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暑加感冒,吃什麼吐什麼,怎麼辦
你可以試試益佰制葯生產的馬蘭感寒膠囊,效果很不錯,我用過,它具有解表散寒
宣肺止咳等功效,而且對於治療分寒感冒出現的頭痛以及惡寒發燒
流涕咳嗽都有很好的顯著療效!
2. 夏天又感冒又中暑怎麼辦
簡單的飲品如:菊花茶,綠豆湯,西瓜汁,桔子皮泡茶或用綠豆湯加冬瓜一起煮成甜湯,平時多喝都能起到防止中暑的作用哦!
另外介紹幾種:
1.金銀花粥
材料:金銀花30克,白米30克。
金銀花可在葯材店買到。先用水煎煮,取其濃汁,加入白米30克,水300毫升,再煮為稀薄的粥。
這是民間在熱暑時用來清熱解毒的粥品,可用來防治中暑,以及各種熱毒瘡瘍、咽喉腫痛、風熱感冒等等。
2.蓮藕粥
材料:鮮藕200克,白米100克,白糖少許。
先將蓮藕洗凈切片,與白米同煮為粥,待粥熟時,再調入些許白糖,即可進食。
這粥益氣養陰,健脾開胃,老年人體虛,熱天里食慾不振、大便溏薄、熱病口渴等等都能進食。
3.白木耳粥
材料:白木耳60克,糯米100克。
白木耳先用清水發泡洗凈。糯米淘凈後,置入鍋內加水燒開,再放入銀耳,熬煮成粥,調入一些冰糖即成。
此粥滋陰生津、潤肺養胃、益氣和血,可治虛勞咳嗽、痰中帶血、陰虛口渴。
4.紅棗粥
材料:紅棗,白米,份量可隨自己口味決定。
做法很簡單,在白粥煮至七成熟的時候,放入紅棗同煮。
這粥具有養脾、潤心肺、補五臟、治虛損的功用,對於血壓低、肺虛咳嗽,有一定增益。
5.綠豆粥
材料:綠豆50克,白米100克,冰糖適量。
把綠豆、白米洗凈,煮粥,待熟後再加入冰糖,拌勻攪拌,即可食用。
這也是一道平日可吃的健康粥。功能是清熱解暑,祛暑除煩,生津止渴之功效。
6.麥冬竹葉粥
材料:麥冬30克,甘草10克,竹葉15克,白米100克,去核紅棗6枚。
將麥冬、甘草、竹葉先用水煎熬,取汁,加入粳米、紅棗一起煮成粥。
這粥帶點淡淡的清甜,功能是清熱解暑、益氣和健胃等功效,假如感到暑熱口渴、氣短乏力、不思飲食,不妨一試。
3. 中暑加感冒怎麼辦
希望可以幫到你: 中暑多表現為頭重腳輕,暈厥,呼吸不暢. 注意:1.防止暴曬.2.睡眼充足,不要長時間工作,熬夜.3.適時補充水份,鹽份.4.多吃點水果.5.預防冷熱交替,不要運動後馬上沖冷水澡或進空調房. 介紹幾個簡單實用的小方法: 1、夏暑:用冬瓜、白蘿卜、綠豆煮湯,降暑利濕 2、用涼開水泡蜂蜜,一定要用涼開水,蜂蜜以野生蜂蜜為佳 3、羅漢果+金銀花+菊花+冰糖泡茶喝 最重要的是飲食合理,少敖夜,夏暑多喝點涼開水,沒什麼飲料能比得上涼開水的,平時多鍛煉,休息好。 立即到通風的地方,刮痧是治中暑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另外要多補充點水份和鹽份.
4. 感冒加中暑怎麼辦
藿香正氣水先喝點
平躺 保持通風
等中暑症狀減輕了去醫院治感冒
5. 中暑感冒怎麼治療
蘇藿薄荷茶來
原料:紫蘇源葉、薄荷、佩蘭葉、紫香各1000克、澱粉200克、糖精適量。製法及用法:將上葯共研碎,過60目篩,用溫開水100毫升,將糖精溶化、和入澱粉;再用冷開水200毫升,將澱粉攪拌成漿狀,再沖入開水2000毫升,快速攪拌成糊狀,加葯粉拌勻,用模壓成茶塊,曬干或烘乾,每塊重10克,沸水沖泡。代茶飲,每次1~2塊,日2~3次。功效:本葯膳適用於中暑感冒。營養分析:紫蘇味辛,性溫。歸脾、肺經。薄荷性涼,味辛。宣散風熱,清頭目,透疹。用於風熱感冒、風溫初起、頭痛、目赤、喉痹、口瘡、風疹、麻疹、胸脅脹悶。
藿香代茶飲
原料:鮮藿香葉、鮮荷葉各12克(干者減半),白糖適量。製法及用法:水煎(或開水沏),代茶飲。功效:適用於暑濕型感冒。營養分析:藿香性味,性微溫,味辛。祛暑解表,化濕和胃。用於暑濕感冒、胸悶、腹痛吐瀉。
香薷扁豆茶
原料:香薷9克,白扁豆12克(炒黃搗碎),陳皮3克,荷葉6克,白糖適量。製法及用法:水煎(或開水沏),代茶飲。功效:適用於暑濕型感冒。營養分析:香薷揮發油有發汗解熱作用,並可刺激消化腺分泌及胃腸蠕動。有利尿作用。
6. 日常感冒或者中暑我們應該怎麼辦
"中暑除頭暈、口渴外往往有面色潮紅、大量出汗、皮膚灼熱等表現,或出現四肢濕冷、面色蒼白、血壓下降、脈搏增快等表現。吃點藿香正氣。
感冒就是發燒,流鼻涕,沒力氣,打噴嚏這些,吃快克就好了。"
7. 中暑又感冒,還發燒,怎麼辦
不知你是先感冒還是先中暑,感覺你的狀況比較復雜,你現在主要症狀是流鼻水,還有別的症狀嗎?最仔細點。流鼻水,是流清涕嗎?要是我覺得是你吃的葯不對。流治中暑吃霍香正氣軟膠囊。現在你得的好象(症狀描述太少,只有猜)風寒感冒,要吃風寒感冒顆粒。以主症為重點。
8. 中暑後感冒怎麼辦
沒關系的,去看中醫會比較好。 中醫將感冒分為風寒型感冒、風熱型感冒、暑濕型感冒和時行感冒(流行性感冒)四種類型。 一、風寒型感冒:病人除了有鼻塞、噴嚏、咳嗽、頭痛等一般症狀外,還有畏寒、低熱、無汗、頭痛身痛、流清涕、吐稀薄白色痰、咽喉紅腫疼痛、口不渴或渴喜熱飲、苔薄白等特點,通常要穿很多衣服或蓋大被子才覺得舒服點。這種感冒與病人感受風寒有關。治療應以辛溫解表為原則。病人可選用傷風感冒沖劑、感冒清熱沖劑、九味羌活丸、通宣理肺丸、午時茶顆粒等葯物治療。若病人兼有內熱便秘的症狀,可服用防風通聖丸治療。風寒型感冒病人忌用桑菊感冒片、銀翹解毒片、羚翹解毒片、復方感冒片等葯物。 治療風寒感冒的關鍵就是需要出點汗(中醫稱辛溫解表),有很多方法的,包括桑拿、用熱水泡腳(最好加點酒)、蓋上兩層被子、喝薑糖水、喝姜粥等等。風寒感冒主治方是桂枝湯,傷寒論首方,也稱和劑之王(麻黃湯也主治風寒感冒,但在南方慎用)。 總結:辛溫解表,宣肺散寒。 二、風熱型感冒:病人除了有鼻塞、流涕、咳嗽、頭痛等感冒的一般症狀外,還有發熱重、痰液粘稠呈黃色、喉嚨痛,通常在感冒症狀之前就痛,痰通常黃色或帶黑色,便秘等特點。治療應以辛涼解表為原則。病人可選用香雪抗病毒口服液、感冒退熱沖劑、板藍根沖劑、銀翹解毒丸、羚羊解毒丸等葯物治療。風熱型感冒病人忌用九味羌活丸、理肺丸等葯物。 三、暑濕型感冒:病人表現為畏寒、發熱、口淡無味、頭痛、頭脹、腹痛、腹瀉等症狀。此類型感冒多發生在夏季。治療應以清暑、祛濕、解表為主。病人可選用藿香正氣水、銀翹解毒丸等葯物治療。如果病人胃腸道症狀較重,不宜選用保和丸、山楂丸、香砂養胃丸等葯物。 四、時行感冒:病人的症狀與風熱感冒的症狀相似。但時行感冒病人較風熱感冒病人的症狀重。病人可表現為突然畏寒、高熱、頭痛、怕冷、寒戰、頭痛劇烈、全身酸痛、疲乏無力、鼻塞、流涕、乾咳、胸痛、惡心、食慾不振,嬰幼兒或老年人可能並發肺炎或心力衰竭等症狀。治療應以清熱解毒、疏風透表為主。病人可選用香雪抗病毒口服液、防風通聖丸、重感靈片、重感片等葯物治療。如果時行感冒的病人單用銀翹解毒片、強力銀翹片、夏桑菊感冒片或牛黃解毒片等葯物治療,則療效較差。 中毒型流感病人則表現為:高熱、說胡話、昏迷、抽搐,有時能致人死命。因此病極易傳播,故應及早隔離和治療。
9. 日常感冒或者中暑我們應該怎麼辦
中暑除頭暈、口渴外往往有面色潮紅、大量出汗、皮膚灼熱等表現,或出現四肢濕冷、面色蒼白、血壓下降、脈搏增快等表現。吃點藿香正氣。感冒就是發燒,流鼻涕,沒力氣,打噴嚏這些,吃快克就好了。
10. 感冒加中暑應該怎麼辦……
希望可以幫到你: 中暑多表現為頭重腳輕,暈厥,呼吸不暢. 注意: 1.防止暴曬. 2.睡眼充足,不要長時間工作,熬夜. 3.適時補充水份,鹽份. 4.多吃點水果. 5.預防冷熱交替,不要運動後馬上沖冷水澡或進空調房. 介紹幾個簡單實用的小方法: 1、夏暑:用冬瓜、白蘿卜、綠豆煮湯,降暑利濕 2、用涼開水泡蜂蜜,一定要用涼開水,蜂蜜以野生蜂蜜為佳 3、羅漢果+金銀花+菊花+冰糖泡茶喝 最重要的是飲食合理,少敖夜,夏暑多喝點涼開水,沒什麼飲料能比得上涼開水的,平時多鍛煉,休息好。 立即到通風的地方,刮痧是治中暑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另外要多補充點水份和鹽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