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仙居縣老年大學入學條件
仙居縣老年大學入學條件是凡身體健康,無重大疾病,年齡在45周歲以上的的離退休人員和社會老年人,均可報名入學。根據仙居縣老年大學發布的入學條件是凡身體健康,無重大疾病,年齡在45周歲以上的的離退休人員和社會老年人,均可報名入學。
② 絕對:紅顏青絲,系鴻雁,寄情思
頓讀後再對----
紅(色)/顏/青(色)/絲,系/鴻雁(紅顏諧音),寄(系諧音)
/情思(青絲諧音)
以上比較接近的沒有幾句,但詞性、詞句、意思等也不符。
③ 寧鄉老年大學二胡班授課時間
星期一9點上課
招生對象與條件:凡居住在本市的機關事業單位離退休人員,身體健康,無傳染性疾病,具有所報課程相應學習條件,能自主學習,無需家人陪伴。優先錄取新學員,不接受75歲以上老年人報名。學員報名需持本人身份證、退休證原件及復印件,3張彩色一寸證件照,每人限報1個專業。
二胡是中國民族樂器百花園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種弓弦樂器,它以音色圓潤秀美、音質剛柔多變而著稱,能表現各種題材和風格情韻的樂曲。專業老師在線權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
④ 方仲永的故事
古代有一個叫方仲永的人,在他很小的時候,就顯示出了在詩歌方面的才華,被人們贊譽為神童。
那些有錢人家經常邀請方仲永到自己家來,一方面是為了感受一下這位神童的才華,另一方面也是顯示一下自己愛惜人才。當然,每當方仲永走的時候,那些有錢人家都會給一些錢以表心意。
方仲永的父親是一個十分愛錢的人,他把方仲永當成了一棵搖錢樹。當沒有人邀請的時候,他就領著方仲永主動登門拜訪,以求得人家給點小錢。
由於整天跟著父親東家進西家出,方仲永的學業荒廢了,他在詩歌方面的才華,由於沒有選擇一個正確的方式加以培養,也漸漸地枯萎了。
方仲永長大後,人們從他身上再也看不見一點兒當初神童的影子。
(4)仙居縣老年大學情韻擴展閱讀:
智商主要靠遺傳,但是人的智力肯定不是一成不變的,它隨著年齡的成熟而發展,因教育和訓練而改變。智力在童年期迅速增長,在青春期增長緩慢,約在25歲達到頂峰,以後保持穩定到中年後期,在老年期逐漸下降。
智力是先天遺傳和後天環境兩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雖然遺傳很重要,但是在遺傳的過程中,也可能發生變異;所以後天的培養更重要。
《傷仲永》的故事說明後天的懈怠,神童也會變庸才;相反,發現小孩的特長,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去開發智力,智商平平的人也能成就事業。
⑤ 劉鳳梧的生平經歷
劉鳳梧大名劉國桐,又字威禽,晚年自號蕉窗老人,生於清光緒二十年,公歷1894年9月8日,七歲入私塾讀書,拜先祖鵬摶為師,因天性聰慧,學習勤懇,少年時期就遍覽十三經、二十四史等經典著作,稍後又精讀唐宋各大家的詩賦,研究頗深,直到融會貫通,很快在眾多的學子中嶄露頭角,成為聲聞遐邇的少年才俊,只是因清末廢除了科舉制度,無從應試,未能金榜題名。讀完私塾他進入岳西縣店前區高小讀書,畢業後,考入安徽省第一師范,民國二十七年秋季考入安徽大學文學院,民國二十一年夏以總成績第一名畢業,並獲得學士學位。劉鳳梧的私塾啟蒙教師劉鵬摶,中學的國文教師李大防、周岸登,大學的語文教師李范之等皆名重一時的詩壇大家,他們極其看重劉鳳梧的天賦與勤勉,對其嚴格要求,精心指點,熱情鼓勵。其中李范之在總評劉鳳梧的詞集時曾譽之曰:「縱觀諸作,有辭采,有情韻,意境益高,如鍥而不舍,必為詞壇之飛將軍,勉之,勉之!」殷殷厚望溢於言表,躍然紙上。憑借家學淵源、名師的指點,劉鳳梧詩詞厚植根柢,乃臻大成。他詩工於近體,尤擅七律,傷時感世,悲壯雄渾,風格在少陵與劍南之間,極受時賢的稱贊。縱觀其遺作,大致可分為早年、中年、晚年三個階段。
文學作品
早年的詩詞不假雕琢,自然雋妙,而風神搖曳,韻味無窮。如寫於1929年的《曉起游菱湖》、《菩薩蠻》、《浣溪沙》、《客屯溪作》、《聲聲慢》·聞東北警報。中年以後,劉鳳梧筆力已趨老熟,風格更為多姿多彩,或哀艷纏綿,或雄放飄逸,或清空騷雅,或明艷鮮妍,如萬花成春,馨香滿谷。因他所處的社會環境風雨飄搖,兵戈疊起,生活顛沛流離,不遑寧處,故凄咽悲涼之主旋律千回百轉,貫穿於多數作品之中,其寄情深摯,造境虛渾,於晚清諸家中,酷似鹿潭。中年期間代表作品如詞作《鷓鴣天·除夕》。劉鳳梧晚年辭職歸里,息影林泉,以行醫為業,雖江山鼎革,時局日新,而極「左」政策,每令知識界人士飽受沖擊,十年浩劫,折磨尤甚。山深地僻,生計維艱,劉鳳梧病卧匡床,長歌當哭,令人不忍卒讀。老年期間代表作品如詞作《思佳客》。
教壇巨子
大學畢業後,劉鳳梧獻身教壇,民國二十年秋至二十五年夏,在安慶六邑中學聯中駐東南中學任國文教師。任教期間他忠於職守,默默耕耘,於莘莘學子,竭力栽培,於優異人材,悉心薦撥,將青春與熱血揮灑在三尺講台之上,將文學的種子播撒在後代的心中,蠟燭之光照亮一條條求學之路,春蠶吐絲織就一幅幅錦綉華章。在他的精心培育之下,店前與白帽一帶許多青少年均學業有成,成為民國時期尤其是新中國成立後的社會棟梁。劉鳳梧因師德高尚、學識淵博、教學成績顯著被當時的社會各界所推崇,直到今天當地人仍有口皆碑,巍巍司空山巒仍見證他高尚的師德,滔滔店前河水仍述說他不朽的師魂。民國二十五年秋,劉鳳梧調至安徽省教育廳,任地方教育視導,視察大江南北的教育教學,輪蹄舟楫往來於全椒、滁州、天長、來安、定遠、宿松、太湖等縣。因他為人品德端方,秉性剛毅,視察期間,鐵面無私,嫉惡如仇,遇事敢言,於當局之腐敗現象時有抨擊,雖屢遭當權者的嫉刻排擠,而忠介之性未曾稍折。某年他到霍山縣視察,聞說當局政治腐敗,官場貪污成風,欺壓百姓現象時有發生,劉鳳梧頓時痛心疾首,於一日上午,在炎炎烈日之下,手持燈籠穿行於大街小巷之間,逢人就說此地暗無天日,政府已無光明前途,人民難尋求生之路。此言傳開,一片嘩然,官吏聞之心中大駭,百姓聞之拍手稱快。民國二十九年至三十八年秋,劉鳳梧歷任望江縣立中學、安徽省第七臨時中學、第九臨時中學、六安縣立中學、潛山東南中學、岳西南嶽中學、安慶省立女子中學、六邑聯中、私立崇文中學等各校導師,又兼任六邑聯中分部主任。執教三十餘年,旌麾所指,皖省上下,面貌一新;教鞭揮處,大江南北,桃李芬芳。因他治學嚴謹,授業有方,成效卓著,不但望重一時,至今猶被當地人津津樂道,被樹之為歷代良師,後世楷模。
社會良醫
安慶解放後,因中學整編,劉鳳梧以年邁請退歸里,遂改業為社會醫生,被岳西縣衛生局委任為古坊與前進等診所的醫師。因先祖素擅青囊之術,劉鳳梧少年時期就遍讀歷代的中醫理論,精研傳統方劑,加之又獲得了祖上的醫學真傳,故大學畢業後,醫術就已十分出色,尤其擅長內科與婦科疾病的診治。早在安慶任教時就兼任校醫,正式該行後,因技術精湛,醫風高尚,上門求診者絡繹不絕,而他亦經常親身奔走於英山與太湖兩縣之間,跋山涉水,治病救人,常有神效,而取酬甚微,甚至分文不取。最為難能可貴的是他心地誠恪,以救死扶傷為己任,每遇疑難大症,回家則徹夜翻閱醫書,參悟深微,務求根治,正如他的詩句:「慈心只合療通病,辣手方能起宿痍。」他憑借自己深厚的古文功底,經常汲取《內經》《素問》等醫學典籍的精華,結合多年的臨床實踐,制定出許多常人難以想像的治療方案,開具出令一般醫生瞠目結舌的葯方,治癒了許多患者的痼疾,常常有起死回生之能,他的許多醫案至今被當地人演繹為傳奇故事,廣為流傳。據說有一次某地的一個病人腹內長了一個大癰,病者的家屬遍請遠近的名醫診治,均不見好轉,就在病人奄奄一息,其家人正在忙著為他操辦喪事之際,恰逢劉鳳梧行醫路過此處,病者的家屬因聞說劉鳳梧醫術高超,抱著姑且一試的態度,請他為病人治療,當劉鳳梧替病人把完脈後,只開出了一副中葯給病人服下,病人當夜就大汗如雨,半夜裡腹內響聲若鼓,第二天病人腹瀉不止,大小便均是膿血,腥臭難聞,不到三日,病者竟霍然痊癒。事後,當先後替病人診治過的醫生們拿出劉鳳梧開具的葯方一看,頓時大驚失色,驚呼他用葯如猛將用兵,令人匪夷所思。原來劉鳳梧所用之葯竟與以前的醫生並無二致,只是在劑量上超出常人的三倍,可見劉鳳梧對傳統的中醫理論鑽研之深。針對當時鄉村醫療條件極差,良醫甚少,而群眾患病之苦的現狀,他曾賦詩雲:「欲把寸衷鑽葯石,可堪遍地盡瘡痍。」任職期間,為求業務的精益求精,他常與同行切磋醫術,交換心得,博採眾長,並撰寫了許多中醫理論與實踐方面的論文,對於提高當地醫生的醫療水平,培養後學,均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深得醫界同仁之愛戴。劉鳳梧於一九六四年農歷正月出診,因冰滑跌傷腿足,遂成風痹之症,卧床不起,自後雖不能出診,然求醫問葯之人,接踵不絕,甚至有以籃輿舁之者。他的這種一心為患者解除病苦,而置自身病情於度外的品質,英山與岳西兩縣的父老至今還贊口不絕。
文史館員
一九五七年,劉鳳梧應聘擔任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館的館員,享受政府給予的民主人士,統戰對象的待遇。在此期間,他不遺餘力,以自己的耳聞目睹、親身經歷,以及對時代變遷、歷史鼎革的沉思,撰寫了大量有關辛亥革命的史料文稿。劉鳳梧生於甲午中日戰爭爆發的一八九四年,從懂事時就歷經了武昌起義、中華民國成立、袁世凱奪權、護法運動、二次革命、張勛復辟、八年抗戰以及兩次國內戰爭等重大的歷史變革,而他當年就讀的安徽大學文學院的校址(今安慶市)就位於長江主航道的要津,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每一次重大的歷史轉折,都與之息息相關。近代許多著名的革命家都曾經在此活動,所以城區歷史遺跡眾多,文化底蘊深厚。而大學時期的劉鳳梧風華正茂,思想活躍,所以時代的風雲變幻,軍閥混戰、外敵入侵給國家與民族帶來的深重災難引起了劉風梧對社會與歷史的深刻思考。他撰寫的文稿忠於史實,客觀地反應了辛亥革命前後的社會面貌,表徵盛衰、殷鑒興廢,為後人研究那段歷史提供寶貴的文獻;在總結歷史經驗方面思想精闢、見解獨到、能舉得失以表黜陟,徵存亡以標勸誡;對人物與歷史事件的評價客觀公證,褒見一字,貴逾軒冕,貶在片言,誅深斧鉞,體現了史學家嚴謹的治學態度。而其文筆之流暢,述事之詳盡,更是盡得史學之精髓,能令後人原始要終,尋其枝葉,究其所窮。文稿至今仍保留在文史館中,成為寶貴的史學遺產。
桑梓賢達
劉鳳梧一生對祖國、對人民始終滿懷深摯熱愛之情。民國初年,戰亂頻仍,河山淪喪,苛捐暴政,民不聊生,他悲憤抑鬱,奮靈均之筆,續工部之篇,諷刺當局,哀憫群黎。尤其是晚年時值十年浩劫,他病居斗室,目睹詩書毀滅,文教衰微,精神愈覺痛苦不堪,老人輾轉匡床,寢食難安,長歌當哭,憂國憂民。他一邊專心著述,於文學、醫學、史學均有深邃獨到之研究。一邊熱衷於社會公益事業,對鄉里鄉親友愛如春,解衣推食,毫不吝嗇,對年輕學子的學費旅費,每每代付而不索嘗。為鄉黨鄰里,排難解紛,仗義執言,剛正不阿,貪官污吏,皆畏懼之,是以鄉人至今猶存感念。劉鳳梧晚年將主要精力放在對後代的培養上,尤其是對幼子劉夢芙極為鍾愛,數歲即抱諸膝上,授以唐詩;十餘歲又教其學習近體詩格律以及作法,對其習作,精心修改,其時白發青燈,書窗課讀的情景寄託了他對兒孫的疼愛,更寄託了他對傳統文化發揚光大的無限期望。如今劉夢芙已成為安徽省社會科學院文學所近現代文學研究室主任,首都師范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兼職教授,安徽師范大學中國詩學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近百年名家詩詞及其流變」主持人。兼為中華詩詞研究院(bvi)學術委員,《二十世紀詩詞文論》主編,留社與甘棠詩社社員,中華詩詞學會編著中心特約編審。他幼承庭訓,習作傳統詩詞,已發表作品千餘首。獲「李杜杯」海內外詩詞大賽一等獎第一名及各種詩詞大賽一、二、三等獎十多次,發表學術論文一百多萬字。著有《嘯雲樓詩》,《冷翠軒詞》,《二十世紀名家詞述評》,《二錢詩學之研究》,《嘯雲樓文集》等。編有《二十世紀中華詩詞》,《中華詩詞文庫·現代詩選》。點校徽學古籍《茗洲吳氏家典》(全國古籍整理規劃小組與國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項目),並出版古典詩詞評注,古文譯著多種。劉夢芙的成功實乃父親的精心培養的成果,劉鳳梧若地下有知,亦當含笑九泉!
劉鳳梧病危時,恰值春寒之夜,其時雲昏、風悲、雨泣、彷彿大自然傾訴劉鳳梧未睹河清遽歸蓬島,報國之心難酬,終天遺恨永在的心情,令後世有識之士扼腕痛惜。
縱觀劉鳳梧的一生,他身處江湖,心懸社稷,歷經艱難坎坷,而能終其操守,競其才智,於教育,於文史、於醫學諸方面,均有卓越之貢獻,具有歷代先賢之遺風。他的高風亮節、碩德鴻詞,必將在霄壤之間永垂不朽!
⑥ 藍立克的萬物靜觀 自得其樂
萬物靜觀 自得其樂—著名山水畫家藍立克教授印象 。采訪藍立克教授是元旦過後的一個星期天從他那坐落在青島大學的家中開始的。 這也是筆 者第一次零距離接觸這位青島大學美術學院原美術系主任。 雖然教授年近七十, 但他那炯炯 有神的目光里仍然透著一股英氣,洋溢著多年教學和繪畫給他所帶來的樂趣。如教授所言, 「一天不畫問題多,兩天不畫走下坡,三天不畫沒法活」 。繪畫是藍立克終生的愛好,從他 的畫作中印證了:「筆下的山水,留戀品味之中感覺在躍動在飄忽而又難以把握眼中的山 水……由此也足見藍立克教授對中國畫中山水的傳統的吞吐和溶化, 對傳統的反芻和創新。 」 (甘一鳴《生辣豪縱,蒼潤兼容》 ) 任憑風浪 穩站講台 「胸無得失心常泰,腹有詩書氣自畢」 。這是三十多年前藍立克教授從青島日報上見到過的 一句話,多年來記得很清楚。自己覺得這是一個提高、凈化心靈的過程。臨近中午,談興正 濃的藍立克教授把我們帶到了位於山東路古玩城的由青島吉金堂美術館策劃主辦的 「山高水 長——藍立克等四名畫家山水畫聯展」現場。邊看展覽邊聊天,藍立克教授說過去一直從事 教學工作,致力於培養人才。退休之後才開始參加一些展覽活動。60 年代在紡織工學院工作 時,和時任教研室主任的我市著名畫家張朋先生從事教學工作,並兼做具體的教研工作。 後來, 藍立克還和我市著名書畫家高小岩和馮憑等一起在老年大學教過課,直到現在,不管社會上人 們多麼浮躁,藍教授仍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在教書育人上。他深有感觸地說,要感謝第一 個辦老年大學的人,老年大學的創立,為構建和諧社會做出了貢獻。因為很多從領導崗位退下 來的老幹部都把到老年大學學習書畫當作了一種抒發情懷、 寄託未來的好辦法。 而他們尤其 喜愛上藍教授的課。有一年大雪封路,為了不耽誤教學,藍教授竟然從山東路一直步行到位於 棧橋的科技館,看到藍教授冒雪來到後,座無虛席的老學員們都全體起立鼓掌。一位評論家說 過, 「當今中國畫由於商品經濟的沖擊,泥沙俱下,魚龍混雜,令人嘆息。然而,在當今的 中國畫壇上,才藝高超,含英咀華,自成家法的藝術家仍觸目可見。青島大學美術學院藍立 克教授便是一位承接傳統,勇於創新的山水畫家。 」采訪中,藍教授的夫人說:「很多學生說藍 教授的畫水平很高,是名家之一,大家手筆。需要炒作一下。而藍立克始終堅持『我要用作品 來說話,寧做大家,不做名家』」因而,熟諳書畫市場的發展方向和操作要領的藍立克,一直 。 是「任憑風浪,穩站講台」 。 一徑入雲 遠眺群山 作為 2008 年最具收藏價值的百名中國畫家之一的藍立克教授,從他的畫作中可以看出他研 學石濤、黃賓虹的畫風,同時得益於著名山水畫家關友聲的教誨。關老沉雄的筆墨,淵博的 學識,豁達的氣度,以及對石濤提出的「畫山川,必須熟悉山川」和「搜盡奇峰打草稿」的 理解。使藍立克走出了一條承接傳統,銳意創新的藝術創作之路。他的作品不擬形似,重在 神韻意境,又主張以書法入畫,境界優美奇峻,墨色渾然一體,疏密明暗隱現皆良多趨味, 生動而不粗俗,精密而不纖弱,他通過大量的寫生,把山水畫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峰。盡顯出 秀媚的普陀、峻拔的雁盪、雄奇的嶗山的精神風貌,他的作品以墨筆山水為主,其丘壑、章 法、筆墨、境界亦無一不精到,氣脈尤皆能一貫。從他的力作《雁盪石樑洞》《嶗山紀游》 、《普陀山色秋更佳》中可以看到,或畫面上布滿奇峰怪石,或高聳天際,或傲視湖海,瘦骨 嶙峋,奇姿詭態,極盡穿插變化之能事,山崖峽谷間點綴著苑亭、樓宇、亭廊、松柏,令人 自然聯想到這些就是著名的中國名山奇觀。 「深知稟賦、天性對於藝術的重要意義的立克, 在山水畫的現代過程中也找到了自己,此即石濤『我自為我,自有我在』之謂罷」 (中央美 院著名畫家評論家劉曦林) 。在苦苦求索中國山水畫的傳統筆墨色彩藝術中,藍立克教授歷 經了「打進去」和「跳出來」的過程。曾經影響過他的大家,並未束縛他個人的創造。他的 畫既保持了線條的韻律感和墨的豐富性, 又適度地運用了色調的美。 藍立克教授的不少山水 畫作,令人嘆服畫家構思之獨特,手法之高超。 回歸時代 傳統筆墨 從藍立克教授的畫作中可以看出, 他既有對傳統的深入研究, 又注重生活、 並在生活中尋求、 探索時代的筆墨語言。他重視自然規律,藝術規律,更重視用心去體驗大自然的美。正如中 央美院教授、 著名理論家聞立鵬先生在九十年代觀看了青島畫院第一次進京展藍立克教授的 作品時所評論的那樣:「一種新的繪畫語言出現了」 。在闡述他的齋號「心源齋」的來由時說 到: 「心源齋」的含義是「外師造化,中得心源」 ,而其深層次內涵就是在作畫時,要用線條 來說話,一幅畫要像個交響曲,筆墨要當隨時代。因此,從藍立克的畫中,我們可以看到,他有些 筆墨運用的非常強烈,而且在山水畫中比較早地運用了黃顏色。有評論家評價藍立克教授的 山水畫: 「形同草篆的中鋒用筆,變幻莫測的焦墨破水,一望便知是藍立克的畫作。盡管畫 中時而出現西洋式的現代建築或山村民居, 但那已經是屬於藍立克的經過筆墨高度提煉的標 志符號。 」於東波在「藍立克山水畫淺談」一文中談到:「藍立克不僅繼承了石濤,黃賓虹兩位 大家優秀的筆墨精髓,而且承襲了黃氏畫中「內美」的重要思想。 」應該說,藍立克教授的山 水畫中顯而不悶,密而不亂,於狂放中有含蓄,於艱澀中有靈動和滋潤,他在並不細節描寫 的同時,高度把握了整體效果。因此,他筆下的山水有他內心的感受,有屬於他自己的主觀 世界與客觀世界之間引出的一股洶涌而美麗的激流, 他藝術而有機地運作線條和焦墨, 整體 畫面重視山川氣勢,境韻之表現性。設色在重點部位形成響亮的主調,使畫面融入了現代審 美意趣,又達到了傳統與現代,形式與內容的完美統一。把充盈於天地之間的浩然正氣表現 的淋漓盡致,使人驚心動魄,盪氣回腸。 放眼未來 樂在其中 「人過七十筆越老,千軍為掃萬馬倒」 。這是藍立克非常欣賞的一句話。在當代頻繁興起的 各種藝術潮流中,年逾古稀的藍立克教授,沒有那種隨波逐流的浮躁心態,卻表現出「萬物 靜觀,自得其樂」的風度和豪氣,樂此不疲地進行著山水畫創作,他性情韻氣高華,堅持學 術性,不追逐名利,不追求時髦;他從事學術研究,教書育人,從不考慮個人得失。在長期 的教學實踐中收獲頗多, 他說教學生的過程是一個教學相長的過程, 自己始終堅持毫無保留 地將自己的技法傳授給學生。潛心育人的同時,打造更加富有刻意創新,標新立異的藝術作 品。退休後,青島大學美術學院又返聘藍教授回校授課。為了培養更多的人才,藍立克欣然應 許。 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 藍立克在齊魯大地培養了不少象美術學院院長王少波那樣有影響 力的書畫家。而自己一貫堅持搞學術性繪畫的路子,從不迎合市場和評委的需求和審美,盡 力畫出具有時代感和風神的作品來。他將以其獨特的、充滿內美的筆墨語言以及對「物理」 的深刻把握,使作品呈現出高格調的、強烈的個人風格,在當代山水畫壇獨樹一幟,令人矚 目。 采訪結束時,藍立克教授說,綜觀古今大師的藝術作品,我們作為一個後學者,應一手伸向 生活,一手伸向傳統,不斷地加強人格修養和藝術修養,勤奮耕作,才能把自己的光和熱充 分地釋放出來,這是我對青年畫家的寄語,也是自勉的信條。我們期待著藍立克教授的個人 展早日進京,期待著他創作出更多的雄渾蒼莽,大氣磅礴的富於新時代的中國山水畫。
⑦ 心香樓微刊( 第490期 )南山吟壇2021年靚麗風景線
心香樓微刊( 第490期 )南山吟壇2021年靚麗風景線
南山吟壇2021年靚麗風景線
圖文/徐冰雲
南山吟壇是深圳市規模恢弘、詩社林立、人才濟濟、成果累累的詩片語織,她擁有近40個各具特色的詩社,博得新知青教育發展基金會的鼎力支持,在中華詩賦論壇廣闊的平台上盡展風采。2021年度,她在弘揚國粹的征途中,邁開了穩健的步履,創造了一角輝煌,展現出一道道靚麗的風景線。
第一道風景線
南山吟壇16個詩社舉行迎春茶話會
1月16日,南山吟壇16個詩社領軍人在大運城邦雅樂軒酒店舉行隆重迎春茶話會,益田、長城、神州、啟航、揚帆、花雲軒、木蘭、芳緣風韻、香徑韶音、蕙心、龍崗、布吉、蘭芳、蔚藍、樂辭等詩社領軍人出席了茶話會,大家久別重逢,歡聚一堂,交流辦社經驗,傾訴新春情懷。茶話會期間,還舉行了巾幗詩人張燕翼《燕韻弦音》及黃緒桂《木樨清芬集》的贈書儀式。茶話會在濃郁的詩意里與歡樂的氣氛中落下幃幕。
第二道風景線
南山吟壇舉行四傑贈書儀式暨新春雅集
1月24日,南山吟壇、中華詩賦論壇及新知青教育基金會在龍崗聯基工業園聯袂舉行《陶濤詠深圳》《凌小鳳詩詞集》與張燕翼《燕韻弦音》、黃緒桂《木樨清芬集》等吟壇四傑贈書儀式暨新春雅集,中華詩賦、蔚藍、四海情、頤園、南油、西麗湖、僑城、萬象、樂辭、香徑韶音、四海家園、益田、長城、龍崗、龍城、陽光、木蘭、芳緣風韻、星光、城邦、木蘭、蘭芳、花雲軒、巾幗、銀荷、親子、蕙心、京韻、星雲、神州、長青、啟航、蘭若之舟、金碧軒等30餘個詩社領軍人物及詩社代表歡聚一堂,共襄盛舉,喜迎新春。會議期間,還頒發了中華詩賦論壇高級顧問聘書。長青詩社創社社長陶濤發來熱情洋溢的祝詞、賀詩。
第三道風景線
《四海情韻微刊合訂本》隆重出版
繼出版紀念四海情老年大學成立20周年《四海情韻》一書後,四海情詩社又踵事增華,一部新的巨著《四海情韻微刊合訂本》隆重誕生。此集遴選2016年至2020年120餘期詩詞微刊83名社友2724首詩詞作品,堪稱該社一次詩學成果大檢閱。該校詩詞班主講教師徐冰雲為此書撰寫了萬言序文。
第四道風景線
共繪雲濤詩教專項基金會恢弘藍圖
南山吟壇與新知青教育發展基金會共同創辦「雲濤詩教專項公益基金會」,並擬將此基金用於深圳市中小學「四點半課堂」項目運作。籌備組成員撰寫了《雲濤基金會宣言》,組成了百名「四點半課堂」教師隊伍,正整裝待發,一展風采。
第五道風景線
一座座詩詞創作的豐碑巍然豎起
1月,心香樓《荔香傑閣十春緣》《筆架山攬勝》《大屏嶂游蹤》相繼問世。
2月,四季花城詩社《鍾勝兆詩文集》(第四集)隆重出版,徐冰雲為作序;花城詩社譚安利《小草情韻》公開發行。
4月,南山吟壇《四點半課堂古典名詩教材》問世。
6月,蕙心詩社劉惠娟《蕙心詩詞集》、僑城詩社《沈軍儀詩詞集》與木蘭詩社《凌小鳳詩詞集》相繼出版,徐冰雲分別為此三部詩詞集作序。
7月,龍崗詩社《詩意龍崗》第六輯問世;蔚藍詩社劉一民《靜思集》出版,徐冰雲為作序。
8月,心香樓《園博園采風》問世。
10月,崗廈詩社《曉華詩詞集》問世,徐冰雲為作序。
第六道風景線
中華詩賦網夯實詩教導師團及教師隊
為了大力弘揚中華國粹,與中華詩詞學會詩教委員會恢宏的實施工程遙相呼應,積極配合,中華詩賦網進一步完善與健全了詩教部,夯實了論壇導師團,同時,通過嚴格考核,組建了一支風華正茂的詩教隊伍,並頒發了中華詩賦網詩詞教師資格證,即將開始面向全國與寰球華人進行循序漸進的遠程系統詩詞教學。
中華詩賦論壇導師團,由中華詩詞學會顧問、江西詩詞學會會長胡迎建,深圳詩詞學會顧問、深圳大學中文系教授陶濤,惠州詩詞學會顧問、惠州學院古典文學教授楊子怡,深圳詩詞學會顧問、35個詩社指導教師徐冰雲,深圳詩詞學會名譽會長、中華詩賦網站長劉立榮等5人聯袂組成,並分別頒發了精美聘書。
中華詩賦論壇詩教部首批主講教師隊,由蕙心詩社社長劉惠娟,四海家園詩社社長、南山吟壇常務副社長陳志宏,京韻詩社與南山吟壇社長、雲濤詩教基金會副理事長陳玉華,蕙心詩社常務副社長、《長青詩刊》執行主編王若峰,巾幗詩社社長孟麗君,頤園詩社社長、南山吟壇微刊執行主編黎春燕,芳緣風韻、木蘭、愉園、龍城、長青等詩社微刊主編、南嶺詩詞班主講教師李金日、神州詩社社長、南山吟壇副社長兼秘書長、《南山吟壇微刊》公眾號執行主編黃緒桂,益田吟社、長城詩社社長、《當代詩人微刊》總編馮麗華,崗廈詩社社長、《巾幗詩詞微刊》執行總編甘曉華,四海情詩社社長、中華詩賦網副站長李宏偉,花雲軒詩社社長陳輝、蘭芳詩社社長陶楚春等13人組成。論壇導師團對她們分別頒發了詩詞教師資格證書。
第七道風景線
崗廈詩社榮獲福田區詩詞朗誦冠軍
10月16日,由崗廈詩社社長甘曉華創作、由崗廈詩社集體朗誦的詞作《沁園春•崗廈頌》,參加福田區慶祝中國共產黨誕生100周年詩詞朗誦大賽,在全區12個代表隊中脫穎而出,榮獲第一名。
第八道風景線
舉行《曉華詩詞集》首發式
11月27日,《曉華詩詞集》首發式在崗廈隆重舉行,崗廈領軍人物與南山吟壇代表共計50餘人出席了盛會。首發式之前,以極短時間博得全國14個省、直轄市60餘個詩片語織百餘名領軍人物的大量賀詩與惠書贈畫,中華詩詞學會原副會長胡迎建、湖南常德市人民政府原市長周雙保、中華詩賦網站長劉立榮、長青詩社創社社長陶濤、吉林市詩詞學會副會長盧繼清、巴中市詩詞學會原副會長周建華等,紛紛發來傾情賀詩及書畫力作。
第九道風景線
南山吟壇陳玉華社長在湖北榮獲金獎
新春伊始,從湖北武漢傳來捷報,南山吟壇、京韻詩社社長陳玉華在湖北「中國夢•中國紅"藝術大賽中,一舉奪得金獎,滿載盛譽而返。
第十道風景線
京韻詩社舉辦網路詩詞朗誦會
辭舊迎新之際,京韻詩社舉辦了一次別開生面的迎春詩詞朗誦會,全社詩友臨屏擊鍵,自創詩詞,踴躍參加,盡展風采,氣氛熱烈,場面十分動人。
第十一道風景線
詩詞與琴棋書畫酒花茶融為一體
蕙心詩社在過去的一年裡,成功舉辦了20餘次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詩詞雅集,主題內容涉及多種類型、多個系列,如《花與詩的約會》《當詩詞遇上洞簫》《樂解納蘭詞》《陪你讀詩下午茶》《品茶聽簫賞詩詞》《琴簫遇見最美古詩詞》《醉夢紅樓》等,以不同形式把詩詞與琴棋書畫酒花茶等傳統文化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讓參與者在欣賞詩詞的同時,更添一份高雅、一縷情趣。
第十二道風景線
各社微刊琳琅滿目,美不勝收
南山吟壇36個兄弟姐妹詩社創辦與披露了各種不同風格、別具特色的公眾號與微刊,琳琅滿目,美不勝收,在中華詩賦論壇廣闊而恢弘的藝術平台上,盡展風采。至2021年,各社微刊均創新高:
中華詩賦《當代詩人之窗》已出67期;
《南山吟壇》(公眾號)已出29期;
《京韻詩社》(公眾號)已出64期;
《巾幗詩詞》(公眾號)已出171期;
《靚麗風華微刊》已出304期;
《益田吟社微刊》已出105期;
《心香樓微刊》已出490期;
《蘭若之舟微刊》已出20期;
《四海情韻微刊》已出127期;
《布吉詩社微刊》已出32期;
《銀荷詩社微刊》已出29期;
第十三道風景線
《新鮮早世界》優秀撰稿人肖錫榮
南油詩社社長、南山吟壇副社長肖錫榮女士,是中央廣播電台《新鮮早世界》的優秀撰稿人,她勤奮努力,傾情創作,筆耕不輟,熱忱弘揚國粹,積極傳播中華詩詞,揮動春風詞筆,寫下大量富有正能量的新聞稿件,真實而敏捷地反映了南山吟壇的靚麗風貌,極大地鼓舞了廣大詩友們的創作積極性。2021年,她在《新鮮早世界》投稿播出的作品共有994件,在平台發表文章130篇,在新浪博客披露文章352篇,另編制美篇156期,創作優酷視屏685個,成果豐碩,在南山吟壇享有盛譽,是中華藝苑不可多得的人才。
第十四道風景線
賴煒周社長榮獲全國詩詞大賽一等獎
2021年11月,星光詩社社長、南山吟壇副社長賴煒周,在全國首屆《國韻錦綉杯》詩詞大賽中,榮獲一等獎。
賴社長曾任中學特級教師,一直熱愛中華國粹,傾心詩詞創作,砥礪前行,不斷進取,在短短兩年的時間里,有兩部個人詩詞專輯相繼問世,還編制美篇近50期,是龍崗詩壇出類拔萃的風流人物。
第十五道風景線
湖北隆重舉辦《曉華詩詞集》發布會
辛丑感恩節之際,京韻詩社在遙隔深圳2242里外的湖北武漢百步亭社區舉辦了一次隆重的感恩抒情吟詩會暨《曉華詩詞集》贈書活動。參加這次感恩贈書活動的特邀嘉賓有:湖北地名詩詞交流會會長張兆嵩先生、武漢大學櫻花詩社社長蔣城關先生、武漢地名詩詞交流會副會長郭艾英女士、武漢地名詩詞交流會副秘書長裴光華女士、武漢漢正街商會會長余順橋先生、黃陂三清書畫院院長王三清先生、櫻花詩社副社長彭鳳霞女士、野草詩社副社長張和平先生、漢北詩聯社副社長林明金先生、馮明勝先生、湖北名人名流會會長李秀玲女士、湖北省報告文學秘書長張大均先生、京韻詩社社長陳玉華女士以及副社長李志力先生、指導教師陳後成、李必勝先生。10餘個詩詞、文化組織60餘位湖北文壇名流,歡聚一堂,共慶深圳巾幗詩人甘曉華詩集出版發行。大家手捧曉華新書,喜不自勝,贊不絕口,都爭道:這回真是大開眼界,這是平生所獲詩文集中最為厚重而精美的一部!
第十六道風景線
劉立榮顧問連獲全國詩書大賽三大獎
南山吟壇高級顧問、中華詩賦網站長、深圳詩詞學會原常務副會長劉立榮先生,才情橫溢,詩書俱精,隸書藝術造詣尤深,2021年度,在全國三次詩詞、書法大賽中連連獲獎,一獲「翰墨風華」全國書法大獎賽一等獎,二獲全國第四屆神州杯詩詞大獎賽二等獎,三獲中華名人書畫家第四屆大獎賽三等獎,為深圳翰苑平添無限風色。
第十七道風景線
益田吟社廣納四方賢達共襄盛舉
益田吟社創辦於2017年8月,是一個團結和諧、充滿朝氣的藝術之家,藏龍卧虎,以恢弘的胸懷與氣度,海納百川,凝聚著江西奉新、高安、樂平、萍鄉、石鍾山、靖安、上高,四川巴中,廣東深圳神州、啟航、花雲軒、愉園、星雲、四海情、長城、萬象、弘義、蔚藍、崗廈、羅湖、陽光、金碧軒等各地詩片語織的領軍人物與優秀代表,其中有退役軍人、人民公僕、人民教師、白衣天使、綠衣天使、藝術人士等幾代風流,共襄盛舉,4年來,主編《靚麗風華》《巾幗詩詞》《當代詩人》《益田吟社》等諸種微刊共600餘期,出版《馮麗華詩詞集》《靚麗風華詩詞集》《庚子新春接龍詩集》《巾幗百家詩詞選》《中華詩詞教學課件集》《一簾幽夢》(共7部,周建華著)、《晚風集》(劉道福著)、《靜思集》(劉一民著)、《清風兩袖賞煙霞》(劉超伃著)、《曉華詩詞集》(甘曉華著)、《觀世吟》《臨窗悟》〈劉吉龍著)、《木樨清芬集》(黃緒桂著)、《溪韻潺遠》(趙希友著)、《坂田一泓情》(馮金利著)、《風》《梅》(何春梅著)、《潦獅詞》《硯青詞絮》(趙懷青著)、《益田吟刊》等書刊近30部,成果累累,為弘揚中華國粹、傳播正能量作出了一定貢獻,成為當代詩壇不可多見的一大靚點。
第十八道風景線
不斷向兄弟詩社輸送新鮮血液
南山吟壇領軍人以開闊的視野、寬廣的襟懷、遠大的抱負,為承唐繼宋、弘揚國粹而努力開辟詩教天地,先後在龍崗、蔚藍、布吉、四海情、四海家園、銀荷、僑城、頤百年、南嶺、長城、福田、回龍埔、荔園等十餘處詩教陣地,出任中華詩詞教學的主講教師,培桃育李,扶植詩苑新秀。同時,不斷向兄弟詩社力薦優秀人才,輸送新鮮血液。至2021年,共有3人出任長青詩社副社長,曾薦3人分別出任《長青詩刊》執行主編及《中國夢詩詞大賽作品集》副主編,另有大批風華正茂的新秀陸續充實到該詩社,發揮出一定的積極作用。
第十九道風景線
銀荷詩社創立三周年成果顯著
銀荷詩社以穩健的步履,走過了三年的崢嶸征程,現有社員近30人,社長李三明,創社社長王秀恭。詩社創立以來,開展了各種雅集,先後舉辦了詩書畫影巡迴展、吟壇四傑贈書儀式、詩詞朗誦會、傳承紅色基因、築夢幸福銀荷主題活動等,進行了20餘場詩詞鑒賞知識講座,豐富多彩,生動活潑,收效顯著。2021年12月16日,又隆重召開銀荷詩社三周年慶典,龍崗區電視台記者出席並進行了報道。銀荷詩社社員筆耕不輟,創作頗豐,先後在《詩意龍崗》《園山》等紙媒刊物以及各種微刊美篇上發表詩詞作品近千首。
⑧ 《鄉下人家》文章可以分成幾部分
第一單元
部編版四年級下冊語文第1課《古詩詞三首》圖文講解+同步練習
部編版四年級下冊語文第2課《鄉下人家》知識點+圖文講解
部編版四年級下冊語文口語交際《轉述》圖文精講+教案
部編版四年級下冊語文習作《我的樂園》寫作指導+範文
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一》知識點+圖文精講
第二單元
▼▼▼▼
知識點
教材分析:
《鄉下人家》這篇文章按照房前院後的空間順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間的時間順序交替描寫,展現了鄉下人家朴實自然、和諧、充滿詩意的鄉村生活,也贊揚了鄉下人家熱愛生活,善於用自己勤勞的雙手裝點自己的家園,裝點自己的生活的美好品質。
作者介紹:
陳醉雲,著名現代書法藝術大師,原名陳英儒,自號醉雲樓主,廣東台山人。 小時候深受祖父陳紹典毛筆書法的熏陶。 1962年移民來美,定居舊金山。 陳醉雲不僅是一位現代書法藝術堅強的拓荒者,而且也是一位堅強勇敢的現代詩人。 他的詩作不拘形式、愛憎分明、用詞精練而含蓄。 著有《寒星集》《鄉下人家》《愛的樂章》和《醉雲集》 等。
我會寫:
構:構成 結構 構造 構思 虛構 構想
飾:裝飾 掩飾 首飾 飾演 文過飾非
蹲:蹲著 蹲下 蹲坐 蹲立 蹲班 蹲點
鳳:鳳凰 鳳冠 鳳爪 鳳仙花 鳳毛麟角
序:順序 秩序 序幕 序文 前後有序
例:照例 病例 案例 例外 史無前例
率:率領 率隊 直率 輕率 草率 表率
覓:覓食 尋覓 覓路 尋死覓活 追風覓影
聳:聳肩 高聳 聳立 聳動 聳人聽聞
踏:踏步 踐踏 踏空 踏勘 腳踏實地
倘:倘若 倘使
繪:繪畫 繪圖 描繪 彩繪 繪聲繪色
諧:和諧 諧音 諧趣 詼諧 亦庄亦諧
寄:寄住 寄生 寄宿 寄託 寄信 寄錢
眠:催眠 睡眠 安眠 失眠 入眠 冬眠
形近字:
飾(裝飾)怖(恐怖)
鳳(鳳凰)風(刮風)
例(舉例)列(列隊)
率(率領)摔(摔倒)
倘(倘若)尚(高尚)
繪(描繪)會(開會)
多音字:
結:jiē開花結果 jié結論
場:chǎng廣場 cháng一場雨
冠:guān桂冠 guàn冠軍
踏:tà腳踏實地 tā踏實
近義詞:
裝飾——裝扮 樸素——朴實
獨特——特別 鮮嫩——新鮮
照例——按例 率領——帶領
倘若——倘使 和諧——祥和
反義詞:
樸素——華麗 獨特——普通
照例——破例 附近——遙遠
理解詞語:
【時令】季節。
【樸素】(顏色、式樣等)不濃艷,不華麗。
【華麗】美麗而有光彩。
【鮮嫩】新鮮而嫩。
【照例】按照慣例;按照常情。
【率領】帶領(隊伍或集體)。
【倘若】表示假設。
【天高地闊】大地遼闊,天空高遠。文中形容無拘無束的自然生活。
【和諧】①配合得適當;②和睦協調。文中是第一種意思。
詞語擴展:
AABB式:
甜甜蜜蜜 星星點點 隱隱約約
吞吞吐吐 浩浩盪盪 恍恍惚惚
鬱郁蔥蔥
課內詞語:
屋檐 構成 裝飾 鳳仙 順序
華麗 獨特 照例 率領 覓食
踏步 倘若 和諧 甜蜜 夢鄉
催眠曲 天高地闊
句子解析:
1、雞,鄉下人家照例總要養幾只的。從他們的房前屋後走過,肯定會瞧見一隻母雞,率領一群小雞,在竹林中覓食;或是瞧見聳著尾巴的雄雞,在場地上大踏步地走來走去。
這句話採用擬人的手法,寫出了母雞猶如一位母親帶著孩子尋找食物,雄雞則儼然一位在閱兵的將軍,又如同一個盡職盡責的丈夫在保護家人、守護家園,具有濃厚的人情味。
2、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會瞧見鄉下人家吃晚飯的情景。他們把桌椅飯菜搬到門前,天高地闊地吃起來。
「天高地闊」在這里一是指飯席上談論的話題廣,或說話毫無拘束,漫無邊際.意思與「天南海北」、「海闊天空」類似;二是運用誇張,形容吃飯的場地大,把桌椅飯菜在坪里一放,便是天作屋頂地作房了。
把「天高地闊」換成「津津有味」或「狼吞虎咽」好不好,為什麼?
不好,「天高地闊」這個詞既強調吃的動作,又強調吃的心情,還有邊吃邊聊的意思。而「津津有味」和「狼吞虎咽」則感受不到那份愉悅、快樂和愜意。
3、天邊的紅霞,向晚的微風,頭上飛過的歸巢的鳥兒,都是他們的好友,它們和鄉下人家一起,繪成了一幅自然、和諧的田園風景畫。
這句話把紅霞、飛鳥、鄉下人家在一起的畫面比作田園風景畫。
描繪了一幅鄉下人家吃晚飯的畫面;傍晚,紅霞輝映,微風輕拂,倦鳥歸巢。鄉下人家在這奇妙的大自然的懷抱里邊享用晚飯邊閑話家常。作者將這美好的景象比喻成「一幅自然、和諧的田園風景畫」,同時稱紅霞、微風、歸鳥為農家人的「好友」,表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
4、秋天到了,紡織娘寄住在他們屋前的瓜架上。月明人靜的夜裡,它們便唱起歌來:「織,織,織,織啊!織,織,織,織啊!」
這句話用擬人的手法寫紡織娘「唱起歌來」流露出作者對這聲音的喜愛之情, 擬聲詞「織,織,織,織啊」渲染了這種聲音的美妙。
5、那歌聲真好聽,賽過催眠曲,讓那些辛苦一天的人們,甜甜蜜蜜地進入夢鄉。
催眠曲的特點是輕、柔美。連這么輕柔的聲音都能聽見,說明鄉下人家的夜晚寧靜祥和。
6、鄉下人家,不論什麼時候,不論什麼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
這是文章的中心句,起到了總結全文的作用。集中地概括了鄉下人家美麗迷人的生活環境和朴實歡快的美好生活,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體現。
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4):寫鄉下人家總愛在房前屋後種瓜、養花,養雞、養鴨。
第二部分(5~6):描寫了夏天和秋天鄉下的景象。
第三部分(7):概括總結鄉下人家在不同季節都有著迷人的風景。
問題歸納:
1、課文主要寫什麼?
本文通過描寫鄉村房前屋後和春夏秋三個季節及白天、傍晚和夜晚的獨特迷人的景色,展現了鄉下人家朴實、自然、和諧、充滿詩意的鄉村生活。
2、作者怎樣通過描寫普通的鄉村景物來體現鄉村的獨特迷人?
作者善於通過對普通的鄉村事物擬人化的描寫來體現鄉村生活的獨特迷人。如鮮嫩的竹筍成群地從土裡探出頭來。展示了春季勃勃的生機。聳著尾巴的雄雞在場地上大踏步地走來走去,具有濃厚的人情味。紡織娘在月明人靜的夜裡便唱起歌來,渲染了鄉村夜晚寧靜祥和的氣氛。
課文主題:
本文通過描寫鄉村白天和夜晚及春夏秋三個季節的景色,展現了鄉下人家朴實、自然、和諧,充滿詩意的鄉村生活,贊揚了鄉下人家熱愛生活,善於用自己勤勞的雙手裝點自己的家園、裝點自己的生活的美好品質,表達了作者對鄉村生活的喜愛之情。
課後習題答案:
1、如果給課文配畫,你覺得可以畫幾幅?試著給每幅畫取個名字。
答:可以畫六幅:
①瓜藤攀檐圖;
②鮮花綻放圖;
③雨後春筍圖;
④雞鴨覓食圖;
⑤鄉村晚餐圖;
⑥月夜睡夢圖。
2、你對課文描寫的哪一處景緻最感興趣?和同學交流。
示例:我喜歡「月夜睡夢圖」,它讓我知道了鄉下人家辛苦一天後能夠享受到甜蜜夜晚的幸福。從他們的無憂無慮中可以看出他們喜歡鄉村生活,也能感受到作者對鄉村生活的喜愛。
3、 讀句子,再從課文中找出像這樣寫得形象生動的句子,抄寫下來。
a、幾場春雨過後,到那裡走走,你常常會看見許多鮮嫩的筍,成群地從土裡探出頭來。
這句話,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將筍破土而出寫成「探出頭來」,生動形象地寫出了鮮嫩的筍從土裡出來的情景。
b、他們把桌椅飯菜搬到門前,天高地闊地吃起來。
這句話寫出了鄉下人家邊吃邊聊,說話毫無拘束,盡情地享受鄉村生活的那份愉悅、快樂和愜意。
4、你眼裡的鄉村景緻是怎樣的?用一段話寫下來吧!也可以寫一寫自己喜歡的地方,注意表達出自己的感受哦!你眼裡的鄉村景緻是怎樣的?用一段話寫下來。
例:
我們的鄉村是個美麗蛾地方。春天萬物復甦,桃紅柳綠。迎春花盛開,銀燕從南方飛來……好一派春意盎然的景像。夏天,萬物生長盛旺,百花盛開,稻田裡的秧苗綠油油的,就好像給大地鋪上了綠色的大地毯。果園里枝繁葉茂,果實累累、生機盎然……秋天,稻團里的稻穀金燦燦的,好像是給稻田鋪上了金黃色的大地毯,從遠處望去格外耀眼。果園里的石榴一個個露出圓圓的笑臉。柿子樹掛滿了許多紅紅的小燈籠,好似在向人們傳遞著豐收的喜訊,農民伯伯個個都笑開顏。
課外拓展:
描寫農家生活的詩句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飲酒》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陸游《游山西村》
茅檐長掃凈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
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一翁卷《鄉村四月》
圖文解讀
同步練習1
一、在括弧里填上合適的動詞。
( )瓜架 ( )南瓜
( )尾巴 ( )旗桿
( )桌椅 ( )夢鄉
二、用「_____」畫出每組里不是同一類的詞語。
1.鳳仙 芍葯 鮮花 大理菊 雞冠花
2.絲瓜 苦瓜 地瓜 冬瓜 哈密瓜
3.母雞 老鷹 狗 豬 鵝
4.燕子 螳螂 蟬 天牛 紡織娘
5.彩雲 紅霞 烏雲 白雲 星星
6.傍晚 晌午 時間 黃昏 夜晚
三、改寫句子。
1.他們把桌椅飯菜搬到門前,天高地闊地吃起來。(改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雄雞走過來。(擴句,至少擴兩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讀句子,說說自己的理解。
1.幾場春雨過後,到那裡走走,你常常會看見許多鮮嫩的筍,成群地從土裡探出頭來。
2.鄉下人家,不論什麼時候,不論什麼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
五、重點段落品析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會瞧見鄉下人家吃晚飯的情景。他們把桌椅飯菜搬到門前,天高地闊地吃起來。天邊的紅霞,向晚的微風,頭上飛過的歸巢的鳥兒,都是他們的好友,它們和鄉下人家一起,繪成了一幅自然、和諧的田園風景畫。
秋天到了,紡織娘寄住在他們屋前的瓜架上。月明人靜的夜裡,它們便唱起歌來:「織,織,織,織啊!織,織,織,織啊!」那歌聲真好聽,賽過催眠曲,讓那些辛苦一天的人們,甜甜蜜蜜地進入夢鄉。
鄉下人家,不論什麼時候,不論什麼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
1.在文段中找出與下面詞語的近義詞。
融洽( ) 天高地闊( ) 和諧( )獨特( )
2.你最喜歡文段中的哪一句子?用「 」畫出來,請你也說說原因。
3.想像:在冬天,鄉下人家又會是怎樣一道風景線?用一兩句話寫一寫。
4.你覺得家鄉有哪些景點是美麗的,令人嚮往令人欣賞的?
(1) (2)
六、閱讀理解。
我愛鄉村的傍晚
6月里的一天,我回到了闊別已久的山村故鄉。上午,一場大雨把鄉村的山川原野沖洗得一塵不染。傍晚,我獨自沿著田間小路,來到小時候常跟大姐一起去放牛的小山岡。我美美地呼吸著田野里清新的空氣,盡情地欣賞著鄉村恬靜美麗的晚景。
眺望遠處。啊,視線盡頭多像一幅畫:柔和的夕陽,絢麗的晚霞,橫卧在不遠的天邊的群山,倚山而建的一簇簇的村落,一家家房頂上升起的裊裊的炊煙……奶奶在世時說過:一層山水一層人。我望著群山在遐想:大山背後又是一層怎樣的山水,怎樣的人?這里看不到城市的車水馬龍,聽不到城市的各種音響喧鬧,但卻充滿神秘。
遠處,是一片金黃的稻田。①一陣晚風吹來,稻苗一起一伏的,使我彷彿置身於一片金色的海洋之中。稻田的邊緣是一排排的絲瓜架,瓜蔓兒上開滿了一朵朵金黃的花。②辛勤的小蜜蜂正「嗡嗡」地一邊唱歌一邊采蜜。絲瓜棚旁邊那塊碧綠的西瓜地上,雖然沒有蜜蜂的歌唱,卻有著豐收的喜悅。瞧,③一個個大西瓜像一個個胖娃娃似的,蝴蝶落在瓜蔓母親的臂膀里,夕陽的余暉輕輕地愛撫著它們,催它們入睡。
在我身邊的山坡上,則是另一番景象。三五隻水牛正在草地上悠閑地啃著草,不時還抬起頭來,面對充滿詩情畫意的鄉村晚景,「哞哞」地長叫幾聲來抒發自己快樂的情懷和感受,那低沉渾厚的餘音在寬闊的田野迴旋,使人聽了興奮。
鄉村的傍晚多美呀!我如果有架照相機,定要把那起伏的山峰、金黃的稻田、西瓜地里豐收的景象和那引頸高歌的大水牛一一拍攝下來,讓它們永遠留存在我的影集里。我多麼喜歡鄉村這迷人的傍晚,我多麼喜愛鄉村這恬靜的生活!
1.填上恰當的詞語。
( )的空氣 ( )地呼吸
( )的晚景 ( )地欣賞
( )的夕陽 ( )地愛撫
( )的炊煙 ( )地啃著草
2、結合上下文,說說下面詞語的意思。
(1)闊別已久:
(2)車水馬龍:
3.讀畫橫線的句子,這三個句子分別用了 、 、 的修辭手法。請你用「一邊……一邊……」「彷彿」各寫一個句子。
一邊……一邊……
彷彿 :
4.作者按由到的順序觀察了的鄉村,抓住了 、 、 及 等有特點的景物進行描寫,突出 ,抒發了作者 的情感。
七、你眼中的鄉村景緻又是什麼樣子的?用一段話寫下來。(自由發揮)
參考答案:
一、在括弧里填上合適的動詞。
(搭)瓜架(種)南瓜
(聳)尾巴(豎)旗桿
(修)桌椅(進)夢鄉
二、1.鮮花2.地瓜3.老鷹4.燕子5.星星6.時間
三、1.桌椅飯菜被他們搬到門前,天高地闊地吃起來。
2.神奇十足的雄雞挺著胸脯,大搖大擺地走過來。
四、1春天下雨後竹筍長得很多很快,充分展示了春季勃勃的生機。
2.集中地概括了鄉下人家美麗迷人的生活環境和朴實歡快的美好生活。
五、1.和諧 海闊天空 和睦 獨到
2.天邊的紅霞,向晚的微風,頭上飛過的歸巢的鳥兒,都是他們的好友,它們和鄉下人家一起,繪成了一幅自然、和諧(xié)的田園風景畫。
因為這段話描繪了非常美的鄉下傍晚之景,使人身臨其境,為之動容。
3.寒冬臘月時候,飛雪蒙蒙,一片銀裝素裹,遠處的了了炊煙直升天際。
4.如明鏡般的湖水 長滿野草的小山丘
六、1.(清新)的空氣(美美)地呼吸(美麗)的晚景(盡情)地欣賞
(柔和)的夕陽(輕輕)地愛撫(裊裊)的炊煙(悠閑)地啃著草
2.(1)闊別已久:離別家鄉很久了。
(2)車水馬龍:形容街道十分熱鬧。。
3.一邊……一邊……--明明一邊走路,一邊哼著小曲。
彷彿--眼前千萬片樹葉在空中飛舞盤旋,我彷彿看到了一幅美麗的生命之畫。
4.起伏的山峰、金黃的稻田、西瓜地里豐收的景象及引頸高歌的大水牛
七、每天清早,空氣清新,樹枝上的小鳥在愉悅地歌唱,每個人的臉上洋溢著幸福和快樂。這里的空氣是清新的,還有一股甜甜的薄荷味;到處綠樹成蔭,來到一條小溪邊,清澈見底的河水,溪底是各種各樣的雨花石,還有小魚在歡快地做游戲呢!……勤勞的農民伯伯早已在辛苦地工作了;可愛的小朋友們笑著、鬧著,在捉蝴蝶,兩旁的樹叢中,蛐蛐、蟈蟈唱著動聽的歌兒,一幅多麼美麗的畫面啊!
同步練習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