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網友直呼創作200多首歌曲的南京奶奶勵志,老年人應如何創造社會價值
從社會環境來看,中國是關系社會而非契約社會,關系社會的社會傳統是以組織而非個人作為社會單位的,而社會結構方面,嬰兒潮的人口紅利衰退伴隨的人口結構變化迫使我們轉過頭來面對這個問題。
中國最基本的單位,到目前為止其實還是家庭(雖然正在向個人轉化,但家庭作為社會基本單元的地位尚未改變,而且短時間內仍然不會被個人替代)。拋開老年人在年輕時做的貢獻,現階段家庭為老年人提供的消費能力就非常強大。醫療/養老/老年娛樂/殯葬服務這些行業的油水,題主可能沒有太大概念。如果沒有巨大的老年人口,誰來提供這些消費和就業?
二,傳承者。國內不是有許多後繼無人快要失傳的傳統藝術和手藝么?國家應該在全國各地建立傳統藝術學習交流區,取代現在的老年活動室。老人退休後才60多歲,一般手藝學個差不多也就幾年,沒准70還能上台表演。年輕人不願學的東西,咱就世世代代交給這些還年輕的退休老人去做。既能有效傳承,還節省了資源。
『貳』 老年大學的作用有哪些
老年大學是適應社會老齡化、建設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以及和諧社會的需要而發展起來的時代產物。【立即0元搶課】
老年大學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手段,是「終身學習」最恰當的體現。
老年大學充分利用各種條件,達到幫助老年朋友「增長知識,豐富生活,陶冶情操,促進健康」的目的,使清華老人們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為。想培養業余興趣的,推薦楓錦小課,楓錦小課為興趣而學,點亮退休生活熱情,三師伴讀,定期階段化學習總結,學習目標更清晰,還有班主任在線提供服務,課程提醒、作業提醒、疑問解答等。更有明星講師用耐心與專心,保證每一堂課的教學質量,互動式教學,都是藝術院校科班出身,有著多年藝術從業經歷,耐心悉心教授答疑,老年教授經驗豐富。致力於為退休學員提供專業服務,深受廣大老年學員認可。
『叄』 山東老年大學文化館校區位置
山東省濟南市市中區民生大街28號。
(3)老年大學修繕後擴展閱讀:
2017年12月29日,山東省文化廳、山東省委老幹部局聯合舉行山東省文化館、山東老年大學合作簽約儀式暨「山東省文化館老年大學」「山東老年大學文化館校區」揭牌儀式。省文化廳副廳長李國琳、省委老幹部局副局長兼山東老年大學校長杜英傑、省委老幹部局副局長呂德義出席儀式,並為「山東省文化館老年大學」、「山東老年大學文化館校區」揭牌。山東省文化廳公共文化處、山東省委老幹部局相關處室、山東老年大學、省文化館負責同志參加簽約揭牌儀式。
期間,山東省文化館、山東老年大學簽訂了合作辦學協議。按照協議,利用山東省文化館分館(民生大街28號)開辦山東省文化館老年大學,同時掛「山東老年大學文化館校區」牌子。雙方將本著共建共管、分工協作、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原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聯合辦學,解決辦學場所、師資力量、辦學經費、人員管理等問題,為豐富離退休老同志精神文化生活搭建良好平台,引領全省公共文化服務機構老年大學藝術分校規范運行、健康發展。
山東省文化館分館建築面積6000餘平米,2017年12月完成修繕並驗收合格正式投入使用。按照工作計劃,將於2018年1月開始面向社會招生,3月正式開學。
『肆』 是不是全國的萬壽宮都曾是江西商人捐建
是的。
萬壽宮,或稱旌陽祠,數以千計,遍布全國各地城鄉,乃至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區和國家。亦是我國古代會館文化的代表,故亦稱江西會館、江西廟、江西同鄉會館、豫章會館等。
『伍』 萬壽宮的演變經歷
從前蘇州有「三宮九觀二十四坊」之說,萬壽宮即「三宮」之一。萬壽宮原為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江蘇巡撫吳存禮創建,原有玉帶河環繞。宮內供奉皇帝萬歲牌(生位),每逢皇帝生日,即所謂萬壽節,全城官員聚集在此舉行朝賀大典;若遇帝王駕崩,則在此設靈致祭,服喪誌哀。平時則作為恭迎詔書的處所。
咸豐十年(1860年)李秀成的太平軍佔領蘇州,這里的萬壽宮被毀於一旦。
同治九年(1870年)江蘇巡撫丁日昌為此重建萬壽宮。
辛亥革命推翻清帝建立共和之後,這里被俗稱為舊皇宮,一度曾為機關和民眾社會團體駐地。
之後因抗戰淪陷,萬壽宮年久失修而日漸頹廢。
至1949年蘇州解放時,宮內建築僅存殘破不堪的正殿及宮門、儀門,宮內東西配殿及兩廡等附屬建築均已傾圮。過去的皇宮至此滿目殘垣斷壁,野草荒煙。昔日宮殿聖地已淪為流浪者、逃荒者和乞丐聊避風雨的棲身之所。
1951年,蘇州市人民政府著手整修,並將其列為當時三大市政建設工程之一。宮門、儀門、正殿及照壁按原貌修復,並於宮門前移建四柱三間三樓石柱木構琉璃瓦牌坊一座。中路兩側附屬建築則為新建,外觀與中路殿宇協調,布局對稱合理,大體上仍保存了原有規模。正殿南向,重檐歇山造,面闊五間21.6米,進深14.4米,前有石露台與台基相連。殿宇宏偉,庭院深廣,牌樓聳峙,石獅雄踞,仍不失為蘇州城中較為完整的一組宮殿式建築群。
自1951年萬壽宮整修之後,辟為勞動群眾文化活動場所,一度改稱人民文化宮,牌樓上刻有郭沫若先生的題字。1966年文革中起,萬壽宮年久失修、越來越破敗,直到1986年修繕後辟為青年宮。1991年進行全面修葺,改由老幹部活動中心。活動中心把它用作老幹部的舞廳,說是老幹部,實際上任何人來跳舞,只要買門票都是歡迎的。因此一年到頭風雨寒暑,萬壽宮大殿中每天都是人來人往,熱鬧非常,人稱為青年宮舞廳。每逢重陽節,這里還常常舉辦日用品展銷會,市民都來這里掏價廉物美的物品。之後在21世紀之初,2002年1月,蘇州市委第十五次常委會議決定:萬壽宮將改擴建老年大學,作為2002年蘇州市政府實事工程。老年大學改由市教育局主管,公辦民助性質。整個工程在蘇州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由蘇州市教育局和老年大學具體實施。工程包括萬壽宮進行了翻建大殿、改造舊房、增添設施、規劃綠化等,耗資近800萬元,於03年1月順利竣工。至今,萬壽宮整體被老年大學使用。過去的皇宮如今的老年大學,古為今用,古建築也得到了很好的保護和利用。
『陸』 歌頌老年大學的文章_堅持老有所學
清晨,迎著冉冉升起的朝陽,我們的老年朋友個個精神抖擻,來到老年大學課堂,學習他們年輕時想學又沒有學到的東西,琴棋書畫、 唱歌 跳舞樣樣有,用自己的晚年,譜寫著求知帶來的幸福篇章。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歌頌關於老年大學的 文章 ,供您參考!
歌頌老年大學的文章篇1:老年大學 學習心得
我是盈江縣公路管理所的一名退休工人。
由於子女工作繁忙,退休後的我主要在家做飯和帶孩子,為子女解除後顧之憂。只有到周末我才有時間去廣場和老朋友、老舞伴跳上幾支舞,神吹海侃一翻,就算把時間打發了。退休後的生活雖然過得忙忙碌碌,也算充實,但總覺得還有些空虛。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越來越感到自己已經成為新時代的文盲了,也有些失落之感,從心眼裡有些不服氣!
2007年,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和關懷下,盈江縣老年大學正式開辦了,我們老年朋友又有了重新學習的機會,它是及時雨、順心風。盈江縣老年大學設在盈江老乾局內,開設的課程主要有兩類,一是思想政治 教育 課必修課;二是菜單式特長選修課。授課教師由老乾局負責聘請。學習方式採取集中學習和分類學習。每周所有學員都必須參加思想政治教育大課的學習,在該課程中,我們能學習到黨和國家最新的理論知識、國家的方針政策以及法律法規;在集中學習之餘,是由每個學員根據自己的 興趣 愛好 從菜單式特長選修課程中選擇自己喜歡的課程參加學習,老年大學開設了書畫、舞蹈、聲樂、電腦、國標、健身、剪紙等特長選修課,使我們能夠延續愛好,陶冶情操。如今,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們老年大學辦得紅紅火火。
我和幾個老朋友懷著激動萬分的心情,積極報名並有幸成為了盈江縣老年大學的第一批學員。如今我縣老年大學已經走過了整整四個年頭。在這四年裡,我如飢似渴地認真學習每門功課,從不捨得耽誤一節課程,我們勤奮好學的精神感動著身邊不少朋友,也帶動了不少老年朋友加入到老年大學中來。在老年大學這四年的學習生活中,我們不僅收獲了知識,還收獲了健康。在此我簡要談幾點老年大學的學習生活心得:
一是老年大學引領著老年人思想上進,為全縣穩定做出了一定貢獻。由於各種不良思想的影響,老年人這塊思想陣地並非完全是一方凈土。老年大學不失時機地抓好政治思想教育這一環節,使老年學員的政治思想素質大為提高。我認為,辦好老年大學是穩定老年人隊伍的有效舉措,老年隊伍穩定了,社會也就穩定了。
二是老年大學豐富充實了老年人晚年生活。老年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除了豐衣足食外,一些老年人找不到適宜的事情做,只好終日泡牌場或扎人場說東道西,不僅傷身體,搞不好還傷感情。現在有了老年大學,一有空就上大學,天天有事干,有所求,生活充實多了,尤其有些剛從崗位上內退下來的領導同志,經動員到老年大學,聽聽練練、寫寫畫畫,慢慢支書畫產生了興趣,技藝逐步提高,消去了無聊和孤獨,帶來了自信和充實,自己高興,家人喜歡,家庭也和和睦睦。
三是老年大學推動了我縣精神文明建設。盈江縣老年大學經常舉辦書畫展,舉行文體項目比賽,送文藝下基層等活動,通過各種活動的舉行不僅宣傳了黨的方針政策,還活躍了城鄉居民生活,有效促進了我縣精神文明建設。同時,很多老同志上了大學,心情好了,氣順了,身體也好了,不吃或少吃葯了,促進了和諧與穩定,對全縣穩定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老年朋友們!老年大學是我們增長知識的課堂,陶冶情操的樂園。在那裡能夠實現:“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為”的生活目標。我珍惜在老年大學學習的每一天,我熱愛老年大學。在這里,我衷心感謝我們偉大的祖國,感謝我們偉大的中國共產黨,感謝盈江縣委、縣政府對我們老年大學的關心和支持,今後我將繼續上老年大學學習。
20xx年12月10日
歌頌老年大學的文章篇2:20xx年老年大學學習心得我叫×××,今年66歲,是×縣公路管理所的一名退休工人。
由於子女工作繁忙,退休後的我主要在家做飯和帶孫子、孫女,為子女解除後顧之憂。只有到周末我才有時間去廣場和老朋友、老舞伴跳上幾支舞,神吹海侃一翻,就算把時間打發了。這樣的生活雖然過得忙忙碌碌,也算充實,但總覺得還有些空虛。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許多新思想、新觀念、新提法、新名詞一波又一波涌現,這使我們這些老年人越來越感到自己已經成為了新時代的文盲,不僅和子女難溝通,甚至和孫子、孫女的共同語言都越來越少了,從心眼裡有些不服氣!
2007年,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和關懷下,×縣老年大學正式開辦了,至此,我們老年朋友真正擁有了重新學習的機會,它是及時雨、順心風。×縣老年大學設在某某老乾局內,開設的課程主要有兩類,一是思想政治教育課必修課;二是菜單式特長選修課。授課教師由老乾局負責聘請。學習方式採取集中學習和分類學習。每周所有學員都必須參加思想政治教育大課的學習,在該課程中,我們能學習到黨和國家最新的理論知識、國家的方針政策以及法律法規;在集中學習之餘,由每個學員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從菜單式特長選修課程中選擇自己喜歡的課程參加學
習,老年大學開設了書畫、舞蹈、聲樂、電腦、國標、健身、剪紙等特長選修課,使我們能夠延續愛好,陶冶情操。
上大學對於我們“50後”來說,一直都是心靈深處最嚮往的一個夢想,我和幾個老朋友懷著激動萬分的心情,積極報名並有幸成為了某某縣老年大學的第一批學員。如今我縣老年大學已經走過了整整六個年頭。在這六年裡,我如飢似渴地認真學習每門功課,從不捨得耽誤一節課程,我們勤奮好學的精神感動著身邊不少朋友,也帶動了不少老年朋友加入到老年大學中來。在老年大學這六年的學習生活中,我們不僅收獲了知識,還收獲了健康。真是黨的政策好呀,讓我們這些老年人退休後還能有這么好的機會,坐在窗明幾凈的教室里,跟著老師學習聲樂、電腦、書法等,使我們的退休生活有了一份歸屬,多了一份樂趣,添了一份幸福。在此,我想談幾點老年大學的學習生活中的幾點感觸:
一是老年大學引領著老年人思想上進,為社會穩定做出了積極的貢獻。當今由於國內外形勢都比較嚴峻,受各種不良思想的干擾和影響,老年人這塊思想陣地並非完全是一方凈土,老年大學不失時機地抓好政治思想教育這一環節,使老年學員的政治思想素質大為提高。在校的老年大學學員盡管經歷不一, 文化 程序高低有別,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自覺性強,集體觀念強,當學生像學生。他們當中有相當一部分剛退下來或內退的曾任過科級或縣級領導幹部,但對老師尊重有加。有的曾為高級教師,但從不恃才自傲,學習起來特別虛心認真。還有一些農民學員離
縣城幾十里路,不管年邁體弱,無論遠近寒暑,風雨無阻堅持按時到校學習。所以我認為,辦好老年大學是穩定老年人隊伍的有效舉措,老年隊伍穩定了,社會也就穩定了,穩定的社會才能為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保障。
二是老年大學豐富充實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老年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除了豐衣足食外,一些老年人找不到適宜的事情做,只好終日泡牌場或扎人場說東道西,不僅傷身體,搞不好還傷感情。現在有了老年大學,一有空就上大學,天天有事干,有所求,生活充實多了,尤其有些剛從崗位上內退下來的領導同志,經動員到老年大學,聽聽練練、寫寫畫畫,慢慢支書畫產生了興趣,技藝逐步提高,消去了無聊和孤獨,帶來了自信和充實,自己高興,家人喜歡,家庭也和和睦睦。
三是老年大學推動了我縣精神文明建設的進程。×縣老年大學經常舉辦書畫展,舉行文體項目比賽,送文藝下基層等活動,通過各種活動的舉辦,不僅及時宣傳了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還搭建起了城鎮與農村交流的平台,增進了城鎮與農村老年朋友的聯系和友誼,活躍了城鄉居民的文化生活,有效推動了我縣精神文明建設的進程。同時,通過上老年大學,很多老同志心情好了,氣順了,身體也好了,不吃或少吃葯了,促進了和諧與穩定,對全縣穩定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總之,在老年大學六年的學習生活,大大豐富了我們老年朋友的精神世界,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煥發了青春活力。相信,隨著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的頒布實施以及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我們老年人的生活會越來越受到重視、老年人的權益會得到更多的保護,老年大學一定也會越辦越紅火。在此,我衷心感謝縣委、縣政府以及老年大學的領導及工作人員,為我們老年朋友提供的學習機會和交流平台,使我們在這里真正實現了:“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為”的生活目標。我們一定會珍惜在老年大學學習的每一天,繼續上好老年大學,不斷進步,和全國人民一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發揮余熱。
20xx年11月27日
『柒』 在職員工在退休後,選擇去老年大學進修學習,養老金夠用嗎
養老保險金又稱退休養老金、退休金,是一種最重要的社會發展養老保險待遇,即國家相關文件規定:在職工年邁或喪勞後,依據他們對於社會發展所作出的奉獻與所具有的享有社會養老保險資質或退休條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貨幣形式付款保險的工資待遇,是造福社會的需求,適用於確保員工退休後的最低生活保障必須,養老保險金秉著我國、團體、本人一同累積原則累積、運行,當我們意氣風發時,所創造價值的一部分被投向養老金計劃,以確保老有所依。
原因3:保持身心健康:俗話說得好,閨女年紀大了,難以購買到微笑,相對於老人而言,最重要的事一定要健康與開心,退休之後,與妻子一起旅行,賞析祖國大山大河,和志趣相投老朋友們一起上老年大學課程學習培訓新東西,真是太好了,當老人快樂時,學生的身心健康自然就會改進,這也是對於孩子祝福,都是老人最幸福的事。
最終,還有一點:老年人退休工資能付款老人上大學花費嗎?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統計分析,中國退休老人的月均值養老保險金大約為2900元,各地老年人大學學費並沒有統一的標准,但大部分在幾百塊上下,當地政府也會有一定的補助,基本可以達到老人再度學習必須,一般來說,小朋友們每日也能給老年人一些生活補貼,因而,一般來說,老人能夠壓力老人上大學學費。
『捌』 臨汾老年大學後勤具體工作怎麼樣
好。根據查詢相關公開信息顯示臨汾老年大學後勤具體工作員工薪資穩定,福利待遇齊全,工作時間為早八點至晚五點,工作輕松。臨汾市老年大學成立於2005年6月27日,目的是讓更多的老幹部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為。
『玖』 為何現在老年大學備受老年人青睞
1、圓夢。
現在很多老年人是經歷過上山下鄉的,他們當初雖然錯過了夢想,但這個發達的社會又給了他們新的圓夢機會。
2、精神寄託。
剛一退休,生物鍾紊亂,心情煩躁、抑鬱,感覺退休後沒有一無是處、無所事事。來老年大學上課給自己找到精神寄託,可以分散自己剛退休後煩雜心情的注意力,有益身心。
3、展現自己。
在工作中表現突出、功績優越、又擁有豐富才藝的人群,在一退休後,彷彿失去了自我。在老年大學,不僅能學到文藝愛好,還能通過各種文藝匯演以及才藝大賽展現自己的才華。
4、把快樂帶回家。
以前每天在一起說不到兩三句就互掐的老兩口在上了老年大學之後,回到家都有了自己的興趣愛好要去練習,兩口子就少了相互拌嘴的機會,也有可能會由於個人才華的加深、魅力的升華,使夫妻雙方更加傾慕對方,更加甜蜜。
5、把知識帶回家。
都說年輕人讓老人帶孩子不放心,現在上了老年大學了我們也是「文化人兒」了,平時也可以幫忙輔導一下孫兒的藝術課程,兩輩兒之間的話題和交流也就多了,代溝也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