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痢疾吃什麼葯好
你好!首先祝你早日恢復健康!沖著你我的緣分,以下我來給你談談關於「腹瀉」的問題。
腹瀉是指正常的排便習慣有了改變。
……
4)治療方法
1.
對症治療
復方苯乙哌啶:每次1片,每日2--3次;有止痛止瀉作用。大便次數不多者,開始可1片,每日3次服用,好轉後可每天服1--2片,早晚各1片;大便次數正常後可停服。
2.
改善腸黏膜功能
復方谷氨醯胺腸溶膠囊:每次2--3粒,每日3次,4周可為1療程。該葯是一種新型的治療腸道疾病的中西葯復方制劑,有保護及促進腸粘膜修復功能,治療急慢性腸炎、慢性腹瀉等症。
3.
調節腸道菌群
可試服乳酸菌素片、麗珠腸樂等,可調節腸道菌群,治療慢性腹瀉。
4.
炒鹽局部熱敷
用粗鹽500克。炒熱,裝入布袋中熱敷腹部,每日1次,10次1療程。
本方適用於脾胃虛寒、受涼腹瀉者。對治療腹部受涼不適、腹脹、腹瀉,調整腸道功能有效。在天氣轉涼後可試用。
5.
中葯治療
可選用補脾益腸丸、結腸炎丸等,脾胃虛寒者可用附子理中丸,附子理中丸可短期服用,腹瀉好轉後,可服用人參健脾丸調理腸胃。
……
8)注意事項
急性腹瀉多有較強的季節性,大多是因為細菌感染,好發於夏秋二季。急性腹瀉除了治療很重要,事後的飲食護理也不可缺少。
急性腹瀉的飲食應注意以下事項:
1.
急性期禁食:急性水瀉期需暫時禁食,使腸道完全休息。必要時由靜脈輸液,以防失水過多而脫水。
2.
清淡流質食:不需禁食者,發病初期宜給予清淡、流質飲食。如蛋白水、果汁、米湯、薄面湯等,以咸為主。早期禁牛奶、蔗糖等易產氣的流質飲食。有些患者對牛奶不適應,服牛奶後常加重腹瀉。
3.
須調整飲食:排便次數減少,症狀緩解後改為低脂流質飲食,或低脂少渣、細軟易消化的半流質飲食,如大米粥、藕粉、爛面條、面片等。
4.
飲食有選擇:腹瀉基本停止後,可供給低脂少渣半流質飲食或軟食。少量多餐,以利於消化;如面條、粥、饅頭、爛米飯、瘦肉泥等。仍應適當限制含粗纖維多的蔬菜水果等,以後逐漸過渡到普食。
5.
補充維生素:注意復合維生素B和維生素C補充,如鮮桔汁、果汁、番茄汁、菜湯等。
6.
飲食須禁忌:禁酒,忌肥肉,堅硬及含粗纖維多的蔬菜、生冷瓜果,油脂多的點心及冷飲等。
愛心提示:以上介紹用(方)葯,請務必咨詢當地正規(中醫)醫院,結合自身生理特點和不同的病理變化,辨證選擇使用。
以上回答如果滿意,請不要辜負我的一片好意,及時採納為答案。
『貳』 老年人腹瀉不止怎麼辦
腹瀉也是中老年人中的常見病症。做為一種症狀,它的病因是很多的;那麼,要治療就要找出能引起腹瀉的原因。一般來說,腹瀉可以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
急性腹瀉主要是由於飲食不當,食用不潔凈食物和暴飲暴食造成如急性腸胃炎、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病毒感染引起的胃腸型感冒等。這種情況往往在短時間內引起脫水,老年人的承受力有限,所以應盡快用葯或輸液補充。
慢性腹瀉主要分代謝性疾病引起的腹瀉,如甲亢、糖尿病、慢性腎功能衰竭;葯源性腹瀉,如秋水仙鹼、地高辛、硫酸鎂等;腸道腫瘤,如結腸癌;功能性腹瀉,如過敏性結腸炎。以上各種原因中以右側結腸癌最應警惕,因為,右側結腸癌的早期症狀僅表現為腹瀉且無常見的血便,常常誤診為腸炎,待出現典型症狀時,為時已晚。
慢性腹瀉對中老年人的健康威脅很大,長期腹瀉可以造成消瘦、貧血,使本來就虛弱的抵抗力越發降低,所以要引起重視。
中老年人消化功能逐漸衰退,與年輕人相比更易造成腹瀉,因此,要注意飲食衛生,不要暴飲暴食;或一次進食大量的脂肪。對慢性腹瀉的病人要盡量找到病因,積極治療原發病,不要盲目止瀉。
康樂時代網
腹瀉的原因很復雜,但自我診斷和治療並不難,食不潔之物,或喝生水,受涼引起的腹瀉,可服藿香正氣片4 ̄6片,一日2次,一日2 ̄3次,不痛就停服,腹部手術後發生腹瀉,可服谷維素、維生素E,每次各2片,每日3次,食物中毒引起的腹瀉要
不自治,應馬上就醫。如上述症狀因未及時治療而發展成瀉下膿血便,並發燒,即可能轉為痢疾,應立即到醫院診治或自服痢特靈、增效聯磺片、紅黴素等。如過去大便一直正常,後來發展成腹瀉,每日大便1 ̄2或2 ̄3次,或間斷性的2 ̄3次,或突然出現大便帶血者,要盡快去醫院檢查。老年人的腹瀉要特別重視,因年老體弱,腹瀉可導致脫水,尤其腸道腫瘤的初期症狀也可誤認為一般腹瀉。
『叄』 老人得了痢疾病怎樣治
痢疾的飲食原則
急性期應禁食,清理腸胃。或根據情況進流質飲食,如米湯、藕粉、濾過去渣的菜湯等容易消化的食物。適當飲果汁水、鹽開水。一般小時一次。還可喝紅綠茶水。忌油膩、葷腥、生冷、干硬、粗纖維不易消化的食物。忌用牛奶、雞蛋、蔗糖,既脹氣又不宜消化。
病情好轉,可食低脂肪少渣半流食,如米粥、肉泥粥、蛋花粥、菜末粥、龍須面、小薄面片及麵包、蛋糕、餅干,新鮮果汁菜汁。
恢復期可用少油少渣軟飯。干稀搭配,如軟米飯、西紅柿炒雞蛋、氽丸子湯。
參考資料:營養學苑
『肆』 老年人痢疾食療
痢疾以腹痛、里急後重、下痢赤白膿血為主要症狀。多發於夏秋季節。中醫認為,本病多由於外受濕熱、疫毒之氣,內傷飲食生冷,損及胃與大腸而形成,其主要病變在大腸。濕熱、疫毒、寒濕之邪壅塞腸中,氣血與之相搏結,使腸道傳導失司,脈絡受傷,氣血凝滯,腐敗化為膿血而痢下赤白;氣機阻滯,腑氣不通則腹痛,里急後重。在治療上,初痢宜通,久痢宜澀,對老年久病體虛者,以溫中健脾為宜。
食療方:
1.馬齒莧粥。馬齒莧500克,洗凈,搗爛取汁,粳米100克。將馬齒莧汁與粳米同煮粥,空腹任意食用,有清熱利濕功效。用於下痢赤白、里急後重、心腹脹滿等症。
2.鯽魚粥。鯽魚肉300克,切作膾,粳米100克,鹽、花椒、蔥適量。先以米和魚膾煮作粥,候熟,入鹽、椒、蔥,隨意食之。有溫中散寒止痢功效。治脘腹虛冷作痛,下痢赤白。
3.大蒜粥:紫皮大蒜30克,粳米100克。將大蒜去皮,放沸水中煮1分鍾後撈出,然後取粳米,洗凈,放入煮蒜水中煮成稀粥,再將蒜放入粥內,同煮為粥。早晚餐溫熱食,有下氣、消炎、健胃、止痢功效。治急慢性痢疾。有慢性胃炎及胃與十二指腸潰瘍的老人忌服。
4.莧菜粥:新鮮莧菜150克,粳米100克。將新鮮莧菜去根,洗凈切細,同粳米煮粥。每日於早晚餐服食,有清熱解毒,抗菌止痢作用。適用於老年人急性細菌性痢疾和腸炎。
脾虛便溏者不宜多服。
5.烏梅粥:烏梅10~15克,粳米10克,冰糖適量。先將烏梅煎取濃汁去渣,入粳米煮粥。粥熟後加冰糖少許,稍煮即可。每日2次溫熱食。有生津止渴、澀腸止瀉功效。適用於久瀉、久痢等。
6.狗肝粥:狗肝1具,洗凈切細;粳米100克,蒜、蔥、姜、鹽、醬適量。狗肝與粳米稀調煮粥,合蒜吃,姜、蔥、鹽、醬隨意下。空腹食用,能溫中止痛,治下痢腹痛。
7.綠茶蜜飲:綠茶5克,蜂蜜適量.將綠茶放入瓷杯中,以沸水沖泡,蓋緊溫浸5分鍾,再調入蜂蜜。趁熱頓服,每日3~4次,有清熱生津、止痢消食功效。適用於細菌性痢疾。
8.葡萄姜蜜汁:鮮葡萄汁、生薑汁各50毫升,綠茶5克,蜂蜜適量。以沸水沖浸濃綠茶1杯,對入葡萄汁、薑汁、蜂蜜。每日2次,趁熱頓服。功效為除煩止渴、健胃止疾。適用於細菌性痢疾。
9.薑茶烏梅飲:生薑10克,烏梅肉30克,綠茶6克,紅糖適量。將生薑、烏梅肉切碎,與綠茶共放保溫杯中,以沸水沖泡,蓋嚴溫浸半小時,再入紅糖。趁熱頓服,每日3次。
功效為清熱生津,止痢消食,溫中。適用於細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