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2020年老年痴呆症的國家政策
老年痴呆的政策沒有,可查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老年痴呆是指對生活長期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根據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的規定,國家逐步開展長期護理保障工作,保障老年人的護理需求。
對生活長期不能自理、經濟困難的老年人,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其失能程度等情況給予護理補貼。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第三十條_抑鴆嬌鉤て諢だ肀U瞎ぷ鰨U俠夏耆說幕だ硇棖蟆
對生活長期不能自理、經濟困難的老年人,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其失能程度等情況給予護理補貼。
第三十一條_葉躍美_訓睦夏耆爍杌舊睢⒁攪啤⒕幼』蛘咂淥戎
老年人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贍養人和扶養人,或者其贍養人和扶養人確無贍養能力或者扶養能力的,由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依照有關規定給予供養或者救助。
對流浪乞討、遭受遺棄等生活無著的老年人,由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依照有關規定給予救助。
Ⅱ 2021年老年痴呆如何申請補助
老年痴呆一般可以領取補助,首先可以先辦殘疾證,大部分地方的老年痴患者可以辦理二級,但是根據地方經濟發展不同,收到的補助費用不同。因為根據現在的醫療鑒定,老年痴呆症患者也屬於殘疾人。根據有關政策的規定,在智力發育期間,由於各種原因導致的智力低下;智力發育成熟以後,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智力損傷和老年期的智力明顯衰退導致的痴獃等情況,都是智力殘疾的范疇。
阿爾茨海默病(AD)是一種起病隱匿的進行性發展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臨床上以記憶障礙、失語、失用、失認、視空間技能損害、執行功能障礙以及人格和行為改變等全面性痴呆表現為特徵,病因迄今未明。65歲以前發病者,稱早老性痴呆;65歲以後發病者稱老年性痴呆。
該病可能是一組異質性疾病,在多種因素(包括生物和社會心理因素)的作用下才發病。從研究來看,該病的可能因素和假說多達30餘種,如家族史、女性、頭部外傷、低教育水平、甲狀腺病、母育齡過高或過低、病毒感染等。
該病起病緩慢或隱匿,病人及家人常說不清何時起病。多見於70歲以上(男性平均73歲,女性為75歲)老人,少數病人在軀體疾病、骨折或精神受到刺激後症狀迅速明朗化。女性較男性多(女∶男為3∶1)。主要表現為認知功能下降、精神症狀和行為障礙、日常生活能力的逐漸下降。根據認知能力和身體機能的惡化程度分成三個時期。
第一階段(1~3年)
為輕度痴呆期。表現為記憶減退,對近事遺忘突出;判斷能力下降,病人不能對事件進行分析、思考、判斷,難以處理復雜的問題;工作或家務勞動漫不經心,不能獨立進行購物、經濟事務等,社交困難;盡管仍能做些已熟悉的日常工作,但對新的事物卻表現出茫然難解,情感淡漠,偶爾激惹,常有多疑;出現時間定向障礙,對所處的場所和人物能做出定向,對所處地理位置定向困難,復雜結構的視空間能力差;言語詞彙少,命名困難。
第二階段(2~10年)
為中度痴呆期。表現為遠近記憶嚴重受損,簡單結構的視空間能力下降,時間、地點定向障礙;在處理問題、辨別事物的相似點和差異點方面有嚴重損害;不能獨立進行室外活動,在穿衣、個人衛生以及保持個人儀表方面需要幫助;計算不能;出現各種神經症狀,可見失語、失用和失認;情感由淡漠變為急躁不安,常走動不停,可見尿失禁。
第三階段(8~12年)
為重度痴呆期。患者已經完全依賴照護者,嚴重記憶力喪失,僅存片段的記憶;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呈現緘默、肢體僵直,查體可見錐體束征陽性,有強握、摸索和吸吮等原始反射。最終昏迷,一般死於感染等並發症。申請殘疾人補貼需要個人攜帶本人有效證件,並填寫當地殘疾人補貼申請表,向戶口所在地村委會(社區、居民委員會)去申請,經委會(社區、居民委員會)審核無誤會公示5天無異議後,報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進行審核,審核通過後報縣(市、區)殘聯進行終審。
一、殘疾人申請生活補貼需要什麼材料:
1、戶口簿、身份證(未辦理身份證的兒童可不提供);
2、冠彩色二寸照片4張;
3、低保證(限低保家庭人員提供);
4、收入情況證明(限無固定收入和低收入家庭申請人提供);
5、第二代《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原件和復印件;
6、本人(被委託人)等證明材料。
二、殘聯補助的申請流程為:
1、到戶口所在鄉鎮的殘聯、民政窗口提交書面申請,進行初審,一般是10個工作日內;
2、初審合格後,縣級殘聯會轉交縣級民政部門對申請人的家庭經濟狀況等進行核對復審,也是10個工作日內;
3、復審通過,縣級民政部門將協同縣級財政部門申請撥付補貼資金款項到個人賬戶內。 一二級殘疾人不用繳納新農合,有財政全額補繳,三四級殘疾人如果是低保戶貧困戶可以不用繳納,否則應該繳納。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
第七條 全社會應當發揚人道主義精神,理解、尊重、關心、幫助殘疾人,支持殘疾人事業。 國家鼓勵社會組織和個人為殘疾人提供捐助和服務。 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城鄉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應當做好所屬范圍內的殘疾人工作。 從事殘疾人工作的國家工作人員和其他人員,應當依法履行職責,努力為殘疾人服務。
第四十八條 各級人民政府對生活確有困難的殘疾人,通過多種渠道給予生活、教育、住房和其他社會救助。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對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後生活仍有特別困難的殘疾人家庭,應當採取其他措施保障其基本生活。 各級人民政府對貧困殘疾人的基本醫療、康復服務、必要的輔助器具的配置和更換,應當按照規定給予救助。 對生活不能自理的殘疾人,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情況給予護理補貼。
Ⅲ 醫保 住院 老年痴呆
您好!
根據病因, 老年痴呆症主要分4大類:
1.老年性痴呆,即阿爾茨海默氏病(內AD),比例為50%-75%
2.血管容性痴呆(VD),比例為5%-20%;
3.混合型痴呆,即老年性痴呆與血管性痴呆同時存在
4.其他類型的痴呆(如腦外傷、中毒、B族維生素缺乏、腦積水、帕金森病、慢性病毒腦炎等引起的痴呆)
需要到正規醫院神經內科檢查一下,確診具體類型、分期後對症治療。
不同類型、分期後治療辦法是有區別的。
早檢查確診、早治療效果才好。
老年痴呆症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
1、葯物治療;
2、精心護理;
3、功能鍛煉。
Ⅳ 老年痴呆可以到哪裡申請救助
老人痴呆可以到戶籍所在地民政部門,申請病殘救助金。現在各地民政部門,都有對病殘人員有救助金補助的。要向當地鄉村,或街區申請,由民政部門核實通過,就每月有救助金補助了,各地方補助金不同,以當地民政部門補助為准。
Ⅳ 老年痴呆怎樣進行康復治療
對於老年痴呆的治療,康復治療不容忽視,康復療法對本病的改善有著一定的作用。康復治療主要包括心理康復與記憶力康復。
(1)心理康復①熱情關心。醫護人員和親屬都要關心愛護患者,注意尊重患者的人格,在對話時要和顏悅色,避免使用呆傻、愚笨等詞語。同時,要根據不同患者的心理特徵,採用安慰、鼓勵、暗示等方法,給予開導。對情緒悲觀的患者,應該耐心解釋,並介紹一些治癒的典型病例,以喚起患者戰勝疾病的勇氣和信心。親屬對生活有困難的患者,應當積極主動給予照顧,熱情護理,以實際行動溫暖他們的心靈,②播放音樂。根據患者的文化修養和興趣愛好,選擇性地給他們播放一些愛聽的樂曲,以活躍其精神情緒。有實驗研究證明,音樂能改善大腦皮層的功能,增加其供血供氧,較好地調節自主神經系統的功能。
③合理用葯。如患者有疼痛或失眠時,醫生要及時使用適當的葯物,以減輕其痛苦和症狀。
④鼓勵患者參加一些學習和力所能及的社會,家庭活動,以分散患者的不良情緒和注意力,喚起其對生活的信心。
(2)記憶康復①智力訓練。根據患者的病情和文化程度,可教他們記一些數字,由簡單到復雜反復進行訓練;亦可把一些事情編成順口溜,讓他們記憶背誦,亦可利用玩撲克牌、玩智力拚圖、練書法等,以幫助患者擴大思維和增強記憶。
②強化記憶。不要讓患者單獨外出,以免走失。在室內反復帶患者辨認卧室和廁所,親人要經常和他們聊家常或講述有趣的小故事,以強化其回憶和記憶。如能堅持長久的循序漸進的訓練,可能有成功的希望。
③訓練生活。親人要手把手地教患者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如掃地、擦桌子、整理床鋪等,以期生活能夠自理。
Ⅵ 帕金森和老年痴呆的區別
老年痴呆的疾病病因主要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變性病,起病隱襲,病程呈慢性進行性,是老年期痴呆最常見的一種類型。主要表現為漸進性記憶障礙、認知功能障礙、人格改變及語言障礙等神經精神症狀,此類疾病嚴重影響患者的社交、職業與生活功能。老年痴呆症病情呈慢性持續進展性病程。患者具有認知功能減退、精神行為症狀和社會生活功能減退等,符合痴呆的一般規律。
帕金森的疾病病因主要是大腦中的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進行性退變和路易小體形成的病理變化,紋狀體區多巴胺遞質降低、多巴胺與乙醯膽鹼遞質失平衡的生化改變,震顫、肌強直、動作遲緩、姿勢平衡障礙的運動症狀和嗅覺減退、便秘、睡眠行為異常和抑鬱等非運動症狀的臨床表現為顯著特徵。一般當患者多巴胺的數目少於正常量50%的時候,帕金森的症狀就會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