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惠州老年大學建校時間
2002年建校。惠州市老年大學創建於2002年秋,是一所經市委市政府批准,市委老幹部局主管的開放型、服務性、非學歷的老年教育學校。
2. 老年大學新生代表發言稿
老年大學學員代表發言
2008年1月15日,大興老年大學召開學員代表座談會,老幹部局主管副局長信榮久、老年大學領導及各班班長參加了座談會。
座談會上,班長們踴躍發言,紛紛贊揚老師們生動靈活的教學方法和耐心細致的教學態度,感謝學校為老年人提供了優良的學習環境,同時也提出了老年大學要不斷交流提高、走向社會等許多有建設性的建議。
信局長衷心地感謝班幹部及廣大學員們對老年大學的關心和支持,高度評價了班幹部在老年大學發展中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鼓舞大家堅定對學校發展前景的信心,並希望各位班長繼續發揮班幹部的積極作用,協助學校搞好管理工作、為學校的發展獻計獻策,同時,將逐步改善學校的硬體設施,努力為大家創造一個更好的學習環境。
大興老年大學 曹永靜
尊敬的各位老領導、各位老年朋友們:
上午好!今天,我們又迎來了老年大學 年第一學期的畢業典禮。同時,今年又是我市老年大學建校二十周年。在此,我謹代表 市委、市政府對新一屆學員的畢業表示熱烈的祝賀!並預祝老年大學建校二十周年校慶取得圓滿成功!
今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祖國大事多,喜事多,我市經濟社會建設在廣大老年朋友和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上半年取得了豐碩成果。今年 月,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2.83億元,同比增長15.0%;實現工業增加值59929萬元,增長35.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1.69億元,增長35.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3億元,增長20.5%;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5803萬元,增長40.0%;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4706元,增長12.1%;農民期內現金收入1639元,增長10%。同時,民-主法制建設、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都取得了新的進步。
3. 陳文翔的榮譽
1991年和1996年市老年大學二次校慶教學成果展覽中,盆景、根藝、奇石均名列前茅,其中樹樁盆景《蛟龍神筆》被記者專題采訪,新作根藝《國色天香》更是獨領風騷;
1993年12月,在中華當代藝術家作品大賽中,根藝品《金雞報曉》榮獲精品獎,並入編畫冊;
1996年10月,雨花石《彩條紋韻》被《當代民間名人大辭典》收錄出版;
1997年被授予當代書畫名人榮譽稱號;不少佳作,在省。市聯展中,被省、市領導贊譽和觀眾所喜愛,又多次被省、市報刊發表,電視台采訪報導。
4. 校慶老年大學小品
這個問題很有水平 給我們自由發揮的空間實在是很大啊
5. 朱英傑的人物經歷
1992 年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應用化學系獲碩士學位
1994 年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應用化學系獲博士學位
1994 年 10 月至 1997 年 11 月,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任講師和副教授
1997 年 11 月至 1998 年 7 月,加拿大 Western Ontario 大學化學系訪問學者
1998 年 7 月至 1999 年 8 月,德國柏林 Fritz-Haber 馬普研究所洪堡學者
1999 年 9 月至 2001 年 9 月,美國 Utah 大學化學系博士後
2001 年 9 月至 2002 年 1 月,美國 Delaware 大學化學系博士後
2002 年 1 月入選中國科學院「引進國外傑出人才(百人計劃)」
2005 年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項目終期評估獲得「優秀」獎
2006 年入選「科學中國人年度人物」
2007 年入選上海市「優秀學科帶頭人」計劃
1928年11月出生,山東沂水人。中共黨員。畢業於華東軍政大學。任西安鐵路電務技工學校離休幹部。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鐵路老戰士協會會員,陝西詩詞學會理事,副秘書長,《陝西詩詞》編委,秦風詩詞學會副會長,陝西老年大學書法系主任。朱英傑畢業於華東軍政大學。是抗日戰爭時期的老戰士。原西安鐵路信號工廠工會主席、西安鐵路電務技校第一任書記。1989年離休(司局級)。掀開他的人生檔案,熠熠生輝,在每一崗位上都灑下了辛勤的汗水,留下了深深的足跡。如今他雖離休,但不「解甲」,離休,他視為人生旅途中的驛站,在事業上猶如綠茵場上的一名隧員,依然奮力拚搏,用一片真情續寫他的人生。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朱老多年來用心血釀制的精神產品已惠及人們。書法、詩詞、著文立說都見功底,他的書法作品在老年大學和鐵路西北片參展並多次獲獎,部分被收入《陝西鐵路書法作品選》和《陝西老年詩詞書法選》。其中一幅《魁星點斗》作品頗具神韻,如詩似畫,翰墨飄香,被收入《當代書畫名家精英大典》及多種書畫報刊上發表,獲精英獎,並送開封翰園碑林刻石。詩詞作品連綿不斷地在《秦風》、《陝西詩詞》、《晚霞》、《金秋》、《中華詩魂》、《萬家詩》、《華夏吟友》等刊物上發表,有的被選入《當代詩詞家大詞典》和《近五十年寰球漢詩精選》至今朱老發表的詩詞作品已200餘首。精選的佳作已編入集體結集的《春泥編》、《秦風詩詞鈔》以及《中國鐵路詩詞選》中,分別由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和中國鐵道出版社出版發行。他的書法、詩詞作品如此,他的多篇論著更具有較高理論研究參考和實際應用價值。如陝西老年大學五年校慶時,他熱情洋溢地寫了《探索學為結合,以學促為的路子》的長篇論文,在《陝西老年學通訊》(1991年,第3期)上發表後,引起廣泛重視,隨後又編入《老年大學的教與學》中,由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特別是在1986年,他根據《人民日報》發表的評論員文章——「老同志的新課題」寫出了《在新課題面前》一文,受到省領導的重視,被推薦發表在1987年1月27日的《陝西老年報》上。他是這樣寫,也是這樣做的。此後,這篇力作被選入《世界學術文庫》(中國言實出版社出版,1999.9)。另創作有新詩、散文、山東快書等,其中《軍魂頌》、《延安頌》均獲獎勵。事跡被收入《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第四卷)和《中華人物辭海》(當代文化卷)。
6. 贊美老年大學校慶的詩歌
老無建樹挺悲涼
年邁男女進教堂
大家重新聚一起
學習文化多歡暢
校內都是老人家
慶賀典禮都鼓掌
7. 保定老年大學都有什麼班
舞蹈班:民族舞、交誼舞、水兵舞、古典舞、摩登舞、曳步舞等。
聲樂班:合唱、民族、通俗、美聲聲樂班。
器樂班:古箏、二胡、葫蘆絲、薩克斯、電子琴等。
保定市老年大學創建於1984年6月,當時是河北省內第一所老年大學,在全國也是辦得比較早的老年大學之一。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在市委老幹部局的直接領導下,學校在探索實踐中成長,在艱苦奮斗中發展,在與時俱進中壯大,現已走過27年的辦學歷程。
老年大學有辦學之初的「四無」——無在編人員,無教學場所,無辦公經費,無任課教師,發展到現在,已為正科級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編制13人。
簡介
被評為省、市老幹部發揮作用和老齡工作、老年教育先進單位,榮獲全國「開拓老年事業獎」,全國老年合唱大獎賽中獲銅獎和全國「夕陽紅」電視大賽「優秀獎」。出版了《書畫作品選》《校慶專刊》,在全省率先創刊了《老年大學報》,建立了老年大學網站。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保定老年大學
8. 求老年大學校慶二十周年對聯
上聯: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
下聯: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橫批:大器晚成
9. 老年大學30年校慶出書序言如何寫
老無建樹挺悲涼年邁男女進教堂大家重新聚一起學習文化多歡暢校內都是老人家慶賀典禮都鼓掌
10. 嚴政的善後辦學
1986年初春3月,武漢老年大學武漢軍區善後辦教學區(現名武漢老年大學省軍區分校)開學和由嚴政同志領頭的32位老將軍共240多位轉戰南北的老戰士入學。「百戰英雄,老來折桂史無儔。」這一破天荒的壯舉,為各地新聞媒體廣為傳播。如今,來此與各界老人共同學習的老將軍已達124位。他們選學的科目越來越廣,與時俱進的氣氛越來越濃、學習的成績越來越好,學為結合的效果越來越顯蓍。1996年十年校慶時,劉華清、張萬年等黨和軍委領導人題辭盛贊這所「將軍學府」。解放軍報、中國老年報、湖北日報、長江日報及其他一些新聞媒體對將軍學府豐富的先進事跡和寶貴經驗都先後作了長篇報導。這所將軍學府和在其中學習的將軍們進一步譽溢神州。嚴老帶頭的將軍學府的將軍們導引和推進社會各界的老年人群乃至我們的民族健步向學習型社會邁進。武漢老年大學1985年春創建之初,就通過校董事會成員和負責工作人員的配置,體現出了軍民(地)共建的特色和優勢,並一直受到嚴政將軍的特別關愛和大力扶植。嚴政將軍不僅對我們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提出許多 意見和要求,而且「雪裡送炭」。就在武漢老年大學下無寸土、上無片瓦,創業者們自帶盤纏創建之時,以嚴政將軍為黨委書記的武漢軍區伸出了支援的巨手。經時任武漢老年大學名譽校長的武漢軍區顧問潘振武將軍提議,武漢軍區黨委常委會決定從其經費節余中撥出了10萬元給武漢老年大學辦學。這是當時我們從各個渠道中獲得的最大的一筆資助。1985年底全國老年大學經驗交流會上,我們在報告中提到這一情節時,全場轟動,與會者都表示十分羨慕。武漢軍區撤並後,在嚴政老首長的關照下,軍隊駐漢後勤部門,對我們學校也陸續給了不少的投人。他還曾會同李爾重同志致函湖北省領導,促請省財政給與了武漢老年大學很多支持。武漢老年大學的創立和發展飽含著嚴政老首長的關愛與德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