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奶奶70多歲,患高血壓多年,最近經常頭痛、失眠,說話也顛三倒四,是不是有輕微的痴呆症應該吃什麼 呢
只有供給腦細胞的血液充足才能保持細胞發揮良好的功能。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腦供血不足,而長期的慢性腦供血不足正是人們記憶力逐漸衰退的主要原因。因此要想保持良好的記憶力就要時刻預防和治療慢性腦供血不足!養血清腦顆粒具有養血平肝,活血通絡的功效,葯理研究證實,養血清腦顆粒具有擴張腦血管,增加腦血流量,改善大腦微循環,增加大腦供血供氧等作用。經多家國家權威機構臨床驗證,服用養血清腦顆粒不僅對慢性腦供血不足有顯著的 效 果,改善記憶的同時,還可有效預防「老年痴呆症」和「腦梗死」的發生。
『貳』 養老院中老人的心理問題
養老院中老人的心理問題
「有幾個老太太有點糊塗,得讓著她們,她們才能贏幾把!」 80歲的張穩坐在屋頭的陰涼地里,就著一張小桌子與三位老人一起打「跑得快」。
他是老年公寓的一位普通老人,每天6點左右起床,然後逗逗小狗,再去菜地里數數自己種的白菜,早飯後或者午飯後跟一幫「志同道合」的老人們玩牌。
不過,老爺子念念不忘當初和兒子打的那場拆遷款官司。「人年紀越大,心就越小。等變老了,脾氣性格都跟小孩子一樣,得好好哄著。」嘉德老年公寓法人王岩在經營了5年養老院後,覺得開養老院跟幼兒園沒什麼兩樣。
隨著子女外出工作成為常態,以及住房等生活負擔的增加、「421」家庭的增多,將老人送到養老院已經成為一些家庭的選擇。
在目前情況下,人們為老人挑選養老院的因素包括:可以為老人提供良好的住宿、飲食條件,有經過培訓的專業陪護、服務人員,足夠的醫療支持等等。
然而,贍養並不僅包括良好的硬體條件。對於這些步入人生最後階段的老人來講,他們的黃昏更為特殊和敏感。
「周五病」
「哎呦,疼啊!我這渾身都疼,腰疼、背疼、大腿也疼,我得上醫院!」護工將韓淑琴一推進養老院的辦公室,她就開始大聲喊疼。
輪椅上的韓淑琴今年70多歲,腦血栓後遺症讓她再也無法下地。雖然嘴裡大聲喊著疼,但老人厚厚的老花鏡片下,不停轉動的眼睛裡不時還會透出一絲「狡黠」。
韓淑琴家裡有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兒子都是司機,女兒做護士,有兩個孫子還在讀書。因為子女們無暇照顧老人,將她送到了嘉德老年公寓。
「到周五了,是該疼了,一見到兒子就好了!」坐在辦公室里的郭俊笑著悄悄對本刊記者說。其實,老人平時身體還不錯,但每到周五這天,她就害怕子女們因為各種原因不來看她。所以,她總是以身上疼為理由讓孩子們帶她去醫院檢查。這樣,她就可以和家人待在一起。
「人老了心也越來越小,逐漸回歸到跟孩子一樣。如果想要孩子們陪著了,他們就會耍一點點小聰明。」郭俊是嘉德老年公寓的專職大夫,今年已經58歲,退休前曾在雲南一家醫院擔任心外科副主任醫師。作為嘉德老年公寓的專職醫師,他的日常工作不僅包括老人們身體診療,還要對老人進行心理幫助和護理。
郭俊舉例說,老人只是牙周炎出點血,快到周末時也會打電話跟孩子講吐血了,「孩子聽見後,立馬趕來探望。」
「有時候,都住在養老院的老兩口之間也會製造一些小摩擦,希望引起子女們的注意,」北京協和醫院心理醫學科副主任醫師洪霞說,這種情況在心理學上稱為軀體化症狀:就是像小孩子一樣,老人也會通過身體的方式表達自己想要的內容,以引起周圍人的注意。
如果平時和家人一起居住,老人們也會有類似情況。但養老院的生活使他們表現得更為明顯。
它反映了一個突出問題:老人們即使接受養老院的生活,仍不會把這里當做自己的家,他們還是需要和家人在一起。所以,把老人送到老家的養老院寄養,自己在另外一個城市工作,並非很好的選擇。
一直以來,在可以得到更好的看護以外,人們都認為老人們在養老院可以和很多同齡人在一起,不會太寂寞。但養老院的陪護人員仍然要面對老人們新的心理問題。
退休後遺症
下午3點多,77歲的王淑興沒有和其他老人一起玩牌或者喂狗,而是一個人徑直走到老年公寓大門前,雙手緊緊攀住門鎖,嘴裡念叨著「下班了,下班了」。她要打開門出去找老伴、找孫子。
「她已經糊塗了,經常念叨上下班的.事情。」王岩說,王淑興患有老年痴呆,老伴過世後一個人住進養老院。她每天除了念叨著要下班,就念叨當年上班時的事情。
「其實退休對人的影響特別大。之前在位時權勢在身,退休後突然安靜下來,很多人很長時間都無法適應過來,」郭俊說,養老院里有個老人退休前是通州一家中學的校長,同樣患有老年痴呆症,見面一開口就說開會。如果不答應,老人就會鬧脾氣。
為了滿足老人的願望,王岩還經常向他「匯報」養老院發展的事情,「老人就特別高興,每次都會很認真地聽,聽完後總是說:這個問題我要考慮考慮。」
其實對於普通人來講,個人生活能力、工作能力的下降也會導致明顯的失落感。特別在進入養老院初期,很多人都會覺得到這里就是對社會沒有作用了。
遇到周末,許多子女到養老院探望老人或者將老人接回家時,子女沒有出現的老人就會非常失落。王岩說,這時養老院往往安排聚餐或者組織文藝活動,轉移他們的注意力。
老人們一般都很敏感。王岩舉例說,比如有的老人睡覺時打呼嚕,即使很輕,同屋老人第二天肯定鬧脾氣。再比如,聽見有人咳嗽,有些老人就懷疑會不會有傳染病,「我們還得給他們解釋這是什麼類型的咳嗽,講咳嗽的醫學常識,告訴他們普通支氣管炎比較容易治療,也不會傳染。」
還有位老人得知孫子要出國後非常不開心,甚至拒絕跟周圍的人講話。王岩安排老人通過視頻聊天跟孫子說話,老人的情緒才逐漸穩定下來。「現在他們家有哪些人、做什麼工作、發生過什麼事情,他都掌握得一清二楚。」
「我永遠都不能原諒他」
其實無論如何,老人們都無法脫離與家庭的關系,甚至體現在他們對子女的怨恨上。
8月14號是張穩80歲生日。身高有一米八的老爺子雖然年已八旬,但看起來非常健壯。他已經習慣在夏天裡光著膀子,肩膀頭搭著一條毛巾,說會兒話就抓起毛巾擦擦臉上的汗水。
張穩在嘉德老年公寓已經度過了4年時光。他16歲就當了八路軍。解放後從部隊轉業學習修車,1990年以44年工齡從北京建工集團退休。
老人有過兩次婚姻。第一次離婚後,由他撫養兒子,再婚後又生了個女兒。他在朝陽區有兩處平房,後來拆遷時有108萬元補償。本來他准備將這些錢平分給兒子和女兒,沒想到兒子將他訴至法院,獨自獲得這筆補償款。
「我永遠都不能原諒他!」一提這件事,老人就滿臉憤怒,拐棍連續戳地,白色的胡須和眉毛隨著呼吸不停地翕動。
張穩說,現在他只有女兒一個親人了,女兒、女婿時常帶著5歲的外孫女來看他,這些都讓他覺得幸福。沒事打打撲克,帶領大夥高聲唱《大海航行靠舵手》,「只要不想起兒子」,這些有規律的作息和生活都讓他覺得十分開心。
「中國人並不喜歡恨這個感受。」洪霞說,老年人對子女仍然有無法釋懷的恨意並不多見,「人老了以後更多地願意為兒女犧牲。但老人的心理需求最基本的就是親情等等。如果這些最基本的都得不到滿足的時候,讓他們原諒什麼事情就特別困難。」
所以,在養老院為老人提供了很好的物質條件以外,心理贍養仍然是子女們無法避免的問題。
;『叄』 馬玉琴疑似患老年痴呆,手抖拿不住湯勺,口齒不清模仿李玉成說話,咋看
說起馬玉琴,大家都不知道,85歲的馬玉琴之所以能在網路上走紅,全靠比她小32歲的丈夫李玉成。 兩人曾以「老妻少夫」的稱號在網路發展初期就開始南來北往地表演節目,在如今網路發展迅速的時期,這可以迅速而有效地博得人們的注目。
李玉成和馬玉琴的關系似乎發生了變化。 本來家裡說馬玉琴是一不二的,只要李玉成有一點意見,做奶奶不喜歡的事,馬玉琴就不會馬上搖著臉跟著李玉成錄像、直播,每次李玉成都會安撫馬玉琴直到對方高興。
他一直是馬玉琴的枕邊人,對妻子的情況肯定很了解,所以從他的表情、心情來看,就可以推斷出來,老太太可能真的出了點問題,只不過具體是不是老年痴呆,還無法判斷。其實,馬玉琴身體一天不如一天也是必然的,她畢竟已經85歲,年紀大了,跟53歲的李玉成沒法比的,也不可逆。
只希望李玉成能夠在這段時間多陪陪老太,讓她天天都開開心心,不要生氣!馬玉琴在李玉成的鏡頭中打扮誇張,各種不合時宜的搭配全都疊加在馬玉琴身上,顯的馬玉琴宛如「小丑一般的造型與模樣,通過網友們「獵奇」心理,不斷給自己製造話題與熱度。
『肆』 老年痴呆的老人總是喜歡發脾氣怎麼辦
我認為這是因為生病導致的身體痛苦以及心理上的一些壓抑導致了老人出現這樣的行為,更重要的是父母缺少陪伴以及有固有的思維的影響。
首先我們說到身體上的痛苦就是別人無法為你承受的,不管是生病帶來的疼痛,還是生病帶來的精神不佳,需要自己去面對,但是往往很多人在面臨打擊時是沒有這個能力,所以他們的脾氣就會變得很差。
我曾經也因為受傷住院過,因為太疼痛,不管坐著還是躺著都很難受,同時我的心裡也承受著一部分的壓力,就感覺很害怕受傷會給我帶來的後果,所以當面對家人的時候,我會不自覺的對他們發脾氣,雖然我知道我的這些行為只是自己的一些問題,但是沒有辦法,因為當時我正被病痛折磨。
我的奶奶就是一個固有思維的人,她年輕的時候到現在一直有一些小缺點,就是很喜歡給人找茬兒,作為晚輩的我們也都可以忍受他的這種行為,不過身邊的朋友和她的同事對她的口碑並不好,但是反觀她的行為,為什麼會這樣?首先因為可能老人自己的病痛,子女無法感同身受,所以他們就希望讓別人和自己有同樣的感受,哪怕是在心理上的折磨,也可以讓別人理解自己,我記得有一次奶奶因為牙痛去拔牙很難受,然後她就跟我們製造各種麻煩,讓我們去照顧她,但是我們都要工作上班就讓她白天一個人待在家裡,她就經常給我們打電話,給我們製造困難,當然理解她的同時也覺得這個行為對我們是一種折磨。
話說回來也許老人的這種行為源於他的無理取鬧,也可能是他缺少子女對他的陪伴,更有可能是傷病的疼痛讓他拿一把心態放好,不過老人養育我們這些晚輩不容易,年輕的時候也都受過苦,現在他有一些類似的行為也可以理解,就當是他養你的小,你養他的老正常的,面對老人的這些無理行為就可以了。
『伍』 家裡患有一位老年痴呆症的親戚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我感覺我爺爺雖然老年痴呆但是巨可愛。因為奶奶生病全家來老人家不足60平的屋子裡照顧老兩口。奶奶心臟病。時好時壞。爺爺除了輕微的老年痴呆身子骨很硬朗。爺爺奶奶是早上七點吃飯中午11點吃飯以及晚上五點吃飯。超過6點爺爺就睡覺了。講道理下午三點的時候爺爺是不會餓的。但是他就是要出來去廚房做飯。大部分時候都會被爸媽攔住。然而總有沒看住的時候。比如昨天。爺爺把蘿卜粉條土豆放一塊兒燉了。
『陸』 家裡的老人患上了老年痴呆是一種怎樣的感受,說出來
希望早點死去,大都清靜
『柒』 照顧家裡痴呆的老人,需要注意哪些細節呢
『捌』 老人能吃安眠葯嗎
這個因人而異,不是我能吃你也就能吃的。老年人使用葯品時應特別注意版,最好去問問權醫生。或者仔細閱讀葯品說明書。另外,是葯三分毒,安眠葯多少都有副作用的,失眠不嚴重的話最好不要吃。可以試試睡前用溫水泡腳或喝杯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