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老年大學 > 青州老年大學書法老師李

青州老年大學書法老師李

發布時間:2023-02-03 21:21:03

A. 開封書法家協會韓偉業老師的簡介

韓偉業,1947年生,河南開封人。先生是一位集書法創作、書法理論、書法教育於一身的學者型書法家。先生現為河南省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書畫函授大學書法教授、開封老年大學書法教授、開封老年書畫研究會副會長、開封教育學院客座書法教授、開封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中文名
韓偉業
出生日期
1947年
出生地
河南開封
國籍
中國
職業
學者型書法家
主要成就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中國書畫函授大學書法教授
基本內容
韓偉業,1947年生,河南開封人。先生是一位集書法創作、書法理論、書法教育於一身的學者型書法家。先生現為河南省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書畫函授大學書法教授、開封老年大學書法教授、開封老年書畫研究會副會長、開封教育學院客座書法教授、開封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偉業先生師從名書法 家武慕姚先生和李子培先生,由於名師的指教、個人的勤奮和他較高的司性,擅長篆、隸、楷、行、草五體,尤精於魏碑和草書。他魏碑宗雲峰山石刻,草書宗二王。以上二體除有濃厚的傳統功力外,均有其鮮明的個性。

偉業先生的書法格調高雅、古拙而不滯,靈巧而不妖。魏碑結構謹嚴、筆力剛健、力透紙背,而且還融入了張裕釗、趙之謙、康有為、於右任等魏碑行書的筆意;草書或高山流水,或勒馬收韁、瀟灑雄奇。 韓 先生多年從事書法教育,在他培養的學生中,有多人獲得國際國內書法大將。因為他是一位書法名師,弟子很多,正如孔子所雲:「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偉業先生在書法理論方面,有很高的建樹,有很多真知灼見。他認為從事書法藝術要注意「雙重」:既重書品,更重人品;要做到「三靠」:成才靠努力、成名靠機遇、成家靠修養;要有「兩功、兩氣、兩緣」:即字內功、字外功,金石氣、書卷氣,字緣和人緣。如做不到以上這些基本原則,就不能算是一位真正的書法家。

偉業先生的書藝及為人,令人仰慕,但他並不滿足。盡管已年過花甲,仍在藝術的道路上探索著攀登著,為弘揚祖國的書法藝術和培養更多的書法藝術接班人而竭力盡心

B. 2009年濟南市書法藝術大展賽獲獎名單

濟南市書法藝術大展賽獲獎及入展名單

「建美麗泉城,迎和諧全運」

濟南市書法藝術大展賽獲獎及入展名單

(排名不分先後)

特別榮譽獎:肖道軍

最佳組織獎: 歷下區書法家協會
歷城區書法家協會
章丘市書法家協會
濟陽縣書法家協會
市老年大學書畫院
山東黃台電廠書畫協會

優秀園丁獎:吳耀、武斌、郭小倩

老年組
一等獎:李建國、劉洪才
二等獎:孫修謙、馮令彬
三等獎:韓淑芬、李經泉、景奉禹、王錦元、

李光遠、王洪山

優秀獎:馮延祥、周華湘、路用功、呂安恆、

王瑞孝、李承福、賈緒榮、於俊承、

林樂友、李桂芳、王鴻儒、任安貴、

柏耐冬、楚煥林、李光慈、馬朝卿、

閆錫煥、高向溪、岳佐泉、田煕蘭、

陳永春

入展名單:張伯軒、劉玉才、吳學功、趙恩良、

周勇武、韓憲文、李九經、楊學森、

王興雲、李登科、劉振江、陳曰恆、

白金蘭、宮慶雲、鄧吉森、李書華、

陳秀芝、蘇崇濤、杜廣傑、段志宏、

楊汝光、張瓊范

中青年組
一等獎:潘廣利、陳鋒、劉浩、於振才、

胡中一
二等獎:賈長慶、徐鳴浩、張淑君、姜震、

董樺賢、趙景生、任 清、李濤、

朱福森、魏龍天、門宗耀
三等獎:王洪波、王 偉、孫立軍、張 濤、

雷緒泉、李建平、孫 健、趙俊嶺、

於 歷、王 勇、陳厚橋
優秀獎:李 超、邵金林、溫向濤、曹寶祥、

李一蓉、魏 晉、唐增全、王志剛、

袁文甲、何 琦、張芳明、杜及勝、

劉獻貴、宗明傑、潘成森、楊子玉、

王曉東、郭延榮、張丙永、鄭義剛、

鞏遵勝、李延秀、谷建農、宋繼斌、

刑攸輝、劉進忠、蔣 利、王啟芳、

張國帥、張玉峰、鄭燦鐸、孫愛祖、

趙新成、劉廣全、原旭東、周脈升、

田在武、曹藝馨、劉寶林、朱增嶺、

楊建群、劉廣達、寧昭收、趙 敏、

李全志

入展: 於大智、李炳鋒、劉達君、呂 冰、
楊東軍、龐 偉、孟立東、李愛民、
張守峰、駱合清、朱海濱、劉家倫、
王東華、張魯峰、周榮禮、姚樂光、
郭 濤、馬裕濤、黃 文、趙小曼、
張 嶺、劉文華、馬 祥

少年組
一等獎:張夢澤、趙祥宇、石純靑
二等獎:王曉悅、胡曉銳、張衡、吳迪、
曹文珺
三等獎:姜致君、郝恆晨、孫書漢、胡瀟予、
高聖君、高啟航、郭正陽、鄭嘉南、
鄒佩男
優秀獎:

商浩宇、王澤文、王曉雨、魏福彤、
朱建章、付蕙霖、趙子喆、齊思雨、
張鑫榮、宋杉杉、程商子文、劉方正、
王雅婷、張怡然、婁 淏、紀蓓萱、
趙 虎、張瀚文、楊岩鈞、楊德名利、
董一銘、韓小荷、顏童霖、崔藝萌、
李睿康、張雲澤、李陳誠、朱紫華、
劉絲雨、王芳菲、紀勝松、秦天琪、
侯雅文、

入展:

趙俊傑、祖晨浩、李雲漢、商藝涵、
馬鴻潤、童 鑫、劉冬雨、白金立、
王雨萌、金宗岳、劉潤廣、閻馨勻、
石學東、孫 鶴、王嘉寧、左安邦、
庄雅然、祝恩澤、蘇科洪、王子培、
戴聞語、王麒睿、解璐宇、李若熹、
顏 顥、周添翼、岳 楊、申子秋、
陳培思、王靜格、鄭鵬輝、劉雅傑、
鞏東林、吳天琛、王博瑜、滕宜軍、
左龍菲、沈宇龍

C. 人物專訪稿|毛孝弢:善其身•傳道授業

提起溫嶺文化,免不了要加個「沙漠」作後綴。外人如是看我們,我們看自己亦如是。然而,沙漠總有綠洲,越是乾旱越是容易出產「不合時宜」的斗爭者,他們孜孜地耕耘,以己微力助推文化事業,在善其身的同時,也為文化的開枝散葉憂心。身為外行的我們未必懂得他們的堅持和艱辛,但需記得,文化的路上,他們一直在前行。

記者近日采訪的溫嶺市書法協會主席毛孝弢先生便是這樣一位人物。

善其身

提起自己學習書法的淵源,毛孝弢一臉自豪。其祖父詩書俱佳,曾以全省第二名的成績選為白貢,其父是一位教書先生,字好在整個新河是出了名的。常以祖父詩文、書法為伴的毛孝弢耳濡目染,自幼便對寫寫畫畫情有獨鍾。因為字寫得好,他成了學校里出板報的不二人選,出了社會,也是文藝上的拔尖。就這樣別人以為好,自己也以為好地過了幾年,直到去參加全省首屆書法篆刻講習班。這次的講習班給了他很大的觸動,來授課的都是中國美術學院的老師,劉江、章祖安、王冬齡、陳振濂、駱恆光、馬世曉、李伏雨等,名頭在全國都是響當當的。讓毛孝弢記憶尤為深刻的是章祖安先生,在章先生執教的半月里,傳授的竟是研究生的課程。為什麼會有很大的觸動?毛孝弢解釋道:「在家的時候,你覺得自己(寫字)很好,但是聽了這個課,你就會知道自己有很大的不足。只有知道自己的缺點在哪,優點又在哪,你才會有進步。不然自走自的,走歪路了也不知道。」因此,他認為在書法學習的道路上,找一個明師是很重要的,一個好的老師,會讓你跳出一直走歪路、重復走歪路的狀況,會指引你正確地向前走,並且走得快一點。

講習班是一個轉折點,它促使毛孝弢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作品,並由此獲得了更大的上升空間。也是在講習班結束後,他被推選為溫嶺市書法協會主席,至今。這幾年,他的作品經常入選各種全國性的、省級的展覽,如中國書法家協會主辦的全國第三屆正書大展、全國第三屆刻字藝術展、全國第一屆硬筆書法展覽等,也參加各類比賽,並獲得獎項,如文化部舉辦的全國群眾書畫攝影大展金獎,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環保世紀行,情系中華——中國書法美術攝影大展金獎,浙江省文化廳舉辦的97浙江省文化館、群藝館幹部美術書法展金獎……對於這些,他謙虛地說:「成績還是有點的。」

除了參展比賽,毛孝弢先生還著書。他算得上是溫嶺著述最為豐富的人了,專著有《古今對聯行書字帖》、《詠花詩鋼筆字帖》、《鋼筆書法集》等10本,與人合著有《書畫唐詩三百首》、《跟我學唐詩三百首》、《美工》等12本,主編有《中國行書經典》、《中國草書經典》、《溫嶺歷代書畫集》、《溫嶺獲獎文藝作品集》及《常用漢字十二體字典》。為了褒獎毛孝弢在文化事業上做出的貢獻,台州市政府曾授予他台州市文藝最高獎——曙光獎,溫嶺市委市政府連續三屆將他評為「專業技術拔尖人才」。

據毛孝弢介紹,今年他准備出一本詩集——《尺園詩草》,裡面匯集其祖孫三代詩稿,祖父12卷,父親1卷,還有他自己的三、四百首詩存。現已進入核對階段,預計下半年就能出版。

出完詩集,接下來便是作品集和個展了。

傳道授業

除了自身在書藝上的不懈追求,毛孝弢先生還將提高溫嶺書法界的整體水平視為己任,他為市老年大學講授書法,10餘年來風雨不改,他親身為少兒做示範教學,從如何握筆教起,但他最大的貢獻還在於青年的培養上。

其所在的書協致力於為青年書法愛好者搭建展覽和走出去交流的平台,毛孝弢告訴記者,只有這樣,青年才能得到進步,別人也能看到他們的進步。據悉,全市的書法大展已開展11屆,小品展也有6屆,每年還會有至少五六場的大大小小各類的書法展覽和比賽,這在台州范圍內是少有的。此外,市書協已有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9人,今年又申報了3人,省級會員52人,今年申報了2人,走在台州前列。

自2009年市委組織部、市文廣新局任命毛孝弢先生為「毛孝弢藝術名師工作室」領銜人以來,其更是醉心於優秀青年藝術骨乾的培養。該工作室所招收的5位成員,孫連衷、李方富、方城徽、江建榮、李力夫,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他們的書法作品有的入選省、地級書法展覽,有的入選中國書法家協會舉辦的全國性展覽並獲得獎項,僅去年一年,李方富一人入選國家級展覽13次,獲獎1次;江建榮入選6次,獲獎1次。此外,工作室還舉行過兩次成果展覽,受到時任溫嶺市市委書記的台州市副市長葉海燕以及溫嶺市組織部、宣傳部的贊賞。

善其身,然後傳道授業,身為溫嶺市文化館書法研究館員(正教授),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硬筆書法家協會會員,浙江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浙江省書法研究會理事,台州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溫嶺市書法家協會主席,溫嶺市第八、九、十、十一屆政協委員,台州市第三屆政協委員的毛孝弢先生不停地踐行著自己的夢想。他的努力在其抿嘴、擺手、輕描、淡寫中變得微不足道,其成績的取得在記者的拙筆下似乎那般輕松,但修書藝、育桃李,莫不是費心費力費時之事,況乎其開講座、下基層、保非遺的並行不悖。若說溫嶺是文化沙漠,毛孝弢先生無疑是一股清泉,默默在流淌。

D. 甘肅省書法家協會會員名單

何裕,1921年12月生於甘肅臨洮。字聚川,晚號竹節館主。中共黨員。現為蘭州醫學院教授,甘肅省政協六屆委員,甘肅詩詞學會理事,甘肅省老年大學書法教授,蘭州市老年大學書法系系主任,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甘肅分會顧問,中國書法家協會第一、二屆理事,甘肅省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甘肅省美術家協會理事。自幼受家庭薰陶喜受書法,1948年秋畢業於北京師范大學國文系,在校長期間得黎錦熙、王汝弼等人獎掖,得觀漢魏諸碑拓及古今名人墨跡,又從劉盼遂、陸宗達受文學、聲韻,訓詁之學。1948年任教蘭州大學中文系,請益於牟月秋、魏振皆,廣涉甲骨、金文、漢簡、敦煌寫經。擅諸體,喜作榜書,精於用筆,所作古拙樸茂,漢魏相參,渾然一體。文、史、哲、美、醫諸學科兼習,知識面較廣,書法功力深厚,實則文學素養與道德素養較高,有字外功夫,故有書卷之氣而無粗俗之病。作品為博物館、紀念館、名勝地收藏或被刻碑,收入多種書法作品專集。書法作品曾參加全國第一、二、三屆書展,中日書法聯展,中新書法聯展,國際書法聯展,作品被收入《中國新文藝大函(書法卷)》。並為全日本書道聯盟漢簡研修會講授「漢簡章草書法」。書法遠涉歐美許多國家,深受國際友人之贊許;書法收入大型畫冊《何聚川書法集》。2001年,經中國書法家協會推薦,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教育部授予「二十一世紀有突出貢獻的老書法家」稱號。傳略輯入《中國現代書法界人名辭典》、《當代中國書法藝術大成》、《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等。

E. 李慧英的社會評說

2005年10月19日,天高雲淡,風清氣爽。北京今日美術館,《李慧英書法藝術展》和《晉城書法作品展》開幕式暨《李慧英書法集》首發式在此舉行。
在《李慧英書法藝術展》前,一副縱二五六厘米,橫六四厘米的四個大字:「大海情懷」,引人駐足,墨色氤氳,大氣恣肆,如風起浪涌,波濤滾滾。寫這樣字的人該有多大的胸懷,何況又是一位女士!懷著一顆仰慕之心我敲開李先生的家門。
院內,翠竹亭亭;家中,蘭香幽幽。先生賢靜和藹、干練利索,全然不象一位年過花甲的老人。說到書法,說到詩詞,先生興致盎然,滔滔不絕——
「自幼尊崇王右軍,寒來暑往苦耕耘,
聞雞起舞挽殘月,夢繞蘭亭一縷魂。」
上個世紀四十年代,李慧英先生出生在一個普通農民家中。姐弟5人,排行老大。父親是供銷社的會計,字寫得不錯。母親原是一位大家閨秀,粗通文墨,這在當時的農村是不多見的。那時,女孩兒讀書的少,尤其在農村,老大一般是幫助父母料理家務,照看弟妹。李先生從小對讀書就有強烈的願望和執著的追求。而日子過的很緊巴的家庭也給了她極大的支持。為了借到一兩元的學雜費,父母甚至跑遍了半個山村。她也很懂事,並沒有讓父母失望,在同學眼中的「小不點」各科成績優異,跳著級的上完高小。待到升入中學,又由於學優家貧,每學期都拿助學金,雖然每月6元錢的助學金常常令人捉襟見肘,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她對學習的興趣。
說起寫字,李先生說,對她影響最深的是小學的魏老師。魏老師的隸書規范流暢,深受同學喜歡。她曾暗下決心:一定要像魏老師一樣寫一手好字。「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老師在學生心目中是崇高的、偉大的。魏老師成了先生學書法的最初啟蒙者和引路人。那時,寫仿是小學生的必修課,先是印著格子寫。小學二年級時,先生開始臨摹歐陽詢的《九成宮碑》,專心用功,毫不逾矩。十幾歲時,她的字已寫得有模有樣。新春佳節,左鄰右舍常來讓先生書寫對聯。看著自己書寫的楹聯高高掛起,她的臉上露出了一年中最最快樂的笑容。
中學時期,她對文學、藝術興趣愈來愈濃,不但涉獵廣泛,而且積極參與。黑板報上有她的字跡,宣傳欄內有她的文章,校文工團中有她的角色,校體操隊里有她的身影,每天忙得不亦樂乎。正是這最快樂的青春年華為她以後的書法藝術做了很好的鋪墊。
「少小即聞書聖名,蹉跎半世學無成。
若能悟得蘭亭韻,不悔衣寬白發生。」
1966年,先生畢業於山西師范學院中文系(現為山西師范大學)。1968年,成為長治市的一名語文教師。她告誡自己:作為一名語文老師,首先要寫好字,尤其是板書,否則難以為師!雖然身兼班主任、語文教研組組長,教務繁忙,但稍有閑暇,她總喜歡寫寫畫畫。手就是「筆」,巴掌大的一塊地方就是「紙」,信手寫來,日不間斷。在教育學生時,她反復強調:「字,猶如一個人的臉面,見字如見人,大家一定要把字寫好。」在批改作業時,遇到書寫混亂,字跡不整的現象,她會嚴格要求:重寫!
八十年代,先生調至晉城鋼鐵廠。先任辦公室主任,後任廠工會主席。雖然行政工作繁忙,她依然臨池不輟,業余時間又閱讀了大量的古今書論,為日後在書海遨遊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在她擔任廠工會主席期間,成立了晉鋼文聯,並親自兼任文聯主席。這也是我市第一家企業文聯。抓職工文化,辦職工書畫展、工藝美術展,為企業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不管多忙,每天臨帖、練字,成為她生活中的一部分。1988年,先生調入市對台辦。1989年,她與硬筆書法愛好者一道創建了晉城市硬筆書法協會,擔任協會主席。在她的創意下,舉辦了有轟動效應的全市「硬筆書法大賽」,並主編出版了《晉城市硬筆書法作品集》。
書,心畫也。書法是通過漢字線條來表達思想感情和審美情趣的。先生認為,行草書變化豐富,內涵量大,既能反映技巧功底,又便於較好地表情達意。所以在創作中,她寫的最多的是行草書。她宗二王、崇米芾、步王鐸、學傅山,無論冬夏。在此同時,訪甲骨、辨金文、臨石鼓、摹篆籀……追根溯源,取法乎上。以帖為形,以碑為骨,融碑於帖,以碑為本,並以性情及學養貫之。了解情況的同道說她:「特別注重對傳統的學習和研究」。數十年的浸淫磨煉造就了她深厚的筆墨功底;書體風格和主體性格的契合,鑄就了自身書法藝術的靈魂。還有的同道說她「作品的特點是大氣,就是堂堂正正,大大方方」。某書家在詩中稱她:「回戈凌利出奇勢,恣意縱橫布險軍」「男兒揮灑逞豪氣,未必壯懷勝女襟」。先生的書作中,由於時間和學書階段不同,或楷、或篆、或行、或草,有的古拙樸茂,有的風神秀逸,有的端莊典雅,有的豪放激盪,展示出豐富多彩的精神世界。
為了學書法,先生曾幾次赴洛陽拜謁龍門石窟,心摹手追,流連忘返;為了學書法,每次去北京,她必去「琉璃廠」,看著一些大師的作品和藝術品,陶醉痴迷,樂不思蜀,而「北京書店」則成了她掏書的樂園;為了學書法,她與同道們上太原、赴京津、下鄭州、走西安、請高手、拜良師……
功夫不負有心人。九十年代,她在書法方面有了較大的收獲與創新,自成一體,猶擅狂草,形成了渾厚大氣而又朴實無華的書風,氣勢磅礴,變化多端。並創作詩詞數百篇,得到專業人士的稱贊:「慧英的書法,無論行草還是篆隸,用筆的沉穩遒勁與行進的遲澀內韌,表現著她對書法藝術本身的希翼與渴求,穩健的結字、古拙的趣味,印證出她的執著、嚴謹與靈性的表達。」(張旭光——中國書協副秘書長)「瀏覽這位巾幗才女的書法作品,你不能不為她作品的渾厚大氣、朴實無華所吸引。她的書法大部分是自作詩詞,隨情揮灑,隨意抒發,使心靈與筆墨交融,作品更顯藝術生動。」(劉藝——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面對這些贊譽,她並沒有驕傲,虛心向古人學習,同時也向現代人和身邊的人學習。每寫一副作品,她都要請人來評頭論足,虛心請教,謙和認真。她在筆記中這樣寫道:「學書法,如登山,只有登臨山頂,才能一覽眾山的雄姿。而我現在還在半坡,還要更加努力。」她自嘲居所為「半坡齋。」
「朝露晨曦已著犁,晚垂夜幕負重歸。
幾多汗水豐收里,無怨無求自奮蹄。」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作為晉城市書協主席,先生不辱使命。在她的感召和帶動下,晉城書法園地生動活潑,青年書法愛好者如雨後春筍。「太行書法」譽滿京城。
後記:先生愛好廣泛。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她喜愛集郵,痴迷多年,曾是市直機關集郵協會副會長;象所有的女人一樣,她愛美,總喜歡把自己收拾得乾乾凈凈、漂漂亮亮;她愛音樂,為了看青年歌手大獎賽,在熒屏前連坐20個晚上;她喜歡看足球賽,不時為好球隊歡呼吶喊;她喜歡看歷史劇,與劇中人物同喜同悲;她愛旅遊,為祖國的美好河山感懷萬千。閑暇時,她也上網,關心國家大事,縱覽世界風雲,關注書壇動態,與詩友一道吟詠酬唱。退休後,她又手執教鞭,活躍在老年大學書法教學的講台上……
一個人一生干好一件事不易,對於一個女人則更難。而先生卻能將自己的人生書寫的如此色彩斑斕!說到家庭與事業,先生感慨地說:「女人想做點事不容易,因為你既要做好妻子,又要當好母親,還要干好工作。有時候回想過去,真不知道當時是怎樣一步一步走過來的。好在我有一個不錯的創作環境,有個幸福和諧的家庭。丈夫總是不斷地鼓勵我,幫助我,他幾乎是我每一幅作品的第一個觀眾和評論員。孩子們也很孝順,主動承擔家務。我的每一微小成果中,都融鑄著他們的心血與汗水。當然,還有各級領導和社會各方的支持,同道們的共同努力。我需要感謝的人實在太多了!」
一位年逾花甲的長者,一位才氣橫溢的女人,看書寫字已成為她的生活習慣。書,是她的最愛,書房是她最留戀的地方。這個她自己親手設計的房間,才是屬於她的真正天地。「日麗風清,窗明幾凈,遠避塵囂,靜坐書齋,暢游於五千年文化長河,向李白請教,與東坡論詩,怡情益智,此樂何及?」采訪中,先生說:「隨著高科技的快速發展,有的人不會用筆書寫漢字,令人遺憾。書法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國粹,它講究和諧美,是我們和諧社會的組成部分。在此呼籲大家,有時間寫寫毛筆字,進而學學書法,老年人可以強身健體,青少年朋友可以陶情益智。人在練字,字在練人。在不斷的錘煉中,人生也就得到了升華。」
翰墨識女人,詩篇秀巾幗。我們期待先生有更多的佳作問世。

F. 李國芳的社會評說

書法是以文字為基礎的,既依賴於文字,又不能受文字的束縛,既能在規矩之中,又能在方圓之外游刃有餘。李國芳先生就是這樣一位泛舟於藝海的書法大家。他博覽群書,知識淵博,博古通今,和他說上幾句古詩賦,他隨即就能說出出處。古人雲:「退筆如山未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李老的書法有著濃重的書卷氣。
李老1925年出生於書香世家,祖孫三代從事教育工作。他自幼喜愛書法,曾多年臨摹歐陽詢的《九成宮醴泉銘》,王羲之的《蘭亭序》,並取法於歐陽詢的結字三十六法,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
李老為人樂觀豁達,幽默詼諧,因而書風明快敞朗。觀其書法,猶如行雲流水,靈秀蒼潤,筆法沉實,力貫毫端,似游雲之輕盈,含驚龍之形骸。橫,像千里之陣雲,豎,如百歲之枯藤。洋洋灑灑,氣韻生動,錯落有致,整體美感極強,令人贊嘆!
他的行書《蘭亭序》,獲全國「91重陽活塞杯」一等獎,並在北京軍事博物館展出。書法作品2002年獲東方藝術研究院詩書畫大賽金獎。2005年中國書畫藝術家協會授予他「中國當代傑出書畫家」稱號。2008年1月在長沙舉行紀念周恩來誕辰110周年活動中,他的書法作品《早庭散步》在大賽中獲金獎。1998年和1999年鳳凰山、雁盪山分別用他的書法作品立傳於碑林。
2012年11月,中國五體書法研究會、北京華夏風雅書畫院出版了《中國書法傳世十家》,李老榜上有名。這本書法專輯,時間跨越了1660年,在浩若煙海的書法家中,篩選出10人來。從東晉的王羲之,唐代的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懷素,北宋的米芾,元代的趙孟頫,明代的文徵明,到當代的沈鵬、李國芳。李老獲此殊榮,可喜可賀!這不僅是他的光榮,也是江城的光榮。這一專集的出版是對李老書法的肯定,也是他多年努力的結果,使他成為我國書壇當之無愧的泰斗級大師。
李國芳先後出版了《杏園詩鈔》、《杏園詩存》、《杏園詩餘》、《花語》、《詩律》、《詞律》、《曲律》、《啟東錄》、《杏園文集》、《雞塞集》等十四部文集,創作詩詞3000多首,著文百餘篇。其中《菜根譚真味試解》刊於中國作家世紀論壇,被《當代作家文萃》評為一等獎。小說《山鬼之戀》,在中國作家世紀論壇中獲二等獎,被收入《獲獎作家文集》出版。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襲來,李老徘徊於松花江邊,滿含深情地寫下了:「青山綠水奈何天,佇立江邊興索然。遙望汶川無所寄,心花淚水伴辛酸。」他並不是無所寄,空悲切,而是積極投入了抗震救災的行列中,他不但多次捐款,還多次參加賑災筆會,有時因行動不便,他就讓兒女把作品送去,可見一顆赤誠之心。
李老以文人的敏銳,時刻關注著祖國發展變化。2008年奧運會期間,他欣喜若狂,夜不能寐。從奧運聖火點燃那一刻起,僅僅150天,他不但寫出了550首贊美祖國大好山河、謳歌體育健兒的詩篇,還用小楷將這550首詩寫成了百米長卷,並出版了專集《聖火融詩》,表達心中的喜悅。
李老不但詩詞歌賦書法繪畫樣樣皆通,還精通國學。多年來他一直是吉林市周易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最近,他又寫出50多萬字的長篇歷史題材小說《神拳》,從民間的角度對歷史進行了輔證,對帝國主義的侵略進行了控訴,對中國人民的反抗精神給予了高度評價。
2003年,李老被世界科教文衛組織授予「專家成員」稱號。中國國際名人院授予他「世界文化名人成就獎」。2003年中華詩詞發展研究會授予他「當代詩神」榮譽稱號,這是當代詩詞界的最高榮譽。2008年榮獲中國國學研究「創作成果」金獎,並被授予「國學功勛藝術家」稱號。我國著名書法家劉廼中先生評價李老時說:「國芳先生,邃於學,嫻於詩,勤於筆,游於藝。」中國著名書法家葉天廢撰聯贊揚李老:「松竹梅三友,詩書畫一家」。
李老還是一名傑出的教育家,一生從教,離休後仍在市教委教師書畫班教書法,在老年大學教中國文學史、古詩詞。
他為人和藹可親,為藝一絲不苟。多年來,他秉承文以載道、武以安邦的古訓,始終自覺地把傳承祖國優秀文化為己任,嚴於律己,寬以待人。他不僅講國學,寫國學,還用國學規范自己,用自己的言行影響著人們。正所謂:「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而今,李老雖年至耄耋,但創作熱情仍不減當年,他立下了生命不息、筆耕不輟的誓言。著書驚日短,舞墨伴星稀。他還在不舍晝夜地耕耘著。

G. 李棣棠生平簡介

李棣棠,字宗原,號明皋,1956年出生於書香門第,河北固安人,河北省美協會員,畢業於邯鄲美院,任教於老年大學,從事國畫藝術多年。現任《人民日報》神州書畫院特聘畫師,江西省將軍書畫院特聘畫師,固安美協副主席,其國畫作品在國家和省市級報刊發表三十餘幅,全國性書畫展三次獲獎,部分作品兩次參加香港、新加坡聯展,三幅作品被日本名流松井太郎收藏。中央軍委為紀念聶榮臻元帥誕辰100周年特約其作畫,作品《尋隱者不遇》被收藏,《風雨同舟》由聶元帥之女聶力將軍收藏。
李棣棠從高級模仿入手國畫,對所模仿之作品能做到以假亂真,
模仿本為一種藝術門類,明清時期書畫界以仿古為榮,所有作品也要註明「仿某某法」,眾人皆知的藝術大師張大千就是仿畫高手,晚年亦有代筆。書法大家劉炳森所從事的本職工作就是在故宮博物院仿畫。
李棣棠的國畫藝術日臻成熟,個人風格隨之形成,逐漸從幕後走向前台,脫穎而出。他的畫作俊秀靜雅、明快清新、與眾不同、富有個性。他的藝術作品追求意境美,注重弦外有餘音,尤為擅長山水畫。特別是近年來,其藝術作品深得同行的認可和高度評價,多家拍賣行爭相與其合作,訂購與收藏者更是絡繹不絕。

H. 書法家李令松字價值多少錢

如果是一張紙一個的大字幾十元平尺是可以的,是四個大字一百元平尺也是可以的,可是如果是小字就不止了,如果是抄經書或者是詩詞,字數在幾百幾千,就是千元平尺,甚至幾千元平尺都是要的。還要看紙張,用墨,以及寫得怎樣等等;當然名人的又要貴些。另外,藝術品價格高低都得市場說了算,有的買高檔的,有的買低檔的。另外相同與不相同的字畫在不同的人眼裡價格都是不一樣的,但是無論誰的書畫都有好差,都有值錢與不值錢的,有貴的和相對便宜一點的,所以不能籠統用平方尺來論,只能說某一張是多少錢一平方尺。潤格也沒有什麼准頭,只是一種參考,主要還是靠自己的判斷和對他的書畫的了解,以及當時的市場的炒作情況而定。一幅字畫,在不同地點、不同時刻、不同的拍賣人手裡,價格都會不一樣。比如,同一個人的書畫有的值10元或者20元一平尺,有的值50元或者100元一平尺,有的值1000元/平尺,有的2000元平尺,有的可能3000平尺、······,甚至1萬、幾萬平尺······;而且換另一個拍賣商、中介又是別一種情況······所以是很難判斷的,更不是絕對的一個價格。任何個人的評價都只是片面的、個人的觀點。有特色的、名人的,有特別喜歡的買家想要,這些都可能使得價格更高。但是如果只是因為某個人現在有職務,或者純粹是炒作才使得書畫價格高;那麼等他退了,或者沒有人炒作了,價格很快會降下來,甚至不值錢。其他任何藝術品均如此。只要是還好,都有收藏價值。這里特別提出的是——潤格是不靠譜的一種參考,主要還是看市場,還有自己對作品的了解,就像我上面說的。還有仿品和印刷品及行畫都是不值錢的,除了年代久遠同時是名人作品、名人仿品才會值點錢。不好意思,主意還是要自己拿,別人說的都只能作為參考。一己之見,說得不對請原諒。

I. 這是那個書法家的印章

劉杉(北京書法名家)

劉杉,別名劉山,字仲寶,號九龍山人,室名風雨廬男,漢族,1947年生於北京。畢業於北京電力專業技校,受教於沈鵬、歐陽中石等,工楷、隸、行草,多以隸寫行草,以行草寫隸,書作用筆勁逸,奔放多姿,亦擅美術裝潢設計,現為北京市書法家協會會員,北京藝術聯合會會員,北京眾畫堂理事。現任南新園老年大學成教中心書法教師。

J. 李正書法作品

李正,字燕明,1954年生於北京。自幼受家庭熏陶,酷愛書畫篆刻,尤以書法成就突出。其鑽研書法初學顏真卿,繼而臨習漢隸、魏碑。之後,轉入行草,研習二王。重視傳統,廣采博收,但不囿於成法,從而形成了自己的書風,楷書端莊朴茂,行書流暢多變,隸書厚重擬古。是我國當代著名書法家。下面是我為你整理的李正書法作品,希望對你有用!

李正書法作品欣賞

李正書法作品圖片4

李正個人簡介

李正,字燕明,1954年生於北京。自幼受家庭熏陶,酷愛書畫篆刻,尤以書法成就突出。長期從事專職書法繪畫教學工作,執教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中央軍委辦公廳、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單位老幹部學院。現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北京市石景山區委員會委員、中國民主建國會北京市委文化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全國理事會理事、中國語文報刊協會規范漢字書寫專業委員會理事、北京書法家協會會員、石景山區書法家協會理事。

其鑽研書法初學顏真卿,繼而臨習漢隸、魏碑。之後,轉入行草,研習二王。重視傳統,廣采博收,但不囿於成法,從而形成了自己的書風,楷書端莊朴茂,行書流暢多變,隸書厚重擬古。作品先後入選全國職工書法大展、振興中華書法展、國際中國書畫博覽會、香港回歸祖國全球華人書畫展等並被國內外團體及個人收藏。榮獲中央電視台書畫院優秀園丁獎。新華社、北京電視台、日本《書道》等國內外媒體做專題采訪報道。個人傳略被收入《世界名人錄》、《世界文化名人辭典》、《中華人物辭典》、《中國專家名人辭典》、《中國傑出人物大典》等十幾部權威辭書

父親循循引導,學書要先選擇自己愛好的碑帖去臨寫

李正愛上字畫,是受曾在傅作義部隊做秘書工作的父親影響。

像許多孩童一樣,李正四五歲時就愛塗塗抹抹。他愛追著大人買連環畫書。一本連環畫書很快讀完,就變成了他學畫臨摹的樣本。李正最喜歡畫岳飛等歷史人物。人物畫畫得多了,李正就想在畫邊用毛筆題寫人物名字,就壯著膽子動用父親的文房四寶,沒想到父親不但沒反對還鼓勵他大膽地去寫。

一天,父親把李正叫到面前,拿出由豐子愷題簽的顏、柳、歐等幾本標准習字帖,態度溫和、帶著商量的口氣說:“愛好寫字一定要從臨寫古代碑帖開始,先要選擇自己最愛的碑帖一定能寫好。” 李正選擇了顏真卿的多寶塔帖。學習書法從唐楷入手,李正入門路子正。

少年李正也接納了經常來家做客的父親的同事、朋友的指點。花鳥畫家何鳳儀來家裡愛和李正聊天。何鳳儀表揚李正寫的不錯,鼓勵他堅持寫下去一定會有成績。

李正沒有辜負父輩的期望,在同齡孩子中,字畫成績突出,上小學、中學時都負責畫學校黑板報。

1970年,李正被招工分配到首鋼修理廠以後,也時常被車間借去幫助領導抄寫材料、寫標語、宣傳欄、黑板報。1981年,民產公司搞民用產品開發,成立工藝美術室,李正調到工藝美術室工作,從此成為專職美術書法工作者。李正最難忘的是,參與設計製作了人民大會堂宴會廳為迎接日本首相中曾根和美國總統里根可供食用的大型“龍鳳呈祥”和“天鵝湖”造型,受到外賓的好評和國家有關部門的表揚。

1984年,李正因身體原因病休,應聘到中國書畫研究社書畫業余學校,講授書法課。此後,又應聘擔任石景山區書法藝術學校書法課老師。一些中小學校、機關單位,如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旗下的培訓學校、團中央幼教老師培訓班紛紛請他講書法課。

1988年,李正經書畫家唐傑明的舉薦,到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老幹部學院擔任書畫老師。李正的“興趣教學法”在這里得到了成功實踐。

中央軍紀委秘書長張化春將軍也是書法班學員,看到李正講課有方,推薦他兼任總裝備部老幹部大學書法老師。李正成了受歡迎的書法老師。有學員寫詩贊揚,“滿腹翰墨教書畫,堂下弟子盡白頭,淵博知識悔不倦,精湛技藝筆端流”。李正有時也激情一段,“不隨時俗轉,知識最為先,若能師造化,筆墨亦通賢”。以詩唱合活躍了課堂氣氛。

李正連續15年被評為老年大學優秀教員,受到遲浩田、曹剛川、李繼耐等中央軍委領導多次接見。部隊的一些大的文化活動也都請他參加。

1998年,總裝備部組織慰問23基地部隊官兵,帶隊是23基地原政委張壽剛將軍,他應邀參加,創作了遠洋精神內容的兩幅書法巨作,獻給了基地。李正有幸登上遠洋3號測量船,體驗我軍現代化高科技裝備水平。

2003年,總裝備部老幹部大學組織慰問航天英雄,時任校長張化春將軍、常務副校長張壽剛將軍請他參加。參加活動前,他精心創作了一幅巨幅書法作品,內容是薛守堂將軍創作的藏頭詩《共同奮斗 再創大業》:“共撒星辰寰太空,同礪神劍刺蒼穹。奮臂揮播萬頃翠,斗沙開劈萬里營。再赴上蒼瑤池會,創建世間廣寒宮。大漠沸騰長虹起,業偉人傑航天城。”贈送給航天城。他還為航天英雄楊利偉書贈了書法作品,楊利偉回贈他《圓夢》紀念品,兩人合影留念,傳統文化和航天事業在這里“對接”。

1998年,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開辦老年書畫班,李正應邀成為這里的首任書畫老師。這個書畫班的學員,大部分是退位的外交官。李正說:“跟這些老將軍、老科學家、老外交家講課,我是小學生,能學到很多東西,從而更敬佩他們,更好地為他們服務。”

2007年,被聘為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全國理事會理事,參加友協的活動更多了。友協成立50周年時,李正應邀創作陳毅元帥的詩《青松》巨幅書法作品,被友協收藏並懸掛在貴賓廳。許多國外訪華團及國內的一些出國訪問團,都用李正的書畫作品當禮品。受老外交官們的感染,向世界普及中國書畫藝術,李正樂此不疲。

李正投身於社會上的書畫公益活動,可以追溯到1997年,由他倡導參與、北京工人報、西單購物中心承辦的救助殘疾人書畫義賣活動影響很大,工人日報、北京廣播電台等首都媒體都做了采訪報道。北京工人報報道稱這是一個好的開端。

2002年6月1日,李正參與組織“我要上學書畫捐贈活動”,這是他第二次組織書畫公益活動。中國婦女活動中心為活動提供場地。當天晚上,中國婦聯、中國兒童福利基金會舉辦百名名人獻愛心活動和首屆中國兒童慈善活動日捐贈儀式,李正與諸位為兒童慈善事業做出貢獻的人士一起,受到陳慕華、顧秀蓮的接見並頒發證書。

李正是民建石景山區工委書畫小組成員,民建區工委與老山街道是共建單位,每年寒假到老山社區寫春聯,也是李正和民建的書畫家們的保留節目。

李正調動自己的社會資源,聯絡軍內和社會上的藝術家們,在老山社區舉辦了兩次大型筆會,對豐富居民文化生活,提升本地區文化檔次做出了貢獻。參加這次活動的部隊書畫家和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都是李正聯系請來的。他們都是書畫班學員。當聽說李正要組織聯誼活動,總裝、總政的老幹部大學領導表態,隨叫隨到,大力支持。

2003年,李正應邀在《語言文字報》開辟專欄,介紹規范漢字書寫知識。

2006年,中國語文報刊協會規范漢字書寫專業委員會吸收李正為專業委員會理事,參與編寫規范漢字書寫教材。2007年,李正首次參加教育部、國家語委《規范漢字書寫試驗教材》審定和實驗教材的編審工作。參加教材審定的專家有柳斌、李行健、季恆銓、於茂宏等,李正在他們當中是小字輩,“我是個小學生,是來學習的。”李正謙虛好學,干工作踏實,贏得了專家的好評。

李正有了一定社會影響,慕名邀請題寫牌匾、題寫書名的單位和個人多起來,他題寫的牌匾、石刻有:中國兒童藝術劇院、郭守敬紀念館、北京市第七中學、國際工商管理學院、北京東方英倫國際教育投資有限公司、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留學預學院、廬山白鹿外國語學校、福建將軍山公園。題寫的書名:針道自然、廬山歷代碑刻、孫中山與辛亥革命、語言文字報等。應邀寫字的單位有:北京會議中心、中國對外友協、北京航天城、翠宮飯店、北京飯店、總裝23號基地、國務院僑辦、遠洋號測量船、中國運載火箭研究院、中國方正出版社等

夫唱婦隨,藝術之家快樂多

李正寫字,愛人王雪芳愛看字,常常站在案頭,幫助拉紙、嵌印。在李正的影響下,王雪芳也愛上了書法。

李正坦言:“愛人迷戀上書法,是受我的影響,但不受我指導。”李正這么說有他的“理論根據”。李正的字中規中矩,愛人王雪芳的字大開大合。家裡來的書畫朋友聊天,王雪芳總不失時機地向他們請教。她開始挑李正書法的“毛病”。家庭里的藝術觀點上的紛爭,並沒有影響他們在大局上的保持一致。她也積極配合李正工作,下鄉寫春聯、社區義務筆會等活動都踴躍參加。

別看王雪芳挑李正書法作品的毛病,一旦創作參加社會上的書法大賽及應酬別人索要的作品,相信的還是李正,一定要他嚴格把一道關後才放心出手。她的作品先後參加河南仰韶書法大賽獲二等獎、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10周年獲三等獎、第五屆中國書畫名家大賽獲優秀獎、當代中國書畫家與收藏家北京交流展獲銀獎、入選慶祝中國民主建國會成立60周年書畫展被收藏。最近參加紀念毛澤東“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團結起來”題詞60周年全國書畫展獲金獎。她還應邀為孔子學院一個餐廳創作長3.2米,高2.8米的巨幅作品,內容是隸書書寫的禮記第九章。以書法為載體,弘揚國學,在這一點上,李正夫婦的認識高度一致。

王雪芳練太極拳,體會到書法與武術有相通之處,李正受到影響,時常也比劃一陣。寫字也要有個好身體,他們熱愛武術的真正動因在這里。

閱讀全文

與青州老年大學書法老師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鄭州三甲醫院體檢報告哪個出的快 瀏覽:579
2024年後企事業退休金編並軌嗎 瀏覽:921
老人血糖高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瀏覽:239
崇州哪個醫院體檢快拿 瀏覽:438
88歲老人卧床疼怎麼辦 瀏覽:478
三水社保男多少歲退休 瀏覽:580
錦州市西南方向的養老院有哪些 瀏覽:686
骨股脛骨折80歲取鋼釘 瀏覽:370
龍文區組團養老費用多少 瀏覽:432
岳陽市老年大學報名 瀏覽:551
南京老年大學新街口 瀏覽:640
有多少人是跟父母分居 瀏覽:500
靈活就業人員社保怎麼辦退休 瀏覽:913
長壽的人怎麼調理身體 瀏覽:103
農村養老保險問題研究論文 瀏覽:579
齊齊哈爾市老年大學學費 瀏覽:1
對農村基本養老問題的調查的意義 瀏覽:111
事業編體檢內容有哪些 瀏覽:90
鄭州黃河路附近養老院有幾家 瀏覽:453
辭職與開除養老金住房公積金區別 瀏覽: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