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星火義工的發展歷程
2007年8月9號在同路人網站發出了第一個帖子成立「愛之緣」義工(因為有緣,我們走在一起,因為有愛,我們更加努力)。很快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和響應。一個叫「寧寧」的網友把帖子轉到了無為論壇,也得到了那裡許多朋友的響應和支持,紛紛報名參加。
2007年8月13日,濱州義工組織在濱州市舉行了第一次籌備會議,現場氣氛熱烈,大家相談甚歡,踴躍發言,一致通過將「愛之緣」義工更名為「星火義工」。商議注冊事宜、制定首次活動方案,並修改通過暫行條例。(也就是現在的章程草案,由獨立特行的魚起草)。
2007年8月18日,在渤海國際廣場參加「志願服務,共創文明城市」誓師大會,參加該活動的有54人,並舉出「有困難找義工,有時間做義工」和「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從今天開始」的橫幅,這也是星火義工的第一次亮相。星火義工也從這天成立。
2007年9月22日,掛靠濱州市紅十字會,從這天開始,星火義工合法正式成立。
2007年9月9日,星火義工來到濱州市特殊教育校,為孩子們帶去了盲文紙和豐富的文藝節目,與師生聯歡。義工獨自等待說:「他們比我想像的要堅強多了,我不覺得有什麼區別。」義工給孩子們帶去了歡樂,也向孩子們學習到了堅強。
關注健康,關注夕陽
2007年10月21日,星火義工來到濱州市堡集敬老院,為老人們查體、表演節目、陪老人聊天。
2007年10月12日星火義工參加了造血幹細胞血樣採集活動啟動儀式,有7名星火義工現場捐獻了造血幹細胞血樣並多次參與造血幹細胞的宣傳活動。
2007年11月10日,星火義工陽信組的17名成員,來到陽信縣陽信鎮敬老院,為老人們理發、查體、整理內務等,帶去了40件冬衣,獻上了一場精彩的文藝演出。在物質和精神上關愛老人。查體完畢後,醫療組義工將記錄上報給會長牟玉霞。三天之後,星火義工邀請了濱州市人民醫院的84歲的心血管專家李秀峰院長等專家親自到敬老院給老人會診,給他們做了心電圖,查了血糖。李秀鋒院長得知老人的醫葯費是義工們募捐的,當即拿出200元捐給愛心賬號。18日上午,濱州星火義工根據會診開的葯方為老人送去了葯品、紗布等,他們急匆匆地從100多里地趕來,又匆忙地回去,連口水都沒喝。
星火義工長期募捐舊衣服,已累計募捐到衣物1000餘件.所捐衣物經登記後全部交由牟玉霞保存,本著對受贈者的尊重和負責,牟大姐和姐夫將上千件衣物在家裡全部清洗一遍,然後再進行消毒處理。衣物已陸續送至貧困人員手中。
2007年8月19日和2008年3月8日,共計68名星火義工和20餘名臨時志願者來到蒲湖。沿湖清理垃圾,打撈水裡的垃圾。
星火義工醫療組利用周末時間已經先後到杜店的東李村,沾化的下窪、惠民的大桑為不方便出行的老人、孩子義診,進行疾病預防和健康保健的宣傳,共接診達160餘人次。
9月22號上午,來到濱州市沾化縣下窪鎮,宣傳狂犬病以及其它傳染病的有關知識,並看望了當地貧困老教師楊老師。.
2007年9月22日下午濱州市紅十字會星火義工組織的16名義工來到市東敬老院慰問這里的孤寡老人.
9月28日(星期五)下午2:30在渤海國際廣場北門集合(銀座斜對面),參加濱州團委組織的全市志願者環保行動。渤海廣場為星火義工衛生區。
2007年10月12日在濱州學院參與了造血幹細胞血樣採集活動啟動儀式,有8名星火義工捐獻了造血幹細胞血樣.
10月19號,赴濱州市秦台,進行狂犬病的預防和捐獻造血幹細胞宣傳.
2007年10月19日下午,去濱州老年大學養老院看望了那裡的老人。牟大姐自費為老人購買了衣服和牛奶。
10月21號,在重陽節到來之際,到濱城堡集敬老院,對那裡的老人進行查體,陪老人聊天,幫老人整理衛生。並且從這天開始我們將定期走進這個敬老院看望老人,並為這里的老人義務查體。
2007年10月25日,再次走進堡集敬老院,給那裡的老人送去了葯品。
2007年10月29日,經紅十字會同意,為貧困孤寡老人募捐葯款,已收到葯款3000餘元。
11月10日,星火義工走進陽信敬老院,探望老人,整理內務、打掃衛生、查體、理發、表演節目.並送去20件衣物.(可以參看陽信電視台的新聞節目)。
11月10日下午,星火義工去車站宣傳造血幹細胞捐獻移植宣傳活動。
11月13日,邀請濱州市人民醫院的專家-李秀鋒、程立岩,親自到敬老院給病人做進一步會診,給他們做了心電圖,查了血糖。又送去衣服20件.
11月18日,再次來到陽信鎮敬老院送葯.
11月27號,星火義工三名成員獲濱州市道德模範稱號.
12月12日,發出為孤殘兒童織毛衣的倡議,已有30名義工報名並領取了毛線,毛衣已經織好送到了濱城聾啞學校,交給了那裡的學生。
12月31日,星火義工博興組一行四人,看望貧困交加的白血病患者劉高清和患有腦血栓後遺症的孤寡老人劉玉成老人並去博興鎮敬老院看望那裡的老人。
2008年1月25日,和交警聯合啟動了「爭做文明行路人」活動,活動歷時6個月,為濱州市的交通文明增添了一份力。
2008年2月27日,濱州星火義工無棣組正式成立並舉行了啟動儀式,開展了第一次的活動,走進敬老院為老人查體、演節目、理發、剪指甲、洗衣服等服務。並帶去了麵粉和大米。
還有一名義工進行了助學,資助一個貧困學生完成大學學業。
開展了三項長期募捐活動:
1、 星火義工長期募捐舊衣服,已累計募捐到衣物已三千餘件。陸續送至貧困人員手中的已達2600件。募捐進行中。
2、 長期為濱州盲校的盲童募捐銅板紙和掛歷紙(盲童寫字用),已經送去100多斤。募捐進行中。
3、長期為孤寡老人募捐醫葯費,已經近13000元,給老人買葯用去100多元,給孤寡老人做白內障手術用去1790元。募捐進行中。
開展了一項長期的送醫下鄉宣傳下鄉活動。已經到4個偏遠鄉村義診和宣傳疾病防治等知識。
最讓人感動的是年過半百的李文祥大哥和哈祝平大姐,給孫佳佳做飯送飯,為了義工的一些事務,用自家的車跑前跑後。特別是與交警聯合做爭創文明行路人交通協管活動開展後,那麼冷的天,夫婦兩個主動要求上崗執勤,站在寒風中,年輕人都受不了,有的人站了幾分鍾就站不住了,但是他們兩人卻站滿崗。
有一天因為報名執勤的有事到不了,哈大姐就主動要求去代替執勤。那天是最冷的一天,我的心在疼痛,心疼大姐的身體,本來就有腰腿疼的病,萬一凍著怎麼辦?也在感動,這就是義工精神!
星火義工成員又自發捐助白血病女孩孫佳佳,紛紛為他們捐款,到目前為止募捐到的善款已有十萬元。孫佳佳的父親深受感動,也申請加入星火義工,戴上了星火義工的胸卡,並參與了博興組的活動。
5 月12日四川部分地區發生地震後,星火義工便義無返顧地投入到了抗震救災的行列中。義工們利用業余時間,到各大商場、車站、廣場等地方進行募捐和義賣活動。從13日開始籌備,到6月18日結束。星火義工共參加人數24人(不包括縣區的),參加服務小時數:大約370個小時,其中最多的參加126個小時,平均13、2小時。星火義工單獨募捐金額大約63200元(因為鋼蹦和一元的成毛的沒數,也不包括打進紅十字會賬號的和縣區的)。
2008年8月4日和17日,星火義工去老年大學敬老院看望那裡的老人,並為老人們送去了蛋糕等事務,還送去了一些募捐到的舊床單(因為有大小便失禁的老人需要更換)。
星火義工以集體入圍「感動濱州」十大人物評選,並獲得提名獎。
2007年星火義工成員牟玉霞、張向前、楊廣和被濱州市文明辦、濱州市總工會、共青團濱州市委、濱州市婦聯授予道德模範稱號。
2008年7月23日楊廣合被選為火炬接力手參加了濟南的火炬傳遞活動。
2008年7月29日,濱州紅十字星火義工被中國紅十字總會授予抗震救災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② 煙台老年大學怎麼招聘老師
到招聘網站上發招聘信息,58、趕集網上也能發
③ 如何成為老年大學的老師
我要加入老年大學,同時你要擁有老年大學的資質,要有大學的學歷,同學還要成為老年大學裡面認可的老師才可以
④ 社區工作者工作內容是什麼
社區工作者具體做以下這些內容:
1、促進居民參與解決自己的問題,提高社區居民的社會意識;
2、調整或改善社會關系,減少社會沖突;
3、尋求社區需要與社區資源的有效配合,以滿足社區需要,解決或預測社會問題,改善社區生活環境,提高社區生活質量,促進社區進步;
4、追求權力和資源的公平分配;
5、發揮人民的潛能,發掘並培養社區的領導人才;
6、 培養互相關懷、彼此互濟的美德。
社區工作者,是指經過一定選拔程序被各街鎮社區工作者服務站錄用的,並在以自然居住小區為基本服務區域,為居住在小區內的各類人群提供各類公共服務(協同治理)與其他公益服務的專職工作人員。
目前我們所說的社區工作者一般指的就是居委幹部。
(4)濱州老年大學教師招聘擴展閱讀:
社區工作者屬性
社區工作者屬於街鎮社區工作者服務站聘用的工作人員,不屬於公務員編制也不屬於事業編制。
應聘人員
寫字樓從高校選聘社區工作者 每年選聘200名
為緩解今年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壓力,連日來,市人大代表紛紛建言獻策,本市各相關部門也積極醞釀幫助大學畢業生就業的新政策。「大學生到基層就業」被不少代表和相關部門負責人認為是幫助大學生順利度過「就業嚴冬」的「良方」。
政府扶持
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
市人大代表、市委社會工委書記宋貴倫昨日透露,今年開始,政府每年將出資「購買」至少200個公益性的社區工作崗位,招聘高校本專科畢業生,以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據透露,本市將為全市上千座商務樓宇,配備從高校選聘的社區工作者,力爭用三至五年的時間,完成為所有商務樓宇配備大學生社區工作者的目標。大學生社區工作者將承擔所在樓宇的黨團建設、樓宇維護等工作。
宋貴倫表示,大學生社區工作者的各項待遇將依照「大學生村官」政策制定。 市人大代表、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張建明以及列席會議的市教委主任劉利民均表示,將擴展基層就業崗位,幫助大學生順利就業。
據張建明透露,今年將配置更多的社區助理崗位,面向應屆大學畢業生招聘。此外,劉利民表示,本市也在醞釀擴大基礎教育教師的招聘數量,以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 據介紹,市教委今年將加強與外省市用人單位的聯系,幫助安排在京高校的京外生源回生源地就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社區工作者
⑤ 濱州老年大學國慶節放假幾天
國慶:
10月1日至7日放假調休,共7天。10月8日上班。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節假日安排顯示,今年中秋節正逢新歷9月27日(周日),因此中秋節放假時間為:9月26日(星期六)、9月27日中秋節(星期天,法定節假日),共兩天。而今年國慶節10月1日至7日放假調休,共7天。10月10日(星期六)上班。和往年相比,今年的中秋假期有所變動。《國務院辦公廳關於2015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中明確寫明:中秋節9月27日放假,不補休。
⑥ 濟南市老年大學停課了嗎
停課了。3月14日起,濱州市老年大學2022年春季學期停課,鑒於目前疫情防控形勢,為切實保障教師、學員生命健康安全,經學校研究決定,自2022年3月14日起暫停線下授課。
⑦ 董健的人物生平
1947年,董建先生在樂山師范任美術教師,青年的董健瀟灑漂亮,多才多藝,不但善於繪畫,而且能歌善舞,精通鋼琴、手風琴、提琴、二胡等樂器,經常為學校組織文體活動。在工作中,他認識了樂師附小的青年教師謝惠芳,由於謝惠芳女士長期仰慕董建先生的卓爾才華,所以很快建立了戀情,郎才女貌成為當地的美談。一九四七年,董健曾與四川著名畫家李瓊玖組織嘉州畫社,並多次舉辦畫展,在當地產生了很大影響,培養了大批美術人才。因董健只是一介書生,家庭富有的謝家不同意這門婚事。1949年,不顧家庭的強烈反對,32歲的董建先生和24歲的謝惠芳女士喜結良緣,甜蜜的新婚生活,是許多同事羨慕和稱道。1951年長子董曉丹出生,1955年次子董丹弟出生,1962年三子董天野出生,共有三子。
由於父母遠在山東生活困難,迢迢千里路, 董健先生思鄉心切,經時任山東民政廳副廳長高象九的幫助,他便攜妻帶子於一九五七年請調回山東原籍工作。因當時商河縣轄屬惠民專區,他便被安排在新建的惠民縣桑落墅中學。當時的桑落墅中學初建,教師、教具都極其缺乏,具有大學學歷的董建自然是教學骨幹,語文、算術、物理、化學各學科教學都有他首先開講,而他擅長的美術課卻從未開設,在當時極左條件下,美術等藝術課程都被砍掉了。在以後的二十多年時間里,由於政治風雲和工作條件的限制,他的藝術才華長期未能得到充分的施展,所以他當時的學生一般都不知道董健先生擅長繪畫。直到1963年地區舉辦畫展時,人們才知道董健是一位丹青高手。當時的地委書記汪成旺看畫展時,看到董健先生反映新生活的畫,高興的說:「你看董健同志畫的高粱穀子,誰說中國畫不能表現新生活,董健同志不是畫的很好嘛!」。汪成旺書記號召青年畫家向董健學習,深入生活,反映生活。以後,便有當時的青年畫家吳秀月、付維良等前去拜訪董建,和他切磋畫藝,他們欣賞到了董健珍藏的潘天壽、李可染的書畫真跡。科班出身的董建,由於善於學習和大膽創作,而成為人們學習的榜樣,是人們公認的當時惠民地區高水平的畫家。大概是由於董建經歷了民族的大災難,所以它的民族責任心特強,雖然難以拿起自己心愛的畫筆,但還是盡職盡責的教書育人將近40年,直到一九八O年從教師崗位上光榮離休,而受到人們的廣泛尊敬。
離休以後,董健先生幾經友人邀請,到南方旅遊寫生、舉辦畫展,重操畫筆,並一放而不可收。1983年,董健先生應四川省政協和文化廳的邀請舉辦了回川畫展,也多次參加當地省、市書畫展,博得一致好評。1984年,他被聘為四川畫院名譽院長。1985年,地區老領導劉之申等愛惜董健先生的卓越畫才,並為修建黃河大橋書畫聯誼的客觀需要,盛情相邀安排他來濱州居住,任濱州老年大學教授,使他晚年有了一個較為舒適安頓的生活和創作的環境。董健先生雖歷經坎坷,但藝術功底深厚,對白描、工筆、寫意均有深湛的造詣,無論是筆墨運用、章法結構、構圖敷色都意境橫生、詩意盎然,有大家風范。他注意把中國傳統審美意識與現代意識結合起來。他的畫,氣勢雄厚,藏妙趣於平淡之中,宙高雅於尋常這內。他畫的雄鷹落筆有神,潑墨荷花饒有意味,花、木、蘭、竹情趣幽雅,禽、鳥、蟲、魚千姿百態,無不生動可愛之極,使人們感到生命的可貴和美的享受。。
尤其難能可貴的是,董健先生不但畫品高雅,而且人品高尚。他品德謙和,不慕名利,寬厚坦盪;他敢為人梯,誨人不倦,助人為樂;他甘居人後,禮讓同仁,不計得失;他不追時尚,苦苦於藝術耕耘之中,酬答四方知音。別人有困難 ,他鼎力相助,樂施好善具有君子氣節。他晚年在濱州生活的幾年,是他丹青生涯的黃金時期,經常有書畫愛好者到先生那裡求畫,不管你是高官顯貴,還是平民百姓,他只要有滿意的作品就慷慨奉送,從不計半點報酬,從無半點吝嗇之情。在濱州生活的七年,他繪制了兩千多幅國畫精品,但自己手中始終幾乎沒有存畫,大都酬答了文友和慕名求畫者,或者貢獻了社會公益事業;雖大家都公認董健先生是一位丹青高手,但由於他缺少積蓄和手中沒有存畫,想辦一次高水平的全個人畫展都好事難成,生前連一個簡易的書畫冊頁也沒有印製過,真令人惋惜。每當我們為之惋惜時,董健先生只是淡淡一笑,足見其虛懷若谷和心胸坦盪。此事竟成為我市文化界的一大憾事。董健先生在書畫藝術和美術教育方面的重大成就,早已受到省內外藝術界的廣泛敬仰。1992年8月,董健先生夫婦回惠民縣城購房居住,1993年7月董健先生陪謝惠芳老師會四川探親,1993年10月20日患病去世,終年76歲。董健先生的一生克勤克儉,甘於奉獻,似蠶織錦綉,如蠟送光明,位我市文化藝術界里留下了高尚的情操和崇高的風范。他留下的豐富作品,恰是他精神、情感、修養和品德的最好載體。
⑧ 老年大學很受歡迎,為什麼越來越少了呢
退休後做什麼?除了帶孫子打麻將跳廣場舞之外,今天越來越多的老年人有更多的學習和娛樂方式,豐富了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8月28日,六安老年大學開學,20個專業,189個班,科院,班滿。為了滿足老人的學習需求,接著又增加了6個班,但沒有滿足老人日益提高的學習熱情。
1.老年大學「難找」
不可否認,在老齡化的大背景下,老年教育資源越來越不足。一方面老年人渴望上學的願望強烈,另一方面老年大學的容量有限。近年來,老年大學招生繼續盛行,班級人數不斷增加,「擴張」能力有限,是擺在老年大學面前的最現實的問題。
「老年人入學需求以每年15%的比例持續增長。我們能想到的方法是增加一半,但現有的教育場不能再滿足現實的需求,所以急需擴張。」周兆宇對記者說,市議會和市政府一直有興趣支持老年大學建設。老年大學新校區選址被納入城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第十三個五年計劃」。希望不久能有更多的老人進入新的老年大學,希望他們能學習,快樂,更好地滿足舊的。
事實上,六安老年大學的發展現狀是目前很多老年大學發展現狀的縮影。與快速增長的學生相比,老年大學的師資力量也不能滿足需求。與龐大的社會老年人的知識需求相比,硬體設施和場所建設也有待提高。
⑨ 廣州市老年大學招聘教師要求
⑩ 如何成為老年大學的老師
公辦學校可以的登錄官網或者直接去學校教務處咨詢。
私立學校您可以進入公眾號或58、百姓等分類平台或boss等招聘平台去打電話預約面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