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老人生前供佛燒香老人走了怎麼辦
可以繼續燒香、擺供、供養的
不然,可以送回寺院就行了 一切恭敬就好···················
② 老人走了有什麼忌諱
農民該了解,家中如果有老人去世,要注意這5點禁忌
大家農村出生的朋友應該從小都對一些習俗耳濡目染,筆者小時候就經常聽老一輩的爺爺奶奶們說一些農村的習俗。相信對於農村喜慶的熱鬧事情大家都知道要注意的習俗在哪,今天筆者想和大家聊聊一些與"白事"有關的禁忌,當然每個地方都會有不同,我們只是理性的討論一下,大家也可以在下方發表自己的看法。筆者個人認為在家中如果有老人去世之後,應該要了解,並且要注意下面的這5個禁忌。
1. 守喪的時候不能理發
筆者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一樣,反正在筆者的家鄉在家中有老人離世之後,我們會有一個守喪期。那麼在這個期間大家為了秉著盡孝的原則是三個月里都不能理發的。當然這一切都是為了體現孝道,不過就現在社會的發展而言,有的地方遵守其為禁忌,有的地方則無所謂,筆者覺得都沒有錯。
2. 禁串門訪親走友
我相信這點大家都是能夠理解的,我們把100天內叫做熱銷期,在這個期間外面的紅白事都是不能參加的。我相信大家也沒有心情,因為自己親近的人剛剛離世,當然這也就成為了農村的一個禁忌。
3. 入殮時的忌諱
這個要特別和大家說明一下,在入殮的時候親人們一般都是要忍住悲傷的,因為流淚的話有可能會撒到屍身上,我們這邊對這一點就特別地忌諱,所以筆者在這和大家分享一下。
4. 三年內"不沾紅"
這個指的是在對聯上以及穿著上,都要做到"不沾紅",不貼春聯大家都能理解,因為畢竟家裡剛出了白事,春聯的紅和白事是沖突的,自然就會被禁止。而穿衣上可能有些地方就需要注重,但有的就覺得無所謂,這個就看各自的理解了。
5. 禁忌重喪日
這個指的就是在直系親屬或者其他親屬之間要避開重復的日子,意思就是不同的年份中的下葬日期不能重疊,筆者這邊是直系親屬之間有這個規定,不知道給讀者那麼是什麼說法。因為在有的地方規定期是在一年,有的又是百天內,所以看自己那邊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台「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③ 家裡老人走了要忌諱什麼
一、忌諱去世時候身邊無親人
舊時人們很重視傳宗接代,認為老人去世的時候,必須有後輩兒孫在場,以便老人走得時候有人送,不孤單;老人在陰間也不用總是牽掛,靈魂可得安寧。
如果老人是在所有親人在場的情況下去世的,就是最大的福氣。相傳白族認為老人死在兒孫懷里,是兒孫在報答養育之恩,俗稱「接氣」。
二、忌諱讓死者光身而去
北方很多地方都講究,在死者斷氣前就要穿好殮衣,不能讓死者光著身子而去。
所以舊時,老人們在到了一定年齡以後,兒孫們往往就要在閏月年為其准備壽衣,讓老人們看著放心。
壽衣的件數、質地是很有講究的。件數要單數,諸如五、七、九件不等,忌雙數,怕凶禍再次降臨;材質上則忌用緞子,因「緞子」和「斷子」諧音,而多用綢子,因為「綢子」和「稠子」音同,寓意福佑後代多子多孫;壽衣還不能用皮毛製作,怕來世轉為獸類。
三、入殮時候的忌諱
1、入殮的時候忌諱淚灑屍身。在入殮的時候,親人們要暫時忍住悲傷,控制住眼淚,以免淚灑屍身。
2、入殮前後忌諱貓、狗接近屍體,認為會引起死者驟然挺立或成僵屍。
3、棺材忌諱用柳木。棺木以松柏材料為佳,禁用柳木。因為松柏象徵長壽,柳樹不結籽,恐會絕後,守喪期間棺材忌直接放在地上,在農村的同學基本都知道棺材要麼架在板凳上,要麼墊在磚頭上
④ 老人走了要注意什麼
安陽的老規矩一般是戴孝三年,大年三十下午上墳,初五上墳。第一年不貼對聯、不放炮、不走親戚、不串門拜年,第二年三年貼白對聯也可以不貼,一般不貼。
⑤ 老人去世了,過幾天就是五七了,五七有什麼意義嗎是晚上弄還是
一期七天,五期就是說人死了三十五天了,做期有七期,五期傳說是亡人最難過的,走進五殿閻羅府,見五殿閻羅王,要對在人世的善惡評判,治罪,所以兒孫要多燒紙錢,下午五點以後弄,也不一樣,各地有各地的風俗
⑥ 家裡老人走了
家裡的老人走了,這是一件很悲傷的事情,在自己的心裡是很久很久也過不去的一回道坎,老人是答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我們的老人只有這一個,這一生是永遠也沒有了,所以心裡感到非常的難過,非常的悲傷,這都屬於正常的,雖然是這樣,你也要想得開,往前看,事情總要過去的,日子還是要過的,我們活著的人還是要活著的。想一想我們也有子女,如果我們這樣悲傷的話,我們的子女也跟我們一樣,心裡會很難過的,所以要自己往好的地方想要,自己想開一些。
⑦ 老人要走了,怎樣用迷信的方法再延長一點壽命
任何方法都不能改變自然的法則,我們總是希望愛我們的人多存於世,但我們無法去改變自然,希望你能面對無情的自然。
⑧ 老人去世過五七那天燒完紙我回頭看了一會,有什麼說法嗎
老人去世過五七那天,為老人燒完紙,走後回頭看了會乃人之常情!沒什麼說法。
⑨ 老人走了可寫祝老人一路走好嗎
不能用「祝」。
1、豎寫;
2、從右至左,左邊第一行與紙面頂部空兩個字開始寫,「痛悼(哀悼)世伯(父親)大人x x x先生千古」;
3、末行從紙面底部估計空餘兩個字位置,寫上「世侄(兒或世友)x x x敬輓。即可。注意:從紙面看,三行是從右至左,右中左一行比一行位置低。
勵子:
1、請接受我的哀悼。
2、生老病死,一切都是自然現象;人生自古誰無死,只要常活我心中。
3、你的親人去世了,不要太傷心難過,在天國,他不會喜歡你這樣消沉的,打起精神,努力吧,為了你的親人。
4、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去世是她最終的規宿,不必太傷心。
5、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生老病死,自然規律!不要太傷悲,你的孝心他會感應得到的。
(9)老人家走啦燒5根香嗎擴展閱讀:
在中國近現代改革喪葬禮儀的過程中,又出現了另一種「科學主義」的論調,總有一些人固執地認為喪、殯、葬、祭耗費錢財、人力、土地資源,所以要盡量壓縮以至於無。科學主義還宣稱:
「喪」、「殯」、「葬」「祭」過程中的一些悼念活動皆是迷信,是一種無價值的純粹浪費,要盡快消滅,如此想法是非常錯誤的。
如果這樣做,將會對整個中國社會的道德基礎產生毀滅性的打擊。以筆者之淺見,人是一種會死的生物,生與死是人生的兩極,死亡是人之最恐懼的對象、最痛苦的結局。
殯葬的一個重要功能是要承擔起減輕人類這種恐懼與痛苦的任務,達到生者與逝者、人與「神」的和諧。人類之永恆的企盼是:讓個我的生命永存。歷史上為何會出現種種豐富的葬式葬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