性痴呆就很可疑。記憶缺陷的神經心理學研究表明:這些患者在輸入聽信息上有困難,信息從短時記憶中很快消失,信息的儲存和遠記憶也受到損害,提示對患者無幫助。
記憶障礙是老年性痴呆的初發症狀,既有遺忘——記住新知識的缺陷,與大腦皮質功能有關;又有健忘——遠記憶缺陷(回憶過去已記住的信息的能力),與皮質下功能障礙有關。即首先是近記憶力受損,隨之遠記憶力也受損,最終遠近記憶力均有障礙,使日常生活受到影響。患者還可有虛構現象,這與他學習記憶能力障礙有關,並與患者不能監視自己的回答或不能糾正自己的錯誤有關。
患者的日常表現為「丟三落四」「說完就忘」,同一問題反復提問。
例如在臨床檢查中,患者總記不住醫生姓什麼,甚至否認曾告訴過他。
但患者的近記憶障礙也常被認為是健康老年人常有的健忘而被疏忽,尤其早期遺忘已明顯時,遠記憶相對保留,以致親屬常認為患者記憶並不差,甚至很好。理由是十多年甚至幾十年前的事都記得清清楚楚,盡管不否認「當前的事回頭就忘」如上所述的情況值得引起親屬的注意。
同樣,記憶力衰退也是腦血管性痴呆早期的核心症狀,最早出現的是近記憶力的缺損,遠記憶力障礙多在後期出現。
(2)視空間技能障礙。在老年性痴呆早期即有視空間技能損害。
不能准確地判斷物品的位置,伸手取物時或未達該物而抓空,或伸手過遠將物品碰倒。放物品時不能正確判斷應放的位置,如不能將鍋或水壺准確地放在爐灶的火眼上,因放偏而致鍋或水壺歪倒掉到地上。在熟悉的環境中迷路也可見於早期。至中期,甚至在自己家中也發生定向障礙,找不到自己的房間,不知哪個床是自己的。在簡單的圖畫測試上,患者不能精確地臨摹立體圖,中期以後連簡單的平面圖也難以畫出。在日常生活中有明顯穿衣困難,拿起衣服不能判斷其上下和左右,如雞心領穿反了,褲子穿反,甚或將褲腿當上衣的袖子。
(3)語言障礙。語言障礙是大腦高級功能障礙的一個敏感指標,在自發言語中,明顯的找詞困難是首先表現的語言障礙。由於口語中缺乏實質詞而成為不能表達意思的空話;或在找詞困難時,用過多的解釋來表達說不出的詞而成贅語。早期雖有找詞困難,但物品命名可能正常,列名受損則是老年性痴呆早期的敏感指標。隨病情發展,自發言語愈益空洞,命名不能也愈益明顯。首先是少用名詞的命名能力受損,隨後對常用物品名稱和親屬的名字也出現命名不能,與命名不能的同時出現錯語。
老年性痴呆患者言語的發音、語調及語法結構相對保留至晚期,而語義方面則進行性受損。隨痴呆發展,語言的實用內容逐漸減少,且不適當地加入無關的詞彙和變換主題。家屬常稱之為「說話東拉西扯」以致雖喋喋不休,聽話者卻不能從其談話中理解其連貫思維,甚至不能表達任何信息,是老年性痴呆患者自發言語的特點。與此同時,聽理解嚴重障礙,常答非所問,交談能力下降,以致不能交談,進而出現模仿語言和重語症,最後患者僅能發出不可理解的聲音,終至緘默。在病的大部分過程中,產生言語的機械部分仍正常,發音與其他初級運動一樣不受損。隨病情發展至後期才發生口吃和(或)
含糊的咕嚕聲。
(4)書寫困難。書寫困難常在老年性痴呆的早期出現。因書寫困難致寫出的內容詞不達意,這可能是引起家屬注意的首發症狀(如寫信)。研究認為書寫錯誤或失寫與遠記憶障礙有關。隨病情發展出現大量錯寫(筆畫似漢字,但筆畫錯誤,甚至是不存在的新字)。
至病程中後期,患者甚至不認識自己的名字,也寫不出自己的名字。
(5)失用和失認。檢查老年性痴呆患者的失用和失認是很困難的,難以將其失用和失認與由於失語、視空間技能障礙和遺忘所造成的無能區別開。約1/3 的患者有視失認。面容認知不能者,不認識親人和熟悉朋友的面貌。自我認知受損可產生鏡子征,患者坐在鏡子前與鏡中自己的影像說話,甚至問自己的影像「你是誰」。老年性痴呆患者可表現為兩型失用:觀念性失用是不能以手勢正確地做出連續的復雜動作,如裝煙斗、劃火柴、點煙。意想運動性失用是不能按指令做出可自發做出的動作,如每天早起患者會用牙刷刷牙,但不能按指令要求做刷牙動作。失用常見於中期,即在記憶和語言障礙已明顯出現之後和運動不能明顯之前。患者表現為已熟練掌握的技能喪失,如原來會騎車、游泳,病後不會了,嚴重者不會使用任何工具,甚至不會執筷或用勺吃飯。
(6)計算障礙。計算障礙常在老年性痴呆的中期出現,但在早期即可能表現出來,如購物不會算賬或算錯了賬。計算障礙可能是由於視空間障礙(不能正確列算式),或因失語,不理解算術作業要求;也可能是原發性計算不能。嚴重者連簡單的加、減法也不會計算,甚至不認識數字和算術符號,也不能回答檢查者伸出的是幾個手指。
(7)判斷力差,注意力分散。老年性痴呆患者均可在早期出現判斷力差、概括能力喪失、注意力分散、失認和意志不集中。在痴呆早期,盡管有明顯的記憶障礙、語言空洞、概括和計算能力有損害,但患者仍繼續工作者並非少見。這種情況或是由於很熟練的工作,每日只是簡單地重復,但如發生新的情況,或向其提出新的要求時,其工作無能才被發現,或是其記憶減退,工作雖有差錯由於被周圍同事諒解而繼續工作。
血管性痴呆的患者隨著記憶力減退,逐漸也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計算力、定向力、理解力的不同程度的減退。與老年性痴呆相比較不同的是,老年性痴呆患者可出現智能的全面減退直至完全喪失,而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智能減退是呈「斑片」性的,有人觀察到最常見的是時間定向力、計算力、近記憶力、自發書寫及抄寫能力降低,其智能衰退並非是全面性的。而由於血管病變引起的腦損害,根據部位不同可出現各種相關的神經精神症狀:一般來說,位於左大腦半球皮層的病變,可能有失語、失用、失讀、失書、失算等症狀,位於右大腦半球的皮層病變,可能有視空間覺障礙;位於皮層下神經核團及其傳導束的病變,可能出現相應的運動、感覺及錐體外系障礙,也可出現強笑、強哭的症狀,有時還可出現幻覺、自言自語,木僵、緘默、淡漠等精神症狀。
(8)精神功能性精神障礙。在老年性痴呆早期,盡管有隱襲的智能衰退,但人格和社會行為仍可能明顯地完整。由於這些行為保留,患者仍能有效地進行社交活動,常使他人低估或原諒患者的無能。
情感淡漠常早期出現,患者常有一種面部的愚蠢像。實際上,精神功能性精神症狀也可見於早期,患者表現出躁狂、幻覺妄想、抑鬱、性格改變、譫妄等。以往較多注意老年性痴呆患者的認知功能障礙,而忽視精神病性症狀,實際上,精神障礙可能更突出。有無精神病性症狀以及有哪些精神症狀,可能反映了老年性痴呆的不同亞型,也可能間接反映老年性痴呆在遺傳方面的差異。這些情況提示老年人以精神功能性精神障礙為主且病程短者,應考慮為老年性痴呆的可能,避免將以抑鬱、躁狂,行為障礙(攻擊、亂跑)為表現的老年性痴呆患者誤送入精神病院治療。
(9)運動障礙。老年性痴呆患者的運動早期常表現正常,至中期則表現為過度活動的不安。如無目的地在室內來回走動,或半夜起床,到處亂摸,開門、關門、搬東西等。隨之本能活動喪失,大小便失禁(小便不易控制可能出現早些),生活不能自理。雖然老年性痴呆患者直到晚期才出現運動障礙,但肌張力增高並非少見,即使是輕度和中度的痴呆患者,大多可表現錐體外系體征:如出現累及上、下肢及頸部的肌強直,運動減少,震顫,異常的屈曲姿勢。
當患者智能減退不突出或被忽略且已出現錐體外系體征時,易與帕金森症在診斷上發生混淆。至疾病晚期,逐漸出現錐體系統症狀與體征和錐體外系症狀與體征,或原已有錐體外系體征加重,最後呈現強直性或屈曲性四肢癱瘓。智能全面衰退,對外界刺激無任何意識反應,表現為不動性緘默。
根據上述疾病信號,臨床診斷還需要進行體格檢查尤其是高級神經功能檢查,常結合痴呆量表測定。常用的量表有精神狀態簡易速檢表(MMSE)、長谷川簡易智能量表(HDS)以測定患者智力障礙的程度,再應用Hachinski 缺血量表鑒別痴呆的類型。此外,輔以必要的實驗室檢查如腦電圖、頭顱CT 和MRI、腦血流測定及血液生化檢測等進一步加強臨床診斷和鑒別診斷。以期盡早、正確、積極地治療痴呆,尤其是那些可治性痴呆。
Ⅲ 老年性痴呆的先兆有哪些
一般上老年痴呆症常常發生在50歲以後,起病隱潛,發展緩慢,最早期往往是以逐漸加重的健忘開始,如果不注意,通常不容易發現,按照病情的發展,可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也稱健忘期
這期的表現是記憶力明顯減退,例如開始時忘記講過的話,做過的事或重要的約會等,慢慢地連遠事也遺忘了.與此同時,思維分析,判斷能力,視空間辨別功能,計算能力等也有所降低,但有時還可以保持過去熟悉的工作或技能.
第二階段也稱混亂期
這時除第一階段的症狀加重外,很突出的表現是視空間辨認障礙明顯加重,很容易迷路.
還有穿衣也很困難,或把褲子當衣服穿;不認識朋友或親人的面貌,也記不起他們的名字,不能和別人交談,盡管有時會自言自語.
第三階段也稱極度痴呆期
病人進入全面衰退狀態,生活不能自理,如吃飯,穿衣,洗澡均需人照顧,便尿失禁.
老年痴呆症(阿茲海默病),主要發生於65歲以上的老人,是由於腦細胞退化導致腦組織萎縮,臨床上以認知功能減退(失智,痴呆)為核心症狀的一種慢性進行性疾病.本病早期治療效果較好,而晚期的治療則較困難.目前,治療阿茲海默病的葯物均針對輕,中度病人.
阿茲海默病的治療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乙醯膽鹼酯酶抑制劑——是目前治療阿茲海默病的首選葯,適用於輕,中度阿茲海默病.常用的包括多奈呱齊(Donnezepril),加蘭他敏(galantamine),利伐斯的明(rivastigmine),副作用不大,主要為胸悶,惡心嘔吐及頭痛.腎衰竭或肝病病人不宜使用.
2,N-甲基-D-天冬氨酸拮抗劑美金剛(Memantine)——最近一項研究已確定美金剛能有效地延緩中度老人痴呆症病情的發展.
3,抗精神病葯——有行為問題如攻擊行為,躁動不安時,可用氯丙嗪,硫利達嗪.
4,減緩阿茲海默病的葯——常用的有司來吉蘭(selegiline)及維生素E.前者是一種B型單胺氧化酶抑劑,其主要不良反應為體位性低血壓;維生素E則是一種抗氧化劑,臨床試驗表明其療效與司來吉蘭差不多.另外,近年來的研究表明,應用非甾體抗炎葯(如阿斯匹林)可能延遲阿茲海默病的發生和發展.
Ⅳ 什麼是老年痴呆症
什麼是老年痴呆症
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又叫老年性痴呆,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變性病,起病隱襲,病程呈慢性進行性,是老年期痴呆最常見的一種類型。主要表現為漸進性記憶障礙、認知功能障礙、人格改變及語言障礙等神經精神症狀,嚴重影響社交、職業與生活功能。
AD的病因及發病機制尚未闡明,特徵性病理改變為β澱粉樣蛋白沉積形成的細胞外老年斑和tau蛋白過度磷酸化形成的神經細胞內神經原纖維纏結,以及神經元丟失伴膠質細胞增生等。
老年痴呆的症狀
1、多疑多慮
早期老年痴呆病人會有性格上不合理的變化,如易害怕或疑神疑鬼,猜忌別人或懷疑自己得了什麼病。
2、人格和行為異常性格改變
表現為變得自私、狹隘、對人冷酷無情;情感淡漠、行為退縮、興趣缺乏、意志衰退,無主動性和進取性,注意力渙散或變得急躁、多疑、頑固、易怒和沖動。
3、思維和判斷困難
思維貧乏,缺乏創造性,綜合分析能力減退,分不清主次,甚至不能理解基本常識。老年痴呆症的症狀日常生活能力減退,不能勝任原來熟悉的工作,這也是老年痴呆症前兆。
4、情緒不穩定
早期老年痴呆病人常有感情脆弱的表現。他們忽而淚流滿面,痛哭流涕,忽而情不自禁,嬉笑激動;忽而拍案而起,怒發沖冠,使人摸不著頭腦。
5、顧前忘後
生活中常出現丟三落四、記憶力不好是早期老年痴呆的表現。如做好的飯菜會忘了端上餐桌;甚至早上說的話到晚上就忘得一干二凈;有時連自己家的電話號碼也記不住;外出時常會遺失自己的東西。老年痴獃性健忘不同於正常的生理性記憶力減退。它的特點是病情進展的速度非常快。
6、情感孤僻
早期老年痴呆病人的情感常出現劇烈的、不合理的變化,如對家裡的事情常常漠不關心、情感淡漠、性情孤僻、沉默寡言;對日常生活缺乏興趣、社交活動減少,情感反應減弱。
7、呆滯抑鬱
有些早期老年痴呆病人,常常精神抑鬱、表情呆滯、睡眠規律紊亂,自我貶低,並有自殺念頭。
8、對時間、地點、人物的判斷常常出現錯誤
常常不知道當時是什麼時間,忘記自己住在什麼地方,不能記住或辨認自己的家。把自己當成別人,認錯朋友,有時甚至連自己的名字都不認得,並認錯自己的兒女。
9、行為異常
這種老年痴呆症的症狀為整天呆坐,變得不修邊幅,生活懶散或無目的外出,流落街頭,夜間無故吵鬧而影響家人休息。
老年痴呆吃什麼好
1、花生
花生有很強的抗老化功能。常食花生可增強老年人的記憶力、延緩其腦功能的衰竭。
2、鱷梨
鱷梨富含維生素E,它被確認能降低老年痴呆症的發病風險。鱷梨還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對血管很有好處。
3、姜黃
富含姜黃素,具有強大的抗氧化作用。印度人據稱老年痴呆症的發病率只有歐美人的1/4,可能就與印度人常吃富含姜黃成分的咖喱有關。
4、大豆
人們把大豆稱為中國的牛奶。大豆中富含油脂、磷脂及二十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特別是大豆中所含的卵磷脂進入人的大腦後能釋放乙醯膽鹼。而乙醯膽鹼能促進神經細胞間的信息傳遞,從而能改善老年痴呆病人的症狀。
Ⅳ 老年痴呆症早期有哪些症狀,越詳細越好,有知道的嗎
你好,老年痴呆症臨床上可分為早、中、晚三期。早期表現一般是忘性大,通常也能進行正常的社會交往,所以經常不被病人和家屬注意。此時老人突出的症狀是記憶(尤其是近期記憶)障礙,病人總愛忘記剛發生過的事情,而對以前陳芝麻爛穀子的事卻記得頗清楚。家屬有時還會誤認為病人記憶力不錯。具體表現舉例如下:1、隨做隨忘,丟三落四。做菜時已放過鹽了,卻不知道放過沒有;明明鎖了門出去,半路上卻又覺得門沒鎖;上街去買菜,忘了拿籃子或錢;本來去接孫子另帶買瓶醋,孫子接回來了醋卻沒有買。2、詞不達意,嘮里嘮叨。本來想表達一種意思,說出來卻是另外一種意思,對一件事總是反復不停地說。3、忘記熟人的名字。走在街上,明明是老熟人卻叫不出對方的名字。4、多疑猜忌。自己東西找不到了,總懷疑被別人偷了。5、情感冷漠。對什麼事都不感興趣,甚至對過去很感興趣的事情也覺得索然寡味。6、計算力下降。上街買菜,挺簡單的賬算起來很費力,甚至根本不會算了。中期老年性痴呆病人,則遠記憶和近記憶都明顯受損,如忘記用了多年的電話號碼,記不住自己哪年結婚。有些老人表現出明顯的性格和行為改變,如以前脾氣溫和、為人寬厚,現在變得脾氣暴躁、心胸狹小;以前脾氣很壞,現在卻特別聽話。多數病人表現為對周圍的事情不感興趣,缺乏熱情,不能完成已經習慣了的工作。有些病人表現為不安,如無目的地在室內走來走去,或半夜起床到處亂摸,開門關門搬東西等。有些病人走得稍遠一點就有可能迷路,有的甚至在很熟悉的環境中迷路。到晚期,病人不認識周圍環境,不知年月和季節,算10以內的加減法都有困難,日常生活需要照顧,最多隻能記起自己或配偶等一兩個人的名字。第一期:遺忘期。此期表現為特別健忘,並在記憶障礙的同時,漸漸出現計算能力、認識能力和定向力障礙,活動范圍減少,但尚能保持日常生活能力,基本上不需旁人幫助。此期是本病持續最長的一期。第二期:精神錯亂期。此期痴呆持續加重,病情急轉直下,認識功能進一步減退,伴有失認、失語和失用,思維情感障礙及個性人格改變明顯,行為明顯異常,部分患者可出現少動、假面具臉和肌張增高,也可見偏癱癇發作,日常生活已難自理,需他人幫助。第三期:痴呆期:患者嚴重痴呆,處於完全緘默,完全卧床,完全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的狀態。常伴有惡病質、肌強直和大小便失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