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廢了
現批准《老年人居住建築設計規范》為國家標准,編號為GB 50340-2016,自2017年7月1日起實施。內原國家標准《老年人居住容建築設計標准》GB/T 50340-2003和行業標准《老年人建築設計規范》JGJ 122-99同時廢止。
Ⅱ 農村自建房開辦老年公寓的標準是多少張床位
最低要100張床位
越大盈利越易.優惠政策越多,老院設計標准 1 總則 1.0.1 書為適應本市人口結構老齡化趨勢, 根據本市養老事業 發展規劃,
滿足老年人對建築設施的要求,特製定本標准。 1.0.2 本標准適用於本市專為老年人新建的福利院、敬老院、老年護 理院、老年公寓等養老設施。其他建築改造為養老施、原有養老設施 的改、擴建及新建的托老所也可參照執行。 1.0.3 養老設施建築設計應
Ⅲ 根據人體工程學原理老年人的房間設計該注意些什麼
老年人建築設計規范
4.1.4 老年人建築層數宜為三層及三層以下;四層及四層以上應設電梯。
4.2.l 老年人居住建築築出人口,宜採取陽面開門。出人口內外應留有不小於1.50m×l.50m的輪椅迴旋面積。
4.2.3 老年人建築出人口門前平台與室外地面高差不宜大於0.40m,並應採用緩坡台階和坡道過渡。
4.2.4 緩坡台階踏步踢面高不宜大於120mm,踏面寬不宜小於380mmm,坡道坡度不宜大於1/12。台階與坡道兩側應設欄桿扶手。
4.3.l 老年人居住建築過廳應具備輪椅、擔架迴旋條件,並應符合下列要求:
l 戶室內門廳部位應具備設置更衣、換鞋用櫥櫃和椅凳的空間。
2 戶室內面對走道的門與門、門與鄰牆之間的距離,不應小於O.50m,應保證輪椅迴旋和門扇開啟空間。
3 戶室內通過式走道凈寬不應小於1.20m。
4.3.2 老年人公共建築,通過式走道凈寬不宜小於1.80m。
4.3.3 老年人出人經由的過廳、走道、房間不得設門坎,地面不宜有高差。
4.3.4 通過式走道兩側牆面0.90m和O.65m高處宜設φ40~50mm的圓桿橫向扶手,扶手離牆表面間距40mm;走道兩側牆面下部應設0.35m高的護牆板。
4.4.2 老年人使用的樓梯間,其樓梯段凈寬不得小於1.20m,不得採用扇形踏步,不得在平台區內設踏步。
4.4.3 緩坡樓梯踏步踏面寬度,居住建築不應小於300mm,公共建築不應小於320mm;踏面高度,居住建築不應大於150mm,公共建築不應大於130mm。踏面前緣宜設高度不大於3mm的異色防滑警示條,踏面前緣前凸不宜大於10mm。
4.4.4 不設電梯的三層及三層以下老年人建築宜兼設坡道,坡道凈寬不宜小於1.50m,坡道長度不宜大於12.00mm,坡度不宜大於1/12。坡道設計應符合現行行業標准《方便殘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築物設計規范》JGJ 50的有關規定。並應符合下列要求:
l 坡道轉彎時應設休息平台,休息平台凈深度不得小於1.50m。
2 在坡道的起點及終點,應留有深度不小於l.50m的輪椅緩沖地帶。
3 坡道側面凌空時,在欄桿下端宜設高度不小於50mm的安全檔台。
4.4.5 樓梯與坡道兩側離地高0.90m和0.65m處應設連續的欄桿與扶手,沿牆一側扶手應水平延伸。扶手設計應符合本規范第4.3.4條的規定。扶手宜選用優質木料或手感較好的其他材料製作。
4.4.6 設電梯的老年人建築,電梯廳及轎廂尺度必須保證輪椅和急救擔架進出方便,轎廂沿周邊離地0.90m和0.65m高處設介助安全扶手。電梯速度宜選用慢速度,梯門宜採用慢關閉,並內裝電視監控系統。
4.7.1 老年住宅、老年公寓、老人院應設緊鄰卧室的獨用衛生間,配置三件衛生潔具,其面積不宜小於5.00m2。
4.7.5 獨用衛生間應設坐便器、洗面盆和浴盆淋浴器。坐便器高度不應大於0.40m,浴盆及淋浴坐椅高度不應大於0.40m。浴盆一端應設不小於0.30m寬度坐台。
4.7.6 公用衛生間廁位間平面尺寸不宜小於1.20m×2.00m,內設0.40m高的坐便器。
4.7.7 衛生間內與坐便器相鄰牆面應設水平高0.70m的「L」形安全扶手或「 ∏』形落地式安全扶手。貼牆浴盆的牆面應設水平高度0.60m的「L」形安全扶手,水盆一側貼牆設安全扶手。
4.8.l 老年人居住建築的起居室或卧室應設陽台,陽台凈深度不宜小於1.50m。
4.8.2 老人療養室、老人病房宜設凈深度不小於1.50m的陽台。
4.8.3 陽台欄桿扶手高度不應小於1.10m,寒冷和嚴寒地區宜設封閉式陽台。頂層陽台應設雨篷。陽台板底或側壁,應設可升降的晾曬衣物設施。
4.8.4 供老人活動的屋頂平台或屋頂花園,其屋頂女兒牆護欄高度不應小於1.10m;出平台的屋頂突出物,其高度不應小於0.60m。
4.9.l 老年人建築公用外門凈寬不得小於1.10m。
4.9.2 老年人住宅戶門和內門(含廚房門、衛生間門、陽台門)通行凈寬不得小於0.80m。
4.10.l 老年人建築內部牆體陽角部位,宜做成圓角或切角,且在1.80m高度以下做與牆體粉刷齊平的護角。
4.10.4 老年人居室不宜設吊櫃,應設貼壁式貯藏壁櫥。每人應有1.00m3 以上的貯藏空間。
5.0.3 老年人居住建築居室之間應有良好隔聲處理和雜訊控制。允許雜訊級不應大於45dB,空氣隔聲不應小於50dB,撞擊聲不應大於75dB。
5.O.5 老年人居室夜間通向衛生間的走道、上下樓梯平台與踏步聯結部位,在其臨牆離地高O.40m處宜設燈光照明。
5.0.6 起居室、卧室應設多用安全電源插座,每室宜設兩組,插孔離地高度宜為O.60~O.80m;廚房、衛生間宜各設三組,插孔離地高度宜為0.80~1.00m。
5.0.9 電源開關應選用寬板防漏電式按鍵開關,高度離地宜為1.00~1.20m。
5.0.10 老年人居住建築每戶應設電話,居室及衛生間廁位旁應設緊急呼救按扭。
5.0.11 老人院床頭應設呼叫對講系統、床頭照明燈和安全電源插座。
Ⅳ 老年公寓的建築設計
在老年公寓的建築設計中,有很多方面是與普通公寓不同的,也是需要完善和規范的,比如:在高級老年公寓中,各個功能空間的大小必須控制。因為老年人在生活中,雖然衣食無憂,可是在心理上容易產生孤獨感,過大的空間容易使得老年人產生空盪盪的孤獨感;同時使用空間也不能過小,因為老年人在生活中,行動是很不方便的,例如下蹲,下蹲後站立,彎腰,爬高等等。過小的空間會增加這種局促感,會使得老年人覺得很壓抑,很不方便。
因此老年公寓在設計中要把握幾個尺度:
第一、通道部分——在各個使用功能空間之間連接部分的過道寬度一般保持在凈寬1.8M,這樣既可以步行通過也可以輪椅通過;
第二、使用功能空間中的「安全抓桿」,老年人在行動中會有乏力感,體現在起立、下蹲比較困難,一般在需要起立、下蹲、坐、卧等地方設置與地面平行的安全抓桿兩根相對地面標高300mm和850mm左右,兩根相互垂直設置,或平行設置。
第三、樓梯設置,建築設計專項規范《老年人建築設計規范》-JGJ 122—99,《老年人居住建築設計標准》—GB/T 50340-2003,中規定樓梯踏步寬度不應小於0.30m,踏步高度不應大於0.15m,不宜小於0.13m。這也是典型的人性化設計,而且在建築層數上面也有相應的限制,例如層數不得高於3層,三層以上則需設置電梯等等
Ⅳ 老年人建築有哪些設計規定
7條二層及以上樓層設有老年人的生活用房、原國家標准《老年人居住建築回設計標准》GB/T 50340-2003和行業標准《答老年人建築設計規范》JGJ 122-99同時廢止、醫療保健用房、公共活動用房的養老設施應設無障礙電梯是老規范了,已經調整,2017年7月1日實施。
1,且至少一台為醫用電梯。
4、二規范之間並無沖突,擔架梯可以配置無障礙梯功能。GB 50340-2016同時要求:十二層及以上老年人居住建築電梯不應少於二台,其中一台應配置可容納擔架的電梯。
一是老年居住設計。第5.4.1條二層及以上老年人居住建築應配置可容納擔架的電梯。
3、《養老設施建築設計規范》GB50867-2013第3,一是公建養老設計,使用功能不一。
2.0、GB 50340-2016《 老年人居住建築設計規范》,後者當然成本高啦。
Ⅵ 老年人的卧室設計考慮哪些人體工程學因素
老年人建築設計規范
4.1.4 老年人建築層數宜為三層及三層以下;四層及四層以上應設電梯。
4.2.l 老年人居住建築築出人口,宜採取陽面開門。出人口內外應留有不小於1.50m×l.50m的輪椅迴旋面積。
4.2.3 老年人建築出人口門前平台與室外地面高差不宜大於0.40m,並應採用緩坡台階和坡道過渡。
4.2.4 緩坡台階踏步踢面高不宜大於120mm,踏面寬不宜小於380mmm,坡道坡度不宜大於1/12。台階與坡道兩側應設欄桿扶手。
4.3.l 老年人居住建築過廳應具備輪椅、擔架迴旋條件,並應符合下列要求:
l 戶室內門廳部位應具備設置更衣、換鞋用櫥櫃和椅凳的空間。
2 戶室內面對走道的門與門、門與鄰牆之間的距離,不應小於O.50m,應保證輪椅迴旋和門扇開啟空間。
3 戶室內通過式走道凈寬不應小於1.20m。
4.3.2 老年人公共建築,通過式走道凈寬不宜小於1.80m。
4.3.3 老年人出人經由的過廳、走道、房間不得設門檻,地面不宜有高差。
4.3.4 通過式走道兩側牆面0.90m和O.65m高處宜設φ40~50mm的圓桿橫向扶手,扶手離牆表面間距40mm;走道兩側牆面下部應設0.35m高的護牆板。
4.4.2 老年人使用的樓梯間,其樓梯段凈寬不得小於1.20m,不得採用扇形踏步,不得在平台區內設踏步。
4.4.3 緩坡樓梯踏步踏面寬度,居住建築不應小於300mm,公共建築不應小於320mm;踏面高度,居住建築不應大於150mm,公共建築不應大於130mm。踏面前緣宜設高度不大於3mm的異色防滑警示條,踏面前緣前凸不宜大於10mm。
4.4.4 不設電梯的三層及三層以下老年人建築宜兼設坡道,坡道凈寬不宜小於1.50m,坡道長度不宜大於12.00mm,坡度不宜大於1/12。坡道設計應符合現行行業標准《方便殘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築物設計規范》JGJ 50的有關規定。並應符合下列要求:
l 坡道轉彎時應設休息平台,休息平台凈深度不得小於1.50m。
2 在坡道的起點及終點,應留有深度不小於l.50m的輪椅緩沖地帶。
3 坡道側面凌空時,在欄桿下端宜設高度不小於50mm的安全檔台。
4.4.5 樓梯與坡道兩側離地高0.90m和0.65m處應設連續的欄桿與扶手,沿牆一側扶手應水平延伸。扶手設計應符合本規范第4.3.4條的規定。扶手宜選用優質木料或手感較好的其他材料製作。
4.4.6 設電梯的老年人建築,電梯廳及轎廂尺度必須保證輪椅和急救擔架進出方便,轎廂沿周邊離地0.90m和0.65m高處設介助安全扶手。電梯速度宜選用慢速度,梯門宜採用慢關閉,並內裝電視監控系統。
4.7.1 老年住宅、老年公寓、老人院應設緊鄰卧室的獨用衛生間,配置三件衛生潔具,其面積不宜小於5.00m2。
4.7.5 獨用衛生間應設坐便器、洗面盆和浴盆淋浴器。坐便器高度不應大於0.40m,浴盆及淋浴坐椅高度不應大於0.40m。浴盆一端應設不小於0.30m寬度坐台。
4.7.6 公用衛生間廁位間平面尺寸不宜小於1.20m×2.00m,內設0.40m高的坐便器。
4.7.7 衛生間內與坐便器相鄰牆面應設水平高0.70m的「L」形安全扶手或「 ∏』形落地式安全扶手。貼牆浴盆的牆面應設水平高度0.60m的「L」形安全扶手,水盆一側貼牆設安全扶手。
4.8.l 老年人居住建築的起居室或卧室應設陽台,陽台凈深度不宜小於1.50m。
4.8.2 老人療養室、老人病房宜設凈深度不小於1.50m的陽台。
4.8.3 陽台欄桿扶手高度不應小於1.10m,寒冷和嚴寒地區宜設封閉式陽台。頂層陽台應設雨棚。陽台板底或側壁,應設可升降的晾曬衣物設施。
4.8.4 供老人活動的屋頂平台或屋頂花園,其屋頂女兒牆護欄高度不應小於1.10m;出平台的屋頂突出物,其高度不應小於0.60m。
4.9.l 老年人建築公用外門凈寬不得小於1.10m。
4.9.2 老年人住宅戶門和內門(含廚房門、衛生間門、陽台門)通行凈寬不得小於0.80m。
4.10.l 老年人建築內部牆體陽角部位,宜做成圓角或切角,且在1.80m高度以下做與牆體粉刷齊平的護角。
4.10.4 老年人居室不宜設吊櫃,應設貼壁式貯藏壁櫥。每人應有1.00m3 以上的貯藏空間。
5.0.3 老年人居住建築居室之間應有良好隔聲處理和雜訊控制。允許雜訊級不應大於45dB,空氣隔聲不應小於50dB,撞擊聲不應大於75dB。
5.O.5 老年人居室夜間通向衛生間的走道、上下樓梯平台與踏步聯結部位,在其臨牆離地高O.40m處宜設燈光照明。
5.0.6 起居室、卧室應設多用安全電源插座,每室宜設兩組,插孔離地高度宜為O.60~O.80m;廚房、衛生間宜各設三組,插孔離地高度宜為0.80~1.00m。
5.0.9 電源開關應選用寬板防漏電式按鍵開關,高度離地宜為1.00~1.20m。
5.0.10 老年人居住建築每戶應設電話,居室及衛生間廁位旁應設緊急呼救按鈕。
5.0.11 老人院床頭應設呼叫對講系統、床頭照明燈和安全電源插座。
Ⅶ 養老院設計應該注重哪些方面
養老院設計應該注重以下方面:
1..以人為核心原則
適宜老年人居住的養老院設計應該設身處地為老年人著想,將日常起居、行為需求到配套設施等各個方面納入設計的考慮范圍,體現對老年人細致的關懷,使人性化的設計理念貫穿整個過程。在設計中還要注意幾點要求,如私密性,老年人需要一個屬於自己,不被干擾的空間;可選擇性,應當為老年人提供多種可選擇性,並有控制的能力;清楚的方向性和明確的標志系統,可以為記憶力減退的老年人提供活動上的方便。此外,應該為老年人提供一個進行社會交往的公共空間,充實老人的生活,減少孤獨感。
2.安全性原則
安全性是養老院設計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它直接關繫到老年人的人身安全,必須十分重視。在進行設計時,不僅要考慮到常用設施如門窗、家電等的易於操作性,同時要保證它們對老年人的安全性。同時,根據老年人的行為習慣以及身體特點,使老年人活動的空間具有很好的可達性,加強安全措施的運用,如衛生間、浴室扶手的設置,地面防滑的設置,急救按鈕的設置等等。為提高安全性,主衛應盡可能靠近卧室從而減少老年人行動的距離。
3.舒適性原則
老年人身體素質逐漸下降,獨自生活在陌生的環境中,保證環境的舒適性是十分必要的。在設計中,使環境具有熟悉和連續的特點,如環境的設計具有一定的地方傳統,並成為往日生活的延續,使老年人不感到陌生,有家的舒適感。注意細部的尺度適宜,這樣可以使老年人處處感到方便和愉快。適度的聲光環境,這樣將大大方便視力和聽力減退的老年人的活動,為他們帶去舒適便利。
4.無障礙設計原則
在進行設計時要充分考慮不同老人的身體狀況以確保老人活動的無障礙性。如針對行動障礙老年人,應在走廊間設置扶手和休息區域以便稍事休息,室內場所應該平坦而無高差和台階。同時,要考慮斜坡的設置和足夠的室內及過道空間等以保證輪椅的方便使用。針對視覺障礙老年人,要保證室內空間的明亮,對一些需要引起注意的安全和交通標志要在醒目位置用清晰易辨的顏色表示出來。地面做到平整防滑,有利於弱視者的行走安全以及探路手杖的使用。針對聽覺障礙老年人,則要盡可能的降低噪音,窗戶要嚴封,可採用吸音系數較高的裝飾材料從而減弱噪音對室內的影響。
Ⅷ 老年公寓是否可以設置在高層建築,4到20層,消防規范上是否可以!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1-24
Ⅸ 養老院消防設計規范
法律分析:1、養老院不應設置在地下或半地下。2、養老院採用三級耐火等級的建築時,不應超過二層;採用四級耐火等級的建築時,應為單層;設置在三級耐火等級的建築內時,應布置在首層或二層;設置在四級耐火等級建築內時,應布置在首層。3、養老院相鄰護理單元之間應採用防火隔牆分隔,隔牆上的門應採用乙級防火門,設置在走道上的防火門應採用常開防火門。4、疏散樓梯不得少於兩個,養老院的疏散盡量採用環形走道和外廊設計。5、失能或半失能的老年人應優先安排在便於疏散的地點。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 第八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包括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車通道、消防裝備等內容的消防規劃納入城鄉規劃,並負責組織實施。
城鄉消防安全布局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應當調整、完善;公共消防設施、消防裝備不足或者不適應實際需要的,應當增建、改建、配置或者進行技術改造。
Ⅹ 老年公寓的容積率一般應為多少
根據建設部《城鎮老年人設施規劃規范》,老年公寓指的是專為老年人集中養老提供獨立或半獨立家居形式的居住建築。一般以棟為單位,具有相對完整的配套服務設施。
目前,仍未有老年公寓的容積率的國家標准。一般情況下, 老年養護院的建設用地包括建築、綠化、室外活動、停車和衣物晾曬等用地,建築密度不應大於30%,容積率不宜大於0.8;室外活動、衣物晾曬等用地不宜小於400~600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