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社區醫療養老保險服務中心
一、研究背景
我國面臨著相當嚴峻的老齡化挑戰,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60歲及以上人口為177648705人,佔13.26%,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118831709人,佔8.87%。以河北省為例,根據省民政廳的數據,未來全省老年人口將以年均3%以上的速度持續增長,到2015年,全省老年人口將達到1080萬,占總人口的15%。更為重要的是,未來一段時間是我省高齡人口增長速度最快的時期,80歲以上的高齡人口將迅速增加[1]。
經過幾年的探索和發展,居家養老日益受到老年人、政府和社會的重視。這種養老形式主要是以家庭為核心,以社區為依託,以專業化服務為主要服務形式,積極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充分利用社區資源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決日常生活困難。根據一項針對石家莊市老年人的調查,95%以上的老人希望居家養老,只有3.04%的老人有入住老年公寓的願望[2]。盡管目前我們需要在養老服務需要在明確核心功能和目標人群、強化內部要素呼應、開放運行機制等方面進行深入研究[3],然而我國城鎮「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服務為依託、機構養老為支撐」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正在學術理論和政府決策層面形成共識。
社會養老服務在實踐層面也取得很大進展。黨和政府重視養老服務機構建設工作,在社區養老服務機構建設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不少地方開展了在社區建立「老年人日間照中心」、「老年人一鍵通呼叫中心」等工作。在石家莊市《關於加快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建設的實施意見》中,計劃到2015年每個街道(鄉鎮)均建成一所示範性的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社區全部建成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實現街道(鄉鎮)和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基本覆蓋[4]。唐山市也不斷加大對「幸福工程」建設的抽查和督辦力度,全市共建成900多個居家養老服務站[5]。
然而,不論是在理論層面還是實踐層面,我們忽略了一個重要方面,忽略了從老年人的角度對問題進行分析和研究。在取得成績的同時,我們需要考慮這樣一個問題:老年人是該項工作的需求者和直接受益者,未來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建設應更多的聽取老年人的意見和建議。本文根據對石家莊市的抽樣調查結果,從老年人角度對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建設存在主要問題進行研究和分析,具有明顯的導向意義。
二、調查的基本情況
課題組利用2012年暑期的時間,在石家莊市選擇了長安區和橋區部分社區進行調研,其中長安區是石家莊市該項工作比較突出的縣(區)。本次調查共走訪了光華生活小區、歐華園、尚乘源小區、八家莊怡園、八家莊公寓等社區的74名老年人。由於大部分老年人視力不好,調查員與每個老年人都進行了單獨交談,調查調查問卷由調查員代為填寫,總共費時2個月。調查樣本能涵蓋老年人的基本情況。
表1調查對象的一般情況
項目
n(%)
項目
n(%)
性別
男
女
33(44.59)
41(55.41)
婚姻狀況
已婚
離異
喪偶
未婚
58(78.38)
0(0)
15(20.27)
1(1.35)
文化程度
大學及以上
高中或中專
初中
小學
未上過學
5(6.76)
14(18.92)
24(32.43)
20(27.03)
11(14.86)
子女個數
0
1
2
3
4個及以上
1(1.35)
26(35.14)
24(32.43)
14(18.92)
9(12.16)
從調查的基礎數據部分來看,主要反映出以下幾個問題:
(一)大部分老年人生活可以自理,但高齡老年人所佔比重在加大
本次隨機采訪的老年人平均年齡為72歲,其中60-70歲老人佔43.24%、70-80歲佔39.19%、80-90歲佔16.22%、90歲以上佔1.35%。在所有被調查的老年人中,僅13.51%是生活不能自理的。但是,我們注意到80歲以上的老年人所佔比重越來越大,並且,在這些老年人中,61.54%是生活不能自理的。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在所有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中,80歲以上老人佔了80%。
(二)有一半左右的老人沒有和子女一塊生活,獨居老人所佔比重值得關注
圖1老年人居住狀況分布
本次調查發現,有50%的老年人和子女一起生活,另外50%的生年人沒有和子女在一起,這其中包括39.19%的老年人和配偶一起單獨生活,另外有10.81%的老人獨居(一人生活),詳見圖1。
(三)老年人的收入水平普遍偏低
調查結果顯示,75.68%的老年人的收入來源依靠退休工資或養老保險金,月收入1000元以下的佔18.92%,1000-2000元佔32.43%,2000-3000元佔32.43%,3000元以上的僅佔16.22%。老年人的收入水平低於石家莊市發布的城鎮居民年2011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標准[6]。
面臨老年人較低的收入水平。我們在推進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建設的時候,必須考慮以上現實因素。為老年人,尤其是為那些生活不能自理、沒有和子女一起生活、收入偏低的老年人,提供個性化的、優質的、低價(或免費)的服務。
三、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建設面臨的主要問題分析
本次調查重點關注了老年人對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認知情況,調查結果並不樂觀。
(一)老年人對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知曉率很低
在調查過程中,調查人員向每位老年人都詳細介紹了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基本情況,並向他們宣傳這是一種在政府的倡導下,以社區組織為依託,利用社區內的資源,面向居住區內居民提供的、在家也能享受到一種多方面的養老服務。
然而,當詢問老年人「在此調查之前,你知道社區居家養老嗎?」只有1.35%的老年人表示了解這些情況,20.27%的老年人表示知道一點點情況,剩餘78.38%的老年人則表示根本就不知道。可見,當前大部分老年人根本就不知道什麼叫社區居家養老,也不清楚「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等類似的服務機構。
另外,當問及是否知道老年人「一鍵通」手機呼叫服務時,47.73%的被調查者表示「不知道」。這也從另外一個方面說明了居家養老服務知曉率偏低的問題。
知曉率偏低與很多因素有關系。筆者對這個問題進行了灰色關聯度分析,選擇「知曉情況」為參考數列,將知道社區居家養老的和知道一點點情況的均付值為「1」,不知道情況的付值為「0」。選擇「年齡」「收入」「性別」「是否獨居」「是否注重社會交往」為比較數列。「年齡」分為1-4個等級、「收入」分為1-6個等級,「性別」付值「1」(男)和「0」(女)、「是否獨居」、「是否注重社會交流」付值「1」(是)和「0」(否)。最後,計算了各個因素與「知曉情況」的灰色關聯系數。在後對數據進行標准化處理(z-score標准化)後,解析度ρ取0.5,利用灰色關聯公式的計算得出了系數結果,所有系數均通過關聯度檢驗,詳見表2。
表2知曉率與其它因素的灰色關聯系數
因素名稱
年齡
收入
性別
是否獨居
是否注重社會交流
灰色關聯系數
0.6540
0.7372
0.7022
0.7827
0.8182
從結果來看,老年人的社會性因素(例如「是否注重交流」、「是否獨居」)與知曉率之間的關系最強,其次是經濟性因素(例如「收入水平」),最後是自然性因素(例如「性別」和「年齡」)。這也就說明,越是注重社會交流,老年人對政策的了解程度也就越強。調查發現,那些注重社會交流的老年人,正是那些經常與人聊天交流、經常讀書看報、經常聽廣播的群體。造成知曉率低的重要原因可能在於政策宣傳不到位、宣傳不深入、宣傳方式不得當等方面。
(二)老年人對養老服務的使用率接近於零
當問及老年人「你所在的社區有沒有養老服務機構」時,幾乎所有的老年人給出的答案都是「沒有」。我們向老年人列舉了一些養老服務項目,包括生活護理、集中用餐或上門送餐、洗衣理發等清潔服務、陪同就醫或體檢服務、健身和康復、代辦事項、談心交流、讀書讀報、心理咨詢、其它。當老年人享受過哪些養老服務時,幾乎也是所有的老年人的回答都是「沒有享有過」。這個結果是完全出乎我們意料的!這可能與我們隨機抽取的社區樣本不夠多有關,同時也說明我們的社區養老服務機構建設還面臨更嚴峻的考驗和發展空間。
來自卓達物業公司的消息也和上述情況極為吻合,該公司下屬6個小區共為老年人引入了600餘項「社區養老服務項目」,然而,只有「入戶送餐」、「物業幫請保姆」等少數幾項內容引起較多老人關注,其他項目幾乎被打入「冷宮」,乏人問津。
另外,當問及是否使用老年人「一鍵通」手機呼叫服務時,100%的被調查回答「沒有使用」。這也從另外一個方面驗證了老年人養老服務的使用率極低的問題。
老年人對養老服務的使用率低的原因,除了這些服務普及率低、很少被老年人知曉外,思想觀念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目前的老年人還是比較傳統的,只要身體稍微硬朗的,都不依靠別人,而即使有需要解決的問題,也仍習慣於依賴家人,很少使用社區養老服務。
(三)老年人對不同養老服務項目選擇存在偏好差異
在調查過程中,當問及「在上述養老服務項目中,你最想得到得到或感興趣的養老服務是什麼?」時,老年人給出了不同的回答。結果顯示:關注度最高的四項,其關注度均超過了50%,從高到低分別是「陪同就醫或體檢服務」、「生活護理」、「洗衣理發等清潔服務」、「集中用餐或上門送餐」。這些服務項目基本上是基礎型的,其餘各項多為精神層面的,其關注度較低,依次為代辦事項、健身和康復、讀書讀報、心理咨詢、其它。
表3老年人對不同服務項目的偏好
服務
項目
陪同就醫或體檢服務
生活
護理
洗衣理發等清潔服務
集中用餐或上門送餐
代辦
事項
健身
和康復
讀書
讀報
心理
咨詢
其它
關注
度
82.43%
75.68%
68.92%
52.70%
31.08%
21.62%
12.16%
5.41%
9.46%
可見,基礎型養老服務受到較高的關注,而精神層面的服務項目關注度較低。在基礎型養老服務項目中,「陪同就醫或體檢服務」得到了老年人最高關注,這無疑為我們今後的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建設提供了方向。社區養老服務中心怎樣很好的與社區衛生醫療系統相銜接,是急需關注和研究的課題。
(四)老年人最關心養老服務中心的收費和服務質量問題
當問及老年人「你認為是否有必要在小區建立一個托老機構」時,89.19%的老年人認為「完全有必要」或「有必要」。當問及「在社區建立養老服務機構,你認為將會面臨哪些方面問題」時,93.24%的老年人認為是資金問題,錢從哪出,錢夠不夠,這是老年人比較關心的問題。
如果老年人決定享受社區養老服務,他們最關心什麼問題呢?調查結果顯示,同樣是93.24%的老年人認為是收費問題,收費的高低直接決定著他們的選擇。66.22%的老年人認為服務質量也是應該關注的問題。
養老服務中心在建設過程中,加大政府投資力量、多方引入社會資本,是符合老年人需求的,低收費和免費項目是未來發展的趨勢。養老服務中心在建設過程一味的追求經濟效益是不符合我國實際情況的,低收費和免費是否會引起服務質量的下降,這也是值關注的問題。
四、政策建議
(一)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
黨和政府在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建設中做了大量工作,並取得一些典型效果,這些經常在報紙、廣播、電視中被宣傳報道。但是,我們通過隨機抽樣調查發現,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在老年人當中的知曉率並不高,使用率更是接近於零。這從某種程度說明我們的宣傳工作應該進一步深入。
建議宣傳工作不能只停留在新聞媒體中,也不能是簡單的典型經驗介紹,要把宣傳工作引入到社區,到老年人身邊進行宣講。我省各地不同程度的加大了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建設力量,與此同時,要在社區多辦一些宣傳欄,宣傳居民養老服務方面的惠民政策,組織大學生利用暑期時間深入社區對此項政策進行宣講和解釋,把相關政策宣傳到老年人的心裡去。
(二)切實落實財力保障
由於老年人收入低,他們對一些收費項目一般是比較排斥的,所以免費項目和低收費項目應該是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重中之中,這也就意味著政府要在其中承擔更大的責任。
比如,石家莊市規定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設施購置經費由各縣(市、區)承擔,市級資金對市區按要求建成的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每所給予1萬元一次性建設資助,對建成的街道(鄉鎮)示範性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每所給予3萬元一次性建設資助。水、電、燃氣、取暖等費用支出,由縣(市、區)政府承擔。然而,縣域間的財力不平衡問題可能會影響到未來該項政策的實施進度。
我們建議,一方面,要切實抓緊和協調好了財政資金,這是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建設成敗的基本保證。另一方面,可以考慮對低收入特殊群體給予一定的補貼。比如,可以考慮在條件成熟的地方採用了「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對年滿60周歲的低保和重點優撫對象以IC卡的方式每人每月發放一定金額的補貼,以支付如理發、保潔、配餐、理療等上門收費服務的費用。
(三)引入社會資本,滿足老年人多層次需求
老年人的需求是多樣的、分層的。建議政府主導建立的養老服務中心應當以提供無償服務或低收費服務項目為主,比如醫療、護理、理發、用餐、文化娛樂等基本服務。而諸如康復、健身、代辦、心理咨詢等服務項目等可以以社會資本為主來解決,鼓勵民間資本拓展居家養老服務內容。
在提供的服務項目時,一方面,要避免超出老年人需求范圍和支付能力,把老年人的有效需求與服務商的引導性消費結合起來。逐步推動居家養老需求形成一定規模的市場,以加快居家養老服務市場化、專業化的步伐。要正確處理好養老服務項目經濟效益和效益之間的關系。
另一方面,結合老年人的現實需求,努力探索「社區衛生+社區養老」服務模式。調查結果未來,老年人對「就醫和體檢服務」具有很高的關注度,建議社區衛生院建設和社區養老中心要緊密結合起來,不僅要地理位置上要靠近,服務內容上也要相互銜接。
(四)抓好養老服務人員隊伍建設,強化組織體系建設
服務質量是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運行的「生命線」。本次調查結果顯示,老年人之所以不願意選擇養老院等機構進行養老,81.08%的被調查者認為是養老院的服務質量有問題,這也說明老年人對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服務質量也是有較大期待的,服務質量將直接決定老年人對這種服務形式的認同以及運行效果。
除了硬體設施能夠影響服務質量外,養老服務中心人員的素質問題成為另一個重要因素。當前,社會應當倡導和動員各界為老年人提供無償公益服務,政府應進一步加強社區工作,把養老服務中心人員隊伍建設當做一個系統工程來抓。引導更多的社會工作者加入到這個事業當中來,鼓勵在校大學生到養老服務中心從事志願者服務,引導高校畢業生到基層社區就業,把更多的養老服務崗位列入公益性就業崗位,落實編制和待遇,穩定人才隊伍;相關部門還可委託有關單位開展養老服務人員培訓工作。
最後,提高養老服務中心的服務質量,還需要完善養老服務的體系建設,這個體系主要包括養老服務的組織體系、規劃體系、運行體系和監控體系[7]。只有體系結構健全了,體系運行通暢了,需求得到合理滿足了,養老服務的質量才有可能得到保障。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Ⅱ 獨居老人調查報告
http://www.isud.com.cn/soft/lunwen/sort0886/down-11079.html
「獨居老人」調查報告
2008年2月,為有效開展「白發紅顏手牽手,五色陽光送溫暖」系列活動,在本地區隨機抽樣了69名獨居老人,針對老人的基本情況、老人子女的基本情況、子女看望老人的情況、老人獨居的原因、獨居的情況、業余時間安排以及少先隊員上門送溫暖的愛歡迎程度等方面進行了問卷調查,並進行了統計和初步分析,為活動開展提供參考依據。
在此感謝北蔡老齡辦的18位關愛員,由於他們的協助,本次調查才得以順利完成。
一、調查數據及分析
本次調查以記名方式展開,在北蔡地區1400多戶獨居老人中隨機選擇了69名。其中,男性老人29人,佔42%。女性老人40人,佔58%。
1、老人的基本情況
問卷的第一部分是掌握獨居老人的基本情況,各項數據如下:
......
Ⅲ 人口老齡化調查問卷,求一個詳細的,問題多點
人口老齡化問題調查問卷
性別:男女
年齡:
來自:城市 農村
1. 你是否關注過人口老齡化問題?
A、經常主動查閱相關信息 B、一般,偶爾關注一下 C、只是聽說過 D.從來不關注
2. 你是否關注過社會養老保險問題?
A、近期經常查閱相關信息 B、一般,偶爾關注一下 C、只是聽說過 D.沒聽說過
3. 你將來可能要負擔幾個老人?
A、0~2個 B、3~4個 C、5~6個 D、6個以上
4. 你可以接受的最低工資為多少?
A、1000`2000元 B、2000~3000元 C、3000~4000元 D、沒想過
5、你打算多少歲結婚?
A、22~25 B、26~30 C、30~35 D、35以上 E、單身
6、你打算多少歲要小孩?
A、24~26 B、27~30 C、31~35 D、35以上
7、你打算要幾個小孩?
A、1個 B、2個 C、3或3個以上 D、不要
8、你對生男生女孩有特殊要求沒?
A、沒有,男女都好 B、一定要男孩 C、一定要女孩
9、你認為中國就業難與人口過多有本質的關系么?
A、有必然聯系 B、有些關系,但並不是決定因素 C、沒關系 D、沒想過
10、人口下降會促進經濟發展么?
A、會,因為好找工作 B、不會,因為勞動力減少 C、沒有必然聯系
附件1:關於人口老齡化現狀下的社會保障的調查問卷
1. 您對於人口老齡化的問題了解多少?( )
A.一點也不了解 B.了解較少
C.基本了解 D.非常了解
2.您或您家老人是否參加了當地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障( )
A.參加了 B.沒有參加了
C.不知道有養老保障 D.知道但不願參加
3.您對當地的養老和醫保體系是否滿意?( )
A.非常滿意 B.比較滿意
C.有些地方滿意,有些地方不滿意 D.非常不滿意
4.當地政府是否為老年人修建了文娛活動場所或提供了鍛煉健身設施?( )
A.有,且非常健全 B.有,設施不完善
C.沒有 D.沒聽說過這回事
5.在當地有沒有企業或社會相關組織投資老年人事業?( )
A. 有,非常多 B.有,但比較少 C.沒有 D.不清楚
6.本地是否有專門為老年人服務的機構?( )
A.有,服務得很周到 B.有,但服務不周到度
C. 沒有 D.沒聽說
7. 您是否與老人居住在一起?( )
A.是,住在同一套房子 B.是,住在同一個村
C.不是,一個在農村一個城市 D.不是,老人住在養老院
8.您或您家老人的權益受到侵害時如何解決?( )
A.訴諸各類媒體 B.找法律仲裁機構解決
C.採取暴力手段 D.不解決,忍氣吞聲
9.您覺得對於老年人來說物質需求重要還是精神需求重要?( )
A.精神需求 B.物質需求
C.二者都需要 D.不知道,沒考慮過這個問題
10.假如你在外地,當逢年過節您怎樣表達對老人的孝敬之情?
A.回家看望老人,且給老人購買各種禮物 B.郵寄禮物給老人
C.給老人打電話問候 D.不聞不問,不管他
11.每一年,您給老人多少零花錢?
A.500-1000元 B.1000元~2500元 C.2500~5000元
D.5000元以上
12.關於進一步發展人員老齡化現狀下的社會保障體系,您認為哪些是行之有效且適合本地(多選)( )
A.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制度 B.倡導老年人大力消費
C.政府加大對於老年人的生活補貼
D.加大培養服務老年人的專業人才
E. 讓「年輕」老人照顧高齡老人
F. 利用機器人解決老齡人口護理問題
Ⅳ 可以幫忙填寫調查問卷嗎(關於空巢老人的)
工作任務重,長時間不著家,是不是已經很久沒有回去看望家中的父母了,雖然父母嘴上不說,但是心裡卻非常希望子女能抽出時間在家,多陪陪他們,其實父母要的並不多,只是簡單的陪著就可以。可是子女們忙啊,沒有時間,他們也不敢輕易的去打擾子女們的生活,即使心裡有不開心,會埋怨,可又找誰說呢?很多時候都是他們自己去解決,堅強,讓他們變得更孤獨,就這樣等著等著,社會上好多老人就在這樣的等待中,變成了「空巢老人」。
生活再忙,也要記住常回家看看,看看家中的父母,不需要帶很多東西,回去看看就可以,他們會很高興的。社會需要你,父母也需要你。
Ⅳ 空巢老人的調查報告與調查問卷
空巢老人的調查報告與調查問卷
在某些事情不明真相時,我們需要帶著創新精神去開展調查,最後用調查報告將調查成果展示出來。如何把調查報告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空巢老人的調查報告與調查問卷,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調查長安區空巢老人的目的
(1)隨著社會的發展, 我國的老齡化問題越來越嚴重,尤其是"空巢"老人的問題更是值得人們關注。他們有的沒有兒女,孤苦無依;有的想念自己的子女,卻可能遠隔天涯或因工作忙碌沒有在身旁;他們渴望溝通交流,卻找不到能夠訴說的對象;他們希望能夠融入社會,然而他們能做的越來越少。空巢老人孤獨、寂寞,生活中有許多困難與不便,需要獲得精神上的慰藉,需要得到社會的關注關愛。
(2)通過此次對長安區周邊社區空巢老人的走訪調查,能使我們提高自身的社會實踐能力,增強我們對空巢老人這一弱勢群體的認識與關注,提高我們自身尊老愛老的意識,更好的為我們身邊的空巢老人獻出愛心。
二、關於調查長安區空巢老人的背景及意義
(一)調查長安區空巢老人的背景
隨著我國人口生育水平持續下降和老年人口平均期望壽命不斷延長,我國人口年齡結構老化也日趨明顯,我國老年空巢家庭數量也呈上升之勢。所謂空巢家庭,是指子女長大成人後從父母家庭中相繼分離出去、只剩下老人獨自生活的家庭。可以預料,空巢家庭將逐步在我國城市地區成為主要的家庭形式之一。因此,我們需要了解長安區空巢老人的生活基本狀況,分析影響長安區空巢老人生活質量提高的因素,進而實現長安區的進一步和諧構建。
(二)關愛長安區空巢老人的意義
關愛空巢老人,是科學發展、以人為本的具體體現;是建設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是國家、社會、家庭和每個公民的應盡責任;是科學發展、以人為本的具體體現;是建設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是國家、社會、家庭和每個公民的應盡責任。孝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空巢老人的問題需要社會各界的關注,作為新一代大學生,我們更要起到帶頭作用,為社會奉獻自己的一份愛心,一份力量。
三、當前空巢老人生活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經濟條件相對較差
城鎮空巢老人生活條件相對好些,大部分的老人家庭靠退休金,10%左右靠社會救濟,9%左右為其它來源。而農村空巢老人收入來源少,經濟非常拮據,生活條件相對較差,他們的生活簡陋,穿的都是好多年前的衣服,吃的大部分都是自家種的糧食和蔬菜,平時也很難吃上一次肉,逢過年過節,人來客往,生活才有所改善。並且大多農村青壯年都外出打工,但無奈收入菲薄。
(二)身體健康狀況堪憂
在空巢老人中長年患病的比率高達70%—80%,雖然大部分老人都參加醫療保險,但報銷比例很低,到醫院看病又需要支付昂貴的費用,老人通常都是小病忍,大病拖,致使常年遭受疾病折磨。更多老人是怕給兒女添負擔,每次病痛發作,吃一些廉價的止痛葯,隱瞞自己病情不說,寧願自己受苦,也不願給兒女找麻煩。子女外出謀生通常是一年回來一次,也沒有太多錢給父母看病,往往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三)隔代教育心理負擔重。
如果僅僅照顧孫輩的生活起居,只是增加老人的生活壓力,增加勞動強度。但對小孩的教育卻增大老年人的心理負擔:一是因為老年人沒有足夠的精力教育小孩,二是老年人普遍文化程度不高,識字不多,無法輔導小孩學習。如果小孩比較調皮,老年人根本無法管教。同時,當前科技飛速發展,手機、網路等各種負面的信息都對孩子造成一定影響,不少老年人都對管理小孩力不從心。
(四)安全問題存在隱患
由於空巢老人年齡較大,行動不便,極易成為犯罪分子實施犯罪的對象。針對老年人的人身傷害、盜竊、搶劫、詐騙等違法犯罪行為也較多,使得老年人的人身安全和生活穩定受到一定影響。同時,一些老人身體素質差,身體狀況一旦出現危險信號,身邊又沒有親人在,很容易出事,每年空巢老人因心肌梗塞、腦血栓等急性病搶救不及時病逝的都有十幾至幾十例。
四、關愛長安區空巢老人實踐內容
(1)走訪了長安區部分社區,如鑫園小區、君悅花園、金堆城小區等,看望了這些社區的空巢老人,幫助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打掃房間、清洗衣物、為老人購置一些日常生活用品。陪他們聊天,散步,傾聽並了解空巢老人的內心想法。
(2)根據空巢老人的經濟狀況、日常生活狀態、健康與醫療問題、心理狀態、娛樂活動等方面做了問卷調查,共計18個題目。調查問卷共計100份,回收有效問卷100份,並且全部回收的問卷有效。問卷回收後,我對問卷進行了認真的整理和統計分析,對每個指標進行加總,並計算出各項比重。
五、調查長安區空巢老人的結果
經過對所有有效問卷進行統計分析、歸納整理,結果顯示他們面臨的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經濟沒有足夠來源,生活拮據。
調查中我們發現65%的空巢老人沒有收入,35%有經濟收入。他們的經濟收入很低,月平均收入普遍低於500元,而沒有經濟來源的空巢老人的日常生活費用則全部來自子女的供養。60%的空巢老人表示看病就醫是家庭支出最大項,空巢老人的消費水平相對較低,就事實而言,很多空巢老人的飲食都不能滿足身體營養需要,住所也十分簡陋。
(二)日常生活難以自理,行動不便
在被調查的空巢老人中,70歲以上的老人居多,佔了總數的1/3,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的生活卻越來越難以自理。在調查中顯示18%的空巢老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42%的空巢老人生活能部分自理,生活能完全自理的只有40%,而當他們需要照料時,他們的的子女大多在外地務工或定居,老伴也同樣年邁或纏綿病榻。
(三)心理孤獨難受,終日難以釋懷。
在本次調查的'時候我發現將近一半的老人常有壓抑、焦慮、煩躁感,沒有安全幸福、舒適滿足感,幸福指數偏低。所調查的社區中有室外活動場所的很少,只有少數規模較大的社區有比較完善的活動器材,所以老人的文體娛樂公共設施較少。他們平時的娛樂方式主要集中在散步、聊天、打牌。所以,空巢老人的精神壓力無處宣洩,導致他們心理缺乏安全感。從與子女溝通的頻率上來看,只有少數的空巢老人與子女溝通頻繁,因此空巢老人的情感慰藉較貧乏。
六、 體會
在這次社會實踐調查中,我感觸頗深,接觸了自己身邊的空巢老人,深切的體會了他們目前的處境;我也收獲了許多,我覺得不僅是完成了一次社會調查,更是從中獲得了一次品德的升華,還鍛煉了自己的實踐能力和社會交際能力。在今後的日子裡,我要讓身邊的人了解到空巢老人的難處,不讓空巢老人也成為我們父母的代言詞。許多大學生身在異鄉上學,不能隨時感恩自己的親人,但是我們可以把這份愛給更需要的空巢老人們,給這樣一個弱勢群體。讓我們相信,也堅信,祖國的明天會更美好!
空巢老人調查問卷
1、您的性別?
A、男 B、女
2、您的年齡?
3、您是否有老伴:
A、有 B、沒有
4、您之前了解什麼是「空巢」老人嗎?
A、了解 B、不了解 C、了解一點點
5、您每月生活費是()元。
6、現在您的生活有保障嗎?
A、有 B、沒有 C、基本保障
7、您生病了就醫是否方便?
A、方便 B、比較方便 C、一般 D、不太方便
8、看病有無醫療保障或優惠政策?
A、有 B、沒有 C、很少
9、您平常的生活中主要的娛樂方式是?
A、看電視 B、散步 C、打麻將 D、出去旅遊 E、無娛樂方式 F 、其它
10、你對現在的生活狀況是否滿意?
A、滿意 B、不滿意 C、一般滿意 D、比較滿意
11、您平時有沒有經常感到心情失落,孤寂,食慾減低,睡眠不足
A、經常 B、偶爾 C、從不
12、您現在對兒女最大的心願是?
A、保證父母的經濟來源 B、與父母多聯系
C、盡量選擇離家近的工作,方便照顧父母 D、其他
13、不能和兒女生活在一起的原因是?
A、經濟原因 B、家庭成員的關系處理 C、生活習慣 D、其他
14、你是否希望和兒女一起生活?
A、希望,可以享受晚年 B、不希望,不想拖累兒女 C、無所謂
15、您是否願意幫助兒女帶小孩?
A、願意 B、不願意 C、力不從心 D、無所謂
16、您認為政府和社會針對老人最應該做的是:
A、建立健全社會保障制度,讓老年人生活無憂 B、完善社會志願服務組織體系 C、豐富老年人生活 D、其他
17、您和外出兒女的聯系方式:
A、電話 B、書信 C、 不聯系 D、其他
18、您認為您現在的生活應該怎麼改善?提出您的建議。
空巢老人
空巢老人,一般是指子女離家後的中老年人。隨著社會老齡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來越多,已經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 當子女由於工作、學習、結婚等原因而離家後,獨守「空巢」的中老年夫婦因此而產生的心理失調症狀,稱為家庭「空巢」綜合症。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老齡化問題日益突出,其中「空巢老人」現象尤其引人關注。2012年10月29日,首屆全國智能化養老戰略研討會介紹,空巢老人比例很大,到2050年,我國臨終無子女的老年人將達到7900萬左右,獨居和空巢老年人將佔54%以上,空巢老人的養老問題,也再次引發關注。
2022年1月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中提出:健全基層黨員、幹部關愛聯系制度,經常探訪空巢老人。
;Ⅵ 老年人健康狀況調查問卷報告
我國正處於經濟社會發展結構轉型階段,人口老齡化表現出諸多不利特徵,老年人健康質量備受關注。下面是我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1
摘要:本文森大是關於就當前社會,老年人對自身常見疾病的不自知,通過開展講座的形式以解決中老年人常見疾病為目的的健康知識宣講活動,普及中老年人常見疾病的運動方式、營養知識,如耳鳴、眼花、膝關節疼痛等 。
關鍵詞:老年人 常見疾病:耳鳴,眼花 知識宣講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健康餓需求也越來越多,再加之中國的老齡化問題越來越嚴重,中老年人問題備受關注。我們團隊為積極響應關注民生的號召,開展了以解決中老年人常見疾病為目的的健康知識宣講活動,普及中老年人常見疾病的運動方式、營養知識,如耳鳴、眼花、膝關節疼痛等,提高中老年人生活質量,增強中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保健意識,減少就醫頻率,並且這次實踐我們想通過去社群及療養院用宣講與表演的形式 ,在讓老年人接受我們的健康知識的同時,帶去歡樂,我們在笑語中帶去健康。
一、健康知識宣講
一以知識結合舞台表演形式進行演講
以往都是專業人士教師、教授、醫生等開展健康講座,這次事由學生團隊宣講,充滿活力,熱情洋溢,可以傳遞更多積極的正能量;
1、中老年人常見疾病
1耳鳴
2眼花
3膝關節疼痛
4頸椎病
以往的健康宣講都是以「講」為主,形式比較單調,我們的宣講則是演講與表演、實操結合,通俗易懂;
1、經典歌曲演繹
1紅歌串燒:《閃閃的紅星》、《映山紅》
2經典電視劇主題曲:《敢問路在何方》
2、游戲互動環節
1、你畫我猜,送獎品游戲互動
二、探訪社群
一與老年人藝術團文藝互動
赴臨安文昌閣社群與文昌閣老年文藝團的成員們進行了一次文此睜豎藝表演的互動交流。
1、文藝互動節目
1學生跳唱類節目《幸福拍手歌》
2老年人藝術團經典越劇演繹
二社群志願者活動
幫助文昌閣社群繪制一份心願樹的海報和4塊黑板報。
2、活動主題
1心願樹主題:寫下老年人的微小心願,通過我們的努力讓他們的心願變成現實。
2黑板報主題:軍旅題材以及防火防災。
篇2
一、關於社群的各類概況
1老年人的生活現狀
老年人大多數願意與子女生活在一起,有部分老人有退休金,有部分老人依靠子女,還有的老人還在外工作,部分老年人生活靠養老金不夠,多數老年人認為醫療保障方面不夠完善,不過大家基本都對自己現在的生活持有滿意態度。
2社群居住條件方面
我們調查了幾個小區,科教新村小區則屬於比較老的建築,范圍比較小,陽光100則是比較高檔,並且設施建築都比較新,建築范圍較大,桃花坪小區則是普通化小區,況且我們組成員認為個小區內垃圾站點設定不夠多,因為老年人走路比較費力,所以應該多建些垃圾點,我們調查的三個社群能夠更明顯的反映出給類問題。
3老年人社群的設施方面
從所調查的社群來看,科教新村的基礎設施基本沒有,而陽光100社群基礎設施完備,桃花坪校區基礎設施基本還行,基本可以滿足老人的需要,我組成員認為老年人社群應當設有室內基礎設施,設些能夠讓老年人在下雨天也能的到鍛煉,最好室內的地面設定防滑地面,以免防止老人摔跤,還有社群內部設定休息的地方太少,因為老年人有時候走累了需要休息,並且社群在規劃時應當多設些鍛煉器材,這樣能夠保障老年人的身體得到鍛煉。
4社群綠化方面
從所調查的社群看,科教新村的綠化太少,幾乎沒有,陽光100綠化比較晚上,也很符合那裡老年人對空氣清新度的需求,桃花坪社群基本還行,老年人也持滿意態度,不過我組成員認為綠化是一個社群規劃很早明重要的一部分,它不僅使社群看起來美觀,而且能夠給老年人晨煉時帶來清新的空氣,讓老年人的身體更加健康。
5社 *** 通體系方面
從所調查的社群看,周圍各類交通體系較好,都比較符合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去各個地方,比如醫療點,超市購物,需要乘坐的公交都比較方便能夠乘到,但有些道路比較擁擠,這樣很容易擠到老人導致摔倒,所以建議規劃時盡量路寬些,但對此老年人都較滿意。
6社群周圍建築型別
從所調查的小區看,每個小區周圍環境過於吵鬧,經常半夜還有鞭炮聲,這樣就很影響老人的睡眠質量,建築型別多樣,桃花坪校區周圍則有學校,而科教新村比較靠近鬧市區。
建立分析圖表如下
二、社群規劃存在的問題
1從我們調查的小區來看,各個小區缺乏生活配套設施,老年人也需要有娛樂場所,室內娛樂健身設施缺乏,使老年人身體不能得到更好的鍛煉,。
2路面防滑設施不夠,在基礎設施旁應該更多的鋪設防滑路面,這樣能使下雨天老人也不用擔心出門會摔跤。
3從我們調查的小區看,科教新村房子較老,由於建房年代較久遠,房子的朝向不太好,朝陽性較差,並且周圍建築樓房過高擋住陽光,這樣有害老年人身體健康。
4衛生方面,新建後,垃圾桶減少了,我們認為有必要增加垃圾桶的數量,這樣能使老人更加方便的丟垃圾,而不用走太遠,因為老年人身體虛弱,行動緩慢。
5綠化方面,各個小區應加大對各種花草的種植,使綠化更加明顯,而且顏色搭配上需要讓人看著舒服,這樣有更多的綠化能夠讓老人感受到濃郁的氣息生活。
三、老年人的需求
1有些老人需要更多的基礎設施,而且需要更加的完善,可以讓他們更好的充實自己的老年生活。
2有些老人需要更多的綠化,這樣能夠讓他們呼吸新鮮的空氣,使得身心更加健康。
3有些老人需要小區內的路線能夠多些,能夠讓車和人走不同的路線,這樣能夠使他們出行更加安全,便利。
4有些老年人需要社群內設有他們自己活動的場所,以便於他們互相交友,並且能夠在晚上也能活動,使得一天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現在老年人口越來越多,我們需要加大對老年人照看的步伐,給他們更多的優惠政策,在居住方面給他們更好的環境,關愛老年人,從他們生活的社群著手進行改善,應該更多的為老年人著想,為老年人創造更好的生活居住條件,在社群各類基礎設施規劃上盡量做到讓老年人能更好的得到身體鍛煉,讓老年人能安享晚年。
篇3
一、老年保健食品消費需求旺盛
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花錢買健康」似乎成了老年人深信不疑的觀念,保健品被老年人捧為「保健祛病」良葯,吸引無數老年人紛至沓來尋求「保命葯」。被調查的30位老年人中,有18人購買過保健品,占總人數的60%,其中目前仍在購買或食用的有12人,占總人數的40%;8人明確表示不會購買保健品,4人持觀望態度。購買保健品的18人中,六成老年人對目前食用的保健品療效不太滿意,三成老年人持中立態度,一成老年人認為治病效果較明顯。在購買保品的18人中,花銷過萬元的8人,花銷過千的6人,花銷百元以上至千元以下的4人。被調查的30人中,九成老年人認為保健品市場管理混亂,亟待規范整治,確保保健品消費市場良性運轉。
保健品市場混亂,負面效應強烈,為什麼老年人仍然對此熱度不減呢?究其主要原因為:
一是多數老年人對保健品廣告宣傳深信不疑。保健品生產商和推銷商會藉助廣播、電視、網路、報紙、租場地、街道宣傳欄、鬧市撒廣告等多平台全方面廣泛宣傳,利用名人效應、專家講座、優惠促銷、親情服務等手段吸引消費者。在這種「狂轟亂炸」的廣告氛圍中,一些老年人的心態由不信任轉變為懷疑,再由懷疑轉變到深信不疑。被調查的30位老年人中,八成以上的老年人定時收看地方衛視營養專家保健品講堂,九成老年人知曉黑龍江省廣播電台某頻道宋某、於某專家養生講堂。六成以上的老年人表示會繼續收聽收看營養保健節目,會按照專家建議繼續購買保健品,但只有一成老年人認為保健品療效明顯。
二是老年人痴迷保健品源於滿足其多重心理需求。一是保健治病心切。多數老年人經過大半生的辛苦勞作,在步入老年後身體機能老化,患有各種慢性疾病,在葯物治療效果不明顯的情況下,他們會選擇購買保健品來輔助治療,緩解心理壓力。二是從眾、攀比心理。老年人一般對於新生事物的辨別能力不是特別強,比較容易接受別人的心理暗示和受周圍同伴行為的干擾,產生盲目從眾和攀比心理,大家都買我就得買,你買多少錢的,我不能比你買少,結果購買的保健品多數很難達到廠商宣傳的效果。三是排解心中孤獨。很多家庭,老人和子女之間關系獨立,因子女們正處在事業爬坡階段,生活負擔重、工作責任大,他們有什麼苦惱也不便向子女傾訴,常以聽聽保健節目、參加保健產品講座會或到保健品店體驗等來排解內心孤獨或尋找溫暖,經過廠商的進一步「洗腦」,他們會無意識地購買一些保健品。
二、保健品市場亂象危害老年人身心健康
我國於1997年實施的《保健品食品管理辦法》明確界定,保健食品系指表明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適用於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調節機體功能,不以治療為目的一類食品。而多數商人都要擅自誇大保健品的食用效果,抬高銷售價格,這不僅嚴重地擾亂了正常市場秩序,還讓老人付出高額代價,耽誤了病情,危害老人們的身心健康。
一保健品市場混亂,老年消費者上當受騙屢見不鮮。據被調查者反映,近些年常有保健品推銷商來黑河,在市區中心位置租用臨時場地搞促銷活動,他們會藉助廣告宣傳、現場推介、名醫義診和贈葯等活動,博得老年人的信任,誘導老年人購買其價格不菲的保健品,獲取高額利潤。被調查者中,有10人曾經買過此類保健品,其中6人購買了千元以上的保健品,4人一次性購買上萬元的保健品,因購買的保健品堆積如山,不得不用三輪車等工具運回家中。調查的10人中,只有1人認為購買的保健品有療效,5人服用期間因身體感覺不適而停用,4人認為完全沒有效果,只有10%的人認為有效果。之前他們多數人購買過廣播、電視、網路上宣傳的其他保健品,雖然反映平平,但還是屢試不爽。
二保健品價格昂貴,掏空部分老年人的養老金。保健品總體價格昂貴,少則幾百元,動輒上千,個別的上萬,甚至幾萬元,遠遠超出了本身所應有的價值。被調查者中有一位是退休環保工人,月收入不足2000元,平日里省吃儉用,節衣縮食,不捨得浪費一分錢,但對購買保健品卻從不吝嗇,幾乎花光了自己所有的積蓄,先後三次購買了近萬元的保健品,服用一段時間後治療效果不明顯,感覺受騙了,對保健品療效產生一些懷疑,但心裡仍渴望遇到真正管用的保健品。另一位被調查的老年人介紹,為了達到保健品治療效果,在服用保健品的期間,廠商會向他推薦了一套有輔助治療功能的保健器械,配合治療,這套器械花費近三萬元,使用了近兩個月,沒有感覺到任何療效。
三盲目信任保健食品易耽誤病情,還會影響家庭和諧。多數老年人對保健品市場存在一定的認知障礙,習慣性將保健品等同於葯品,廠商正是利用老年人相信保健品可以治病這一盲區,故意誇大宣傳療效,欺騙老年人陷入消費誤區。被調查者中,八成以上的老年人只信商家的宣傳內容,並不知道真正的保健食品有標志藍帽子圖樣、批准文號及食用方法,個別以治病為目的的老年人,由於長期盲目服用不適宜的保健品,往往會加重病情,耽誤了最佳治療時間。三成老年人反映在服用某品牌的保健品後明顯感覺身體不適,老病沒治好卻又添新病,讓他們苦不堪言,有的老年人因購買時怕兒女阻撓,沒有告知他們,服用後效果差又怕兒女埋怨,為了避免家庭矛盾,他們多數會保持沉默。
三、規范保健品市場刻不容緩
一各職能部門應加大執法監管力度。消協應加大轄區內保健品廣告宣傳的監督檢查力度,對臨時租用公共場所搞專家講座、街道散發傳單、隨處張貼小廣告等廠商加強監管,對虛假、誇大宣傳保健品功效的商家按有關法律法規要求嚴肅查處,以絕後患;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加大保健品安全監督檢查力度,嚴肅查處制售假劣保健品等違法行為,並藉助廣播、電視、報紙等媒體給予曝光,公布假冒保健品名單,提高消費者警覺性;及時受理老年消費者舉報投訴案件,幫助老年消費者對提高保健品的認識和識別能力,以防上當受騙。
二嚴厲打擊利用廣播、電視、網路等媒體的虛假宣傳。嚴格審查涉及老年保健品廣告宣傳內容,尤其是以醫生、專家、患者等形象做療效說明的違規宣傳,對存在誇大誇張宣傳效果,誤導公眾消費的虛假宣傳應立即責令停播或遮蔽,並追究相關責任人的法律責任。
三提高老年人的識別能力,學會自保。引導老年人在購買保健品時,應讀懂保健品的標簽和說明書,認清該產品的保健功能,並依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對症下葯」;一定要到正規、有證照、信譽好的商家購買保健品,注意保健品的外包裝上是否有批准文號、生產日期等;平時還要多了解健康知識,參加由正規醫院組織的活動,對於保健品廠商組織的保健講座,應謹慎參加。
四給老年人營造一個舒心的生活環境。老年人更需要家人的理解和社會的關愛,作為子女應該多關注老年人的情感需求,盡可能抽出時間常回家看望老人或致電問候老人。社群是離老年人生活最近的基層組織,應積極協調 *** 盡力為老年群體提供休閑、娛樂場所,開辦健康知識講座,引導老年人選擇正確的健康消費,讓老年人的生活更加幸福。
五新保健品管理辦法應盡早出台。我國1997年6月出台的《保健品食品管理辦法》一直沿用至今,已經難以適應復雜多變的保健品消費市場發展需要,國家應盡早出台新保健品管理辦法,建立健全管理細則,明確分工,落實責任,提高職能部門執法能力,更有效地打擊違法違規行為,保障人民人身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穩定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