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老年大學 > 於欣老年痴呆

於欣老年痴呆

發布時間:2022-07-06 10:06:53

50歲60歲男性 最關注什麼

編者按:歲是中老年交替的關鍵時期,許多人在這個時候會受到來自健康方面的困擾,然而,也有相當一部分人,在60歲的時候仍然擁有30歲的心臟,身體狀況一切良好,這關鍵在於他們有比較強的保健意識。60歲的男性應該怎樣防範疾病?常見病有哪些先兆?如何推遲和延緩衰老?健身應該注意什麼?請關注專家的提示。

鍛煉隔天做一次 每次至少半小時 健身不能只爬樓梯

北京體育大學楊靜宜教授:60歲的人應加強有氧鍛煉,首推的鍛煉項目是快步走,因為快步走既能提高心肺功能,又很安全。快步走必須要達到一定的量才能管用,建議每周至少3次,隔天鍛煉1次就可以,但每次必須要保證快走30分鍾以上。60歲的人在進行力量練習時,與四、五十歲的人最大的區別應該是負重的不同,如果以前能保持10公斤負重練習的話,那麼60歲時應減為8公斤以下。

楊教授特別提到,60歲的人還應增加「運動體適能」練習,它是在運動、勞動及休閑活動中能夠預防自身意外傷害的能力。60歲的人運動體適能主要包括耐力、力量、柔韌度和體成分4項,其中的體成分主要是指脂肪含量不能超標,否則身體的靈活度就會受限。適合60歲左右人群增強運動體適能的鍛煉項目,除了快走以外,還可以是爬山、騎自行車等。楊教授說,她不贊成60歲的人將爬樓梯作為常規的鍛煉項目,因為經常做爬樓梯的單一動作,極有可能會損傷膝關節。

霧天不晨練 戒煙防污染 給自己一個通暢的呼吸

北京朝陽醫院呼吸科副主任童朝輝:60歲以上的人肺病發生率高達14%,尤其是患慢阻肺的人越來越多。臨床的葯物和手術治療是一種被動的治療方法,最有效的方法還是戒煙。其次是改善和避免生活、工作環境中的粉塵污染。另外,由於霧天也是慢阻肺發作的誘因,因此建議有晨練習慣的人在霧天暫時停止到戶外晨練。

哮喘也是一種最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病發時最好讓病人吸入濕化氧氣,以緩解氣管過於乾燥的症狀。也可以嘗試讓患者吸入熱蒸汽,這樣患者會覺得舒適一些。童朝輝擅長:肺部感染、肺間質病、支氣管哮喘等。出診時間:每周一下午出診地點:北京朝陽醫院呼吸科專家門診

早期治療效果好 情緒抑鬱是先兆 防痴呆從60歲前開始

北京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所長於欣:一般來說,預防老年痴呆應該從60歲前就開始。我們提倡老年痴呆早期治療,但是往往由於公眾缺乏這方面的知識,很多病人到醫院都已經是中晚期了,這時的治療效果遠遠比不上早期治療。

進一步講,早期治療效果也是有一定的問題的,因此我們有必要把老年痴呆的治療時機再往前提一提,在記憶力下降和老年痴呆之間有一個階段是值得重視的,這屬於輕度的認知障礙階段,這時的治療效果應該是最好的。

當然,及早排除一些危險因素完全可以預防和推遲老年痴呆的發生。情緒抑鬱是患痴呆的一個先兆。應該盡量避免高強度輻射以及大量吸煙、飲酒。還有非常關鍵的一點,那就是55歲以後應該把記憶力測試,作為常規檢查的一部分。老年性痴呆的先兆臨床見到最多的是在記憶力方面的下降。一般認為隨著年齡增大,記憶力下降是

很正常的,但是如果突然記憶力快速下降,而且還伴有大小便失禁以及精神行為方面的改變,就應該引起高度警惕了。預防老年痴呆在飲食上應該注意多吃一些補充大腦營養的食物,比如深海魚類,少吃高膽固醇和高脂肪的食物,多一些清淡飲食。於欣擅長:精神病診治,特別在老年期精神障礙、酒葯依賴診治方面有豐富臨床經驗。專家出診:周四全天出診地點:北醫六院老年精神病專家門診

飲食習慣合理 生活起居規律 骨質疏鬆可以「遲到」

北京朝陽醫院骨科劉清和副主任醫師: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全身性疾病,中老年高發,其特點是骨量減少,骨微結構退化,進而導致骨脆性增加,強度減低。主要危險性在於可使發生骨折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良好的營養狀況和個人生活習慣等干預作用可以延緩骨質疏鬆的進程,並可降低和減輕其並發症。概括來說,防治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良好的

飲食和生活習慣。適量的蛋白質和熱量為骨骼生長所必需,但過量蛋白可引起尿鈣排出量增加。平時應注意選擇含鈣高的食品,如奶製品、豆製品、芝麻醬、海米等。要注意富含維生素D、K、C、A及微量元素的食物補充,包括魚肝油、沙丁魚、蛋黃、動物肝臟、紅、黃、綠葉蔬菜等。規律的體育運動以及保持體重也不容忽視。要多曬太陽,避免大量吸煙、飲酒、喝咖啡、可樂等。除此以外,還要積極治療一些相關疾病,如內分泌代謝性疾病等。

劉大夫說,對骨關節最有好處的運動就是游泳,建議60歲左右的人多參加游泳鍛煉,這是因為,在水裡人體與地面是平行的,受浮力作用的影響,在水中身體的各個關節基本上不負重。

勞逸結合 營養全面 五穀雜糧能保動脈彈性

解放軍306醫院心血管內科王曉非主任:人到了60歲左右,必須要注意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各種疾病,包括心臟病、高血壓、腦血管疾病等。其中臨床最常見的是腦卒中和冠心病。一般來說,男性出現動脈粥樣硬化的時間普遍比女性要早。

王主任說,並不是在60歲以後才會出現動脈硬化,其實,動脈硬化從我們每個人出生時就有,只不過隨著年齡增加,動脈硬化會逐漸加重,60歲後病態反應比較明顯而已。適當的預防可以使動脈硬化的程度變得相對緩慢。主要措施之一是從60歲開始,每半年就要做一次體檢,及早發現疾病的苗頭,此外還要注意控制體重以及控制高血壓、高血脂和高血糖的「三高」症狀。平時要勞逸結合,要經常活動,記住:只要動,就比不動要好。要注意保持心理健康,開朗、愉快。

尤其需要提醒的是,煙酒一定要節制,實踐證明,在遺傳基因等外因相同的情況下,吸煙者比不吸煙者的心腦血管等疾病的患病率明顯要偏高,尤其是那些既有家族史又有吸煙不良嗜好的人,身體狀況會更糟糕。最後,王主任強調,預防動脈粥樣硬化與飲食密不可分,常期高脂肪飲食者的患病率較高。平時要多吃高纖維素的食物,如各種蔬菜,還應多吃五穀雜糧,如玉米、小米、高粱米以及各種豆類等。

腌制食品和陳舊花生均能致癌 清茶淡飯最養胃

北京鐵路總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藺武:60歲左右的人群胃病發病率比較高,且男性是女性的3倍左右。胃病可以發展為胃潰瘍、胃穿孔、胃出血甚至胃癌。在我國,胃癌的發病率居各器官惡性腫瘤的首位,約佔1/4左右。在致胃癌的諸多飲食因素中,高鹽飲食為首要因素。

因此,在平時飲食中,應控制鈉鹽的攝取量,尤其要少吃腌制食物。人們在腌制食物時,之所以要加入大量的食鹽,是因為高濃度的鹽能使細菌脫水死亡,從而達到較長時間不腐爛的目的。

同樣,食入過量的高鹽食物以後,因食鹽的滲透壓高,對胃粘膜會造成直接損害。高鹽食物不僅能影響胃酸分泌,還能在胃裡轉變為亞硝酸鹽,具有極強的致癌性。

為此,欲防止胃炎及胃癌的發生,必須盡量避免食用高鹽食物。即使是從保護胃粘膜的角度來看,食物也是宜淡不宜鹹的。

另外,我們都知道花生是一種很有營養的食物,但需要提醒的是,花生不能放置時間過久,因為陳舊的花生裡面含有一種黃曲酶的物質,它有很強的致癌性,臨床發現,很多胃病發作是因吃了陳舊花生引起的。要防止胃病除了以上所述外,還要控制煙酒,注意不要暴飲暴食。最後還要注意勞逸結合,因為胃功能是受神經系統支配的,精神過度緊張或過於疲勞都會導致潰瘍等胃腸疾病的發生。

吃葯不能濫 毒性攻心肝 「老病號」可別吃錯了葯

解放軍第306醫院葯劑科副主任葯師、葯理學博士王傑松:60歲人群中不乏「老病號」,選葯或用葯不當,葯物濫用或誤用均可引起葯源性疾病。

據統計,我國每年因葯物不良反應住院的病人達250萬,在住院病人中,每年約有19.2萬人死於葯物不良反應。引發葯源性疾病的原因很多,但從許多統計資料看,主要原因還是不合理用葯。濫用、錯用葯物或不按醫囑服葯都易引起葯源性疾病。60歲左右的患者,由於生理機能的改變,葯物代謝和排泄能力下降,如果仍按照正常劑量,極有可能由於葯物蓄積引發葯源性疾病。

王博士指出,許多患者在疾病緩解後就停葯,這種做法是錯誤的。任何疾病的病程都遵循一定的規律,疾病從緩解到痊癒也要經歷一個過程。到底什麼時候停葯,還需要區別對待。

有一些疾病無法根治,用葯治療只能減輕症狀,一旦停葯症狀又會復發,需要不斷維持給葯。有些葯物長期服用,驟然停葯後可發生停葯反應,這時應逐步遞減葯量,直至停葯或定期間斷停葯,切忌突然停葯。對於那些無特效葯物的疾病,例如感冒,葯物一般僅能治標(消除或減輕症狀)不能治本(消除病因),最終要靠自身抵抗力才能消滅病毒,這一類葯物在症狀減輕後,可以停止使用。

如果僅僅在疾病緩解階段就停葯,勢必前功盡棄,從而會引起病情的反復,增加疾病治療的難度,延誤治療時機,導致病程延長,增加耐葯性,導致疾病向慢性化發展,甚至引起嚴重並發症。(來源:健康時報)

② 什麼是抑鬱症

【什麼是抑鬱症】
抑鬱症(depression)是由各種原因引起的以抑鬱為主要症狀的一組心境障礙(mood disorders)或情感性障礙(affective disorders),是一組以抑鬱心境自我體驗為中心的臨床症狀群或狀態。

【CCMD-3對抑鬱的定義】
以心境低落為主,與處境不相稱,可以從悶悶不樂到悲痛欲絕,甚至發生木僵。嚴重者可出現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狀。某些病例的焦慮與運動性激越很顯著。

【抑鬱症的種類】
一、內源性抑鬱症 即有懶、呆、變、憂、慮「五征」(大腦生物胺引對或絕對不足)。
二、反應性抑鬱症 即由各種精神刺激,挫折打擊所導致的抑鬱症。在生活中,突遇天災人禍、失戀婚變、重病、事業挫折等,心理承受力差的人,容易患反應性抑鬱症。
三、隱匿性抑鬱症 情緒低下和憂鬱症狀並不明顯,常常表現為各種軀體不適症狀,如心悸、胸悶、中上腹不適、氣短、出汗、消瘦、失眠等。
四、以學習困難為特徵的抑鬱症 這類抑鬱症,可導致學生產生學習困難,注意力渙散,記憶力下降,成績全面下降或突然下降,厭學、恐學、逃學或拒學。
五、葯物引起的繼發性抑鬱症 如有的高血壓患者,服用降壓葯後,導致情緒持續憂郁、消沉。
六、軀體疾病引起的繼發性抑鬱症 如心臟病、肺部疾病、內分泌代謝疾病甚至重感冒、高熱等,都可引發這類抑鬱症。
七、產後抑鬱症 其特別是對自己的嬰兒產生強烈內疚、自卑(尤其是農村婦女生女嬰後,受到婆母或丈夫的歧視時)、痛恨、不愛或厭惡孩子的反常心理。哭泣、失眠、吃不下東西,憂郁,是這類抑鬱症患者的常見症狀。

【抑鬱症的三大主要症狀】
很多人對抑鬱症不陌生,但抑鬱症與一般的「不高興」有著本質區別,它有明顯的特徵,綜合起來有三大主要症狀,就是情緒低落、思維遲緩和運動抑制。

【抑鬱症的其他症狀】
具備以上典型症狀的患者並不多見。很多患者只具備其中的一點或兩點,嚴重程度也因人而異。心情壓抑、焦慮、興趣喪失、精力不足、悲觀失望、自我評價過低等,都是抑鬱症的常見症狀,有時很難與一般的短時間的心情不好區分開來。這里向大家介紹一個簡便的方法:如果上述的不適早晨起來嚴重,下午或晚上有部分緩解,那麼,你患抑鬱症的可能性就比較大了。這就是抑鬱症所謂晝重夜輕的節律變化。
【抑鬱症最危險的症狀】

抑鬱症患者由於情緒低落、悲觀厭世。嚴重時很容易產生自殺念頭。並且,由於患者思維邏輯基本正常,實施自殺的成功率也較高。自殺是抑鬱症最危險的症狀之一。據研究,抑鬱症患者的自殺率比一般人群高20倍。社會自殺人群中可能有一半以上是抑鬱症患者。有些不明原因的自殺者可能生前已患有嚴重的抑鬱症,只不過沒被及時發現罷了。由於自殺是在疾病發展到一定的嚴重程度時才發生的。所以及早發現疾病,及早治療,對抑鬱症的患者非常重要。不要等患者已經自殺了,才想到他可能患了抑鬱症。

很多抑鬱症患者想到以死來解脫痛苦。患者經常為了結束痛苦,受罪和困惑而產生死亡的念頭和行為。

【抑鬱症的軀體症狀】

抑鬱症主要以抑鬱心境、思維遲緩和意志活動減退為主,多數病例還存在各種軀體症狀。

(1)抑鬱心境:基本特點是情緒低落,苦惱憂傷,興趣索然。感到悲觀絕望,痛苦難熬,有度日如年、生不如死的感覺。常用活著無意思、高興不起來等描述其內心體驗。典型者有抑鬱情緒,晝重夜輕的特點。常與焦慮共存。(2)思維遲緩:思維聯想過程受抑制,反應遲鈍,自覺腦子不轉了,表現為主動性言語減少,語速明顯減慢,思維問題費力。反應慢,需等待很久,在情緒低落影響下,自我評價低,自卑,有無用感和無價值感,覺得活著無意義,有悲觀厭世和自殺打算,有自責自罪,認為活著成為累贅,犯了大罪,在軀體不適基礎上出現疑病觀念,認為自己患了不治之症。

(3)意志活動減退:主動性活動明顯減少,生活被動,不願參加外界和平素感興趣的活動,常獨處。生活懶散,發展為不語不動,可達木僵程度。最危險的是反復出現自殺企圖和行為。

(4)軀體症狀:大部分抑鬱病人都有軀體及其他生物症狀,例如心悸、胸悶、胃腸不適、便秘、食慾下降和體重減輕。睡眠障礙突出,多為入睡困難。

(5)其他:抑鬱發作時也能出現幻覺,人格解體,現實解體,強迫和恐怖症狀。因思維聯想顯著遲緩及記憶力下降,易影響老年患者的認知功能,出現抑鬱性假性老年痴呆症。

輕性抑鬱常有頭暈、頭痛、無力和失眠等主訴,易誤診為神經衰弱,後者起病前有一定的心理社會因素,如長期緊張、用腦過度等,情感以焦慮、脆弱為主,主要臨床相是與精神易興奮相聯系的精神易疲勞、心情緊張、煩惱和易激惹等情緒症狀,及肌肉緊張性痛和睡眠障礙等生理功能紊亂症狀。自知力良好,症狀被動性大,求治心切。而抑鬱障礙以情緒低落為主,伴思維遲緩,自卑、自罪、想死,及生物學症狀(如情緒晝夜輕重,食慾、性慾下降等),自知力常喪失,不主動求治,可資鑒別。

隱匿性抑鬱症是一種不典型的抑鬱症,主要表現為反復或持續出現各種軀體不適和植物神經症狀,如頭疼、頭暈、心悸、胸悶、氣短、四肢麻木和惡心、嘔吐等症狀,抑鬱情緒往往被軀體症狀所掩蓋,故又稱為抑鬱等位症。病人多不找精神科醫生,而去其他科就診。軀體檢查及輔助檢查往往無陽性表現,易誤診為神經症或其他軀體疾病。對症治療一般無效,抗抑鬱治療效果顯著。

【抑鬱症早期症狀】

1.抑鬱心境程度不同,可從輕度心境不佳到憂傷、悲觀、絕望。病人感到心情沉重,生活沒意思,高興不起來,鬱郁寡歡,度日如年,痛苦難熬,不能自拔。有些病人也可出現焦慮、易激動、緊張不安。

2.喪失興趣是抑鬱病人常見症狀之一。喪失既往生活、工作的熱忱和樂趣,對任何事都興趣索然。體驗不出天倫之樂,對既往愛好不屑一顧,常閉門獨居,疏遠親友,迴避社交。病人常主訴「沒有感情了」、「情感麻木了」、「高興不起來了」。

3.精力喪失,疲乏無力,洗漱、著衣等生活小事困難費勁,力不從心。病人常用「精神崩潰」、「泄氣的皮球」來描述自己的狀況。

4.自我評價過低:病人往往過分貶低自己的能力,以批判、消極和否定的態度看待自己的現在、過去和將來,這也不行,那也不對,把自己說得一無是處,前途一片黑暗。強烈的自責、內疚、無用感、無價值感、無助感,嚴重時可出現自罪、疑病觀念。

5.病人呈顯著、持續、普遍抑鬱狀態,注意力困難、記憶力減退、腦子遲鈍、思路閉塞、行動遲緩,但有些病人則表現為不安、焦慮、緊張和激越。

6.消極悲觀:內心十分痛苦、悲觀、絕望,感到生活是負擔,不值得留戀,以死求解脫,可產生強烈的自殺念頭和行為。

7.軀體或生物學症狀:抑鬱病人常有食慾減退、體重減輕、睡眠障礙、性功能低下和心境晝夜波動等生物學症狀,很常見,但並非每例都出現。�

8.食慾減退、體重減輕:多數病人都有食慾不振,胃納差症狀,美味佳餚不再具有誘惑力,病人不思茶飯或食之無味,常伴有體重減輕。

9.性功能減退:疾病早期即可出現性慾減低,男性可能出現陽痿,女病人有性感缺失。

10.睡眠障礙:典型的睡眠障礙是早醒,比平時早2~3小時,醒後不復入睡,陷入悲哀氣氛中。

11.晝夜變化:病人心境有晝重夜輕的變化。清晨或上午陷入心境低潮,下午或傍晚漸見好轉,能進行簡短交談和進餐。晝夜變化發生率約50%。

【抑鬱症的自我測試和斷定方法】

抑鬱症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現為情緒低落,興趣減低,悲觀,思維遲緩,缺乏主動性,自責自罪,飲食、睡眠差,擔心自己患有各種疾病,感到全身多處不適,嚴重者可出現自殺念頭和行為。

抑鬱症是精神科自殺率最高的疾病。抑鬱症目前已成為全球疾病中給人類造成嚴重負擔的第二位重要疾病,對患者及其家屬造成的痛苦,對社會造成的損失是其他疾病所無法比擬的。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是社會對抑鬱症缺乏正確的認識,偏見使患者不願到精神科就診。在中國,僅有5%的抑鬱症患者接受過治療,大量的病人得不到及時的診治,病情惡化,甚至出現自殺的嚴重後果。另一方面,由於民眾缺乏有關抑鬱症的知識,對出現抑鬱症狀者誤認為是鬧情緒,不能給予應有的理解和情感支持,對患者造成更大的心理壓力,使病情進一步惡化。下面介紹一種判斷自己是否患有抑鬱症的簡便方法。

請仔細閱讀以下問題,圈出最適合自己情況的分數,然後將分數累加,得分在15分以上,說明你應到醫院就診。得分在5~15分之間,說明你有一定的抑鬱情緒,也應尋求醫學幫助。如果你有自殺或傷害他人的念頭,請立即告訴醫生。每一項的得分為:「不是」為0分,「偶爾是」為1分,「有時是」為2分,「經常是」為3分。

1.你是否感覺沮喪和憂郁?

2.過去常做的事,現在做起來是否感到吃力?

3.你是否無緣無故地感到驚慌和恐懼?

4.你是否容易哭泣或感覺很想哭?

5.過去常做的事,你現在是否興趣減低?

6.你是否感到坐立不安或心神不定?

7.你是否晚上不服葯就很難輕松入睡?

8.你是否一走出自己的房間就感到焦慮?

9.你是否對周圍的事物失去興趣?

10.你是否毫無原因地感到疲倦?

11.你是否比平時更愛發脾氣?

12.你是否比平時早醒,醒後就再也睡不好了?

【抑鬱性神經症的診斷 】

有一定的心理社會因素作誘因,慢性起病,肯定而不太嚴重的抑鬱伴有神經症症狀,工作、交際、生活能力受影響較輕,有求治慾望,人格完整,病程持續2年以上是診斷抑鬱性神經症的主要依據。以下10項內容可作為診斷抑鬱性神經症的參考:

(1)病前有抑鬱性格;
(2)有精神因素誘發;
(3)精神運動性抑制不明顯;
(4) 無體重減輕、厭食等生物學症狀;
(5)心境抑鬱為主要症狀;
(6)伴有焦慮症狀;
(7)無嚴重的自責;
(8)無妄想、幻覺等精神病性症狀;
(9)有主動治療要求;
(10)以往沒有發作間歇。

【抑鬱症的發病率】

據有關調查顯示,在我國抑鬱症發病率約為3%-5%,目前已經有超過2600萬人患有抑鬱症。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在北京、上海及廣州等大城市的白領們在高壓力高競爭的環境下迅速成為此病的高發人群。令人遺憾的是與高發病率形成鮮明反差的是,目前全國地市級以上醫院對抑鬱症的識別率不到20%。在現有的抑鬱症患者中,只有不到10%的人接受了相關的葯物治療。

【抑鬱症的治療方法】

抑鬱症是一種大腦疾患,有其自身發生和發展規律。多年來抑鬱症和抗抑鬱葯的研究,一直是當代精神病學一個重要的研究領域。雖然有關抑鬱症的病因和病理生理還不十分清楚,但並不妨礙對此病進行有效治療。

抑鬱症的治療方法很多,如心理治療、睡眠剝奪治療、光療和電痙攣治療等,但當代仍以葯物治療為主,心理治療為輔。需要指出的是抑鬱病人常有消極悲觀念頭,重者輕生厭世,醫師應高度警惕並告誡家人嚴加防範。條件允許最好住院,電痙攣治療有立竿見影、起死回生的效果,應果斷及時採用。

【抑鬱症的治療葯物】

抗抑鬱葯是眾多精神葯物的一個大類,主要用於治療抑鬱症和各種抑鬱狀態。這里僅介紹療效確切,普遍公認的兩類葯物:

1.第一代經典抗抑鬱葯:包括單胺氧化酶抑制劑(maoi)和三環類抗抑鬱葯(tca)。

2.第二代新型抗抑鬱葯:由於新葯發展很快,新葯層出不窮,如萬拉法星、萘法唑酮等,但目前仍以選擇性五羥色胺(5-ht)再攝取抑劑為主,臨床應用這類葯物也最多最廣。

第一代經典抗抑鬱葯,主要有兩種,即單胺氧化酶抑制劑和三環類抗抑鬱葯。

1.單受氧化酶抑制劑

異丙肼是本世紀50年代問世的第一個抗抑鬱葯物。異丙肼原是一種抗結核葯,因有多說、多動、失眠和欣快感等中樞興奮作用,1957年試用於抑鬱病人並獲得成功。動物實驗證實其可逆轉利血平引起的淡漠、少動,同時,腦單胺含量升高。推測其中樞興奮和抗抑鬱作用是因為大腦單受氧化酶受抑制單胺降解減少,使突解間隙單受含量升高的緣故。從而提示了動物行為和大腦單受類遞質之間的相互關系,有著重要理論和實踐意義,為精神葯理和精神疾病病因學研究奠定的基礎。

屬於這一類的還有異卡波肼、苯乙肼、反苯環丙胺等。這些葯物曾一度廣為應用,不久因陸續出現與某些食物和經物相互作用,引起高血壓危象、急性黃色肝萎縮等嚴懲不良反應而被淘汰。

80年代後期出現了新一代半日受氧化酶抑制劑,即可逆性單胺氧化酶一個亞型(mao-a)抑鬱劑,它的特點是:1對mao-a選擇性高,對另一種同功酶mao-b選擇性小,故仍可降解食物中的酷胺,從而減少高血壓危象風險。2對mao-a抑製作用具有可逆性,僅8-10小時即可恢復酶的活性,而老的半日胺氧化酶抑制劑抑制時間長達2周之久,因而也降低了與食物相互作用的危險。主要產品有嗎氯貝胺,劑量150-450mg/d,分次服。據稱療效與三環類抗抑鬱葯相當。 雖比老的半日胺氧化酶抑制劑安全,但仍應注意體位性低血壓及潛在的食物、葯物間相互作用,一般也不作為首選葯。

2.三環類抗抑鬱葯

緊接單胺氧化酶抑制劑之後的另一類抗抑鬱葯,以丙咪嗪為代表。

它的化學結構與氯丙嗪相似,原以為可能是一種新的抗精神病葯,但臨床試驗結果大出所料,該葯對精神分裂症無效,卻能改善抑鬱心境。以後又經大量,雙盲安慰劑對照研究證實,從而取代單胺氧化酶抑制劑,一躍成為抑鬱症治療的首選葯,壟斷抗抑鬱葯市場長達30年之久。

三環類抗抑鬱葯共有產品10餘種,我國除丙咪嗪外還有阿米替林、多慮平和氯丙咪嗪。馬普替林雖為四環結構,但葯理作用與三環類抗抑鬱葯一致。三環類抗抑鬱葯的適應證為各種類型抑鬱症,有效率約70%-80%,起效時間1-2周,劑量范圍50-250mg/d,緩慢加量,分次服。因鎮靜作用較強,晚間劑量宜大些。治療范圍血葯濃度丙咪嗪和阿米替林為50-250ng/ml。

三環類抗抑鬱葯臨床應用時間最長,葯理作用研究得也最多最充分,簡言之,其主要葯理作用為:1阻滯單胺遞質(主要為腎上腺素和5-ht)再攝取,使突觸間隙單受含量升高而產生抗抑鬱作用。2阻斷多種遞質受體,它與治療作用無關,卻是諸多不良反應的主要原因,如陰滯乙醯膽大鹼m受體,可能出現口乾、視力模糊、竇性心動過速、便秘、尿瀦留、青光眼加劇、記憶功能障礙;阻滯腎上腺素a1受體,可能出現加強哌唑嗪的降壓作用、體位性低血壓、頭昏、反射性心動過速;陰滯組胺h1受體,可出現加強中樞抑制劑作用、鎮靜、嗜睡、增加體重、降低血壓;陰滯多巴胺d2受體,可出現錐體外系症狀、內分泌改變。

抗抑鬱葯物副作用較重者,宜減量、停葯或換用其他葯。一般不主張兩種以上抗抑鬱葯聯用,由於本病有較高復發率,症狀緩解後尚應維持治療4-6個月,以利鞏固療效,防止復發。

【抑鬱症的自我治療方法】

1、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目標。

這個目標要可行,也就是說,外在條件和自身條件都要具備。最初的計劃要比較易於實現,需要的時間、精力比較少。如果這個過程所需要的時間和精力太多,在你對什麼都不感興趣的情況下,你半途而廢的可能性比較大。(如果你一想到某個目標就興致勃勃地准備採取行動的話,你就不必往下看了,你不是這篇文章希望幫助的對象。)如果你住在內陸省份,就先別計劃進游大海:如果你只在游泳池裡游過泳,就不要計劃橫渡瓊州海峽。這些目標對目前的你而言太遠大了些。

現在,我們假定你的目標是「今年夏天學會游泳」。這個目標可行嗎?可行的,因為我有好幾個朋友都是一個夏天就學會了游泳,他們並不是運動天才;我知道離家不遠有個游泳場,開設有游泳課程;我有參加游泳課程所需的這筆錢;這個夏天我有時間。

2、對你的目標精確定義。

只有目標明確,你才能判斷是否達到了目標。否則,你總有辦法對自己說:「我失敗了。」為了重新對生活充滿信心,你需要成功的體驗。因此,在實施這項行為治療的過程中,你要確保你會有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使你相信你才能力做到你想做到的事情。所以,請你精確定義你成功的標准。

「今年夏天學會游泳」,「今年夏天」是指什麼時候?2004年6月一9月。哪種游泳方式?蛙泳。怎樣才算是學會?能不藉助於任何輔助工具游100米。好了,9月30日,你可以依據這些標准檢驗你的目標是否達到了。

3、將你的行動計劃劃分成足夠小的步驟,確保你的計劃一定可以完成。

為你的目標制定一個詳細計劃,計劃的每一步要達到的目標都足夠小,以確定你一定可以做到。比如,你第一步的目標可能是:確定游泳課的上課時間。你可能對這個目標嗤之以鼻,覺得太輕而易舉了。但對於某些抑鬱很重的人而言,能打起精神做這件事也很不容易了。記住,在確定每一個分目標時,要確保你一定可以完成。每完成一個目標,你就勝利了一次,每一次成功會令你的自信逐漸增長。如果你定的分目標太大,就難免失敗,一次又一次的失敗會打擊你的信心,也許,幾次失敗之後,你就會對這個計劃完全喪失興趣和信心,半途而廢,重又返回到以前什麼事也不要做的狀態之中去了。

4、用自己的行為定義是否成功。

換言之,目標中不要牽涉到他人的行為。如果你的目標是與人交往,注意不要制定這樣的目標:下班後和小李一起喝咖啡。這個目標的不當之處在於:這個目標能否實現取決於小李是否接受你的邀請。你可以控制自己的行為,但不能控制別人的行為。因此,你的這個目標違背了上一條原則,你並不能確定這個目標一定可以實現。依據確保成功的原則,你可以這樣修改目標:下班後,邀請小李一起喝咖啡。只要你開口邀請過,那你就成功了。至於小李的反應,並不重要。邀請技巧是另外一個問題了。

5、目標中不要有情感成分。

在這個計劃中,重要的是做,而不是你在做的過程中的感受。你可以控制自己的行為,但不能直接控制情緒。而在抑鬱狀態下,你很難從任何活動中得到愉快的感覺。情緒會受到行為的影響,但這種影響並不是即刻起作用的,需要一定的時日。因此,如果你一定要感到愉快才算是成功,那麼,你很可能會失敗。不要制定這樣的目標:"我要愉快地游兩圈",只要"我要游兩圈"就足夠了。

好了,主要的原則講完了,你可以開始制定和實施你的計劃了。如果你在某一時刻失敗了也不必焦急,頭一次嘗試時,失敗是在所難免的。再回頭看一看這五條原則,找出你的錯誤所在,加以改正。相信你一定會戰勝抑鬱,生活得多姿多彩。

【抑鬱症的治療效果】
在近日由歐加農主辦的「第五屆瑞美隆亞太區專家峰會」上,專家表明:從開始服葯的第1-2周的治療情況就可以預計抑鬱症患者後來治癒的可能性。

美國的ASzegedi教授提供的一份涉及五千餘患者的研究結果表明,抑鬱症患者第1-2周的治療效果將預示著未來是否有可能治癒。該研究表明,在1-2周症狀就得到改善的抑鬱症患者,其有效和治癒的幾率將是症狀較晚得到改善的患者的至少3倍。

抑鬱障礙(包括抑鬱症和心境惡劣)是一種嚴重的精神疾病,也是目前公共衛生體系面臨的的重要問題。有資料顯示,抑鬱症的終生患病率為4.4%~19.6%,心境惡劣的終生患病率為3.1%~3.9%。抑鬱症通常出現在生命的早期,並可能持續一生。它可損害人體的整體功能(稱之為職業角色和社會角色),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據統計全球約有10%的人患有抑鬱症。世界衛生組織不久前公布的年度報告顯示:抑鬱症目前已位居世界十大疾病之第四,預計到2020年,將躍至第二,排在心肌梗死之後癌症之前;在未來的一年裡,將有5.8%的男子和9.5%的女子可能會出現抑鬱症症狀;全球范圍內,一生中曾經感受到某種精神和神經方面不適的人群數量目前已達4.5億人。

抑鬱症正成為一個越來越普遍的疾病.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精神病學系主任BruceSingh教授認為,抑鬱症在中國增長很快,抗抑鬱葯物的使用以平均15%的速度增長。而且很大一部分病人未被診斷。抑鬱症的治療葯物又通常存在著起效慢和易復發的問題.所以美國的ASzegedi教授呼籲要特別注重患者在第1-2周的治療。因為前1-2周的治療情況將預示未來治癒的可能性。

據中國精神科領域的專家於欣和賈福軍介紹,目前中國市場上通常治療抑鬱症的方法有心理治療和葯物治療,嚴重的可採用電休克,葯物治療是目前治療抑鬱症採用最多的手段。

【幫助抑鬱症患者的其他方法】

電痙攣療法

是一種快速而有效的治療方法,用一定量的電流通過腦部,激發中樞神經系統放電,全身性肌肉有節奏地抽搐。此法在專業醫生的操作下,你幾乎不會感受到痛苦,它能使抑鬱症狀和抑鬱情緒迅速得到緩解,總有效率可達70%-90%。

通常電痙攣療法進行完之後,常常還要繼續進行心理療法和葯物治療。

替代性療法

對於傳統西醫不能治療的抑鬱症,可以使用替代性療法,包含 從飲食運動到社會環境生活方式等一系列手段。包括針灸、意向引導、瑜伽、催眠、草葯、按摩、放鬆療法、香料按摩療法、脊柱指壓療法、生物反饋療法。

單獨使用替代性療法只能對輕度抑鬱症有作用,對重度抑鬱症效果並不明顯。

實驗療法

實驗療法通常不是由醫生進行的,其安全性及有效性還未得到證實。

穿顱磁刺激療法即TMS——由於大腦中的神經傳導是需要電流的改變,穿顱磁刺激就利用這個特性,以一種非侵入性、無痛且安全的方式,利用金屬線圈,直接對腦中特定區域發出強力但短暫的磁性脈沖,在人腦的神經線路上引發微量的電流。目前未發現對治療抑鬱症有副作用且前景廣闊。

女性荷爾蒙補充療法HRT

女性患抑鬱症的比例比男性高,女性經前、產後、絕經後體內激素會發生變化,導致心情變化,常會引起經前綜合征,經前不悅症,產後抑鬱症。這種方法可以緩解更年期症狀,如盜汗,熱潮紅。荷爾蒙補充療法本身也可能引起抑鬱症,如果你曾經患過抑鬱症,在考慮使用這種療法前應告訴你的醫生。

反射療法

反射療法是由其實施者對患者手腳固定部位施加壓力的一種技術,反射論者認為人體有自身修復功能,手腳中的神經和身體其他部位相聯系。通過刺激手腳一定部位,就可以通過反射原理治療疾病。

運動療法

不同的運動形式可以幫助人們減少壓力,放鬆心情,減輕抑鬱情緒,使你精力充沛,增加平衡性及柔韌性。從總體功能上來講,運動療法安全、有效而且簡單易行,但進行新的運動項目之前,一定要同你的醫生商議。

【抑鬱症復發的風險也很高】

首次抑鬱症發作後再次發作的風險差不多是50%;第三次發作的風險達到70%;若病情第三次復發,以後再發生的風險高達90%以上。

對策:足夠時間的維持治療可顯著降低復發的風險。定期門診加上持續的葯物治療,可使80%左右的患者保持穩定狀態

【如何正確認識抑鬱症】

一.抑鬱症是每個人都可能得的心理疾病。它不能說明你心胸狹窄,也不能說明你品質低劣或意志薄弱。總之,抑鬱症與感冒沒有任何區別,它只是一種普通的疾病。中國人心理健康的觀念比較淡薄,對健康的認識基本上還停留在生理健康的層次,這種狀況應該被逐漸打破。所以,如果你或你的親人得了抑鬱症,千萬不要感到見不得人或低人一等,彷彿做了什麼虧心事一般。其實,我們已經說過,神經衰弱基本上就是抑鬱症,既然我們能勇敢的說自己得了神經衰弱,為什麼就不能告訴別人,自己得了抑鬱症呢?這純粹是一個觀念問題。從某種意義上說,得抑鬱症可能說明你是優秀的。天才總是要抑鬱的。

二.抑鬱症是可以治好的。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抑鬱症患者由於帶上了有色眼鏡,常常悲觀絕望,甚至企圖殺死自己。其實,這是不理性狀態下的不理性想法,所有治好的人回頭想想自己原來的感覺,都會覺得好笑。所以,如果你抑鬱了,就告訴自己,我的情緒感冒了,我的情緒現在正在發燒,還會大噴嚏,現在很痛苦,但只要吃點葯就會好的。

三.抑鬱症與精神分裂是兩碼事。抑鬱症是可以治好的,而精神分裂基本上很難治癒,且會復發。抑鬱症也不會發展為精神分裂,你抑鬱了,說明不是精神分裂的素質,這其實是一個好的信號,這輩子你想精神分裂都分裂不了。

四.抑鬱症對你的發展很可能是件好事。它讓你陷入反思和內省,治癒後你可能會達到比以前更高的層次。所以,如果你抑鬱了,不要認為自己是不幸的。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③ 從20到70歲 不同年代的男人怎麼做才健康

男人20-30歲:健康的生活態度

這一年齡段,男人的身體新陳代謝開始放慢,甜食由於含熱量過高,容易轉化成脂肪堆積在腹部,最好是少吃或戒掉。由於這一年齡段的男人正是幹事業、交朋友的大好時機,平時娛樂、喝酒的機會較多,因此要注意少喝酒。酒能使人增加患肝癌、口腔癌和喉頭癌的可能性,酒還能使血壓升高,導致患心臟病或心肌梗死。過量地飲酒還會影響性生活的質量,而大量的酒精更會對人體精子造成損害。

不要抽煙,抽煙會使你平均減少10年壽命。由於吸煙會增加心血管病、肺癌和呼吸器官疾病的危險,因此,這一年齡段的男人最好戒煙,如一時戒不了,應多吃胡蘿卜、蔥蒜、菠菜和橙黃色的水果,多吃魚類,經常喝茶等以減輕煙害。要經常鍛煉身體,可以時常做做深呼吸,其好處會慢慢體現出來。為延緩肌肉衰老,只能多做運動。但運動項目的選擇頗有學問,只有那些更像娛樂的運動而不是高強度的訓練才對此有幫助,否則將會適得其反。這些運動既可促進體內多餘熱量的燃燒,又可維持正常的物質代謝。如果此時不加緊時間鍛煉身體,70歲時體能就會下降三分之二。

這一年齡段正是成家立業的最佳時機。據統計,結婚有偶者的早死率比獨身、喪偶和離異者低。要選擇好自己最適合的職業,合適的職業對壽命有著巨大影響。

第一要務:呵護生育機能

這個年齡段的男性正值人生金光燦爛的收獲季。如何使自己的理想經過奮斗、拼搏成為現實,除了事業上要格外努力外,均衡的營養也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富含維生素A的食品要適量:維生素A有助於提高免疫力,保護視力,預防癌症。一個成年男子每天需要攝入700微克維生素A,過量對身體也有害。含維生素A較多的食物有動物肝臟、乳製品、魚類、西紅柿、胡蘿卜、杏、香瓜等。

含維生素C的食物要充足:維生素C不但可以提高免疫力,還可預防心臟病、中風,保護牙齒,同時對男性不育的治療有輔助作用。堅持服用維生素C還可起到延緩衰老的作用。

維生素C含量最高的食物有花菜、青辣椒、橙子、葡萄汁、西紅柿。據研究,每人每天維生素C的最佳用量應為100―200毫克,最低不少於60微克。即半杯新鮮的橙汁便可以滿足每人每天維生素C的最低量,吸煙的人更應該多攝入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

含鋅食物不能缺:鋅是人體酶的活性成分,能促進性激素的生成,可以保持男人的性能力。如果鋅缺乏可以引起精子數量減少,精子畸形增加以及性功能減退。建議每天攝入鋅11毫克左右,過量會影響其他礦物質的吸收。100克瘦肉、鯉魚中含鋅分別為2。3毫克、2。1毫克。含鋅較多的食物還有牡蠣、粗糧、大豆、蛋、海產品等。

含鎂的食物不可少:鎂有助於調節人的心臟活動、降低血壓、提高男士的生育能力。建議男士早餐應吃牛奶、燕麥粥和一個香蕉。含鎂較多的食物有大豆、馬鈴薯、核桃仁、燕麥粥、通心粉、綠葉菜和海產品。

補充水分要足夠:人體任何一個細胞都不能缺乏水分,成年人身體60%―65%是水分,如果男士們想要保持健美的肌肉,就必須飲用足夠量的水,因為肌肉中的水要比脂肪中的水多3倍。中等身材的男士每人須飲用8杯水,運動量大的男士對水的需求量則更大。

戒煙限酒要自覺:眾所周知,吸煙有害健康,它是造成肺癌、慢性肺組織疾病、心血管病的危險因素。因此,為了健康,青年人最好不要吸煙。而酒是一把雙刃劍,常說「少量的酒是健康的朋友,過量的酒就是罪魁禍首。」

如果每天飲用紅葡萄酒20―30毫升或白酒25毫升、啤酒100毫升,對身體有好處,過量則影響健康,酗酒則後患。因此,在這個年齡段就控制飲酒對將來很有好處。

20多歲長肌肉

這個時段通過肌肉強化鍛煉取得的「常規體力」,在鍛煉終止後也不會消失。心臟通過耐力鍛煉可提高輸血量。總之,20歲的人能為今後的身體健康儲備「資源」。這個時段一定要注意堅持鍛煉,以保持體重,否則30歲以後再去減肥就很吃力了。

鍛煉可隔天進行一次,如星期一、三、五,每次大約30分鍾增強體力的鍛煉,方法是試舉重物,負荷量為極限肌力的60%,一直練到肌肉覺得疲勞為止(大約每次做10~12次)。如多次練習並不覺得累,可以加大器械重量10%,必須使主要肌群(胸肌、肩肌、背肌、二頭肌、三頭肌、腹肌、腿肌)都得到鍛煉。

20分鍾的心血管系統鍛煉,方法是慢跑、游泳、騎自行車等。

男人30-40歲:勞逸結合

進入而立之年,皮膚開始鬆弛,眼睛周圍開始出現皺紋。這時應該少曬太陽,經常塗抹潤膚霜,以防止皮膚乾燥。

這一年齡的男子所面臨的另一個問題是聽覺下降,這是工作和生活環境中的噪音造成的。如果你是音樂發燒友,就少聽一些重金屬音樂,在噪音比較大的崗位上工作一定要戴上耳塞。

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會隨年齡而升高,堵塞血管的低密度脂類物質也不斷增加,而有助廢物排泄的高密度脂蛋白卻在減少。因此,注意飲食便顯得尤為重要,切忌暴飲暴食。為增加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宜進食較為清淡的食物。要控制脂肪,構成每天能量的脂肪攝入量不得超過30%,但不得少於15%。

專家建議,這一年齡段的男性應該著手預防腎臟疾病,每天喝8到10杯清水。35歲後,男人的小腹很容易凸起,體育活動時千萬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成年男子諸事繁雜,情緒緊張已對進食量有所影響,如果不按時定量進餐而時常過飢過飽,可能使腸胃受損而影響情緒與睡眠,而情緒與睡眠較差又會影響進食,從而形成惡性循環。在此種情況下多感疲憊不堪,自然又會影響性生活的和諧。當勞累與緊張時,很可能出現頭暈氣短、精神渙散的現象,身體較弱者尤是如此。所以,在飲食中應有意識地多吃些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牛奶、雞蛋等,並注意均衡攝取多種營養素,才可使體內營養充足而精力充沛。

「男人三十而立」,需要強健的體魄

30歲是男人身體各方面發育的頂峰,30歲是男人建功立業的最佳時機。人們常說「男人三十而立」,為了「立」,30歲的男人在「拚命」,過勞死已不是什麼新鮮事。

沒有一個30歲的男士不希望自己有一個強健的體魄的,沒有一個女人希望自己家中的「頂樑柱」塌下來的,沒有一位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幸福一生的。因此,30歲的男士,你們在事業上摸爬滾打的同時也不要忘了悠著點兒,在生活中學會關愛自己,對自己的關愛就是對全家最大的好。一人健康,全家幸福!

從30歲開始,男性的肺功能也開始下降,如果能每天做幾次深呼吸,堅持下去,到了70歲,肺活量下降就不是通常的60%~70%,是僅僅20%左右,而如果到了70歲再做深呼吸,是怎麼也挽救不回已失去的肺功能的。

也許您不相信,從30歲開始,聽力也開始下降,因為現代人受噪音的損害太大了。平時要注意聽音樂、看電視時不要將音量開得太大,在噪音比較大的崗位上工作一定要戴上耳塞。有人以為聽力下降是正常的,其實不然,有的人90歲還聽力正常。

謹防脫發

如今,脫發正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一項對萬余名男性的調查顯示,有60%的男性脫發者早在25歲之前就出現脫發現象,而在30歲以前出現脫發的比例也很高。

30歲的男人如果不按時、定量進餐,可能使腸胃受損而影響情緒與睡眠。所以,在飲食中應有意識地多吃些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牛奶、雞蛋等,並注意均衡攝取多種營養素,這樣才可使精力充沛。疲勞身體需要恢復體力和精力的正常反應,同時,也是人們所具有的一種自動控制信號和警告。如果不按警告立即採取措施,那麼人體就會積勞成疾,百病纏身。

男性從30歲開始身體機能及健康狀況便開始滑坡,因此,建議每年至少做1次全身體檢,包括血壓、化驗膽固醇、甲狀腺激素、血糖、肝功能,每半年到1年做1次牙科檢查。這一年齡段的男性還應該著手預防腎臟疾病,每天喝8到10杯水。另外,要多補鈣,多吃乳製品、豆製品等。同時,30歲的已婚男性如果還沒有要孩子的話,最好趁早。

30歲男人健身策略

專家指出,健身是一輩子的工程,不能等以後年紀大了,身體出現了不良症狀後再想到「亡羊補牢」,到那時可能就來不及了。趁年輕早點積蓄健康的資本,會讓你事半功倍而且終生受益。應該說,30歲時人的身體功能已過了頂峰,這時如忽視身體鍛煉,對耐力非常重要的攝氧量會逐漸下降。這個年齡段的人,如果身體的關節時常發出一些響聲,這是關節病的先兆。為了使關節保持較高的柔韌性,應多做伸展運動。

對於30多歲的男性來說,鍛煉可安排星期一、三、五隔天1次,每次進行5~30分鍾的心血管系統鍛煉(慢跑或游泳),強度不要像20歲時那樣大。20分鍾增強體力的鍛煉,與20歲時相比,試舉的重量要輕一些,但做的次數可多一些。5~10分鍾的伸展運動,重點是鍛煉背部和腿部肌肉。久坐辦公室的人更要注意伸展運動。方法是,盡量將兩膝提拉到胸部,堅持30秒鍾;仰卧,兩腿分別上舉,盡量舉高,保持30秒鍾。30多歲仍可進行各種體育鍛煉,若間斷一段時間,重新進行鍛煉時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建議35歲以上的人鍛煉前應做心電圖檢查。

男人40-50歲:需要勤查身體

這一時期最令人頭疼的問題是視力下降。糖尿病是導致失明的最常見病因,它會逐步損傷人體血管,甚至眼部。所以,應定期去醫院眼科做檢查。同樣,有這種危險的還有各種心血管疾病患者。平時不妨多做一些眼部練習,可以上下左右慢慢轉動眼球或是伸出手臂,用大拇指在身體前畫8字,目光跟隨拇指移動。每天花15分鍾做這些練習,能夠有效預防老花眼和白內障。

許多男性會感到自己的性需求減退,其實這很正常,將目光轉到提高性生活質量上去。

繁忙的工作令人神經緊綳,利用簡單肌肉鬆弛法,以達到全身鬆弛狀態。方法如下:找個地方坐下,快速地拉緊身體某一塊肌肉持續5秒鍾,然後再慢慢放鬆。反復進行肌肉收緊、放鬆動作,從頭、眼睛到腳趾,全身肌肉都可以進行。

改變幾年都不去醫院的壞習慣。許多男人不愛去看醫生,據統計,有80%的重病患者承認,自己是長期不去醫院,小病誤成大病,等到心臟病、腦溢血等病發作時才不得不去醫院,貽誤了最佳治療時機。故每年例行體檢是保持健康的最好方法。

運動習慣+保證營養+性生活有度=健康

養成運動的習慣:生命在於運動。我們常說40不惑,40多歲的男人無論在事業上還是生活上都逐漸進入一個穩定狀態,但是生理上會產生很強烈的惰性。鍛煉可以使機體貯備的機能得以充分發揮,增強機體的活力。許多人年輕時都有喜歡的運動,但是工作一忙,年紀一大,就鮮有長期堅持下去的。鍛煉是一種健康的習慣,不但可以減慢衰老過程,還能使肌肉變得強壯,身體代謝率升高,保持身體的健康和年輕態。

保證營養:養生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營養均衡合理。現在市場上美味數不勝數,雖可飽口福,卻容易導致營養不均衡。太多的山珍海味導致體內毒素攀升,水果蔬菜攝入量少導致體內抗氧化物質缺乏,飲水過少使體內氧自由基排泄不暢,長期嗜酒引起肝臟損害。所以,在享受美味的同時也要顧及營養,還要做到規律飲食,養護好腸胃。

性生活有度:年輕人雖然精力旺盛,但對待性生活還是要做到適度而不縱欲,以免機體免疫系統的調節功能減退,上了年紀後容易出現思維遲鈍、兩目無光、頭暈耳鳴、健忘乏力的症狀。

年過40的男人,就像一台運轉日久的機器,需要一次大修。人到中年,生理上已處於完全成熟階段,是人生的鼎盛時期,但是,物極必反的規律又決定這是由盛走向衰的轉折。如果這個轉折轉不好,就會留下無可彌補的遺憾。

人們常說,健康是「1」,財富、金錢、地位、事業……一切的一切都是「1」後面的「0」,如果健康沒有了,再多的零都無意義了。這個道理人人都懂,但未必所有人都能做到。所以,在此歸納出40歲男人保健五大「要訣」,與天下男人共勉並希望能身體力行。

1、謹防疾病侵襲

40歲人生才開始,是時下一種很流行的說法。但是,我們應該明白,各種疾病,尤其是慢性疾病又特「青睞」這個年齡段的男人,如心血管疾病、腎臟疾病、糖尿病、高血壓、前列腺等疾病是40歲之後男人健康的大敵。

當然,40歲男人的體能尚在最佳狀態,本身的免疫力抗擊著疾病,病魔不可能立竿見影地把人擊垮。但是,疾病也是極有耐性的,在暫時斗不過你的時候,它們通常會潛伏起來等待時機,一旦你的體能下降,而養精蓄銳時日已久的病魔就會群起而攻之,把強壯者攻弱,把孱弱者擊垮,如果到了那種地步,後悔就來不及了。

所以,40歲的男人切記:千萬不可大意,時刻要注意自己身體的變化,哪怕是細小的不適和反常都要引起警惕,小洞不補,大了受苦。大病往往是從小病開始的,任何一種小疾都有可能日積月累為大病。經常檢查身體,一有小疾就要求醫治療,不可漫不經心,只有這樣,才能保住一生擁有健康和快樂。

2、注意飲食調理

40歲的男人一般在事業上都達到了一定程度,所以顯得衣食有餘,各種交際應酬也會成為生活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大吃大喝的機會也會多起來。科學已經做出鐵證,人的健康是吃出來的,但是人的大部分疾病也是吃出來的。飲食是否科學,營養是否協調,已成為健康的保障。比如說,攝取油脂過多易誘發心血管疾病,飲酒過度傷胃傷肝且易患高血壓,蛋白質不足會加速衰老,維生素不足會減弱人的免疫力等等。

在飲食上,有些人易陷入一個誤區,以為食物越精越好,一日三餐越豐盛越有營養。事實恰恰相反,五穀雜糧防百病,家常便飯最養人。飲食要達到保健目的,必須符合天人合一的原則,也就是說要科學合理,營養得當。步入中年的男人切忌暴食暴飲或追求美味,頓頓珍饈異味,這對身體健康來說,就未必是福了。據醫學界的權威統計,而今中年男人易患慢性病,80%以上都是由於飲食不合理,營養失調所引起的。看看,要健康,還是要美味,要排場?孰重孰輕,不言自明吧?

3、勞逸結合最要緊

人過40歲,事業有了基礎,地位也達到了一定高度,可是,身上的擔子也加重了。因為成了社會的中堅力量,你不多干誰多干?那麼,勞逸結合,調養生息就理應擺到生活的議事日程上加以考慮了。人的身體是血肉之軀,不是機器,即使是機器,也得加油,停機冷卻吧。而40歲以後的男人通常易犯一個毛病,就是守著成功,又渴望更大的發展,背著成就前行,必須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行。於是,他們就更拚命,以透支健康來向新的領域沖刺。所以,時下,40歲以上的男人都感慨活得太累。提高工作效率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勞逸結合,這樣,我們的壓力就小了,也能抽出身來保證足夠的放鬆和休息了。

4、堅持體育鍛煉

體育鍛煉,尤其是對長期不從事體力勞動的群體來說,是保健防病的重要法寶,對於40歲以上的人更顯得重要。機器不轉要生銹,人不運動體能下降要生病,「生命在於運動」這句話是對健康的最好詮釋。如果上了40歲的人懶於運動的話,那麼,他離疾病的距離已經不遠了。

我們常聽到這樣的感嘆:哪來的時間去鍛煉?其實,這只是一種懶人的托詞,也是一種認識謬誤。體育鍛煉並非非得進健身房,進體育館、進高爾夫球場、網球場正兒八經鍛煉不可。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都存在著體育鍛煉的機會。比如,我們為什麼非得擠公共汽車、打的或坐小車上下班,為什麼不騎自行車自得其樂呢?我們為什麼不爬樓梯進辦公室,而非坐電梯不可呢?我們為什麼不自己扛米買菜回家下廚房煮飯燒菜,而要進飯館坐享美食呢?我們為什麼不在庭院種花養草求得樂趣,而偏偏坐在電視機前不肯挪步呢?上面所說,幾乎每項是人人皆可為之的絕佳的體育鍛煉機會,我們為什麼要自願放棄而又感嘆沒時間鍛煉呢?

男人50-60歲:注意牙齒,鍛煉肌肉,多用大腦

醫學研究表明,人體內的膽固醇含量在50歲以後就會停滯,盡量少吃奶油麵包等高熱量食品,因為這一年齡段常容易長肉。人體免疫系統的機能會有很大退步,較以往更容易感染各種疾病,身體恢復同樣需要更多的時間。這就要求人們在選擇食物時宜以富含維生素C、E和胡蘿卜食物為主,因為它們有利於調節體內化學反應的平衡。

口腔保健也很重要,此時常會發生牙齦萎縮。臉部也容易發福,出現雙下巴,不妨做一些面部按摩。當然,這個年齡的男性最易患的毛病在於人體肌肉的減少,易引起排尿困難。同時,這一時期面臨的主要問題是身體消瘦,也許這正是胖人們求之不得的,但這並不是個好兆頭。體重的下降來自於人體肌肉的減少,肌肉在人體內所佔的比重大於脂肪。在這一年齡,體重減輕是人體衰老的危險信號。肩部和手臂處的皮膚鬆弛得最厲害,需要定期鍛煉肌肉。

男性的身高也會有所下降,大約是每20年縮1。5厘米左右。同時,頭發的光澤也會逐漸黯淡,可以採用一些富含營養物質的護發素。不過,千萬別忘記鍛煉大腦,平時多看書報雜志,做做智力題即可。

補充礦物質+充足睡眠+規律性生活=健康

補充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維生素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必不可少的有機物質,而礦物質是構成機體組織和維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無機物質。自由基是引發衰老的主要誘因之一,抗氧化的維生素A、C、E及β-胡蘿卜素和礦物質硒能幫助人們清除體內自由基,使體力和腦力隨時保持最佳狀態。對於50多歲的男人來講,要有這樣的保健意識:開始有規律地補充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為自己的身體奠定一個好的基礎。每天補充多種維生素這個小小的動作會在身體養護方面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充足睡眠:50歲的男性由於長期操勞事業和家庭,體力和精力的消耗超負荷,往往缺乏睡眠,生活不規律,生物鍾紊亂,也因此精神萎靡,面色灰暗,眼袋、眼皺加重。所以,睡好覺是保證身體健康乃至延緩衰老的前提條件,特別是夜間12點到翌日凌晨3點這段時間,皮膚細胞代謝快,其新陳代謝的速度是清醒狀態下的8倍多,因此切不可熬夜,以免錯過這段最佳的睡眠時間。

規律性生活:規律而適度的性生活可提高人體免疫力,使身心和諧健康。研究表明:45-65歲的男性每月有4-10次的性生活較為合適,同時也可延緩衰老。

腌制食品和陳舊花生均能致癌

清茶淡飯最養胃

60歲左右的人群胃病發病率比較高,且男性是女性的3倍左右。胃病可以發展為胃潰瘍、胃穿孔、胃出血甚至胃癌。在我國,胃癌的發病率居各器官惡性腫瘤的首位,約佔1/4左右。在致胃癌的諸多飲食因素中,高鹽飲食為首要因素。因此,在平時飲食中,應控制鈉鹽的攝取量,尤其要少吃腌制食物。人們在腌制食物時,之所以要加入大量的食鹽,是因為高濃度的鹽能使細菌脫水死亡,從而達到較長時間不腐爛的目的。同樣,食入過量的高鹽食物以後,因食鹽的滲透壓高,對胃粘膜會造成直接損害。高鹽食物不僅能影響胃酸分泌,還能在胃裡轉變為亞硝酸鹽,具有極強的致癌性。為此,欲防止胃炎及胃癌的發生,必須盡量避免食用高鹽食物。即使是從保護胃粘膜的角度來看,食物也是宜淡不宜鹹的。

另外,我們都知道花生是一種很有營養的食物,但需要提醒的是,花生不能放置時間過久,因為陳舊的花生裡面含有一種黃曲酶的物質,它有很強的致癌性,臨床發現,很多胃病發作是因吃了陳舊花生引起的。要防止胃病除了以上所述外,還要控制煙酒,注意不要暴飲暴食。最後還要注意勞逸結合,因為胃功能是受神經系統支配的,精神過度緊張或過於疲勞都會導致潰瘍等胃腸疾病的發生。

吃葯不能濫毒性攻心肝

「老病號」可別吃錯了葯

60歲人群中不乏「老病號」,選葯或用葯不當,葯物濫用或誤用均可引起葯源性疾病。

據統計,我國每年因葯物不良反應住院的病人達250萬,在住院病人中,每年約有19。2萬人死於葯物不良反應。引發葯源性疾病的原因很多,但從許多統計資料看,主要原因還是不合理用葯。濫用、錯用葯物或不按醫囑服葯都易引起葯源性疾病。60歲左右的患者,由於生理機能的改變,葯物代謝和排泄能力下降,如果仍按照正常劑量,極有可能由於葯物蓄積引發葯源性疾病。

許多患者在疾病緩解後就停葯,這種做法是錯誤的。任何疾病的病程都遵循一定的規律,疾病從緩解到痊癒也要經歷一個過程。到底什麼時候停葯,還需要區別對待。有一些疾病無法根治,用葯治療只能減輕症狀,一旦停葯症狀又會復發,需要不斷維持給葯。有些葯物長期服用,驟然停葯後可發生停葯反應,這時應逐步遞減葯量,直至停葯或定期間斷停葯,切忌突然停葯。對於那些無特效葯物的疾病,例如感冒,葯物一般僅能治標(消除或減輕症狀)不能治本(消除病因),最終要靠自身抵抗力才能消滅病毒,這一類葯物在症狀減輕後,可以停止使用。

如果僅僅在疾病緩解階段就停葯,勢必前功盡棄,從而會引起病情的反復,增加疾病治療的難度,延誤治療時機,導致病程延長,增加耐葯性,導致疾病向慢性化發展,甚至引起嚴重並發症。

當然,及早排除一些危險因素完全可以預防和推遲老年痴呆的發生。情緒抑鬱是患痴呆的一個先兆。應該盡量避免高強度輻射以及大量吸煙、飲酒。還有非常關鍵的一點,那就是55歲以後應該把記憶力測試,作為常規檢查的一部分。老年性痴呆的先兆臨床見到最多的是在記憶力方面的下降。一般認為隨著年齡增大,記憶力下降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突然記憶力快速下降,而且還伴有大小便失禁以及精神行為方面的改變,就應該引起高度警惕了。預防老年痴呆在飲食上應該注意多吃一些補充大腦營養的食物,比如深海魚類,少吃高膽固醇和高脂肪的食物,多一些清淡飲食。於欣擅長:精神病診治,特別在老年期精神障礙、酒葯依賴診治方面有豐富臨床經驗。

飲食習慣合理生活起居規律

骨質疏鬆可以「遲到」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全身性疾病,中老年高發,其特點是骨量減少,骨微結構退化,進而導致骨脆性增加,強度減低。主要危險性在於可使發生骨折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良好的營養狀況和個人生活習慣等干預作用可以延緩骨質疏鬆的進程,並可降低和減輕其並發症。概括來說,防治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良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適量的蛋白質和熱量為骨骼生長所必需,但過量蛋白可引起尿鈣排出量增加。平時應注意選擇含鈣高的食品,如奶製品、豆製品、芝麻醬、海米等。要注意富含維生素D、K、C、A及微量元素的食物補充,包括魚肝油、沙丁魚、蛋黃、動物肝臟、紅、黃、綠葉蔬菜等。規律的體育運動以及保持體重也不容忽視。要多曬太陽,避免大量吸煙、飲酒、喝咖啡、可樂等。除此以外,還要積極治療一些相關疾病,如內分泌代謝性疾病等。

男人60-70歲,需要好好善待自己

這一年齡段的男性,其外表特徵將會發生明顯的改變:皮膚更為粗糙,開始出現大小不等的老年斑;鼻子顯得更長更寬,耳垂多肉。睡眠的減少可能無助於體能的恢復,人的記憶力也會變得越發糟糕。腿和腰自然會衰老,腿的力量一旦減弱,人就容易跌倒,甚至導致一輩子卧床不起。

在進行體育鍛煉時,每天堅持一刻鍾,主要進行屈膝、伸直的動作,並且堅持每天到戶外散步、做做廣播體操等。此時最重要的是保持樂觀的心境和健康的體魄,不讓外表的變化影響情緒,要保持平靜心態,情緒樂觀。

同時,為防止各種癌症的發生,應多食用具有防癌作用的食物,例如:新鮮蔬果,尤其是菠菜、番茄、芹菜、蘋果、棗子、柑橘、菠蘿、豌豆、豆芽菜、瓜、胡蘿卜等;含有多糖體之植物,香菇、草菇、木耳、銀耳、猴頭菇、洋菇等;海產品為最好的防癌食物,宜多吃海參、海帶、紫菜、蛤蚌、烏賊、魷魚、淡菜、蝦、海蜇皮、鮑魚等,這些均有抗癌、防癌效果;含有微量金屬元素之食品有:蛋、芝麻、肝、腎、啤酒酵母、麥芽、荸薺、薏仁、菱角、百合、山葯、茶葉等。

④ 於欣的學術工作

目前擔任中國老年痴呆及相關障礙協會副主席;現任北京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所長;中國醫師協會精神科醫師分會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委員;中華醫院管理學會精神病院管理分會副主任委員;中華精神科雜志常委編委;中國老年痴呆及相關障礙協會副主席;國際老年精神病學會理事;衛生部精神科主治醫師考試委員會副主任委員;WHO/北京精神衛生研究和培訓協作中心主任。《中國心理衛生雜志》主主編;《中華精神科雜志》常務編委;「International Psychogeriatrics」雜志編委。

⑤ 我抑鬱了嗎

【什麼是抑鬱症】
抑鬱症(depression)是由各種原因引起的以抑鬱為主要症狀的一組心境障礙(mood disorders)或情感性障礙(affective disorders),是一組以抑鬱心境自我體驗為中心的臨床症狀群或狀態。

【CCMD-3對抑鬱的定義】

以心境低落為主,與處境不相稱,可以從悶悶不樂到悲痛欲絕,甚至發生木僵。嚴重者可出現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狀。某些病例的焦慮與運動性激越很顯著。

【抑鬱症的種類】

一、內源性抑鬱症 即有懶、呆、變、憂、慮「五征」(大腦生物胺引對或絕對不足)。

二、反應性抑鬱症 即由各種精神刺激,挫折打擊所導致的抑鬱症。在生活中,突遇天災人禍、失戀婚變、重病、事業挫折等,心理承受力差的人,容易患反應性抑鬱症。

三、隱匿性抑鬱症 情緒低下和憂鬱症狀並不明顯,常常表現為各種軀體不適症狀,如心悸、胸悶、中上腹不適、氣短、出汗、消瘦、失眠等。

四、以學習困難為特徵的抑鬱症 這類抑鬱症,可導致學生產生學習困難,注意力渙散,記憶力下降,成績全面下降或突然下降,厭學、恐學、逃學或拒學。

五、葯物引起的繼發性抑鬱症 如有的高血壓患者,服用降壓葯後,導致情緒持續憂郁、消沉。

六、軀體疾病引起的繼發性抑鬱症 如心臟病、肺部疾病、內分泌代謝疾病甚至重感冒、高熱等,都可引發這類抑鬱症。

七、產後抑鬱症 其特別是對自己的嬰兒產生強烈內疚、自卑(尤其是農村婦女生女嬰後,受到婆母或丈夫的歧視時)、痛恨、不愛或厭惡孩子的反常心理。哭泣、失眠、吃不下東西,憂郁,是這類抑鬱症患者的常見症狀。

【抑鬱症的三大主要症狀】
很多人對抑鬱症不陌生,但抑鬱症與一般的「不高興」有著本質區別,它有明顯的特徵,綜合起來有三大主要症狀,就是情緒低落、思維遲緩和運動抑制。

情緒低落就是高興不起來、總是憂愁傷感、甚至悲觀絕望。《紅樓夢》中整天皺眉嘆氣、動不動就流眼淚的林黛玉就是典型的例子。

思維遲緩就是自覺腦子不好使,記不住事,思考問題困難。患者覺得腦子空空的、變笨了。

運動抑制就是不愛活動,渾身發懶。走路緩慢,言語少等。嚴重的可能不吃不動,生活不能自理。

【抑鬱症的其他症狀】

具備以上典型症狀的患者並不多見。很多患者只具備其中的一點或兩點,嚴重程度也因人而異。心情壓抑、焦慮、興趣喪失、精力不足、悲觀失望、自我評價過低等,都是抑鬱症的常見症狀,有時很難與一般的短時間的心情不好區分開來。這里向大家介紹一個簡便的方法:如果上述的不適早晨起來嚴重,下午或晚上有部分緩解,那麼,你患抑鬱症的可能性就比較大了。這就是抑鬱症所謂晝重夜輕的節律變化。

【抑鬱症最危險的症狀】

抑鬱症患者由於情緒低落、悲觀厭世。嚴重時很容易產生自殺念頭。並且,由於患者思維邏輯基本正常,實施自殺的成功率也較高。自殺是抑鬱症最危險的症狀之一。據研究,抑鬱症患者的自殺率比一般人群高20倍。社會自殺人群中可能有一半以上是抑鬱症患者。有些不明原因的自殺者可能生前已患有嚴重的抑鬱症,只不過沒被及時發現罷了。由於自殺是在疾病發展到一定的嚴重程度時才發生的。所以及早發現疾病,及早治療,對抑鬱症的患者非常重要。不要等患者已經自殺了,才想到他可能患了抑鬱症。

很多抑鬱症患者想到以死來解脫痛苦。患者經常為了結束痛苦,受罪和困惑而產生死亡的念頭和行為。

【抑鬱症的軀體症狀】

抑鬱症主要以抑鬱心境、思維遲緩和意志活動減退為主,多數病例還存在各種軀體症狀。

(1)抑鬱心境:基本特點是情緒低落,苦惱憂傷,興趣索然。感到悲觀絕望,痛苦難熬,有度日如年、生不如死的感覺。常用活著無意思、高興不起來等描述其內心體驗。典型者有抑鬱情緒,晝重夜輕的特點。常與焦慮共存。(2)思維遲緩:思維聯想過程受抑制,反應遲鈍,自覺腦子不轉了,表現為主動性言語減少,語速明顯減慢,思維問題費力。反應慢,需等待很久,在情緒低落影響下,自我評價低,自卑,有無用感和無價值感,覺得活著無意義,有悲觀厭世和自殺打算,有自責自罪,認為活著成為累贅,犯了大罪,在軀體不適基礎上出現疑病觀念,認為自己患了不治之症。

(3)意志活動減退:主動性活動明顯減少,生活被動,不願參加外界和平素感興趣的活動,常獨處。生活懶散,發展為不語不動,可達木僵程度。最危險的是反復出現自殺企圖和行為。

(4)軀體症狀:大部分抑鬱病人都有軀體及其他生物症狀,例如心悸、胸悶、胃腸不適、便秘、食慾下降和體重減輕。睡眠障礙突出,多為入睡困難。

(5)其他:抑鬱發作時也能出現幻覺,人格解體,現實解體,強迫和恐怖症狀。因思維聯想顯著遲緩及記憶力下降,易影響老年患者的認知功能,出現抑鬱性假性老年痴呆症。

輕性抑鬱常有頭暈、頭痛、無力和失眠等主訴,易誤診為神經衰弱,後者起病前有一定的心理社會因素,如長期緊張、用腦過度等,情感以焦慮、脆弱為主,主要臨床相是與精神易興奮相聯系的精神易疲勞、心情緊張、煩惱和易激惹等情緒症狀,及肌肉緊張性痛和睡眠障礙等生理功能紊亂症狀。自知力良好,症狀被動性大,求治心切。而抑鬱障礙以情緒低落為主,伴思維遲緩,自卑、自罪、想死,及生物學症狀(如情緒晝夜輕重,食慾、性慾下降等),自知力常喪失,不主動求治,可資鑒別。

隱匿性抑鬱症是一種不典型的抑鬱症,主要表現為反復或持續出現各種軀體不適和植物神經症狀,如頭疼、頭暈、心悸、胸悶、氣短、四肢麻木和惡心、嘔吐等症狀,抑鬱情緒往往被軀體症狀所掩蓋,故又稱為抑鬱等位症。病人多不找精神科醫生,而去其他科就診。軀體檢查及輔助檢查往往無陽性表現,易誤診為神經症或其他軀體疾病。對症治療一般無效,抗抑鬱治療效果顯著。

【抑鬱症早期症狀】

1.抑鬱心境程度不同,可從輕度心境不佳到憂傷、悲觀、絕望。病人感到心情沉重,生活沒意思,高興不起來,鬱郁寡歡,度日如年,痛苦難熬,不能自拔。有些病人也可出現焦慮、易激動、緊張不安。

2.喪失興趣是抑鬱病人常見症狀之一。喪失既往生活、工作的熱忱和樂趣,對任何事都興趣索然。體驗不出天倫之樂,對既往愛好不屑一顧,常閉門獨居,疏遠親友,迴避社交。病人常主訴「沒有感情了」、「情感麻木了」、「高興不起來了」。

3.精力喪失,疲乏無力,洗漱、著衣等生活小事困難費勁,力不從心。病人常用「精神崩潰」、「泄氣的皮球」來描述自己的狀況。

4.自我評價過低:病人往往過分貶低自己的能力,以批判、消極和否定的態度看待自己的現在、過去和將來,這也不行,那也不對,把自己說得一無是處,前途一片黑暗。強烈的自責、內疚、無用感、無價值感、無助感,嚴重時可出現自罪、疑病觀念。

5.病人呈顯著、持續、普遍抑鬱狀態,注意力困難、記憶力減退、腦子遲鈍、思路閉塞、行動遲緩,但有些病人則表現為不安、焦慮、緊張和激越。

6.消極悲觀:內心十分痛苦、悲觀、絕望,感到生活是負擔,不值得留戀,以死求解脫,可產生強烈的自殺念頭和行為。

7.軀體或生物學症狀:抑鬱病人常有食慾減退、體重減輕、睡眠障礙、性功能低下和心境晝夜波動等生物學症狀,很常見,但並非每例都出現。�

8.食慾減退、體重減輕:多數病人都有食慾不振,胃納差症狀,美味佳餚不再具有誘惑力,病人不思茶飯或食之無味,常伴有體重減輕。

9.性功能減退:疾病早期即可出現性慾減低,男性可能出現陽痿,女病人有性感缺失。

10.睡眠障礙:典型的睡眠障礙是早醒,比平時早2~3小時,醒後不復入睡,陷入悲哀氣氛中。

11.晝夜變化:病人心境有晝重夜輕的變化。清晨或上午陷入心境低潮,下午或傍晚漸見好轉,能進行簡短交談和進餐。晝夜變化發生率約50%。

【抑鬱症的自我測試和斷定方法】

抑鬱症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現為情緒低落,興趣減低,悲觀,思維遲緩,缺乏主動性,自責自罪,飲食、睡眠差,擔心自己患有各種疾病,感到全身多處不適,嚴重者可出現自殺念頭和行為。

抑鬱症是精神科自殺率最高的疾病。抑鬱症目前已成為全球疾病中給人類造成嚴重負擔的第二位重要疾病,對患者及其家屬造成的痛苦,對社會造成的損失是其他疾病所無法比擬的。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是社會對抑鬱症缺乏正確的認識,偏見使患者不願到精神科就診。在中國,僅有5%的抑鬱症患者接受過治療,大量的病人得不到及時的診治,病情惡化,甚至出現自殺的嚴重後果。另一方面,由於民眾缺乏有關抑鬱症的知識,對出現抑鬱症狀者誤認為是鬧情緒,不能給予應有的理解和情感支持,對患者造成更大的心理壓力,使病情進一步惡化。下面介紹一種判斷自己是否患有抑鬱症的簡便方法。

請仔細閱讀以下問題,圈出最適合自己情況的分數,然後將分數累加,得分在15分以上,說明你應到醫院就診。得分在5~15分之間,說明你有一定的抑鬱情緒,也應尋求醫學幫助。如果你有自殺或傷害他人的念頭,請立即告訴醫生。每一項的得分為:「不是」為0分,「偶爾是」為1分,「有時是」為2分,「經常是」為3分。

1.你是否感覺沮喪和憂郁?

2.過去常做的事,現在做起來是否感到吃力?

3.你是否無緣無故地感到驚慌和恐懼?

4.你是否容易哭泣或感覺很想哭?

5.過去常做的事,你現在是否興趣減低?

6.你是否感到坐立不安或心神不定?

7.你是否晚上不服葯就很難輕松入睡?

8.你是否一走出自己的房間就感到焦慮?

9.你是否對周圍的事物失去興趣?

10.你是否毫無原因地感到疲倦?

11.你是否比平時更愛發脾氣?

12.你是否比平時早醒,醒後就再也睡不好了?

【抑鬱性神經症的診斷 】

有一定的心理社會因素作誘因,慢性起病,肯定而不太嚴重的抑鬱伴有神經症症狀,工作、交際、生活能力受影響較輕,有求治慾望,人格完整,病程持續2年以上是診斷抑鬱性神經症的主要依據。以下10項內容可作為診斷抑鬱性神經症的參考:

(1)病前有抑鬱性格;
(2)有精神因素誘發;
(3)精神運動性抑制不明顯;
(4) 無體重減輕、厭食等生物學症狀;
(5)心境抑鬱為主要症狀;
(6)伴有焦慮症狀;
(7)無嚴重的自責;
(8)無妄想、幻覺等精神病性症狀;
(9)有主動治療要求;
(10)以往沒有發作間歇。

【抑鬱症的發病率】

據有關調查顯示,在我國抑鬱症發病率約為3%-5%,目前已經有超過2600萬人患有抑鬱症。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在北京、上海及廣州等大城市的白領們在高壓力高競爭的環境下迅速成為此病的高發人群。令人遺憾的是與高發病率形成鮮明反差的是,目前全國地市級以上醫院對抑鬱症的識別率不到20%。在現有的抑鬱症患者中,只有不到10%的人接受了相關的葯物治療。

【抑鬱症的治療方法】

抑鬱症是一種大腦疾患,有其自身發生和發展規律。多年來抑鬱症和抗抑鬱葯的研究,一直是當代精神病學一個重要的研究領域。雖然有關抑鬱症的病因和病理生理還不十分清楚,但並不妨礙對此病進行有效治療。

抑鬱症的治療方法很多,如心理治療、睡眠剝奪治療、光療和電痙攣治療等,但當代仍以葯物治療為主,心理治療為輔。需要指出的是抑鬱病人常有消極悲觀念頭,重者輕生厭世,醫師應高度警惕並告誡家人嚴加防範。條件允許最好住院,電痙攣治療有立竿見影、起死回生的效果,應果斷及時採用。

【抑鬱症的治療葯物】

抗抑鬱葯是眾多精神葯物的一個大類,主要用於治療抑鬱症和各種抑鬱狀態。這里僅介紹療效確切,普遍公認的兩類葯物:

1.第一代經典抗抑鬱葯:包括單胺氧化酶抑制劑(maoi)和三環類抗抑鬱葯(tca)。

2.第二代新型抗抑鬱葯:由於新葯發展很快,新葯層出不窮,如萬拉法星、萘法唑酮等,但目前仍以選擇性五羥色胺(5-ht)再攝取抑劑為主,臨床應用這類葯物也最多最廣。

第一代經典抗抑鬱葯,主要有兩種,即單胺氧化酶抑制劑和三環類抗抑鬱葯。

1.單受氧化酶抑制劑

異丙肼是本世紀50年代問世的第一個抗抑鬱葯物。異丙肼原是一種抗結核葯,因有多說、多動、失眠和欣快感等中樞興奮作用,1957年試用於抑鬱病人並獲得成功。動物實驗證實其可逆轉利血平引起的淡漠、少動,同時,腦單胺含量升高。推測其中樞興奮和抗抑鬱作用是因為大腦單受氧化酶受抑制單胺降解減少,使突解間隙單受含量升高的緣故。從而提示了動物行為和大腦單受類遞質之間的相互關系,有著重要理論和實踐意義,為精神葯理和精神疾病病因學研究奠定的基礎。

屬於這一類的還有異卡波肼、苯乙肼、反苯環丙胺等。這些葯物曾一度廣為應用,不久因陸續出現與某些食物和經物相互作用,引起高血壓危象、急性黃色肝萎縮等嚴懲不良反應而被淘汰。

80年代後期出現了新一代半日受氧化酶抑制劑,即可逆性單胺氧化酶一個亞型(mao-a)抑鬱劑,它的特點是:1對mao-a選擇性高,對另一種同功酶mao-b選擇性小,故仍可降解食物中的酷胺,從而減少高血壓危象風險。2對mao-a抑製作用具有可逆性,僅8-10小時即可恢復酶的活性,而老的半日胺氧化酶抑制劑抑制時間長達2周之久,因而也降低了與食物相互作用的危險。主要產品有嗎氯貝胺,劑量150-450mg/d,分次服。據稱療效與三環類抗抑鬱葯相當。 雖比老的半日胺氧化酶抑制劑安全,但仍應注意體位性低血壓及潛在的食物、葯物間相互作用,一般也不作為首選葯。

2.三環類抗抑鬱葯

緊接單胺氧化酶抑制劑之後的另一類抗抑鬱葯,以丙咪嗪為代表。

它的化學結構與氯丙嗪相似,原以為可能是一種新的抗精神病葯,但臨床試驗結果大出所料,該葯對精神分裂症無效,卻能改善抑鬱心境。以後又經大量,雙盲安慰劑對照研究證實,從而取代單胺氧化酶抑制劑,一躍成為抑鬱症治療的首選葯,壟斷抗抑鬱葯市場長達30年之久。

三環類抗抑鬱葯共有產品10餘種,我國除丙咪嗪外還有阿米替林、多慮平和氯丙咪嗪。馬普替林雖為四環結構,但葯理作用與三環類抗抑鬱葯一致。三環類抗抑鬱葯的適應證為各種類型抑鬱症,有效率約70%-80%,起效時間1-2周,劑量范圍50-250mg/d,緩慢加量,分次服。因鎮靜作用較強,晚間劑量宜大些。治療范圍血葯濃度丙咪嗪和阿米替林為50-250ng/ml。

三環類抗抑鬱葯臨床應用時間最長,葯理作用研究得也最多最充分,簡言之,其主要葯理作用為:1阻滯單胺遞質(主要為腎上腺素和5-ht)再攝取,使突觸間隙單受含量升高而產生抗抑鬱作用。2阻斷多種遞質受體,它與治療作用無關,卻是諸多不良反應的主要原因,如陰滯乙醯膽大鹼m受體,可能出現口乾、視力模糊、竇性心動過速、便秘、尿瀦留、青光眼加劇、記憶功能障礙;阻滯腎上腺素a1受體,可能出現加強哌唑嗪的降壓作用、體位性低血壓、頭昏、反射性心動過速;陰滯組胺h1受體,可出現加強中樞抑制劑作用、鎮靜、嗜睡、增加體重、降低血壓;陰滯多巴胺d2受體,可出現錐體外系症狀、內分泌改變。

抗抑鬱葯物副作用較重者,宜減量、停葯或換用其他葯。一般不主張兩種以上抗抑鬱葯聯用,由於本病有較高復發率,症狀緩解後尚應維持治療4-6個月,以利鞏固療效,防止復發。

【抑鬱症的自我治療方法】

1、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目標。

這個目標要可行,也就是說,外在條件和自身條件都要具備。最初的計劃要比較易於實現,需要的時間、精力比較少。如果這個過程所需要的時間和精力太多,在你對什麼都不感興趣的情況下,你半途而廢的可能性比較大。(如果你一想到某個目標就興致勃勃地准備採取行動的話,你就不必往下看了,你不是這篇文章希望幫助的對象。)如果你住在內陸省份,就先別計劃進游大海:如果你只在游泳池裡游過泳,就不要計劃橫渡瓊州海峽。這些目標對目前的你而言太遠大了些。

現在,我們假定你的目標是「今年夏天學會游泳」。這個目標可行嗎?可行的,因為我有好幾個朋友都是一個夏天就學會了游泳,他們並不是運動天才;我知道離家不遠有個游泳場,開設有游泳課程;我有參加游泳課程所需的這筆錢;這個夏天我有時間。

2、對你的目標精確定義。

只有目標明確,你才能判斷是否達到了目標。否則,你總有辦法對自己說:「我失敗了。」為了重新對生活充滿信心,你需要成功的體驗。因此,在實施這項行為治療的過程中,你要確保你會有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使你相信你才能力做到你想做到的事情。所以,請你精確定義你成功的標准。

「今年夏天學會游泳」,「今年夏天」是指什麼時候?2004年6月一9月。哪種游泳方式?蛙泳。怎樣才算是學會?能不藉助於任何輔助工具游100米。好了,9月30日,你可以依據這些標准檢驗你的目標是否達到了。

3、將你的行動計劃劃分成足夠小的步驟,確保你的計劃一定可以完成。

為你的目標制定一個詳細計劃,計劃的每一步要達到的目標都足夠小,以確定你一定可以做到。比如,你第一步的目標可能是:確定游泳課的上課時間。你可能對這個目標嗤之以鼻,覺得太輕而易舉了。但對於某些抑鬱很重的人而言,能打起精神做這件事也很不容易了。記住,在確定每一個分目標時,要確保你一定可以完成。每完成一個目標,你就勝利了一次,每一次成功會令你的自信逐漸增長。如果你定的分目標太大,就難免失敗,一次又一次的失敗會打擊你的信心,也許,幾次失敗之後,你就會對這個計劃完全喪失興趣和信心,半途而廢,重又返回到以前什麼事也不要做的狀態之中去了。

4、用自己的行為定義是否成功。

換言之,目標中不要牽涉到他人的行為。如果你的目標是與人交往,注意不要制定這樣的目標:下班後和小李一起喝咖啡。這個目標的不當之處在於:這個目標能否實現取決於小李是否接受你的邀請。你可以控制自己的行為,但不能控制別人的行為。因此,你的這個目標違背了上一條原則,你並不能確定這個目標一定可以實現。依據確保成功的原則,你可以這樣修改目標:下班後,邀請小李一起喝咖啡。只要你開口邀請過,那你就成功了。至於小李的反應,並不重要。邀請技巧是另外一個問題了。

5、目標中不要有情感成分。

在這個計劃中,重要的是做,而不是你在做的過程中的感受。你可以控制自己的行為,但不能直接控制情緒。而在抑鬱狀態下,你很難從任何活動中得到愉快的感覺。情緒會受到行為的影響,但這種影響並不是即刻起作用的,需要一定的時日。因此,如果你一定要感到愉快才算是成功,那麼,你很可能會失敗。不要制定這樣的目標:"我要愉快地游兩圈",只要"我要游兩圈"就足夠了。

好了,主要的原則講完了,你可以開始制定和實施你的計劃了。如果你在某一時刻失敗了也不必焦急,頭一次嘗試時,失敗是在所難免的。再回頭看一看這五條原則,找出你的錯誤所在,加以改正。相信你一定會戰勝抑鬱,生活得多姿多彩。

【抑鬱症的治療效果】
在近日由歐加農主辦的「第五屆瑞美隆亞太區專家峰會」上,專家表明:從開始服葯的第1-2周的治療情況就可以預計抑鬱症患者後來治癒的可能性。

美國的ASzegedi教授提供的一份涉及五千餘患者的研究結果表明,抑鬱症患者第1-2周的治療效果將預示著未來是否有可能治癒。該研究表明,在1-2周症狀就得到改善的抑鬱症患者,其有效和治癒的幾率將是症狀較晚得到改善的患者的至少3倍。

抑鬱障礙(包括抑鬱症和心境惡劣)是一種嚴重的精神疾病,也是目前公共衛生體系面臨的的重要問題。有資料顯示,抑鬱症的終生患病率為4.4%~19.6%,心境惡劣的終生患病率為3.1%~3.9%。抑鬱症通常出現在生命的早期,並可能持續一生。它可損害人體的整體功能(稱之為職業角色和社會角色),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據統計全球約有10%的人患有抑鬱症。世界衛生組織不久前公布的年度報告顯示:抑鬱症目前已位居世界十大疾病之第四,預計到2020年,將躍至第二,排在心肌梗死之後癌症之前;在未來的一年裡,將有5.8%的男子和9.5%的女子可能會出現抑鬱症症狀;全球范圍內,一生中曾經感受到某種精神和神經方面不適的人群數量目前已達4.5億人。

抑鬱症正成為一個越來越普遍的疾病.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精神病學系主任BruceSingh教授認為,抑鬱症在中國增長很快,抗抑鬱葯物的使用以平均15%的速度增長。而且很大一部分病人未被診斷。抑鬱症的治療葯物又通常存在著起效慢和易復發的問題.所以美國的ASzegedi教授呼籲要特別注重患者在第1-2周的治療。因為前1-2周的治療情況將預示未來治癒的可能性。

據中國精神科領域的專家於欣和賈福軍介紹,目前中國市場上通常治療抑鬱症的方法有心理治療和葯物治療,嚴重的可採用電休克,葯物治療是目前治療抑鬱症採用最多的手段。

【幫助抑鬱症患者的其他方法】

電痙攣療法

是一種快速而有效的治療方法,用一定量的電流通過腦部,激發中樞神經系統放電,全身性肌肉有節奏地抽搐。此法在專業醫生的操作下,你幾乎不會感受到痛苦,它能使抑鬱症狀和抑鬱情緒迅速得到緩解,總有效率可達70%-90%。

通常電痙攣療法進行完之後,常常還要繼續進行心理療法和葯物治療。

替代性療法

對於傳統西醫不能治療的抑鬱症,可以使用替代性療法,包含 從飲食運動到社會環境生活方式等一系列手段。包括針灸、意向引導、瑜伽、催眠、草葯、按摩、放鬆療法、香料按摩療法、脊柱指壓療法、生物反饋療法。

單獨使用替代性療法只能對輕度抑鬱症有作用,對重度抑鬱症效果並不明顯。

實驗療法

實驗療法通常不是由醫生進行的,其安全性及有效性還未得到證實。

穿顱磁刺激療法即TMS——由於大腦中的神經傳導是需要電流的改變,穿顱磁刺激就利用這個特性,以一種非侵入性、無痛且安全的方式,利用金屬線圈,直接對腦中特定區域發出強力但短暫的磁性脈沖,在人腦的神經線路上引發微量的電流。目前未發現對治療抑鬱症有副作用且前景廣闊。

女性荷爾蒙補充療法HRT

女性患抑鬱症的比例比男性高,女性經前、產後、絕經後體內激素會發生變化,導致心情變化,常會引起經前綜合征,經前不悅症,產後抑鬱症。這種方法可以緩解更年期症狀,如盜汗,熱潮紅。荷爾蒙補充療法本身也可能引起抑鬱症,如果你曾經患過抑鬱症,在考慮使用這種療法前應告訴你的醫生。

反射療法

反射療法是由其實施者對患者手腳固定部位施加壓力的一種技術,反射論者認為人體有自身修復功能,手腳中的神經和身體其他部位相聯系。通過刺激手腳一定部位,就可以通過反射原理治療疾病。

運動療法

不同的運動形式可以幫助人們減少壓力,放鬆心情,減輕抑鬱情緒,使你精力充沛,增加平衡性及柔韌性。從總體功能上來講,運動療法安全、有效而且簡單易行,但進行新的運動項目之前,一定要同你的醫生商議。

【抑鬱症復發的風險也很高】

首次抑鬱症發作後再次發作的風險差不多是50%;第三次發作的風險達到70%;若病情第三次復發,以後再發生的風險高達90%以上。

對策:足夠時間的維持治療可顯著降低復發的風險。定期門診加上持續的葯物治療,可使80%左右的患者保持穩定狀態

【如何正確認識抑鬱症】

一.抑鬱症是每個人都可能得的心理疾病。它不能說明你心胸狹窄,也不能說明你品質低劣或意志薄弱。總之,抑鬱症與感冒沒有任何區別,它只是一種普通的疾病。中國人心理健康的觀念比較淡薄,對健康的認識基本上還停留在生理健康的層次,這種狀況應該被逐漸打破。所以,如果你或你的親人得了抑鬱症,千萬不要感到見不得人或低人一等,彷彿做了什麼虧心事一般。其實,我們已經說過,神經衰弱基本上就是抑鬱症,既然我們能勇敢的說自己得了神經衰弱,為什麼就不能告訴別人,自己得了抑鬱症呢?這純粹是一個觀念問題。從某種意義上說,得抑鬱症可能說明你是優秀的。天才總是要抑鬱的。

二.抑鬱症是可以治好的。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抑鬱症患者由於帶上了有色眼鏡,常常悲觀絕望,甚至企圖殺死自己。其實,這是不理性狀態下的不理性想法,所有治好的人回頭想想自己原來的感覺,都會覺得好笑。所以,如果你抑鬱了,就告訴自己,我的情緒感冒了,我的情緒現在正在發燒,還會大噴嚏,現在很痛苦,但只要吃點葯就會好的。

三.抑鬱症與精神分裂是兩碼事。抑鬱症是可以治好的,而精神分裂基本上很難治癒,且會復發。抑鬱症也不會發展為精神分裂,你抑鬱了,說明不是精神分裂的素質,這其實是一個好的信號,這輩子你想精神分裂都分裂不了。

四.抑鬱症對你的發展很可能是件好事。它讓你陷入反思和內省,治癒後你可能會達到比以前更高的層次。所以,如果你抑鬱了,不要認為自己是不幸的。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332.htm#4

根據你所說的這些現象,你是有一些憂郁情緒,但你這算不上抑鬱症。

⑥ 中國阿爾茨海默病協會的理事成員

主任委員 專家姓名 王魯寧 王蔭華許賢豪於欣張振馨 肖世富解恆革彭丹濤王華麗 王維山杜怡峰田金洲...

⑦ 傑里米·亨特的來華訪問

2014年4月23日上午,英國衛生大臣傑里米·亨特(Jeremy Hunt)一行8人到北大六院記憶障礙與診療中心參觀訪問,並與陸林院長、於欣教授就我國痴呆診治現狀與發展規劃進行了深入交談。
在陸林和於欣的陪同下,亨特一行先到王華麗教授的門診了解對痴呆患者的診療過程,並向家屬了解照料痴呆患者的負擔。王華麗就北大六院痴呆診治情況作了介紹。接下來,他們來到北大六院記憶障礙與診療中心的測查室,觀摩神經認知測評員對痴呆患者進行認知功能測評,於欣就北大六院記憶障礙與診療中心的工作和發展作了介紹。
隨後,亨特一行與陸林和於欣進行了深入地座談。陸林就北大六院歷史、特色診療科室進行了介紹,於欣就北大六院痴呆服務與研究現況、痴呆家屬聯誼會進行了介紹。亨特對北大六院痴呆診治與研究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雙方就我國痴呆診治面臨的挑戰與可能的應對方式進行了深入探討。於欣提到我國目前有痴呆患者近1000萬,但相應醫療資源較匱乏。公眾對痴呆的認識較少,因此應加大對痴呆防治知識的宣傳,提供公眾知曉度。雙方一致認為,加強對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腦血管病等的預防與治療,提高老年人群對社會活動的參與水平及開展適宜的認知訓練等,對改善老年人群的認知、預防老年痴呆有重要作用。於欣提到目前中國家庭結構和社會變遷較大,人群流動性增大,老年人群移至新的生活環境後,對之前的社會紐帶、熟悉的場景記憶會有不同程度的喪失,這一狀況對老年人群認知的保持有不利影響。亨特表示英國也面臨這一問題。於欣還提到面對我國痴呆防治的嚴峻現狀,我國尚未將痴呆防治納入當前重要的公共衛生的優先領域。亨特表示在英國從整體上看對精神衛生也存在重視程度不夠的問題,但是由於英國老齡化問題出現較早,在痴呆防治方面已經制定了國家戰略。
英國衛生大臣傑里米·亨特(Jeremy Hunt)一行的來訪使北京大學第六醫院更深刻體會到痴呆防治與研究的緊迫性和重要性。作為國內痴呆診治與研究的領軍團隊,六院應充分發揮帶頭人作用,積極開展我國痴呆診治服務技術與研究,推動我國痴呆防治政策建設,從而為更多痴呆患者和家屬提供更高質量的服務。
英國駐華大使館及北大六院黨院辦相關工作人員陪同參觀。

⑧ 中國急缺哪些專業醫生

目前國內最缺的是兒科醫生,醫學的分數比較高的,尤其是比較好的醫學院,有沒有能力考上;

其次,醫學本身的難度很高,我當初是因為不想背書學了理科,結果2333你懂得,能不能接受這種高考強度的學習和復習過程,你得好好想想;

再次,現在的醫療大環境不是太好(完全不好),你有沒有面對辛苦學習到三十歲才能開始獲得收入,養活自己的預期,工作環境面對各種患者,醫患關系緊張,你能不能保護好自己和其他醫療工作者,這也是個問題;

最後總結一下,從事醫學的風險還是比較高的,不管是學習壓力,工作壓力,養家糊口的能力,還是醫患關系等等的

閱讀全文

與於欣老年痴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養老保險哪些人不領還要退回 瀏覽:457
為國解憂永不退休不領社保 瀏覽:839
重陽節宣言 瀏覽:991
80歲老人肺氣腫吸氧設備 瀏覽:861
什麼是脫離父母的管教 瀏覽:994
敬老院助殘日活動 瀏覽:622
老年大學品牌打造 瀏覽:864
農民社保卡土地養老金怎麼查詢 瀏覽:424
遼寧農民養老金是多少錢 瀏覽:344
孝敬父母的八個字成語有哪些 瀏覽:57
陸豐市哪裡有老人乘車卡 瀏覽:748
久月初九重陽節小作文 瀏覽:463
老年公寓安全協議 瀏覽:872
老人如何保持生活自理能力 瀏覽:357
高齡老年人適合喝什麼牛奶 瀏覽:450
重陽節爬山活動橫幅 瀏覽:353
老年人脊背燒 瀏覽:578
武警選拔體檢檢查什麼部位 瀏覽:328
金絲峽老人多少歲免門票 瀏覽:509
體檢多少天前要吃素 瀏覽:507