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通用英語老師聽課個人心得範文6篇
英語老師聽課個人心得1
前不久,我參加了____年秋小學英語教材培訓,聆聽了教研室劉相前老師的講座,觀摩了幾節英語課,我受益匪淺。通過學習,我有以下感受:
一、英語教師必須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作為一個小學英語教師,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我們首先應規范學生的書寫習慣,要從學字母開始,要讓學生認識什麼是書寫體,什麼是印刷體。在書寫的時候,胸要離桌子一拳頭,本子要成10°角;其次,要有準確模仿的習慣,大膽開口的習慣,把英語作為一種交際工具,還要有及時復習的習慣;最後還要養成勤於積累,實踐的習慣。只有這樣,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養成了,才能對英語學科感興趣,才能願學,樂學,善學。
二、英語教師必須具備扎實的基本功
作為一個小學英語教師必須要有聽、說、讀、寫、畫、唱、跳這些基本功。這次,我聽了幾節研討課。這些老師們都具備了扎實的基本功,他們的教學方法也令人耳目一新,值得我們學習。特別是實驗小學張麗執教的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認讀數字課教學。在教學中,張老師注重了知識的積累和拓展,注重了學生學習策略的培養。為了幫助學生巧記單詞,她首先引導學生分析相同的讀音單詞,幫助學生認讀新單詞。閱讀中的任務設置也很到位,閱讀時採用了略讀和細讀。在這節課中,老師充分體現了閱讀課特點,引導學生進入話題,幫助學生化解了重難點,指導學生掌握了閱讀技巧。張老師在這節課中,也注重圍繞故事情節展開教學,注重創設情境,讓學生感受語言,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語言,可見老師一系列基本中很過硬,這節課讓學生學得輕松學得愉快。
還有城陽二小的唐文青老師執教的Mole 5Unit1的一節課,也讓我開了眼界。唐老師課堂教學技巧嫻熟,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教學風格,為了突破重難點,老師運用了搶答的形式,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老師自製了鍾表,讓學生在學中玩,玩中學,愉悅了課堂,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三、理念和思想的更新
通過這次培訓學習,還使侍州我們明白了應該樹立終生學習、終身培訓的意識,不斷更新觀念,勤於學習,與時俱進。隨著經濟國際化全球化的發展,英語詞彙的老鍵蔽不斷更新,社會需求對英語教師的口語、語音、技能等水平要求會越來越高,如果教師不注意加強自身的學習,勢必會被動挨打,還誤人子弟。
四、自身英語能力的提高
這次培訓,領導、老師根據我們學員的實際情況,給我們安排的一些提高自身英語能力的課程,如精讀,讓我們重溫了以前學過的一些語法知識;還有語音課,謝老師准確的發音讓我們佩服,他對每個音素的生動講解讓我們對牢記在心;學院還請了外教給我們上課,讓我們感受了標準的英語口語,掌握的了一些基本的口語交際;在這一個月里,我們不管是英語口語、語音、語調,還是聽力、書寫都有了很大進步。
英語老師聽課個人心得2
3月16日,我校全體數學教師到育才學校去聽課學習。我聽了兩節數學課,真的是感受頗深,受益匪淺,讓我充分領略了課堂教學的無窮藝術魅力。現就這次學習談一談自我的點滴體會。
一、收獲
1、出去聽課比在學校閉門造車受益要快要多,要來得直接。
2、真實——課堂教學就應追求的境界
在我們的觀摩課教學中我總是覺得雕琢,事先准備的痕跡太過濃重,我自我的體會就比較深刻,當然我所說的並不是不備課一點准備都沒有,而是不就應把每一句話每一個答案都要事先給學生灌輸,害怕再作課中出現紕漏,我以前確實就有過這樣的顧慮,因此當一節課在我不停的灌輸給學生,然後在作課時,就覺得我的每一句話,學生的每一個答案都是准備好預設好的,而不是適時生成的,雖然按部就班成功的完成了一節看似完整的課堂教學,其實卻缺少了真實性,多了幾分亮余虛假。聽了兩位教師的課後,我覺得在教學中他們做到了真實的教學,首先教師為學生創造廣闊的思維空間,使學生暴露思維的真實,例如六年級的那節課,在他的教學中沒有一種固定的答案,而是拓展了思維的空間,這樣學生的思維很活躍,即時生成的答案各式各樣,讓人找不到雕琢的痕跡,很真實。其次,學生暢所欲言,讓學生凸顯個性的真實,
3、情境——創設貼近生活的教學情境是課堂教學有效的手段
我記得朱樂平老師說過教學情境的設置應注重來自於生活,並不是每一節課都要設置與生活緊密結合的情境,而是盡量貼近於生活,這樣學生學習起來便於思考操作,同時也能在生活中加以應用。個性是像我們學校的學生更要注重與生活實際的結合,因為我們的目標就是要讓學生透過學習掌握解決生活中出現的一些問題的手段方法,掌握技能。所以情境的創設需要我在生活中教學中多觀察,多思考,多操作。
4、三維目標的整合——課堂教學的更高要求
我們的教育觀點從最開始的注重教書對學生知識的傳授,到提倡育人的重要性,我們的觀念都有了逐級的改變,那麼此刻課改又提出了「三維目標的整合」,所謂的「三維目標」就是:「知識與潛力,過程與方法,情感道德與價值觀」,要求教師在教學中盡量做到這三個目標的整合,而且是「品之有味,尋之無跡」,如在三年級數學課的教學中,她透過教學讓學生體會到了,不一樣的事物從不一樣的角度去看去評定都會有不一樣的結果和答案,那麼做人就是這樣我們不就應以一種標准去看待我們周邊的人、事,我們要從多角度去思考一個問題,所以這節課就是在這樣的看似在作練習的過程中,讓學生透過學習知識,提高了學生分析決定事物的潛力,同時也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做到了「三維目標的整合」。
英語老師聽課個人心得3
我校於4月29日開展了以「關注未來,共建和諧」的聽評課活動。通過這次活動,使我深刻感受到了小學課堂教學的生活化、藝術化。聽了其他兩位位老師的課,被他們上課的那種激情所感染,在課中老師先用情感開啟了學生的思維。他們不只是授課,更是與學生心靈的溝通,用自己的那份熱情喚起了學生的求知慾,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積極配合,探討問題,課堂效率很高。高春霞和高廣輝老師的數學課,讓我體會到課堂教學的靈活性、靈動性、老師自上課至課終,老師始終圍繞學生運轉,學生一直環繞老師運行。老師對學生並沒有過多的限制和束縛,學生的想像、討論、聯系是自由進行的,學生占據了課堂的主陣地,但是,學生沒有脫離軌道,沒有脫離教師精妙設計的運行軌道,教師充分「放」了學生,學生充分「離」老師,而結果是圓滿的,成功的,學生學到了知識,教師達成了「傳道、授業、解惑」的天職。
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學語言更是一門藝術,誰能將它演繹得好,就能抓住學生的心。當我聽著這兩位教師的課時,我想教師的語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深入學生的心靈深處,高廣輝老師在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這一課時,他讓學生一邊觀看圖片,一邊聽老師的講解,聲情並茂的語言喚起了學生的思緒。高廣輝老師和藹可親的語言,為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奠定了基礎。老師課堂語言簡潔,准確,她用自己的揮灑自如的語言引領著學生,把學生的思路引向了更高層次的探究世界。彰顯出精湛的功底和高超的教學智慧。這幾位老師都聯系實際生活來教學,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她們的課真正體現了寓教於樂的教學理念。
通過這次聽課活動我對新課改有了更深的認識。教學改革就是創新,觀念的更新是教育生存和發展的前提,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要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認真學習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學先進經驗。
2、努力開發多方面的教學資源,豐富教學內容。
3、上課時大膽放手,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以上是我在聽課中的一點體會和心得,我要在學習訴基礎上更加努力的雲鑽研教學,做到能與學生聯成一片,使自己的教學得到長足的發展。
英語老師聽課個人心得4
初中青年英語教師聽課活動已經圓滿結束,這次活動為我們教師業務素質的提高提供了一次不可多得的學習機會。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我深受啟發,每一節課都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借鑒的東西,真可謂受益匪淺,下面就談談我在英語方面的一點聽課感受:
一、教師自身的良好素質是上好一堂課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證
在聽課中,我發現優秀的教師都有幾個共同特點:
1、口語流利,發音準確。只有做到這一點,才能保證孩子對課程的理解,才能保證孩子學到正確的知識,地道的語言;
2、善於利用多種手段輔助教學,使孩子接觸到的知識更立體,更直觀,更生動;
二、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這是新課標的重要特點,也是素質教育的要求。通過聽課我發現教師的教學理念都發生了轉變,都樹立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把整個課堂還給了學生,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注重主體參與,教學中互動模式多樣,多採用小組競賽的模式或創造一個語境,讓學生展開聯想,激起了學生們對英語學習的興趣,營造了寬松,民主,和諧的教與學的氛圍,讓學生真正成為了課堂的主人。
三、課前互動是一個很關鍵的環節
在這次聽課中我發現課前老師和學生互動的較好的,課堂都比較成功,老師們大多數從自身的生活著手活躍課堂氣氛,得學生們的喜歡。
四、課題的引入與各教學環節之間的銜接是課程設計的重點
我認為大多數的老師在這一點上做得很到位。課程開始後,從單詞的講解,到聽力練習,再到對話討論,一環扣一環可以說銜接得非常自然,學生們都能很好的理解,並且在每一環節和環節之間的過渡中都在反復應用本節課的語法重點,很多老師還打破常規,大膽創新,改變課本原有的思路,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通過這次聽課,我開闊了眼界,讓我深切的體會到了緊迫感,認識到了自己的局限。同時我對自己也提出了許多問題去思考,怎樣讓自己的語言更優美?怎樣讓學生喜歡上課?怎樣培養學生的能力?相信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一定能拉近距離,不斷進步。
這為我們英語教師的業務素質的提高提供了一次不可多得的學習機會。通過這次聽課,我覺得在教育教學方面收獲很多。雖然這13節優質課的水平不一,風格各異,但每一節課都有很多值得我學習借鑒的東西。
英語老師聽課個人心得5
在兩節優質課中,教師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每一節課,每一位老師都很有耐性的對學生有效的引導,充分體現「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老師們的語言精煉、豐富,對學生鼓勵性的語言十分值的我們學習、在思想教育方面,這些教師都處理的比較好,自然真摯的情感流露感染了學生和聽課的每一位學生及教師。看到任欣和初艷麗兩位語文老師氣定神閑,信手拈來,不時激起一個個教學的浪花,不僅令學生陶醉、痴迷,更讓我連聲贊嘆。從中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
1.發音標准,教態自然。一節成功的英語課,首先要使學生們喜歡上你的課,覺得課有所學。這就要求教師在舉手投足間表現出一種大度和自然。
2.小組活動氣氛活躍,學生參與度高。大學生們熱情有活力,運用各式各樣的活動形式及獎勵方式來激起孩子們的競爭意識,是孩子們努力參與到課堂中來,積極表現。
3.激趣訓練形式多樣。教師的基本功扎實,用歌曲、畫畫、游戲等形式導入或訓練,是孩子們能夠在學中玩,玩中學,真正的寓教於樂。
4.創設情境教學,將英語運用到生活中來。在教授how do youfeel一課時,教師創設不同情境來導入不同心情,同時讓孩子們用肢體語言表示,充分展示了其掌控課堂的能力。
5.但是總體來說,實習生教學經驗不豐富,教學過程邏輯性不強,重難點不明。這就需要在備課過程中,有這充分的.准備以及足夠的材料。
6.其次,在小組活動的組織過程中示範不夠。孩子們在還沒有明白活動方法時,就開始活動,顯得有些混亂,而且會耗費教師較多的時間去補充和說明。
7.課堂語言不夠干練。一個簡單的知識點,也許一個肢體語言和幾句簡單的表達學生就可以明白,卻使用了大量漢語解釋,反而顯得重復啰嗦。
當然,這些毛病可能我們也有。在以後的教學活動中,我們不僅要努力思索自己的教學方法,還應多參與這類型的聽課評課活動,在對比中求進步。
英語老師聽課個人心得6
通過聽課,我受益匪淺,讓我近距離地領略到每位教師的教學風格,深厚的教學功底,及精湛的教學藝術,雖然每節課的風格各異,但每一節課都有很多值得我學習借鑒的東西,通過這次聽課,我覺得在教育教學方面收獲很多,下面是自己的一點心得。
一、情境的設置
每節英語課都採用多種形式創設情景和充分利用英語教學本身的真實情景進行教學。諸如,採用實物、卡片、圖畫、簡筆畫、錄音、投影、身體語言、電腦、多媒體以及利用英語本身和上下文創設情景傳授英語基礎知識,進行基本技能訓練和交際活動。在情景中理解語言知識和內容能使難點化易,在情景中講解語言知識能突出重點難點;在情景中進行操練能提高學生實踐能力。課文內容通過導讀,清晰易記,能加速理解、記憶和交際的進程。在情景中對話交際能促進思維的條理化、邏輯順序化,有利於提高口頭理解和表達的正確性和流利性。
二、恰當的導入,自然的過渡
這幾節課,我是以一種欣賞和享受的心情聽完的。導入的自然,過渡的簡潔而不留痕跡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知識
教師都重視在操練中講解英語語言知識,在情景中進行精講多練,培養學生扎實地掌握和運用語言知識。語言知識是指英語語言的音、詞、句、篇的結構和意義以及詞形變化和選詞造句的語法規則。利用各種直觀手段講解英語語言知識,能突出重點難點,注意難點化易。採用match words方式講解新詞語,既精煉精確、省時、易於理解詞語意義,又可避免單詞開花,形成教師一言堂的弊端。教師利用圖片、投影,採用問答式的方式邊練邊講知識,生動有趣,能加速理解的過程,教師重視通過板書和在多媒體投影等創設的情景中對語法知識進行點破和歸納。
四、交際
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交際的能力作為目的要求、教師都能運用已學英語知識,特別是剛學習的新的語言材料,使新舊語言知識相互整合,並聯系學生實際或通過想像創設的情景,完整地進行語篇的思想交流。這樣既交流了信息,拓寬了思路,解決了問題,又培養了用英語進行創新的交際的能力。
五、過程
教師都很注重優化課堂教學過程。首先,教師通過真實的或創設的情景使學生理解所學的新的語言知識,再在理解的基礎上通過技能訓練和交際活動鞏固所學語言知識,並使語言知識轉化成技能,然後在新的情景中通過對子和小組活動靈活運用所學語言知識達到掌握聽說讀寫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的目的。優化課堂教學過程具體體現在能貫徹多信息、快節奏、高密度和勤反復的原則上。教師採用實物、圖片、錄音機、、電腦、多媒體等手段創設新的語言情景,多渠道地給學生提供英語信息源和大量的信息,拓寬視野,從而激勵學生學習英語的強烈興趣,積極主動參與各項學習活動,同時也避免了英語教學總是圍繞著英語課本轉和機械操練,重復老內容,缺乏信息的新鮮感,以致造成學生注意力渙散,思維遲緩,產生被動消極情緒,失去學習興趣,學習退步的後果。
1、快節奏
教師大都用正常的英語語速進行教學,教學環節嚴密,各環節和各種操練和交際活動間的交替自然緊湊、快捷,從播放音樂或英語歌謠導入直至課的發展、高潮、結束富有節奏感。明快的節奏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
2、高密度
課堂教學要求學生參與英語操練和交際活動的人多、面廣,實踐的內容量大。一堂課內幾乎每個學生都能參與英語操練和交際活動。加強小組活動形式以增加學生實踐的面和量,也成了每節課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3、勤反復
教師能重視在新的情景中採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重現和運用所學語言知識,並使知識不斷獲得鞏固,聽說讀寫交際的能力不斷獲得發展。
六、教師
教師都具備以下良好的素質:
1、正確的語音語調;
2、具有扎實的`英語基礎知識,能熟練地運用英語組織課堂;
3、英語詞語豐富、語言流暢;
4、教態自然,和藹可親,表情豐富,儀態整潔、瀟灑、輕松、愉快、活潑、穩重、振奮、激昂、情意交融。
5、有靈活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遇驚不亂,應變能力強,富有教學藝術性。
6、善於利用多媒體等教學手段創設生動活潑的語言情景。板書設計整潔美觀,主題突出,形式多樣,設計合理。
總之,作為老師不僅僅要認真地上好每一堂課,還要在這個「好」字上下功夫,怎樣才能上好課,怎樣才能上出讓學生喜歡的課?怎樣讓自己的語言更優美,讓自己的學生更喜歡?怎樣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要多琢磨,要多學習,把所學到的用到教學中去。要走出自我這個狹窄的區域,走到藍藍的天空下面,那麼我們所看到的必然是明媚的藍天!
『貳』 英語教師課後教學反思
現在很多教師會從自己的 教育 實踐中來反觀自己的得失,通過教育案例、教育 故事 、或 教育心得 等來提高教學 反思 的質量。下面我給大家帶來英語教師課後教學反思,希望大家喜歡!
英語教師課後教學反思1
教學反思對於教師來說是一種有益的思維活動和再學習活動。教學反思是教師成長的必要條件和有效途徑;教學反思位教師的成長提供了可能和內在動力;教學反思有助於教師提升教學 經驗 ,並將其升華為實踐智慧。那麼,如何通過教師的教學反思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在成長過程中該如何進行反思呢?
1、思想和認識上要做好准備;
2、不斷積累具體經驗;
3、認真分析和討論問題所在;
4、積極驗證,這樣才能使教學反思活動更加順暢地延續和循環。
一、反思教學經驗
回顧從教十二年,我對課堂教學這門綜合性的復雜藝術感觸最深的一條是:既要教書育人,又要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知識當然重要,知識就是力量;但還有比知識本身更重要的,那就是教會學生認識自我,學會學習,學會求知。課堂教學有三個層次:一是知道教什麼,傳授書本知識。二是知道怎樣去教,運用一定的 教學 方法 和技巧進行課堂授課。三是知道為什麼這樣去教,做到每一個教學活動的設計都要符合什麼樣的理念和原則,有很強的目的性,培養了學生什麼的能力,是學生獲得了什麼樣的體驗和經歷。我的課堂教學也經歷了這樣三個層次。經常反思讓我覺得每天都在成長,每天都在進步,每天都會有新的發現,新的啟發。
我的課堂教學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得到了較大的提高:
一是不斷更新教育者手教學理念,與時俱進,追求真理。這不等於傳統的教育方法與理念不好,相反,我更是認真實踐傳統外語教學中一些秀做法。而對於較為流行的一些做法更要認真探索,用好其中的核心理念,向他人虛心學習。還要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學會分析判斷,不保守,也不要盲從。
二是切實樹立課堂是學生的課堂的觀念。從理念到教學行為上努力實現「自主、互助、高效」學習型課堂。
三是大量閱讀,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教書者,更要大量讀書。從教育理論方面的專著,到英語教育期刊;從高等教育專業書籍,到教育語專業書籍、期刊、報紙;從各類人文學書籍,到各類大小教育報刊等等都要廣泛涉獵。
四是英語教學要培養學生用英語思維的能力。每種語言都有自己固定的表達習慣,要想讓自己的英語能夠說得出,學的知識用得上,就要按照目 標語 的表達結構和習慣去思考,去表達。從一開始簡單的語言結構、功能項目開始培養,並且要高度重視語言知識的積累。多創造更為真實的語言環境,讓學生進行有意義的'練習。
五是要培養學生創造思維的能力。如何去培養?首先是拓寬知識領域。必須要掌握牢固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還要留出更多的時間攝取課外知識。其次,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潛能。把學生當成認識的主體,並充分發揮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作用。教師必須從教學內容,組織形式,教學方法的選用上下功夫,使自己的教學藝術達到引人入勝的境地,從而更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認識興趣與創造慾望。最後,要激勵探索求異思維。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一方面,引導學生經常關個角度看問題;另方面,引導學生廣泛聯想,進行 發散思維 訓練;再方面,幫助學生歸納首答嫌 總結 ,發現探索新問題。
二、反思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我的小學英語教學從整體上來看取得了比較大的成績,但是也存在著一個質量和效益的問題。具體來說:
1、有些學生在小舉州學階段已經形成了較為嚴重的兩極分化;
2、有的學生已經形成了令人擔憂的惡性學習模式,把外語課當作知識課去背著學;
3、語音教學不到位,學生對連讀、爆破音,強讀、弱讀了解很少,通常是逐詞讀或說,不敢大方地開口讀、說英語;
4、嚴重的漢語思維表達,學了六年還是缺少必要的系統的英語結構,不會用英語進行簡單地思維;
5、按照字母順序去背單詞,缺少必要的聽其音,想起形;看其形,讀其音的基本常識;
6、過分注重單詞教學,對 句子 、短篇教學關注不夠。設想今後要以句子為最小語言單位進行教學。
7、對學生的書寫要求不規范。不少學生對字母大小寫、單詞、句子、標點符號的書寫均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問題。
8、多媒體進入課堂極大地方便了教學,但是它所帶來的一些負面影響沒有充分認識到位,並很好地克服。
三、教學設想
能夠正視問題的存在,就是向著解決它邁出了一大步。對於今後的課堂教學我有著諸多的感想和一些實實在在的設想:
1、全社會尊重教師,作為老師更應該自尊自勵,努力成為無愧於人民的人類靈魂工程師,以人民教師特有的人格魅力、學識魅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贏得社會和學校領導、老師和學生的尊重。努力做到: 愛崗敬業 、關愛學生;刻苦鑽研、嚴謹篤學;勇於創新、奮發進取;淡泊名利、志存高遠。靜下心來教書,潛下心來育人,努力做受學生愛戴,讓人民滿意的教師。
2、不斷內化理念在課堂教學實踐中的運用。理念運用到位,有效指導課堂教學,這不是一句空話。
3、杜絕「裝潢」的課堂。一切教學設計從學生出發,如何用最少的時間和精力讓孩子們學到最多的知識;電教手段充分發揮其優勢,恰當運用;教學理念百家爭鳴,只有融會貫通,才能彰顯其魅力;課堂教學不一味地趕時髦,追潮流,而要腳踏實地,立足現實。
4、扎扎實實細化「自主、互助」 高效課堂 教學理念的精神實質,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時效性。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課堂學習觀念:用好課堂學時間,學生自己是學習的主人,有效與人合作,形成有效的請教、幫教的意識。
5、針對上面提到的問題,作為老師一方,盡最大努力以正確的教學理念和態度,扎實的英語基本功去教育學生幫助學生,正確盡快全面提高英語素養。
6、正確處理好多媒體的使用問題。有了多媒體不等於就能上好一節課,唯有為我所用,才能收到好的教學效果。使用多媒體課件越多不等於教學效果越好。普及了多媒體不等於要取消教材、黑板和粉筆。請人代做多媒體可件不等於多媒體真正走入課堂。多媒體技術含量高的可件不等於課堂上最實用的課件。
英語教師課後教學反思2
小學英語是一門特殊的語言學科,要掌握好這門語言,不但要有習得這門語言的自然環境,而且要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及語言的社會性等特點進行教學。在長期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實踐中,我創設寬松的課堂環境,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恰當運用信息技術,有效激發了學生 學習英語 的興趣,提高了他們運用英語的能力。
在英語教學課堂中,我經過聽課,記錄,對自己的短期的教學經驗,做一個有感而發的反思。
追求英語課堂的假繁榮,忽視了英語課堂的本質――讓學生得到發展。 豐富多彩的活動只是圍繞著教材轉,俗話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的確,如今的很多小學英語課堂,尤其是公開課,花樣兒繁多,多媒體被廣泛應用於課堂,顯示了教師一定的設計水平和教學水平。但是,一堂課後,總沒有回味無窮的感覺,倒是想說:真累,總算完了。
縱觀這些課堂,活動雖一個接著一個,看似很豐富。而稍作思索,便會發現這么多活動只是在圍繞著5、6個詞彙或是3、4個字母打轉。再看各個活動,毫無聯系,相對獨立,整體性不強,其目的只是為了反復地操練字母或詞彙。5、6個詞彙(小學課本中出現的都是比較常用熟悉的),其要求不是四會,只是聽、說與認讀,這些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來說並不難。
真正理解「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的內涵,琢磨教法,使學生體會和享受精神上學英語所帶來的快樂,發自內心的成功與快樂。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不容置疑。作為小學生的啟蒙英語老師,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培養學生的興趣,這個興趣應該是具有持久性的、積極向上的特點的。而物質刺激的方法對任何人都適用,甚至是寵物,其所產生的興趣只是短暫的,比較低級的。因此,老師應該從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出發,精心設計教法,把英語課與活動課相融合,讓學生在活動中快快樂樂學英語。同時,教師可根據小學生好勝心強的特點,開展適當的競爭性游戲,通過小組競賽的形式,採取加減分數、搶得紅五星等多種方法,使學生在競爭活動中獲得成功所帶來的滿足感、成就感。而且,這類活動還能增強學生的團結協作意識,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對答如流的英語對話一直處於無信息傳遞的假交際上。
英語課上,教師指著書問:「What』s this?」學生齊聲回答:「It』s a book.」教師表示贊許之後,又指著遠處的門問:「What』s that?」小手爭先恐後地舉起來了。這是復習環節的一個片斷。這樣的現象在小學英語課堂上已是不足為奇。二組對話有個明顯的共同點:沒有信息差,明知故問,屬於假交際,對學生大腦的刺激不但起不了什麼作用,反而會限制思維的發展。
英語是一門語言,語言是交流思想、傳遞信息的工具,和思維密切相關。在實際生活中,假交際現象存在得太少了。作為學習的一個過程,機械性操練盡管少不了,但在教師的潛意識里,幾乎沒有機械性操練與實踐性操練,交際、准交際與假交際的概念區別,是否有信息差對他所組織的教學活動的實施沒起多大作用,長此以往,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就會受到影響。
不管是多是少,有人舉手就好――不注重學生的參與面。
小學英語開設的校際間的條件有所差異,主要表現為班額的大小。小班化英語教學為先進的有能力的學校所看好。但對大多數學校來說,大班額還是個比較現實的特點。而一個專職的小學英語教師要負責的有近二百個學生,甚至更多。在英語課堂上,一方面教師感到力不從心;另一方面兩極分化已有所體現。對此,教師採取的態度是:不管是多是少,是壞是好,有人舉手就是好。這種不積極的態度將導致兩極分化更加明顯,這樣就有悖於英語課程標准所提出的要求。
《英語課程標准》提出教師要具備的第一個基本理念是: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課程特別強調要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讓每個學生得到發展。作為教師,一定要轉變教學觀念,關心愛護所教的每個學生,尤其關注後進生,不管是什麼類型的課,教師應默默地承諾:讓每個學生得到均等的機會,讓他們不斷地發展。
我堅信:只要人人都對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充滿希望,積極求索,認真反思,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必將綻放出絢麗多彩的花朵!
英語教師課後教學反思3
在大力提倡減負的教育形式下,讓學生在有限的時光里學好英語應當是我們每個英語教師的追求,教學過程中有太多的細節需要我們去探索。經過課堂實踐,我發現英語教學如果只限於對單詞、句型的識記,會使課堂氣氛沉悶,使學生失去對 英語學習 的熱情。那麼,怎樣才能使學生喜歡學英語呢?以下是我的點滴體會和心得:
一、創設英語氛圍
1.在教學互動過程中應以英語為主體,結合手勢、眼神、動作、音調等輔助手段來幫忙學生理解教學資料;並且在教學過程中創設各種情景,讓學生來對話,經過應對面的語言交流來培養語感。在學到過去時態時,我會和學生交流前一天或過去發生的趣事,吸引學生注意力,自然引入新課。「Practicemakesperfect。」,注意培養學生用英語來進行思維、表達的習慣,從而使學生在用到英語的時候能張口就來。
2、經過學生參與實踐活動、合作、探索等方式,培養聽、說、讀、寫的綜合本事和整體素質。在英語課堂上,盡可能多地用英語進行交流;在課外,鼓勵孩子們多聽、多說、多用、多看和英語相關的東西,比如讓孩子留意:食品包裝袋上「Don』tlittereverywhere。」這樣的句子,不僅僅僅學了英語,還進行了環保教育。引導孩子們關注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英語,把英語教學融入日常生活中,讓孩子盡可能多地接觸、運用英語,和英語做朋友,那麼孩子在學習英語時就不會敬而遠之了。
二、讓每個孩子都有收獲
興趣不是與生俱來的,它是經過一次次成功的體驗培養起來的,所以,在課堂上給不一樣層次的孩子供給展示自我和體驗成功的機會,讓他們在每一節英語課上都能有所收獲,從而使他們慢慢地愛上英語,愛上學習。
1。關注每個孩子,鼓勵他們:Openyourmouth,speakEnglishaloud!欣賞他們的表現,提倡他們從錯誤中學習,及時發現他們的`點滴提高並大力表揚,樹立自信心,保護他們的進取性。
2。異常要關愛後進生和性格內向的孩子,盡可能為他們供給正確表現自我的機會,讓每一次小小的突破成為他們提高的基石。
3。制定合理的機制,促進課堂合作學習活動的開展,提倡學生互 相學 習、互相幫忙、體驗成功、合作發展。
三、授之以漁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我們不僅僅僅要幫忙學生學會知識,同時還要不斷滲透學習英語的方法和技能,逐步培養學生在沒有教師攙扶的情景下能夠獨立行走,並能走得日趨穩健,樹立孩子們學習英語的自信心,為孩子們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聽、說、讀、寫不僅僅僅是英語學習的方法,也是目標。這一主線貫穿整個教學的全過程。在教學過程中結合生活實際、不斷探索好的方法、不斷反思、把細節做完美,才能事半功倍、教學相長。
荀子《勸學篇》中說:「君子性非異也,善假於物也。」意思是說,好的方法,將能夠使我們順利到達目的。在教學反思過程中,針對不一樣的問題,我們能夠選擇不一樣的方法進行有效反思。
(一)反思教後感
教師的日常工作中,備課和上課是兩個互相關聯的重要環節。在備課的過程中,教師設定教學目標、設計各個教學步驟和教學方法,其合理性在課堂實踐中獲得檢驗。例如在日常教學中,經由學生的群體性反應,如他們的理解程度、參與程度、投入水平等表現,教師會產生某種體驗。所以,在一天的教學工作結束後,或在一節課結束後,即時寫下自我的體會和感受,並常常自問:我的教學步驟流暢嗎?它是以學生為中心的嗎?它貼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嗎?我設計的活動能吸引學生嗎?所有的學生都參與了嗎?如果沒有,為什麼?有什麼是我能夠改善的嗎?如何改善?這種反思方式使教師不斷提高自我的課堂陳述水平,並帶動認知成分的延伸,幫忙教師構成個人教學風格。
(二)同事之間交流
教師相互觀摩彼此的教學,詳細描述他們看到的情景,對此進行討論分析。在我工作的學校,教師之間相互聽課、相互學習的風氣很濃厚,課後,教師之間坦率地交換意見和提議,對課堂中的情景熱烈而細致的討論。上課者和聽課者之間的這種詳細描述式的反思常常能發現許多教師自我平常不易發現的問題。
四、反思後的自我調節
1、反思以後如何再上好這節課
例如,自我在上完《Anewhouse》這節課後進行反思。從整體而言,是貼合小學英語新課程標準的,學生較成功地完成了學習的任務。學生經過學習,懂得如何向他人介紹自我的房子,詢問他人的房間情景,培養學生愛家人、關心他人的思想情感。但本節課也存在不足之處。時光的把握不好,生怕不能夠上完自我准備的資料而提前講課,而在感覺時光有餘時又沒有及時地調整教學進度,還是快速地講完資料,這對整節課影響很大。以後再上這節課,讓學生仿照課文自編對話,時光即可控製得當。或在備課時就要准備音樂或短片,在時光充足的情景下讓學生欣賞,既讓學生放鬆了身心,緩解了孩子的疲勞,又將時光把握得分寸有度。
2、反思下一節課怎樣做
下一節課教師首先要檢查學生對上節課的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情景;之後創設情景,讓學生設計自我的學校;激發學生的興趣,讓他們創造性地提出學校設計的最佳方案;最終,引導學生完成相關的聽力和筆頭的練習。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及時地、有效地進行反思,科學、全面地分析教學過程是十分必要的。經過反思,教師能夠根據實際情景及時調整教學計劃,豐富教學資料,使教學計劃更迎合實際需要。這對提高教師個人的教學專業水平和教學專業技能,提高教學質量,實現優化教學,培養學生的良好綜合素質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在行動與研究中不斷提高自我的反思水平,做一個「反思型」的教師,也是每一個小學英語教師應當不斷為之努力的方向。
英語教師課後教學反思4
語言是人類思維的工具,認識世界的工具,掌握一種語言也即掌握了一種觀察和認識世界的方法和習慣。而這也是英語學習、英語教學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普遍重視的根源所在。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英語已從一種工具變成了一種表達個人思想,進行 人際交往 和交流的有效方式。可以這樣說,學會英語,不但多了一雙眼睛,一對耳朵,和一條舌頭,甚至是多了一個頭腦!因此,小學開設英語課是當代社會發展的需要,可以有效地提高我國全民的英語水平。
小學生模仿力、 記憶力 、可塑性強,具有許多成年人甚至中學生不具備的優越條件,小學開設英語可以發揮他們學習語言的潛力。小學開設英語課可以使小學生了解其他國家和民族的優秀 文化 傳統,開闊眼界,擴展他們的知識,提高他們的思想品德修養,樹立國際意識。
我校從一年級就開始開設英語課程,一二年級採用的是清華一條龍的教材,這套教材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經歷,搭配大量的插圖,讓學生在聲情並茂的的圖文中享受英語學習的樂趣;而三到五年級的學生,我們則使用了全區同意的山東版本的教材,此外我們還配以校本教材《八天英語》,旨在進一步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
結合日常工作中的點點滴滴,總結以下幾點反思:
反思一、持續不斷的語言知識,而不是「玩」來培養學生持久的興趣
小學英語教學是要重視培養興趣,但不能單 唱歌 游戲去學習,因為培養興趣主要是為了學習英語。小學生學習英語不是英美的移民學習英語,則只有不斷學到語言知識,提高語言能力,滿足他們的成就感,才可能培養持久的興趣。而目前小學生每周只有100多分鍾的英語課,單唱歌游戲不能培養學生持久的興趣。新鮮勁兒一過,孩子們就會厭倦。所以,唱歌游戲應該作為小學生學習英語語言知識、技能的一些手段,而不是培養興趣的手段。我們可以採用多種手段幫助小學生在記憶力強的時期多記單詞,多學習語言規則,並盡可能多創造模仿的機會,提高學生的語音和語調。在英語學習中,聽、說、讀、寫、譯五種能力是可以互補的。真正做到聽說先行,讀寫跟上。光聽說不讀寫,很難收到高效。只模仿不培養學習能力,也難減輕學習負擔。所以小學生還是應當認真進行語言學習。
反思二、英語應用能力需要相應的詞彙。
「不學習語言規則、不掌握相當數量的詞彙,英語應用能力就是空中樓閣」。(包天仁語)俄羅斯通常在初中一年級開設英語課(相當於我國的小學5年級),每周3節課,第一學年即要求掌握約1300個英語詞彙,學生到高中 畢業 時要掌握1萬以上詞彙,基本可以讀懂英文原著。而我國現在對高中畢業生的要求是掌握20__詞彙(包括片語),新研製的「課程標准」要求掌握4000個左右的詞彙。我們應該借鑒國外的經驗,盡快解決英語教學費時較多、收效較低的現狀。
而目前在小學的低年級的英語教學中,不要求學生掌握詞彙,而只要求學生能根據提示或圖片說出該單詞,其本質無非是要學生們死記硬背,鸚鵡學舌。由於小學生們沒有相應的讀音規則訓練,不熟悉詞彙的拼寫規則,單詞的音、形、意三者不能有效的結合在一起,因而導致了單詞記憶的困難,並成了小學生學英語的瓶頸。
反思三、小學英語教師應有發展意識
很多小學英語教師對自己的語言知識能力要求不高,認為小學英語簡單,不需要太好的語言功底,只要有良好的教學技能就可以了。其實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同樣英語作為人們最廣泛的交際用語之一,更是隨著高科技的迅猛發展而日新月異地變化著。如果我們的英語教師不求進取,將會被時代所淘汰。
英語教師課後教學反思5
在三個月的國培學習之後,我重回教學崗位。在這段時間的教學工作中,我重新反思了自己的英語教學工作,在自己之前已有教學經驗的基礎上,將學習到的新知識和新理念進行整合,對小學英語教學做了深刻的反思。
英語新課標要求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這就要求我們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會寫拼單詞,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敢於開口說英語。而在我們實際的教學中,由於我們是農村小學,很多學生不敢開口,學生的自信心不足,自主學習能力不強。這就要求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多鼓勵學生,給予他們關心和幫助,有足夠的耐心來進行教學。
在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之後,我們重點關注的就是學生的讀和聽的能力。說到讀,在單詞教學中我們應滲透自然拼讀法。小學生對於音標的把握能力還有所欠缺,再加上音標學習枯燥無味,學生會產生厭倦心理。讓學生學會自然拼讀的規則,學生會更加容易的學會讀並且記憶單詞。我在三四年級的英語教學中嘗試了這種方法,有很明顯的效果。在給出一個新單詞時,他們會根據所學主動試讀,新授的單詞也能很快背熟。聽力方面,對於課本所提供的聽力磁帶,要讓學生反復聽,並讓學生模仿,這樣不僅會訓練學生的聽力,同時也訓練的說的能力。同時也要讓學生聽一些簡單易懂的英文歌曲兒歌,看英文電影等,視聽相結合。
一定的輸入之後,要進行簡單的輸出。所謂的輸出包括說和寫。
小學階段對於寫的要求沒有很多,重點是要讓學生會用英語進行交際。小學英語重在真實自然,貼近學生的生活。教材中選用的單詞和句式,一般都是社會中最常見,最基礎的。所以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創設相應的情景,讓學生身臨其境,在參與的過程中習得知識。教師可以多設計一些對話和活動,讓學生進行表演,在動手的同時多動動口,使簡單的句子落到實處,能夠脫口而出。而且,可以要求學生在英語課上要用英語交談,在平時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盡量多用英語,不管語法是否對,你能講就是值得表揚。在不斷地說的過程中,學生的交際能力得到提高,對於重點句型也就自然而然地可以運用自如了。接下來學生要做的就是將重點單詞句型進行鞏固記憶,在書寫方面也就基本沒有什麼問題了。
總之,作為教師,對於課標的把握非常重要,我們要基於課標的要求,充分地訓練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讓學生真正地學會英語,喜歡英語!
英語教師課後教學反思相關 文章 :
★ 小學英語教師教學反思報告
★ 最新小學英語老師個人教學反思
★ 小學英語課教師教學反思
★ 小學英語課教學反思範文
★ 初中英語教師的教學反思
★ 初中英語課後教學反思
★ 八年級上的英語課堂教學反思
★ 小學英語教學反思集錦
★ 高中英語課後教學反思範文
★ 高中英語教學反思3篇
『叄』 關於英語老師聽課教學心得範文6篇
英語老師聽課個人心得1
十月二十六日,在德州五中為其三天的山東省小學英語教學能手評選活動圓滿結束,來自全省的小學英語教師齊聚一堂,現場觀摩了各縣、市選送的二十七位優秀教師的公開課。我也有幸到現場聆聽了這些參賽教師的精彩講課,雖然每位教師的水平不一、教學風格各異,但每一節課都有很多值得我學習借鑒的東西。特別是最後聽了李教授的精彩點評,使我受益匪淺,感受頗多,心中除了贊嘆和佩服,更多的是自己有所收獲的那份欣喜。下面就談談自己的點滴體會。
首和攔先,口語教學是小學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如何給學生創設一個真實地運用英語進行交流和交際的平台,從而真正地讓學生在「用中學,學中用」,這是我們在平時教學中經常思考的問題。在這次活動上,張春玲老師的課在這一點上對我啟發很大。她能熟練運用口語並及時組織課堂教學,提問問題能給學生足夠的思維時間,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聽她的課感覺自己像是在聽老外上課一樣。而且張老師在課堂上還使學生在學習了新句型後,靈活運用於不同的情景中,達到活學活用的目的。
其次,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這是新課標的重要特點,也是素質教育的要求。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注重主體參與,教學中互動模式多樣,多採用小組討論或競賽的模式或創造一個語境,讓學生展開聯想,激起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例如有的老師在講解visit這個單詞時,通過給學生們欣賞不同城市的美麗圖片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出將要學習的內容,使學生在生活中學習,為學生營造了寬松、民主、和諧的教與學的氛圍。聽課時我特別注意了幾位老師不同的調動學生的方式,學生積極性調動起來以後,怎樣保持下去也很重要,老師在每個教學環節中對孩子的要求一定要清楚明確,難易適中。只有孩子清楚的知道自己應該干什麼時,才有可能幹好這件事;而問題太難孩子會無從下手,太易又不用思考,這都會打擊孩子的積極性。所以Learningtips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再次,恰當使用多媒體。現代化英語教學中,黑板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黑板了。掛圖、投影儀、多媒體等的加入,使得黑板的內涵更加豐富。此次活動,老師們都運用了多媒體這一現代化的教學工具,以鮮艷的色彩、活動的圖像和有聲的對話,給人一種賞心悅目的感覺,創造了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
課堂教學是教師教授知識、學生學習的過程,同時也在客觀地考量著教師素質和教學水平。教師在上課之前備課是否認真細致,設計是否科學合理……會在課堂上直接體現出來。在聽課期間,我看到一些教師雖然年輕,經驗也許不如老教師豐富深厚,但是在上課的時候對課堂知識點的設計比較合理,在學生面前講課時也顯得思路清晰、井井有條,可見在課前做了充分的准備。
通過這次聽課,我開闊了眼界,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以及自己與其他優秀教師的差距,明白了努力方向。這次學習給了我很大的啟發。我不但學到了一些理論知識,也從授課教師身上學到了一些教學技巧,這都會為我以後的核逗教學工作注入強大的動力,相信通過不斷努力,一定能拉近距離,不斷進步。
英語老師聽課個人心得2
我終於開始了我從教經歷,一直以來我都想當一個受到學生尊敬的教師,我的高中老師對我的影響很大,讓我直接堅定了我當老師的這個夢想,xx師范學院的四年苦讀,讓我從本質上了解了這個職業喚氏胡,也是教會了我怎麼去做到一個教室的職責,我是信心滿滿的來到xx中學任教的,但是首先就給我這個新晉教師上了一課。
學校為了讓我能剛快的適應這份工作,上課的質量能更高,第一天我先不用去教務處報道,給我安排了兩節課,都是去聽其他老師的課,這點我雖然是能理解的,但是我還是覺得這是學校不相信我工作能力的表現,心裡是有點憤憤不平的,但是經過一節課之後,我發現我錯了,我在學校應聘的是語文老師,我所聽的這兩節課都是學校的語文老師,聽說其中一個還是我的直系領導,語文部的部長,他們用行動告訴了我,什麼才是一個合格的語文老師,聽他們一節課,真的就是勝過我在師范學院上十節課,這種親臨現場的視覺沖擊太大了,我把自己當成一個學生去聽他們上的課,我發現我的眼睛是離不開黑板的,我的注意力被牢牢的吸引著,我自認為是做不到的。
第一節課,這個老師基本上都是保持著她那甜美的笑容,跟學生的互動性特別強,一個小舉動,也能激起學生們的勝負欲,班上的同學都不約而同的舉起手來想回答問題,我回想了一下我當初高中上課的情景,班上肯定是會有那麼一兩個同學在呼呼大睡的,一節課有一半以上的同學在聽就不錯了,根本不可能達到這種程度,在這節課上我學到了,作為教師的表情管理。
第二節課,教室里特別的安靜,因為這節課是被教師安排他們寫作文的,老師就寫了一個作文題上在黑板上,然後就在教室里巡視,後來我也是有跟這個老師交談過幾句,為什麼教室里的紀律可以這么好,就算我們兩個在走廊上,教室里也全都是低著頭在寫作文?他只送給了我一句話,「你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的時候,會不認真嗎?」,我恍然大悟,如果每個學生都會寫作文,都喜歡寫作文,覺得能在這方面表現自己,自然就不會浪費時間,認真的寫。做到讓他們的思維開闊起來,讓自己腦海中所想,都踴躍紙上,估計沒人還會在這個時候開小差。
我不僅開始試想,我如果開始上課了,會是個什麼樣的場景,估計就是眼睛一直盯著書,照著樹上讀,照著教案上寫,不會跟學生有互動,講課的速度看緣分,緊張的話就語速加快,不緊張的話就慢慢來,我肯定會讓學生們很失望吧,我會好好的總結這兩節課所學,讓自己的課也變得有趣起來。
英語老師聽課個人心得3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我是一個愛學習的人,在我的工作中,時常會出現很多的問題,每當這些讓我頭疼的問題纏繞我的時候,我會痛苦不堪,急於去解決,聽課是我最常用的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之一,通過聽課這個業務上的學習,我解決了許多讓我感到頭痛欲裂的難題,正是這樣的方式,我得到了進步。
觀摩其他老師的課,我總結了她們的有以下幾點:
一、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
可以看出我們的老師們備課都非常用心,對課本的內容了解的很透徹。
二、注重引導學生朗讀
大部分老師都非常注重指導學生朗讀,但決不是為了讀而讀,而是在體會情感的基礎上去讀,並且對讀的要求也不盡相同,例如:武老師在上課時,首先讓學生大聲自由的讀並找出,配樂讀,讓學生深情並茂的體會英子的感情升華。學習中還穿插著齊讀、分組讀、示範讀,進而激發同學閱讀興趣,讓學生在閱讀中更好的領會文章所表達的愛的精神,層次非常清晰。
三、注重學生讀准字音
老師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及時的糾正文字的發音,潛移默化的教導學生字音要讀準的習慣。還有的老師一直強調「不動筆墨不讀書」,做好批註,有利於培養學生集中精力的好習慣。
四、注重啟發式教學,讓學生主動學
新課程標准要求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是這個主體的引導者。這幾位老師都充分的做到了這點。例如劉老師《讓小草生生不息》時,通過課件的設計,精彩的品讀,引發學生邊讀邊想像,體會了祖國的大好河山的美。
五、親切的評價語言
幾位老師評價學生的語言是那麼貼切,到位,如趙主任運用「你最聰明、你會更加努力的、我的孩子,你真棒、你的眼睛已經告訴我答案了」等來鼓勵學生。這些朴實,自然的語言,對我感觸很深。在以後的課堂上,我也試著讓我的學生感受這些美麗的評價語言。
今後的職業道路上,我會努力吸取這些老師的寶貴經驗,以長取短,避免在教學上的不足,必須不斷地學習,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要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通過這些業務上的這些直觀聽課學習活動,我對語文教學應是動情去讀去感受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學習了很多的寶貴經驗,讓我煩惱的問題通過這些活動煙消雲散,讓我在以後的職業道理上更加輕松,也大大提升了我的工作水平。
英語老師聽課個人心得4
初為人師,常聽其他教師的課,可以幫助自己更快地成為一名好教師。本人在自己不用上課的時候,時常去聽其他教師講課,現來說說自己聽課的 心得體會 :
在本人多次聽課的經歷中,本人感受到當一名教師是難的,要想當一名優秀的教師更是具有挑戰性的,然而,這反倒讓每一位教師都對自己有了要求,對教育事業的發展有了要求。在多次聽課的經歷中,給我留下非常深刻印象的是本校教師xx老師以及一中的xx老師,這兩位教師的課,任誰聽了應該都會深有觸動,因為她倆的課,將課堂上的學生充分調動了起來,這樣的課才能夠讓每一位學生都記憶深刻。
拿本校教師xx老師的語文課來說,她有著所有教師都有的落落大方,也有著極個別教師才有的獨特講課思維,她能夠在課堂上最大程度地激發所有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上學生的思維,真正做到了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了學生。像她在上《背影》一課時,她運用了少有人用的批註式教學,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們自己做批註,這極大的調動了學生們課堂學習的積極性,也提高了學生們的文學鑒賞能力和表達能力,長此以往,對學生們語文素養的提升會有很大的幫助。
而一中的那位xx老師,正如所有人對她的印象一樣,她是一位值得我們每一個教師都去向她學習的教師。不論是她精心設計和准備的課件,還是她課上分享給學生的內容,都可以體現一名教師對課堂的用心,並且xx老師在她的教學模式中,緊扣著生活中的事情對教材上的內容進行講解,這極有利於每一位學生將學習運用到生活中去,而這樣教出來的學生,必然不那麼容易變成書獃子,更容易讓學生掌握觸類旁通的技巧,以保證學生有真正學習的能力,而不是學了這課可以,換另外一課又不怎麼學的呆板教學。
通過聽本校教師xx老師、一中那位xx老師以及其他老師的課,本人意識到教無定法,一切都可以成為教師「授人以漁」的方式,只要我們每一位教師都能夠靈活變通著來教學,那給學生們講課的課堂都能夠成為學生們愉快學習的「游樂場」。本人也從這些課堂里明白,教師注重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讓學生自由暢談,更容易調動學生上課的積極性,也更容易打造一個積極活躍的課堂。
英語老師聽課個人心得5
「我已剪短我的發,剪斷了懲罰……」凌晨5點10分鬧鈴響了,起床後看到窗外還是漆黑一片,今天之所以起這么早,是因為我們學校的數學老師要一起去南京立賢小學參加「基於相長課堂的探索與實踐」活動。起來收拾好之後就出發去等車了,說實話,這么早獨自一人從家走到等車的地方,心裡還是有點害怕的,但是想到能和一群有活力的數學老師,能和一個有凝聚力的團隊一起去學習,這種內心的激動還是戰勝了內心的恐懼。天漸漸地亮了,車子也來了,我們九個數學老師終於集合了,6名年輕的新教師在鄧主任、趙主任和王主任的帶領下,踏上了去南京立賢小學學習的道路。
8點我們到達了立賢小學,距離上課還有半個小時,我們找了一個最佳位置坐下後准備欣賞立賢小學三位數學老師帶給我們的精彩:一年級的程歡老師執教的得數是5以內的加法、三年級的邵美琴老師執教的解決實際問題和五年級的周愛藝老師執教的找規律。聽了這三位老師的課,我覺得收獲很大,我能從每一位老師身上學到很多很多:
首先上課的是一年級的程歡老師,雖然她是一位剛剛走上工作單位才兩個月的年輕老師,但是在她的課堂上絲毫看不出任何的膽怯與緊張,而且一年級應該是比較難教的,對於一個剛工作的新老師能把課堂常規抓的這么好,這是非常不容易的,也是值得我好好學習的。程老師在上課前會讓學生做好上課准備,讓學生把課本、鉛筆、橡皮有序的放在課桌上,然後趴在桌上等待老師上課。整個上課的過程中,學生積極性很高,踴躍發言,程老師也會盡量給每一位學生表現的機會。程老師通過一句口號導入到新課的教學,用學生熟悉的圖片來貫穿整個教學環節,從生活中學習數學知識。而且程老師在課堂中也有一個和「小雞」做操的活動來讓學生適當放鬆一下,但我覺得如果能把這個活動稍微延遲一點效果可能會更好,程老師大概在上課10分鍾左右就進行了這個活動,我認為上課時間並不是很久,學生注意力還能集中,如果在過了20分鍾左右的時候進行這個活動,效果應該會比較明顯。另外還值得我們學習的是程老師並沒有完全按照教材按部就班的上課,而是把教材用「活」了,教材上有一道連線題,是將加法算式和得數連起來,程老師並不是就簡單的讓學生完成這個練習題,而是變成了好幾個題目來讓學生反復練習鞏固。還有在鞏固練習的階段,程老師並沒有一味的讓學生做題目,而是引導學生在教室里觀察發現,說出加法算式,學生不僅鞏固了只是還有很願意去發現去思考。最後快下課的時候也進行了適當的小結,學生很清楚今天所教的內容。
第二節課是三年級的邵老師上的解決實際問題,課上得很精彩。邵老師在上課前就讓學生通過課前學習單將要學的內容預習了一遍了,所以在上課的時候學生反應很快,表現很積極。邵老師通過談話的形式導入新課,揭示課題,准備了一系列的實際問題讓學生發現解決,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通一個問題,並且每次找同學匯報時都會讓學生說說思考的過程,先算什麼,再算什麼,分別是根據哪兩個已知條件算出來的,還要求學生在題中圈出來,我想這樣的訓練學生肯定會很清楚解題的思路,做一題掌握一題。最重要的是,邵老師還在課件上出示了學生解題時的錯誤例題,讓學生發現錯在哪裡,這樣學生就會記住,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了。在拓展練習的環節,邵老師出示了學生很熟悉的牛奶圖片,不是直接讓學生列式計算,相反是老師給出算式讓學生討論,根據這個算式補充條件,你知道了什麼就能求出什麼,這樣的訓練學生會更有興趣。整節課 教學設計 非常合理,課堂秩序有條不紊,學生一直在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解決實際問題的不同方法。
最後一節課是五年級的周老師上的找規律,因為是高年級的課了,所以老師在上課前並不要太多的講常規問題。周老師通過用花卉、彩燈、彩旗布置公園來慶祝國慶節導入新課的教學,出示了公園里的圖片,讓學生逐一發現花卉、彩燈、彩旗的規律,然後周老師再引導學生通過找規律解決問題的不同方法,可以寫字、畫圖形、計算、用奇數偶數判斷等。在練習的環節,周老師設計了很多練習,有頭腦風暴、自己找規律、小小設計師(自己設計規律)……學生感覺自己一直像在玩游戲一樣,這樣的學習氛圍,學生沒有壓力,效果自然會好。最後也有適當的小結讓學生清楚地知道本節課到底學了什麼。
其實,三位老師上課還有很多相同一致的地方值得我們每一位老師去學習:
1、三位老師都很寬容,每一位老師都是用寬容真誠的心態來面對學生,每次上課都是微笑的面對學生,課堂上可以看出平等的師生關系,老師只是引導學生去學習,和學生在課堂上一起成長。
2、三位老師很善於鼓勵誇獎學生,每一次學生匯報結果之後,老師都會發自內心的說出評價學生、誇獎學生的語言。「你聲音真洪亮啊」、「謝謝你」、「說的很完整」、「真棒啊」、「請把掌聲送給他」、「為什麼要吝嗇你們的掌聲呢」……這是我在立賢小學這三節課上聽到的最美的聲音,每一位老師都會根據不同的問題不同的學生說出鼓勵表揚他們的話語。
3、三位老師都將課堂還給學生了,給學生充分的機會表現自己,展示自己,每次題目出現後,不管是自己獨立完成還是小組合作完成,老師都會讓學生去上台匯報自己的結果,給他們表現自己的機會,這也是值得我們學習借鑒的。
4、三位老師喊學生回答問題時都選好了1號、2號、3號,當然這並不是事先安排好學生回答的意思,這1號、2號、3號是老師在課堂巡視的時候選好的,根據學生練習的情況,可以在巡視的時候發現有用不同方法解決的,選擇你需要的1號、2號、3號,而且這樣在匯報的時候也簡潔明了。
最後的一個匯報和點評,我也學到了很多,知道了立賢小學的「相長」精神:師生之間的相長、生生之間的相長、課內與課外作業的相長、情感與智慧的相長、教與學的相長,還有我認為值得學習的立賢小學的創新型作業、教師的教學隨筆。
總之今天的活動真的讓我學到了很多,很感謝學校給了我們新教師這種學習的機會,我也會在自己以後的課堂教學中慢慢去學習,去嘗試,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
英語老師聽課個人心得6
在學校的組織下,我聽了xx中心小學劉xx老師和深圳xx小學周xx老師就《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上的兩節同課異構的課,感受很深。
劉老師的課根植於鄉村小學的學生水平,從數據著手,引導學生通過剪切的方法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並指導計算,過程緊湊,注重推理,是一節成功的課。
而周老師的課,則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周老師授課的方式有點像丁xx老師, 她注重對學生發散性思維的培養,從多方面、多角度論證,讓學生學習得到了可持續性的發展。
周老師在教學中有很多的方法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1、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相信聽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這節課的老師一般聽到的推導方法都是將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進行推理論證,而周老師創造性地使用了教材,只剪一刀,把你手中的長方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並討論拼成的平行四邊形與原來的長方形的面積有什麼關系。相信學生通過這節課將會終身難忘。
2、注重課堂細節的指導。
在拼一拼,剪一剪這一環節中,老師首先給學生提出了要求,討論怎樣剪才漂亮,剪好後要將剪刀收起來,培養了學生先思後做的習慣,提醒學生收好剪刀,避免了剪刀傷人的事情的發生。
3、注重知識的前後聯系,讓學生的學習可持續性地發展。
我們在教學中通常是為了教而教,而周老師在拓展一中,通過生活中的關門、開門,間接地向學生滲透了函數的思想,高越來越小,底不變,面積也越來越小。注重知識的前後聯系,這一點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
『肆』 老年大學英語教師自傳範文
大學生英文個人自傳範文
My name is Li Ming. I was born in Jiangxi Province in 1980. There are two children in my family, and I am the elder son.
During my schooldays, I used to represent my class to participate in English contests. I won several awards from our school for social activities. I was elected as class monitor for five years.
When i entered the university, I worked as part-time tutor in a primary school. My job was to teach pupils English. Sometimes, I had to work late till midnight. However, I enjoyed my work because it enabled me to practice my English. Some of the pupils still send cards to me every day.
I learned from my parents that one should treat others like brothers and that honesty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t has become my motto for life.
My first job was as a teacher of English in a middle school where I worked for four years and then decided to go and teach English in a college. After an interview, I was employed and I have worked till now.
I assist my family in running a small restaurant which provides students with snacks.
『伍』 英語教師教學心得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獲以後,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樣有利於我們不斷提升自我。到底應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英語教師教學心得 ,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本學期,我擔任初一、初二的英語教學工作。作為從未從事中學英掘蔽手語教學的我,雖了解到了一些教學教法,但在實際的教育教學中,我深深感覺到教中學英語之難之累,真是苦在其身,樂在其心!為使今後的教學工作取得更大進步,現對本學期的教學工作作一總結。
一、學習課標,明確教學目標。
為了使我的英語教學適應新時期英語教學要求,樹立起新的育人理念,我們英語組集體抽休息時間對《英語課程標准》進行了研讀,了解了目前英語課程改革的目的,掌握了目前英語改革的重點,保證了教學的順利進行。
二、扎實備課,理清教學思路。
課前備課,做到有備而來。我認真閱讀各種教科參書,既備教材、教法,又備學生。並且認真寫教案。結合學生的實際和教材的內容,並製作了各種有趣的教具,如:單詞卡片,實物(圖片),頭飾等教具為課堂教學做好服務。課中備課,靈活安排簡單易操作的游戲活動。讓他們在快樂中學習,在玩中獲得新知,充分調動了學生們的情感態度和興趣,學生的積極性得到了充分發揮,教學效果良好。課後備課,總結教學經驗,每上完一單元,我都及時對該單元作出總結和反思,寫出教學後記,肯定本節課成功的地方,探討該單元的不足之處,為以後的教學工作打下基礎。
三、認真上課,體現以人為本。
課堂上積極關注學生,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認真授課。
1、巧設導入,培養興趣。每節的教學我首先通過做游戲,唱英語歌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融洽在學習英語的氛圍內。
2、圖文結合,掌握新知。根據教材圖文並茂的特點,充分運用單詞卡片,實物教具,簡筆畫及肢體語言來啟發學生,使學生帶著明確的任務目標,並藉助圖片,動作,表情等手段掌握其義,讓他們積極主動參與學習獲取新知過程,培養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在遇到難讀的單詞或句子時,我不厭其煩,耐心教導學生認讀,力爭讓他們學了就懂,懂了會用,培養他們認讀的能力。在學習新知的同時。還適時對他們進行思想教育。
3、通過聽錄音,復習新知。我常在每節課結束的前5分鍾,判嫌讓學生聽有關本節課教學內容的錄音磁帶。第一遍先認真聽,第二遍邊聽邊跟讀。在學生能聽讀後並要求學生用相應的肢體語言或動作入情入境的來模仿,表演對話。在學生進行合作學習,表演時及時給予示範和指導,讓學生充分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體會到學習英語的樂趣。這樣既復習了本節課的知識要點,又提高了同學們的聽說能力和讀音的准確性,從而讓學生真正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總之,一學期的教學工作自己付出了很多,收到的回報也不少:領導的信任,使我精力充沛;同事的幫助,使我干勁十足;學生的渴求,使我信心倍增。我會努力填補自己在教學中的不足,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在教學中設計一些學生喜愛的活動,游戲來輔助課堂教學,激活課堂。積極開發和有效利用課程資源,更好的為英語教學服務,力爭在今後的英語教學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績。我相信有耕耘總會有收獲。並且進一步做好校本課程的編並指寫與研發,爭取將校本課程上好。
前不久,我參加了20xx年春小學英語教材培訓,聆聽了專家的講座,觀摩了幾節英語課,我受益匪淺。通過學習,我有以下感受:
一、英語教師必須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作為一個小學英語教師,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我們首先應規范學生的書寫習慣,要從學字母開始,要讓學生認識什麼是書寫體,什麼是印刷體。在書寫的時候,胸要離桌子一拳頭,本子要成10°角;其次,要有準確模仿的習慣,大膽開口的習慣,把英語作為一種交際工具,還要有及時復習的習慣;最後還要養成勤於積累,實踐的習慣。只有這樣,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養成了,才能對英語學科感興趣,才能願學,樂學,善學。
二、英語教師必須具備扎實的基本功
作為一個小學英語教師必須要有聽、說、讀、寫、畫、唱、跳這些基本功。這次,我聽了幾節研討課。這些老師們都具備了扎實的基本功,他們的教學方法也令人耳目一新,值得我們學習。特別是武鎮東關小學張麗執教的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一篇閱讀課教學。在教學中,張老師注重了知識的積累和拓展,注重了學生學習策略的培養。為了幫助學生巧記單詞,她首先引導學生分析相同的讀音單詞,幫助學生認讀新單詞。閱讀中的任務設置也很到位,閱讀時採用了略讀和細讀。在這節課中,老師充分體現了閱讀課特點,引導學生進入話題,幫助學生化解了重難點,指導學生掌握了閱讀技巧。張老師在這節課中,也注重圍繞故事情節展開教學,注重創設情境,讓學生感受語言,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語言,可見老師一系列基本中很過硬,這節課讓學生學得輕松學得愉快。
還有城關實小徐珊老師執教的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一節對話課,也讓我開了眼界。徐老師課堂教學技巧嫻熟,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教學風格,為了突破重難點,老師運用了搶答的形式,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老師自製了鍾表,讓學生在學中玩,玩中學,愉悅了課堂,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回顧一學期的英語教學工作,我們以課改理論為指導,以英語教學為抓手,使各位教師在業務能力上有了不同的提高。在這一學期中,我校教師追求教育內涵的發展,加強師資自培,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以學生課程開發為方向,以多元智能理論為指導,以課堂教學策略和整理學習為突破,努力推進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發展,並做了大量的教學實踐、教學研究工作,現小結如下:
一、研究新課程理念,提高課堂效率。
以教材為抓手,以教材改革、備課組建設為重點,加強教研組、備課組的整合研究,並把新課程的標准、理念落實於我們的課堂教學中。開學初,我們認真修訂了課堂常規、備課、聽課評價標准,學習、討論、領悟新標准,人手一份,對照各自情況加以總結,提倡創設新型的師生關系,改革課堂結構,提高課堂效率。
二、以研促教,以研促改,以研促發展。
實施新課程,首先教師要轉變教書匠的形象,要學會以研促教,以研促改,以研促發展,這樣才能在真正意義上體現教師是課程的參與者和開發者;其次要轉變教學行為,從真正意義上實現教師角色轉變;第三,從真正意義上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體做法是:依據課改要求來制訂教學計劃;編寫教案時將目標轉換為可觀察性、可檢測性和可操作性;要進行課的設計;要上好課改課;教師要轉變教學行為;課堂教學要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課堂教學要營造一個既寬松和諧又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要進行課堂教學評價(過程評價、形成性評價);要進行課後反思。
三、加強青年教師培養、帶教工作。
加強青年教師的帶教工作,把「傳xxx幫xxx帶」的工作融入到我校的師資隊伍的建設中,為青年教師搭建平台,快速成長。我們平時利用課余時間積極探討多樣的教學方法,在教研活動中研究新的教學理念,大家竭力在教育教學工作上給予青年老師幫助。幾位青年老師從備課、上課、作業已逐步走向正規,融入學生中,教學成績也有所提高。在教學實踐課中,她們也有較出色的表現,課件的製作針對性強、效率高。在傳幫帶的教學中,青年教師茁壯成長,成為教學的好手。
四、參與讀書節,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豐富多彩的活動是對學生學習能力、學習興趣的激發和培養,能使學生從枯燥的學習中解脫出來,時刻置身於濃濃的學習氛圍之中,通過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手段新穎的形式,使學生在活動中接受知識,培養能力,從多層面,多角度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本學期,我們參加學校舉辦的讀書節活動,為了給學生提供展示英語水平的舞台,也為了鼓勵學生冒尖,開展了中低年級的英語口語競賽和高年級的閱讀競賽,在精心設計、預先告之、全員參與、提高實效上下功夫,辦得豐富多彩。
五、無私奉獻,愛崗敬業。
由於學生英語基礎較差,老師們都利用早、晚的業余時間義務為學生補缺補差。我們針對後進生的實際情況主動和家長聯系,集中教室補課、輔導,無私奉獻,對學生就像對待自己孩子,不厭其煩的糾正他們在學習上、思想上的種種缺點和錯誤。為了能提高學生們的每一分成績,我們英語組的老師都有啞嗓子的經歷。值得欣慰的是,學生的成績都在不同程度上有提高。
六、英語學科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更能促進英語語言的廣泛運用。
信息技術作為一種媒體技術,有著更加廣泛的潛能,並具有其特定的優越性――形象、具體、有聲有色、動靜互補、增大容量、可視效果佳,剪輯方便、操作簡單等特點,且便於課堂情境教學和呈現教學的操作。由於電腦的廣泛使用,課件的製作將更加方便,在教學活動中,信息技術將為英語教學提供更加廣闊的空間。
總之,我們教研組全體成員將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努力提高業務水平,爭取讓每一名學生都能成為祖國的棟梁!
教師在平時上課時,就有意先讀一些詞彙,或讀課文,讓學生先不要去看書,跟老師讀這些詞,然後再讓學生拼寫,和學生討論如何去拼寫,看這些詞是由哪些字母組成的。個性是一些規律性的東西,需要反復進行訓練。對於一些沒有規律的單詞構成,進行比較,以促進記憶。老師還能夠先寫出單詞或句子,讓學生根據已有的拼讀知識試著去讀出這些單詞或句子。
拼讀訓練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如前所述,教師首先要了解學生的拼讀潛力,從最基礎開始,循序漸進,掌握有規律的單詞讀音,比較無規律的單詞讀音,從而到達記憶詞彙,培養讀寫潛力的目的。這就要求教師對每個年級,每個學期課本中所出現的詞彙,做到心中有數。根據單詞拼讀難易程度、讀音和字母組合進行歸類:
1、我們把詞彙根據其拼讀的難易程度可分為一類、二類、三類。
第一類是最容易拼讀的詞彙:a and ask at back bag bed bigblack box bus but by cake can car cat class dad desk這些詞彙,教師就能夠讓學生先聽,然後試著去拼寫。本文由一齊去留學修改整理。
第二類是規律性的由字母組合構成的詞彙:car star all walkwhich who that this slow know play gay這些詞彙就需要教師加以歸類和總結,告訴學生一般發音規律,以及例外的讀音狀況。如ow字母組合讀/ ou/音,但在cow中讀/au/音。
第三類的詞彙就是一些無規律的詞彙:half one uncle在這些詞彙中,個別字母的讀音須引起同學們的注意。
2、根據讀音來分類(如把有/ei /的單詞歸類): a ageaustralia away baby cake day eig ht eighteen eighty erasergame grade great hey late make name ok plane play same saystay t able take they today way weekday。透過這種方式的分類,能夠使學生意識到字母與讀音的關系,他們自我就會認識到,a,ai,ay通常在單詞中讀/ei/音。
3、按照字母組合進行分類(如把字母組合al歸類):all ballfootball half small wall透過該項分類,使學生認識到同一字母組合不一樣的讀音;並且認識到在一般狀況讀什麼音,有時候讀什麼音。
在詞彙教學中,要避免過分強調記憶詞義,個性要避免強調記憶其所對應的漢語好處。這是因為,要掌握一個詞,並不僅僅僅是要掌握其好處。詞義只是一個方面。除了好處之外,還就應掌握該詞的讀音,拼寫,詞性,搭配等。
我們在學習漢語的時候,也有這樣的經歷:學習一個字或一個詞,也不可能把該字或詞的幾個方面同時全部掌握,往往是聽明白了,但不明白怎樣寫;或者是會寫,但不會讀;或者是會讀會寫,但不知好處。隨著多聽多見,並且透過使用,才得以完全掌握。總之,我們學習語言,無論是母語,還是外語,在學習詞彙時,就應是一個逐步的過程,不能一下子把讀音,拼寫,詞性,好處,句法功能等等全部掌握。因此在學習英語單詞的時候,也不能過分強調詞義的記憶,個性是相對應的漢語好處的記憶,以避免學生產生一種心理定勢,認為只要明白詞義,就掌握了單詞。一旦學生在聽或閱讀時,遇見一些詞而不知漢語好處時,便無所適從,並從心理上產生過度焦慮情緒,從而影響了學生如學習母語那樣掌握詞彙的正常過程。在初中階段,個性是低年級,幫忙學生避免用漢語詞彙的好處來記憶英語單詞的詞義是可能的,也是十分重要的。初中一年級的主要詞彙大多接近生活。下方是初中一年級課本所出現的有關詞彙的統計表:詞彙總量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其它詞388 181 70 48 24 65。此刻我們就以詞彙量占總詞彙量最多的名詞和動詞為例加以說明。名詞中,大多數的詞(約94%)是表示具體的時光、地點、人物、事物的詞(只有下方的詞表示抽象的好處:age breakfast close colordiffer ence ty exercise family goodness home lunch secret);動詞中,只有下列詞是比較抽象的行為的詞: can could excuse findforget guess help love must please study thank want worrywould;其它詞如ask jump watch go等都是一些表示具體行為的詞(約79%)。因此我們完全能夠透過實物、情景的教學方式來完成詞彙的教學而沒有必要過分地死記硬背所對應的漢語好處。英語的詞彙教學有很多方法,但我們認為在初中階段,個性是在低年級,就應堅持聽說領先原則;加強讀音規則教學,培養學生的拼寫潛力;透過實物、情景教學的方式講解詞義,幫忙學生擺脫在記憶詞義時,對漢語好處的過分依靠,使他們把英語單詞和其所指的事物、情景聯系起來,以加深記憶。這樣,學生就能夠從英語單詞的語音、拼寫、好處等幾個方面用心地吸收詞彙,從而到達掌握詞彙的目的。
英語教學逐步成為基礎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很少的課時中如何實施有效教學?如何提高小學英語教學質量?如何優化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質量?尤為值得研究和探討。這學期我擔任小學四年級和六年級的英語教學工作,根據半年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情況和多年的教學經驗,談一些個人的想法。
一、注重教學過程管理,強調先進教學方法和理念的實施。
如何充分發揮小學英語在實現教育目標中的功能,從而體現小學英語在整個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小學英語教學必須重視的問題。英語學習的啟蒙階段是非常重要的,教學的成功與否將對學生的終身學習產生深遠影響。小學開設英語課程的目的在於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情感,形成初步的`英語語感,打好語音、語調的基礎,具備用所學英語進行交流的初級能力。
1.在教學總體目標上,重興趣、重成就感、重自信心的培養。教師通過多種激勵的方式,如獎品激勵、任務激勵、榮譽激勵、信任激勵和情感激勵等,激發學生積極參與、大膽實踐、體驗成功的喜悅。有了成就感,就有了自信心,學生就會渴望學習英語;在課程實施上,重環境、重頻率、重效率。教學中特別強調語言環境的創設,充分利用和開發電視、錄音、錄像、光碟等多種媒體,豐富教學內容、活躍教學氣氛、創設生動和真實的語言環境。盡量在課堂上創造真實的情境,克服課時少的困難,並且在下學期按排早讀課及時復習,保證學生高頻率的接觸英語,為學生創造有效的學習條件,提高學習效率;在語言教學目標上,重語感、重語音語調基儲重交流能力。學校和教師積極創造條件,提供良好的語言環境和設備,如通過多媒體教學,提供大量的感知、體驗、模仿等實踐活動,如讓每位學生都參與課堂學習過程,保證每位同學有三至四次的課堂練習經歷.幫助學生形成初步的語感。語音語調的學習包括發音、重音、語調、節奏和語流等多方面,教學中要求教師防止以單音準確為目的的教學,通過多聽、多模仿,在有意義的語境中進行訓練,奠定語音語調的基矗強調要培養學生交流能力就要創設交流的情景,使學生通過交流發展交流的能力。
2.在教學模式和方法上,重體驗、重實踐、重參與、重創造。要求教學設計貼近生活,符合小學生興趣的需求;教學內容能引起學生的興趣,例如韻律詩歌、寓言故事、會話表演、游戲等;教學的語言材料要真實、實用。學生在課上通過用中學、學中用,反復實踐,學用結合。功能、結構、話題、任務做到有機結合;以話題為核心,以功能和結構為主線,以任務型活動為目標安排各單元或各課的教學;通過視、聽、說、玩、唱、、讀、等饒有趣味的活動,讓學生接觸足夠量的語言材料,保證輸入量,「習得」與「學得」結合,使學生逐步培養起初步的語感;通過大量語言材料的輸入,特別是聲像材料的示範,學生模仿,教師指導,使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語音、語調、書寫、拼讀的習慣。設計任務型活動,開放空間,激活學生的思維,培養創造思維。自始至終引導學生通過完成具體任務活動來學習語言,讓學生為了特定的學習目的去進行特定的語言活動,通過完成特定的交際任務來獲得和積累相應的學習經驗。教學方法要多樣,且生動活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利用教科書中的課文創設栩栩如生的情景,為學生提供使用英語進行交流的機會。
二、創設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擴展英語教學的時空。
⒈靈活安排教學組織和課堂,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開展兩人小組、多人小組、多種形式的活動。這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特點之一。只有開展這些活動才能使每一個學生充分地參與課堂實踐,才能體現出語言的交際性,才能實現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性。目的是為了更好地開展各種教學活動。這樣做可以促進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而且可以幫助學生培養起互相關心,合作的團隊精神。
⒉採用多種媒體的現代化教學手段,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和充分的語言實踐機會,優化教學過程。利用英語教學音像資源——圖畫、圖表、投影、錄音、錄像、cd、vcd、dvd等多媒體軟體,不僅能為學生提供規范的語音、語調,還可以提供真實自然的語言使用的示範,即語言使用的場合、時間、對象等,而且還有體態語——手勢、動作、表情等的示範。多種媒體的運用使教學變得生動、形象、活潑,感染力強,容易激發學生興趣,引起有意注意,加深印象,幫助學生持久記憶。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可以超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學生置身於以英語為母語的環境中,體驗英語的實際運用。多媒體課件的使用可以使教學過程程序化,大大提高教學的效率,這一點對我們農村學校課時少的小學英語課尤為重要。
三、努力總結和發現問題,及時調整教學策略。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積極實踐,不斷探索,針對實際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和學生身心特點,總結規律,認真思考,不斷摸索。尤其是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具備良好的應變機制。有效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實施是為了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益、強化過程評價和目標管理。教師應從教學的准備、教學的實施、教學的評價三方面入手,自始至終地關注學生的進步和發展、關注教學效益,關注教學中的可測性。同時教師還應具備一種反思的意識,不斷地調整自己的教學行為掌握相關的教學策略,以便於自己面對具體的情景做出相應的決策,獲取最大的教學效益。
作為xxx區指導團的首批學員,在此次第三屆區級學術節的英語論壇專場中再次領略身邊學員的風采,感受頗多。
一、找感覺,明方向
自xxxx年4月起,我們最初的7所學校14位教師開始了區英語教學指導團專家們面對面的零距離的指導。從校內聽課到課後評析,指導老師耐心細致地評點,既肯定長處,又對部分教學環節的設計提出真知灼見,這給予了我很多啟迪。由於自己長期在普通公辦初級任教英語,久而久之就有了一些固定的思維,就好似「井底蛙」一樣。然而在聽了指導老師富有新意的建設性教學設計後,彷彿又重新找到了很久都沒有的「感覺」。另外,指導團也提供了很多聽優秀專家的報告講座和市區級優質課的機會,二期課改中先進的教學理念與實實在在的課堂教學一次次完美地呈現在眼前。感覺就一個「爽」字。
二、找差距,知不足
在所觀摩的各級展示課中,上課教師都注意為學生創設語言運用的氛圍,注重學生的語言的交際能力,努力使整個教學過程成為師生、生生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過程;必要時也採用直觀教學法幫助學生克服語言障礙;甚至在某些環節,中英文對比,文化語言結構的對比,用上翻譯法。並不是因為是公開課的需要而絕對的簡而言之,或者只用英語授課而搞得學生一頭霧水。
反思平時自己的日常教學狀況,有不少地方還有待改進。比如:每節課都要建立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的理念,並非公開課的時候才注意這個問題。我們經常說上好一節課不難,難的是上好每一節課。因此創設各種情景,鼓勵學生大膽地使用英語,對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失誤和錯誤採取寬容的態度,漸漸在課堂上形成和諧融洽的氛圍,「向40分鍾課堂要效率」是我追求的目標。差距就一個「大」字。
三、重實踐,求提高
在教學指導團的三年時間里,我有了更多學習和感悟的機會,期間我將自己的學習體會帶回學校與同教研組的老師一起分享,此外我還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項教學展示活動,重在將所學習的先進課改理念和自己實際的課堂教學結合起來。同時我也有幸兩次和區里其他學校的老師進行「同課異構」的課堂教學研究,在不斷的實踐錘煉中,我知道一名優秀的教師所應該具備的理論底蘊和專業水準。
三年的時間很快過去,看著曾經和自己一起「同課異構」的市二初級中學的黃艷老師在論壇上娓娓道來自己的成長歷程,我更清楚了自己今後的努力方向。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陸』 老年人學英語方法技巧
歲月催人老,但是心還是年輕的,這樣的自己想要學習英語提升自己的修養該怎麼做。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老年人學英語方法技巧,供大家參閱!
摘要:根據自己在中物院老年大學六年的英語學習和組織英語復習課、提高班和英語角的感受,參考全國其他老年大學英語教學的一些做法,筆者總結了目前中老年人學習英語中的現狀、存在的一些誤區,分析產生這些誤區的原因,提出了進一步提高中老年人學習英語效果的新建議。
關鍵詞:中老年人 英語 學習
目前,許多老年大學都開設英語班,如天津市在2003年就有18所老年大學開設了60個英語班,2000餘名學員參加了英語學習[1]。中物院老年大學也從2001年開始,設立英語班,已經歷了十年時間,許多從未接觸過英語的中老年學員走進了英語課堂,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總的說來,英語教學課在老年大學中還處於冷門學課,英語教學還處於探索階段,學習的效果還不夠理想,有的學員學了許多年,但最基礎的英語口語問答還不會,聽不懂英語,開不了口。有一個學員說:“學了第一冊,學了第二冊,見了老外還是不知道怎麼說。”這一切,必然會引起我們的思考,究竟問題出在那裡?本文中,筆者想根據近幾年在老年大學的學習英語和組織提高班、英語角的體會,參考全國其他老年大學英語教學的一些做法,談談中老年人學習英語中目前存在的一些誤區和克服這些誤區的一些粗淺想法。需要說明的是本文不想否定這些年來英語老師的辛勤教育和學員們的刻苦學習,也未涉及學員們取得的進步,只是探討中老年人學習英語的方法,以供老年大學英語老師、學員們參考,也可供通過多媒體自
學英語的中老年人借鑒。
一、中老年人為什麼學英語
要談中老年人學英語,首先要談一談退休以後中老年人為什麼學英語,因為目的明確了,學習才有動力,才有重點,才有方向。筆者認為:學生學英語,其目的是為今後的升學,就業做准備;在職人員學英語,主要是學習國外的先進科技和進行國際科技交流,因此,要求比較全面學習英語,聽說讀寫,樣樣需要。而中、老年人學英語目的比較窄,與學生和在職人員有很大的差別,主要可以羅列以下[2]:
1、適合對外開放和出國旅遊、探親的需要
目前,隨著中國對外開放,舉辦奧運會和世博會,來華旅遊和工作的外國人越來越多,退休以後中老年人有較多的閑暇時間,如果能在景區和街道用簡單的英語為外國友人提供幫助,和他們進行簡單的對話,既體現了中國人的好客、文明程度和文化水平,也促進各國人民之間的友好。去年,筆者曾在杭州的花港觀魚公園與一位加拿大老婦人聊天,短短的幾句贊揚加拿大和祝願的話語,使她精神振奮,連連誇獎杭州天堂般的美麗和中國人民的友善好客。
近年來,隨著中國公民旅遊目的地的增加、旅遊手續的簡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老年人出國旅遊的人數也在不斷增加,例如在我院,歐洲游、美國游、澳大利亞游和俄羅斯游吸引了不少中老年人參加。在出國旅遊中,如果能懂得一些簡單的英語,對於購物、問路、住店、用餐和游覽將帶來許多方便,即使在非英語國家也是如此。對此,有出國旅遊的中老年朋友都深有體會,在國外,不懂英語不僅會減少購物、自由活動的趣味,有時還會帶來誤會及麻煩。
2、有些中老年人的子女在國外學習和工作,因此有較多的時間和機會待在國外。在國外生活,如果能掌握簡單的英語對話,對他們
適應當地的生活環境、融入當地社會將會有很大的幫助。這部分人學習英語最迫切,最用功。如遠在綿陽高新區的學員,需乘(轉)車一個多小時到校,但也按時來參加英語學習。
3、由於各種條件的限制,一部分中老年人年輕時未接觸過英語,是“英語盲”。退休了,有時間了,他們迫切想擺脫這種境地。學會英語,觸摸西方文化,周遊世界各國,成為現代中老年人新的理想。
4、增強記憶力,防止腦細胞過早退化及老年痴呆症
英語需要記憶,這是人所共知的。退休以後,不再需要工作的記憶了,但許多醫學專家指出,腦細胞不用則退,長期不用思考、記憶將容易造成記憶力衰退,引發老年痴呆症,而英語學習卻好是防止腦細胞過早退化及老年痴呆症良方。
當然,有些中老年人學英語是想掌握一些英語口語基礎知識,以輔導孫輩們學習,有的是想防止退休後英語能力的衰退,這里不再詳述。„„
二、中老年人應該學習什麼樣的英語
英語學科浩如煙海。梁實秋先生所編的《遠東英漢大詞典》,著錄的單詞達十六萬,成語及例句多達四十萬之巨。從分類來說,有偏重於文字的科技英語、英語文學和英語詩歌等,英語口語中也有高級英語翻譯、同聲口語傳譯、職業英語口語、日常口語和英語歌曲等之分,要全盤掌握不僅非母語的中國人就是作為母語英國人、美國人也是難以做到,即使掌握一個分支學科也是一個十分專業的工作,需要多年或幾十年的積累。
按這樣說法,英語是不是很難,那也不一定,這要看你的目的而言。那些無英語基礎在國外開飯店、開商店的中國人,一兩年就掌握了英語基礎對話,可謂快矣。這證明掌握英語日常基礎口語不是一件
高不可攀的事情,網上有的文章說只需掌握300個單詞[3],雖然有些極端,但筆者認為,學基礎口語需要的單詞大致在一千個左右。
根據中老年人學習英語的目的和特點,我們在老年大學要學的就是這種英語-日常基礎口語,因此,我們追求的是熟練掌握幾百個常用單詞,而不去學習成千上萬的單詞,追求的是口語中簡單的句型,而不去學習各種復雜的文字、文言和文學表達方法。追求的是學而之用日常對話,而不去學習那些在口語中無用的復雜語法知識。
三、目前中老年人學英語口語中存在的誤區
筆者以為,在目前中老年人學習英語口語中,主要存在以下一些誤區:
1、讀音過於注重音標,忽視模仿訓練
語言學習源於模仿,口語教育要勤於模仿,不要死摳音標。觀察一下小孩學母語,是從模仿媽媽的語言開始,從來也沒有那一個家長先教小孩音標。學英語口語也是一樣,重要的是讓別人聽懂你的話,這取決於你的發音語調是否正確,怎樣能能達到正確的發音和語調,就是靠模仿,課堂上,模仿老師、光碟和錄音中的發音和語調,課下,通過光碟和錄音繼續復習,達到熟練為止。實際上,隨著電腦的普及,這種方法顯得簡易可行。
死摳音標帶來的其它弊病是增加學員的畏難情緒,二十三個母音、二十四個輔音和大量的例詞例句會造成學員頭昏腦脹,硬從音標讀生詞還會造成南腔北調的“洋涇浜英語”。
當然,音標在查閱生字,規范語言方面還是有它的作用,但隨著電腦和電子字典的普及,這種作用也在逐漸減少。
因此,筆者認為,通過學習英文字母粗略知道音標知識就可以了,老師和學員不要把過多的精力放在音標上,學生詞、學語言主要通過
勤於模仿。實際上,1982年推出的原版《新概念英語》也是沒有單詞表和任何音標注釋的。
2、學習中過於注重文字,忽視聽說訓練
語言與文字是兩個概念,屬於兩個范疇。比如說,有的民族只有語言,沒有文字,有文字的民族中,文盲也只會說語言,不會用文字。從對語言的認知過程來看,人類從來都是先會說話再會認字的。學英語也應該先學說話,即學習英語口語,而中國的英語學習者大多數都是通過書面語在學英語。我們應該清楚,口語是不同於書面語的,人們說話時隨意性很大,而書面語則講究文字的選擇和語法規則[3]。從學習的目的來看,中老年人應學習英語,而不是英文。但從以往的老年大學英語教學中,與過去中小學傳統的教學一樣,學生及老師的注意力過於集中在文字上,眼睛總是離不開書本和黑板,學生是用眼睛學英文而不是用耳朵學英語。勿視聽說訓練造成的後果是聽不懂,不會說,即所謂的“啞巴英語”。
3、學習中過於注重知識教學,忽視技能訓練;過於注重語法,忽視句型訓練;過於注重集體,忽視個體訓練
英語是一種知識,更是一種技能,正如世界著名英語教育權威亞歷山大所說:“衡量學生是否掌握一門語言,最終是要看他運用如何,而不是懂了多少。”[4]學習英語效果最後的檢驗標準是你是否能完成語言交際功能,而不是你掌握多少發音知識和語法知識。另外,英語需要達到的語言技能是要靠學員的積極參與和反復實踐才能達到熟練的境界,因此,學習英語必須經常進行朗讀訓練、句型訓練、對話訓練。
而在以往老年大學英語教學中,老師和學員把過多的精力和時間放在英語知識的學習上,擠佔了技能訓練的時間,而離開了課堂,學
員們又沒有環境和對象進行訓練。其結果是學了許多語言知識,但是當需要用英語時,還是不會用、不敢用。就像一個彈鋼琴的學了許多和聲知識且不會彈鋼琴一樣[4]。
這里還要著重談一談個體訓練和集體訓練的關系,語言是個體的技能,自己聽、自己說,別人是無法替代的。在以往的英語課堂中,老師和學員往往喜歡集體訓練,集體訓練的優點是省時間,不緊張。弊病是濫竽充數,不知是誰讀對誰讀錯,很難有個別幫助。因此,在英語訓練中筆者建議還是以個體訓練(包括幾個人對話的集體訓練)為主,在全班帶讀幾遍的基礎上,可以從學得好一些的學員開始進行個體訓練,慢慢帶動全班,學員要臉皮厚一些,不怕出錯,敢於開口,才能有好的效果。
4、學習內容過於繁雜,貪多嚼不爛
由於中老年人記憶力差的特點,老年大學的英語應嚴格遵循少而精的原則,只學日常基礎口語,單詞量應限制在一千字以內,要及時重復訓練。從以往的老年大學英語教學來看,學習內容過於繁雜,且缺少及時的復習和訓練,有些學員學了後面忘了前面。英語角本來是學員練習所學語言的場所,但我們在英語角訓練中,加入了太多的新內容,使學員感到內容多、難度大,跟不上。
四、出現誤區的原因和糾正誤區的對策
所以會產生上述誤區,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糾正誤區也要採用多方面的舉措。
1、師資方面
老年大學英語老師基本上是退休的中學或大學英語老師,很少有經驗的英語口語老師,大多數老師也是在啞巴英語的條件下培養出來的,因此,比較喜歡傳統文字的教學方法。正如亞歷山大在文獻[4]
所說:“世界上許多地方的教師依然眷戀著過時的教學方法,在一定的程度上,他們用當年自己學外語的方法使舊的教學體系永久化。”因此,雖然老師們辛勤的備課,認真的上課,但由於習慣於過去學校考試英語的教法,缺少中老年人學英語口語教學方法,使效果大打折扣。
因此,老年大學應聘請外籍志願者或有多年在國外工作學習經歷、英語口語好的退休人員任教師,當然,這有一定的難度。對無合適人選可聘的老年大學,對現有的英語老師,應進行培訓,改變英語教學方法,創造和建立老年大學獨有的依中老年人為對象的英語教學方法,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2、學員方面
老年大學學員由於年齡偏大、記憶力差、愛面子、怕出錯、怕出醜,因而不喜歡或不習慣於聽說口語訓練,尤其反對聽英語、在眾人面前說英語,而喜歡看文字、記筆記的“啞巴英語”學習方法。由於學員的這種喜好,直接影響老師的教學方法,有時老師想教口語、想進行聽說訓練,由於學員反對也感到很為難。
因此, 口語教育中首先要鼓勵學員不怕出醜,敢於開口,勤於模仿,解決學員愛面子的思想顧慮。結合課文,開展情景教育,學生扮演各種角色,進行對話,從讀口語,背口語到根據情景自由對話,從背課文到講自己、家庭和身邊的故事。口語教學中要創建活躍的課堂氣氛,使學員逐漸適應口語教育方法,喜歡口語教學並從中得到樂趣。
3、教材方面
在老年大學英語教學中,教材是教學的基礎。到目前為止,雖然有南京金陵老年大學和中國科技大學老師編了老年大學英語教材[5,
6],但總體看來,全國老年大學還缺少一本適合中老年人學口語的教材,我校現採用的《新概念英語》是一本好教材,但它不是一本好的口語教材,練習偏重語法,偏重文字,還是屬於學院式英語教材。筆者認為,《跟我學》(Follow Me),《走向未來》(Look Ahead), 《走遍美國》(Family Album, U.S.A.)是目前能找到的好的口語教材,尤其是《走向未來》(Look Ahead),語言簡練生動,表演逼真活潑,場景分門別類,故事有趣生動,是一本能真正學到英語口語的好教材,上世紀八十年代曾在CCTV連續播出,取得很好的效果,建議老年大學採用。有條件的學校,在上述教材基礎上,自編適合中老年人教學的教材,筆者認為,這是一個值得努力的方向。
五、結語
英語課是老年大學比較難學和比較費時的學科,許多中老年學員堅持了很多年,實屬不易。要學好英語口語,應樹立信心、縮短戰線、勤於模仿、持之以恆。要培養自己對英語的興趣、愛好,喜歡上英語。還要經常主動沉浸在日常生活的英語環境中,比如有空看看原版英語電影和中央電視台英語頻道,聽聽奧巴馬的演講;閑暇時間讀讀英語幽默故事、英文報紙和英文小說;經常和孫輩們練練英語對話;在國外旅遊時找機會與外國人聊天,看看各種標識和提示。筆者相信,經過一段時間的磨練,中老年朋友不但能很快駕馭日常英語口語,而且能從英語口語學習中得到無限的樂趣。
本文僅只對要想學英語口語的學員而寫,至於對於那些從不想出國,不想學口語,只是想在家看看英文報紙、英文小說和英文幽默故事的學員,上述的有些誤區就不成為誤區了,英語學習方法更有所差別,這里不想累述。„„
參考資料
1、張澤偉,2000餘名天津老人在老年大學接受正規英語教育,新華網,2003.6
2、陳曉峰,老年大學英語教育淺談,老年大學教研會年會,2008
3、喬依斯,學口語就是學說話,新浪博客,2008.12
4、亞歷山大 何其莘,致教師和學生,《新概念英語》 第一冊 xv頁 ,朗文外研社,1997
5、潘繼福,中老年學英語(初學篇),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2002
6、楊天明,新時代老年大學英語教程,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社 ,2009
古稀失聰老人自學英語 發表譯文近百萬字
有這樣一位老人,她年近古稀,且自幼雙耳失聰,但她卻靠著堅忍不拔地意志和刻苦鑽研的精神自學英語,並陸續發表譯文近百萬字。她,就是開封市一位退休女工程師,69歲的於美英。
這間不足10平方米的小房間就是於美英的工作室兼卧室。每天下午三點,於美英就開始坐在這里翻譯科技資料,這一坐就是近10個小時,除了晚飯時間,她往往要工作到凌晨一點半。
人們不禁要問,一個生活在萬籟俱寂世界裡的老人,是怎樣學成一門正常人都難以熟練掌握的英語,並翻譯出如此多的作品呢?於美英說,因對知識的渴求,從一開始她就向上中學的弟弟學習功課,並克服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僅用三年半的時間就讀完了小學和初中的課程,並於1956年考入東北林學院林業機械繫。畢業後,被分配到伊春林業科技研究所,後又調到原開封高壓閥門廠技術資料室。
然而,這個時候的於美英還並沒有接觸過英語,一個偶然的機會使她邁進了英語的大門。 (同期聲 於美英:78年可能是咱們國家的英語年 各個單位都舉辦英語學習班 開頭他們都去上課了 我也不知道 後來我到科里發材料 發現科里都沒有人 我問科長 他們都上哪兒去了 他們都上四樓學英語去了 我也去了)
當時於美英已經40多歲,並已是三個孩子的母親了。學習英語,尤其是聽力和發音,對於一位雙耳失聰的老人來說,似乎是天方夜譚,然而,於美英做到了。當然,她付出了比別人更多的艱辛。
(同期聲 於美英:我聽不見 同志們都幫助我 凡是來借書的人 我都拉住他不放 叫他先給我念一遍 然後我再念一遍 給他聽聽 他要是說對了 點頭了 我覺得我發(音)的差不多了 一個單詞寫200遍 200遍不行的時候我就寫 從晚飯寫到雞叫 有時候禮拜六孩子們去看電影 (孩子)寫了一篇作文 說俺媽學英語 我們去看電影的時候 她在那兒寫 我們看電影回來了 她還在那兒寫 我們睡了一覺起來的時候 她還在那兒寫 在家寫的(紙張)都隨便扔了 在廠里寫的 一年半下來 裝了一麻袋)
當時,辦公室和家裡的桌面、櫃子、牆壁上到處貼滿了於美英抄寫的單詞和句子,甚至連走路、做飯和睡覺前她都念念不忘地背著、記著。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一年之後她以優異的成績取得了河南廣播電視大學的英語單科結業證。
掌握了英語,於美英開始迷上了翻譯英文科技資料。翻譯論文成了她業餘生活的全部,她為此也付出了艱辛的努力,有時候為了趕任務,甚至通宵達旦,徹夜不眠。
(同期聲 於美英:(因為一直坐著)我兩條腿都(腫的)穿不上鞋 天天坐著 特別是抄寫的時候 有一晚上兩次都是抄寫 從早上八點抄到晚上很晚)
自1984年發表第一篇譯文開始,於美英先後在全國性的《中國科技翻譯》、《中國閥門信息網訊》等雜志上發表科技譯文數十篇,她還參與翻譯了《劍橋世界名人網路全書》。這些年來,她發表的譯文已有近百萬字。
正所謂有志者、事竟成。於美英老人在自身殘疾,並且客觀條件簡陋的情況下,依靠超人的毅力和勤奮的精神,自學成才。在欽佩與尊敬的同時,我們更需要做的是向老人學習,學習她這種自強不息。學英語也好、干工作也好,立事業也好,有了這股子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拼勁兒,還有什麼做不到的事情呢?
每天學習五小時 花甲老人自學英語欲考四級
花甲老人王建榮原本為了給孫子創造一個學英語的環境,自己毅然拿起英語書每天堅持學5小時,一年來,老人已能記住500個單詞,如今,老人的最終目標是考英語四級。
昨天(12月20日),在通州區馬駒橋鎮王建榮老人家里,老人正坐在椅子上聽復讀機,筆者看到,王建榮老人一邊聽嘴裡還不停地念叨
著,厚厚的筆記本上密密麻麻寫滿了英語單詞,筆記本邊上還擺著兩本小學英語課本。筆者發現,他的屋裡、門上貼滿了寫些英語單詞和音標的小紙條,在不足4平方米的牆上寫滿了英語單詞,細數一下有50多個。
王建榮說,每天早上起床後和晚上睡覺前,都要把牆上、窗戶和門上的單詞背上一個小時,記住以後再把原來的單詞擦掉寫上新的。他說:“只要時間充裕,我打算在兩年後考英語四級
85歲老人自學英語23年
提到英語,不少人都會覺得很難學,但有位85歲的老人堅持學了23年英語,不僅學會了常用英語九百句,還能用英語寫信。
老人名叫李滌生,家住水部樓社區,喜歡打乒乓球、吹笛子、拉二胡、練書法、跑步等。雖然老李頭發、眉毛皆白,但精神矍鑠,非常健談。
“Welcome ,Welcome”、“Thank you!”面對記者的采訪,老人顯得很興奮,還時不時蹦出幾句流利的英語。
“我學英語已經23年了。從學習26個英文字母開始,用了23年的時間,學會了常用英語九百句,還能用英語寫信!” 老人帶著記者來到天井裡的一間小書屋裡,指著屋內一張小方桌說:“這就是我學習的地方。” 記者看到上面除了寫書法用的毛筆、墨水外,還整整齊齊地放著《漢英大辭典》、《英漢詞典》、《英語九百句》、《中學生英語語法》和一台老式的收音機。
老李告訴記者,自己祖籍在安徽,十幾歲就參加革命,後分在高郵農機公司上班。1986年離休後,他跟老伴在南京、上海的兒子、女兒那邊生活,閑不住的他喜歡到社區,看到不少老人在學英語,於是就有了學英語的念頭,沒想到這一學就堅持了23年。
“小時候由於家窮念不起書,沒有什麼文化,如今老了希望能補上這一課。”喜歡鑽研的老李說,當時學英語就是圖個興趣,直到1990年老伴去世後,不習慣大城市生活的他,回到高郵開始自學英語。
“刀不磨要生銹,大腦不用就要萎縮。”老李說,盡管現在自己已85歲了,但廣泛的興趣愛好,讓他的生
活很充實。特別是學習英語,不僅豐富了他的生活,給他帶來了樂趣,同時也能強身健體。他現在眼不花,耳不聾,記憶力好,都跟平時記單詞、聽朗誦和閱讀寫字等有關。老李笑道:“英語已經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了。” 學英語對中學生乃至一些大學生來說都不是件輕松的事,而沒有一點英語基礎的老李又是如何學的呢?老李說,只要有毅力有興趣就一定能學會。他向記者展示了一本記錄本,上面寫滿了英語單詞,他有點不好意思地說:“人老了,記了又忘,忘了又記。”
“如果掌握了語法規律、有一定的詞彙量,日常交流基本沒問題。”這是老李的經驗之談。目前,他已掌握了上千個單詞。老人說,每當明白了一個單詞,看懂了一篇英文文章,都會有一種成就感,越學也就越有勁頭。 最後,老李向記者“炫耀”道:“我現在可以用英語與在南京的兒子通電話了,我在南京大學當教授的兒子都誇我英語學得好呢!”
老人堅持20年自學英語 想當北京奧運會志願者
“我夢想2008年去北京,做一名奧運會志願者,向全世界展示咱中國老年人的風采。”昨日,記者在西津西路蘭石廠家屬院采訪了堅持自學英語20年的76歲老人孟振稼。
學英語訣竅在於掌握規律
孟振稼老人退休前是蘭石廠的一名職工,1987年退休在家。他告訴記者,一個偶然的機會,在讀報時讀到一篇文章,上面寫道:“老人要想真正長壽,最好學外語,因為可以增強記憶力,鍛煉腦細胞,延緩衰老。”從此以後他便和英語結下了不解之緣。
孟振稼老人說:“學習英語其實是一個熟能生巧的過程,只要你掌握了基本的規律就能變換著方式去使用,並不是死記硬背。”
據記者了解,他把所有時間都用到了學習英語上,聽收音機里的英語節目、看電視英語節目成了他每天的必修課。
如今,孟振稼老人自學英語20年,不但熟練掌握了4萬~5萬個英語單詞,而且還能熟練運用各種英語語法,還能聽懂廣播電台的英語新聞。
“我想成為北京奧運會志願者”
孟振稼老人告訴記者:“我有一個夢想——2008年成為北京奧運會的一名志願者。我想到北京奧運會上,向全世界展示咱中國老年人的風采!”為此,記者與2008年北京奧運會組委會取得聯系。北京奧組委新聞宣傳處處長胡成真告訴記者,古稀老人自學英語的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目前,雖然奧運會志願者報名活動已經結束,但老人既然在有生之年有這個願望,組委會會考慮老人的具體情況盡量爭取幫助老人完成他心中的夢想。
『柒』 英語教學心得體會通用大全
只有優秀的教學才會使學生身體正常發育,健康成長。那麼好的教學是怎樣的呢?其又有什麼心得體會呢?下面是我精心收集整理,為您帶來的《英語教學心得體會通用大全》,希望對您有幫助。
作為一名年輕的英語教師來說,剛剛才熟悉了課堂教學的各項內容,就要開始嘗試一個新的改變,對於我們年輕人來說這不僅是一個挑戰,更是一個攀登。對於學生本身英語功底薄弱,如何正確使用新教材、真正體現課改精神、提高英語教學質量?關鍵先要教師領悟什麼是新課改,怎樣才能做好新課改,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迅速適應新的教學形式,才能較快領悟到新教材的基本思路,創造性地運用新教材,因此這就須英語教師具備雄厚英語功底,否則就無法駕駛新教材的教學,上好新教材。
一、培養學生英語「聽」的能力
因為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最終達到的目的不僅是寫,還要會說,所以聽力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
1.興趣的培養,人家說興趣就是成功的關鍵,確實如此,所以教師可先讓學生聽英文歌。這點可克服學生聽力的睏乏感,從而提高他們聽的積極性。
2.養成良好「聽」的習慣,學生聽力的障礙,多數在於他們想聽懂每個單詞,聽懂每個句子,這樣影響他們聽的語速,當然平時得多訓練語音,克服障礙,得讓學生堅持一點,即使聽到不理解的詞也要堅持聽下去。
二、讓學生提高完型填空的技巧
閱讀能力一直都是學生們的一大難點,能閱讀好文章,並且能准確的理解文章,都畝老是學生們的一大障礙。所以在每天的教學環節上我會加上一個快速閱讀小環節,在每節課的後五分鍾給同學們選讀一篇較簡短的文章進行來閱讀,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和能力。
1.須培養學生先瀏覽全文的習慣,接著再讓學生來選擇填空,一定要使學生掘棄邊看邊填的不良的習慣,學生邊看邊填這不僅影響閱讀的速度,也嚴重影響對文章的理解。
2.注重上下句,上下文的聯系,上下文的前後呼應,教會學生這樣做,才能使學生從文中獲得語篇信息詞,提高答題准確率。
3.以運用,這樣做將會大大簡化復雜分析與判斷過程,很快得到正確答案。
4.通讀坦手全文,檢查前後是否連貫,內容是否清楚,主題是否突出,盡量從意義語法上仔細權迅信升衡,並加以改正。
三、如何教好學生提高閱讀理解
1.課文方面
(1)首先讓學生學會課前預習,但是學生往往對此無頭緒,這就要求老師在備好課的前提下,設置些簡單化的問題,學生也就能有目的地進行閱讀。
(2)設置一些細節題,讓學生進行精讀,這樣學生可以通過這些細雨節題來了解全文。
(3)課堂結束前,讓學生復述或改寫全文。
2.選材方面
因材施教,教師應做到選材廣泛,內容豐富,趣味性強,難易適中,這樣才能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
小學英語是英語學習的起始階段,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那麼如何做好小學英語的教學工作也是我們每個英語教師關心和研究的問題。在這些年的小學英語教學中,我不斷學習總結,有了一點自己的想法:
一、愉快教學,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英語是小學生跨入英語王國的第一步,激發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讓他們從小就喜愛英語,這是最重要的,因此我在課堂上盡可能地開展愉快教學,從而提高學生學英語的積極性,讓他們愛上英語,要學英語。
1、教師高興,學生也高興,教師沮喪,學生也沒勁。可見學生的精神狀態取決於教師的情緒。所以教師上課時,必須精神飽滿,身心投入,充分、得體地運用手勢、動作、表情、神態等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和氣氛,緊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2、教師對學生的即時肯定的表揚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學生的心理發展過程中將會逐步轉化為學習的動力,產生興趣。肯定、表揚的方式很多,如讓全體學生為某個學生答對了問題而集體鼓掌或齊伸拇指,並齊說:「right」、「great」、「very good」、「good job」等。
3、通過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來保持學生的情緒。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能夠刺激學生,使之保持長時間的興奮狀態,也能使學生保持良好的學習情緒。如在學習單詞「draw,color,write,,」等動詞,甚至可以組織一堂生動有趣的英語美術課。在學習英語數數時,可以進行跳繩、踢毽子等體育游戲,學生會非常感興趣,而學得很快。
二、課堂教學的量度和速度
量度包含兩個方面,一是指學生英語時間的量要大,面要寬,二是指課堂上學生個別訓練量要大,盡可能多地提高學生口語操練和口語交際的人次。有時教師上起課來故意放慢速度,生怕學生聽不懂,不理解,原句重復過多,鬆散的教學節奏,不僅會導致學生思維懶惰,智力活動鬆懈,使學生經常處於疲倦、麻木、消極的狀態之中,而且也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
適當的有節奏的教學有利於學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有益於學生的身心發展。在教學中,教師要時快,時慢,時高,時低等交替的藝術手法,形成起伏有致的教學節奏,一定能夠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三、注重差生的轉化
在教學過程中,總會碰到一定數量的外語學習上的差生。怎樣做好差生的轉化工作,是每個教師必須認真對待和認真研究的問題。
1、掌握差生心理,建立的師生感情。
2、理解、尊重、寬容,善待差生。
3、根據英語特點,採取科學方法。
通過觀看杜郎口視頻教學我感到深受教育和啟發,杜郎口中學真正把新課改的理念落實到日常的教學實際中,這與我們喊著新理念用著舊方法形成鮮明的對比,確實值得我們深思與學習。我在學習過程中在以下幾個方面感受最深:
一、首先感受到的是這所學校的獨特的激勵氛圍,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
學校樓道牆壁上,不是我們看慣了的名人像,名人言,而是在讀學生的像,學生的話。試想,警語標示在眾人面前,不是對學生最好的激勵嗎?另外,學生在小黑板上展示前,總有自己的勵志語,每天在更換。這樣經常的自我激勵,同時接受眾人監督,學生的內心世界就要航標,他們的行為就有規范。
二、感受到杜郎口中學真正落實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的思想,把課堂還給學生。
課堂上,教師講解少,學生活動多。預習、展示直至解題反饋,學生始終是主角。預習時學生自己提煉、歸納、總結甚至設計考題,展示時有個性的表述,以及解題反饋中學生輪流上講台,講步驟、說答案、論原理、作補充等等,學生的表現不是被動的,而是主動的、積極、大方的。在這些過程中,學生始終處在思考、分析、探索、提高的狀態中,他們的內心感受和認識就很深刻。我想,放手讓學生表現,也就是杜郎口中學敢於放手改革從而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之一吧。長此以往,學生的主動學習將會成為習慣,將學習作為快樂的享受將成為他們終身享之不盡的財富。
三、小組合作不是擺設,真正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思想。
與我們平時的分組學習不同的是,杜郎口中學的分組學習始終貫穿於課堂教學中,並且小組建設富有成效。六人或八人一組,從預習到展示到反饋,小組學習討論一直是課堂的核心組織單元。雖然期間有分有合,有個人的小黑板展示,有在全班師生面前的解題分析,但小組學習依然是隱性、潛在的組織形式。小組合作的意義遠不至於此,它能培養學生的組織能力、協作能力和共享能力。有一個細節給我印象很深。一個女孩是小組長,在組織預習時,儼然是一名教師,充滿了自信,安排井井有條。學生的發言語言流暢,表述准確,比起我們老師來還要好。我想,這種合作學習方式長此以往,一定能培養出一大批有用人才。
四、小黑板展示作業體現透明、開放的教學思想。
我們學習杜郎口經驗,不能簡單的停留在增加小黑板的模仿上,重要的是我們要透過小黑板看到其背後的意義所在。這是杜郎口教學思想的最直接、鮮明的體現,它把學生的思想、思路、思維結果展示給大家,展示給老師和同學,構建了一個開放式的作業形式。這樣與寫在作業本上不同的是,首先學生有自我批評意識。每個人都是要強、上進的,不願將錯誤呈現給大家,所以就有了檢查意識、規范意識,字要寫得工整,表達不要出錯;第二,學生能互相批評,互相學習,看出別人的錯誤也就警示自己不再犯類似的錯。這樣,印象深刻,學習效果好。
總之,杜郎口中學的學生活動多,增強了課堂的生成性,有利於教師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相對於教師備課的預設教學,這種課堂教學有利於教師突破預設,深挖教材,拓寬教材。達到教學相長,讓課堂成為師生享受學習的快樂,形成終身學習的理念的重要平台。
1、通過高看學生來激發他們的學習的鬥志。
我第一節課進教室我就告訴他們,他們的平均分是分,但我不是要把他們當差生來教,而是把他們當做高材生來教。因為以前每天只記幾個單詞,幾個句子。現在每天要記很多。我說:「從現在開始你們就是我的高材生。希望你們努力配合。」學生聽了很興奮。同時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注意始終讓他們感受到老師對他們很有信心。比如在反饋各種大,小測成績時。對於考得好的,我公布分數,並大加贊賞。對暫時沒考好的,不公布成績。而是鼓勵他們繼續努力。當然,這群學生的基礎比較差,缺漏很多,做題時會丟三落四,不經意間失分可能就會比較多。於是,他們在平時小考的時候,我會在監考中適當地給予一些提示。我認為這種情況下的提示能夠引起學生充分的重視,比起過後的講評可能效果更好。一節課考不完的情況下,我允許他們下課討論,不過討論的時候不能寫,下一節課繼續考。這個做法不僅是為了讓他們最後能取得好成績,有成就感,更重要的是為了他們養成積極討論的習慣。從而使他們的學習熱情更高。
2、注重單詞,短語過關,加強基礎訓練
有了學習熱情沒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可不行,我們快、中、慢班三個老師都注重讓學生記單詞,短語。根據需要我每次讓學生記一個話題的單詞,短語。課堂上測,然後學生互批,最後老師表揚寫得好的同學。慢班則每次讓學生記20個單詞。每個單詞10分,總分200分。這樣學生即使只能記住一半的單詞也能得100分。當然,只注重單詞是不夠,我們還注重配套練習。一開始我和慢班的石義老師輪流出課堂小練,後來發現了的教輔材料,跟我們對學生的要求剛好比較一致,對於鞏固學生的學習基礎很有幫助。就改用了這份練習。之後,我們還做了些綜合訓練。要注意的是這部分學生在做題時經常表現出不自信很猶豫,對於有困難的題更是不惜花大量的時間。因此,在平時的訓練中一定要幫助他們控製做題時間。對於中班學生,我有自知之明,我一開始就知道我的目標是120分的基礎分。中考前我拿08年的中考試卷讓他們做,最高分居然能考到130多分。於是心中竊喜,看來中考時成績可能還會前進幾名。結果聽說中考英語試卷很難,很多學生做聽力時就找不著北了。說是有回聲。於是,估計分層教學的優勢恐怕是發揮不了了。擔心成績又會很差。不過,事實證明,他們平時努力掌握的基礎知識不會因為試卷太難而完全不堪一擊。
因此,我仍然認為激發自信心,努力掌握基礎知識,對九年級中下成績的學生是最重要的。
高中幾年下來,我們在學習與教學過程中,在與學生的相處過程中,逐漸的去反思,同樣也沿襲了一些好的做法,形成了一些寶貴的經驗。在此,列舉幾條,希望對英語教師能有幫助。
對待學生方面
第一,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內在潛力,在每節課的起立過後的問候語中,我都要求學生大聲喊:we must learn english well。(我們一定要學好英語).通過這樣一種方式,喊出了學生的心聲,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去學習,激發了他們的學習熱情。
第二,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及時與學生交流,明確學生的學習任務和責任,嚴格要求。
第三,以平等的態度對待每一個學生,做到公平公正。
第四,及時了解學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給予學生力所能及的幫助。 對待教學方面
第一,聽力部分適合專項訓練與教學聽力突破想結合,尤其注意聽力材料的整合和定向突破。
第二,完型閱讀訓練做到限時間,而且要求學生在試卷上作好標記,那些是摸稜兩可的,最終得分為多少。待試卷發下後,檢測自己得分與估分之間的差距,尋找原因。
第三,作文書寫訓練不放鬆,我校從細節做起,每天三分鍾練字時間,學生可自由選擇書寫內容。規范學生的書寫質量,進行跟蹤對比批改,對書寫規范的文章在學校報廊里進行表揚。
第四,課堂現場批改,給學生二次思考時間。當學生給出的第一個答案出現錯誤時,我們應給予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再次思考。鼓勵他們多動腦。
第五,面批與課後針對性輔導相結合,及時解決學生在當天或在近期內存在的問題。幫助他們糾正常見的錯誤。
教師個人素質方面
第一,多讀書,博覽群書,做一個知識淵博的人。
第二,學會換位思考,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做一個關心學生的人。
第三,注重知識積累和好題錯題收集工作,可以以網站的形式呈現,做到隨用隨取,做一個有心人。
第四,研究教材,研究教法學法,多寫文章,鑽研課題,做一個研究型的人。 第五,經常反思教學和生活中出現的問題,做一個善於反思的人。
第六,搞好與領導,同事和學生的關系,做一個受歡迎的人。
教學之路漫長,我們惟有多研究,多反思,才有更多的進步。
本期我擔任六年級英語教學,作為第一次代英語,這真可以說是摸著石頭過河,如何做好小學英語的教學工作也是我們每個英語教師關心和研究的問題。在這里我就把我在這幾個月的小學英語教學中,摸索出的一點頭緒和體會拿出來與大家共勉,不足之處敬請大家斧正。
一、愉快教學,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在愉快的情景中培養學生的興趣,全面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這是很重要的。小學英語是小學生跨入英語王國的第一步,激發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讓他們從小就喜愛英語,這是最重要的,因此我在課堂上盡可能地開展愉快教學,從而提高學生學英語的積極性,讓他們愛上英語,要學英語。
二、加大課堂口語訓練力度,積極進行英語思維
我們的英語教師必須盡量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 不講或少講漢語。為了使課堂教學順利進行,並使之生動活潑有趣,教師可以藉助圖片、實物或模型等直觀教具和表情、身勢以及其他副語言行為輔助教學。
例如教「pencil」一詞時,教師可先舉起手上的鉛筆,然後說「this is a pencil」,並重復二、三次,重復時故意把「pencil」一詞重讀,然後再拿起學生的鉛筆說:「look ,this is a pencil」,並點頭,作肯定狀。接著,分別舉起幾個學生的鉛筆,還是重復前面
的那一句,並點頭作肯定狀,學生大體就能理解「pencil」的語音信息就是漢語中「鉛筆」這個具體實物。
名詞教學如此,動詞、介詞、代詞等的教學也不例外,因為小學英語教材中的語言詞彙都是相當淺顯,緊貼日常生活。
三、學生書本中的「音標」現象不可輕視
有不少學生從一開始的英語學習時,就養成了用漢字拼音給英語單詞注音的不良現象,這些不良現象看似很小,但是對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效果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四、豐富的課外生活
要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除了課堂的40分鍾,課後也可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學生開展不同的興趣小組和英語角,給學生充電,增加學生知識量。此外還可以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活動和比賽。以調動學生的興趣,拓寬他們的視野,豐富他們的知識。
有一則童話故事這么講到:在一個池塘里,住著一對好朋友青蛙和魚。它們都想看看外面的世界,但是魚離開水就會死去。於是,青蛙決定自己跳到岸上,將自己的所見所聞講述給魚。在岸上,它看到了戴著帽子的大人,吃著棒棒糖的小孩,在草坪上吃草的奶牛,以及空中飛著的鳥。它回到水中後,將自己的所見所聞講給了魚聽。沿著青蛙的描述,魚在大腦中開始形成了「人」、「奶牛」「飛鳥」的圖像。然而,由於魚缺少對這些事物的直觀感知,對它們的認識也就停留在了自我理解的層面。於是,魚眼中的「人」也像它們自己一樣,只是大人戴了頂帽子,小孩手裡握著棒棒糖;它眼中的「奶牛」也就是身上有黑白相間的斑點,頭上有犄角的魚;它眼中的「飛鳥」也就比自己多了一雙可以在天空飛翔的翅膀。由於先前的經驗和理解,魚形成了「魚人」「魚牛」「魚鳥」這些對周邊事物的錯誤認知。關於如何糾正這種錯誤,在我看來,有兩種方法:其一,魚真正地跳出水面,親自去觀察和驗證自己所聽的內容;其二,青蛙對所講內容進行檢測,通過反饋,掌握魚的認知情形,做出適度地調整和糾正。
將此故事進一步延伸到我們的教學中,教師就是故事中的青蛙,學生則是魚,而人,奶牛,飛鳥等則是學習內容。魚對青蛙所講內容的理解程度,很大程度上受限於它們之前已有的知識。換句話說,學生在進入課堂之前,已經或多或少地對所學內容有所認知,而這些前概念對他們的後續學習有著深遠的影響。在教學中,我們常常碰到這樣的情形:一個語法項目講解很多遍,仍然有同學表示不能理解,作為教師的我們會產生極大的挫敗感。實際上,這種情形的出現,往往是由於教師和學生站在了學習內容的對立面,教師本能地認為重復很多次的內容,學生應該可以很好的把握。殊不知,學生理解的困難極有可能源於錯誤的前概念,例如,混亂的語法知識等。因此,我們應當意識到並且明白,每位學生都是帶著前概念對新的學習內容加以理解的,不能因為欠佳的表現就武斷地認為他們不努力。
正確的、豐富的前概念,有助於學生不斷地樹立自信心,取得更大的突破;而錯誤的前概念,無論對於學生的學習還是教師的教學都帶來了很大的挑戰。在我所任教的班級中,有些學生對外語學習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無論在作業還是課堂表現上,都積極主動,外語學習呈現良性循環狀態。而有些學生對外語學習則抱著厭惡的態度,認為自己就是學不好外語。我曾與他們進行交流,問他們「為什麼這么嫌棄外語?」他們回答道:「老師,我小學英語就沒學會,初中英語就聽不懂,您說我高中英語還能聽懂嗎?」顯然,多年來外語學習的挫敗感已經讓他們失去了學習的興趣,接受自己破罐子破摔的現狀,這不禁讓人感到一絲悲涼。在實際教學中,面對學生錯誤的前概念,讓其跳出自己的池塘,親自去觀察學習事物,獲取正確的認知似乎比較困難。在此情形之下,作為青蛙的教師則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教師只有在充分地了解和把握學情的基礎上,對所教內容進行創造性的設計,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逐步扭轉學生錯誤的前概念,才可能改變他們的學習甚至是人生軌跡。
作為一名高中外語教師,我常常有一種無力之感。進入班級的孩子們,已經是有著至少六年外語學習體驗的學生。也就是說,他們攜帶了豐富的前概念,或對或錯,進入了課堂。面對他們,特別是已經對外語產生反感的孩子們,我所能給予的,就是充分的理解他們所需,創造性地設計適合他們的教學內容,耐心地鼓勵他們,讓他們相信「一切其實都沒有想像的那麼難」,帶領他們感受外語學習的快樂。我常常對學生說,最可怕的不是你不會,而是你選擇放棄。我希望,每一點微小的舉動,都能促使他們修正錯誤的前認知,為未來的學習鋪好寬闊平坦的路。在每條魚的成長過程中,一定會碰到許多的青蛙;同樣,在每個學生的成長過程中,會碰到很多的老師。學生前概念的形成,是多種因素、多方力量綜合作用的結果,但在知識領域,教師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或許,一次耐心的解釋,一個淡淡的微笑,或者一個肯定的眼神,就會給學生的學習帶來奇跡。
『捌』 英語教師學期工作總結五篇
一段時間的工作已經結束了,回顧這段時間,我們的工作能力、 經驗 都有所成長,是時候認真地做好 工作 總結 了。更多英語教師學期工作總結點擊「 英語教師 」查看。
英語教師學期工作總結1
本學期我擔任 八年級 (3)班英語教學工作,在教學中認真執行學校 教育 教學 工作計劃 ,轉變思想,積極探索,改變 教學 方法 ,在繼續推進我校自主創新的探究式課堂教學模式——「一主多輔,多維互動式」教學模式的同時,把新課程標準的新思想新理念和課堂教學的新思路新設想結合起來,認真備課、上課,及時批改作業、講評作業,做好課後輔導工作,積極主動觀察課堂,開展有效課堂活動,現將具體做法總結如下:
一、課前做好准備。
古人雲: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英語教學中,課前准備尤其重要。在上一節課之前,先要將要上的內容過一遍,結合教案,把整個教學的思路理一理,讓自己心裡有個譜,同時,准備好上課要用的教具,如錄音機,磁帶的進度等等,這些小細節有時候會影響整個課堂的進程。另一方面,也要備學生,我們八年級的英語老師給學生們准備了學案,在上課之前就發給了學生,讓學生對整個單元的知識點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和准備,另外,我的一個具體的做法就是,每節英語課提前2分鍾進入教室,提醒學生做好准備,將書本和要用的書籍等上課物品准備好,不打亂仗,然後將本單元的單詞齊讀一遍。當學生讀完的時候,也就上課了。
二、認真上好課。
上課是整個教學過程中的主體部分,也是最重要的一個部分,學生的大部分知識都來源於此前春此環節。在上課的時候,我有效組織了課堂,突出了重點,努力突破難點,並當堂反饋,一個單詞,一個 句子 ,教完了就叫學生練,不會,就多練,多讀,應該掌握的內容,絕對不能讓學生矇混過關,同時,我也盡量讓自己的課堂氣氛活潑化,幽默化,盡量吸引學生學英語的興趣,將自己的講解深入淺出,讓所有學生都能聽懂。
三、課後認真復習,落實反饋。
復習在某中意義上來說,甚至比上課更重要。在課後,我班實行單詞「三清」。即「日日清,周周清悔飢,月月清」。我們准備了一個單詞「三清」記載本,每天由課代表負責組織策劃要清的單詞內容,然後和 英語學習 小組長對每個學生進行監督檢查。
四、開展英語拓展活動,增進學生 學習英語 的興趣。
不管是區教育局的要求,還是本身英語教學的需要,課本上的知識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拓展活動的開展勢在必行,在本學期,我們班開展了多種多樣的英語拓展活動,例如,我們配合音樂教師開展了英語歌曲傳唱活動,在這個活動中,我們既學習了像〈雪絨花〉這樣膾炙人口的老歌,也學習了像〈She〉這樣的流行歌曲。我們還開展了像 英語單詞 王, 英語 故事 大比拼等這樣的活動,在這樣的一系列的活動中,學生的英語從聽、說、讀、寫方面得到了極大的拓展和提高,能力得到了鍛煉和提升,興趣也變得更加強烈起來。
五、培優補差工作的開展。
在教學中,我對每一個優生非常關注,不管是平時的上課,還是課後的反饋,我對這些學生的要求都非常嚴格,每次作業力爭做到面批面改,讓他們能很快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改正,每次測試後,都找他們來分析原因,改正錯誤。對待後進生,我也沒有放棄,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我對這些學生的要求不高,但是,一些基礎知識和必須掌握的重點知識,我則要求他們必須完成。
六、積極參加英語教研活動。
我們田校長說過,一個不會搞研究的教師,不是一個好老師,我們要成為一名學習型教師,一名研究型教師,一名學者。在本學期,我積極參加學校的教研活動,在學期中,我因病請假,在此期間本來已經將我的教研活動錯過,森耐但是回來之後,我還是把這個活動補了回來,上了一節公開課。另外,在本學期,我積極參加每次老師的看課活動,在課堂上認真觀察,認真思考和比較,將自己的別人的做法對比,將本班學生和他們班學生對比,將過去的自己和現在的自己對比,等等,在這個過程中,我清楚的知道,我的英語教學能力也有了長足的進步。
總之,一學期以來,感覺收獲還是蠻多的,但是,同時教學中還是存在著不足,學生的英語能力還是需要提高。學生的基礎還是不夠塌實,在下學期,我將繼續狠抓基礎,努力拓展,讓學生的英語能力更上台階。
英語教師學期工作總結2
本學期,本人任教初二年級兩個班的英語教學工作。這兩個班學生英語基礎很差,學生整體惰性很強,自覺性很差。給教學帶來很大的難度。作為一直從事中學英語教學的我,雖了解到了一些教學教法,但在實際的教育教學中,我深深感覺到教中學英語之難之累,真是「苦在其身,樂在其心」!為使今後的教學工作取得更大進步,現對本學期的教學工作作一總結。
一、學習課標,明確教學目標。
為了使我的英語教學,進行了研讀,了解了目前英語課程改革的目的、掌握了目前英語改革的重點、明確了英語課程各級的總目標和各內容的分級目標、理解了英語教學原則、學會了一些科學評價原則等,從而為後面的教學提供了充分的依據、奠定了的扎實的基礎、保證了教學的順利進行。
二、扎實備課,理清教學思路。
備課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我在備課時做到了以下幾點:
1、課前備課,做到「有備而來」。我認真閱讀各種教科參書,既備教材、教法,又備學生。結合學生的實際和教材的內容,既要考慮知識的縱向聯系,又要考慮新知的橫向銜接;既要突出重點,又要突破難點;既要體現出完整的教學過程,又要注意好各環節的過渡自然。並製作了各種有趣的教具,如:單詞卡片等教具為課堂教學做好准備。
2、課中備課,靈活安排簡單易操作的游戲活動。我通過游戲引入新課教學時,為了不打消學生的積極性,我在實施教學的時候,總是盡量設計一些簡單易操作的游戲及活動,將教學內容層層鋪開,把枯燥乏味的課堂變為生動有趣「快樂堡」,讓他們在快樂中學習,在玩中獲得新知,通過反復的趣味操練(如:唱、演、玩、畫、塗色、做手工等形式)來鞏固所學新知。充分調動了學生們的情感態度和興趣,學生的積極性得到了充分發揮,教學效果良好。
3、課後備課,總結教學經驗。每上完一單元,我都及時對該單元作出總結和 反思 ,探討該單元的不足之處,為以後的教學工作打下基礎。
三、認真上課,體現以人為本。
《英語課程標准》提出「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等方式,實現任務的目標,感受成功。」這便要求,英語課的教學要以學生為主,培養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他們對詞彙、句型的聽說認讀和語言實際運用的能力,老師上課時盡量用英語講課,這樣能使學生更多地接觸英語。每堂課要用一定的時間讓學生用所學過的日常用語和課堂用語進行不同的形式進行對話。也可以結合實物、圖片等用英語進行簡單的描述,培養學生的語感。
為此,我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做了以下幾點:
1、巧設導入,培養興趣。每節的教學我首先通過做游戲、唱英語歌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融洽在學習英語的氛圍內。
2、圖文結合,掌握新知。根據教材「圖文並茂」的特點,充分運用單詞卡片、實物教具、 簡筆畫 及肢體語言來啟發學生,使學生帶著明確的任務目標,並藉助圖片、動作、表情等手段掌握其義,讓他們積極主動參與學習獲取新知過程,培養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在遇到難讀的單詞或句子時,我不厭其煩,耐心教導學生認讀,力爭讓他們學了就懂,懂了會用,培養他們認讀的能力。在學習新知的同時,還適時對他們進行思想教育。
3、鞏固新知。在完成了每節課的新授任務後,為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營造寬松的學習情境。只要學生對英語學習有興趣,堅持常年不斷地、自覺地、隨時隨地接觸英語、運用英語知識,英語成績就會不斷提高。
如果只是為了應付考試,臨時抱佛腳地補習,即使可以應付一時,但掌握的知識都是不牢固的。新舊知識就會顧此失彼。
在今後的教學中,注重個別輔導,在面向全體學生的基礎上培優補差。不斷學習,加強自身素質和業務能力的提高。
英語教師學期工作總結3
本學期,我擔任八(3)(4)的英語教學,根據本學期教學工作計劃安排及學生的實際,目前教學工作已將要結束,現就本學期 教學工作總結 如下:
一、學生的基本狀況:
學生英語拼寫不規范,學習不主動,對英語的興趣較缺乏, 學習態度 較被動。有個別的學生學習態度較認真,對英語較感興趣,但是他們基礎弱,聽寫能力有待加強。
二、採取的 措施 :
1、教學中,備課是一個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環節,備學生,又要備教法。備課不充分或者備得不好,會嚴重影響課堂氣氛和積極性,我明白到備課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備課之上,認認真真鑽研教材和教法,不滿意就不收工。雖然辛苦,但事實證明是值得的。
1、認真學習體現以素質教育為目標的新課程理念及 學校工作計劃 ,認真研究教材,和同年級老師共同制定了本學期教學工作計劃,加強落實、反饋、總結計劃的執行情況。
2、教學過程中,注意抓常規教學,以學生為主體,面向全體學生組織教學,注意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充分利用早讀時間,要求學生大聲朗讀課文。
3、抓詞彙和句型學習,經常進行聽寫訓練,提高學生對記憶單詞和句型的能力。
4、結合實物、圖片等用英語進行簡單的描述,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5、抓小測驗、單元測試過關,並注重復習。
三、教學方面的經驗、存在問題及今後的做法:
1、教的方面
深入了解和分析學生情況,有針對地教學,由於對每單元的單詞和片語進行了多次強化訓練,所以詞彙的得分率比以前高。另外因狠抓落實「學習法」,使學生學習習慣得到進一步改善,我班英語成績有了較大的突破,平均分、合格率、優秀率均穩中有升。雖然我們也進行了 英語閱讀 訓練,但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不大。單選、完成句子的得分率還過得去,但綜合知識未來得及操練其他項目得分率就較低。今後,應該加強完型填空、閱讀理解和綜合填空的訓練。
2、學的方面
一要培養學生對英語學習有興趣,二要培養學生的責任心,從小事從感恩開始,並且要用班規來落實,堅持常年不斷地、自覺得、隨時隨地接觸英語、運用英語知識,英語成績就會不斷提高。經過一學期努力,大部分學生都覺得英語有進步,以前不要說是背,讀都讀不順,而現在有些學生還能背些英語對話了。
如果只是為了應付考試,臨時抱佛腳地補習,即使可以應付一時,但掌握的知識都是不牢固的。新舊知識就會顧此失彼。
總之,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期末考就是一種考驗。我付出了,一定有收獲。我明白到這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本學期後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本班的英語水平。因此,無論怎樣辛苦,我都會繼續努力,多問,多想,多向其他老師學習。
英語教師學期工作總結4
一學年來,我認識搞好自我的本職工作,不斷提高自我的思想覺悟和教學水平,認真學習新的教育理論,與時俱進,連續創新,主動推進教育教學改革,主動完成學校的各項工作,尊重並熱愛學生,使學生學有所長,全面發展,下頭就我本學年的工作作如下總結:
一、培養英語學習興趣
英語作為一門外語,對大多數學生而言,既生疏又困難。在這樣一種大環境之下,要教好英語,就要讓學生喜愛英語,讓他們對英語產生興趣。為此,我採取了一些方法,如盡多使用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開展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教室語言實踐活動;介紹英美國家的 文化 ,生活故事;幫忙班上的同學改英文名等等。使他們了解英語、喜歡英語,從而培養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目前,我們班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始終穩定在較高水平。
二、認真備課、上課,改善教學方式、注重輔導學法
在團體備課的基礎上,我能自覺鑽研教材、研究學生,進行二次備課。雖然辛苦,但事實證明是值得的。
教態自然、講課生動、難易適中、照顧全部,教室就能夠吸引住學生。本人能做到每一天都有主動的精神狀態,讓學生感受到一種主動的學習氣氛。我能遵循聽說、讀寫跟上的教學要求,努力加大教室訓練量,加快教室節奏,切實提高教室教學效率。除保證教室效果之外,還需要讓學生課外多讀,多講,多練。為此,在早讀時,我堅持到班輔導,發現問題及時糾正。課後堅持認真批改學生作業,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對部分不自覺的同學還採取強硬背誦等方法,以打好他們的初一基礎。
三、做好「培優轉差」
按以往經驗,學生在英語學習進入必須階段後,會出現好差分化現象,尤其是7a教材開始啟用、學習難度加深以後。為此,我制定了具體的「培優轉差」計劃和目標,對這部分同學進行有計劃的輔導。例如我把這批同學分為三個組。第一組是有必須基礎,但平時懶動腦筋不學的同學,對這些同學,我採取團體輔導,給他們分配固定任務,不讓他們有偷懶的機會,讓他們發揮應有水平;第二組是肯學、但學習本事不強的同學。對這部分同學進行耐心指導,多加鼓勵,慢慢提高他們的成績;第三組是紀律鬆散、基礎不好、學習又不認真的同學。對這部分人進行課余時間個別輔導。由於實施了分類輔導,針對性強,效果比較明顯。
一個學期的努力效果如何,期末考試就是一種考驗了。無論成績高低,都體現了我在這學期的教學成果。我明白到這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這學期本人確實學到很多,重要的是如何總結得失,以期在下學期後做得更好。
所以,無論怎樣辛苦,我都會繼續努力,多問、多想、多向書本、學者、同行學習,爭取更大的提高。
英語教師學期工作總結5
本學期快要接近尾聲了,在學校領導的關心指導下,我們努力、踏實地工作著,全體英語教師為提高我校英語教學質量,為學生供給高效、優質的服務,默默地耕耘著。我們感受到了壓力,同時,壓力也成為我們做好教育教學工作的動力。
一、加強學習,提升素質
僅有勤於學習才會樂於施教,也僅有勤於學習,我們才能真正教好書、育好人。為此,我們教研組不斷強化學習教育,充實教師知識結構,提高教師理論素養。
1、拓寬學習 渠道 ,做到三結合。
在每個月教研組的業務學習中,我們把自主學習和集中學習相結合,理論學習和實踐探究相結合,同事間彼此交流探討和網上資源閱覽相結合,不斷提高英語組每位教師的業務素質。
2、優選學習資料,做到有的放矢。
本學期,結合學科專業和自身工作需要我們先後自學了《怎樣聽課與評課》、《任務型教學的有效研究》,同時還認真閱讀了《你在為誰工作》這本書,從中受到很多啟發,使我們每位教師對工作的態度,對人生的追求有了更深刻的反思和認識,認識到一個人僅有尊重自我的工作,熱愛自我的工作,才能樂在其中,不斷提升自我。
3、加強學後反思,做到學用結合。
學校教科室在每一次校本培訓的資料和形式上都做了詳盡的部署和精心的安排,可謂用心良苦。我們在活動認真學習,及時消化,做到聽、記、思三結合,並注意與自我的教研實際緊密結合,隨時撰寫真實感悟和學習體會。能夠說,每次的校本培訓學習對我們來說就是一次次難得的精神享受,是豐厚自我文化底蘊、積淀知識含量,提高教科研本事的捷徑。
二、抓好教研組業務工作,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1、加強對教材的創造性研究,教學資源共享。
本學期我們把教學研究的重點放在對五年級教材的分析和研究上:根據五年級教材的特點、主要資料,對教材提出了整合的研究意向,將較難把握的資料篩選出來共同分析、比較,確定了具體的操作方法。微觀上,我們以一個典型單元為例,就單元資料的課節劃分,重難點的把握,語言目標的確定,任務的科學設計,以及練習題的編寫和篩選,包括每課的預復習作業的安排進行探討研究,大家交換不一樣的'想法,彼此在爭辯中進行思維的碰撞,在分歧中啟迪心智、激發靈感。
2、組織校內示範課、公開課,開展聽課、評課活動。
本學期安排了張曉翠、姚水財兩位教師上示範課、公開課。每一位開課教師都要以說課的形式,結合教學理論,講述教學流程安排的理由和想法;全體教師都參與評課並由一位教師主評。教研組還組織教師參加市級、鎮級的優質課、示範課的聽課,學習先進的教學經驗,並結合本校本班的實際情景提出自我的教學調整方案。
3、進取開展課題研究工作,提高教學效果。
「以科研促教改,以教改謀發展」。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英語水平,提高教學效果,我組教師把開展教育教學研究立為工作之重。本學期全體教師繼續深入研究校級課題《優化單元學習資料,提升英語教學有效性的探究》,確定了「優化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與實施策略」以及「單元整體教學團體備課、課例研討的校本教研機制及策略研究」的資料。課題研究提高了每位教師參加教科研的意識,提高了教師教科研實驗的本事。同時,課題研究中也促進了學生在英語各方面本事的提高,讓學生體驗到了學習的樂趣,享受了學習的成果,改善了學習的策略,培養了創新意識和實踐本事。
三、自我反思
少數教師先進的教育理念還未真正轉化為自覺的教學行為,問答式、講練式、低層次的討論式仍是大多數教師首選的模式。
四、今後工作設想:
1、加強案例研究、個案分析,注重對優秀教師經驗的總結提煉和推廣。
2、繼續強化教師的專業協作和教學反思,進一步提高教師的教學基本功。
我們敬業,我們不計得失,樂於奉獻;我們像團烈火,進取向上。路是無盡的,天是廣闊的,領導的厚望是深遠的,每一段成功的後面都將是一個新的開始。我們付出,我們收獲。在以後的工作道路上,我們決心再接再厲,努力工作,為把學校英語教育教學工作提高到一個更高的層次而努力。
英語教師學期工作總結五篇相關 文章 :
★ 英語教師期末工作總結5篇
★ 英語教師年度個人工作總結5篇
★ 英語教師教學工作總結格式五篇
★ 英語學期教學工作總結5篇最新
★ 英語教師年度考核個人總結5篇
★ 高中英語教師工作總結5篇
★ 2021英語教師教學總結報告五篇
★ 英語教師個人總結5篇
★ 2020英語教師個人工作總結精選5篇
★ 2020英語教師個人工作總結5篇範文
『玖』 英語教師教案課後反思簡短
英語教學作為一門語言的教學,其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言語技能,即運用語言的潛力,因此其課堂教學具有不一樣於其他課程課堂教學的特點。我通過對新課標的學習,根據中學教材的資料編排突出了對這種潛力的培養,採取了指導性的學案模式,強調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雙向運用。英語的課堂教學應當反映這種特點,以用為主,樹立一種「大英語教學觀」,讓英語教學走出課堂,走向社會。
首先是教師觀念的轉變。英語教師要轉變的第一個觀念是:英語教學不是語言知識的教學而是言語技能的教學。過去,由於考試指揮棒的影響,英語教師過分強調英語知識的教學,結果培養了一批「啞巴英語」「聾子英語」。這次中學英語教材的改革為教師觀念的轉變奠定了基礎。然而傳統考試的「餘威」仍在,考試依舊是教學的指揮棒。作為一名英語老師,是就應懂得如何在這兩點找到一個平衡點。值得高興的是中學英語教學大綱適時進行了調整,明確規定將降低語法試題的難度,減少知識性的客觀題,重點培養學生的言語潛力,在言語運用中學習語言。
教師觀念轉變的第二個方面是:由以本為本向以用為本轉變。英語語言是一門不斷發展的語言,現代科技的發展為它注入了新鮮的血液。英語教材只是學生學習英語的基礎、媒介,學生要學好英語就務必融入英語的海洋,跟上英語發展的步伐。因此我也時常在教材教學的基礎上隨時把鮮活的英語輸入教學,讓學生能夠感受英語,能夠使用英語表達自我的思想。例如當今流行的email(電子郵件),surf on the internet(網上沖浪),clone(克隆),netizen(網民)等。
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單一、呆板的教學方法容易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而且不能體現語言的生動性,而多種教學方法能夠刺激學生的不一樣興奮點,抑制大腦疲勞。計算機輔助教學使教學方法的運用有了廣闊的天地。無論哪種教法,其基本出發點是學生,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課堂應當是學堂,是學生學習的天堂。課堂教學應當充分發揮學生主體的積極性。英語學習的特點決定了討論法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特殊好處。英語課的討論法應具有更廣泛的資料,更自由的民主氣氛,不但能夠討論本課的問題,而且能夠用英語發表自我的見解,縱論國內國際的是是非非。而討論課是在考驗老師對整個課堂的駕權潛力,在平時教學活動中,經常有學生在討論課時不用英語,或者是說與本堂課毫無聯系的話題畝爛,這需要老師時常督促。
在這一年的教學活動中,我覺得最大的困難就是如何維持課堂紀律,如何使教學活動在一種簡單,民主的氣氛下進行。到底作為一名教師就應用何種姿態應對學生。老師在不能體罰的狀況下,還能採取哪些方式對學生進行教育。這些都是我要思考的問題。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始終堅持「以學生為與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方針,利用直觀教具和課件,設計各種各樣有趣的小組游戲活動,使學生人人參與,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在語音、語調方面善於變化以表情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活躍學生思維。突出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讓學生自己當小老師,教師只做適當的點拔,讓學生在主動解決問題,排除障礙中獲得新知。同時,也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與人合作的能力等。這樣既加深了學生對知識點的印象,又增強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自信心。
在教學中,我以歌曲為開篇,先熱身。同時,邊唱歌邊做動作,一來活躍了課堂,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二來復習了以前學字習的內容,為本課後面數字的學習做了鋪墊。接下來讓學生操練句型然後再通過看動畫,乎猛回答問題,解決問題的方式歲耐橋,讓學生自主學習。通過操練句型,引出新單詞數字。在寫完所有單詞後,讓學生自主發現數字變化的規律。課堂上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每一位學生在富有情趣的師生、生生互動中,主動地接受和領會教材中提供的信息,輕松自然地參與整個語言學習活動,發展語言交際能力和思維能力。
利用圖片,讓學生使用句型,用對話的形式讓學生進行同桌的操練,既培養了學生互相學習的能力,還讓他們進行對話表演,培養了他們對語言的運用能力。在本節課中,學生通過生動活潑的課件,激發學習興趣,通過各種游戲活動,訓練了他們的聽、說、讀的能力,較好的掌握了本課的內容。
反思一、小學英語教師應有發展意識
很多小學英語教師對自己的語言知識能力要求不高,認為小學英語簡單,不需要太好的語言功底,只要有良好的教學技能就可以了。其實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同樣英語作為人們最廣泛的交際用語之一,更是隨著高科技的迅猛發展而日新月異地變化著。如果我們的英語教師不求進取,將會被時代所淘汰。
反思二、英語應用能力需要相應的詞彙。
「不學習語言規則、不掌握相當數量的詞彙,英語應用能力就是空中樓閣」。(包天仁語)俄羅斯通常在初中一年級開設英語課(相當於我國的小學5年級),每周3節課,第一學年即要求掌握約1300個英語詞彙,學生到高中畢業時要掌握1萬以上詞彙,基本可以讀懂英文原著。而我國現在對高中畢業生的要求是掌握20_詞彙(包括片語),新研製的』課程標准』要求掌握4000個左右的詞彙。我們應該借鑒國外的經驗,盡快解決英語教學費時較多、收效較低的現狀。而目前在小學的低年級的英語教學中,不要求學生掌握詞彙,而只要求學生能,根據提示或圖片說出該單詞,其本質無非是要學生們死記硬背,鸚鵡學舌。由於小學生們沒有相應的讀音規則訓練,不熟悉詞彙的拼寫規則,單詞的音、形、意三者不能有效的結合在一起,因而導致了單詞記憶的困難,並成了小學生學英語的瓶頸。
反思三、 持續不斷的語言知識,而不是「玩」來培養學生持久的興趣
小學英語教學是要重視培養興趣,但不能單唱歌游戲去學習,因為培養興趣主要是為了學習英語。小學生學習英語不是英美的移民學習英語,則只有不斷學到語言知識,提高語言能力,滿足他們的成就感,才可能培養持久的興趣。而目前小學生每周只有100多分鍾的英語課,單唱歌游戲不能培養學生持久的興趣。新鮮勁兒一過,孩子們就會厭倦。所以,唱歌游戲應該作為小學生學習英語語言知識、技能的一些手段,而不是培養興趣的手段。我們可以採用多種手段幫助小學生在記憶力強的時期多記單詞,多學習語言規則,並盡可能多創造模仿的機會,提高學生的語音和語調。在英語學習中,聽、說、讀、寫、譯五種能力是可以互補的。真正做到聽說先行,讀寫跟上。光聽說不讀寫,很難收到高效。只模仿不培養學習能力,也難減輕學習負擔。所以小學生還是應當認真進行語言學習。
新課改倡導全人教育,強調課程要促進每個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質和終身學習的潛力,新課改提倡交流與合作、自主創新學習,課程改革的成敗關鍵在於教師,教師是課程改革的實施者。下方簡單地回顧、反思兩年多來的英語教學工作。
一、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1、創設各種情景,鼓勵學生大膽地說英語,對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犯的錯誤採取寬容的態度。
根據教材中的情境,真實再現於課堂並創造新的懷境,如教「Whatsyourname How old are you」時,情境有「小歌手大賽報到處」、「迷路的小孩子與警察」、「結識新朋友」、「醫生與生病的孩子」、「自我介紹」等等一些語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講台上鍛煉英語表達潛力和膽量。如師生早晚問好、道謝、道別等,學生已經習慣用Hello、Good morning、thank you、You are well、See you、Goodbye……與我交流。這樣就無形中發展學生運用英語交際潛力,培養他們創新靈活運用英語的習慣。
2、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的聽、說、讀、寫綜合潛力,鼓勵他們大膽的說並運用到實際中去。每課的對話讓學生先聽後讀,然後表演,每小組不宜超過四人。表演前應讓各小級操練准備,鼓勵其拓展創新對話資料。表演過程中,除要求學生語音語調正確外,還應讓學生注意到交流手段如表情、手勢、姿態等。
3、創造條件讓學生能夠發現他們自我的一些問題,並自主解決問題。
二、創造寬松、和諧的氣氛。
在教學過程中,注重與學生溝通,讓學生消除對英語學習的恐懼感,只有對英語感興趣,才能持續英語學習的動力並取得好成績。刻板的學習,不僅僅會影響英語學習的效果,適得其反讓他們厭惡學習英語。因此創造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有利於英語學習。
(1)尊重每個學生,積極鼓勵他們大膽的嘗試。
要培養學生的創造個性,僅停留在創設教學情境上是不夠的。教師首先要具有創新的精神,注重創設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尊重學生個體,注重抓住一切時機激發學生創新的慾望,注意對學生的學習行為和學習結果、反應等做出客觀、公正、熱情、誠懇的評價……
(2)鼓勵學生大聲的朗讀課文並背誦,使自我聽的見自我的聲音,漸漸做到流利,順暢。促進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忙,體驗成就感。
(3)對於底子薄的或性格內向的同學,降低他們的學習標准,當他們取得一點小小的進步,都要鼓勵他們,讓他們感到有成就感。
(4)差生上課時注意往往不夠集中,我就將教材化難為易,化多為少,精講多練,課堂上盡量創造愉快的氛圍。差生由於羞怯心理往往怕開口,我盡量將難易適度的問題去問他們;叫他們到黑板上寫有把握的句子;朗讀事先已讀過多遍的課文,當差生回答正確時。我總是面常笑容地說:「very good」,他們往往因得到這兩個激動,這樣差生開口的習慣慢慢的養成。一學期下來,差生的參與意識大大地加強,消除了畏懼心理。
(5)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經常和學生一齊反思學習過程中的不足,並加以改正。
教和學是一對矛盾,作為矛盾雙方的教師和學生如何和諧融洽師生關系,對完成教學至關緊要。如果他們對某個老師有好感,他們就對老師的這門課感興趣並分外重視,肯下大氣力學這門課。如果他們不喜歡某一位老師,由於逆反心理,他們也就不願學或不學這位老師的課。所以,教師要深入學生,和學生打成一片,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喜怒哀樂情緒的變化,時時處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尊重學生,幫忙學生。這樣,師生才能關系和諧,感情融洽,興趣盎然地進行學習。
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單一、呆板的教學方法容易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而且不能體現語言的生動性,而多種教學方法可以刺激學生的不同興奮點,抑制大腦疲勞。計算機輔助教學使教學方法的運用有了廣闊的天地。無論哪種教法,其基本出發點是學生,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課堂應當是學堂,是學生學習的天堂。課堂教學應當充分發揮學生主體的積極性。英語學習的特點決定了討論法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特殊意義。英語課的討論法應具有更廣泛的內容,更自由的民主氣氛,不但可以討論本課的問題,而且可以用英語發表自己的見解,縱論國內國際的是是非非。而討論課是在考驗老師對整個課堂的駕權能力,在平時教學活動中,經常有學生在討論課時不用英語,或者是說與本堂課毫無聯系的話題,這需要老師時常督促。
在這一年的教學活動中,我覺得最大的困難就是如何維持課堂紀律,如何使教學活動在一種輕松,民主的氣氛下進行。到底作為一名教師應該用何種姿態面對學生。老師在不能體罰的情況下,還能採取哪些方式對學生進行教育。這些都是我要思考的問題。
作為一個小學英語教師,尤其是四年級的英語教師,倘若僅滿足於對單詞、句型的概念化的解釋和程序化的分析,而不求助於情景的感染和形象的描述,就會使課堂語言平淡、氣氛沉悶,學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英語學習中。那麼,學生原有的興趣和想學好英語的良好願望就會很快喪失殆盡。所以我們應該多多吸收直接教學法的長處,重視情景教學。
孩子年齡小,缺乏知識和經驗,抽象思維不夠發達,形象思維占優勢,具體的、直觀的形象最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在教學時,我通常採用的直觀情景有實物、圖片、頭飾、玩具、簡筆畫。如在教學慣用品pen、pencil、book、ruler等單詞時,直觀的實物出示尤為重要,只有通過直觀的演示與比較,學生才會迅速領會掌握;如教水果類單詞apple、pear、banana、melon等時,利用實物進行教學;如在教動詞sing、dance、draw、write等時,利用簡筆畫進行教學,學生往往會產生一種新鮮感,注意力馬上被吸引,有關的英文單詞幾分鍾內就能說出。這樣排除了母語作為中介,從而促進學生逐步利用母語的心譯過程。
同時,教師正確的身勢語也是重要一環。教師的一舉手一投足都是一個個實實在在的直觀情景,伴隨著老師講話而產生的語氣、姿勢、表情,有著強烈的解釋性和提示性,它不僅有助於老師更准確更生動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觀點,也是排除母語為中介,把事物與英語直接連接的有效手段。如在進行猜謎游戲時,請小朋友們自己設計肢體語言進行表演,然後請另外的小朋友們通過肢體語言猜出是何物。從中,小朋友不僅培養了表演的才能,更提高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要使學生具有創新意識,教師必須要有創新精神,敢於對教材進行新的探索與研究,而不要教材的奴隸,照本宣科。如把兒歌引入課堂,在教學數字時,請小朋友自己編數字兒歌,於是就有了One,two,three,I can read;Four,five,six,I can write;Seven,eight,nine,I can jump;Ten,leven,twelve,I can draw.這樣一來,班裡的「英語小博士」越來越多,學習興趣大大增強。又如,本堂課中的兒歌,在鞏固新知識的基礎上又進行了拓展,使學生通過兒歌了解「What have you got?」and「What have Igot?」兩句話的意思,在不忘根本的基礎上又了創新。巧設情景、以動激趣,力求創新」的教學思想應貫徹始終。
『拾』 英語教師期末工作總結5篇
總結 就是把一個時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總結,他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為此要我們寫一份總結。下面是我給大家准備的英語教師期末 工作總結 ,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英語教師期末工作總結1
本學期的英皮逗語教學工作緊緊圍繞《英語課程標准》的各項要求,根據本鄉小學英語教學的實際情況,踏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浪潮,以學習新課標為突破口,以活動為載體,扎實有效地開展了本學期的英語教學工作,現總結如下:
一、不斷學習,更新理念
開學初,組織全鄉英語教師學習葛老師對英語教學提出的「三標准、一要求」中的各項要求,並聯系自豎並己的教學實踐,談談自己是怎樣做的,哪些做法符合,哪些做法還不太合理,並通過大家的討論改正 方法 。通過此次活動,使大家的 教育 教學觀、課程觀、評價觀得到轉變,更好的更新英語學科知識,努力使自己成為具有新型教學理念和知識結構的創新型教師。
二、以教帶研,以研促教
為了切實抓好課堂教學,本學期曾多次組織本鄉教師開展教研活動,全鄉的每所小學都有一次開課的機會。開課的這一天,所有英語教師都准時參加,而且中心校的領導也主動參加這項活動,以些說明學校領導對英語這一學科的重視。上完課後,學校領導及各位教師共同評課,共同探討如何上好英語課。每一次活動都能使各位教師學到新的東西,並激勵著自己在平時的教學中認真認真實踐,不斷探索。
三、開展課外活動,提高學生興趣.
本學期組織了三、四、五、六年級學生開展英語朗讀及書寫競賽,學唱英語歌曲,課前使用英語會話等活動。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了語言技能,使學生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注重增優補差,狠抓教學質量
本學期的 畢業 班教學是重中之重,因此我們全體英語教師憑借不怕吃苦,放棄休息的精神,利用早晚或休息時間,為後進生進行補差工作,做到把握教材和教學工作的統一,發現問題能夠及時補救,以便使所有學生都能夠達到教學大綱中所規定的要求,做到全體同學共同提高。
教研組是一個團隊,一個團隊需要有凝聚力,因此我們要不斷強化這個團隊的團結協作精神。但我們畢竟是一個年輕的集體,在工作中還存在著不足,這就需要各位領導和老師,在今後的工作中不斷給予我們批評與指正,我們的英語組也必將再接再厲,在教學方式、教學理念、教學手段上不斷進行開拓創新,努力去爭取更加優異的成績。
英語教師期末工作總結2
這一學年來,本人擔任高二(5—6)兩班的英語教師,在相互認識了之後,積極地去了解學生,去摸清學生的學習基礎,以便「因材施教」。本人在教學中認真備課、上燃纖賣課、聽課,及時批改作業、講評作業,做好課後輔導工作,廣泛涉獵各種知識,形成比較完整的知識結構,嚴格要求學生,尊重學生,發揚教學民主,使學生學有所得,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思想覺悟,並順利完成教育教學任務。下面是本人對一學年教學工作的一個總結:
一、要提高教學質量,關鍵是上好課。為了上好課,我做了下面的工作:課前准備,備好課。
①認真鑽研教材,對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話、每個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能運用自如,知道應補充哪些資料,怎樣才能教好。
②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採取相應的預防 措施 。
③考慮教法,解決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傳授給學生,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安排每節課的活動。
高二的學生基礎還是比較差,所以在課堂上我盡量用最簡易的語言授課,爭取讓學生能在一定的時間內掌握得最好。在復習過程中是非常枯燥的,所以課堂上激發學生 學習英語 的興趣尤為重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生就會產生求知慾,視學習為樂趣,而不是負擔。只有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教學效果,才能避免在以後的學習中產生兩極分化。英語課堂既是吸取知識的主戰場,又是內化技能的練兵所,但有限的時間無法使學生們充分把這些技能和知識據為己有並消化吸收。利用一定的時間復習鞏固已學知識,訓練相應技能是提高學習效率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的具體做法是把語言教學與練習聯系起來,上課時盡量結合時事、 熱點 ,給學生講有關政治、歷史、社會等各方面的新聞、幽默等。課後做到多和學生交流接觸,了解學生的需要,以及他們對課堂上知識的掌握程度。並且在課後還布置學生專門做一些綜合能力的作業。比如說一天兩篇閱讀理解和一篇完型填空。而且我在教學中會認真設計相應的課後練習,讓學生達到學以致用;如果課堂所學的是一些基本的語言點,我就會給學生一些相應的訓練,讓學生鞏固課堂所學知識,並懂得如何在實際中應用;如果課堂教學的是閱讀課,我會給出一些關鍵詞,讓學生復述課文。沒有課後練習的復習鞏固,學習效果會大打折扣,效率就提不高。講課生動有趣我在講課時,盡量講得生動有趣,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經常給學生穿插一些英文歌曲、電影片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課後我積極參與聽課,虛心向同行學習 教學方法 ,博採眾長,提高教學水平。培養多種 興趣 愛好 ,到圖書館博覽群書,不斷擴寬知識面,為教學內容注入新鮮血液。
這一學期來,閱讀在英語特別是考試中占的比例很大。而本人所教的兩個班的學生閱讀能力都不是特別好。在今後閱讀理解的復習是一個重點,復習時我應注意到了以下幾點:
1、提高學生的閱讀量大。閱讀速度要求每分鍾48。5個詞以上。
2、讓其訓練的題材應多樣化。包括日常生活、風俗習慣、人物傳記、 文化 教育、社會、史地、科技、政治、經濟等內容。不能只局限於某種題材。
3、體裁多樣化。包括 說明文 、 記敘文 、 議論文 、應用文等。
4、讓其了解閱讀理解的主要題型。
5、掌握必要的閱讀理解解題技巧。
一般來說,對記敘文注意5w和1h;對描述文注意主要情節,對說明文或論證文要注意主旨句。
另外,做閱讀理解還要善於抓關鍵詞語,如承接詞and,besides,but,never,etc。走進21世紀,社會對教師的素質要求更高,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將更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發揚優點,改正缺點,開拓前進,為美好的明天貢獻自己的力量。
英語教師期末工作總結3
本學期我繼續擔任高三3、4兩個理科班的英語科教學,根據學期初制定的教學計劃,現已基本完成教學任務。這一學期來,本人更積極地去了解學生,去摸清學生的學習基礎,以便以更好的「因材施教」。在教學中認真備課、上課、聽課、評課,及時批改作業、講評作業,做好課後輔導工作,廣泛涉獵各種知識,形成比較完整的知識結構,嚴格要求學生,尊重學生,發揚教學民主,使學生學有所得,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思想覺悟,並順利完成教育教學任務。
下面是本人對一學期教學工作的一個總結。
理科班男生多,而多數男生討厭背單詞,因此他們最大的難關就是單詞關,詞彙量少,嚴重影響了他們對英語的學習興趣。針對這一點,我在日常的教學中特別重視學生對詞彙的學習與積累,要求單詞每課過關,並且每課都進行單詞聽寫,要求人人過關,不斷督促學生多背單詞、 短語 及一些好的 句子 。不過,每個班總是有5、6個學生就是不肯去背單詞。
由於是新教材,對每課的教材處理,在備課組內都會先進行認真的討論,並結合新課標的要求,進行取捨,真正做到了用教材教學,而不是單純地教教材。每一堂課,我都是結合我們學生的實際情況,精心地備課並認真寫好教案。課後能及時進行 反思 小結,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本學期我們選用英語周報作為教輔材料,充分發揮了它的作用。每周進行倆次聽力訓練,選用部分隨堂練習作為課堂鞏固練習。周報上的完形填空和語法填空,要求大家認真去完成並及時講評。閱讀理解和寫作部分作為選做內容,一小部分基礎差的學生,我只要求他們選做容易的題。另外,每班有15人,鼓勵她們每周寫一篇 作文 ,我都採取當面批改,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這部分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我認為本學期我在分層次布置作業方面,取得了不錯的成效。
課後我積極參與聽課、評課,虛心向同行學習教學方法,博採眾長,提高教學水平。
一學期來,所任教班級學生的 英語學習 興趣及能力有所提高,在學校組織的歷次考試中,成績進步明顯。
總之,一份耕耘,一份收獲。教學工作苦樂相伴。我將一直以「勤學、善思、真抓、實干」為准則,一如既往,再接再勵,繼續做好培優扶中和輔差工作,把自己的教學工作做到扎實有效。
英語教師期末工作總結4
其次,我要求學生,要敢於說。大多數同學總是認為自己說得不好,而不肯開口,不肯開口又會導致水平無法提高,水平無法提高就會質疑自己的能力,質疑自己的能力則又會導致更不敢開口,同學一旦陷入到這樣的怪圈就會無法自拔,從而徹底否定自己而導致聽說水平無法提高。所以,我盡量安排一個月至少4個學時進行口語練習,口頭表演有一個人的演說或兩人三人一組的對話,也要求在下面聽的同學對在講台上說的同學提問,這樣一問一答的模式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聽說能力,也活躍了課堂氣氛,收益頗多。
在教學過程中,耐心是至關重要的。它是一位教師良好行為的體現。教師的工作是解決學生不同程度上的問題,其中除了教學上的,還有心靈上的。育人的工作是辛苦的,對待形形色色的問題,不計其數的學生,都要用一顆熱情的心耐心地去做。
總之,英語學習,興趣為先。學生語言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制於英語學習興趣的程度。很難想像失去了興趣還能怎樣培養交際能力。所以,作為英語教師,一方面要向學生傳授語言知識並使他們掌握技能,另一方面更要重視培養和保持學生對這門學科的興趣,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樣才能真正把新課程標准提出的要求落到實處。
在現代科學迅速發展的今天,各學科間的橫向交叉、滲透和融合趨勢日趨明顯,這必然反映到地理教學內容上來。「我始終是教育教學戰線上的一名新兵。」我總是用這樣的想法來鞭策自己學習和不斷提高。正是一直有這樣的業務上的飢餓感,培育努力學習,在學習中探索的習慣。並常以自己的讀書行動體會去感染學生,熏陶學生,潛移默化中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地理的習慣。我閱讀了大理專業書籍,開闊了視野,豐富了理論知識,為教育教學本質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並針對其不同的特點形成新的教學思路和方法,力爭成為一名受學生愛戴的優秀教師。
英語教師期末工作總結5
本人作為剛畢業參加工作的年輕教師,在本學年內擔任__中心小學三五年級的英語教學工作。參加工作一年以來,我在緊張而充實的工作環境及狀態下配合學校順利完成了各項工作。現在,我對本學年工作做如下總結:
一、學科教育教學工作
在學科教學工作方面,我除了做好鑽研教材、備好課、上好課批改好學生練習、作業等常規工作以外,本學年,我還做好以下幾點工作:
1、以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為突破口,努力提高教學質量。我在課堂上特別重視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經常開展小組競賽活動,通過給小組加分,用表揚激勵等教學手段,靈活運用教學法,如游戲法、情景教學法、交際法、直觀法等,並把英語兒歌、 繞口令 、 童謠 等有趣味的東西引進課堂,把英語語言知識的學習與英語語言技能的訓練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求知慾,讓學生自覺參與到課堂教學的全過程,從而優化課堂教學。
2、開展兩人小組互助活動,以點帶面,以優帶差,提高班科成績的合格率。在課堂教學中,凡是開展自主讀書或是堂上討論活動,我大多都是以兩人小組為單位進行的,每個小組里一般都有一個優生,這樣一來,小組里的中下生,在優生的提示和幫助下,一般都能比較認真和自覺參加讀書或討論活動,從而使這些中下生在參與這些學習活動中也得到了提高。我還組織了小組之間的競賽,用獎勵手段去鼓勵進步明顯的小組,因此學生對活動的投入會更狂熱,小組之間的競爭也會更激烈,學生取得進步也會更快。
3、狠抓課堂常規的落實。在每節課上課前,我都比較注重學生課堂常規的培養和檢查,如果沒有按我的要求做好課前准備工作,我一般都不急著開始上課,我寧願不上課也要先把課堂常規落實好,推動課堂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
二、校本研修工作
在新課程理念的引領下,本學年我認真踐行校本教研工作,融入學校教育創新,藉助同伴互助提升教育理念,感悟教育真諦。
1、注重日常教學常規的扎實與提升。認真完成學習任務,做好每一次聽課後記錄。學會思考教育問題,積極把先進的教育理念轉化為教師的行為等,從反思中提升教學研究水平。每節公開課後,把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發現的問題和有價值的東西趕快記下來,享受成功,彌補不足。在總結 經驗 中完善自我。
2、堅持寫好教育教學 隨筆 。認真的讀一本有關教育的書籍,並及時反思。
3、認真參加參與各校教研活動與「小組學習研討」活動,將培訓學習所得,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嘗試,使自己的教學水平逐步提高,尋找出一條適合本地,適合自己的發展之路,爭取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
4、利用信息技術手段輔助教學,充分利用網路優勢,積極參與在線研討。
三、師徒結對工作
一幫一師徒結對活動是青年教師得到提高和鍛煉的大舞台,作為徒弟的我非常珍惜這次學習的機會,也為自己能有一位資深的師傅而感到高興。在這次活動中,從認真備課交給師傅修改到課堂上與孩子們的溝通、互動,從師徒互相聽課評課到教研組上公開課,雖然每一次都有不足,但師傅的指點讓我得到了不少收獲,這更加激勵了我對教育教學工作提高的渴望。我體會到了,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光憑激情是遠遠不夠的,我要時刻反思自我,常思常新,不斷加強業務學習,勤學勤問,不斷更新、探索教育教學方法,讓自己在學習中得到提升。
總之,在新課程背景下的英語教學中,我要一如既往的做好備課、批改、輔導、考查、講評等方方面面的工作。當然了,要做一名受學生歡迎的英語老師,還要經過自己各方面堅持不懈的實踐和探索,在今後的道路上,向更高的目標奮進!
英語教師期末工作總結5篇相關 文章 :
★ 英語教師個人工作總結怎麼寫5篇
★ 中學英語教師教學經驗工作總結5篇
★ 初三英語期末教學總結最新範文5篇
★ 英語教師工作總結2022版本5篇
★ 2022初三英語教師期末教學工作總結範文10篇
★ 英語教師學年工作總結5篇格式
★ 英語教師工作總結範文10篇
★ 2021英語教師期末教學工作總結
★ 英語教學期末工作總結範文5篇
★ 英語教師學期工作總結五篇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