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老年痴呆屬於殘疾嗎
老年痴呆屬於智力殘疾。
《殘疾人保障法》規定:「殘疾人包括視力殘疾、聽力殘疾、言語殘疾、肢體殘疾、智力殘疾、精神殘疾、多重殘疾和其他殘疾」。
❷ 老年痴呆算不算殘疾如是,幾級
老年抄痴呆屬於智力殘疾襲。
《殘疾人保障法》規定:「殘疾人包括視力殘疾、聽力殘疾、言語殘疾、肢體殘疾、智力殘疾、精神殘疾、多重殘疾和其他殘疾」。
❸ 老年痴呆可否領殘疾證
老年痴呆是不可以領殘疾證的。
殘疾證即證是認定殘疾人及殘疾類別、等級的合法證件。目前,我國殘疾類別共分為七類:視力殘疾、聽力殘疾、言語殘疾、肢體殘疾、智力殘疾、精神殘疾及多重殘疾。凡符合《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殘疾標准》的殘疾人均應發給殘疾人證。
隨著廣大殘疾人維權意識的不斷提高和覆蓋城鄉社會保障制度的逐步建立、完善與落實,殘疾人證的功能與作用日益突出,第一代殘疾人證已不能完全適應現實需要。
目前尚未辦理殘疾人證的申請人,一律申領第二代殘疾人證;已經領取第一代殘疾人證的殘疾人,將申請換領第二代殘疾人證。2009年12月31日前第一代殘疾人證換發第二代殘疾人證完畢。
第一次申辦殘疾人證的申請人(或法定監護人)和第一代殘疾人證換領第二代殘疾人證的申請人(或法定監護人),均需持申請人身份證、戶口本和二寸免冠照片六張向戶口所在地縣級殘聯提出辦證申請。
縣級殘聯(業務員)接到辦證申請人提交的相關手續後,由辦證人員對申請人、照片、身份證、戶口本塊進行核對(通過資料庫管理軟體提取公安部居民身份證信息)。將申請表中相關信息錄入殘疾人人口基礎資料庫,對於填寫虛假信息者不予受理。
縣級殘聯對於殘疾特徵明顯的申請人,依照殘疾標准,易於認定殘疾類別、等級者,可直接填寫評定表,並在評定表中明確記錄殘疾特徵和直觀評價,但必須經過包括理事長在內的3人聯合評定、簽字。
第二代《殘疾人證》的核定殘疾種類,由六類變為視力殘疾、聽力殘疾、言語殘疾、智力殘疾、肢體殘疾、精神殘疾和多重殘疾七類。
新標准將聽力語言殘疾分為聽力殘疾與言語殘疾兩大類,嚴重的口吃並且影響到正常的語言表達,將被評為言語殘疾。盲人使用紅色殘疾證,其他都使用綠色殘疾證。
(3)老年痴呆症可以評殘嗎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第二十五條殘疾人證申請人或殘疾類別、殘疾等級變更申請人對評定結論有異議的,可在十個工作日內到所在地市級殘聯申請重新評定。
經地市級殘聯同意後到指定的醫院或專業機構進行殘疾評定;如仍有異議,可向省級殘聯提出申請,由省級殘疾評定專家委員會組織專家進行評定,該評定結論為最終結論。
第二十六條建立殘疾人證動態核查機制。批准殘聯定期對殘疾人證進行審驗核查,並受理實名舉報。殘疾狀況發生明顯變化、與殘疾人證內容不符的,批准殘聯可要求持證人重新進行殘疾評定。
持證人無正當理由拒不進行重新評定超過半年以上的,批准殘聯可對其殘疾人證實施強制注銷。
第二十七條在殘疾人證核發與管理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嚴肅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根據有關規定給予黨紀政紀處分,涉嫌違法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殘疾評定弄虛作假的;違規辦理殘疾人證的;刁難殘疾人、故意拖延辦理的;泄露殘疾人個人信息造成嚴重後果的。
殘疾人證作為認定殘疾人及殘疾類別、等級的合法證件,是殘疾人依法享有國家和地方政府優惠政策的重要依據。
第二代《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自2008年統一制發以來,各地殘聯、衛生計生委(衛生局)依規做好核發管理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但在實際工作中,也不同程度存在殘疾評定不夠規范、審核程序不甚嚴密、辦證周期相對較長、信息資源共享不足等問題。
隨著黨和政府各項惠殘政策特別是國務院關於殘疾人"兩項補貼"制度的全面實施,做好殘疾人證的核發管理工作越來越受到全社會的廣泛關注,也成為各地殘聯、衛生計生委(衛生局)積極推進簡政放權、精準落實各項政策、實施服務管理所必須解決的關鍵問題。
為積極適應殘疾人事業發展的客觀需要,中國殘聯、國家衛生計生委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進行了修訂,現將《管理辦法》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各自實際,切實抓好貫徹落實。
❹ 老年痴呆可以辦殘疾人證嗎
法律分析:老年痴呆是可以領殘疾證的。 監護人需要攜帶以下材料去當地街道殘聯辦理:包括2寸白底免冠彩照3張、其本人身份證和監護人身份證各1份。如果其本人和監護人在同一戶口本上,則帶一份戶口本原件;如果不在同一戶口本上,則帶上各自的戶口本原件。殘疾證即證是認定殘疾人及殘疾類別、等級的合法證件。目前,我國殘疾類別共分為七類:視力殘疾、聽力殘疾、言語殘疾、肢體殘疾、智力殘疾、精神殘疾及多重殘疾。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管理辦法》 第三條 殘疾人證堅持申領自願、屬地管理原則。凡符合殘疾標準的視力、聽力、言語、肢體、智力、精神及多重殘疾人均可申領殘疾人證。
❺ 老年痴呆能評殘嗎
老年痴呆不能評殘。這屬於老年病,不屬於殘疾類病種。
❻ 2021年老年痴呆如何申請補助
老年痴呆一般可以領取補助,首先可以先辦殘疾證,大部分地方的老年痴患者可以辦理二級,但是根據地方經濟發展不同,收到的補助費用不同。因為根據現在的醫療鑒定,老年痴呆症患者也屬於殘疾人。根據有關政策的規定,在智力發育期間,由於各種原因導致的智力低下;智力發育成熟以後,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智力損傷和老年期的智力明顯衰退導致的痴獃等情況,都是智力殘疾的范疇。
阿爾茨海默病(AD)是一種起病隱匿的進行性發展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臨床上以記憶障礙、失語、失用、失認、視空間技能損害、執行功能障礙以及人格和行為改變等全面性痴呆表現為特徵,病因迄今未明。65歲以前發病者,稱早老性痴呆;65歲以後發病者稱老年性痴呆。
該病可能是一組異質性疾病,在多種因素(包括生物和社會心理因素)的作用下才發病。從研究來看,該病的可能因素和假說多達30餘種,如家族史、女性、頭部外傷、低教育水平、甲狀腺病、母育齡過高或過低、病毒感染等。
該病起病緩慢或隱匿,病人及家人常說不清何時起病。多見於70歲以上(男性平均73歲,女性為75歲)老人,少數病人在軀體疾病、骨折或精神受到刺激後症狀迅速明朗化。女性較男性多(女∶男為3∶1)。主要表現為認知功能下降、精神症狀和行為障礙、日常生活能力的逐漸下降。根據認知能力和身體機能的惡化程度分成三個時期。
第一階段(1~3年)
為輕度痴呆期。表現為記憶減退,對近事遺忘突出;判斷能力下降,病人不能對事件進行分析、思考、判斷,難以處理復雜的問題;工作或家務勞動漫不經心,不能獨立進行購物、經濟事務等,社交困難;盡管仍能做些已熟悉的日常工作,但對新的事物卻表現出茫然難解,情感淡漠,偶爾激惹,常有多疑;出現時間定向障礙,對所處的場所和人物能做出定向,對所處地理位置定向困難,復雜結構的視空間能力差;言語詞彙少,命名困難。
第二階段(2~10年)
為中度痴呆期。表現為遠近記憶嚴重受損,簡單結構的視空間能力下降,時間、地點定向障礙;在處理問題、辨別事物的相似點和差異點方面有嚴重損害;不能獨立進行室外活動,在穿衣、個人衛生以及保持個人儀表方面需要幫助;計算不能;出現各種神經症狀,可見失語、失用和失認;情感由淡漠變為急躁不安,常走動不停,可見尿失禁。
第三階段(8~12年)
為重度痴呆期。患者已經完全依賴照護者,嚴重記憶力喪失,僅存片段的記憶;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呈現緘默、肢體僵直,查體可見錐體束征陽性,有強握、摸索和吸吮等原始反射。最終昏迷,一般死於感染等並發症。申請殘疾人補貼需要個人攜帶本人有效證件,並填寫當地殘疾人補貼申請表,向戶口所在地村委會(社區、居民委員會)去申請,經委會(社區、居民委員會)審核無誤會公示5天無異議後,報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進行審核,審核通過後報縣(市、區)殘聯進行終審。
一、殘疾人申請生活補貼需要什麼材料:
1、戶口簿、身份證(未辦理身份證的兒童可不提供);
2、冠彩色二寸照片4張;
3、低保證(限低保家庭人員提供);
4、收入情況證明(限無固定收入和低收入家庭申請人提供);
5、第二代《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原件和復印件;
6、本人(被委託人)等證明材料。
二、殘聯補助的申請流程為:
1、到戶口所在鄉鎮的殘聯、民政窗口提交書面申請,進行初審,一般是10個工作日內;
2、初審合格後,縣級殘聯會轉交縣級民政部門對申請人的家庭經濟狀況等進行核對復審,也是10個工作日內;
3、復審通過,縣級民政部門將協同縣級財政部門申請撥付補貼資金款項到個人賬戶內。 一二級殘疾人不用繳納新農合,有財政全額補繳,三四級殘疾人如果是低保戶貧困戶可以不用繳納,否則應該繳納。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
第七條 全社會應當發揚人道主義精神,理解、尊重、關心、幫助殘疾人,支持殘疾人事業。 國家鼓勵社會組織和個人為殘疾人提供捐助和服務。 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城鄉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應當做好所屬范圍內的殘疾人工作。 從事殘疾人工作的國家工作人員和其他人員,應當依法履行職責,努力為殘疾人服務。
第四十八條 各級人民政府對生活確有困難的殘疾人,通過多種渠道給予生活、教育、住房和其他社會救助。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對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後生活仍有特別困難的殘疾人家庭,應當採取其他措施保障其基本生活。 各級人民政府對貧困殘疾人的基本醫療、康復服務、必要的輔助器具的配置和更換,應當按照規定給予救助。 對生活不能自理的殘疾人,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情況給予護理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