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央視一公益廣告,父親得了老年痴呆,誰都不記得了,兒子回家帶父親出去吃飯吃的餃子,誰知那老頭手顫顫悠
父親緩緩地抬起他黝黑的手,在他布滿了皺紋的臉上,他的一雙小眼睛內一直盯著餃子,容他靜靜地用他的手顫抖著包住一整個餃子,輕輕地把安放入口袋。我迅速並且敏捷地抓住他的手,急得大聲叫:"爸!你幹啥!"父親見這情景,他竟有些害怕,他驚慌失措地要掙脫我的手,但是他那布滿皺紋的手卻緊緊的抓住這小小的餃子,我一直忘不掉他這顫巍巍的聲音:"我兒子…兒子他愛吃這個……"
⑵ 世界阿爾茨海默病紀念日是哪一年開始的
1994年。
「世界老年痴呆日」是國際老年痴呆協會1994年在英國愛丁堡第十次會議上確定的。
2001年9月21日,我國首次舉辦「世界老年性痴呆病宣傳日」。
主題是:診斷痴呆:有效幫助的第一步。
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是關鍵。
2002年主題為:「衰老還是疾病,正確認識老年痴呆。」
2003年主題為:「攜手互助,直面老年性痴呆。」
2004年主題為:「關注痴呆,刻不容緩」。
2005年主題為:「行動改變未來」。
2006年主題為:「關愛健康、防治痴呆」。
2007年主題為:「正確認識老年痴呆症」,「關愛老年人、防治痴呆病」 。
2008年主題為:「醫患互助,默契配合」。
2009年主題為:「診斷痴呆,早行動早受益」。
2010年主題為:「痴呆,是時候行動了!」(「Dementia. It's time for action!」 )
2011年主題為:「認識痴呆,不懈努力」。
2012年主題為:「防治痴呆,你我同行」[3] (「Dementia: Living together」)。[2]
2013年主題為:「防治痴呆 關愛相伴」。[2]
2014年主題為:「減少風險 預防痴呆(Dementia: Can we rece the risk)」
2015年主題為:記憶與愛同行
2016年主題為:關注記憶 關愛老人
⑶ 有哪些看了一眼就忘不掉的公益廣告
現在我們所生活的社會,每天都會看到不同的廣告,但是有的廣告看到以後能夠做到不忘,而有些廣告,看了以後很快就忘掉。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狀況,是因為我們對廣告的關心程度不同,像公益廣告的話就很讓人難以忘記。小編接下來就帶領大家討論一下,有一些看了以後很難忘記的的公益廣告。
還有許多的公益廣告是小編覺得很讓人醒目的難以忘記,小編就不一一介紹了。
⑷ 我前幾天半夜看到一個健康節目、講的是老年痴呆症。然後放了一個視頻、內容大概是我的媽媽沒有痴呆、他只
這是公益廣告,網上能搜到
⑸ 保護老年痴呆公益廣告標語
遺忘愛不等於遺失愛...下半句先採納了告訴你.....
⑹ 有一個電視劇說一個老人得老年痴呆症了是哪個視頻
請好,請問到底是電視劇還是視頻呢?
如果是視頻就是央視的公益廣告《打包篇》
《打包篇》是中央電視台在2013年2月發布的一則公益廣告。主要是講一位老人,得了老年痴呆,誰也不認了,卻記得兒子最愛吃餃子,將飯桌上的餃子放進衣服口袋,要打包給兒子的故事。
《打包篇》一經播出,引起了觀眾的強烈共鳴,並在各大視頻網站和微博上得到迅速的傳播。土豆、優酷、56等視頻網站的點擊量都超過了十萬,不少名人學者看到後也大受感動,在自己的微博分享了這段感人的父愛故事。不少網友看完之後紛紛表示「被深深地感動到了」,並將其稱為「催淚彈」。
希望能幫到你
⑺ 關愛老人——打包篇的故事來源
拍攝《關愛老人》系列公益廣告的某知名廣告公司業務總監唐睿說,《打包篇》中的故事全部來自一位同事楊先生和父親之間的真實故事。接到央視公益廣告的拍攝邀請之後,唐睿和同事馬上召開了會議,在到「孝」這個主題時,他的同事楊先生情不自禁地向同事們說起了自己的父親。楊先生的父親患有老年痴呆症,經常看著兒子問「你是誰」,甚至會因為不認識兒子而把楊先生拒之門外。但是,一次聚會上,父親卻把幾個餃子放進了口袋裡,想要把餃子拿回家給兒子吃。當楊先生說完父親的故事,與會的幾個同事被深深地打動了,甚至還有人哭了出來。當時大家一致決定,要把楊先生和父親的故事拍下來,和更多的人分享這份深沉的父愛。一般的公益廣告因為預算有限,所以在拍攝時難免會有許多將就。然而,拍攝《關愛老人》系列,業務總監唐睿卻用這個感人的腳本,以友情價請到了廣告界大腕導演和拍攝團隊進行製作。整個系列花費了將近3個月的時間完成。
《打包篇》這則公益廣告順利在央視多個頻道播出了,然而,故事中的主人公爸爸的原型,楊老先生卻不能及時看到兒子的作品。楊老先生2013年春節過後因為病情惡化住院,截至2013年3月6日還在接受治療。而他的兒子也請假始終陪伴在父親的左右。這位孝順的兒子曾告訴同事:「即便是父親再也認不出我了,我也要讓他一睜眼就能看見最愛的兒子。」
⑻ 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親愛的老小孩,我要給你穩穩的幸福
01
大家還記得央視公益廣告《打包篇》嗎?
兒子帶老年痴呆的父親去吃飯。老父親看到盤中還剩兩個餃子,伸手抓起餃子直接塞進口袋。
兒子急得大叫:「爸,你干嗎呀?」
老父親顫巍巍地說:「這是留給我兒子的……我兒子最愛吃這個……」
痴呆老父親的話瞬間令人淚崩!
還有,阿爾茨海默症患者老夏,啥事眨眼就忘,唯一沒有忘掉老伴脆鵝。他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她嫁我,我討她,很幸福了。」有一次脆鵝出去買蛋糕,老夏在家緊張地抹眼淚:「她可是要去過兩三個紅綠燈,那麼遠的地方買啊!」
老來多健忘,唯不忘卻愛。心中依然有愛的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值得我們傾注關愛。
今天,9月21日,是第26個「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它也稱為「世界老年痴呆日」。
網路里,網友紛紛留言——
「依然記得,奶奶患阿爾茲海默症時,去我的小學接我放學。那時我已經上初中,我的小學老師發現了奶奶,把她交給了警察。不然我們就找不到她了……如今奶奶已經去世九年了……我不會忘記她對我的愛!」
「爺爺已經不認識我了,面對喜怒無常的他,我常常不知所措。」
「保姆護工換了一個又一個,都忍受不了爸爸突然的大哭和咒罵。」
「我每天都在擔心,什麼時候媽媽一出門就再也找不回家了。」
……
阿爾茨海默症,也叫做「最漫長的告別」。醫學界至今沒有新突破。
一旦進入阿爾茨海默症的世界,老人彷彿走進了人生的一座空盪盪的大迷宮,再也走不出來,迷失了方向,甚至丟失了生命。
02
阿爾茨海默病是繼心血管病、腦血管病和癌症之後,老人健康的「第四大殺手」。
國際阿爾茨海默病協會發布的《2018年世界阿爾茨海默病報告》稱,2018年,全球共有5000萬人患上痴呆症,預計2030年將達到8200萬人,2050年將達到1.52億人。
每過3秒鍾,全世界就會有一個人,走入阿爾茨海默病世界。
目前,我國約有1000萬阿爾茨海默病患者,預計到2050年,將突破4000萬人,超過加拿大的總人口。
而對於個人來說,患上阿爾茨海默病的概率,活到80歲是15%,活到85歲是30%,活到95歲是50%。
據估算,我國每年大約有超過20萬阿爾茨海默老人走失。
阿爾茨海默病,彷彿一塊橡皮擦。老人大腦中的記憶被一點一點擦乾凈,前塵往事幾乎清零。
阿爾茨海默病人真可謂「返老還童」了,成了啥都記不起甚至不能自理的「老小孩」。
而且,阿爾茨海默症老人的情緒會變得越來越不受控,家人居家照顧會陷入極大的困境。
現在,有些城市已出現養老社區,開始接納阿爾茨海默症老人。安全的「住行」,專業的「康復」,健康的「吃喝」,舒心的「玩樂」,讓老小孩過有尊嚴、有品質的快樂生活。
不管送社區專業照顧,還是家人居家照顧,守護他們的醫生和親人,都要付出更多的愛心和耐心。
醫護人員和家人,要像「哄」孩子一樣,每天「哄」著老小孩開心,「哄」著老小孩吃葯、運動、與人交往。
面對「老小孩」,醫護人員和家人每天重復最多的話大概有這些——
「寶貝,你真乖!」
「來,來,來,咱們活動一下吧!」
「寶貝,你要好好睡覺!」
而且,一句話起碼要說一二十次,必須不厭其煩。
03
莫道桑榆晚,人間重晚晴。原本,人們總是無限憧憬晚年的好風光,與家人共享天倫之樂,抵達人生的終點站。
可阿爾茨海默症,偏偏打破了家中的安寧,讓小確喪接踵而至。
沒了幾十年的溫暖記憶,老小孩「孤零零」地走向人生的終點。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親人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他是誰。
世界上最痛苦的事,莫過於看著最親密的人在眼前一點點「消失」。
最難過的是被忘記的人,但是遺忘的那個「老小孩」卻又是無辜的,因為他們也不曾想忘記。
甚至,「老小孩」遺忘了世界,卻不曾遺忘愛!正如央視公益廣告《打包篇》末尾那一行字,戳中了大家的淚點:「他忘記了很多事情,但他從未忘記愛你!」
因此,我們應該相互守候這份愛——它平凡卑微卻也能感天動地。
今天,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讓我們大聲說出愛——
親愛的「老小孩」,你用心陪我長大,我細心護你老去,我要給你穩穩的幸福…… 不管何種境地,我們永遠不離不棄!
最後, 讓我們祝福天下所有記憶正在被擦拭和可能被擦拭的人,愛,永不退卻!
⑼ 印象中,哪個公益廣告讓你特別難忘
支持母親水窖活動那個廣告,「平平的家在大西部沒水喝, 我想把魚的家給平平」當時看了很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