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老人長期卧床不起會對身體不好嗎
長期卧床不起的老人會容易褥瘡,還要肢體不能活動時間久了會造成肌肉萎縮。應該多帶老人經常出去曬曬太陽,多陪老人聊天讓老人有個舒適的心情
B. 老年人長期卧床要點
很多人家裡都有長期卧床的老人,如何才能讓老人們在病床上也有一個舒適的晚年呢?下面我准備了老年人長期卧床要點,希望對您有幫助!
老年人長期卧床要點
注意三大安全問題
誤吸。在老年患者中,由於疾病的影響及器官功能的退化,導致吞咽功能障礙,極易造成誤吸。老人如果能在床上坐起,進食時應取坐位,上身坐直,稍前傾,頭頸部稍呈屈曲位,才能使食物更容易進入食道。食物的大小、形狀也很重要,我們不要給老人進食整個的煮雞蛋、餃子、元宵等。
如老人不能坐起,應避免讓老人使用吸管、奶瓶等進食飲料,因為使用上述物品進食飲料,老人不能控制每口量,易發生誤吸,我們應為老人准備適合老人的勺子進食。對於不能經口進食的老人,應考慮經鼻胃腸管鼻飼,鼻飼時應注意鼻飼液的溫度、黏稠度、鼻飼量、鼻飼間隔時間。鼻飼時將床頭抬高30度。放置鼻胃腸管要請專業人士操作,保證安全,要根據不同的胃管定期更換。
當出現嚴重的窒息、咳嗽、嘔吐或皮膚發紫等症狀時,應考慮有異物吸入的可能。如果在醫院發生誤吸會立即實行電動吸引,吸出液體或食物。在家發生誤吸則可進行如下處理:首先,迅速將病人頭轉向一側。其次,立即用手指裹以毛巾或布塊,甚至衣角,伸指入口,快速掏過後咽壁,感知異物的所在,即予掏除,直至掏凈為止。有病情變化者需立即送醫院做進一步治療。
墜床。一般來講,老人墜床的原因有床鋪過軟、老人意識不清、反應遲鈍、躁動等。床鋪太軟造成老人翻身或移動體位時,會失去重心而造成墜床。為防止墜床的發生,我們應給老年人准備軟硬適中的床鋪。意識不清、反應遲鈍的老年人應加床檔。躁動的老年人除加床檔外,還應給予保護性軀體約束,在老人肢體活動范圍內移開一切危險物品,如熱水、利器、葯物等。
感染。長期卧床的老人免疫功能低下,對疾病的抵抗力弱,易發生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表現為老人發熱、痰多、尿液渾濁、尿疼等。為了預防交叉感染,應定時開窗通風,增加營養,減少會客,尤其是不要見呼吸道感染或發熱的人。看護者應養成接觸老人前後洗手的習慣。如果發現老人有感染的症狀,應及時就診。如老人有感染的症狀,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適當增加飲水量。
留意五點防並發症
老人常常因為高齡、長期患病和傷殘等原因導致生活不能自理而卧床。隨著卧床時間的延長,很多伴隨的並發症也會相繼出現,在護理長期卧床老人時應注意以下問題。
床單、衣服。老人卧床後所有的活動都在床上進行,床單的清潔乾燥至關重要。在衣服的選擇上也要選擇寬松、柔軟的棉質衣服,因為棉質衣服柔軟、易吸汗,汗多時也不會貼在身上,使老人感覺比較舒適。
翻身。長期卧床的老人如不注意定時翻身,極易出現壓瘡,如不及時處理,還會引起嚴重的全身反應。所以,能自行翻身的老人,一定要督促他們定時翻身(1次/1~2小時)。不能自行翻身的,協助其翻身,每次翻身時均給予拍背。
皮膚保護。每天可用溫水擦拭全身,減少汗液的刺激以及清潔脫落的皮膚碎屑。冬天皮膚乾燥,可塗以潤膚的油脂類膏霜滋潤皮膚。每次大小便後清潔肛門及女性會陰部,以免因大小便清理不徹底刺激此處皮膚,致淹紅或破損。
進食體位。長時間卧床的老人有時經常反復出現不明原因的發熱、咳嗽、咳痰、嗆咳等,這些都與進食體位不當有很大的關系。所以卧床的老人條件允許時,應以坐位或半卧位進食,即後背用被子或靠墊、枕頭等墊起,家裡有搖床的將床頭搖高,與床呈45度~60度角。這樣老人進食或喝水比較安全,不易出現嗆咳。飯後盡量讓老人漱口或刷牙。
房間通風。每天房間內的通風換氣也是非常重要的。有些老人長期卧床後會出現不明原因的煩躁、發脾氣、頭痛等問題。其實這些與房間內污濁的空氣有很大關系。有些老人因怕受涼而不敢開窗通風,造成老人的種種不適,又查不出異常。所以在做好保暖工作的情況下,每天通風2~3次,每次15~20分鍾,可使空氣流通,也可減少房間內細菌、病毒的存留,還會增加舒適感。
應對大小便失禁有妙招
隨著老人年齡增加,大小便失禁變得越來越平常,這是因為盆骨處肌肉、韌帶和能夠使膀胱和腸道保持緊密的組織變弱,並且功能逐漸衰退。老人大小便失禁時,家屬應及時清理被糞便污染的衣服和被褥;保持室內的空氣清新,消除異味,定時開窗通風,為老人創造一個良好的休養環境。加強皮膚的保護,在臀下鋪一次性尿布並及時更換,減少皮膚刺激。
排便後及時用清水清洗肛門周圍和臀部的皮膚,並輕輕沾干,保持局部皮膚乾燥;可於肛門周圍塗凡士林或潤膚油劑加以保護。同時還要注意觀察局部皮膚變化和排便情況,注意觀察肛門周圍有無紅腫、破損或潰瘍等變化。若肛門周圍發紅,則塗以氧化鋅軟膏,以使收斂,並用軟紙或潔凈的舊布把雙側臀部隔開,避免相互摩擦,加劇創面的破裂。以下 措施 可以預防及改善大小便失禁。
1攝取足夠水分。每天飲用6~8杯水(大約2公升),維持一定的排尿量,以加強尿道的天然抵禦功能,有助預防尿道感染。此外,減少喝酒、咖啡、濃茶及汽水等利尿飲品,有助改善小便失禁的情況。
2預防便秘。宜多吃水果、蔬菜及高纖維食物,每天飲用適量水分,配合適量運動,可緩解便秘,改善因便秘引起的失禁情況。
3保持適當體重。過胖會增加腹部壓力,因此保持適當體重,有助預防壓力性失禁。
4養成良好排尿習慣。有小便失禁的患者可每隔2~3小時排尿,來訓練控制膀胱的能力,及提高患者對排尿的知覺。每次小便時應盡量排空膀胱的尿液。
5平時多作盆底肌肉運動。可加強肌肉的收縮力和控制力,以減輕失禁。
老年人卧床的護理 方法1.1 一般護理
卧床老人宜安置在光線充足的房間,保持房間內空氣流通,每日空氣凈化二次,室內布置淡雅合理,將老人的日常用品放在容易取放的位置,床加床檔,防止老人墜床。
1.2 心理護理
長期卧床的老人易產生抑鬱、厭世的心理,此類老人的護理重點應加強心理疏導和精神安慰。應(1)增加與老人交談的時間;(2)採用觸摸式護理方法;(3)鼓勵老人用樂觀的心態對待自己及身邊的事情。
1.3 飲食護理
老人由於缺少活動,使腸蠕動減弱,易引起胃腸脹氣、食慾不振、便秘,飲食上宜給予營養豐富易於消化的軟食和半流質,若患有糖尿病的給予無糖飲食,適量增加纖維素攝入,防止便秘,做到飲食規律,少食多餐。
1.4 康復護理
對患有老年性痴呆的老人,根據個人的 文化 層次、習慣、 愛好 ,採取個案化康復措施,著重加強記憶、思維能力的訓練,如每天讀書、看報、寫字,復述書中的內容,定時收看老年人喜歡的戲曲節目,對老人的近期遺忘症狀的恢復有一定效果。對肢體活動有障礙的老人,制定康復措施,幫助老人在床上被動運動和按摩,防止肌肉萎縮。
老年人卧床防治並發症的方法老年人機體抵抗力差,卧床容易出現各種並發症,造成病情加重,甚至導致死亡。
2.1 防止壓瘡?
長期卧床使身體的重量長期壓迫某處組織,使該處的皮膚、皮下組織長期得不到動脈血液的供給,導致組織缺血缺氧,易形成壓瘡,因此應保持老人床鋪松軟、清潔、乾燥、無渣屑,每日2~3h協助老人翻身,對受壓處皮膚進行環行按摩,動作輕柔,骨突處用墊圈,若皮膚出現壓瘡,及時處理瘡面,防止壓瘡進展,惡液質、癌症晚期的老人可採用氣墊床。
2.2 防止墜積性肺炎
由於老人卧床時間太長以及重力作用,會引起排痰不暢甚至形成墜積性肺炎。應積極指導老人做深呼吸,主動咳嗽,同時輕拍老人背部,以促進痰液排出,根據病情更換卧位姿勢,積極治療上呼吸道感染,保證營養水分的攝入,防止痰液粘稠。
2.3 防止靜脈血栓的形成
長期卧床使靜脈血液迴流減慢,老人血液粘滯度增加,易發生靜脈血栓,尤其雙下肢多見。每天給老人按摩機體肌肉,活動關節,以促進血液循環,同時鼓勵老人多做自主運動,注意觀察末梢血液循環,發生異常,及時處理。
2.4 防止泌尿感染
部分老人卧位時排尿不習慣,再加上膀胱肌無力,易發生尿滯留,繼發尿路感染。應保證老人每日足夠的攝水量,每晚用溫水擦洗會陰部,需導尿者嚴格按照無菌操作,注意觀察老人有無尿頻、尿急、尿痛及發熱症狀,如發現異常,應及時按醫囑應用抗生素。
C. 長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的長輩該怎麼照顧
1、老人的子女長期不間斷24小時在側,不得留老人一個人在家。如無法做到,就請專門護工,24小時不間斷,記得必須24小時不能間斷。2、隨時關注老人的大小便,可用[無線尿濕提醒器]檢測,以及准備老人的成人尿布。3、2天一次幫老人擦身以及翻身。4、如果老人會說話,及時傾聽老人的需要,完成老人的心願。5、房間放個收音機,讓老人可以聽聽。6、准備點易消化的食物給老人吃,多半都是糊類,和孩子一樣。因為長期卧床,沒有運動,身體機能會萎縮。7、按摩,多幫老人伸胳膊伸腿,多做點彎曲動作,防止四肢僵化。8、這個比較無情點:選擇適當的時候,讓老人立上醫囑,並找公證處或者律師證明,防止以後子女之間的經濟糾紛。
D. 生活中,長期卧床的老人應該怎麼護理
老人年齡變大後,家人都希望老人的身體能夠健健康康,無病無痛,有個幸福的晚年。但是老人的身體機能衰退,生病的幾率很大,難免會生病或者出現行動不便的情況。當老人失去自理能力時,很多家庭沒有足夠的經濟實力,請專業護理人員給老人護理,只能自己照顧老人。針對卧床不起的老人在家如何護理,普及以下5點護理知識。
建立舒適的居住環境
老人長期在室內,不能外出多走動,心情會受到影響,出現郁結的情況,這對老人的身體健康非常的不利。所以,為了讓老人有個好心情,家人要給老人建造一個舒適的居住環境,比如經常給室內通風,保證室內的陽光充足,平時可以在室內養些花,為室內增添更多的色彩,還可以經常放一些老人愛聽的音樂,都能起到調節心情的作用。
E. 老人長期卧床癱瘓在床怎麼辦
長期照顧卧床癱瘓病人的過程不能僅用麻煩二字來形容,而是一種慢性折磨。鄰居的母親因腦梗,癱瘓在床五年,後來皮膚上又患了鱗狀細胞癌。她基本上是在床上渡過的,在床上吃飯,床上大小便。由於鄰居是大孝子,非要回老家親自照顧母親。保證老人身邊隨時有兩到三人伺候。如果遇上老人住院,其他子妹還得過來輪流守護。為了讓老人少吃多餐,增加營養,家裡專門安排一個人負責買菜,做飯,每天給老人做五頓飯。專門負責給老人喂飯,喂葯,擦葯換葯,功能鍛煉,接屎接尿,幫助翻身,陪她看電視。晚上老公與他母親同住一屋,半夜起來喂水,換尿不濕,幫助翻身無數次,基本上沒法睡覺。老人住在樓上,五年沒出過門,沒下過樓。家人的全部精力都用在了照顧癱瘓的母親。三個人從早忙到晚,都沒什麼歇息的時間。尤其是到後期,老人病情嚴重了,連醫院都不願意接收。一天換無數次葯,換無數次尿不濕,身上皮膚癌症處都臭了,加上又沒有很完善的消毒方法,家裡惡臭彌漫。家人在這種環境中生活久了,也不停生病。更麻煩的是長時間照顧如此重病的老人,家人從身體到心理都已接近崩潰邊緣。五年時間也無法顧及自己的小家和家裡的孩子。過去的家庭子女多,尚且可以輪流照顧老人,現在大多是獨生子女,而且 社會 競爭壓力又大,如果家裡老人真癱瘓卧床,一個孩子能承擔得起這樣的重任嗎?看到父母所住養老院里,那些癱瘓的老人有專業人員護理,專業設備消毒,老人乾乾凈凈,沒一點味道。每天護理人員還把老人用輪椅推出來曬太陽,聊天,做 游戲 ,老人們過得快快樂樂的。看到這些老人,我們就在反思,老人癱瘓在床是送到護理更專業、更衛生的養老機構好?
F. 老人長卧病榻該如何護理
長期卧床老人需要做好飲食護理和衛生護理,還要做好口腔護理。
1、飲食護理:長期卧床病人有可能會引起長期慢性便秘,所以要做好飲食調整,適當吃些蔬菜和水果,比如菠菜、香蕉、火龍果等,促進腸道蠕動和消化,還要多喝熱水。
2、衛生護理:長期卧床有可能會引起尿路感染,保持生殖器部位清潔和衛生,勤更換干凈的內褲,勤更換干凈被褥,適當擦洗身體,預防產生褥瘡。
3、口腔護理:平常加強口腔保健,如果不注意口腔衛生,可能會滋生很多細菌,引起免疫力低下,產生局部感染或者潰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