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視頻指出,經方家治療老年痴呆症很簡單,回讓答病人一天三餐吃甘麥大棗湯。
甘麥大棗湯方 甘草三錢 小麥一升(一碗) 大棗十枚 上三味,用水六碗,煮取三碗,分溫三服。
原方中,小麥一升,改成一碗。製作時,可以適當掌握小麥、水的用量。
中醫認為,小麥是心之谷,五穀雜糧中,唯小麥是入心臟的,能夠滋補心氣。甘草、紅棗能夠生津液,把津液補足。其它症狀再根據臨床決定用葯。甘麥大棗湯,還可以用來治療癲癇。
如果採用針灸,那麼可以選擇水溝、內關、風池、天柱、百合、四神聰、神門、三陰交、腎俞、太沖、豐隆。
建議咨詢中醫師、針灸師。
『貳』 南昌有接收老年痴呆的療養院嗎
有的,痴呆老人在家裡照顧起來很費精力,自己家裡人的耐心都磨得差不多了,所以經常回照顧答痴呆老人讓人莫名焦躁,更何況請的護工還是沒有親戚關系的人,自然是沒有那麼好的耐性來對待老人。稍不注意萬一老人走丟了或者是碰了什麼不該碰的多危險啊,正規的照護機構有足夠的專業人員和專業設施來應對,所以還是很可取的。讓老人得到專業護理,也減輕自己的家庭負擔。相對較好的一家是南昌普親養老院,可實地了解咨詢下的。
『叄』 北京有收老年痴呆的養老院嗎
能收入住這種情況老人的養老院北京哪個區都有幾家,只看你是在北京什麼地方了,畢竟要考慮就近原則,方便探望老人。至於說給「環境、服務比較好」這個問題下定論上,還得根據老人的具體情況,和家屬的需求來決定。比方說環境也分室內室外,是側重於室內環境,有完善的設施設備,還是要室外環境好,有大的活動空間呢?再說服務,養老院里一般能提供的服務項比較多,比如是要餐飲方面的服務好?還是生活照料方面的服務好?亦或者醫療護理方面的服務好呢?所以可以說得更具體一些,才好更細致為你解答。
參照以上所述,在不知曉更具體的情況下,建議你如果方便的話,可以先本人親自到實地去,進行現場的參觀調研才是關鍵。親眼看到了,才知道老人是不是吃得好、住得好、被服務的好。一般情況下知名的醫養結合養老機構都不錯,如果在北京大興區比如下圖的北京悅年華頤養中心,被央媒新聞報道過,也算是北京養老服務方面的一個代表了,是央企華潤開的優質公辦養老機構,價格大約7、8K左右每個月起,有醫生、護士、康復師、營養師、護工、高級廚師、社工、保潔,在服務人員上比較齊全,等於是醫+養+康+護一體化了,生活照料與醫療護理都挺全面,24小時有人護理。最後再次強調選養老院是個大事,我們國家很注重孝文化,在這種事上萬萬不能馬虎,建議多對比考察後再慎重做決定,不能道聽途說。
可能也有人會說這種養老機構的收費較高,但這要看是從什麼角度出發去看待。相對北京企業退休人員的退休工資,這個費用算是中等偏上的。但按照現在北京市社會服務的收費水平來看,這個養老機構的費用真的不算高。住在這里,有兩筆大的開支,一般就是護理費和床位費,中、高級別的護理費是每月5000元左右吧,而同樣的費用能為不能自理、老年痴呆的老人在北京請到比較專業的保姆嗎?答案很顯然,是不能的,加上保姆在家的伙食費和日常生活費用,支出是遠遠超過這個錢的,當然算這筆錢我是沒有把專業的照護能力考量在內的。如果將專業力量考慮在內,保姆是沒有競爭力的。因為照顧一個老年痴呆無法自理的老人,在悅年華頤養中心靠的不是某一個人的力量,而是一個團隊的力量,講究的是多學科的專業照護(醫生、護士、康復師、營養師、護工、高級廚師、社工、保潔),就憑這一點,站在客觀的角度,我想各位的心裡應該也有答案了。
『肆』 我奶奶現在是老年痴呆,生活不能自理,送養老院收嗎費用大概是多少呢
都85歲了,感覺還是和家人在一起最好吧,說的難聽一點也再沒有幾年能陪你們了,不要覺得要工作忙內時間照顧,其實我們小時候每次挨打都是奶奶在護著。再好的養老院也比不上在家人身邊來的好。
『伍』 痴呆病人能住養老院么
私人開的養老院能住痴呆病人,不能自理的都可以住養老院。
『陸』 養老院一個月多少錢 老人有86歲,生活不能自理,有輕微老年痴呆。每月要多少錢
主要看你所在地的消費水平和老人的情況,生活是否能自理,能自理和稍微便宜一點,不能自理的會比較貴,還不如買個翻身床,像卧床大小便護理床,能自動翻身左右上下都可以,大小便能自動感應,自動沖洗、烘乾、收集,家人照顧病人就輕鬆了,是全品源專門為卧床病人設計的全自動護理床,給病人及家屬解決護理難題。
『柒』 北京能接收老年痴呆症老人的養老院
他們是可以接收老年痴呆的病人的,但是費用比較高,每一年至少是8萬塊錢
『捌』 老人患了「老年痴呆」,送養老院,對此你怎麼看,可行嗎
您好,我是璽汾天涯,很願意回答您提出的這個問題。您的問題其實涉及到 社會 話題,中國傳統的孝道文化話題和 情感 話題;我來聊一下自己的淺解。
首先呢,從 情感 方面來講,老人患了病症,作為兒女是很心疼的,但生老病亡是人生常態,我們只能無奈接受,那麼怎麼安排好贍養老人變成了重要的事情。我個人認為,針對老人的病症,是有必要選擇一傢具備護理資質的」康養」型的老年護理院,而不是養老院。第一,護理院與養老院最大的區別在於針對有病症的老人,具有一定的醫療資質,類似於醫院病房,但收費標准遠低於醫院;具備養老與醫療統一性,相對更專業,對老人的康復也會有一定的作用;第二,轉嫁風險性。「老年痴呆」症狀是一種記憶力障礙,溝通力喪失,行動力幻覺的病症,要時刻預防諸多危險因素的發生(如走失,忘記關水,關火閥等)這症狀的老人釀成慘劇的很多;而護理院有著比較專業的團隊和完善的管理,所以家屬也無需提心吊膽這些風險;第三,可以避免因贍養問題引起的家庭矛盾。這是個很現實的問題,每個人都面對著生存壓力或時間壓力,贍養老人也許是長期的事情,很多兄弟姐妹之間在這個問題上諧調不好而親情反目的不在少數,就是因為缺失明確的贍養義務明細。而送去護理院,就明確了這種義務,比如確定的費用,都做到統一的標准,非常透明和公平。
其次,從我們的傳統「孝道」文化來講,叫做「養兒為防老」,似乎送去護理院心理上有些悖逆。其實,我個人認為這恰恰是孝文化的升級,尤其是對孤寰患的老人,我們當兒女的並不是一定能照顧的全面,他們的孤獨有時候是我們排解不了的,他們的病症也不是我們能護理完善的;再者,送去養老院或護理院並不代表我們終止了孝道,我們工作之餘的時間更要去做好親情的交流與陪護,如果來的及要經常接老人出去 旅遊 或家庭的聚會;只是讓老人的晚年多一些生活的色彩和專業的護理,同時也不會讓自己疲憊不堪,這樣我們孝道和事業或工作兩不誤,豈不更好?
再者,從 社會 的角度來講,這也是大勢所趨。我們國家的老齡化問題日趨嚴重,將來的孩子們以獨生子女居多,夫妻兩個人要同時贍養四位老人,這是巨大的壓力,更是巨大的 社會 矛盾,所以國家宏觀調控,大力發展養老產業,給予很大的支持力度,所以養老產業也成為前景頗佳的行業;很多的集團都在投資興建,分一杯羹的同時,設施及服務在不斷提升;這就是 社會 發展, 社會 進步, 社會 文明, 社會 趨勢;我們要接納認可發展與進步,更要融入文明與趨勢;所以我認為,不管是現在還是不遠的將來,能自理的老人選擇「頤養」型的養老院;不能自理的選擇「康養」型的護理院,是應勢而趨,更是最好的選擇。
但願我的回答能幫到您。大家有什麼見解歡迎一起討論
老人患了「老年痴呆"送到養老院,是下下策不可取。因為送到送到養老院,缺少了親情和家人的陪伴!
老年人患了老年痴呆症,即是老人的不幸,也是家庭的不幸。
我一個鄰居孫叔,八十多歲,身體其他地方都很好,就是患了老年痴呆症,鬧的整個家庭和鄰居都不安寧。他老伴身體不好,管不了很多,全由三個兒女輪流伺候。兒女們也六十來歲了,白天黑夜的不能休息,幾年下來身體狀況也都不好。
去年冬天,家人沒注意自己跑了出去,找了兩天,才在離家二十多公里的一處大橋下發現了他,由於連凍帶餓,回家一病不起,幾天後就去世了。
老人患了老年痴呆症,作為後輩雖然心疼,但是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還是送養老院比較安全,養老院雖然還有些不盡人的地方,必競有專人護理。
這不能說是後輩們不孝,而是無奈之舉,對老人和整個家庭是一種雙全的做法。
答不可行,老年痴呆的父母最好留在子女身邊,由子女來照顧,如果送養老院,你的父母有的苦頭吃了,因為痴呆症是人的憶識不清,需要有人伺侯,包括吃,喝拉散,等等,對於子女來說是一件即煩索又很累的事情,不管怎樣子女一定要履行自己的法定義務,要讓父母在沒有任何痛苦的情況下安祥的離世!這才是最好的養老方式!
養老院這個問題,不是沒想過,是下不了這個決心,於心不忍,也很心疼!我母親走了三年多了,老父親快九十歲了,行動不太好,記性基本不靠譜,經常電不關、水不關、連煤氣也不關,家裡的鍋燒壞幾個了,脾氣也不好,請了幾個家庭看護過來陪他,都被他罵走了!
我的情況又不能做到全面陪護,我自己原來做銷售工作的,在公司里也做到了副總的位置,責任壓力都很大,愛人是個兒科醫生,每天也是忙的不可開交,根本顧不上家裡。孩子還小,真的是困難一大堆。
沒辦法,辭職!這是唯一的選擇,現在自己成為了公司的兼職銷售人員,只拿提成不拿工資,在孩子學校附近開了一個茶葉店,就是為了能夠照顧老的小的,還有家裡唯一的一個女的(老婆)!
現在,我可以不再去考慮養老院這個詞語了,我不會送老父親去那個地方,都有老的一天,何必呢!你說是吧?再說了,養老院再怎麼不錯,也不如家裡照顧的好,知冷知熱更知道他的口味和習慣,就算是他不認識我了,但是最起碼我自己知道他是我的父親,我知道只有我能夠保護他和將就他。還有,我說這話不是說養老院壞話哈,養老院里的老人,大多數身體狀況不好,如果老人看到今天走一個明天走一個,那他內心得多焦慮啊!那還有活下去的勇氣嗎?你們說是不是這個理?只要能夠撐下去,我覺得,咱們還是要把老人放在身邊照顧,除了咱們自己,誰能這么體貼他們呢?就算是孝心吧!都別太較真兒了,對於老人來說,有一天是一天,都是倒計時的,可以留給咱們自己珍惜的時間所剩無幾,不管他怎麼折騰,也就權當無知小童對待吧!樂呵樂呵活下去,別留下什麼遺憾就好!
就目前的 科技 發展水平下看,老年痴呆是沒有治癒的可能性的, 不要天真的以為只要悉心的照料老人會好起來,與此相反,隨著時間的發展老人各項功能,特別是認知能力和身體的狀況都會持續的下降及惡化。
舉個老年痴呆症最常見的現象,大部分患者對於時間和空間的混淆會導致他們分不清白天和黑夜,最常見的情況就是白天睡覺,晚上會開始各種各樣吵鬧。所以一般具有照顧老年痴呆症患者的機構,要求是24小時全程的看護,而 如果是在家裡你白天要上班,家裡有孩子要上學,那麼會給照顧者帶來各種壓力和煩惱。並不是說不照顧,而是實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盡可能給老人選擇一個專業的養老機構,讓受到更專業和悉心的照料, 才是真的對老人好,研究表明如果能夠在具備相應的條件和專業服務,實際上很多老人能夠在一段時間內維持現有的認知和機能水平。 而這對於靠家庭照顧來說,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所以說, 把痴呆的老人送養老院,並不意味著放棄老人,在家裡缺乏專業照顧的技巧和經驗,往往會導致患者和照顧者都精疲力盡,而與此相反在專業機構,老人可以受到更好的照顧。
養老院其實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對於那些年紀大又或者是無法自理,還有家人無暇照顧的老人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只是要選擇一家正規的養老機構才行,而且家人及子女都需要負責任,要經常去看望老人,了解老人在養老院實際的情況。是否吃得好、住的好、睡得好,這些都是很需要經常去考核的,也是對自己的父母負責任。
老人在養老院里可以得到專門的照顧,而且還會有一種身邊都是夥伴的輕松氣氛,養老院也是一個老人社交的場所,能認識新的朋友,對於年齡大的人來說,能找到一位聊聊天說說話的好友也有助於身心的釋放和 健康 。如果是在家裡,那麼老人大多數時間都是獨居,雖有保姆的照顧,但是到底孤單寂寞,而家人又各自有各自的事情要忙,很少有時間陪伴老人,所以不如在養老院里歡樂多一些。
老人患了「老年痴呆」,最好是家人子女照顧。
因為家人了解老人的脾氣、性格、喜好、知冷知熱。老人雖然痴呆了,但他永遠都會記得子女家人,有子女在身邊陪伴,他不會孤單,也不會害怕,有安全感。
人都要老的,老人養大子女不容易,吃盡了苦。如今他老了,做子女的縱有千般困難,也要善待老人,照顧好他……
不到萬不得己別送養老院,老人都有老思想,你把他送去養老院,在他心裡會覺得家人嫌棄他、拋棄了他……他會傷心、害怕的。
如今 社會 上,有些偽孝順的子女,人前一套,人後一套。虐待老人,坐等老人離開,好繼承遺產……這種人比不孝更可憎!簡直禽獸不如!
有句古話說: 父母在來日方長,父母不在只有歸途。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父不在。
極早盡孝,照顧好父親,不管送去養老院還是自己照顧。子女都要有一顆愛心,感恩的心,要用心誠摯對待父親。將來有一天父親去了,子女才不會後悔,空留遺憾!
老人患了「老年痴呆」,送養老院,對此你怎麼看,可行嗎?我認為可行。一個老年痴呆在家裡,全家受罪。這時兒女輩也都60歲上下了,可能也患有基礎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等,再來照顧一個老年痴呆的父母,恐怕照顧不來,反而把自己的命也搭進去。送養老院是最好的選擇,有人可能會說兒女不孝,我認為這是傳統老觀念。你想看看,一個60左右的老年人,還可能要帶孫子,如果不把患老年痴呆的父母送養老院,誰來照看孫子?誰來對自己的 健康 負責?
我交代我兒子,你是獨生子,如果有一天我得了老年痴呆症,請把我送養老院,免得你受罪。已經到了生活沒辦法自理的地步了,不能再拖累子孫後代了,這也是做父輩給後人最後的愛。
對你自身可不可行先放一邊,人家養老院會要嗎!你得去託管醫療機構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