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老年大學 > 老年痴呆專家共識

老年痴呆專家共識

發布時間:2022-07-22 10:17:40

❶ 懷疑患老年痴呆症 請診斷是否有老年痴呆,如何勸病人

建議去醫院做個檢查,或者做個測試

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

評定標准:文盲組 ≤13/14分

受教育1~6年≤19/20分

受教育≥7年≤24/25分

敏感性83.8%,特異性80.5%

對於有認知主訴的就診者,目前的專家共識是分兩個階段進行評估,認知評估方面選擇MMSE+MoCA或其他類似的篩查量表組合。篩查陽性者針對不同的認知領域選擇標准化測驗進行第二階段評估。

❷ 老人疑似有老年痴呆病怎麼辦

母親被確診五年的李蓉蓉說:「我媽媽的大腦出現了亂碼。」她的母親在談話中經常停頓,因想不出合適的用詞而生氣。患者的情緒和個性也隨之改變,變得迷惑、多疑、抑鬱、驚懼或焦慮。
阿爾茨海默病:病人和家人,誰在熬?[1]
這是一場和疾病進行的漫長而艱辛的馬拉松,通常的持續時間是 5~10 年,參賽者多是 65 歲以上的老人和他們勉力支撐的家人們。跑道的終點沒有鮮花和掌聲,持續的過程中淚水多於汗水。這種病症有著一個廣為人知但並不友好的名字——老年痴呆症。
醫學界一直試圖扭轉這個不友好的稱謂,恢復它原本的學名阿爾茲海默病,但收獲寥寥。
智力退化,尊嚴跌到谷底。這種疾病緩慢而痛苦地帶走一個人的認知、思考和行動能力,患者無法正常說話、
吃飯、找到回家的路。
病人和親人,誰在熬?一位家屬說:「十年了,我沒有好好睡過一個午覺,我的夢想就是睡個踏實的午覺。」
痛苦不僅來自身體上的勞累。丈夫不再認識妻子、母親認不出女兒的模樣,精神上的打擊更是讓人難以接受。
關於阿爾茲海默病,太多的誤解依然存在。人們一次次提起它,只是將它作為人體衰老的自然現象。更遺憾的是,它常常與「痴傻」「瘋癲」這樣帶有恥感的詞彙聯系在一起。
這種疾病無法治癒或逆轉,等待醫學突破的過程充滿焦慮。患者無法言說,家庭獨嘗苦果,他們隱身於大眾,卻經歷著真實的病痛與折磨。
根據《柳葉刀》的數據,2010 年中國的阿爾茲海默病患者高達 569 萬人。國內的研究人員按照老年人口比例和發病率推測,目前中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人數超過 800 萬。
800 萬龐大數字的背後,是 800 萬個家庭的隱痛。
我們探訪了多個患者家庭、阿爾茨海默病的臨床專家、專業照護者、養老機構以及提供家庭支持的 NGO。他們得出的共識是:希望這些隱身的家庭被看見、被照亮,人們可以像談論感冒一樣談論這種病症。
你是誰?
王成儒的房間里,鏡子用報紙糊了個嚴實。客廳的 46 寸液晶電視也被一塊檯布蓋住。這個家裡,所有可以成像的東西都被藏了起來。
倘若王成儒在鏡子里發現了自己——一個頭發花白、眼神渙散、皮膚鬆弛的老人,他會大喊起來,並用手邊可以抓到的任何物品砸向鏡子,「破老頭兒,破老頭兒,你是誰?」
這是王成儒被確診為阿爾茨海默病的第四年。
「他看見(鏡中)自己不接受,怎麼是這樣一個蒼老的人呢。」女兒王戈悅說。
生病前,王成儒定期染發。他是位醫生,注重個人形象,也喜歡拍照。照片中的他,黑發從額間向後梳攏,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要年輕許多。
現在是春天,但是他的腦袋裡還是籠罩著阿爾茨海默病的沉重霧霾。這是一個大腦被侵襲的過程,直到大腦皮層出現廣泛而彌漫性的萎縮,像一個干癟的核桃仁。這也是一個記憶被破壞、精神被撕裂的過程。
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起初會忘記重要的約會或活動。他們可能忘記自己在哪裡,又是怎麼到那兒的;隨著病情發展,閱讀變得無比困難;他們可能在經過一面鏡子的時候認為其他人在房間里;他們會把東西放在不適當的地方:把電熨斗放在冰箱里,或把手錶放在碗中。
母親被確診五年的李蓉蓉說:「我媽媽的大腦出現了亂碼。」她的母親在談話中經常停頓,因想不出合適的用詞而生氣。患者的情緒和個性也隨之改變,變得迷惑、多疑、抑鬱、驚懼或焦慮。
王成儒的病情一直在發展。盡管按時就診服葯,他的能力還是依次被破壞:他思考的能力、吃飯的能力、走路的能力、書寫的能力、系鞋帶的能力、想起自己名字的能力……他完全忘記了自己的名字,只有叫他「王大夫」才會回應。
王成儒和妻子潘桂雲有三個子女,被確診為阿爾茨海默病後,他們與二女兒王戈悅生活在廣州。
王戈悅懷孕的時候,父親已經病重。只要家人勸不住,他就會站在陽台上,對樓下經過的行人開罵。親家母前來看望懷孕的戈悅,卻成了王成儒在家裡追罵的「敵人」。

❸ 年紀輕輕記性差,可能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28歲的編輯小王最近有些心煩:這已經是他第3次忘記領導交代的任務了。臨下班挨了一頓痛罵之後,小王拖著疲憊的身體和郁悶的心情回到家,剛想掏出鑰匙開門,猛然想起家門鑰匙被遺忘在了辦公室。緊接著電話響起,聽筒里傳來女朋友的咆哮:「說好了下班來接老娘,你跑哪兒去了?!」

小王想不明白,為啥只有28歲的自己,記性會這么差?需不需要找醫生看看?或者吃點啥補補腦?他甚至隱隱擔心,年輕時記性不好,老了會不會得老年痴呆啊?

和小王情況類似的年輕人不在少數,擔心自己患老年痴呆的人也越來越多。為什麼年輕人也會有健忘困擾?記性突然變差的背後,是否存在著某些疾病隱患?又或者是老年痴呆的早期症狀?

請看以下2017年5月9日【有請大醫生】文字實錄:

Q:最近幾次把鑰匙插在門上忘了拔,是不是記憶力減退了?

答:不用太過擔心。這種情況很可能只是因為更重要的事情分散了你對「鑰匙插門上」這件事情的注意力,從而影響了記憶的「編碼」過程,而非記憶本身出了問題。

一般來說記憶的過程分為以下3個步驟,首先是編碼、然後是鞏固,最後是提取。

一般來說,這種由於注意力分散所引起的記性差能夠經過提醒快速被想起,且不會嚴重影響工作生活。

Q:聽說25歲以後記憶力就會下降,30歲以後再去學習考試會不會太晚了?

劉彩燕,醫學博士,北京協和醫院神經科副主任醫師、副教授

擅長:

劉彩燕,2001年畢業於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臨床八年制專業,獲得臨床醫學博士學位,畢業後至今在北京協和醫院神經科工作。擅長痴呆、各種認知障礙的神經心理測評,建立北京協和醫院神經科神經心理檢查資料庫,對於痴呆的診斷和鑒別診斷有豐富的經驗。曾於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Memory and aging center進修,研究方向:各種痴呆的神經行為和神經心理表現。

其他榮譽:

2016年中國特發性正常壓力腦積水診療專家共識主要執筆者之一

中國老年保健協會老年痴呆及相關疾病專業委員會(ADC)第四屆委員會青年委員

題圖來源:123rf.com.cn圖庫

版權聲明:本文為春雨醫生原創稿件,版權歸屬春雨醫生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授權與合作事宜請聯系[email protected]

❹ 如何預防帕金森

ml說起帕金森病,你腦海中浮現的畫面一定是顫巍巍、行動困難的老人。震顫並非所有帕金森病患者的特點,但確是非常深入人心的症狀。我不抖為什麼醫生也診斷為帕金森病?原來帕金森病的表現多種多樣,比較常見的兩種類型叫震顫型和強直型。其實情緒低落,睡眠障礙,便秘等症狀都出現在PD病程的全程,甚至早於運動症狀出現。目前,帕金森病尚無治癒的方法,但可預防和控制。所以要警惕這些非運動症狀,提早預防帕金森。預防帕金森不只是注意吃什麼好,專家指出通過RSHWHO快眠疲勞腦細胞修復營養,進行內源性調節,減輕壓力,緩和疲勞的症狀和抗焦慮,改變睡眠障礙問題,提高睡眠質量,平時保持心情舒暢,注意運動和飲食調節,減少便秘,才能預防和降低帕金森的發病率。



帕金森病是一種以靜止性震顫、肌強直、運動遲緩和姿勢步態異常為主要臨床特徵的常見的中老年人神經系統變性疾病,不會造成急性致死。但會像糖尿病、高血壓這些疾病一樣緩慢進展。所以要警惕帕金森這些非運動症狀,採用正確的方法提高睡眠質量和改變飲食習慣,鍛煉身體,保持心情愉快,提早杜絕這些非運動症狀,預防病情的發生。如果發現老年人有上肢震顫、手抖、動作遲緩等徵兆時,應及時就診,爭取早診斷、早治療。

❺ 一個星期喝一杯奶茶可以嗎,原來1-2天喝一杯

可以,但一個月最好只喝一次。

中國注冊營養師、中國營養學會事業發展與宣傳部部長吳佳呼籲人們,為了健康,不要盲目跟風消費。添加糖食用過量有害健康已是專家共識,奶茶、汽水等含糖飲料一定要少喝。如果實在忍不住,每月最多可喝一次;

盡量選擇品牌有知名度的奶茶,如果價格過於低廉的要謹慎;不要加糖和奶蓋,可詢問店家能否用鮮奶調配,這樣能保證奶茶更健康一點。

(5)老年痴呆專家共識擴展閱讀:

吳佳還建議,媒體及社交網站應多為健康的白開水及茶飲(花茶、紅茶)等做正面宣傳,讓大眾意識到含糖飲料的危害,減少對甜飲料的追捧。此外,國家相關機構要完善奶茶行業的標准制定,加強監管,保障產品質量。

而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鍾凱說,添加糖攝入量每天不應超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而一杯奶茶下肚,很可能就超出了一天的糖攝入標准。此外,所謂「無糖」奶茶用的也是已添加糖的調制奶,並非真無糖,喝太多也不好。

❻ 什麼是精神分裂

精神分裂症是以基本個性改變,思維、情感、行為的分裂,精神活動與環境的不協調為主要特徵的一類最常見的精神病。

閱讀全文

與老年痴呆專家共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心衰病人老年痴呆 瀏覽:44
依立紫砂鍋用了老年痴呆 瀏覽:850
濟南市工人退休金多少 瀏覽:744
日本東京有多少位百歲老人 瀏覽:351
老年人牙黃怎麼治 瀏覽:78
如何讓老人感覺有氣質 瀏覽:537
為什麼心不好的老人越長壽 瀏覽:878
什麼是好父母恩威 瀏覽:648
美國不老60歲名模 瀏覽:543
2014黑龍江省養老金 瀏覽:446
孝敬父母短句10字 瀏覽:534
現在企業退休金是多少錢 瀏覽:150
感謝父母應該做哪些行動 瀏覽:897
60歲人的性格 瀏覽:356
全國自助養老服務有哪些 瀏覽:730
父母結婚費用多少錢 瀏覽:515
嬰兒體檢為什麼會有問題 瀏覽:183
養生堂南瓜怎麼吃 瀏覽:964
當塗基礎養老金多少 瀏覽:53
校園廣播重陽節內容 瀏覽: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