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老年大學 > 里根老年痴呆演講原文

里根老年痴呆演講原文

發布時間:2023-04-16 08:35:37

❶ 美國總統里根

「這是一個轉折點」

兩大陣營的首腦在鐵幕背景下的首次示好,意味著世界冷戰格局開始出現變化,並對之後的全球政治產生了深刻影響

1986年1月1日,時任美國總統的里根在廣播中向蘇聯表示新年問候;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也對美國聽眾表達問候。自1973年以降,美蘇最高領導人互致問候,這是第一次。

「我們不能繼續這樣生活下去了」,就在這一年初,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下定決心,「確保安全日益成為一項政治任務,而這一任務只有通過政治手段才能解決。」

1985年雙方首次在瑞士日內瓦的「爐邊對話」,已經打破了冷戰的堅冰。1986年新年過後9個月,戈爾巴喬夫和里根在冰島首都雷克雅未克舉行第二次會晤。

戈爾巴喬夫在回憶錄中回顧那次會晤,是「一次真正的突破」;里根則在回憶錄中說,這是「一個轉折點」。事實確實如此,盡管當時的會晤是不歡而散的。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資深研究員宋以敏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說:「會晤出於戈爾巴喬夫的主動。他擔任蘇共總書記後不久,就下決心結束和美國的軍備競賽,以便集中精力進行國內改革,改善經濟。他在上台後提出外交新思維,主張緩和國際形勢和大規模裁減軍備。1986年8月他建議在冰島同里根會晤,就是為了啟動大規模裁軍進程。」

宋以敏說,里根上台後,一方面加強建立美國的軍事優勢,1983年提出「戰略防禦計劃」(星球大戰),另一方面搞和平演變,即用和平的手段使他認為專制的國家「民主化」。

當時,里根認為蘇聯的軍事力量越來越不構成對美國的軍事威脅,一時存在的「蘇攻美守」態勢,已經完全翻轉過來,所以他也想在軍控問題上達成協議,並推動蘇聯的社會改革。他在9月份即有條件地同意了會晤。

在會晤中,戈爾巴喬夫建議大幅度核裁軍,並盡量向美國的主張靠攏。他提出,在5年內把雙方進攻性武器減少一半,下個5年完全減除;在歐洲全部銷毀、在亞洲銷毀80%的中程導彈;不再要求停止全面核試驗;同意核查措施,並且建議加強這一措施,把不行使退出反彈道導彈條約的權力的期限減為10年。

戈爾巴喬夫還表達了大幅度削減蘇聯占優勢的常規武器的意願,對於里根在會晤中提出的「地區性問題」,也就是阿富汗問題和蘇聯在第三世界其他地方進行活動的問題,以及蘇聯的人權問題,他基本上採取「只聽不爭論」的態度。

對於戈爾巴喬夫的誠意,里根甚至感到意外。雙方取得了重要共識:在5年內把雙方的核武器各減一半,把部署在歐洲的戰術導彈削減為零,雙方在10年內不退出反彈道導彈條約。在兩國軍控談判史上,出現這些共同點是沒有前例的。

但在會晤的最後一刻,戈爾巴喬夫表示,一切都要和對美國「戰略防禦計劃」的設限掛鉤。里根表示非常氣惱,後來他在回憶錄中說,他「這才明白,他們讓我到冰島來的原因,只是為了一個目的——扼殺『戰略防禦計劃』。」

「事實上,冰島會晤成為東西方軍備競賽和國際緊張局勢趨於緩和的重大轉折。此後兩國即放棄軍備競賽,開始轉到在綜合國力上的競爭,彼此間的信任感得到增進,進一步建立起對話機制。也就是說,在蘇聯解體而冷戰正式結束的4年前,美蘇就從雷克雅未克踏上了結束冷戰之路。」宋以敏說。

隨著東歐劇變,1991年蘇聯解體——昔日強大的世界超級大國之一,一夜之間消失。

「但會晤同蘇聯解體並沒有什麼直接聯系。蘇聯解體是內部各種矛盾和困難的爆發,不能認為會晤後果是造成蘇聯解體的原因。」宋以敏說。

戈爾巴喬夫主張結束同美國的軍備競賽,以集中精力加速蘇聯經濟建設,這從根本上是符合蘇聯國家利益的。而且會晤結束了美蘇軍事對抗,為戈氏在國內改革創造了有利的國際環境,也不能說不好。但是戈爾巴喬夫的改革戰略有問題,人民沒有從中直接受惠,大量猛烈裁軍又引起蘇聯軍方不滿,再加上解散蘇共,這使他失去了一切重要基礎和支柱,變成孤家寡人,從而註定了他的下台。

除了戈爾巴喬夫外,當年參加會晤的蘇聯代表團正式成員有當時的外長謝瓦爾德納澤。他後來擔任喬治亞首任總統,2003年被反對者趕下台。還有駐美大使多勃雷寧,主管意識形態工作的中央書記亞·雅科夫列夫,和自1986年2月起擔任戈氏國際問題助理的阿·切爾尼亞耶夫等人。後兩人是戈氏在對外關系中起作用最大、時間最長的智囊,對戈氏「新思維」的形成產生過重要影響。雅科夫列夫當過政治局委員,1991年宣布退出蘇共,任俄社民黨主席,已於不久前去世。而切爾尼亞耶夫則在為戈爾巴喬夫擬定雷克雅未克會晤方針上起過重要作用,他寫的《在戈爾巴喬夫身邊六年》一書,4年前在中國出版,裡面詳述了會晤內幕。

值得一提的是,代表團隨行者中間,包括時任世界經濟與國際關系研究所所長的普里馬科夫,他出席蘇聯外交官同美國國務院官員舉行的工作小組會議,曾引起美方的驚訝,因為他當時並非政府官員。後來普里馬科夫在葉利欽時代和普京時代都曾是政壇風雲人物。★

盡管里根首次以較大優勢擊敗卡特當選總統時已經69歲,並成為美國現代歷史上年齡最大的國家元首,但他仍然於1981年到1989年間,成功重新塑造了共和黨「保守主義」的形象。在1984年爭取連任過程中,里根憑借其「美國重新復興」的有力口號和樂觀親民作風,成功在美國50個州贏得了49個州的勝利,從而創造了一個奇跡。1981年3月30日,里根遇刺並身中數彈,其中一顆子彈險些命中其心臟,不過這位老人竟然奇跡般脫離了危險並迅速康復。在里根第二任期內,曾經遭受「伊朗門丑聞」困擾。有人指控他領導的美國政府授權通過向伊朗出售武器來換取被扣押在黎巴嫩的美國人質獲釋。盡管如此,里根在離開白宮的時候依然是現代歷史上最受歡迎的總統,並被共和黨人樹為保守派政治力量的榜樣和楷模。

為了建立美國的超級霸主地位,里根不斷增加各種預算,最終讓美國的債務水平連漲三倍,但最終仍實現了其通過軍備競賽拖垮前蘇聯之目的。當年裡根比較著名的策略就是一方面積極擴充美國軍備,另外則積極同前蘇聯商討「裁軍事宜」。此外,里根還提出精簡政府的設想。入主白宮前,里根擔任過體育解說員、演員、電視藝人、通用電器的發言人和兩任加州州長。

❷ 里根的生平

羅納德·威爾遜·里根(1911.2.6—2004)是美國第40任總統,生於伊利諾伊州。父親傑克是個皮鞋推銷員。1911年2月6日,羅納德·威爾遜·里根出生於伊利諾斯州的坦皮科鎮(父親約翰,里根,母親麗娜·里根),中學就讀於附近的迪克森鎮,然後半工半讀完成在尤里卡學院的大學課程。他學習經濟學和社會學,參加校足球隊比賽和校劇社的演出。畢業後,里根成為一名電台體育播音員,1937年的一次試鏡使他在好萊塢贏得了一份演出合同。進入好萊塢華納兄弟電影公司當電影和電視演員。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應征入伍,在空軍服役。退伍後重返好萊塢,在接下來的20年裡,他共參加了53部電影的演出。後任電影演員公會主席、電影委員會主席。

1962年、1976年兩次爭取共和黨提名總統候選人,均未成功。1980年再次爭取,被提名,並在競選中擊敗卡特而獲勝。1984年謀求連任成功。里根執政期間,提出一項旨在壓縮政府開支、減少國營事業、降低通貨膨脹率的政治改革計劃,收效甚微。對外,對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取強硬立場,並提出了「星球大戰」計劃。

1984年美國民族自信心的恢復,使里根和布希以前所未有的選票贏得了第二任。他們的勝利使得民主黨競選人沃爾特·蒙代爾和傑拉爾丁·費拉羅被「拒之門外」。

1984年4月26日至5月1日,里根應邀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他是中美兩國建交後首位在任時訪華的美國總統。

1986年裡根成功地進行了稅收法典的改革,掃除了許多剋扣制度——免除了數百萬低收人者的稅賦,在他任職末期,是美國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沒有經濟衰退和經濟蕭條的和平時期。

1989年1月里根辭職。

1993年裡根獲總統自由勛章。

1994年11月5日,里根向公眾宣布,他患了老年痴呆症。

2004年,美國政府六月11日在華盛頓國家大教堂為前總統羅納德·里根舉行隆重的國葬儀式。

❸ 里根簡介,限100字以內

里根
1911年2月6日生於伊利諾伊州。28年,考入尤雷卡學院攻讀經濟和社會學。
畢業後,曾在艾奧瓦州電台擔任播音員5年。37年,進入好萊塢華納兄弟電影公司。二戰在美國空軍服役,退役後重返好萊塢。
66年—74年,連續兩屆出任加利福尼亞州州長。80年11月競選總統獲勝,當選美國第49屆總統,84年11月,他競選連任成功。94年11月通過電視向公眾宣布患了老年痴呆症
里根1940年與簡·懷曼結婚,生有一女,後離異。1952年,他與同在好萊塢從藝的南希結婚,生有一子一女。

❹ 24.真正的英雄

真正的英雄》
教學重難點:

1、加強朗讀,把握文章內容,體味文章感情。

2、主動探究,演講詞的主題。

3、培養探索精神

背景資料:

1986年1月28日,「挑戰者」號在進行美國太空梭的第25次飛行中,發生空中爆炸。這是美國56次載人航天飛行中第一次爆炸事件,也是美國宇航員第一次在飛行中死亡。「挑戰者」號的失事,是震撼世界的悲劇,全世界人民為人類航天壯舉發生的這一重大挫折和不幸感到悲痛和惋惜。

基礎知識:

1、字詞

哀悼( ) 鍥而不舍(qie ) 勛章(xūn ) 錘煉( chui)

陰霾(mai ) 孜孜不倦(zī ) 企求(qĭ ) 凝聚(ning )

戰栗(li ) 拓荒(tuo ) 彌補( mi ) 不朽(xiŭ )

2、詞語積累

哀悼:悲痛的悼念(死者)。

鍥而不舍:比喻有恆心有毅力。

迫不及待:急迫的不能再等待。

建樹:建立(功績)。

錘煉:磨練。

孜孜不倦:勤勉,不知道疲倦。

夢寐以求:睡夢中都想著尋找,形容迫切希望著。

彌補:把不夠的部分補足。

課文內容把握:

1、結構梳理:1-4:表達深深的哀痛和對英雄的贊頌。

5-13:追憶幾位獻身的英雄,要人民永遠記住這些「真正的美國英雄」。

14-21:號召人民化悲痛為力量,繼承英雄未盡的事業,繼續向太空進軍。

2、感情歸納:

(1) 前半部分抒發悲痛心情。因為英雄已死,無論對人類,對國家,還是對親人,對朋友

,這都是一種巨大的損失。

(2) 後半部分主要表達力量。人類不能永遠悲痛、消沉下去,而應該化悲痛為力量,沿著

英雄的足跡繼續前進。

3、主題概括:

這篇演講詞哀悼了罹難的航天勇士,頌揚人類的探索精神,號召人們化悲痛為力量,踏著先烈開辟的道路,繼續進行太空探索。

問題研究:

1、宇航員們因為太空梭的失事而犧牲,但演講者卻說「這是訴說勝利和勇敢的故事」,

如何理解?

2、作者為什麼要寫「一個世紀前的開拓者」?「今天的荒漠就是太空和人類知識沒有達到的疆域」,相對於「今天的荒漠」,「昨天的荒漠」指的是哪裡?

3、我們的國家的確非常幸運,因為我們依然保持著巨大的勇氣、令人信賴的聲譽和剛毅

不屈的品質,我們仍然有像『挑戰者』號上七位宇航員那樣的英雄。」這是「美國精神」的集中表述,你是如何這種「美國精神」的?

答案:

1、人類探索本來就意味著冒險,宇航員的每一次升空,都意味著危險,很有可能是災難,但他們並沒有害怕,而是義無反顧隨時都做好了犧牲的准備,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不管是成功還是失敗,他們的都是勝利者,都是勇敢者。

2、此為例證明美國歷史上就有 這樣的傳統,不怕失敗,開拓進取,也為下文號召大家「重新振作起來,忍受著磨難,不斷前進」做好鋪墊。

3、這種百折不撓的探索未知領域的精神絕不僅僅只屬於美國精神,它是屬於全人類的。

課後習題答案

(一)、這篇文章動人心魄的力量,主要是演講者以情動人,以情感人,言語都從肺腑自然流出,不給人客套、虛假、做作的感覺。

(二)、1、這是作者對英雄們的高度評價,表達了作者對英雄們之所以是英雄的真正原因的看法。

2、這是作者面對困難與挫折而概括出的具有哲理色彩的觀點,表明了只有克服困難才能推動歷史前進。

3、這是作者對英雄們的祝願,也表明了英雄們永遠活在人們心中。

(三)略

拓展練習:

全體隊員分成兩組,攜帶剩餘的全部公共和個人裝備繼續負重行軍。在明朗的陽光下,大家穿越一道道流水沖擊谷,爬上一道道漫坡。回首望去,博格達群峰已經幻影一般漂浮在高遠的雲霧間。此時此刻,你才能對自己在以往7天里作出的建樹有所估量。那些在平日里只能藉助與望遠鏡觀察的神聖的峰巒,在過去的7天里,你曾經依靠自己的奮斗,真正投入到過它那父親般寬厚的懷抱里。

你會透徹的感悟到,當你一旦離開被各自的功利擾昏了頭腦的人群,投入到大自然固有的邏輯和靈性中去時,物質的美和精神的美時刻都在伴隨著你。

當你孤立無助地沿著冰坡滑向深淵時,你前方隊員伸出的雪仗會及時遏制你的下滑,你後方隊員紮下的冰鎬會讓你及時獲得一個支點。那一瞬間,你會為自己以往在人群中對無助老人的冷漠而深刻的汗顏。

當你完成了背負20公斤的行囊,一天走完30公里山路,並垂直上升1000你的業績時,你無法不想到,在此前的日子裡,你曾經是一個把自己嬌慣到連自己用的煤氣罐都扛不到六樓的男人。

人類創造了光輝的現代化的物質,也令人悲哀的未能躲開某些現代倫理對個人精神的絞殺。但在1999年春節,有十三個性別不同,職業各異,年齡差距很大,但卻信仰大自然的邏輯和靈性的普通人,曾經走進天山深處,完成了一次不能用成敗來評價的回歸。

他們從不後悔!

1、為下面句中的空白處選擇合適的詞語。

(1)博格達群峰已經幻影一般()在高遠的雲霧間。(漂浮 聳立)

(2)你曾經是一個把自己()到連自己用的煤氣罐都扛不到六樓的男人。(縱容 嬌慣)

(3)當你孤立無助地沿著冰坡下滑向深淵時,你前方隊員伸出的雪仗會及時()你的下滑。

(擋住 遏制)

(4)但在1999年春節,有十三個性別不同,職業各異,年齡差距很大,但卻()大自然的邏

輯和靈性的普通人,曾經走進天山深處,完成了一次不能用成敗來評價的回歸。(相信 信仰



2、作者說「物質的美和精神的美時刻都在伴隨著你」,作者認為「物質的美」指的是什麼

?「精神的美」指的又是什麼?

3、作者認為探險是「不能用成敗來評價的回歸」,回歸到哪裡去?為什麼「不能用成敗來

評價」?

參考答案

(二)1、(1)漂浮(2)嬌慣(3)遏制(4)信仰 2、「物質的美」指的是「那些在平日里只能藉助與望遠鏡觀察的神聖的峰巒,在過去的7天里,你曾經依靠自己的奮斗,真正投入到過它那父親般寬厚的懷抱里。」「精神的美」指的是精神上會得到凈化,意志得到鍛煉。

3、回歸到自然中去,雖然會遭到失敗的命運,但精神上的收獲卻是巨大的,所以不能用成敗來評價。

一、導入新課:3分鍾。
出示圖片,(幻燈片2)教師解說:自古以來,人類就有飛天的夢想,經過漫長的探索,人類發明了飛機;但是,人類探索的腳步並未停止,而是將視線投向了更神秘的宇宙,並造出了太空梭。在人類為自己的成就而萬分欣喜的同時,痛苦和不幸往往也會不期而至。出示錄象(幻燈片3,點擊錄象):師解說:1986.1.28上午,成千上萬名觀眾聚集到肯尼迪航天中心,等待一睹挑戰者號第10次騰飛的壯觀景象,11點38分,聳立在發射架上的挑戰者好點火升空,直飛蒼穹,但太空梭在升空72秒時,天空突然天空傳來一聲悶響,只見太空梭變成了熊熊燃燒的巨大火球,拖著長蛇般的然後分叉的火焰和黃白色濃煙墜落大西洋。這架耗資12億美元的太空梭,轉瞬間消於無形。機上七名宇航員全部遇難。當長煙在天際消散,悲痛卻在人們的心中積聚起來。1月31日時任美國總統的里根在追悼會上發表了聲情並茂的題為《真正的英雄》的演講(幻燈片4)。今天我們將跟隨里根走進英雄的世界。

二、走進文本:(幻燈片5)10分鍾
快速默讀課文(6分鍾),感知課文內容,找出你最敬佩的英雄人物,並說說理由。

出示幻燈片6。掃除字詞障礙。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走近英雄。
請同學們看屏幕,這就是在這次意外中犧牲的七位英雄的遺照,這七位英雄分別是……。出示幻燈片7,請同學們對照課文
找出你最敬佩的英雄,並說說理由。
學生分別說出七位英雄的性格和品質。
機長迪克•司各比,不怕危險;
駕駛員邁克•史密斯,為祖國屢建戰功;
宇航員朱蒂絲• 萊恩尼科,樂觀(笑對工作,笑對人生);
羅納德•麥克耐爾,有夢想並為之奮斗(充滿夢想,建樹了難忘的業績);
埃里森• 奧尼佐卡,有夢想,性格剛毅(性格剛毅);
格里高利•傑維斯,善於感激(不忘母校,為國爭光);
女教師科里斯塔• 麥考利芙,勇敢,有探索精神(以勇敢和永不停息的探索精神榮獲全國人民教師的榮譽)。出示幻燈片8,麥考利芙的遺照,簡介她的事跡。從同學們的回答,老師知道了這些英雄並不是神話和民間故事中具有特異功能英雄。其實他們只是一些身上具有閃光精神的活生生的平凡人。
出示幻燈片9,楊利偉的照片:知道他是誰嗎?是啊,他是我國的飛天英雄,從2003年10.15成功起飛,到18日成功還回。他無愧是真正的飛天英雄。

於是有人有意見了。楊利偉可以成為英雄,而挑戰者號上的宇航員怎麼可以稱為真正的英雄,他又沒有飛天的壯舉,只是在升天72秒後就爆炸了,他們不是真正的英雄。你們同意這一說法嗎?

生反駁後,師說:是啊,他們都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向宇宙進軍的贊歌,他門的身上都有著人類百折不撓的探索未知世界的精神。

正如里根所說的那一句話呢?請同學們將他讀出來。幻燈片10
英雄之所以稱之為英雄,並不在於我們頌贊的語言,而在於他們始終以高度的事業心、自尊心和鍥而不舍地對神奇而美妙的宇宙進行探索的責任感,去實踐真正的生活以至獻出生命。

生回答後,師總結並導入:
老師有一想法,將課文寫英雄生活細節部分的文字改為:幻燈片11
「挑戰者」號上的七名宇航員,擔負著向天空進軍的神聖使命,他們忠實的履行自己的職責,為國防和航天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他們不幸以身殉職、為國捐軀,是我國航天事業的重大損失。他們不愧是航天事業的忠誠衛士,是美國的真正英雄。他們的英名和功績,美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
好不好能?為什麼?可從多角度去思考:里根所表達的情感、所說的內容、演講的目的、聽眾的反應等方面思考。
生討論後,師作結:

作者抓住英雄令人感動的生活細節,一一展開深情回憶,因此,他的演講才是真實感人的,平易近人的,不給人客套、虛假、做作的感覺。
說明這些英雄其實也是一些活生生的平凡人。
說明裡根對他們很熟悉。
出事幻燈片12上:
演講詞特點:以真情感動人,以精神鼓舞人。
現在舊請同學門模仿里根,用真摯的感情來選讀6-12段,那位願意站起來試試?好,這位就是我們班的真正英雄,大家給他來點掌聲,鼓勵一下。(沒有人嗎?好,那你們就推薦一位代表讀讀吧!吶,這位同學是不負眾望啊,給他來點掌聲,獎勵一下。)
生如讀麥考利芙,師則解說:是啊,這些可愛而可敬的英雄他門的身上聚集了多少人的想像力,又凝聚了多少人的希望啊,可就在那麼一瞬間,一切都消逝了,一切都不可挽回了。如果你是里跟總統,你的心情會是怎樣的呢?請找出文中集中體現悲痛心情的語段。指導朗讀2、3、14段。你覺得哪些詞語集中體現悲痛之情呢?好現在就請讓我們滿懷著悲痛之情來讀著一段。(選一段,進行重點字詞的選找,然後進行齊讀)
如果你是里根總統你難道可以僅僅是沉溺於痛苦嗎?
不是,因為他還須號召他的人民化悲痛為力量,沿著英雄的足跡繼續前進。請同學們找出表達這一意思的語段,指導朗讀15、17、19、18段。
1、 女生選一段齊讀,男生評議後,女生再齊讀。
2、 男生選一段齊讀,女生評議後,男生再齊讀。
看著同學們讀的這么投入,老師不禁也想湊個熱鬧,也想讀一段試試,那就請同學們仔細聽聽,聽老師有沒有將這種激奮之情讀出來好不好?
聲如說不好,則請指出不足之處,在要求齊讀。(就讓我們一起將這一段讀好把!)
生如說好,那就要求學生來點掌聲鼓勵一下。(真的很好嗎?那就不要吝嗇你門的掌聲啊)
出示幻燈片12下:
感情:悲痛、奮進;
語氣:低沉、激昂。
通過同學們剛才聲情並茂的朗讀,老師感覺到了,這些真正英雄身上的精神,里根所提倡的這種精神,已經飄揚過海,並根植於我們的心中。對於這些人類的精英,我們的心中定有千言萬語要表達,現在正值清明時節,讓我們為這些為人類的進步作出巨大貢獻的英雄們獻上一束花吧:
出示幻燈片13:5分鍾
請選擇我們要獻的花,並傾訴你對英雄的款款深情。

我先說吧:我 要給英雄們獻上水仙花,因為英雄雖是普普通通的人,但他們卻作出了不平凡的壯舉,就如水仙花一樣,普通卻不失高雅。
生講後,師總結:
英雄們身上的這些探索精神是永遠值得我們學習的。
「挑戰號」雖已經化為碎片,但人類探索的腳步不會停止,「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是先哲的責任,也是我們的使命。願因有了我們的擔承,人類探索的腳步走得更遠。 対吥起哈,侑冭茤廢話,哬哬

❺ 里根的簡介

1、人物簡介
羅納德·威爾遜·里根(Ronald Wilson Reagan)於1911年2月6日生於美國伊利諾伊州坦皮科城。美國政治家,曾擔任第33任加利福尼亞州州長,第40任(第49-50屆)美國總統(1981-1989年)。他也是一名偉大的演講家。在踏入政壇前,里根也擔任過運動廣播員、救生人、報社專欄作家、電影演員、電視節目演員、勵志講師,並且是美國影視演員協會(Screen Actors Guild)的領導人。他的演說風格高明而極具說服力,被媒體譽為「偉大的溝通者」(The Great Communicator)。歷任總統之中,他就職年齡最大。他是歷任總統中唯一一位演員出身的總統。
2、成就
第40任美國總統(1981-1989)。
兩度榮登時代周刊年度風雲人物。
榮獲總統自由勛章。
3、身後影響
蓋洛普民意測驗做了一次誰是最受歡迎的美國總統的調查。羅納德·里根得到最高的87%支持,接下來依序是約翰·肯尼迪、德懷特·艾森豪威爾、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里根在接下來每年的許多民調測驗中繼續被選為是最好的美國總統之一。

❻ 哪位美國總統得過老年痴呆症

美國前總統羅納德·里根得過老年痴呆症。
美國太平洋時間2004年6月5日下午1點,美國回前總統答羅納德·里根因阿爾茨海默氏症(老年痴呆症)在位於洛杉磯的家中逝世,終年93歲。里根是迄今為止美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總統。

羅納德·威爾遜·里根(Ronald Wilson Reagan,1911年2月6日—2004年6月5日),美國政治家,第33任加利福尼亞州州長(1967年-1975年),第40任總統(1981年-1989年)。在踏入政壇前,里根也曾擔任過運動廣播員、救生員、報社專欄作家、電影演員、和勵志講師,他的演說風格高明而極具說服力,被媒體譽為「偉大的溝通者」。2004年6月5日,里根於家中辭世,死於肺炎,享壽93歲。里根的總統任期影響了美國和中國1980年代的文化,使得1980年代也常被稱為「里根時代」。里根美國人心目中最偉大的總統之一。

❼ 里根簡介

里根簡介

里根1911年2月6日生於美國伊利諾伊州坦皮科城。1928年,他考入尤雷卡學院攻讀經濟和社會學,1932年畢業時獲經濟學和社會學學士學位。
畢業後,里根曾在艾奧瓦州電台擔任體育節目播音員5年。1937年,他進入好萊塢華納兄弟電影公司開始影視演員的生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在美國空軍服役,退役後重返好萊塢。1947年—1952年和1959年—1960年,他先後兩次擔任電影演員協會主席。1949年,他當選電影業委員會主席。

里根早年參加民主黨。1962年,他改投共和黨。1966年—1974年,他連續兩屆出任加利福尼亞州州長。1968年和1976年,他兩次爭取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的提名,但均未成功。1969年,他被選為共和黨州長協會主席。

1980年11月,里根再度競選總統獲勝,當選美國第49屆總統,並於1981年1月20日宣誓就職。1984年11月,他競選連任成功,當選美國第50屆總統。

1993年,美國政府授予他總統自由勛章。1994年11月5日,里根通過電視向公眾宣布,他患了老年痴呆症,並從此淡出美國政壇。2002年5月16日,美國國會授予他金質獎章。2004年2月6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決定將里根的生日定為「里根日」。

里根1940年與簡·懷曼結婚,生有一女,後離異。1952年,他與同在好萊塢從藝的南希結婚,生有一子一女。

1984年4月26日—5月1日,里根曾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他是中美兩國建交以來第一位訪華的美國在職總統。
http://www.icn.com.cn/Fujian_w/news/mxrb/040607/1_23.html
http://www.365zn.com/mrl/htm/4632.htm

❽ 急!!跪求!追加20分!!跪求里根總統向國民公布其患老年痴呆症的信

Nov. 5, 1994
My Fellow Americans,

I have recently been told that I am one of the millions of Americans who will be afflicted with Alzheimer's Disease.

Upon learning this news, Nancy & I had to decide whether as private citizens we would keep this a private matter or whether we would make this news known in a public way.

In the past Nancy suffered from breast cancer and I had my cancer surgeries. We found through our open disclosures we were able to raise public awareness. We were happy that as a result many more people underwent testing. They were treated in early stages and able to return to normal, healthy lives.

So now, we feel it is important to share it with you. In opening our hearts, we hope this might promote greater awareness of this condition. Perhaps it will encourage a clearer understanding of the indivials and families who are affected by it.

At the moment I feel just fine. I intend to live the remainder of the years God gives me on this earth doing the things I have always done. I will continue to share life's journey with my beloved Nancy and my family. I plan to enjoy the great outdoors and stay in touch with my friends and supporters.

Unfortunately, as Alzheimer's Disease progresses, the family often bears a heavy burden. I only wish there was some way I could spare Nancy from this painful experience. When the time comes I am confident that with your help she will face it with faith and courage.

In closing let me thank you, the American people for giving me the great honor of allowing me to serve as your President. When the Lord calls me home, whenever that may be I will face it with the greatest love for this country of ours and eternal optimism for its future.

I now begin the journey that will lead me into the sunset of my life. I know that for America there will always be a bright dawn ahead.

Thank you, my friends. May God always bless you.

Sincerely,

Ronald Reagan[1]


有參考的網頁···但是網路不讓發·說有什麼廣告,如果你要的話,把郵箱發上來我發你

❾ 真正的英雄 里根

名人姓名:羅納德·里根

名人職稱:演員,官員

美國第40位總統(1981年1月20日--1989年1月20日) 姓名:羅納德·里根 綽號:"Gipper";"偉大的通信員" 出生:1911年2月6日,坦皮科,伊利諾伊州 父親:約翰·愛德華·里根 母親:Nelle威爾遜·里根 夫人:簡·懷曼(1914-),於1940年6月25日結婚,(在1948離婚); 南茜·戴維斯(1923-),1952年3月1日結婚 孩子:莫林·伊麗莎白·里根(1941-); 邁克爾·愛德華·里根(採用)(1945-); 帕特麗霞·安·里根(1952-); 羅納德·普雷斯科特·里根(1958-) 宗教:基督教 教育:畢業於尤里卡學院(1932) 職業:演員,官員 政黨:共和黨 其他政府位置:加利福尼亞州州長,1966-74 總統年薪:200,000美元/年+50,000美元花費賬戶
兩屆任職將滿之際,羅納德·里根滿意地回顧自己的革新計劃——「里根改革」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此次改革的目的在於振興美國國民精神,減少他們對政府的依賴。里根自感已實現他1980年的競選宣言:重振美國「進步發展和樂觀」的自信呼聲。
1911年2月6日,羅納德·威爾遜·里根出生於伊利諾斯州的坦皮科鎮(父親約翰,里根,母親麗娜·里根),中學就讀於附近的迪克森鎮,然後半工半讀完成在尤里卡學院的大學課程。他學習經濟學和社會學,參加校足球隊比賽和校劇社的演出。畢業後,里根成為一名電台體育播音員,1937年的一次試鏡使他在好萊塢贏得了一份演出合同。進入好萊塢華納兄弟電影公司當電影和電視演員。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應征入伍,在空軍服役。退伍後重返好萊塢,在接下來的20年裡,他共參加了53部電影的演出。
羅納德·里根與第一位妻子,女演員簡·懷曼,生有2個孩子:莫琳和麥克爾。1952年,他與女演員南希·戴維斯結婚,又育兩子:帕特里夏·安和羅納德·皮斯考。
1947年至1952年和1959年至1960年先後兩次任電影演員協會主席。1949年當選為電影業委員會主席。
作為美國電影協會主席,里根開始卷人電影業中的一些敏感爭端中。他的政治觀點也逐步由自由轉為保守。作為一位電視主持人,里根常在國內巡迴演出,逐漸成為保守黨的代言人。1966年,他以領先票數當選為加利福尼亞州州長,1970年再次當選。
1968年和1976年兩次爭取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的提名,均未成功。1969年被選為共和黨州長協會主席。
1980年裡根被提名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他選擇前德克薩斯國會議員、聯合國大使喬治·布希作為他的競選搭檔。當時,選舉人深受通貨膨脹的折磨,另有數名美國人在伊朗被作為人質扣押了一年。所有這些最終使之前的民主黨政府落敗,共和黨在選舉中獲勝。里根以489票對49票擊敗吉米·卡特,當選總統。
1981年1月20日,里根上台,僅69天後,他就被一名行刺者射傷,不過很快恢復,開始工作。此次危險事件中,里根所表現出的風度和機智大大提高了他的威望。
里根巧妙地應付國會。使其通過了一系列法令,以此來刺激經濟的增長,抑制通貨膨脹,提高就業,加強國防。他還著手進行削減政府開支和減稅方案,國防開支造成赤字時也不偏離這個原則。里根推行一項經濟復興計劃,主張縮減政府規模和權力,減少稅收,降低通貨膨脹率和削減社會福利。他提出戰略防禦計劃,對蘇聯採取強硬政策。里根與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先後舉行4次首腦會談和會晤,並於1987年12月8日簽署了徹底銷毀和禁止兩國中程導彈條約。
1984年美國民族自信心的恢復,使里根和布希以前所未有的選票贏得了第二任。他們的勝利使得民主黨競選人沃爾特·蒙代爾和傑拉爾丁·費拉羅被「拒之門外」。
1984年4月26日至5月1日,里根應邀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他是中美兩國建交後首位在任時訪華的美國總統。
1986年裡根成功地進行了稅收法典的改革,掃除了許多剋扣制度——免除了數百萬低收人者的稅賦,在他任職末期,是美國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沒有經濟衰退和經濟蕭條的和平時期。
1989年1月里根辭職。
1993年裡根獲總統自由勛章。
1994年11月5日,里根向公眾宣布,他患了老年痴呆症。
羅納德.里根---壽命最長的美國總統
二、三月份,年邁的美國卸任總統羅納德.里根會迎來兩件喜事。一件是他在二月六號滿九十一歲、成為美國壽命最長久的美國總統;另一件是三月四號他和妻子南茜結婚五十周年的金婚紀念。
對前美國總統里根來說,今年滿九十一歲的生日,特別有意義。隨著這個日子的來臨,他就成為美國歷史上到目前為止最長壽的總統。
在此之前,第二屆總統約翰.亞當斯一直居於美國歷史上長壽總統名單的首位,亞當斯是以九十歲零八個月的年紀辭世的。
目前在世的美國卸任總統,除了里根之外,還有福特、卡特、老布希以及柯林頓。當然,從年紀上說,這幾位卸任總統和里根總統相比都還是小兄弟。其中,柯林頓才五十幾歲,與里根相比更是相差了一、兩代。
里根自1989年完成兩屆總統任期後已經功成身退了。他後來得了老年痴呆症,從1994年起就深居簡出,不大參與公開活動,一些重要的場合都由夫人南茜代為出席。在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上,南茜就曾代表裡根發表講話,其真摯動情的話語博得了人們熱烈的掌聲,人們不禁為患病的里根總統灑下同情的淚水。關於里根總統病情的發展,里根家人並不向外界發表,但是人們從一般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病情是可以相像得到的。
對於里根總統政績的評價在過去的十多年裡也有漲有落。有人說:正是因為里根總統與前蘇聯進行了持續的軍備競賽,拖垮了蘇聯,才有了冷戰的結束,以及今天美國成為世界上唯一超級大國的地位,因而里根是當之無愧的美國英雄。但是也有人說,正是因為里根總統當年實行的經濟政策,才有了後來美國龐大的赤字。歷史學家們說,關於一位美國總統的評價在歷史發展的不同時期,根據當時的情況是會有不同結論的,但是像對里根總統的評價這樣大起大落也是少見的。
不管怎麼說,從一些看得見、摸得著的具體事務,我們還是可以感受到美國政府對里根總統的尊敬的。現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的機場就被命名為羅納德.里根機場;政府大樓,美國海軍軍艦也有用里根的名字命名的,這樣的事情在美國代表著崇高的榮譽。今年的二月六號,在里根總統迎來他的九十一歲生日之際,隨著數千張來自美國及世界各地的生日賀卡以及其他一些慶祝活動,美國總統布希也送給了里根總統一份生日厚禮。那就是:他簽署了一項法案,把里根總統青少年時代居住過的一所房子列為美國聯邦歷史紀念場所,由聯邦政府出資維護。這所房子位於美國中西部的伊利諾伊州迪克森市,里根在二十年代上半期他九歲到十二歲期間在那裡生活過。
羅納德.里根出生於1911年,雖然他出生在伊利諾伊州,但是由於他成年以後的生活和事業都是在加利福尼亞州,所以他一直都把自己看作是加州人。里根的父親是鞋店售貨員。由於家境困難,里根是靠著獎學金和半工半讀讀完大學的。
大學畢業以後,里根的第一個工作是在中西部的愛奧華州作電台播音員,解說體育節目是他的專長。
1937年,里根正式進入演藝界,在電影里擔任一些不太重要的角色。
1940年,里根二十九歲時第一次結婚,太太叫珍尼.懷曼,也是演員。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里根參加美軍,拍攝了一些鼓舞士氣的影片。戰後,由於太太珍尼.懷曼越演越紅,里根的演藝事業卻有些停滯不前,珍尼.懷曼和里根離了婚。那時,里根也開始參與政治,成了演員工會主席。
1952年,里根第二次結婚。這位妻子,也就是相伴到如今已經有五十年之久的南茜。
1967年,里根的政治生涯達到了一個高峰,他當選為加州州長。1970年,里根當選連任。之後,里根曾尋求成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但是沒有成功。然而,1980年,里根多年的願望終於實現,成為美國總統。1984年他當選連任。
1989年,里根完成兩屆總統任期,光榮退休。退休後,里根和妻子南茜一直住在加州洛杉磯。

❿ 里根革命指的是什麼

1981年1月20日,華盛頓,里根當選美國總統,為世界格局的變化埋下伏筆。
輿論普遍認為,是里根政府的強硬政策,給蘇聯帶來了軍事開支方面的壓力,最終壓垮了蘇聯經濟,實現了美國所期待的蘇聯不攻自潰和共產主義陣營的瓦解,美國因此成為世界上惟一的超級大國

文/周琪

美國前總統羅納德·威爾遜·里根在患老年痴呆症10年之後於美國東部時間6月5日在加利福尼亞的家中去世,享年93歲。

對於他的去世,正在法國參加諾曼底登陸60周年紀念活動的布希總統說,「他留給了我們一個他恢復起來的國家和他幫助拯救的世界。在里根擔任總統期間,美國擺脫了一個分裂的和自我懷疑的時代,由於他的領導,世界擺脫了一個恐懼和暴政的時代。」

「里根革命」帶來美國持續時間最長的繁榮

里根是保守主義的政治代表人物,他的當選藉助了美國保守主義的「沉默的多數」的力量,在他領導美國期間,保守主義思潮在自羅斯福「新政」起長期處於美國政治邊緣之後,一躍成為美國政治的主流。

保守主義者在社會方面強調秩序、輿論、道德、宗教,在經濟方面主張個人自由、企業自由、貿易自由和私人所有權。他們主張政府減少對經濟和社會生活的干預,降低公共開支和福利支出,給予企業和個人更大的經濟自由。

里根政府時期所實行的供給學派的經濟政策,同在此之前在西方國家經濟政策中占據主流地位的凱恩斯主義背道而馳,並與同一時期英國撒切爾首相所採取的貨幣主義經濟政策遙相呼應。

作為演員,里根的演技不過屬於二、三流,作為政治家,甚至連其盟國的首腦也認為他智商不高,知識有限。撒切爾夫人1986年在英國會見他之後曾評論道,「在他的兩耳之間空無一物」(指他沒有頭腦)。

但里根的政治技巧卻是一流的。他是美國戰後歷史上少有的既能同媒體、又能同美國國會保持良好關系的總統。這為他在國民中的聲望創造了有利條件。

由於能夠游刃有餘地應付國會,里根得以在國會通過一系列立法來刺激經濟的發展、抑制通貨膨脹和加強國防。里根政府在保守主義經濟政策的指導下著手削減稅收和政府開支,大幅度增加國防開支。這些政策的實施被看作是一場經濟政策方面的「里根革命」。1986年,里根徹底修改了收入稅法,取消了一些稅收,並對許多低收入者實行了免稅。在他執政快結束時,美國享受了和平時期持續時間最長的繁榮。

「里根主義」促進了冷戰的結束

在外交方面,直到里根政府時期,美國仍然沒有擺脫掉越南戰爭的陰影。

「美國神話」破滅了,對美國民主制度的樂觀看法受到了懷疑。特別是同蘇聯相比,美國在戰略武器方面已經沒有優勢可言。

在美國人看來,以蘇聯為首的共產主義集團正在全世界進行擴張,尤其是在第三世界擴大其影響,繼越南入侵柬埔寨之後,蘇聯於1979年12月佔領了阿富汗。由於1979年霍梅尼領導的伊朗革命,美國在具有重大石油戰略利益的中東地區的失去了最忠實盟友,而同時其後院中美洲也面臨著蘇聯和古巴所支持的尼加拉瓜左翼政權和其他國家中的反右翼政府武裝斗爭的威脅。

為了恢復美國的軍事力量和重新樹立美國公眾的自信,「里根主義」取代遏制政策,被用來對付勃烈日涅夫主義和防止第三世界的蘇聯化。

1981年,里根的第一任國務卿亞力山大·黑格聲明,蘇聯必須明白它在第三世界國家中不受抵制的冒險時代已經結束。

1982年,里根在英國國會的演講中倡議「鞏固民主的基礎」,號召發動一場反對蘇聯極權主義的「爭取自由的聖戰」。里根的演講受到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的贊揚,稱贊它是反共產主義的意識形態斗爭的一部分。

在1985年2月的國情咨文中,里根對「里根主義」作了明確的表述:「我們絕不能破壞那些正在冒著生命危險……反抗蘇聯侵略和確保我們與生俱來的權利的人的信心。對自由鬥士的支持是自衛。」這一政策的實質是,美國要為中美洲、亞洲和非洲的反共產主義起義提供經濟、軍事援助和政治支持。

於是,在第一屆里根政府時期,美國對韓國、菲律賓、南非種族主義政權和中美洲右翼軍事獨裁政權的支持達到了頂點,它還通過中央情報局向尼加拉瓜桑右翼反政府組織提供財政和後勤援助,並對其進行訓練。但是里根政府的支持最終並未能阻止這些國家最終走向民主化,它也未能用軍事顛覆來推翻尼加拉瓜的桑第諾民族陣線的政權。

里根對蘇聯尋求「通過實力來追求和平」的政策。里根政府從一開始就致力於重建美國的軍事力量。在里根的兩屆任期,他把國防開支提高了35%。在其第一任期1981~1985年中,美國軍事開支總額達到15000億美元,相當於美國GNP的8%,創造了美國和平時期最大的軍事開支。而且越來越大的軍事開支比例被花費在研究和發展新的武器系統上。

里根採取了更強硬的對蘇聯政策,他不相信遏制政策,不願同蘇聯領導人在相互不信任的基礎上談判條約,這導致里根1983年提出著名的「太空防禦計劃」。由於軍費開支龐大,美國的財政赤字不斷增長。但是,以1985年美蘇日內瓦會議為開端,美蘇之間開始了新的緩和進程。1986年美蘇之間達成了包括「消除兩國中程和中短程導彈條約」在內的一系列協議。

1989年當里根離開白宮時,世界已經接近冷戰的終結。無論事實如何,美國輿論普遍認為,是里根政府的強硬政策,給蘇聯帶來了軍事開支方面的壓力,最終壓垮了蘇聯經濟,實現了美國所期待的蘇聯不攻自潰和共產主義陣營的瓦解,美國因此成為世界上惟一的超級大國,核大戰的危險大大降低了。此外,在里根的領導下,美國人重新獲得民族自信心。美國的評論認為,從外交的方面講,里根可能比美國歷史上任何一位總統都更大地改變了世界的均勢,因為他促進了冷戰的結束。由於里根所留下的這一政治遺產,甚至連其國內政敵都會對他肅然起敬。

閱讀全文

與里根老年痴呆演講原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體檢怎麼預防尿檢不過 瀏覽:56
簡述我國養老保險體系 瀏覽:336
40歲領取養老金 瀏覽:709
常州市金壇養老院 瀏覽:322
福州企業社保現有退休會拿到多少錢 瀏覽:204
養生堂喝什麼茶最通絡 瀏覽:702
老年人輪椅圖片 瀏覽:855
孝順不如嘴甜 瀏覽:61
雲南普洱和個舊市哪個適合養老 瀏覽:448
超過退休年齡加班費 瀏覽:697
北京退休人員不夠十五年社保怎麼辦 瀏覽:963
智慧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標準是什麼 瀏覽:516
養老院經歷 瀏覽:147
東莞哪裡有狂犬抗體檢測 瀏覽:162
老年大學秋季開學了 瀏覽:678
老年人尿酸高怎麼辦 瀏覽:785
父母對孩子的關愛有哪些方面 瀏覽:627
長沙托養老人院一個要交多少錢 瀏覽:387
老年大學入學申請 瀏覽:221
從體檢的哪個指標看出腎虛 瀏覽: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